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饮空间及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铁空间;商业开发;给排水及消防;原则;设计方案
1 前言
地铁建设,一方面会改变城市人流的聚集方向和聚集程度, 另一方面将大大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人们的出行次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其他需要,如通讯的需要、购物的需要、约会的需要以及享有各种服务的需要等也大量汇聚。为满足乘客的这些需要,在地铁空间进行商业开发有特殊的优势。
地铁空间商业开发可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资源价值。结合地铁站厅空间进行商业开发一般为集购物、餐饮综合便民商业区,同时增设有公共卫生间等设施。本文对利用地铁配线上方站厅空间进行商业开发设计中给排水及消防方案的设计原则、界面划分及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2 设计原则
地铁空间的商业开发区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可以按独立的系统或结合地铁系统统一考虑。在地铁站厅空间的商业开发主要特点是与地铁站厅在空间结构上是一个整体关系,因此,在不违反设计规范条件下,位于站厅商业开发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应与结合地铁系统设计考虑,达到整合资源,满足需求目标。
1)在允许情况下充分利用地铁系统设施,满足商业开发给排水及消防要求,节约投资,方便管理,减少维修。
2)商业开发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市政供水,单独水表计量。
3)对不同类型的排水,在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分质排放。
4)对餐饮区含油废水采用同层排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不能排入轨行区。
5)消防设计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火灾延续时间消火栓系统按2小时,自动喷水系统按1小时计算。
6)为方便维护管理,应采用与地铁系统设计一致设备和材料。
3 商业开发与地铁系统接口
商业开发与站厅同在一个结构空间内,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结合地铁系统统一考虑,商业开发系统与地铁系统存在重合和交叉的情况。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界分的接口划分如表1。
表1 系统接口表
序号 系统名称 系统构成原则 接口说明
1 消火栓系统 车站整体统一设置,为商业开发预留消火栓给水接口 车站统一设置,提供商业开发消火栓给水接口;商业开发负责其范围内消火栓布置
2 喷淋系统 车站提供商业开发区喷淋消防水源接口 消防水源由车站提供,商业开发负责喷淋系统设计。
3 生产生活给水 系统分设 商业开发生产、生活用水单独接市政
4 排水系统 给合设计 地面排水车站统一设计;商业开发负责其压力污水,废水设计
5 手提灭火器 系统分设 分设
4 商业开发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商业开发中的餐饮等生产、生活用水。从商业与公用事业用水计费标准不同及从管理维护上考虑,商业开发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市政给水管单独引入。
从减少与市政给水接驳上考虑,商业生产、生活用水与地铁系统在水表前共用市政给水接驳管。商业开发用水与地铁用水共用水表井,水表井内商业开发用水采用独立的水表计量。进行车站的管线敷设商业开发用水与地铁用水一致。商业开发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为枝状管网。
5 商业开发排水系统
商业开发区位于车站站厅层,车站设计已有排水设计,满足该区消防、地面冲洗等排水。商业开发区消防、地面冲洗水排水可利用地铁的地面排水系统。因商业开发设置了喷淋系统,地铁排水能力需增加商业区喷淋时排水的需求。
商业开区如有食品加工、洗碗机类似设备的商铺,其餐饮排水含有油渍量,应进行处理。餐饮区厨房含油废水不允许排入地铁排水系统,需采用同层排水方案,由商家收集隔油处理达标后加压排入室外市政污水管。
商业开发中的卫生间位于地铁站厅层,为不对站台层产生影响,可采用同层排水,如采用真空排放系统。由真空系统收集后经化粪池排至市政污水管。如采用传统污水排放系统(污水通过重力流收集于污水池,由污水泵加压排出)需经由地换设计统畴考虑设置,避免或减少因商业增设的卫生间与轨行区的相互影响。如采用真空排水系统则商业卫生间的布置相对灵活,受到的位置限制较少。
卫生间污水排水管经排风道升至地面排水压力检查井,消能后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
6商业开发消防系统
1)消火栓系统
地铁车站消火栓系统在站厅层已设置消火栓系统,地铁的消火栓系统满足开发商业区消火栓系统设置需求。从位于站厅的商业开发与地铁为一个整体空间结构和整合资料目的考虑,商业开发区的消火栓系统与地铁消火栓系统共用同一系统。商业开发由地铁提供消火栓给水接口,不单独考虑消火栓系统水源。商业开发区消火栓给水干管布置为环状供水管网。消火栓设置保证有两只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达到室内任何位置。
2)喷淋系统
对于商业开发面积超过500㎡,按规范要求设置喷淋系统,地下空间按中危险Ⅱ级设计,喷水强度8L/min·㎡。采用闭式自动喷淋系统。在商业开发适当位置设置喷淋泵房,泵房地面考虑设置排水要求,泵房门开口方向要直通室外或疏散通道。
商业开发喷淋系统需要设喷淋水池及喷淋泵房,需要在商业范围适当位置调置,泵房地面考虑设置排水要求,泵房门开口方向要直通室外或疏散通道。按资源整合目的出发,如地铁消火栓系统设置了消防泵房及水池,商业开发的喷淋系统可与地铁消火栓系统共用泵房及水池,通过增加泵房和水池面积满足两个系统的需求。
喷淋泵房配置2台喷淋主泵(一用一备),2台稳压泵(一用一备),1个气压罐,喷淋系统需要的有效储水量为108m3。按资源整合目的出发,商业喷淋系统水源由车站给水系统提供。
【关键词】餐饮空间设计;餐饮文化;文脉;创新
前言
自古以来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而我国的饮食文化最早起于三千多年前(算起来是公元前1000年了)的周代,在当时,《周礼》一书“天官家宰”当中就有专门记载烹调的史料,并有了“八珍” 、“三羹”等名菜。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此缪语出自公元2世纪的编年史――《汉书.郦食其传》第四十三章。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使人类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天然的岩石记录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后来才延续了设计。随着餐饮业的兴起,餐饮空间设计也应运而生。传统餐饮业的发展,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的立足于视觉环境和心理环境的营造来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这推动了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新发展,也同时开创了新型的餐饮模式,推动了我国餐饮文化的中国古代的贤哲管子也曾说过:“食、色、性也”,把“进食”看成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人文情怀
我国的饮食文化拥有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舌尖上的中国》中曾说到这样一句话:“一碗汤里,喝进一个时代的味道,一只琵琶也许是一个永远不再来的夏日”。由此可见,口腹之欲之中寄托着多少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思想、文化、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
二、 传统文化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所处的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相应的对于就餐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追求就餐环境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满足味现如今餐饮空间设计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的载体,将其更完美的运用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是现在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
2.1 传统色彩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对于色彩原色的理解用“五彩缤纷”一词就可以体现,在阴阳五行中说到“五色”指的是黑、白、红、黄、青,这些色彩在我国传统的建筑、服饰以及装饰品中都广泛使用,同时金、银两色也在传统服饰中广泛应用。红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将其运用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也是表达热烈与喜庆的氛围,使人们在这样的就餐环境中心情愉悦。黄色是中国古代高贵的,是皇家御用的,平民百姓还是不准使用的。黄色极易映入眼帘,在餐饮空间中黄色很容易带动消费者的食欲。青色也被看做是一种和谐的象征,它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用青色来装饰酒杯,器皿都能够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2.2 传统图案融入餐饮空间设计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成为重要的形象标志,有方胜、云纹、如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在我国传统文化题材中,寓意着吉祥的装饰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在现代设计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将其应用与现代餐饮空间的设计中,寓意美好,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使其在就餐时增添些许家的温馨之感。
2.3 传统园林造景手法塑造特色餐饮空间
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中,布局统一,追求形式上的意境美。将景观融入餐饮空间设计中,动线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景观的配置可以给密集的人流做视觉导向。借景是室内空间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法,然而借景的对象也日趋多样。
2.4 传统思想文化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表达
基于传统思想文化进行现代餐饮空间设计,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2.4.1文脉的延续
一个空间的独特性是通过它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来展示的,将这种传统文化以一种叙事的方式融入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运用历史文脉,更多的是继承一种传统,延续一种文化,将中国的传统符号和造型语言来形成一种时代的印记。
2.4.2自然主义的鲜明特色
面对着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与大自然容为一体的环境越来越少,所以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日趋迫切。这种素朴本质的美感给更多的体验者心灵上的放松,并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特色。
2.4.3符合人、灵沟通的人文思想
我国传统的文化以儒家、道家、佛家为代表,餐饮空间设计时不对装饰进行过分雕琢修饰,模仿大自然的山水,制造出的天然之美,正是对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体现,使情与景完美交融,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设计手段巧妙结合,从而提升餐饮空间的整体文化意境,使得就餐的人们更加身临其境,感受自然之美。
三、 总结
“文脉延伸,创新发展”是一个为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统筹考虑的理念。
设计师应该具备自我创新的能力及做好相关专业以及管理各项工作的准备,最关键是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力求用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创新的必备条件。传统文化是设计灵感的来源和设计理念的提炼元素,传承和融合是文化的灵魂,创新是设计发展的动力,因此在做现代餐饮空间设计方案应该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应该结合创新这样才能提高设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旭.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J]. 东方企业文化, 2013(21).
[2] 严勇. 传统文化元素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2010(3).
[3] 王晖.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 2006.
关键词:大型建筑;消防防火;设计方案;计算模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筑行业得到充足的发展,传统商业建筑在功能及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物数量日益增加,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场所,同时,社会各界对于大型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型综合体建筑具有人员密集、构造复杂,建设规模大和功能繁多等特点,在发生火灾后火势容易蔓延,若建筑消防防火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大型建筑消防系统安全性能的有效发挥,而且也会导致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如何提高综合体建筑物消防防火设计水平就成为了建筑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探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工作,提出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案,希望对完善建筑内部消防防火系统有所帮助。
1 工程概况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地下2层地上32层,是集商业、办公、酒店、公寓、住宅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工程分B、C两个地块,其中B地块为办公、商业和住宅;C地块为酒店和公寓。
2 防火设计难点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 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该工程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鉴于该工程B地块商业部分使用功能的需要及其造型设计的独特性,在现有的消防设计方案中主要存在一些现行规范未予明确规定或不能完全按照规范规定进行设计的问题,需要运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论证,确保其消防安全设计达到规范要求的同等水平。其主要存在的消防设计难点如下:
(1)室内步行街未在中庭周围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墙进行防火分隔,故各层与中庭相连通的区域实际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叠加后大于“高规”第5.1.2条的规定。
(2)步行街中庭两侧和各主力店单体建筑内部分疏散楼梯在首层的出口设在步行街内,人员需通过步行街公共区域到达室外,其最长疏散距离达62m,导致人员疏散距离超过规范规定的30m,不满足“高规”第6.1.7条的规定;另外,部分主力店所在防火分区的疏散宽度不满足“高规”第6.1.9条及第6.1.10条的规定。
(3)商业步行街中庭五层高度为29.1m,体积约为131154m3,顶部设一曲面顶棚,整体上相当于一个五层室内受限空间,按“高规”第8.4.2条要求,其排烟量不应小于524616m3/h,所以,需确定其合理的排烟量。
(4)电影放映厅设在四层,最大的6号和11号放映厅面积均超过400m2,不满足“高规”第4.1.5条规定。
(5)建筑两个长边分别为305m和320m,建筑周长约为878m,未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不满足“高规”第4.3.1条的规定。
3 防火设计方案
针对使用功能需要,结合该建筑的空间特点,对其防火设计提出方案,以确保其消防安全功能可达到规范要求的同等水平。
3.1 步行街两侧店铺形成“防火单元”
若干个同侧相连的店铺与其他店铺之间用防火墙分隔开,店铺内部设置火灾报警、自动喷水灭火和机械排烟系统,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单元”,可将火灾尽量限制在店铺内,使火灾造成的影响局部化,可起到与防火分区一样的限制火灾蔓延的效果。防火单元内的消防措施如下:
(1)店铺之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同侧的店铺与公共走道和中庭之间采用受喷淋保护防火玻璃进行分隔;同侧精品店铺总面积若超过500m2,应采用防火墙、甲级防火门进行分隔。
(2)精品店铺内部应设置感烟探测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机械排烟系统,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宜采用扩大覆盖面积喷头。
防火单元的分隔形式仅适用于步行街两侧面积较小的精品店区域。对于面积较大的主力店内部应按规范的要求划分防火分区,且防火分区之间应尽量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不应大范围长距离使用防火卷帘,要控制其连续长度不超过总长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并要求主力店之间的隔墙应有至少2h的耐火极限,主力店和步行街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分隔开,以避免火灾在步行街和主力店之间发生蔓延。
3.2 带中庭的步行街公共区域作为“亚安全区”
将带中庭的步行街公共区域定义为界于店铺功能域和室外之间的“亚安全区”,从疏散策略上,允许首层以上的人员经过,再通过疏散楼梯向下疏散;部分在商业广场中部,较难设通往室外直通出口的疏散楼梯,也可经过首层的公共区域疏散到室外。公共区域内将不再划分防火分区。“亚安全区”内的消防措施如下:
(1)中庭和公共走道区域不放置任何固定可燃物。
(2)公共区域两侧的精品店铺应采用“防火单元”的方式进行保护,各主力店开向公共区域的开口处,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或复合防火卷帘分隔,以避免店铺发生火灾时火焰和烟气进入中庭。
(3)为防止移动可燃物发生火灾,建议在中庭区域设置大空间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
(4)“亚安全区”内任意点到最近安全出口距离不大于60m。
(5)中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防止店铺内排烟系统失效的情况下烟气进入中庭并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3.3 开向安全走道的出口作为“辅助安全出口”
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各层均设置了供人员疏散的安全走道,该通道直接与防烟楼梯间或室外出口相连,人员可利用该通道疏散到室内外安全区域,各主力店开向该通道的出口可作为辅助安全出口,但应满足以下要求:
(1)通向安全走道的门向外开启时不得占用安全走道的宽度,不得阻碍通道内人员的行走。
(2)安全走道不得放置物品阻碍通道,且走道最窄处的宽度不应小于2m。
(3)通向安全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安全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安全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之和。
(4)各主力店开向此通道设置辅助安全出口时,不能通过增加单个出口宽度来达到增加疏散宽度的目的,单个出口有效疏散宽度最大不超过避难走道的净宽度。
(5)安全走道内的防火分隔应使用防火门,不能使用卷帘,且内部应进行正压送风以防止主力店内烟气入侵。
4 排烟系统和排烟量
在火灾发展过程中,只要排烟量等于产烟量,烟气层界面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不会继续下降。只有烟气层保持在一定高度以上,才能给人员安全疏散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假定排烟量等于体积产烟量,在一定的建筑空间和火灾规模条件下,产烟量将主要取决于羽流的质量流量。羽流的质量流量由可燃物的质量损失速率、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及上升过程中卷吸的空气量三部分组成,在一定高度上羽流的质量流量主要取决于羽流对周围空气的卷吸能力。该工程步行街中庭高度达30m,火源位于此中庭部位,属于轴对称烟羽流,其产烟量最大,计算得到的排烟量更为保守。
质量产烟量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中:M为质量产烟量,kg/s; 为火源对流热释放速率, =0.7 ,kW; 为火源热释放速率,取自动灭火系统有效时的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2200kW;z为烟气层的高度,取保证最上层人员安全的烟气层高度17.4m;经计算为98.6kg/s。
烟气层的平均温度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Tm为烟气层的平均温度,K; 为火源热释放速率,取2200kW;M为质量产烟量,kg/s;Cp为空气比热容,取1.02kJ/(kg·K);T0为环境空气温度,取293K;经计算为314.9K。
体积产烟量的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式中:V为体积产烟量,m3/s;M为质量产烟量,kg/s;Tm为烟气层的平均温度,K;ρ0为环境空气密度,取1.2kg/m3;T0为环境空气温度,取293K;经计算为88.3m3/s。
汇总以上计算结果,可得步行街中庭所需的机械排烟量如表1所示。
考虑到步行街建筑面积较大,对其进行烟气控制分区划分,当烟气蔓延到某控制分区时,该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开启。将其划分为4个烟气控制分区,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为表2所示排烟量的1/2,即44.2m3/s。当两个防烟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开启时,排烟量即等于产烟量,而4个防烟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同时开启时,排烟量则为产烟量的两倍,既经济又保证了安全。
5 烟气流动
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通过对设定的29个火灾场景下建筑内火灾烟气流动状况模拟分析,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排烟系统有效启动的情况下,当步行街中庭或两侧精品店以及6号电影放映厅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可用疏散时间均大于1200s;当主力店卖场和餐饮店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可用疏散时间不低于7.5min。现有的烟气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排出烟气并控制烟气蔓延,为火灾初期的人员安全疏散赢得较多时间。
6 人员疏散
采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对建筑内的人员疏散进行了模拟分析,各个疏散场景下人员必需疏散时间最大达到13.6min。因此,当步行街中庭或两侧精品店、主力店卖场、餐饮店以及6号电影放映厅内发生火灾时,在自动灭火系统和排烟系统有效的情况下,人员均可安全疏散。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消防防火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原则,结合大型建筑物的整体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和经济的消防设计方案,以保证建筑消防系统综合性能的发挥。本工程制定的防火设计方案经多方面验证后,满足人员的安全疏散要求,达到了规范原则要求的同等水平,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一个更好的安全购物空间。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以何种方式在当代室内空间中得以体现是业界和学界的探讨热点,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的设计实例,作者通过对自己的实践案例分析和思考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 引言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室内风格独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古人的造物活动节奏与效率大大地低于当代人,但是慢节奏的设计实践反而可以让设计者有更深入的思考空间,造物活动与文化意境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由意象说生发,至唐代概念明晰,宋至明清走向成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清人王夫之曾一再强调:“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巧藏其宅;”1建筑和室内作为一种生活空间,是一种实存环境,它具有可观的体量,庞大的尺寸,构成了人的最密切、最亲近的生活环境。传统室内空间对意境的表达是多层次、多向度的,从铺地、护墙、窗牗、梁架、隔断等硬件的程式化造型到室内家具陈设、楹联等组合创造的空间整体氛围为使用者的遐思提供了辽阔的驰骋天地,可以激发活跃的浮想联翩,甚至能够引发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带来极为开阔和深远的领悟性。
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文化自省能力的提高,室内设计界也出现了许多传统风格的设计实践和成功案例,笔者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并且有意识地在不同功能的设计空间中尝试体现传统文化意境,通过设计实践得出了一些个人的体会。
2 传统文化在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设计,办公空间经历了复合功能到单一功能再到复合功能的轮回,信息技术带来的了办公方式的全新变革,对存贮功能的要求不再像以往需要较大面积;办公空间更加的注重人性化,包括对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关注。
如何能创造出一个即满足现代办公功能需求,又体现传统文化意境的工作空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论题,笔者正好借自己的工作室进行了一次尝试。
本工作室位于苏州新区一座高层办公楼内,面积120平米,空间呈不规则形,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空间的北侧为锯齿形围合,并且在北上方形成了较为狭长的空间。面对这样一个异形空间,笔者决定顺势而为,将整个空间划分为公共和私密两个部分。空间北部的狭长空间设置了财务室、总经理办公室以及洽谈区,这三个功能区间彼此之间联系比较紧密,但又需要强调各自的私密性,北部空间的序列性正好可以符合三个空间之间这种彼此独立又联系紧密的关系。南部的空间较为规整,因此成为了主要的工作区。在充分分析了空间形态的特点并且将各功能分区及流线合理组织后,在室内的哪些区域、以何种方式体现传统文化意境成为了接下来的设计重点和难点。
所面临的问题一:怎样让对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感强烈的办公空间的结合较为自然?问题二:选择哪种文化意象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因为方案地处苏州,在选择文化意象的过程中曾经考虑过园林景观、传统街巷以及沿河建筑等形象,最终选定了对古城街道意象进行一个抽象与再现。最终的结果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将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感强烈的办公空间相结合,较为巧妙的方法就是将表现元素与带有功能性的装饰构件相结合,以此强调整个空间的整体性;二是需要选择简化的传统意象符号以一定的节奏韵律在整个空间进行分布和排列。以打印有苏州旧城黑白照片的展板两两相交形成传统建筑坡屋顶的造型,将展板与工作区下垂的格栅灯组合,工作区台面较长的尺度正好形成了三个狭长的通道,坡屋顶状展板的有序排列与照片主题从整体形象到细节都提示了传统街道的意向。照片与展板均采用无彩色,色彩的选择使得形象更好的融入了整个空间。
3 传统文化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而与第一个方案截然相反的是笔者所做的一个名为“香雪海”的餐饮空间设计。本案地处于苏州城南,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建筑。低矮的层高和连续的横梁使层高限制在梁底只有2.7米的高度,且业主规定为中式现代餐饮空间以及在包厢的数量上也有要求。作为高档次的餐饮空间这样的原始低矮的建筑形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该项目给笔者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高度及空间所受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推进。设计定位几经考量以及和业主的沟通等,最终将设计方案定位于整个方案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屋架结构来表现,几经商议决定通过屋架的形式来保证高度。经过图纸分析,平面布局调整恰当后,顶部设计迎合原有梁的造型以此最大限度保持高度。整个案例中屋顶的形态与传统中式屋顶的形态相似,最终形成了最高点。保持了原建筑板底和梁底的高度,成功的还原了原建筑的高度和状态。
经过笔者的分析,首先综合业主全包厢思路,结合周边顾客的消费观,笔者把一层调整为四个可分割的包厢,合则宴会,分则包厢。并同时考虑散座的需求灵活分割空间。此举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入口导向性的装饰与地面结合呼应层次分明的空间架构。迎面的造景看似上百条珊瑚鱼从墙面上欢快的游出。顶面上水滴“叮咚”融入青花瓷碗,溢出细细的水纹与空中的鱼儿以及池中水,水中鱼在灯光映衬下形成了动态的空中水景。在各个空间的转换区域,如走道尽端,或包厢转角等,采用了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转换空间,从视觉上引导移步换景的空间理念,给顾客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切身体验。各个空间上升的顶、椽子、横梁、上托架以及顶内其他装饰物等构成了现代中式文化餐饮的空间氛围。
与前一个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餐饮空间在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意境时更加强调一种舞台感和戏剧化的再现,对意境的表达借助了更多的装饰元素和构件,室内陈设的设计再度考量着笔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度。
4 余论
两个有着不同功能要求的现代空间都进行了传统文化意境的再现,但是两个空间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形象,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中国的传统美学中错彩镂金与清水芙蓉是代表着截然相反的审美趣味,但是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种再现,也正如这两个方案带给人的感受一般,笔者藉此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物质再现的一些思考。正如侯幼彬先生在他的《中国建筑美学》中所说的一样,中国的建筑传统分为硬传统和软传统,硬传统是对建筑形象、结构、构件等表层元素的继承和再现,比如坡屋顶、斗拱、穿斗结构等;而软传统则是指建筑物质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对时空的认知、审美观念等等隐形的精神层面的元素。软硬传统的传承同样成为了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关键问题,当代室内空间格局与物理范围的突变都决定了室内设计应该更加注重软传统的继承。真正的传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传统的室内设计硬件元素围绕着软传统这个核心将会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室内设计,从而使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得到真正的传承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范江,洪堃.新中式主义[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设计思维是感知、知觉、记忆、体验、意念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是对定义不清的问题进行调查,获取多种资讯,分析各种因素,并设定解决方案与处理过程。形式空间设计的设计者应该独特地诠释空间,并以符合人们审美心理的结构,以新颖的创意思维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的价值观。
本文主要以会所内部的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对其三度空间属性的理解,及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感知特性认识,同时注重结合空间之间的关联和人们的实际需求,来做设计定位及准备,对艺术创作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探讨。
2 设计前期准备
在具体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吸收”是设计工作活动的前期工作。随着科技发展和客户性质的不断变化,设计师应该积极探寻社会中深层次的变化,否则会有过时之嫌。
以会所空间设计活动为例,设计师首先应该了解“会所空间”。关于这里的“空”和“间”字,老子在《道德经》一文中很好地详释了空间的概念:“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空间的相对性,可形成正空间和负空间两部分,根据实际空间功能需求,求得“正”与“负”。
会所空间设计前期工作时,设计师首先要收集全面信息并加以条理化,掌握设计问题,明确相关的信息。具体的如考察会所周围的环境,了解当地民俗民风,明确会所的形象与定位、交通流线、气候、光照、地形等,以及会所的内部空间面积和建筑外立面科学数据的测量等工作。
前期工作中,与客户沟通交流,了解甲方意愿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者在这一过程中对会所形象进行定位,对会所等级作初级分析。根据会所的功能属性,密切联系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审美需求,合理地引导和梳理会所形象。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不像工匠那样参与实际制作,应根据空间的感知度、认知度和环境因素行为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借助某种媒介把设计者的想法传递给实际操作人员。
3 空间的设计定位
在会所空间设计活动中,主要明确会所的形象定位,以此作为设计师从前期调查到理性整理研究、分析甲方的具体要求以及方案意图、综合本土文化和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的依据。并且根据空间功能需求绘出草图,提出感性设计概念。
首先,空间设计要求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带有强烈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其中主要包括外在方面的需求和内在方面的需求,同时满足科学的可行性。每个设计师在设计会所时,需要根据提供的经济要求和功能环境氛围,来做出合理的会所定位,考虑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会所。
其次,设计师根据会所经营方式,了解会所的各空间功能要素如客房、大堂、储藏室、厨房、配电房等。会所的功能布局是设计规划中的重点,一个好功能布局必能带来很多的方便,如提高工作效率、畅通人流等。会所的规划要符合会所的经营和管理,适应会所的管理理念。
再者,客人的需求和期待心理。客人对会所的印象、感受以及猎奇心理是其光临会所的重要因素。购买者的消费欲求应该是设计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渴望会所的温馨、安全、惊喜、独特、高品位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
除了上述三个因素,设计者还要根据物流、客流、服务流、车流、消防、垃圾、货运等考虑总体规划。
设计师对会所的定位,需要结合设计方案的灵感和设计脉络,然后对其进行整理,通过总结、抽象从而进行整体过滤,找出设计方案的内在联系、设计类型的定位,并设定解决方案与处理方式,最终形成整体的设计概念。
4 设计方法
设计与思维不可脱离,设计概念的提出依赖于设计师的思维模式。空间设计的思维领域是四维空间,需要设计师理解空间结构以及深刻而又清晰地进行表达。设计方法是设计师表现和表达思维模式的媒介。
空间感作为空间设计的重要特点,在会所空间设计可以扩展到会所公共空间、客房区域、餐饮区、后勤服务区、休闲区等区域,这些空间经人进行包围分隔,形成固定有限而又相互联系的围合空间。
会所空间设计的方式主要包括设立、覆盖、围合、凸起、下沉、抬高、悬架、质地变化等。应在三维思维的模式下设计会所的各个区域,如围合的私密空间、开放的公共空间、半开放的半私密空间等不同形式功能的会所空间,从而适应不同的服务人群,提高会所的整体服务工作。
内在涵义和外显形式两方面的特性通常是空间塑造的表现形式和会所空间组织的表达方式。其中,外显方式主要是运用形式美感表达。例如,适度、均衡、节奏、对称、和谐、韵律等通过一系列的外在形式,能够表现出会所应该具有的美感。
约翰?波特曼曾说:“如果我能把感官上的因素融会到设计中去,我将具备那种左右人们如何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天赋能力,这样,我们就能创造出一种人们所直接感觉到的和谐环境。”由此可见,要创造出空间意境,研究人们的心理感知是非常必要的。会所空间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与环境空间进行交流。不同的会所类型,应该考虑到不同的心理需求感受。例如,度假会所的舒适、快乐、宁静,赌场会所的活跃、宏大等不同的空间气氛。
会所的设计主要有直觉设计法、草图设计法、模型设计法三种。直觉设计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空间设计,同样也适于其他的艺术类型。空间设计师应该具备一定空间的比例概念,这种涂鸦式的方法用于瞬间的灵感的激发快速记录。这主要用于会所最前期的初步方案构想。草图设计方法跟涂鸦有很大区别,草图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基础,并结合理性的思维进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用一个概念――缩尺,用缩尺将空间的大小根据性质来设计并且概括渐渐形成二维图稿,这种方式一般用于空间会所设计中的前期方案。模型设计法是最直观的三维空间表现方式,可以给甲方一个直观的空间感受,主要用于后期的效果表现。
综上所述,空间设计既需要科学的分析法,又需要艺术方法的综合和直观。在会所设计中,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支撑整个设计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