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关系到教学效果。积极探寻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初中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学习体会浅谈如下看法:

一、初中计算机的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组成)、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的简单工作过程,为以后学习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感染等,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命令的用法(常用的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输入计算机的有关命令。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汉字输入法和中文处理方法(区位输入法、拼音输入法、联想输入法和认知码输入法)、WPS软件的基本编辑方法、文稿输出及编辑技巧等,提高学生的上机水平。

5、掌握BASI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简单的BASIC程序、转向语句、循环语句)等。学会编写一些简单的统计程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职业道德。

二、初中计算机的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巩固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

讲授教学法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如教学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预防以及计算机的用途等。这种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如讲画图中的复制粘帖,先用讲授法讲复制、粘帖的在画图中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讲复制粘帖的操作步骤。此种教学方式在初一段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初一的新生刚刚入学,学习方式上还处于对教师新教法的适应接受的过渡阶段,小学年段接受的是老师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这样传统学习方法对这个年段的学生十分有利。

2、演示法与实践法

有条件的学校,应能在硬件上保证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上好计算机课的基本硬件。教师可以应用演示法,使学生很方便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种信息,更容易接受。在我校,除上述硬件设施外,还可以制作一些与本次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计算机、更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实践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误。

虽然大纲已明确要求上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70%,但如何安排这70%,是我们正在摸索的课题。但至少可以肯定:1、学好计算机必须有充足的上机实践的时间。2、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备好较大信息量的素材和习题,供选用、学习或探索。3、上机实践,必明确目标,有多层次要求,必让学生每堂课有所学,有所获。

3、任务驱动教学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即每一章节均有一个具体的任务,能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任务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将逐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计算机的乐趣。

“任务教学法”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种教学有时不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因此,在下达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把握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指导解决难点,完成任务后共同小结,通过小结把任务中涉及的知识、概念加以归纳、系统化,并做适当提高。

学生“水平差异较大,课难上”是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中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让已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给掌握较慢的学生当小老师,既克服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且,“小先生”可以采用“轮流制”,谁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好,谁就是小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本门课程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巩固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教学环节中,笔者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模式,激发了学生对枯燥、难以掌握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全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思考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准备环节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棒,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必须围绕其进行。教师在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同时应将其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

要分析出大纲中的基本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对于重点和难点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接受,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以系统性与循序渐进为原则,将全部教学内容的各章节按关联程度划分为数个教学单元,并编写出教学计划和导学提纲(习题),注意与实验教学内容相衔接,确定教学目标和实验的具体内容。

2.教案及教学场地

教师应在教学之前准备好教案(或讲义),教案中要明确每次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的实践内容。要明确教学目标便于理解,用确切的词语使学生清楚的知道该次实验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大纲,做到简洁,便于理解和操作,能让学生清晰知道该次课程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教师还应在教学之前,按照教案的要求对每个实验项目预做一遍,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和找到基极问题的办法。另外,还需对机房的计算机试运行,对有故障的计算机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换,以免因机器故障而浪费学生上机时间。

3.课前预习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师努力地教的同时,学生也应该要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这样才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模式要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通过引导和启发,教给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次实验课前,要求学生先复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然后按照教师给出的导学提纲进行预习,完成导学习题,并列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对此次实验课的实验目的和内容就有了了解,这样教师的讲解就会轻松很多,学生也能更快的掌握教学内容。

二、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时,为加深学生的印象,首先要对理论知识做一简要的回顾,因为理论知识是进行实验操作的前提,然后请学生提出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普遍和难点问题教师应在教授过程中进行重点分析和解答。在实验课上,如果先把教学内容及实验步骤从头到尾讲述一遍,虽然学生听懂了整个操作,但一到实际操作,还是存在不能完成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老师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分离,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学同步很重要,运用同步的示范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示教要精、要准,要抓住学生在理论学习和自学过程中提出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重点、难点,作简要陈述和重点讲解,每次讲解的时间不要太长,把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实践,着重强调操作要点,阐明容易模糊不清的概念及步骤,同时布置此次实验课需要同学自己去操作的实验内容。为此,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利用大屏幕投影仪播放教师机器的操作过程及其实验内容,教师通过操作计算机直接向学生展示操作步骤及效果,学生即可模仿教师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步骤,教学效果较好。

三、实践环节

学生上机学生了解了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后,就可以开始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室内巡视,以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比较普遍的问题集中起来,分析其原因,然后对于共性问题在适当时间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平和,注意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万一遇到自己一时不能回答的问题,切不可敷衍学生,应告诉学生待查证后再解答。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再实践去解决问题。在上机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淳民.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大学物理》2000(3):43-45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144-01

计算思维能力如同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算术基本技能一样,应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研究中运用自如,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加强培养计算思维。现在是高等教育研究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即是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的运用能力,有效解决问题。

1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求解问题、设计系统、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是通过约简、转化、分解等方法,对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解决问题;如何对面对的问题进行建模,使其更容易实现;计算思维还能够恢复系统,如在根据容错、纠错、预防、保护、冗余等方式下;在不确定情况下还能启发式推理来解决问题,如通过调度、规划、学习等方式。所以,计算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是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导的。

2 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法

2.1 教学内容的组织

老师应让学生对该专业以及计算机结合的相关技术和领域进行初步认识,并将计算机在其领域的相关应用进行一个简单阐述,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以及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因此,在入校前新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

1) 教学授课环节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软、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网络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2010。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不应只是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应计算思维为导向加大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并通过图灵机模型引入计算的本质。结合猜数字的游戏、城市交通铺路问题,以及二分查找法等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来教学图论中的最小路径算法,以及计算思维系统设计和算法设计概念,具体实际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思维的理念,从而使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描述问题的能力等得以提高。最后,通过交互式使用计算机,教学交互方式使用操作系统,以及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程序方式使用计算机,教学算法的含义,并对与算法有关的概念进行深入介绍,如:软件工程、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以及程序设计语言等。相比较于传统的理论教学,以计算思维为主导的理论知识介绍,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学大纲的主要要求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水平,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2) 实践操作环节

在教学具体操作环节时,之前老师通常是将每个菜单,以及每个按钮的含义和使用方法都会一一地讲给学生们,这种灌水式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另外,也不利于学生们记忆,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老师应重视学生软件学习方面能力的培养。Office2010办公自动化软件是在Windows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它的菜单组成以及窗口界面等具有统一性的特征,而且按功能组成了一个个选项卡,因此,主席将选项卡的功能、概念讲述给学生就行,其中需要给学生讲解和演示的功能有Excel2010中的分类汇总和高级筛选等,其他的操作细节不需要特别讲解顺序步骤。以项目任务为目标,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具体的操作流程,例如,在教学Word2010的过程中,应先将word2010软件的主要功能介绍给学生们,让他们了解图文混排、基本文档编辑和排版、表格制作等功能。然后,通过制作求职简历的实例,让学生们具体操作各项功能的实际操作程序,该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操作,可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引导学生,并进行具体演示。

2.2 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教学中应结合运用实际案例的方法,同时以问题为导向。由于在计算思维中融入了程序实现、计算机系统设计思想、算法设计计算本质、自动化计算等有关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教学,以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中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思想的分析等有个深入的认识。比如在介绍由机械计算工具向自动计算工具探索过程中,可以以计算工具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计算工具为实例,首先将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计算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明白人们为什么会一直不断的努力实现计算工具自动化。比如以“鸡兔同笼”、“百元买百鸡”案例来介绍常用算法,介绍穷举算法。设计任务时,在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利用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比如Excel2010的图表,在讲解建立与编辑时,以某数据清单布置其任务,并以此数据清单为基础建立图表,图表由数据生成,所以第一步一般是图表制作,选择数据区域;建立图表的功能按钮或菜单项开始使用;对图表的数值轴标题和分类轴标题等图表元素进行确定。

2.3 测评方法

大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方面欠缺主动性、积极性,对于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们不擅长使用计算机的优势,以及计算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在课程考核时,需结合多种考核内容,如:项目作业展示、学生参与任务驱动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共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上机操作内容测试、学生提交有关计算思维的体会总结报告等,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公平性以及客观性。考核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以计算思维的角度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高校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因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并在各教学模块,以及知识点中不断地灌输计算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通过计算思维求解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波.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J].中国大学教学,2012(7):43-45.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基础课,方法

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针对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课,是为后续计算机课的学习以及计算机在各专业的应用奠定基础的一门关键课程。2.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主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出发,造就快速融入社会,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懂道理、能做事、会做人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面,提高学生信息科学素养,体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涵,使学生对计算机学科产生框架性认知,掌握基本概念及术语,熟练使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及常用应用软件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能力,文本与图形表述能力,网上交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检索能力,选购、组装、配置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学与上机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沿袭的先理论后实践,实践和理论是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的。上机操作课时,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忘记了多媒体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不能很好运用操作知识,容易导致盲目操作,或掌握一个操作花费时间较长。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反而因操作过于简单而在短时间完成,大部分时间又无事可做,有“吃不饱”的感觉。这就导致了基础差的同学效率低下,进步不大,基础好的同学没有明显的提高,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宝贵时间。这个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出一套教学程序简洁、实用、高效,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计算机基础课的必然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探索试办高等职业教育。20年来,各个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断增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然而,即使学生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其他形式的证书,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还比较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用人单位觉得人才匮乏,市场上难以找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许许多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这就引导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独特性究竟在哪里?实际上,即使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也学过相当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却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或者说所学知识无法立即应用于实际工作,用人单位还必须进行为期三个月乃至半年的培训才能上岗!

现在的高职高专院校中,绝大多数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会认为学习这样一门课程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了自己的专业课,以后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这才和他们是息息相关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高校开设这样的课程有着自己的目的,那就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现在的计算机已经渗透的了社会当中的各个工作岗位,工作中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常见的文件、报表等工作已经成为了招聘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人们都说一所学校的发展取决于学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而教学质量恰恰是重中之重,所以说教学质量决定学校的命运一点也不假。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对于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学科,首先在认识程度上,学校和学生往往没有专业课程那样重视。作为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有限的课时里,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计算机技能,就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在教学中先预设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操作,再逐一介绍,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每一节课上,先展示提前做好的样品,然后再逐个分析操作,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到理论,从个别到一般,使学生很容易地接受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在引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探索,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采用分层次教学。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学生的起点不同。在新生入校后,对学生进行成绩测试。按成绩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教学分级。并为各级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就能较好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总结。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做为当代大学生,能否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是衡量其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从事各项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让计算机基础知识能更好的为其他专业课程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之浅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 中职 教学方法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不断高速发展的交叉性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无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材选择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中,理论知识点较多,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较少,课堂教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实践应用性特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和教学如果使学生没有学到具体的实践操作知识,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使得学生空有一身理论知识,但实践的动手操作能力却是完全的丧失。

2、考试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试仍沿袭折闭卷考试的模式,所测内容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的熟练程度,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项目根本没有,这样导致了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应试学习模式。另外,很多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由于理论知识掌握的一般而不能充分的表现出其的特点优势,缺乏全面性考虑。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理论与实践性结合

利用学校机房,实现一体化教学,理论讲解与硬件实验、软件仿真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网络组建、配置和维护技能。在教学中有些网络理论即使有生动形象的课件有时候也难以让学生理解,如IP协议、子网掩码划分、IP地址划分、路由原理和技术等。这时就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讲授中我一般采用边讲理论边带着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比如讲授传输介质时,让学生传阅双绞线,详细查看水晶头与双绞线在接合时,铜线外侧绝缘层的颜色组合。同时,在后续的实验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双绞线制作网线的实验,并用测线仪测试其联通性。这样,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了双绞线的的特点同时还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使理论和协议架构分析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同时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课堂画图既费时效率又低的问题。

(2)网络辅助教学。这种方法可以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利用及时通信技术,如使用QQ,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使用IE浏览器、百度搜索引擎等工具,完成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更深刻的了解Internet技术。

3、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法,行为导向法,案例教学法等等,这些都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来。

(1)采用任务驱动法。例如在讲到路由器交换机时,我校安装了神州数码的器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是,过多的代码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这时我采用任务驱动法,将一个个操作分成小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

(2)采用类比法。例如,讲协议分层结构时,可以将邮政管理体系和协议分层结构做一个比较。

邮政系统是最古老的一种通信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分为三层:最高层是得到邮政服务的用户,包括发信者和收信者。发信者发出一封信,邮寄到收信者手里,实现了信的邮递;第二层是完成邮件传递的两个邮局。邮局一般把发往同一地区的信集中起来放在邮袋中,一同传递到对方局,完成邮件在两局之间的传递。最底层是实现邮件传递的火车,邮件最终是由火车在两个车站之间进行实体传递的。在邮件传递过程中,发信者与收信者、两个邮局之间和两个火车站之间进行的通信都是虚通信,只有火车才实现了实通信,信从发信者传递到收信者手里是由多层虚通信和有关的实通信完成的,邮局为用户服务,火车站为邮局服务,服务是一层层完成的,网络中进行通信的过程类似于邮件传递的过程。

4、考试评价方式多元化

考试作为对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一个评价方面,应该更加的科学、合理、公平、客观,只用闭卷笔试的方法,很难全面、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应采取理论与实践、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辅以课堂表现及实习操作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部分可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和概念进行全面复习,这样也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记忆能力。而对于Windows Server2003的安装、配置等内容可以采取机试进行,再加上学生平时的实验操作,从几个方面给学生一个全面合理的评判成绩。

三、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要想切实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理论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不断地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基本理论内容+实训”的方法。同时,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仍有赖于教、学双方的不懈努力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