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产后现状
1. 产后访视率
我国产后访视率在不同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陈起燕等[1]采用问卷的方式对福州市内776例产妇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得到产后访视的人数为488例,访视率为62.9%。访视1次的为24.2%、访视2次的为35.7%、按3~4次标准进行的仅40.1%。钱序等[2]在上海某中心城区的2个街道对53名接受产后访视的产妇进行访谈,发现所有调查对象均接受过1次以上的产后访视。其中9%的对象(5/53)接受过1次产后访视,32%的对象(17/53)接受过2次产后访视,59%的对象(31/53)接受过3次(全程)产后访视。姜蕾等[3]对深圳市罗湖区休养的产妇进行调查,产后访视率高达99.91%,接受3次以上访视者占90.67%;王晓莉等[4]对江苏、陕西和贵州3省的部分农村进行调查,发现3省农村产后访视率分别为69.9%、55.7%和71.1%。总的来说,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产后访视率普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尤其农村地区的访视率普遍偏低。
除了访视次数外,访视时间也是访视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杨朝等对杭州社区的产妇产后访视进行分析发现,该社区的产妇接受了产后访视服务较北京市、福州市、深圳市的访视率高,但3次访视时间均合乎要求的仅为56.9%,仍有相当比例的产后访视没有按要求进行,检查内容不全面,保健指导不到位,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将来还需进一步加强产后访视规范化管理,提高合格访视率。[5]
2. 产后访视内容需求
产妇方面,刘玉英等[6],需求内容包括居住环境、产后营养、恶露观察、子宫复旧、腹部、会阴伤口护理、乳腺炎防治、产褥期个人卫生、产后体能训练。产妇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产耨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文化水平高的母亲比较容易主动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有很强的接受健康教育能力,能掌握较多保健知识,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能力较强。而文化水平低的产妇则表现出较多的心理社会问题。研究发现产妇对恶露及子宫复旧观察,腹部、会阴伤口的护理,乳腺炎的防治知识需求占前3位,应对此进行点宣教。李佳红等[7]发现产妇常见问题包括(1)问题:奶胀、奶水不足、皲裂;(2)子宫复旧不良;(3)腹部或会阴切口护理不当;(4)便秘及痔疮;(5)其它常见问题:婴儿护理知识缺乏、睡眠不足等。
新生儿需求方面,王晓侠等[8]对北京展览路社区访视的3392例新生儿中,发现患病儿114例。排在前3位的疾病为呼吸道感染占27.19%;病理性黄疸占18.42%,头皮血肿及颅内出血占17.54%。陈晓艳等[9]发现占首位的是脐部护理,其次为预防接种,第三为黄疸的观察。李佳红等[7]新生儿常见问题(1)新生儿黄疸;(2)红臀;(3)湿疹;(4)眼部分泌物多;(5)脐部护理不当;(6)其它问题:如感冒等。
3. 产后访视方法
通常情况下,产后访视人员与产妇的关系是主动-被动模式,产后访视人员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产妇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赵海浪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如果采用按需健康教育方法,这时产后访视人员与产妇的关系是指导-合作、共同参与模式,双方都具有主动性,双方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决策和实施,产后访视人员以产妇健康教育需求为导向,根据产妇需求,针对性地提供人文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较大程度地满足了产妇的健康需求,调动和发挥了产妇的主动性,达到了较好的产后访视健康教育效果。[10]
除此之外,入户访视对改善纯母乳喂养明显高于电话访视组,通过入户访视的方式,还可以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而电话访视则对干预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显著低于入户访视。[11]
4. 目前产后访视的需求现状
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对访视需求存在不同的要求。陈晓艳等[9]做的调查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孕妇产后访视需求情况不同,144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产妇中,有117例认为有产后访视的必要。占81.25%,可有可无者16例,占11.11%。不需要的11例,占7.64%。外来务工人员产后访视需求低于本地人员。余晓芳[12]50%的家属认为不需要访视,有的甚至拒绝来访。部分家属在首次电话随访时不愿意透露家庭的详细地址,拒绝保健人员上门访视。
不需访视者:陈晓艳等[9]发现不需要访视者大多数为流动人口,经产妇,自己或家中有医务人员,其原因为: (1)对家访必要性认识欠缺,认为自己或家人可从各种途径中知道此方面知识。(2)产后需要静养,不想外人打扰。(3)家访是有偿服务,没必要在此方面花钱。余晓芳[13]研究发现拒访原因主要是:一方面不明白访视的目的,有的外来工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认为计划生育部门检查超生情况;另一方面流动人员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认为访视要花很多钱。有的认为医务人员访视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担心受骗增加经济负担。
除此,产后生存已不是困扰母婴健康的主要问题,越来越多的产妇开始关注自己产后的健康问题、生活质量及婴儿护理喂养等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良好的保健服务与指导,期盼能够平安愉快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5]
5. 产后访视满意度
钱序等[2]的研究发现,53名调查对象中有44名妇女(83%)在产后访视过程中问过医生问题,其中42名对医生的回答表示满意。85%的对象(45/53)对社区提供的产后保健服务表示基本满意。绝大多数妇女认为目前的产后服务在时间、距离、和经济上可及性良好。
6. 产后访视人员现状
目前我国的产后访视工作大都是由各医院医务人员兼职完成,产后访视人员缺乏正规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参差不齐。学历结构不稳定,年龄层次各有不同,整体收入低,这些对访视人员的积极性、队伍稳定性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3]。
因此必须加强对访视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专业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使专业医护人员成为产后妇女获得可靠信息的主要来源。 [5]
二、 产褥期母婴的主要问题
1、 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杨朝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前,产妇关于产褥期健康、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及产后性生活知识知晓率均低于50%,按判断标准为不合格,尤其是产后性生活知识知晓率仅为27.6%;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提高,均超过90%。经过培训的产后访视医生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善于沟通,产后访视时通过面对面与产妇及家属的交谈,对产妇和新生儿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提出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证了产妇的身心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5]
2、 产褥期产妇及家属的主要问题
产妇方面:对恶露及子宫复旧观察,腹部、会阴伤口的护理.乳腺炎的防治知识需求占前3位,应对此重点宣教,并行产后体能训练、饮食营养指导,纠正不洗澡、室内不通风等陋习,保持个人卫生良好等健康教育,以确保产妇在产褥期身心健康。
对脐部护理需求占首位,且脐部是厌氧菌好发部位,故访视时应讲解脐部护理程序。对预防接种知识需求占第2位,访视时应对产妇及其家人讲解预防接种程序、疫苗预防何种传染病、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使其心中大致有数,可避免漏种、迟种现象。对黄疸进行观察的需求占第3位。此外.还应行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湿疹、尿布性皮炎的防治,体温、呼吸、睡眠及大小便的观察,如何抚触等健康教育。[9]产妇疾病以皲裂为最高,其次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乳腺炎等[14]。
三、 产后访视的进展
1、 产后访视内容的进展
社区产妇对新生儿健康促进护理的需求最高,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里一般有6位成员或更多的亲属关注新生儿的成长,由于新生儿抵抗力较弱,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面对新生儿的健康促进护理产妇会表现得更加紧张。家长掌握新生儿治疗性护理具有一定的难度。生活护理相对于其他护理简单一些,且产妇获取生活护理知识的途径很多,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孕妇学校、书籍、网络、请教长辈等途径获得,因此产妇对新生儿生活护理的需求低于新生儿治疗性护理服务的需求。[15]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网络开展咨询活动,帮助解决产妇遇到的实际问题。 [5]
2、 产妇心理保健及健康教育
产后精神疾患主要分为3种:产后心绪不良、产后抑郁症和产后精神病。早期对产妇进行产后心绪不良的筛查,及时对有产后心绪不良情绪的产妇进行心理保健,可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因此产妇心理保健应当纳入常规产后访视当中,包括对产妇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并将可疑有精神疾患的产妇转诊到相应部门进行诊断和治疗,使产妇产后保持健康心理,防止不良后果发生。产后访视时发放产后抑郁量表量表,可以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产妇,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和治疗措施;同时也丰富了社区产后访视工作内容,可以降低了产后抑郁症对家庭的危害。[16]产后健康教育除能指导产妇科学喂养、自我保健外。还能帮助产妇消除各种不良情绪,安全顺利度过产褥期,有效避免抑郁症的发生。研究显示,经过3次上门访视进行健康教育后,大多数产妇都能安全度过抑郁期,使产妇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有效预防和控制抑郁情绪的发生。 [17]
社区产后访视中须加强的方面有:健康教育形式应由单一宣教向双向式交流转变,访视内容更具多样性和个体化;避免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应在单纯口头讲授方式配合现场示范的基础上编写产后访视标准教育计划、印刷产后保健指南和健康教育处方等大量书面指导材料。[18]
3、 产后性保健服务
产后性问题很常见,大多数妇女产后性生活质量较孕前明显变差。产后3个月内性问题较孕前明显增加,初产妇产后性问题发生率70.59%,常见性问题有疼痛等。另有研究显示,产后对产妇进行性保健咨询、随访和治疗可以降低产后性问题发生率。产妇产后性问题高发生率和性生活质量下降,影响产妇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产后性保健服务应针对女性产后性器官的改变对夫妻双方进行指导,如产后恢复第1次性生活的时间、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避孕方法等。
4、 产后访视服务档次
据产后访视人员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经历不同,可以将产后访视服务分出不同档次。访视内容和收费有相应区别,以适应不同层次群众需求,同时也提高产后访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9]
参考文献:
1. 陈起燕,陈烈平,张荣莲等.福建省社区产后访视质量调查研究。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5;20(5):534-535
2. 陈晓瑜.妇女对产后访视服务的体验与需求。当代医学 2013;19(25):152
3. 姜蕾,陈晓红,刘筱娴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26-2629
4. 王晓莉,钟兴兰,康楚云等.不同地区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175
5. 杨朝,章炜颖,章蓉. 杭州市四季青社区产后访视质量及需求调查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06;9(21):1784-1785
6. 刘玉英,田秀俊.产后访视护理1 392例产妇需求调查。 中国妇幼保健 2007;22(29):4145-4146
7. 李佳红,李广红,刘玲.产后访视母婴常见问题的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21(1):102-103
8. 王晓侠,张婷.3 392例新生儿产后访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7;22(31):4422-4423
9. 陈晓艳,董胜莲,李秀梅.386名孕妇产后访视需求的调查。现代预防医学 2007;34(15):2923-2924
10. 赵海浪. 按需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3;28(6):555-557
11. 毛滢瑛. 不同访视方式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观察。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6(7):701-703
12. 余晓芳.乡镇外来工的产后访视结果分析与对策。现代护理 2006;12(14):1314-1315
13. 曾红燕,陈晓红,刘保华等.关于对深圳市罗湖区社区产后访视人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6(15):75-77.
14. 周小红, 康正琴, 赵如燕.2011 年~2012 年产后访视结果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7:124-125
15. 周茜,苏艳玲,王学荣. 社区产妇对产后访视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卫生职业教育 2014;14:119-120
16. 朱桐梅,赵晓华,王小玲,韩 丽,刘迎迎,杨 勇. 苏州市部分社区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干预研究. 全科护理 2014;12(5):463-464
17. 谭彩霞,梁素惠. 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17(2):241-243
【关键词】 早产儿; 护理; 存活率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102-01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 g,身长在47 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由于早产儿各器官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对外界生活适应性和抵抗力差等因素,易出现许多危险症状,如低体温、喂养困难、代谢障碍、呼吸暂停、并发感染等各种易患疾病。为了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对胎儿及时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密切观察病情,迅速采取抢救措施,实施有计划的整体护理及早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1]。由于孕期不足,导致早产儿各系统功能的发育不够成熟,因而潜在导致患儿死亡的可能性[2]。如何通过积极的护理,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此问题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3]。本文中笔者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7例早产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早产儿的有效护理方法与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7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0例,女67例;胎龄27~36周,平均(31.2±1.8)周;体重1500~2300 g,平均(1853.5±67.59)g。167例早产儿Apgar 1 min评分≤3分4例,4~7分93例,≥8分43例,评分不详27例;合并新生儿窒息31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66例,新生儿湿肺12例,呼吸窘迫综合症3例,多脏器发育不全108例,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例,硬肿症2例。临床表现为自主呼吸弱、吮吸能力差、无法自主维持体温。
1.2 方法
167例早产儿均进行积极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温箱保暖(控制箱体温度在32 ℃~35 ℃,控制湿度在50%~60%);低流量吸氧;静脉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同时,针对吮吸无力的患儿,采取鼻饲方式进行喂奶;针对出现呼吸暂停的患儿,视严重程度给予触觉刺激、或呼吸兴奋剂刺激。同时,针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护理要点。
2 结果
167例早产儿经过精心的护理,治愈出院113例,占67.66%,自动放弃治疗48例,占28.74%,死亡6例,占3.59%。
3 讨论
在本院针对所收治的167例早产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除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以外,还进行了包括体温护理、喂养护理、以及血糖护理在内的相关工作。总结针对早产儿特点的相关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到早产儿的病情极不稳定,病情反复的可能性极高,因此,要求临床护理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精神状态进行积极的观察。同时,需要针对患儿口腔、鼻腔的分泌粘液进行彻底清除,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性。若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报告医师。(2)从体温护理的角度上来说,早产儿均放置在温箱当中进行保暖。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够健全,因此,将箱体温度在32 ℃~35 ℃,湿度控制在50%~60%。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每日进行3~4次的体温检测。(3)从喂养护理的角度上来说,早产后情况健全的患儿需要尽早的开奶。开奶前可以试喂糖水。喂养中需要对患儿背部进行轻轻的拍打。同时,结合早产儿的不同体重,给予不同的喂奶方案。一般来说,体重越轻的早产儿,单次喂奶量应当越小,但喂养次数需要更加的频繁。通过积极的喂养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早产儿的体重,从而改善预后。(4)从血糖护理的角度上来说,临床研究数据证实,早产儿的空腹血糖大多取值在2.2~7.0 mmol/L[4]。若检测到患儿的血糖水平低于2.8 mmol/L,则需要及时进行血糖护理干预。一般来说,选取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干预治疗,结合患者的耐受度,对输液速度进行有效地调整,以尽早降低患者血糖水平[5]。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进行精心、积极的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早产儿死亡,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
参考文献
[1]余捷文,金伟.发展性照顾理念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8,15(2):64-65.
[2]董玉红,杨晓存,张君平,等.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3):29-30.
[3]孔祥珍.早期训练和抚触护理对早产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8-9.
[4]吴丽萍,何仲,韩冬韧,等.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297-300.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1年我院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率与危险因素、有效办法之间的关系。结果 2011年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由2010年2.39%下降到1.15%,后半年医院感染率为0,全年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范和监控措施正确有效执行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用力保障。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新生儿体重轻、胎龄小,屏障功能不全,免疫系统不成熟,在院期间,暖箱和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多,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促进和保护新生儿健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我院新生儿室2010年医院感染调查统计,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自2011年对其实施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和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住院新生儿669例,均使用暖箱,其中,1000-1500克5例;1500-2500克59例;>2500克605例,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6例;鼻饲护理165例;留置针使用593例;抗生素使用626例。2011年1月至12月住院新生儿778例,均使用暖箱,其中,1000-1500克5例;1500-2500克,103例;>2500克670例,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8例;鼻饲护理231例;留置针使用710例;抗生素使用753例。
1.2 医院感染诊断方法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感染新生儿临床表现,血、尿常规、X线,细菌培养等相关病原学检查,确定医院感染的诊断。
2 结果见表1、表2。
2010年我科住院人数669人,发生医院感染16例,医院感染率2.39%;2011年我科住院人数778人,发生医院感染9例,医院感染率1.15%,且后半年医院感染率为0,全年未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情况明显好于以往水平。
3 讨论
3.1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3.1.1 自身因素 新生儿抵抗力差,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均不够成熟,IgA、IgM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使新生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1]。而且,新生儿呼吸道黏膜屏蔽功能弱;消化道消化调节功能差;皮肤、粘膜角质层薄;输尿管末段在膀胱走行短,膀胱膨胀时不能将其压紧关闭,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引起医院感染。
3.1.2 不良环境因素 新生儿室布局不合理,气流不通,温湿度不当,物流、人流未分开,专用通道不足,洗手设备不全,探视人员管理不当,长期空调开发等都可导致有效含氧量降低,空气含菌量增高和空气污染。调查表明:当室内湿度过低时空气过于干燥,空气中的尘埃,悬浮离子增多;当湿度过高,则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2],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3.1.3 医源性因素 新生儿医护人员配备不足,使诊疗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医护人员院感意识不强,消毒隔离管理和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特别是手的清洁消毒不彻底,另外,侵入性操作过多,如肠外营养[3]、静脉插管、呼吸机使用等侵入性诊断治疗,都可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3.1.4 药物性因素 诊疗过程中医师为控制或减少感染,往往忽略抗生素使用前应进行病原学检查,甚至采用联合用药或预防用药方式。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可使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菌群屏障作用破坏,容易造成继发性感染或细菌耐药性增加,为耐药菌群繁殖创造条件,增加了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概率。
3.2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3.2.1 建全管理制度 在院感办领导和组织下,成立科室监控小组,组织科室医护人员、保洁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全面掌握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影响因素、消毒剂的作用机制、配比浓度、使用方法和时间,并定期进行院感知识考核,以强化院感意识。建立适合本科,切实可行的感染防控措施和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空气、无菌物品、医疗器械进行细菌监测,并检测防控措施实施的效果。对超标项目和感染病例应认真剖析并采取预防措施,直至重新检测合格为止。发生医院感染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上报医院感染科,并协助调查。
3.2.2 加强病房管理 新生儿相对独立,布局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分开的基本原则。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严格分开,各分区明确;通道分明;标识醒目。实行全封密式管理,入室前严格洗手,消毒和更衣,进入NICU应戴口罩。注重病区环境卫生[4],在人流大时间段采用紫外线空气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合适温湿度,每日室内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对流风,防止受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性拖地2次,地面污染时随时擦拭;清洁物体表面时用已消毒处理的抹布,遵循一处一用一消毒,从清洁区至污染区的原则,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并做好标识。
3.2.3 强化前瞻性防护,防止自身感染 提高新生儿自身机体免疫力,从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环节来控制。加强基础护理;多叩背、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勤擦洗勤更换,避免大小便污染;每日生理盐水擦拭口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中的暖箱、光疗箱每日一用一布一清洗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治疗巾、奶瓶、配奶器应一用一清洗后一人一打包高压消毒;奶嘴用后清洗煮沸消毒;洗浴用品、眼药水等应非接触式使用;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处理,以预防新生儿感染。如发现有医院感染迹象,应转入新生儿隔离病房,实施分组护理,作好床间隔离,保持床距不少于1米,并及时采集样本做病原学检查实施有效防控措施。同时,加强对产妇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正确喂养和洗手方法,避免产后医院感染。
3.2.4 预防医患之间的感染 每年对新生儿医护人员、清洁工进行健康体检,患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需调离新生儿室。认真执行手卫生消毒规范,每个暖箱上备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各项操作前后,接触每一个新生儿前后,或从同一个新生儿清洁处转向污染处操作护理时均应标准卫生洗手,防止手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5]。
3.2.5 侵入性操作和无菌技术管理 严格侵入性操作指征,重症新生儿尽可能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必需执行时,必须按规范严格无菌技术原则,缩短各种管道留置时间,减少感染机会。使用的医疗器械应遵循其危害程度选用合适的消毒或灭菌方法,保证进入机体的器械已灭菌处理,需频繁接触使用的物体表面已消毒处理。
3.2.6 抗生素使用管理 新生儿抗生素应选用对致病菌作用强,药物到达感染部位浓度高而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的药物[6]。正确收集临床标本送检,根据药敏试验和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掌握新生儿用药指征,缩短用药时间,尽量避免预防用药及联合用药。每月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不合理使用进行通报,以减少抗生素滥用的不良反应和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4 结论 通过上述各项防控与应急措施的落实,完善了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员对院感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使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确保了人员安全、物品安全、环境安全和使用安全。但新生儿医院感染工作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抓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9.
[2] 刘振声.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14-117.
[3] 徐焱,李文华,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1226-1228.
[4] 胡小云.儿科医院感染与环境卫生学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华实用医学,2002,4(21):59.
[5] 李玉妹.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736-737.
关键词 产科 护理 问题 处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Common Problem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Obstetric Care
PENG Hongying, WANG Yanjie, SHEN Liping
(Qujing Medical College, Qujing, Yunnan 655000)
Abstract Obstetric care objects are more special, in nursing practice, maternal mental extremely fragile, and newborn care is lack of experience, so maternal obstetric car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of obstetric care,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problem causes.
Key words obstetric; care; problem; strategy
产科护理对于护理从业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实践与专业要求,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产妇与新生儿,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服务群体,不但要对正常产妇进行护理与医疗、照顾新生儿,还要对手术产后产妇进行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医疗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产科护士应该依照产妇的特殊情况,着力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改进产科临床护理中的不足之处,切实让产妇及家人感受到贴心服务与人性化关怀,这样不但有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医患关系变得融洽和谐,而且还可以让护理人员的服务顺利有效地进行,从而在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形成医院核心竞争力来促进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产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
1.1 缺乏有效的护理管理规范
在目前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有些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依照护理制度与医嘱进行,他们对药品疏于管理,甚至违规操作,滥用处方药等。有的对患者病情没有做到完全掌握,没有及时了解病情,这样往往造成了许多医疗事故的发生。①部分医院因为医院负责人及护理人员对于产科工作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还有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护士夜班工作时间过长,过于频繁,无法得到合理的休息,这也是护理服务难以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有些医院名义上实行个性化护理服务,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资金投入、人才的引进,长此以往,护理技术落后、服务水平低下等缺点就逐渐暴露出来。而对于患者而言,花大量钱财却未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甚至于医疗事故的发生,常常使得患者对于医院服务不满意,这样最终使得人性化护理流于形式。因为现代化产科护理是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产科护士的双手迎接无数新生命的诞生,肩负产儿家庭的生命依托,所以产科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能水平,认真对待每一个产妇,精心呵护每一个新生儿,切实做好产科护理工作。
1.2 护理人员从业水平良莠不齐
在大部分医院中,产科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多由刚刚毕业的护士提供服务,她们在临床中大都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跟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对产妇或新生儿进行急救或其他紧急情况处理时,由于缺乏经验,容易造成抢救时机延误,错过救护最佳时间;或者由于工作不够细心,未能严格按照护理规程操作,使得护理措施执行不力,导致护理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或者由于责任心不够,对于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疏于观察,无法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处理,特别是临产产妇,如果产妇出现产前预兆或产程停滞等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报告。②可能导致母儿受损,引发严重后果。
1.3 产妇自身缺乏重视
大多数产妇都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在住院期间无法对自身的情况有准确的认识,而且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等现象。产妇及家属在不了解自身状况的情况下,就不能够正确看待和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如果出现异常就误以为是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或者工作失误造成的。此时假如产科护理人员未能与患者及其家属对出现问题做及时、良好的沟通,就会造成他们对于医院工作的不满,甚至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及家属时稍微的态度冷漠或表情生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护患关系的不和谐。
在医院护理的所有工作中,主要的目标就是保证护理的安全,发挥其有效性,因此护理安全是医院工作的主要内容。如果有些产妇及家属没有对妊娠、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有足够的认识,认为是自然现象,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就在意识上存在误区,可能引发潜在的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疗和护理的难度。 (下转第93页)(上接第70页)
2 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的处理策略分析
2.1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
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对于护理队伍的管理必须要有严格的从业制度与工作规程,这样才能在制度上保障护理安全,降低风险。完善的护理规章是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服务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其工作职责以及工作流程的书面规定,是护理人员应时时牢记和遵循的规则。每个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的薄弱环节,相应地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对护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使得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科室内要经常检查,护理工作要时时查,尤其是夜班与节假日。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奖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着力考核制度,实行绩效制,对于高风险、劳累、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应该给与适当的奖励倾向,使其拥有饱满的工作热情。③
2.2 提升护理人员从业水平
产科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要求从业者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同时还要加强临床实践。一个优秀的产科护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如下:(1)医者仁心。不论哪行从业者都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产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产妇、胎儿及新生儿,肩负两条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完整和幸福,因此每一个产科护理人员都要有一颗“仁心”,用“仁术”来服务于每一个产妇及新生儿,本着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来热情工作。(2)过硬的专业技能。在产科临床实践中,护理服务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及临床经验,这样才能够在产妇出现危险时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不会手忙脚乱,达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提供给产妇满意的服务。(3)良好的沟通能力。由于产妇及家属对妊娠、分娩、产褥缺乏准确的认识,导致与护理人员沟通不畅,因此产科护士应该细心观察,热情询问,勤于沟通,以便及时掌握产妇身心状况,为护理工作打下基础。此外,融洽的沟通能够拉近医患的距离,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医院形象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医院已经越来越重视医患沟通工作,还引进了诸多国内外先进的理念、高效的管理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④
2.3 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在分析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之后,就要着力研究怎么样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首先,产科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用聊天的方式了解病情及病史,尽可能地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简单讲解处理的原则及目的。其次,对于手术产后的产妇要加强术后护理,重视产妇的感受及心理需求。同时护理人员要掌握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拥有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产妇提出的要求要尽可能地满足、尊重产妇的意愿,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服务热情大方,多与产妇及家人对话,了解他们的需要,适时调整护理方案,使产妇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下恢复身体健康,同时使护理人员最大程度体现自身的价值,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 结束语
产科护理工作对于家庭的幸福、生命的关怀以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较多医院护理中存在着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整体水平,从根本来讲就是要大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强化医院管理。
注释
① 李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5.
② 王中兴.对医院安全卫生管理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2.6.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问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1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1500g,由于患儿一般为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因其生理解剖特点,疾病发生率高,为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现将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 极低出生体重儿易患的主要疾病
(1)低体温;(2)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颅内出血;(4)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吸入性肺炎;(5)营养不良、坏死性小肠炎;(6)高胆红素血症;(7)严重感染;(8)水电解质紊乱等。
2 护理
2.1 保暖
由于患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加之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多,所以患儿体温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多为低体温。且皮下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棕色脂肪少,易患硬肿症。为防止低体温引发的并发症,应将患儿置于暖箱中。暖箱温度可根据患儿胎龄及出生体重设定,以后根据患儿体温随时调整,保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55%-65%。治疗、护理操作均在暖箱内进行,避免受凉。密切检测体温变化。
2.2 预防感染及高胆红素血症
2.2.1 此患儿的抵抗力比正常新生儿低,因此,应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参观人员,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及物品清洁,预防交叉感染,还应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
2.2.2 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不仅依赖于血中胆红素的浓度及持续时间,而且还决定于血脑屏障的健康状态,该患儿的血脑屏障不健全,如合并感染易促使血脑屏障开放,加大中毒机会,当血胆红素大于12mg,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因此应尽早蓝光照射及应用白蛋白等。
2.3 合理给氧
该患儿易发生缺氧及呼吸暂停,当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时,应及时吸氧,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应给予机械通气,改善缺氧,呼吸改善后及时停氧。喂奶时暂时出现青紫,可在喂奶前后给予间断吸氧。氧浓度30%-40%,切记吸氧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当给予浓度>50%,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晶体后纤维增生症,慢性肺部疾病等。因此应监测血氧浓度,根据病情变化,调节血氧浓度。当患儿出现呼吸暂停时,应给予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并适时应用呼吸兴奋剂。
2.4 预防颅内出血
该患儿25%-50%表现为无症状颅内出血,不可忽视。脑室内出血可高达80%,早期应用鲁米那钠可明显降低颅内出血发生率,因此生后应用鲁米那钠及止血剂3-5天,并注意监测头围的变化及神经系统的症状。
2.5 喂养及营养
2.2.1 喂养
因该患儿能量储备少,出生后受冷空气刺激,呼吸及肌肉活动能量增加,糖原在生后很快被消耗而发生低血糖,如低血糖持续时间长可影响以后的体格及智力发育。因此要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据Troche等报道,早期接受肠道喂养的患儿较少发生低血糖、脱水、高胆红素血症、氮质血症及发热。所以当患儿呼吸、循环及全身状况较稳定时,在24小时内开始喂奶。以母乳为首选,无母乳者,可选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又少到多,有少量到多次,喂奶速度不易过快。每次喂奶时间不超过15分钟。喂奶时头稍抬高,喂奶后拍背,取右侧卧位防呕吐呛入如气管。每日测体重,以调整奶量。
2.5.2 静脉内营养
消化道畸形及严重感染者,多伴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应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及营养液。用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液体速度,使其在24h内均匀输入,以免引起低血糖,并应监测血常规及生化,了解电解质平衡状态。及时对症处理。
2.6 密切观察病情
由于该患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及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如发现下列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查找原因及时处理。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或、面部或全身青紫,苍白,皮肤有花纹等、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惊厥,抽风、腹胀,呕吐,腹泻、黄疸出现过早,过重或持续时间长,反复出现等、24小时无大小便或出生后三天仍有黑便、有出血症状。
3 体会
(1)精心喂养至关重要
早产儿生长发育较快,其吸吮及吞咽能力均弱,并易致呛,幽门括约肌较发达,不同体重是产儿的胃容量有明显差别,胃容量小时间延迟,淀粉酶及胆酸分泌少以及消化道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低下等特点,使其容易发生溢乳、吐泻及腹胀,从而导致窒息,甚至死亡。部分早产儿可无呕吐而出现呼吸暂停、心动加速反复吸入、发育迟缓等,甚至猝死,反复吸入导致吸入性肺炎。同时由于摄入量的不足,可导致低血糖性脑病,长时间摄入量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因此细心正确的喂养至关重要。
(2)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保持正确可避免误吸。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吸氧处理,力求以最低的吸入氧浓度维持患儿的正常生理,本组需吸氧者64例,经随访无1例出现氧中毒。注意皮肤黏膜及脐带护理及注意体重增长情况可避免感染发生。
(3)有效的呼吸管理是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感染的发生。
(4)合理精心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