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电工的基本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工技能教学;日常维护保养;独立分析检查。综合解决问题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这些故障轻者使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影响生产效率,重者则会造成重大的设备事故或人身伤亡。因此,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发生故障后,电工能及时、熟练、准确、快速、安全地查找出故障并加以解决,迅速恢复其正常运行就显得至关重要。通常解决这些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和细致的工作,是电工综合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本领的集中展现阶段,是培养电工独立分析问题最终直至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作为培养高素质一线产业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技工学校,教好学生正确检修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解决好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故障就应该是我们技工学校电工技能教学的根本。因为技能教学是技工教育的特质和灵魂,技能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技能教学抓得扎实,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就高,实用性就大,就业竞争能力就强,解决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综合能力就好。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我们平时日常维护保养线路工作又有着息扈、相关且密不可分。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一般有两种。一是有些由于操作使用不当、安装不合理或解决故障问题不正确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称为人为故障,二是由于电气控制线路在运行时过载,机械振动、电弧的烧损、长期动作的自然磨损、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金属屑和油污等有害介质的侵蚀以及电器元件的自身质量问题或使用寿命等原因而产生的,称为自然故障。所以,加强对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日常维护,及时发现…些非正常因素,并给予及时地解决或更换处理,就可以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使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少出甚至不出故障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反之说明电工在乎时日常维护保养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这项工作做得好,解决故障问题就相对比较容易和准确。因此,可以说日常维护保养好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这项工作是培养电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及习惯的具体表现。
而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日常维护分为电动机和控制电气线路两大部分。电动机部分维护保养内容有:(1)其经常保持清洁,进出风口必须保持畅通,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异物进入电动机的内部。(2)电动机在正常运行时负载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值,检查三相电流是否平衡,三相电流任何一相与其三相平均值相差不允许超过10%。(3)其电源电压、频率是不是与铭牌相符,检查三相电压是不是对称。(4)电动机的振动、噪声、气味是不是正常,有冒烟要马上停机检查。(5)检查其轴承是不是过热及有无漏油现象,油量是不是适当,轴承的振动和轴向位移不得超过规定值。(6}对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应检查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压力,磨损及火花情况。一般电刷与集电环的的接触面不应小于全面积的75%;电刷压强应该为15~25千帕;刷握和集电环之间应该有2~4毫米间距;电刷与刷握内壁应该保持0.1~0.2毫米游隙。如发现有不正常火花时,则马上清理集电环表面,用零号细沙均匀地把集电环表面磨平,并校对电刷压强到不会产生火花为止。(7)直流电动机应该检查换向器表面是不是光滑圆整,有无机械损伤或者火花灼伤。若沾有碳粉、油污等杂物,应该用干净柔软的白布沽酒精擦去。(8j检查电动机转速是不是正常,若负载转速低于额定转速,就应该首先检查负载、传动机械是不是正常,电动机铭牌所示接法、电压、频率与电源电压、频率是不是相符,然后再检查电动机本身存在故障。(9)检查传动机械是不是正常运行,连轴器带轮或传动齿轮是否跳动。(10)检查电动机的引出线是否绝缘良好和连接可靠。(11)检查电动机接地装置是不是可靠和完整。(脚检查电动机的温升是不是超过铭牌规定的数值等。而控制电气线路部分日常维护保养内容有:(1)电气柜(配电箱)的门、盖、锁及门框周边的耐油密封垫均应良好。门、盖应关闭严密,柜内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水滴、油污和金属屑等进入电气柜内,以免损坏电器造成事故。(2)操纵台上的所有操纵按钮,主令开关的手柄、信号类及仪表护罩都应保持清洁完好,要用干净的布来它们体内的积尘。(3)检查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的触头系统吸合是否良好、有无噪声、卡住或迟滞现象,触头接触面有无烧蚀、毛刺或穴坑;电磁线圈是否过热;各种弹簧弹力是否适当;灭弧装置是否完好无损。{4)试验门开关能否起保护作用。(5)检查各电器的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落有卡住,可以加少许的油。(6)检查各线路接头与端子板的连接是否牢靠,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导线、电缆或保护导线的软管,不得被冷却液、油污等腐蚀,管接头处不得产生脱落或散头等现象。(7)检查电气柜(配电箱)及导线通道的散热情况是否良好。(8)检查各类指示信号装置和照明装置是否完好。(9)检查电气设备和生产机械上所有导体件是否接到保护接地专用端子上,是否达到了保护电路连续性要求。(10)检查各整定值是不是适当。(11)检查位置开关是否起位置保护作用。同时还应注意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维护保养有周期性,如对设置在电气柜(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一般不需经常进行开门监护,主要靠定期的维护保养来实现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较长时间的安全稳定运行,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电气设备的构造、使用情况及环境条件等来确定;如在高温、霉雨、严寒季节时对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维护保养工作一定要加强,又如为了保证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正常运行的各个保护环节,在过载、短路、过流等处日常维护保养时,不得随意改变热继电器、低压断路器的整定值,更换熔体,必须按照要求选配,不得放大或者缩小原有规格。
尽管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日常维护保养后,降低了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发生率,但绝不可能杜绝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发生。因为生产机械是多种多样的,其电气控制线路也是千变万化的,出现的故障更是五花八门和变幻奠测,这往往使人无从下手,怎样才能及时、熟练、准确、快速、安全地查找出故障并加以解决呢?一般说来,应遵循五大步骤:第一步是检修前的故障调查;第二步是确定故障范围;
第三步是查找故障点,第四步是解决故障;第五步是通电试车。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分析检查方法。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在运行中发生了故障,应该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榆修。具体分析检查方法有:
一、调查研究法
当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发生故障后,切忌盲目动手检修。在检修前,应通过设备操作人员以问、看、听、摸、闻等五种形式来了解故障后的操作情况和故障发生后出现的异常现象。具体是①问:询问现场操作人员,准确了解故障前后线路的运行状况及故障发生后的症状。如故障发生前是否过载、频繁启动、停止、制动等情况;救障发生叫是否有异常声音、有没有冒烟、冒火等现象;有没有经过维护保养检修或改动线路等问题。②看:仔细观察故障发生后各种电器元件的外观变化情况。如各种信号的指示情况;有指示装置的熔断器的情况;保护电器是否脱扣动作;接线是否脱落;触头是否烧蚀或熔焊;线圈有无过热烧毁;热继电器整定值是否合适;瞬时动作整定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等。③听:主要听有关电器在故障发生前后声音有否差异。在线路还能运行和不扩大故障范围、不损坏设备的前提下,通电试车。细听电动机启动时是否只“嗡嗡”响而不转;听接触器和继电器等电器线圈的声音是否正常。④摸:线路故障发生后,应该立即断开电源,尽快用手触摸或轻轻推拉导线及电器的某些部位,以察觉异常变化。如摸电动机,变压器,电磁线圈、熔断器等表面,看是否有过热现象,轻拉导线,看连接是否松动;轻推电器活动机构,看移动是否灵活等。⑤闻:线路故障出现后,断开电源,将鼻子靠近电动机、自福变压器、继电器、接触器、绝缘导线等处,闻闻是否有焦味。如有焦味,则表明电器绝缘层己被烧坏,主要原因是过载、短路或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等故障所造成。根据以上五种形式可判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从而找出故障线路和故障所在部位。
二、试验法
这一方法实际与上述听有直接关联。具体来说是在不扩大故障范围、不损坏电气和机械设备的前提下,对线路进行通电试验,通过观察电气控制线路和各电器元件的动作是不是正常;各控制环节的动作程序是不是符合要求,初步确定故障发生的大致部位和回路。分清故障是在电气部分还是机械等其他部分;是在电动机还是控制线路;是在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
三、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根据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控制环节的动作程序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结合故障现象做具体的分析,来缩小检查范围,然后判断故障所在位置,同时它是一种以准为前提、以快为目的的检查方法,因此,它特别适用于复杂线路的故障检查。而复杂线路往往有成百上千个电器元件和数千条连接线组成,如果采用逐级检查的方法,不仅需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也容易遗漏,甚至会漏查故障点,用逻辑分析法检查时,通过通电试验法仔细观察各电器动作情况,再根据原理图的控制原理,逐一排除故障回路中的公共支路上的故障存在,从而缩小了故障点范围。
四、测量法
测量法是电工工作中用来准确确定故障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表有校验灯、测电笔、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等,通过对电路进行带电或断电时的有关参数如电压、电阻、电流等的测量,判断电器元件的好坏、设备的绝缘情况及线路的通断情况等。但要注意在使用测量法检查故障点时,一定要保证各种测量工具和仪表完好,使用方法正确,还要防止感应电、回路电及其他并联支路的影响,以免产生误判断。在平时的测量方法当中,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测量方法。
1、电压测量法:测量检查时,首先把万用表的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500V的挡位上,再用万用表测量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上某两点间的电压值来判断故障点的范围或故障元件的方法。
2、电阻测量法:测量检查时,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把万用表的转换开关置于倍率适当的电阻挡位上(一般可以选择R×100以上的挡位),再用万用表测量机床电气线路上某两点间的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点的范围或故障元件,如果测得某两点间的电阻值很大,即说明该两点间接触不良或导线断路。
但要注意两点:①如被测的电路与其他电路并联时,必须将该电路与其他电路断开,否则所测得的电阻值是不准确的;②测量高电阻值的电气元件时,把万用表的选择开关旋转至适合电阻挡。
一般来说机床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是断路故障,如导线断路、虚线、虚焊、触头接触不良、熔断器熔断等,对这类故障,除用电压测量法和电阻测量法检查外,还有一种更为可靠的方法,那就是短接法。
3、短按法:检查时,用一根绝缘良好的导线,将所怀疑的断路部位短接,若短接到某处电路接通,则说明该处断路。这种方法来检查线路断路故障又简便又可靠,同时可以把故障点缩小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但使用短接法检查时注意三点:①短接法是用手拿绝缘导线带电操作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事故发生;②短接法一般只适用检查控制电路,不能在主电路中使用,目,绝对不能短接负载,或压降较大的电器,如电阻、线圈、绕组等的断路故障,否则将发生短路现象;③对于生产机械的某些要害部位,必须保证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或机械部件不会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短接法。
综合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得知:调查研究法能帮助我们找出故障现象;试验法不仅能找出故障现象,而且还能找到故障部位或故障回路;逻辑分析法是缩小故障范围的有效方法;测量法则是找出故障点最简便、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检查和分析故障时,并不是仅采用一种方法就能找出故障点的,而是往往需要用几种方法同时进行才能迅速找出故障点。
当查找出故障点后,就要马上着手进行修复,通电试运行,检查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各项操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最后交付使用。
总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是五花八门、干奇百怪。任何一台有故障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检修完后,应该把故障现象、原因、检修经过、技巧、心得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同时要不断学习掌握各种新型电气设备知识、熟悉其工作原理、积累维修经验,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上升为新理论,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具体故障要具体分析。技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差,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要提高技能教学质量,强化技能训练,真正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解决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故障问题的行家里手,这才是我们电工技能教学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工基础;学科检测;策略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或初级、中级专门人才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课改之后,《电工基础》学科检测的成绩纳为电工中级证的笔试成绩。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入学基础、学习能力差,而学科检测内容增加了大量的电工考证的考核内容,出题形式也越趋于灵活与技能考核方面,这些问题都对学生学科检测考试的通过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电工基础学习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与电工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要求,狠抓理论知识复习,逐步提高考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和综合技能水平,以达到学科检测大纲的基本要求。下面结合近几年《电工基础》学科检测试题,谈一下备考策略。
一、加强基础理论学习,重视知识体系建构
电工基础的学习一定要坚持以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实际技能为要,切不可离开教材,离开大纲,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结果丢失了基础知识,实际分析能力也很难提高。近几年学科检测考试的命题增加了35﹪以上的电工考证基础题,考题范围已经远远超过原教材的范畴,因此,紧握新大纲尤为重要。只要按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的逐个知识的进行复习,就可以拿到基础分。从近几年的学科检测考题来看,虽然考试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考题中电工基本知识和基本常识的考查比例基本都保持在70﹪以上,特别是以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大都比较简单,只是教材题目的简单变形。
例1 频率为 的交流电,周期为 。( )(2007年学科检测题判断题)
例2 已知电阻 ,若将 与 并联于电路中,则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它们的电流之比 ,电压之比 。(2008年学科检测填空题)
这类题目只要掌握了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就容易解答。
考题中电工基础往往结合电工实际情景或电路来出题,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解题灵活性。
例4 电炉的电热丝断了,剪去六分之一后,再接回原电路中使用,则电炉的电功率将()。(2011年学科检测题单选题)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例5 一标有“ ”的白织灯接在 电源能正常发光,现将一“ ”的白炽灯并联在原来的白炽灯上,此时 白炽灯的亮度()。(2007年学科检测题选择题)
A. 不变 B. 变亮 C. 变暗 D. 熄灭
电工基础既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是电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基础。学习中既不可因学生基础差就选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学习,东练西讲,不成体系,学生不易理解也不易记忆,更难以灵活应用。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情况。这样即使教师把知识链条设计好了、教好了,学生在学习中却困难了,照样也会出现知识断链的情况。因此,对于难点课题,教师方面应采用多维的教学方法,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设计学习和练习过程,学生方面应联合实际电工情景多学多练。考试大纲对知识体系的要求是完整的,我们必须研究大纲,按知识点学习、训练,每一章每一节都一一过关,逐个知识点击破。
二、注意综合技能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电工基础不是单纯的理论课程,它的每个章节的学习都是为了电路分析和电路实际应用做准备的。近几年的学科检查的考核内容关于电工实际方面的篇幅越来越多。除了考试大纲在原教材之外增加了安全与触电急救、电工仪表与工具、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操作等电工考证考点之外,对于原教材的考核也与实际联系密切。
例7 市售的 移动插座,可用于大功率电器(如电磁炉等)。(2011年学科检测题判断题)
例8 兆欧表正常工作时,摇动手柄的转速是()。(2011年学科检测题单选题)
A. B. C.
因此,学习的过程不能脱离电工情景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每一节的学习当中创设电工实际情景,增加问题探究和技能的训练。
三、模拟考试汇总复习、专题复习互助提高
学习的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模拟考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考试模拟训练,做好试题评讲和考试策略指导,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心理。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历届学科检测考题,掌握考试出题模式,考试侧重点,并对每一次模拟考试情况进行试卷分析,针对知识薄弱点对应的设立专题开展补充复习。
1.研究考试题型特点,出好综合模拟试题
模拟测试是综合训练的主要方法之一,要认真研究试题特点,出好模拟检测题。以近三年的学科检测考题为样板来设计试题,试题的题量、题型、难度、知识覆盖面、分数分布情况应和学科检测题相同。考试前至少进行三至四次的模拟检测,使三套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覆盖整个考试内容,并且突出考试重点,同时也使学生适应正式考试的环境和模式,克服怯考的心理。
2.做好考试情况分析,进行专题补充复习
每次考试之后,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做好试卷的评讲和试题的分析工作。总结归纳出:一、考试的方法和策略;二、找出知识的薄弱点,主要讲解试题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模拟检测后,针对知识的薄弱点,有效的开展专题补充复习。
3.提倡学生独立学习,实行小组互助学习
一、电工教材创新
电工基础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是几门学科(电路、电子、电机)的综合,又是许多应用学科的基础。一方面,它的知识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具体表现有概念多、基本知识点多、单位制较复杂的特点。如“磁场与磁路”这部分内容,基本概念有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路等,概念多而且较抽象;基本知识点有磁场的性质、安培定则等;单位制有特、韦、高斯等,不常用,易遗忘。另一方面,它的内容编排严密,环环相扣,整体性和衔接性较强。
传统的“电工基础”教材,在基础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上考虑得十分周全,但在动手技能训练上显得不是很突出。也就是说,不论什么专业,教材的内容都很相似,只是略有增减,例题有的仅仅换个数字。并且教材内容往往是一成不变的,一套教材可以用上十几年,这十几年当中最多更新一到两次。对于不同的专业,制定的教材针对性不强。因此,为了使“电工基础”教学内容得以改革,首先应从教材的改革着手,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技术也在突飞猛进,其在各个领域也得到的广泛应用,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作具体的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安排,既要源于教材,又要不囿于教材,教学的内容要及时反映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抛弃那些“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始终了解本门学科的前沿,在基本教材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教材上的创新,将新技术的发展归纳为系统的教学内容并传授给学生。强化教学内容的可研究性,注重充实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使电工教学与先进的信息社会相合拍,在较短的时间里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更多地传授给学生。同时,打牢了基础、突出重点、优化了教学内容,既能完成教学计划又能解决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二、电工教学手段的创新
所谓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所运用的工具、媒体或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挂图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声音、光色、情景于一体,视听并举,动静兼备,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以教师口授作为传播信息的教学方法,把教科书中“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以及提高学生记忆的效果和质量。电工教学手段的创新,并不是说就要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只是播放事先辑录好了的讲稿、教案或课件,由于突出电脑的作用与功能,降低甚至掩盖了人脑的作用与功能,把双向交流变成单向传递。而板书教学始终是一名电工教师的基本功,用粉笔书写板书的时候,教师可能会根据学生的随堂反应,有机而又灵活地掌握分寸,并且可能以恰如其分的比喻,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姿势助说话等多种形式把对课程的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抓住学生跟随自己一步一步领会教材。
通过教学手段创新,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既化解了教学难点,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既节省了板书和画图的时间,又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效果动态化,微观的物质宏观化,平面的图形立体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和各地师资条件所限,现代教学手段利用的广度和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合理选择、正确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手段,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三、电工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中职物理;电工学;教学五不同
从事物理教学几十年,只讲中职物理这一门已不能适应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中职物理教师在讲好本课程的同时,还要主讲与其物理内容相关联的几门课程。笔者一般每学年第一学期讲物理和数学,第二学期讲电工学和数学。我就如何上好不同门类的课程,从中职物理教学与电工学教学的区别谈谈自己的体会。
比如物理学中恒定电流与电工学中的认识电路、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电容有内容上的交叉。如果把电工学中的这些知识点从物理角度来讲,其教学目的达不到中职电工学的教学要求。
因为学科的教学要求限制,无需展开讲,有些知识是在物理课中讲授过的,所以我们教学的重点是电工技术的传授。电工实验实训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不能再按照传统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研究数据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来上实验实训课。
讲授中职物理和电工学需要注意以下五不同:
一、教育环节的不同
物理学的教学属于基础教育环节,而电工学的教学属于实践性的教育环节。前者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及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而后者是培养掌握现代技术复合型人才的教育。
二、物理实验与电工实验实训不同
物理实验与电工实验实训的区别是:物理实验偏重研究、探索及验证物理规律,对于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与研究。注重的是归纳、总结、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电工实验实训强调的是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与技巧,提高学生对电工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电工专业技能的熟练操作能力。
三、课程性质的不同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电工学是中职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基础课。
四、课程任务的不同
物理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科技进步、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提高现代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电工学的课程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电工学理论讲授、电工实验实训等手段,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使其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
五、课程教学目标的不同
[论文摘要] 电工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基础课。目前,电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促进其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计算方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电工技术技能,打造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本文结合了当前电工技术发展的实际,对电工技术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要体现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充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强的思路;探讨了多媒体教学为基础,项目教学为载体,点滴激励、实物展示、参观学习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电工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本文针对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用相量法分析简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的方法,理解电路的暂态、换路定律和时间常数的基本概念,掌握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动态电路,并能了解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首先电工技术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理论讲述要求必须透彻,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在巩固完善过去粉笔与黑板的固定模式外,近几年,我们做了一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现列举如下,与大家一块探讨。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的特点采用现代技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借助教材附带的课件加以按特点要求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外,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建立自己的教室工作室,进行网上交流、答疑、辅导教学。例如讲解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这一章,有原理图进行原理分析判断改错,答案不唯一,还有原理讲的通,实践中由于接线或者器件位置不合理,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教师、学生通过网上查询、互动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也能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正是由于多媒体的应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方面教学方法现在基本得到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贯穿全课程。
2.项目驱动教学法
课程整体采用项目的制作与测试过程来丰富教学内容,即整个课程采用了个体项目的方式驱动课程教学,即在每个知识点讲完后提出相应的训练项目,来训练学生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并按照项目的工作任务需求设定不同的目标;诸如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训练能力、学知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通常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用分析解答的项目。例如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原理,他们属于电工技术理论解题占有重要地位,理论考试是常考的知识点,理论讲授完之后,由于两定理解题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就提出项目:每位同学至少找出两个例题来分别说明采用两种方法解题那种为好;目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明确两定理应用时注意事项,培养阅读能力,达到解题方法能灵活应用。而对于实践性强的知识点,例继电器控制系统,我们就安排原理说明做项目,要求每位同学观察身边事物,至少找出一例控制电动机工作的事例,并能说明其工作原理,结果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既有工地运送物料的升降机、砖窑用的拉车系统,更有的同学观察仔细,发现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上下运动、上下课的电铃系统等,都含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或者时间控制原理的知识点,通过感性认识,加以理论知识辅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开动脑筋思考,使书本的知识得以充分理解和贯通,达到我们课堂讲授控制系统的目的。
3.点滴激励教学法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表扬和尊重,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敏感时期,更是如此。“成就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非常好的能动力和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完成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都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佳品,对主动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特点的学生教师会加于表扬,并在项目评议中作为成绩记录的一部分,对没有做出作品或作品做得不够理想的、知识点欠缺的学生,教师会加于引导,这样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每一点滴的进步,都可以通过同学的鼓励和教师的评分得到体现,使学生在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在这方面,我们采用把学生分成甲乙两方对垒的方式进行,例制作转动变平动标本,有的同学采用齿轮转动原理来实现、而有的同学则采用的是不同轴心的两个转轴加一连杆来实现,说灵感来源于小时候好奇,看脱粒机在农田工作时,认识到的知识,双方互评,看看对方的优缺点,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用两方通过业余时间收集五到八个相关例题,定好时间,以擂台的方式pk,最后老师评议,优胜者给予一小礼物,以资鼓励,其他者均给予口头表扬。时间掌握在一百分钟(两小节课)以内;最后,大家鼓掌表示结束,同学们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4.现场观摩教学法
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我们对变压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以及继电器控制系统这三章的理论讲授难度大,尽管有多媒体、或者小型模具课堂演示,都不如走出去到相应的企业现场参观、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当地联系两家企业,一家调压器厂,一家电机厂,事先通过要求学生预习课本,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到现场后随机向相关技术人员提问,通过两个下午,即八个小时同学们就亲眼目睹关于调压器绕线、抽头;硅钢片的制作、铁心的锻压、线圈的制作与放置、三相电机线圈的接法;等(下转第293页)等;一清二楚,在此通过技术人员的现场解答,知道有关抽头、绕组接法、转子截面的铁片、铅豆等相关用途或者发生故障时有何现象伴随产生,又如何处理?事先应如何才能避免等等书本根本讲不到或者讲不全的知识。而且一次在电机厂参观时,有一位同学问到能把单相变三相使用吗?如果能结果又如何?技术人员一一解答,同学们收获颇丰。
三、存在的问题
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大部分电工技术的课程都存在理论知识过多,而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的现象。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其二,走出去经费和学生的安全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其三,教改后计划学时数很少,需要讲的知识点又很多,等等,这一切还有待于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寻找更好地解决方法。
四、结论
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电工技术》这门课程,通过本人和其他老师从事教学这些年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以上方法。总之,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下一步我们尝试在课程结业考核中,增加技能测试,并将项目操作考核所占比例加大,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总而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与学的方法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我们会继续探讨下去。
参考文献
[1]高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中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2]梁碧勇.高职高专电工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