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文化传承

历史文化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文化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文化传承

历史文化传承范文第1篇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追求,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等,其诸多益处不再一一赘述。但任何一项好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都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譬如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人口的城镇化,景观形态的城镇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或融入城市而消失,原来附着农村的千姿百态的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变淡甚至消失了。伴随城镇化的步伐,许多地方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创新、补充少有作为,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农村文化的简单复制或干脆抛弃。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村庄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是传统文化的自然载体。我国绵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因地制宜、春种秋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和与此相适应的生态观念、家庭伦理、精耕细作、种养结合、男耕女织、守望家园、邻里相助的农耕方式。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耕文化不能丢,我们要以敬天畏地的价值理念和扬弃的哲学思想来对待。

从表面上看,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了,有了城镇广场、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活动场所,但由于城镇大众文化的同质性,使得人们对过去那种原汁原味的乡情民俗、节庆活动、家族祭祀、婚丧嫁娶、桑麻农事等又萌生了难以释怀的留恋和需求。这说明文化的城镇化绝非像人口的城镇化那样来得迅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说明了不管现代技术多么先进,这些与大自然存有灵性的原始沟通的人类精神之源,在社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当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法治文化也会有所发展,这是城镇化带来的积极成果,但法治不能包揽解决所有问题,许多事情还要靠道德、习俗等传统文化手段解决,要善于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

著录当代、传承历史是地方志工作的光荣使命,也是方志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地方志编修,在我们国家形成了粲然可观的成果群,其中包括约占现存古籍十分之一的8000多种旧志,7000多部新编省、市、县三级志书,2000余部行业、部门、山水寺庙、专题、乡镇村志,1700多种、数万卷的地方综合年鉴,还有种类多样的地情资料文献,这是一座不断丰富、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影视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也使城镇化后的农民在原有文化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依然能得到历史文化的浸润,仍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文化作精神支撑。我们要进一步开发地方志资源,做好读志用志工作,让收藏在书斋里的典籍、书写在志书上的文字活起来,为当今的规划制定、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减灾防灾、申报世遗等工作服务。

历史文化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梧州 骑楼城 文化 传承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梧州骑楼城的历史沿革

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骑楼建筑是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而设计建造,这样既可以替行人遮阳挡雨,又可以为商铺营造舒适环境。

与别的地方的骑楼有不同之处,梧州骑楼楼房二层一般设有水门,是为备洪水浸街时楼上方便出入用的,临街砖柱上镶嵌铁环高低各一只,亦为备拴泊船艇系缆绳用的,这些都是因为梧州地处三江水口,几乎年年有几次洪水淹街的特殊需要。这一铁环和水门都是梧州水都的标志。目前,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屡遭洪涝灾害影响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已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下来。

2、梧州骑楼城的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质

2.1 岭南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风格结合

梧州的骑楼建筑主要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合一。楼下是人行交通通道,骑楼建筑柱廊外侧是车辆交通通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间距一般为3米到5米左右。顶饰、阳台、柱头等形式各异,或庄重大方、或精巧别致,或典雅高贵。

骑楼城的建筑风格大致分为四类,一是仿巴洛克式,这种形式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城市的骑楼中被普遍使用,梧州的骑楼中,巴洛克的建筑装饰符号更加简练,多运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二是混合式这种形式骑楼建筑风格不明显,建筑造型和立面装饰兼有多种风格。三是中国传统式这种形式骑楼延续了我国南方传统居民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两只三扇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最普遍的是现代式,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

2.2 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街区和建筑是城镇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城镇的传统风貌,很好的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特质。

一是独特的建筑文化。骑楼汲取了西方敞廊式建筑特征,并与中国内地传统的“檐廊式”建筑形式相融合,杂糅了中西建筑各具特点的立面造型风格,形成了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二是珍贵的古迹文化。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许多城市是比较失败的,很多珍贵文物和古迹都被拆掉了,但梧州骑楼城的旧城改造是比较成功的,不仅保护了许多著名的古迹,同时更没有割断我们和祖先之间的文化传承。骑楼城区的新旧建筑,都因骑楼而结缘。三是亲切的市井文化。骑楼城在孕育繁华商业贸易的同时,也诞生了独具韵味的市井文化。这种市井风情成为当时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地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3、梧州骑楼城发展面临的制约问题

3.1 物质条件不佳,基础设施不完善。

骑楼城梧州城市文化建设一个很关键的部分,更是代表着梧州的形象。但是骑楼城内商铺的商品档次低、各种三轮车横穿、卫生状况堪忧、商业功能少,以至很多本市市民都不会去骑楼城休闲购物。而骑楼城经过多年发展还是没有当年“百年商埠”的感觉,而且也只有靠近中山路那一段人气比较旺。

3.2 商业经营方式单一,弊端明显。

骑楼城沿用传统的经营方式主要是租用沿街的骑楼店面,实行小规模销售。仓储空间的不足迫使大量内街民宅被租用为仓储,容易导致内街的环境混乱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3.3 骑楼文化的式微。

富有特色的骑楼建筑需要修缮整饰,未能充分发掘固有的梧州历史文化内涵使其升华为该区域的标志性景观;骑楼狭小的店面与现代化大型商业经营构成了尖锐矛盾,其界面连续性与传统天际轮廓线被不断插入的大型商厦所打破;狭窄的骑楼街道无法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有政府代表提出把它列为道路拓宽改造的对象。

4、骑楼城的文化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4.1 调整骑楼城产业结构,推动功能转型

多年来河东骑楼城一直凭借位于旧城中心的区位优势拓展大批量的贸易模式,然而近年来随着梧州城市向西向北方向拓展,城市空间结构从原来以老城区为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跳跃式发展,河东骑楼城向贸易中心这种高级形态发展,从而摆脱大量货流和交通流的聚集,走向集约利用土地,综合使用空间的道路,骑楼城可以很好地结合新的经济形态找到出路,同时又能做到文化传承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探索文化市场的多元合作模式,大力发展骑楼文化产业

城市民间艺术一般都深藏在城市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孕育了地方民间文化艺术,承载了千百年来的民俗和风情,闪烁着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因而也构成了地方文化旅游景观的精华。

一是建立有影响力的影视摄影基地。梧州骑楼城是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具岭南特色的骑楼建筑,其建筑风格和特色具备了拍摄民国时期岭南风貌和现代岭南人文风情影视剧的最佳场景条件。梧州骑楼城影视摄制基地的成立,将为影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对促进广西影视产业的发展,促进梧州文化、旅游等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推动作用。二是营销文化旅游和美食一条街。除了一年一度的宝石节期间举办的旅游嘉年华外,骑楼城本身就应融合梧州发达的饮食文化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骑楼城即使再模仿步行街等的商业模式也是无济于事,因为游客已经疲惫不堪,这是需要的不是继续购物打“疲劳仗”,需要静态的具有休闲调剂功能的场所和环境。三是打造民间艺术文化乐园。艺术总是人们追求的对象,只是不同群体所求各异而已。梧州的市民和各地的游客同样希望能找回属于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天地,骑楼城就是最好的选择,实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民众回归,是发展民间文化产业的很好途径。

4.3 建立专门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法规

应成立强有力的历史街区保护领导机构,集中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可以仿效欧美的成功经验,设立专门的专家委员会,由来自不同领域包括历史文化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法律、房地产开发等专业人士组成,共同推动骑楼城改造发展的规范化运作。

5、结语

骑楼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环境不仅体现了一种物质空间结构,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们特定的社会生活模式和组织交往结构,这些都同当地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联,并作为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独特映像而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55

[2]周岚,陈闽齐,王奇志,等.城市空间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31

[3]申洁,许泽凤.城市文化传承视角下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思考[J].中国知网.2009.12

[4]郭湘闽.传统骑楼文化延续―广州市一德路传统骑楼商业街区可持续更新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26(3)132-137

[5]邓忠民.试论骑楼商业街的发展和保护―兼谈梧州市旧城改造的一些探索[J]广西土木建筑:2002,27(4)278-279

历史文化传承范文第3篇

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资源丰富,但这些资源在传承与创新建设上较为薄弱,影响度、传承度、创新度都与资源规模不匹配。一些资源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传承,已经消失或正在面临消失。做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关键在于结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找寻一条有效路径。本文基于文化产业视角,通过分析文化产业对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相关机理,提出以文化产业推动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作用

文化产业是生产者以市场为基础以专业分工为条件以资本为动力,通过创意复制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并将文化产品传播给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意义和以满足其审美求知群体认同等文化需求的过程。文化产业兴起于工业革命时代,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后,随着其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根基之上。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与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具有内在性和一致性。主要体现在:

(一) 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尽管华夏历史文明资源丰富,但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很难仔细深入地去欣赏、研究华夏历史文明,更不用说对其进行传承。但通过文化产业介入,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将华夏历史文明的价值理念、道德伦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传递出来,不仅扩大了人们获取华夏历史文明相关资源的窗口,而且可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享受时有意无意接受华夏历史文明,从而在不改变现有生活、认知方式的同时,实现了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

(二) 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实现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

华夏历史文明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一些有重大社会价值的资源可以由政府予以保护,但与整个资源总量相比还是远远不足,这也是很多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传承的重要原因。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单靠政府输血,难以根深叶茂,基业常青,必须培养其自身发展能力,挖掘资源的经济价值,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

二、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明的创新作用

如果说传承使得华夏历史文明得以延续,那么创新便是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不断演进的重要方式。传承是前提和基础,创新则是动力和目的。对华夏历史文明创新既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其与时俱进的基础。这些有形的或无形的文化,如果不根据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需求加以创造性的转化,无论是对人们的精神需求还是文化的传承都没有意义。通过文化创新,包括价值理念创新、制度理念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生活理念创新等,将华夏历史文明赋予新的形式、新的思想、新的制度、新的行为,才能使华夏历史文明恢复勃勃生机。

对文化产业而言,创新是其核心。文化产业要实现稳定持久的发展,根本上必须依靠文化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肩负着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对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再造使命。对那些以华夏历史文明为基础的文化产业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唯有通过创新,才能彰显特色。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如一些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风中少林》《禅宗少林》《水月洛神》《东京梦华》等,不仅很好地传承了华夏历史文明,而且结合现代人文化认知的特点,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推进了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实现了华夏历史文明发展与时展的有机结合。

三、中原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现状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国外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相比,我国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但增势迅猛。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1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现价的年平均增速为23%,高于同期GDP现价增速6.6个百分点,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94%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2.85%,再到2012年的3.48%。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也进入快速期。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54.37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高于GDP增长速度7.2个百分点,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河南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对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支撑力度。

(一) 整体规模偏小

与自身比,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与河南这个文化资源大省地位不匹配。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2012年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内涵指数为22.22%,居全国第十位,与北京67.90%、上海52.05%、广东50.72%、山东44.51%的差距十分明显。规模偏小,意味着河南文化产业在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上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

(二) 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不足

当前,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努力打造与中原经济区相适应的文艺品牌体系。尽管河南文化资源丰富,但缺乏亮丽的文化品牌,除上文提及的一些著名文化产业项目外,其余仍处于“默默无闻”状态,这也表明在做好深度挖掘、真正做好有效传承创新方面,河南的文化产业还做的不到位。

(三) 科技含量有待持续提升

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撑。科技不仅是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创造文化产品最大效益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文化产业创新方面,离开科技手段的支撑,很难取得较大的突破。如文化创意产业,其很大的一个基本要件,就是要有一定的网络与计算机设备作为基础。近年来,河南省在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禅宗少林》《东京梦华》等文化产业项目正是增加了现代科技元素,实现文化传承与现代需求的有机结合,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从总体上看来,河南省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依然偏低,制约着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四)发展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一是文化产业意识滞后,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机制不完善。如许多文化经营部门仍是事业单位编制,尚未采取市场化的发展机制,政府对文化企业的管理仍沿用行政管理模式,有效的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还未全面确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尚需进一步规范等。二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不够。这使得多数人对华夏历史文明丰富的资源认识不到位,难以做到有效挖掘,进而进行传承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中所需的经纪人和中介机构也严重缺乏,使得文化资源信息的流动性不足。

四、以文化产业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要通过立法、投入、免税、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不断完善政策驱动,切实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快实施河南文化产业“双十”工程,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壮大出版传媒、演艺娱乐等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此外,要加快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二)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更多华夏历史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必须创品牌,品牌不仅直接体现出文化特色,有着巨大的增值效应,而且是消费者文化体验的重要保障。如何把诸多文化资源转化为一个个文化品牌,是河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做好现有品牌的推广与延伸,如禅宗少林、清明上河园等文化品牌,充分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开发衍生产品,将相关文化资源纳入其品牌体系;另一方面,加大塑造新品牌,力争每个文化产业园区至少打造一个文化品牌,这方面要结合现状,做好整体规划,分级推动。

(三) 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的优秀人才,既要加大对各类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各类民间艺人的保护与支持力度,也要加快对文化产业的各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要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建立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队伍,提升文化产业经营活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大河南高校人才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与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可充分挖掘华夏历史文明有关资源,做好文化资源的传承、构建以及创新;也有利于推进各类文化产业所需人才的职业化教育。

(四)加快提升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度

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态势凸显,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掀起的高科技浪潮在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的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形态。因此,在以文化产业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上,一要增强前瞻性,提升各类文化产业从业者对世界前沿科技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激发他们利用科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二要向沿海发达地区多学习、多引进。不仅要学习引进其先进的文化产业管理经验,更要积极引进各类文化产业资金,通过资金流动带动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引入。

历史文化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形象;文化软实力;上海地区;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2-01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是近几年城市建设的热点,各大城市纷纷投入资源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路径,是一座城市建立独特的城市竞争优势记忆、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具体研究上,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已经从学界的理论探讨进入了城市决策的层面。

上海市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定义其内涵,审视其内容要素,梳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机理,同时从上海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模式、文化环境、市民、政府行为等多重维度进行路径探讨和对策研究。

一、研究现状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指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所展现出来的城市的延续力、创新力、向心力、认同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及在对外交往中所产生的感召力和辐射力。[1]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是城市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综合体,包括城市形象、人文精神、人口素质等因素,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影响力。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上,由文化事业所建构的价值体系,以及城市的文化产业所形成的文化辐射力及影响力所共同形成的,体现的是一座城市强大的精神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生产力。[2]

二、发展的主要路径分析

国外关于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策略研究,主要包括了对其概念与要素构成分析、评价指标、提升路径、政府行为、特定国家和区域等方面的研究。立足已有研究成果,笔者通过重新审视上海文化软实力的内容要素,梳理上海的文化软实力的机理,在城市的发展模式、文化环境、市民、政府行为等层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多重维度的路径探讨和对策研究。

(一)清晰的城市定位。上海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首先需要明确发展目标,正确规划城市定位,从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中筛选出最符合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特质构成要素进行细化,营造符合国际大都市的特定文化氛围。在国际同类大都市的比较之中,研究上海这一特定对象的社会特征、经济特征与文化特征,从中分析“路径”突破的创新点,在系统化的创新思路上实现“由点到面”结合的思路突破。同时,在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上,通过国内外的经验分享,借鉴国外城市文化建设的优秀经验,创新突破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结合上海市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建议指导和方法储备,对城市文化进行设计和打造。

(二)挖掘特色文化价值,完善整体建设。上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和对策研究上,通过梳理与提炼上海的海派文化,研究海派文化中这一特质文化的核心价值、个性价值、物质载体、传播机制,以这一重要线索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主线。上海的文化软实力相关元素主要为:居民素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城市文化品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等。[3]

(三)客观的评判指标。关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学界还没有统一的指标选择标准与测评体系。通过比较相关的研究,国内学者陶建杰分析了文化软实力的评判指标的六个层面,分别是文化保障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创新力,以及十五个二级指标和三十三个三级指标,构建完整的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4]在计量层面上,量化研究上海文化软实力具有实际的操作价值。

三、总结

上海市的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创新,首先需要丰富文化软实力的理论体系,同时构建更合理的指标评价模型,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理论研究范式。在提升上海市城市文化软实力路径上,要从传统的发展思路与解决方案中解放出来,主要路径是挖掘文化软实力的着眼点与立足点,求新求异、与众不同,在路径的创新方面实现突破。

参考文献:

[1]吴玲,王志章.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科学决策,2009,(11):27-34.

[2]余晓曼.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当代传播,2011,(2):83-85.

[3]刘士林.上海加强文化建设及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9,(6):77-79.

[4]陶建杰.十大国际都市文化软实力评析[J].城市问题,2011,(10):2-8.

历史文化传承范文第5篇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切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以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芦川乡土文化是一门遵循学生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的综合课程。以校本课程《芦川乡土文化》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点滴实践,从剖析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乡土文化;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芦川文化;开发;传承;整合

一、芦川乡土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

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有助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生为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学、善思、好问、解疑等多方面素质,便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体现地方教育资源特色,反映农村、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适时融进最新科技成果,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经济与文化,丰富课程开发的内容。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集聚当地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利于形成独有的“开放、崇文、融合”的文化特色,体现特色校本课程。

二、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不是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迎合学生生活要求的一门综合课程,依据历史与社会基础性课程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认知与生活出发,以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芦川乡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为主线,以丰富的芦川乡土文化显性资源为内容,力求有逻辑、有层次地再现芦川乡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内涵与价值。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生活教育的深化,是基础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从课程建设、发展需要出发,学校已编写整套的校本课程,共三册。第一册《走进芦川》,内容是曾经沧海、绿禾水乡、乡间集镇与荡漾桥影;第二册《赞美芦川》,内容是乡土文物、民间美食、乡风民俗与民间文学;第三册《感悟芦川》,其内容是乡贤名人、教育医药、经济强镇与美丽乡村。每册都分上、下两编,各自设计三个专题、15课,共六个专题、30课。每课均编写“本课提引”“终于得知”“拓展延伸”“相关诗文”“乡土知识”和“活动体验”等六个部分。如,本课提引――提出疑问,点明本课话题;终于得知――本课主体,围绕题目展开;拓展延伸――对主体内容某个点的延展、细化,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诗文――引用相关乡土诗词、前人记述进行补充阅读;乡土知识――附录式的知识信息;活动体验――相当于课后练习。学生通过多次探究或综合实践活动,走出课本,深入社区,体验生活,感悟乡味,探寻奥秘,提高素养。

三、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笔者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培训活动,通过学校教研组集体研讨和座谈等方式,结合三个年级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凝聚集体的智慧,对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益尝试:

1.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课程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进而达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真正目的。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满足不同群体对自身归属感的需要,以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信,每一位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兴趣。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年代尺,用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示成果。活动中,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展,能力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得以体现。

2.促进自主发展,注重实践活动

自主发展,是指主体独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能力得到发展。芦川乡土文化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性格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得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乡土校本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探究目标与方向,组建“芦川寻迹”社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家乡史、家乡情,追寻家乡历史与文化韵味。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建议展开,也可自己选取内容进行探究。

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空与机遇。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锤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的能力与智慧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传承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只能在校内课堂上完成。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特征,当地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等不是唯一的,与其他地方必定有明显的差别。学校课程的实施需要乡土课程资源的支撑,每所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立足地方现实,展现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学校文化建设与乡土文化,整合学科教学与乡土文化,展示芦川这片土地的沧桑历程和深厚积淀。芦川乡土文化代代相传,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的部分内容:

通过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正把学校带到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感悟学校和社会密切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生活的必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智慧的复演。教师是教育的“大者”,是学生探寻知识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社会又是一所大学校,集校内课程资源于一体。芦川乡土文化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教师驱动学生传承、弘扬芦川乡土文化,真正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完美整合,助推学生智慧的开启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光垒.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