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疫情期间门诊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3年3月20日至4月25日该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0例,其中男性有22例,女性有28例,4岁以下有44例,经检查诊断全部符合手足口病。
2方法
2.1立即建立应急机制:
当疫情或重大的特殊情况发生时,该院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预备的应急人员24h开机。2013年3月20日该院急诊科确诊了首例手足口病后,业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控感办主任总务科主任,药剂科主任迅速组成手足口病筹备小组。建立手足口病预检分诊制度,完成人员调配和物品,药品的供应,立马开设20张床位供手足口病患儿用,调配各科护士长,护理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宣传、查房、会诊等消毒隔离方面的工作,制定完善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案,对出现的问题给予逐一解决,保证整个救治过程顺利进行。
2.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
由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调配工作,迅速在全院各科室抽调护理人员组成新的病区。组织培训学习手足口病的病因,诊断、护理、预防知识及危重患儿的救护,消毒隔离措施等。针对患儿静脉穿刺难,且不配合、易肿易脱出情况,抽调有经验儿科护理骨干培训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股静脉抽血等技能,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首先你要懂头皮静脉的分布及血流的方向等。科学合理排班,明确职责,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从多方面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
2.3优化分诊住院服务流程:
因门诊患者多,再加上疫情的爆发,使医院门诊就医时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护理部增加了一名有经验的门诊分诊主管护师,协助手足口病患儿及时办理住院手续及安排床位,且告知家属陪护时需注意的事项,避免感染,使患儿能够快速接受治疗,以免延误时间,解决一些家属及患儿的特殊要求。
2.4制定手足口病的感染管理制度:
设立标志明显的手足口病的隔离病区,制定正确的消毒隔离制度,对抽调到手足口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再次由感染科进行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操作的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接触患儿大小便和分泌物时戴手套,按时紫外线消毒通风,避免继发感染。注意个人卫生,每个病房内放置洁肤柔免洗手消毒凝胶消毒手,患儿一切用物玩具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置于臭氧消毒柜内消毒。向家属讲解消毒隔离的重要性,使其配合治疗,感控办每天督促检查。
2.5患儿的护理管理:
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一般为手足有皮疹、口腔有溃疡,少数伴有发热、咳嗽、体温38℃左右,在治疗的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因手足口病主要病毒柯萨奇A16和EV71两种引起多见,而病毒柯萨奇A16可并发心肌炎,EV71病毒可引发脑炎、脑膜炎,之所以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症处理,如有异常随时与值班医师联系,备好一切急救药品、用物等,配合医师做好急救工作。
2.6做好预防宣传:
全院开展手足口病预防宣传工作,护理部再邀请患儿家属参加再次进行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讲解、此病可防、可治、可控、预后良好,首先解除心理恐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只要相信科学遵循科学的规律,就能取到最佳的效果,在全院、病区宣传栏宣传应注意在夏季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平时教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3效果
共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于2013年4月25日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7d,在住院期间未发生院内感染,并发症及护理纠纷,患儿家属满意且有效的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4体会
4.1领导的迅速组织,合理的措施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多部门配合,调配护理骨干充实手足口病区,优化接诊处理流程,护理队伍的合理安排及职责的制定。通过合理利用有限的护理资源进行病区人员调配及物品管理,使临时组建起来的护理团队在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絮,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保障患儿的救治成功率,控制疫情的传播。
4.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是预防手足口病院内的感染: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能通过空气,唾液或粪便传染的疾病,如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就会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因此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制定手足口病的消毒隔离制度、培训医护人员、督促、检查医护人员落实各项防护措施能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4.3护理技术培训是安全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传染病;漏报;原因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44-02
目前,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掌握的重要渠道就是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只有及时、有效、准确地报告疫情,才能尽最大可能地争取消灭传染病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展[1]。而传染病报告作为医疗机构以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准确及时地报告传染病发生情况,既能使得政府决策部门全面掌握本地的疫情,及时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预防传染病的蔓延,又可衡量医务人员职业和法律意识,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为做好疫情的报告工作,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漏报,确保报卡的质量,我科对住院病历及门诊病历进行每日及每月自查,查询门诊与住院患者的传染病漏报情况。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通过统计传染病的疫情报告自查资料,其包括门诊日志及就诊信息、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每月传染病自查小结以及疫情网络直报的传染病导出表。
1.2 方法
疫情报告的相关管理人员每月对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门诊病历使用CIS门诊临床信息系统查阅,住院病人使用力融电子病历系统查出入院登记(重点查出院诊断)以及检验科与放射科的结果登记进行查阅,形成书面自查小结,对照疫情报告员的登记及网络直报的传染病与查出传染病的资料和疫情直导网络的导出表,若传染病登记本上没有记录及网络直报系统查不到的,就定为漏报。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6.1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若p
2 结果
2.1 2010年与2012年传染病的漏报情况
3年共查出应报的传染病有11811例,其中漏报的有25例,漏报率是 0.21 % 。而2010年传染病3412例,漏报15例,漏报率0.44%,2011年应报的传染病有4557例,漏报7例,漏报率是0.15%,2012年应报的传染病有3842例,漏报3例,漏报率是0.08%,从统计结果上分析漏报现象逐年降低,其差异性具有显著统计学的意义,p
住院部应报的传染病有4922例,漏报5例,漏报率是0.10% ,门诊就诊病人应报的传染病有 6889例,漏报20例,漏报率是0.29% ,住院部的漏报率明显低于门诊,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2.2门诊的漏报情况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全部的门诊科室所有就诊患者进行统计,整个外科系统应报1099例,漏报11例,其漏报率1%,内科系统应报5790例,漏报9例,其漏报率0.16%,外科系统传染病的漏报率明显高于内科系统,其差异性具有显著统计学的意义,p
2.3住院部的漏报情况
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部传染病的漏报涉及全部的临床科室,外科应报的传染病有1571例,漏报4例,漏报率是0.25%,内科应报的传染病有3351例,漏报1例,漏报率是0.03%,外科的漏报率明显高于内科,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门诊的传染病漏报病种较多,住院部传染病漏报的病种涉及7种,尖锐湿疣和肺结核两种传染病各自应报的构成比都比漏报构成比小很多,但在总漏报的病例中两者占取的比例却超过70%,说明2010-2012年我院住院部传染病的漏报率高主要的原因是医疗人员少门诊量大,远远超出医疗人员工作量及医疗人员对传染病上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传染病报卡指征掌握欠缺。
3 讨论
3.1 传染病漏报的特点[2]
我院传染病漏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2012年传染病的漏报率明显低于2010年及2011年。其二,住院部传染病的漏报率明显低于门诊。其三,外科传染病的漏报率明显高于内科。其四,重点检测传染病的漏报率比较低。
3.1 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我院传染病漏报的特点,究其主要原因包括:第一,个别医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疫情报告的重要性。有些医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够强烈,没有充分意识到疫情报告的重要性以及传染病报告法律意识,单纯觉得预防传染病只是防疫部门的事情,而医院只是以医疗和护理为主,认为填报疫情卡大大增加自己负担,因此不及时填写或者不填写。对于传染病报告,有些医师很被动,依赖心理比较大,觉得有专职人员收卡与督察,就一拖再拖,进而导致发生传染病疫情的迟报与漏报。第二,学习传染病的防范知识的力度不够。有些医师不注重学习我国传染病的防治法,对疫情报告的有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有的医师甚至记不熟39种法定的传染病,不清楚报告的时限,觉得有些常见的传染病报不报无所谓。甚至有的医师把疫情卡放在病例中,导致不能及时上报疫情卡。第三,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相关制度没有落实到位。有的医师不知道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是首诊医师负责制,虽然医院成立的有专门的传染病管理小组,以前对传染病上报的重视程度不够,病人较多,传染病专职管理人员少,必须到科室查其漏报情况,因此督查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虽然管理上对积极上报疫情卡的意识有奖励,但是针对迟报和漏报的情况,处罚较轻,使得有些医师存有侥幸心理。第四,临床医师的流动性和工作压力比较大。由于医院急诊和门诊患者就诊的高峰期比较集中,造成接诊患者时间比较短,加之工作忙乱,因此大大增加急诊和门诊漏报可能性。同时医院实习、进修和轮转的人员更换比较频繁,极易导致培训的遗漏。尤其是有些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在初诊时没有明确地诊断,等到各种检查结果都出来后已经发展成为传染病了,因疫情报告工作不注重完整性和连续性,极易导致疫情的迟报和漏报[3]。
第五,患者自身认识不足,患者对预防保健不重视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欠缺,对主动体检的重要性认识不高。有些患者对传染病存在畏惧、害怕、羞于言表。六,督查力度不够。我院公卫科成立时间较短,有些工作方面未完全理顺,传染病发病病种逐渐增多,传染病发病人数逐渐增多,感染病报卡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人员配置未完全到位,导致督查力度不够。
3.2 防止传染病漏报的有关对策
防止传染病漏报的有关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领导要加强疫情报告的重视,健全完善传染病防范小组。第二,我院于2012年底成立了公共卫生科,健全了各项传染病防治制度等,临床科室每科指派了一名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监督员,主要督促本科室的传染病及时准确上报,并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监督员职责。做好传染病的管理报告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4]。第三,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法制意识。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疫情报告的有关知识,进而提高我院传染病的诊断水平及报告意识。同时结合各科的特点,医院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包括医、技、护人员,对新入院职工做好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工作,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随时做好疫情的防治工作。第四,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落实,做好管理及监查工作。要完善疫情的管理、报告、自查以及奖惩等各项制度,经过标准、考核和奖惩三方面的管理,确保疫情报告能够有据可循。另外还要加大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量化管理。第五,定期开展传染病知识普及宣传工作,拓宽传染病普查渠道,加大传染病普查力度,提高全民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及早消除传染病。六,加强指导,积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在疫情管理中,信息反馈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可以互通情报,而且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疫情管理的专职人员严把卡片质量关,每月对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门诊病历使用CIS门诊临床信息系统查阅,住院病人使用力融电子病历系统查出入院登记(重点查出院诊断)以及检验科与放射科的结果登记进行查阅,根据疫情报告的管理规范,自查传染病的漏报情况,及时查找和总结漏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加强和各科室主任的信息反馈和沟通,尤其是感染管理科室的有关人员要提高责任意识,工作到位,从而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蔓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云艳,姚林燕.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515-516.
[2] 舒明蓉,王星月,张卫东,等.传染病疫情漏报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07,7(9):915-917.
[关键词]健康教育; 宣传; 预防; 手足口病; 传播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73-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1],多发生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该病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2]。2008年,该病在本市有小范围内出现局部流行,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所以加强该病的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医院在2008年以来,一直重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对我院医务人员强化教育基础上,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组织医院专家组成员走出院门把健康教育宣传到社区、幼儿园、小学校,将健康教育融入到防治手足口病工作中,有效遏制该病的进一步流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健康教育体会介绍如下。
1 教育目的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疱疹破溃液、粪便中排出病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疱疹液中的病毒污染水源后可经水传播;另外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污染手、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也可引起间接传播。人群特别是婴幼儿和儿童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由于不同型号的病原感染后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可反复感染本病[3]。所以掌握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健康教育又是落实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关键。为此,我们教育医务人员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治疗护理工作中,特别是根据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等,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意识,主动采取预防和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病人和家属主动参与到防治工作中,并掌握在患病期间卫生消毒措施及大小便、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等预防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防止交叉感染;从而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2 教育方式
根据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采取一般教育与重点教育、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语言、讲座、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折页、张贴画、宣传栏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
2.1 对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方式2009年至今,由于流行季节,到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者数量大幅增加,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始终把预防放在首位,要求相关部门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院长在全体医务人员大会上,结合全国形势作了专题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教育动员;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管理科根据医务人员包括工勤人员工作岗位和性质不同,编写教材,制成幻灯片,分时段、分批次开展手足口病专题讲座,因人施教分层次对全院职工开展规范化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分别对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口腔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手足口病门诊等工作人员、消毒员、保洁人员等分层次进行讲解,上卫生课,并亲临指导。及时编印下发各种防治手足口病宣传资料和信息,从互联网下载国家有关法规和工作指导原则,及时指导防治工作。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和健康教育,普遍增强了全员对防治手足口病的认识,提高了防病治病知识水平和能力,为防止手足口病在医院内感染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几年来,我院一直设有感染性疾病科和手足口病门诊,接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并且在医院门口、门诊大厅和门诊走廊开辟宣传栏、宣传展报等图片及文字解说。在门诊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发放印有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和消毒预防知识折页,尽量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导医护士引导有口腔溃疡或发热出疹患者到手足口病门诊就诊,诊室有墙贴,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诊治过程中,通过语言讲解示范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使患者及家属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有全面的认识。
2.3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在病人入院时首先做好入院宣教,感染性疾病科把健康教育计划内容打印成册,发给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及家属。并采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教育等健康教育方法,在病房大厅、走廊设有宣传栏、宣传展报和墙贴,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通俗易懂的教育内容。在给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医生护士深入到床边讲解示范,使健康教育指导贯穿于每日24小时的护理及生活方式中,每周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护理人员亲自示范,逐一教患者及家属卫生洗手方法,示范各种排泄物、分泌物消毒处理方法,这样手把手使家属掌握了一定的消毒知识,让患者及家属出院时能掌握或基本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定期随访和患者复查时继续进行健康教育,补充和完善健康教育内容,让更多的医学知识真正渗透到日常的家庭生活中。
2.4 普通人群健康教育方式走出院门把健康教育宣传到学校和社区,手足口病极易在幼儿园和托儿所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病集聚现象。所以,讲究卫生特别是饮食卫生、消化道隔离、加强锻炼、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医院组织防控人员经常到社区、学校、幼儿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发放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处方,加强晨间体检工作;发挥专家的特长,到电视台对普通大众进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宣传教育,指导与帮助他们预防感染手足口病;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受到公众的好评。
3 教育内容
3.1针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内容①由专家组人员给我院医务人员讲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流行特点、预防和治疗、医院感染控制、疫情监测、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等。②加强预检分诊制度落实,对轻症病例以门诊治疗为主,但需指导患者及家长对病人进行护理和隔离,并对患者所用物品及排泄物每天进行消毒。对重症病例应收住入院,重点救治。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教育门诊、科室、病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粪-口传播途径,讲解指导环境、各种物品的消毒方法及防护用品的使用。④加强工勤人员的示范指导,工勤人员工作范围广,接触患者污染的机会多,我们将洗手知识、各类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及个人防护等基本知识作为培训的基本内容,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加强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勤打扫、勤日晒、保持洁具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的知识。
3.2 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告知他们是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是被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并且非终身免疫,可多次感染[4]。所以我们循序渐进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的病因、传播特点、症状、治疗过程及预后、消毒隔离措施的必要性等。讲明执行入住隔离病房、执行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措施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告诉患者及家属不要随处吐痰,吐痰用专用器皿,并且要及时倾倒和消毒,房间内要定时开窗通风,餐具用具要洗刷干净后用开水煮沸消毒。给患儿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口腔清洁,不共用玩具,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到社会中、促进邻里与社区间相互交流,对全社区预防和控制本病都很有益处[5]。
3.3 针对社区等公众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托幼机构、中小学、社区等场所进健行康知识普及教育。开展饭前便后洗手、房间多通风、晾晒衣物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倡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会他们洗手、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掩遮口鼻、对孩子晨检、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调理的方法;建议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的机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 教育效果
4.1 健康教育调动了公众防病主动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大家都能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对疾病的预防越来越重视,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其防治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提高了公众的预防意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能主动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起到了医务人员难以起到的作用,健康教育使公众、病人等人员预防疾病变成为自觉行为。
4.2 健康教育规范了医务人员相关行为医务人员在不断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的同时,还承担为患者及家属等人员做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所以必须先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在给病人进行诊治操作时均能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原则,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防护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2008年以来,我院没有发生一例手足口病医院感染,从而有效遏制了该病的进一步流行。
4.3 健康教育密切了医患关系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医患关系。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有的患者及家属出现抵触情绪,如:有的患者对我们的消毒隔离工作不配合,有的认为得了传染病而害怕恐惧明显,有的认为是区区小病不值得一提。我们理解他们,在和他们接触时态度和谐、热情,循序渐进地做健康教育,工作热情、周到,以真情感动他们,所以也渐渐被一些患者及家属所理解,医患关系得到了加强,并能积极配合,参与一些预防工作。
5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保健措施,是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6]。手足口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疫苗,但是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确实起到了显著效果。
由于家庭和托幼机构是造成本病传播的主要场所;医院聚集的患者对各种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并且还携带着各种细菌和病原体,通过相互接触或间接接触,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针对这一特点,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思想准备、行动积极、消毒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教育自己的家人及邻居积极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这对加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做好疫情检测报告、控制院内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起了极大的作用。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疫苗”。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5.
[2] 花志祥,林桦.手足口病129例[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461.
[3] 徐令兰.儿童需防手足口病[J].健康,2007,(5):28.
[4] 穆俊.手足口病98例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卫生,2007,23(23):3602.
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疫情报告
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与方法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报告信息分析和反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
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①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②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型别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临床类型及救治等;③阐明本次流行暴发的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④评价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应根据调查目的不同而进行专门设计。
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传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 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②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③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29-01
军队伤病员是军队建设和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为这个特殊群体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和人性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是确保部队战斗力和安全稳定的有力保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上级为兵服务指示精神,给部队伤病员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我院于2010年11月成立了军人病区,共设床位53张,主要有医护人员18名,采用空港式的垂直互动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和流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为兵服务质量。
1服务理念
坚持姓军为兵服务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亲情化服务,持续提高为部队伤病员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住院环境,保证了军人集中收治专科治疗。病区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和三人间,每间病房均有液晶电视、中央空调、紧急呼叫系统等,病区安装了军线电话,给予了人文关怀,实施了人性化服务,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的状态。
2运行模式
建立了军人就医绿色通道,实施了军人门诊和军人病区“一条龙”工作模式。军人门诊实现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入院一条龙服务,有效缓解军地患者就诊矛盾和诊区压力,提高了诊疗效率[1],设置了电子叫号系统,官兵可在候诊区安心等待,并设立了为兵服务办公室,可以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为兵服务在一线。军人病区采用了空港式垂直互动运行模式,即病区作为一个平台收治各临床科室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和术后康复的现役官兵。
3管理模式
延续部队作风纪律,加强行政安全,设立军代表办公室,24h驻病区协助管理,每月一轮换,由基层单位抽调经验丰富、家不在本地的干部担任,负责每天检查全院军队伤病员的在位情况,收集住院军人的需求信息,协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出院时及时通知部队,使住院期间管理不失控,有效保证住院军人的安全。
病区实行了连队化管理,每个病室为一个班,每四个病室为一个区队,八个病室分为二个区队(干部病房除外),由伤病员任班长、区队长,负责相应权限内的行政安全管理;设文明病室流动红旗,定期讲评伤病员表现情况,有效激发了伤病员的荣誉感;在病区设立意见箱;每月定期召开伤病员座谈会,听取伤病员对诊治、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了伤病员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其既感到在各个方面被重视,又受到纪律制度的约束,增强了荣誉感和自我管理意识[2]。
军人病区还设置了专门军人管理系统,以现有HIS系统和护理系统的数据为基础,根据军人病区丰富的业务经验,充分考虑具体用户的实际情况,很好地实现了军人病区对伤病员的“在院管理”和“出院管理”。
4诊疗模式
科室伤病员实施三级诊疗制,临床主管及门诊医生,均为经验丰富、医德医风好的中级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专科治疗,医生的工作站与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实现了对接,医生随时可以调阅住院军人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军人健康情况,包括:①健康增进功能,此功能可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或对其健康措施进行干预;②训练伤统计功能,通过统计分析数据可以发现部队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改进训练方法提供建议;③传染病统计模块功能,对建制单位出现的群体性疾病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疫情的发生进行预警和及时干预。
5治疗模式
由相应专科医师负责全过程的医疗服务和医疗管理工作,由军人病区实施治疗和护理工作;由军人病区主任督促查房、协调会诊,对疑难、危重的伤病员军人病区主任有将其转入相关专科治疗的决定权;严格落实上级医师查房制度,相关专业的科主任每周不少于一次到军人病区查房,负责本专业病员的诊治工作;科室每周请院内各科室专家针对住院伤病员常见多发病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健康问题答疑、心理咨询和疏导,使伤病员对专科疾病的知识有所了解,放下了思想包袱,积极配合治疗。
6护理模式
病区实施了弹性排班,实行“负责制”管理,每名护士分管制定区域病人,负责完成分管患者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记录、基础护理及健康指导工作,主动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遵循“首负责制”的基本服务要求,严格落实入院“八个一”、在院“五主动”、出院“六个一”,从“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张干净的床、一壶开水、一个准确的身份核查、一个全面的护理评估、一个详细的入院宣教、必要时的一切急救准备”开始,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主动沟通了解需求、主动评估给予指导、主动巡视掌握病情、主动告知防范纠纷、主动帮助履行职责”,拉近护患关系,出院时给予“一声祝福、一部电梯、一个详细的出院宣教、一个诚恳的满意度调查、一个彻底的终末处置、一个及时的出院回访”,使人性化护理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环节。
7健康宣教
责任护士做好出院的宣教工作,讲解出院后锻炼的注意事项和疾病的预防,指导其适宜活动及休息;给予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及方法,并在复诊时间的前一天,再次电话通知和确认;为每名出院伤病员送上一张健康咨询卡,科室印刷了健康指南小册子,对饮食调护、自我护理、功能锻炼、训练伤的防护等问题进行通俗易懂的书面说明;进行一次诚恳的满意度调查,征求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服务满意程度,以便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8出院回访
伤病员出院前医院与部队联系,报告伤病员住院期间的表现,通知部队患者出院时间及是否需要部队接回等,部队可及时掌握出院人员的实时动向;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当天,告知部队患者于几时离开病区,询问其是否按时返回部队,要求部队第一时间报告出院人员归队时间及身体状况;出院五天后进行电话回访,了解伤病员的康复情况,询问其病情恢复状况,掌握伤病员的治疗效果,提出康复建议,延伸了为部队伤病员服务的范围。
军人的管理作为医院的重点,加强军队伤病员的管理,保证伤病员住院期间行政和医疗安全,使部队领导放心,患者安心养病,必将部队为兵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