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基础的作用

电工基础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工基础的作用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组合作 中职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 应用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法,也就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单位,较为灵活地运用个人学习带动整个小组学习,继而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使知识能够相互渗透。经验表明,小组合作式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融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法”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正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这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还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可行性

电工基础课程十分适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学习,因为,电工基础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强。中职《电工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度很强的课程,学习目标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更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灵活运用,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理论解题,而是真正全面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以保证提高学生电工操作技能。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搭建交流平台,更好地合作。

2.抽象性思维强。《电工基础》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所以相对其他内容来讲更抽象,如三极管电流分配规律等课程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抽象化为具体,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并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运用抽象思维充分理解课程具体内容,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3.共同协作性强。《电工基础》内容相对比较多,并且包含的知识面很广,每一章节内容很冗杂,学生必须通过大量时间进行总结和思考,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获取很多信息支撑知识体系。然而,很多技能、信息和材料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全部具备的,“团结力量大”,一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只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出每一个人的优势。

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有效策略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和合作学习模式。中职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所以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学生之间有很大差异性,个别学生对学习容易产生极大厌烦情绪,而有些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充分把握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将成绩较差和成绩较好的学生按照适当比例分配在一起,让好学生带动小组整体学习。通过小组模式构建,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扎实基础,根据学生能力整合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过程中,虽然教师只起指导性作用,但并不代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任何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旁观者,要对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学生做好监督,及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学生自身掌握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才能顺利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时,应当积极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根据实验最后总结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考方法和模式。

3.科学采取教师合作参与和直观教学法。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时候,要清楚地知道学生才是教学主体,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协调性十分重要。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操作实践和演示,让学生主动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并尝试自己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做到“示范”即可,随后,教师再和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彼此提出不足和疑问。如学习便置电阻对放大器波形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主动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论证和相应分析。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能够给予学生很大鼓励,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让每一个学生的合作效能达到最大化,需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其中,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从课上的言谈举止等行为评价学生,更要注意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态度、组织能力及课堂表现等方面,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结语

中职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科目,并且中职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针对理论和实践融于一体的电工基础讲,课程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应当增强学生基本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左小红.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9:80-81.

[2]许兴梅.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万丽琴.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3:94.

[4]罗英和.“问题―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课中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电化教学 《电工基础》 作用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及电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是学习电工专业知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基础,其理论知识非常重要。

实践证明,电工基础课理论性强,概念多,原理抽象,内容繁杂,公式众多,单凭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除了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实验手段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外,还利用电化教学,所具有的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其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确保教学效果。现我就电化教学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运用谈谈体会。

一、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再现图形、线路、图表、原理、结构等问题,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这种内在需要变成经常起作用的、有效的动机,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逐步产生认识上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例如:例如在学习《电工基础》中的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内容时,由于原理抽象,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采用多媒体CAI课件,将电动势的内部电荷移动情况和闭合电路中电荷移动情况、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摆动情况,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后采用启发式和课堂设疑法,提出在电动势的内部正电荷是在什么力作用下移动的?方向如何?闭合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对这一节的概念掌握得很透彻,并且很想了解电动势与电压(端电压)的异同,对学习后面的内容兴趣浓厚。

二、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电工基础》着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书本上固然有内容介绍和简单的示意图,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抽象的文字是生硬的、抽象的、难懂的,少许的示意图也是不够的。在互联网这个优质资源里可以找到许多教材中没有的资料,而这些东西恰恰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事物。例如《电工基础》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理论知识抽象,结构复杂,直接按课本内容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为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上网查找一些常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资料图片,把各个组成部分的图片展现出来,并利用动画效果把各个组成部分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电动机。再将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旋转磁场的旋转过程制成课件播放。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电动机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而且知道了各部分大致在电动机的哪个位置,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真正认识了三相异步电动机。

三、变静态为动态,有利于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专业课程,若简单传授、解释往往由于过程的仓促与粗略,使学生只了解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对其本质知之甚少,甚至完全停留在文字层面上,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图像,可以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表及里,掌握其内在联系和本质变化。例如在讲解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互感、串联谐振电路、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等知识时,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成录像、Flas、Powerpoint课件等电教软件,解决其中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从而使静态的死板的知识动态化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学生就透彻理解知识,记忆牢固,容易理解上述电路元件或电气设备的特点及工作原理,不仅能熟识事物的表象,而且能很好地掌握其内涵。

四、变单一为多元,有利于形成声、形、色主体化的教学模式。

有关记忆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如果只听只能记住15%,如果只看可以增加到25%,如果视听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65%。可见,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参加活动能有效提高识记效率。电化教学手段能将枯燥的理论、深奥的规律变成声、形、色相结合的直观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的活动,形成声、形、色主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直接简明中掌握知识。比如:在讲解《电工基础》中电磁感应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将利用楞次定律判别感应电流方向的具体步骤,用PowerPoint软件制成课件,分为三步,第一步:判原磁通的方向和变化趋势;第二步:根据楞次定律(增反减同),确定感应磁通的方向;第三步: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把红色的S极、蓝色的N极、绿色的磁感线和导体的图形、导体运动的配音等巧妙结合,利用鼠标进行控制,在放映给学生看的同时,教师边讲解边给学生做手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铭.浅议多媒体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8(01).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仓储管理;应急物资;促进

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电力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电力的基础功能也更加显著。现阶段,人们要求电力具备多样化的特征,包括电功率需要增加,可靠性需要增强,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单位的工作标准。电力应急物资的运转效率如果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完善、高效的仓储管理模式,这也是促进应急抢修效率提升的基础前提。在常规的电网物资供给管理系统中,有些传统的观念无法适应当前电力物流的需要,严重阻碍了供电企业应急物资的供应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供电企业仓储管理模式的完善对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促进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 物资仓储管理和电网应急物资供应的含义

物资仓储管理指通过构建层级扁平仓库、保持库存合理水平、集中调度配送,实现功能齐全的“大仓库、大配送”物流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较为合理的仓储管理模式,还能使企业科学控制库存、提高物资周转,降低管理成本。为了保证在事故灾害发生时,企业能够把将抢修物资迅速、方便、安全的送抵现场,使抢修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展开抢修,仓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物资供应是指把生产线终点的商品通过一定方式传递给消费者的活动,当然也包括物质资料从货源地到生产线的传递活动。在供电企业、设备能源企业等物资应急管理上,其有着广泛的运用,它影响着供电企业日常运营的包括发电、变电以及中间的输电和配电、最后终端客户的用电过程。在物流供给管理的整个环节中,物资的仓储管理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供电企业通过构建一个合理的仓储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物资的周转率,合理地控制仓库的库存量,最终达到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特别当灾害和事故等应急事件突发的时候,由于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物资类别、物资属性和数量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必须对供电企业仓储物资有着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使得抢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将抢修物资迅速、及时、安全地送达灾难或事故现场。

2 仓储管理模式的完善对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促进作用

2.1 急救包方式

当前在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过程中,急救包方式很常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规划急救包时,应该考虑到管辖面积与供电所的大小来明确物资配置的相关问题。如果是在内陆地区,电站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都会有金具、线缆等低廉的单价物资,但是不会有变压器、水泥杆之类的物资。如果是在沿江沿海地区,情况会大不一样。这些地区经常会受到暴风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侵袭。一旦车船无法行进,应急物资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对于急救包的规划应该更加全面,能够为停航条件下的抢修工作提供保证。急救包的设计需要丰富,保证物资种类的全面。变压器、水泥杆之类的物资必须准备好,常规的物资种类也需要适当增加,防止停航时导致物资到达时间不及时,耽误抢修工作的现象。与抢修工程成本相比,急救包花费的成本较低,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满意度,电力使用创造良好的效益。

2.2 全面的管理方法

全面的管理方法中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有效的管理四个环节的工作,可以保障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2.1 在计划环节,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物资仓储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且详细调查与研究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知识,基本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物资的配制等。在计划过程中,需要分析物资仓储的特点,搜集与分析在一段时间内的物资仓储资料与当前的情况。详细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与信息,并且总结出在物资仓储汇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明确科学的应急计划。在计划环节主要是明确管理人员,合理分配资源,明确管理与解决的目标,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在计划过程中,应该重视从数据中获取结论,例如某地区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应用次数最多的器材是哪一种,这也是通过分析数据与信息,明确最佳的管理方法。

2.2.2 在实施环节,相关人员应该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根据规定章程工作,确保各项规定的落实,推动计划目标的实现。在管理物资的过程中,应该准确分析物资的购置、分配以及储存,保证数据的集合。但是外界环境与生产需要因素会引起采购过程发生改变,因此应该按照预案适当的调整。按时记录各个仓库的储存,科学的分配资源,保证每个仓库能够保证物资的零积压。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要以高度的专业素养,认真贯彻执行管理制度。对出现的特殊状况,要及时积极地采取应急措施,并将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2.3 检查环节要求确认企业是否按照计划阶段制订的各项措施有序执行,预期目标是否达到等,是对工作效果和执行情况的检验。在检查环节,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力度不足,甚至执行错误的问题,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严肃处理,保障管理制度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通过检查环节的各项检查,可了解在管理制度实施中,哪些项目得到了充分完成,哪些项目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积极总结成功经验,以及规定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整理和分析检查结果,并撰写检查报告。

2.2.4 处理环节要求总结物资仓储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改善出现的漏洞,防止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经检查环节后,一些成功、有效的规定得以升华,可被定为“标准”进行贯彻和执行,进而在电力企业中推广和应用。而对于出现的问题,在检查环节已经做出总结,处理环节就是分析这些问题或不足,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和改进,防止同样问题的再次出现,这是下一循环的改善目标,亦是下一循环的开始。在处理环节要注意客观总结经验,经验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方可将其升为“标准”,不能因为其在某一方面或部门得到成功贯彻,就盲目地认为其可普遍适用;还要注意对于出现的问题,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做出公正的、合理的惩戒,以维护管理制度的严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抢修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供电企业完善仓储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采用急救包与全面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电网应急物资能够及时到达需要的地方,还能够提高电网单位的应急反应速度,增强电网单位的应急工作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迅猛发展,其对于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切实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当认真对待每一个施工环节,除此之外,不仅要对淤泥层段的闸室基础施工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而且还需要切实加强复杂地质段的地基和基础处理方案的制定。以此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一、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事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作为一项具有丰富的公益性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近年来,水电工程的发展主要还是归功于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视程度在显著提升,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也更加注重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另一方面,员工的专业知识也在不断地提升,水利水电工业的管理以及运行自然更加轻便。就目前而言,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完善,相对于以前,已经得到了相当多的改进,但是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工作。因为水利功臣牵涉深远,一小点出了问题可能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崩溃。水利水电出了问题,下游会引发洪水问题,供电也得不到保障。因此,水利水电相关人员应该明白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要求

1、在施工之前要提前对基础工程的施工图纸、施工土质以及土质勘察报告等技术性文件和资料进行勘察与审核,及时、科学的掌握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土方在施工之前,还需要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规划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方案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各种已有构筑物、树木和管线等结构妥善处理,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2、山区施工的时候应当及时的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并且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宾冕因为施工不当而引发地质威胁。在当今的土方施工中,常见的土方问题包含了山坡滑坡施工、滚石等情况,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妥善处理施工环境。尤其是在施工中,对施工机械在进入场地之后,应当适宜的对施工场地进行加宽、加固处理。

3、工程定位,定位是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也是基础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通常都是采用定位控制线、水准基点以及基槽的方式来进行放线,并且要反复进行审核,保证施工放样能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严格的预审经验

三、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因素

虽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规模大、施工复杂性。基于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方面的因素对施工产生一系列的阻碍作用,诸如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岩层、土质等等,都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基础建设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总体来看,影响基础处理施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稳定性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的稳定性是影响基础处理施工的首要因素。如果地基的稳定性保证不了,缺少必要的抗滑性,稳定系数也会在低位运行,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就无从谈起。即使水利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其实际的作用也很难发挥正常,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必将受到极大的缩减。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渗漏

地基在具备了稳定性的基础上, 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渗漏出现。主要是由于渗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施工造成影响。换句话说,如果在具体的施工中地基空隙过大,就会容易出现工程地基渗漏情况, 以致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造成一定的破坏,严重时很有可能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经常检查地基是否有渗漏的情况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是很有必要的。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作用

基础沉降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由于地质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水利水电施工基础出现沉降的情况是很难避免的。沉降的幅度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使工程结构产生变形,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基于整个工程的,不仅会毁坏,安全也是无法保证的。

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锚固技术的应用

锚固技术是施工困难区域,特别是山区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主要基础施工技术,锚固技术的优势在于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工程量。应用锚固技术时应该做好山区地理、地质、地基情况的全面了解工作,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特点,做好锚固技术差异性的应用,以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锚定和加固作用,有效对抗稳定性不足和抗滑能力不强的实际问题。

2、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与后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预应力管桩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种预应力管桩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近些年来,预应力管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震动法、射水法以及静压法等方法是管桩在进行沉降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方法。预应力管桩在沉降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技术方法为:静压法;锤击法。静压法主要是通过桩机的作用,对预应力管桩施加一定的力,将预应力管桩压到地面以下;锤击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3、水泥土的应用

水泥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质量。水泥土就是将水泥与水搅拌均匀之后,然后进行相关的反应,以此来达到所要求的强度。水泥土的主要作用是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得基础能够长期的处于稳定的状态。水泥土的灌浆深度一般在50cm左右,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以及也能很好地满足基础的承载能力。土壤的质量、密度以及水泥掺和量都与水泥土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水泥土进行搅拌之前,一定要对上述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此来确保水泥土的质量。

总之,基础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基础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品质,为了更好地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和社会作用,应该重点对基础施工加以重视,这样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得到全面地控制。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控制好基础施工的核心环节,这样才能确保基础的施工质量,达到对水利水电工程经济、安全、效率等目标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颖. 浅析水利建设中不良地基处理加固与施工[J]. 科技展望. 2014(24)

[2] 于洋. 浅谈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J]. 科技展望. 2014(24)

[3] 张巍霞,吴静.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1)

电工基础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专;电工基础;特点;问题;实效性

《电工基础》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模拟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发电厂电气设备、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它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基础性学科,这门课程的学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电子方面课程的好坏程度。电工基础课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并且其定理、原理十分抽象,公式繁杂,不易理解,记忆困难,这些都加大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这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所以,在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之中,必须对其教学实效性加以探究,以加强学生对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创新意识。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1.电工基础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具有概念多,基础知识与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都是其理论性强的特点的最好体现。在电磁场一部分内容中,其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磁力线,磁路与安培准则等等,这些基本概念都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同时它的基础知识点包括磁场的性质及相关内容。并且这一部分内容和数学紧密联系,公式大多比较复杂,逻辑性十分强。此外电工基础可证中的内容设置具有十分强的整体性。

2.电工基础具有与实际事物紧密相连的特点

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中有大量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都与实际紧密相连,它不单单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素质培养。特别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更加注重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基本的连接方法与测试方法以及各种电子电器仪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对理论中的事物也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验证了自己在理论中的学习,获得一种学习上的成就感。

二、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大专职业院校中变学生对于电子基础这门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实际状况,提出有效的改善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策略。

1.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实行精讲多练的教育教学策略

在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主要教授方法就是讲解与联系的双重结合模式,而精讲多练的模式更是受到所有学生和老师的青睐。这主要是由于,电工基础是一门技能性与理论性都较强的课程,并且其一技能性为主,在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多辅以电工技能训练,其中精讲就是对教师最高的要求。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有:(1)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始终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对于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精讲就是要达到语言的简练精准,同时内容全面。

在以精讲为基础的学习中,多练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及时巩固。多练是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重点,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手脑相结合的能力具有十分大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学生一定要在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在进行练习,同时要确定自己的练习的目的,重点掌握联系中所要使用的方法,保证联系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质量。

2.快速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压实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反映。课堂导入以引导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课堂的学习中,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为目的。这种形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教授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化的现象,让学生更加直接明了的观察。由于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因此这种抽象化的转化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起到了启发车性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十分普遍的教育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明显。老师在教授课程时可以更加明了的将一些平面中所不能展现出来的实验以及电路更好的进行演示。

多媒体教学是突破电工基础教学难关的出口。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抽象性的电工原理。而老师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且辅以语言讲解,可以将抽像化的事物、原理更加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电工基础中的电磁场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磁感线的变化,将其转化为形象事物,加强了学生的理解。

4.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1)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研究性课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来讲、听、记的模式。老师在课程中应该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内的分析总结,来获取知识。然后在下组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提高分析总结问题能力的同时,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探究意愿。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难点,强化操作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一些演示实验所起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而电工基础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其理论知识抽象复杂,所以找到合适的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实效性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陆永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