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酸化土壤治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大棚番茄;土壤pH值;生石灰;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35-01
海阳市是重要的蔬菜生产地区,蔬菜是当地菜农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近年来,受传统技术管理的影响,尤其是不科学地大量施肥,造成土壤酸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蔬菜的产量、品质有明显下降的趋势[1-3]。结合土壤特点,施入不同量的石灰可以有效调节土壤酸化程度,为探索该技术在大棚蔬菜上的应用效果,特在大棚番茄生产上安排了该试验,以为大棚番茄持续生产提供参考依据[4-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方圆街道北城某农户的种植番茄大棚内进行,大棚占地面积191.25 m2。试验地平坦、整齐、肥力均匀,避开路边、堆肥场所等地块,土壤为潮棕壤土,质地为砂黏质土壤,pH值为4.22~5.24,属中酸性[6]。试验前分别采集0~25、25~50、50~100 cm土层的土壤,进行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值测定,结果见表1。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尿素(纯N 46%)、磷酸一铵(P2O5 44%)、硫酸钾(K2O 50%)、生石灰。供试作物:番茄。
1.3 试验设计
根据土壤肥力、番茄目标产量(75 t/hm2)及理论上每生产1 t番茄所需要吸收的主要养分量,试验共设5个处理,即处理1(习惯施肥):施尿素1 386 kg/hm2、磷酸一铵474 kg/hm2、硫酸钾1 164 kg/hm2;处理2:在处理1的基础上,增施生石灰975 kg/hm2;处理3:在处理1的基础上,增施生石灰1 425 kg/hm2;处理4:在处理1的基础上,增施生石灰1 875 kg/hm2;处理5:在处理1的基础上,增施生石灰2 325 kg/hm2。3次重复,小区面积38.25 m2。
1.4 试验方法
有机肥和石灰按方案要求结合整地翻于20 cm以上土层内。氮肥的20%作基肥,80%作追肥;磷肥的60%作基肥,40%作追肥;钾肥的50%作基肥,50%作追肥。
分别于生石灰施入前、施入后60 d、施入后120 d进行pH值测定,在番茄收获中期,各处理分别随机取10株番茄,对相关农艺性状进行测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土壤pH值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处理2、3、4、5的土壤pH值均较试验前有所提高,增幅在0.09~0.58,对相同层次的土壤影响随着施入生石灰量的增加而增加,即对0~25 cm土壤土层pH值影响是分别比施入前提高0.19、0.19、0.26、0.25,平均为0.22;对25~50 cm土壤土层pH值的影响是分别比施入前提高0.45、0.37、0.42、0.58,平均为0.46;对50~100 cm土壤土层pH值的影响是分别比施入前提高0.09、0.36、0.36、0.38,平均为0.30。由此可以看出,石灰施用量对25~50 cm土壤土层pH值的影响最大。
2.2 不同处理对番茄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处理4的果实商品率和产量均最高,而处理1的商品率和产量均最低。说明,大棚土壤施用适量的生石灰,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对提高果实商品率和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施入生石灰可有效提高土壤pH值,幅度在0.09~0.58,其中对25~50 cm土层的pH值影响最大,且施入适量生石灰对提高果实商品率和产量也有一定的作用,施用量以1 425~1 875 kg/hm2为宜。
3.2 讨论
(1)石灰需要量受土壤质地的影响甚大。pH值相等的2块田地,如果要施用生石灰使土壤pH提高到相同的数值,2块地所需要的石灰量未必相同,这是因为,一般测出的pH值,只代表土壤中活性酸的浓度,即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所施生石灰不但要中和活性酸,还要中和潜性酸。
(2)确定生石灰的用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土壤的交换性酸来计算施入量;二是根据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与盐基饱和度计算施入量;三是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来确定生石灰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的实际结果能为某一地区提出较为合理的用量,该试验正是根据田间试验的结果来确定生石灰的用量。
(3)因土壤类型不同所需生石灰的用量也不同,且生石灰的调解过程实际上是钙元素在土壤中与其他物质有机反应和无机反应的最终结果,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些反应。因而人们很难准确做到一次施入就能将土壤pH值调到植物所需要的中性范围,因此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即多次施入而逐次递减施入量的方法。该试验仅明确了第1次施入生石灰后土壤pH值的变化状况,要想达到将土壤pH值调到中性范围的预期目标,还需要增加施入次数和做进一步的跟踪调查。
4 参考文献
[1] 王迪轩.蔬菜大棚土壤酸化严重[J].中国农资,2013(2):21.
[2] 张传英.日照市东港区苹果园酸化土壤调节技术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0(4):42-43.
[3] 王桂华,于树增,陈浪波,等.施用生石灰改良苹果园酸化土壤试验[J].中国果树,2005(4):11-12.
[4] 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的治理[J].大众商务,2010(13):17.
论文摘要:城市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美化城市景观方面起重要作用,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城市园林绿地土壤成为退化的土壤。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恢复与重建,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治理环境污染、美化城市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工作。城市绿化的效果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生长的地下环境因子-绿地土壤。很多城市园林绿地由于忽略了土壤与植物的反馈作用,致使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认识这一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退化土壤的恢复,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土壤退化的概念
现在一般认为,土壤退化(soil degradation)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简言之,土壤(地)退化是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毁坏、或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下降。
为了正确理解土壤退化的概念,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认识:土壤退化的原因:土壤退化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引起其退化的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包括破坏性自然灾害和异常的成土因素(如气候、地形等),它是引起土壤自然退化过程(侵蚀、沙化、盐化、酸化等)的基础原因。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不和谐即人为因素是加剧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土壤退化的本质:就是土壤资源的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土壤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随着土壤退化的不断加剧,土壤数量逐渐减少,土壤质量也在不断的降低。
2 城市园林绿地的分布
城市园林绿地的土壤呈斑块状不连续分布,散布于公园、花园、庭院、道路两旁等地域上。这些地域并存着不同时代类型的土壤,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异性,相邻的土壤在发生上可能毫无联系,因此城市园林绿地土壤往往呈现地带性微域分布。其分布范围是人为主观划分出来的,包括公园绿地土壤、隔离带绿地土壤、街道绿地土壤、居民区绿地土壤、单位环境绿地土壤等。
3 城市园林绿地退化的特点
土壤生态退化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作用或二者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土壤生态系统结构破坏,调节功能衰退,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生产力下降及土壤荒漠化、干旱化、板结化、酸化、盐碱化、养分亏缺与失衡等一系列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和现象,被称为“宁静的灾害”。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实质上是土壤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或者各个子系统之间不协调发展的结果。由于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系统内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的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城市土壤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遭受到城市活动和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环境压力,造成城市绿地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土壤质量降低。这些变化往往影响到树木、花草的正常生长,从而极大地影响绿地质量和绿化效果。
城市园林绿地土壤受工业快速发展、人口高度密集和强烈的人为活动的影响,虽然其六大功能并不会完成转变或彻底丧失,但在遭受强烈人为扰动和重新堆积后,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原有性状被破坏,并伴随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从而形成了城市园林绿地土壤不同于其它土壤类型的特点:自然层次紊乱,成分复杂、侵入体多,物理性质不良,有机质和养分缺乏,污染因素增多,PH值偏高或异常,扎根条件限制。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这些特点会不同程度地限制其功能的发挥。如土壤污染导致生产力水平下降,污染物积累,造成土壤环境容量减小和“化学定时炸弹”等诸多危险,所有这些特点如果超过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阈限,必然导致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生态退化。
4 土壤退化的后果
土壤退化对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其直接后果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土壤生产力和肥力降低;破坏自然景观及人类生存环境,诱发土被破坏、水系萎缩、和气候变化;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而化肥的报酬率和利用率递减,环境污染加剧;人地矛盾突出,生存环境恶化。
5 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生态恢复与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人们对土壤退化的危害及其严重性的认识,同时要制订有关政策,制止助长土壤退化的行为。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化肥,调节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和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防止耕作土壤退化。
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应是依作物的不同类型和生长期,选择合理的灌溉方法、水量和时间以及使用无污染的灌溉水。
减少土壤的农用化学品投放量。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凋、作物养分中毒及地下水的污染;使用农药和化学除草剂所带来的生物链破坏、对土壤的污染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农产品污染。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上壤的退化,而且还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和健康。采用抗性较强的植物品种,做到适时施用农药;适当耕作除草,减少除草剂的用量。
增强环保意识,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效,防止土壤的化学污染。不同绿地类型的恢复实施措施,针对不同绿地的的退化的恢复措施
生产用地。由于常年有产品输出,在起苗时常带走一定量的肥沃表土,根层土壤肥力下降,地力消耗很大。要适当补充养分,施肥改土以增加有机质,才能达到输出优质苗木的需要。
公园、广场、小区绿地。由于人流量大,人为干扰很强烈,行人践踏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对于退化公园、广场绿地的恢复可以通过加设绿地围栏等防护措施,设置围栏后可改变地表结构及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自然含水量,有利于有机质和养分进入良性循环。小区绿地可以将植物凋落物归还土壤,用以熟化土层,土壤性质和肥力就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道路交通绿地。土壤前期受机械压实,后期人为践踏相当严重,树木凋落物被清走,土壤难以进入良性循环。不透气铺装道路,人行道树木生长易受阻,筑路时的渣砾、石灰较多,PH值增高,树木受害,汽车尾气污染等也使土壤难以进土良性循环。可以通过改善人行道不透气铺装,铺装透气砖,增加透气性,加速养分转化,提高供肥能力;逐年减少土壤中的砾质含量,改善其物理性状;在施工中注意熟化土的保存,避免生土覆盖熟土;防止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如汽车尾气含量限制在排放标准之内,尽量排除废渣等碱性垃圾,改善PH值。
针对不同的退化特点的恢复措施:城市绿地土壤的PH值。土壤PH值太高可以用有机物或硫化废物进行改善;PH值太低就可用石灰进行改善。还可以选择一些对酸有较强抗性的植物来改善土壤性质。
重金属含量太高。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可被生物富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自然净化和人工治理都非常困难。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用有机肥通过吸附作用加以改良,也可以施加抑制物(如石灰、磷酸盐、硅酸钙等)使之成为难溶化合物,以暂时降低重金属的转移。此外通过生物改良措施,种植一些吸收重金属的植物,也可达到目的。如蕨类植物蜈蚣草对砷具有很强的超富集能力。
盐分太高。可以采取灌溉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善,也可以种植植物。它们能从土壤中吸收超量盐分,并在叶子中富集,当它们分解后释放出的盐可以阻碍其它植物生长。但是如果配合干扰行为,即在这些植物开始分解前将其清除,那么这种植物的种植就有助于改善盐碱土壤。
营养缺乏。最切实有效的方法是种植豆类植物,利用其固氮作用来增加营养;另一种方法是施用有机肥料,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逐渐恢复退化土壤的含磷量。 转贴于
城市绿地土壤是绿化植物的直接载体,土壤质量是城市绿地质量的关键。改良和培育土壤,保持“地力常新”,提高土壤质量,是一项具有战略地位的重要工作。城市绿地的持续稳定发展首先要解决城市绿地土壤的质量问题。现在,城市绿地土壤处于一种退化状态,后果严重,城市绿化的主管部门应及时地根据城市绿地土壤的分布和退化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退化的城市园林绿地土壤恢复到健康状态,做到根据绿地植物的生态要求,选择适宜的土壤;根据土壤的肥力特征和生态特性,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功能,使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作用、游憩作用、景观作用和灭灾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曹勇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对策
现在一般认为,土壤退化(soildegradation)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简言之,土壤(地)退化是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毁坏、或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下降。
为了正确理解土壤退化的概念,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认识:土壤退化的原因:土壤退化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引起其退化的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包括破坏性自然灾害和异常的成土因素(如气候、地形等),它是引起土壤自然退化过程(侵蚀、沙化、盐化、酸化等)的基础原因。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不和谐即人为因素是加剧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土壤退化的本质:就是土壤资源的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土壤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随着土壤退化的不断加剧,土壤数量逐渐减少,土壤质量也在不断的降低。
2城市园林绿地的分布
城市园林绿地的土壤呈斑块状不连续分布,散布于公园、花园、庭院、道路两旁等地域上。这些地域并存着不同时代类型的土壤,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异性,相邻的土壤在发生上可能毫无联系,因此城市园林绿地土壤往往呈现地带性微域分布。其分布范围是人为主观划分出来的,包括公园绿地土壤、隔离带绿地土壤、街道绿地土壤、居民区绿地土壤、单位环境绿地土壤等。
3城市园林绿地退化的特点
土壤生态退化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作用或二者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土壤生态系统结构破坏,调节功能衰退,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生产力下降及土壤荒漠化、干旱化、板结化、酸化、盐碱化、养分亏缺与失衡等一系列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和现象,被称为“宁静的灾害”。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实质上是土壤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或者各个子系统之间不协调发展的结果。由于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系统内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的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城市土壤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遭受到城市活动和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环境压力,造成城市绿地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土壤质量降低。这些变化往往影响到树木、花草的正常生长,从而极大地影响绿地质量和绿化效果。
城市园林绿地土壤受工业快速发展、人口高度密集和强烈的人为活动的影响,虽然其六大功能并不会完成转变或彻底丧失,但在遭受强烈人为扰动和重新堆积后,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原有性状被破坏,并伴随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从而形成了城市园林绿地土壤不同于其它土壤类型的特点:自然层次紊乱,成分复杂、侵入体多,物理性质不良,有机质和养分缺乏,污染因素增多,PH值偏高或异常,扎根条件限制。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这些特点会不同程度地限制其功能的发挥。如土壤污染导致生产力水平下降,污染物积累,造成土壤环境容量减小和“化学定时炸弹”等诸多危险,所有这些特点如果超过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阈限,必然导致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生态退化4土壤退化的后果
土壤退化对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其直接后果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土壤生产力和肥力降低;破坏自然景观及人类生存环境,诱发土被破坏、水系萎缩、和气候变化;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而化肥的报酬率和利用率递减,环境污染加剧;人地矛盾突出,生存环境恶化。
5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生态恢复与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人们对土壤退化的危害及其严重性的认识,同时要制订有关政策,制止助长土壤退化的行为。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化肥,调节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和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防止耕作土壤退化。
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应是依作物的不同类型和生长期,选择合理的灌溉方法、水量和时间以及使用无污染的灌溉水。
减少土壤的农用化学品投放量。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失凋、作物养分中毒及地下水的污染;使用农药和化学除草剂所带来的生物链破坏、对土壤的污染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农产品污染。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上壤的退化,而且还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和健康。采用抗性较强的植物品种,做到适时施用农药;适当耕作除草,减少除草剂的用量。
增强环保意识,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效,防止土壤的化学污染。不同绿地类型的恢复实施措施,针对不同绿地的的退化的恢复措施
生产用地。由于常年有产品输出,在起苗时常带走一定量的肥沃表土,根层土壤肥力下降,地力消耗很大。要适当补充养分,施肥改土以增加有机质,才能达到输出优质苗木的需要。
公园、广场、小区绿地。由于人流量大,人为干扰很强烈,行人践踏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对于退化公园、广场绿地的恢复可以通过加设绿地围栏等防护措施,设置围栏后可改变地表结构及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自然含水量,有利于有机质和养分进入良性循环。小区绿地可以将植物凋落物归还土壤,用以熟化土层,土壤性质和肥力就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道路交通绿地。土壤前期受机械压实,后期人为践踏相当严重,树木凋落物被清走,土壤难以进入良性循环。不透气铺装道路,人行道树木生长易受阻,筑路时的渣砾、石灰较多,PH值增高,树木受害,汽车尾气污染等也使土壤难以进土良性循环。可以通过改善人行道不透气铺装,铺装透气砖,增加透气性,加速养分转化,提高供肥能力;逐年减少土壤中的砾质含量,改善其物理性状;在施工中注意熟化土的保存,避免生土覆盖熟土;防止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如汽车尾气含量限制在排放标准之内,尽量排除废渣等碱性垃圾,改善PH值。
针对不同的退化特点的恢复措施:城市绿地土壤的PH值。土壤PH值太高可以用有机物或硫化废物进行改善;PH值太低就可用石灰进行改善。还可以选择一些对酸有较强抗性的植物来改善土壤性质。
重金属含量太高。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可被生物富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自然净化和人工治理都非常困难。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用有机肥通过吸附作用加以改良,也可以施加抑制物(如石灰、磷酸盐、硅酸钙等)使之成为难溶化合物,以暂时降低重金属的转移。此外通过生物改良措施,种植一些吸收重金属的植物,也可达到目的。如蕨类植物蜈蚣草对砷具有很强的超富集能力。
盐分太高。可以采取灌溉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善,也可以种植植物。它们能从土壤中吸收超量盐分,并在叶子中富集,当它们分解后释放出的盐可以阻碍其它植物生长。但是如果配合干扰行为,即在这些植物开始分解前将其清除,那么这种植物的种植就有助于改善盐碱土壤。
营养缺乏。最切实有效的方法是种植豆类植物,利用其固氮作用来增加营养;另一种方法是施用有机肥料,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逐渐恢复退化土壤的含磷量。城市绿地土壤是绿化植物的直接载体,土壤质量是城市绿地质量的关键。改良和培育土壤,保持“地力常新”,提高土壤质量,是一项具有战略地位的重要工作。城市绿地的持续稳定发展首先要解决城市绿地土壤的质量问题。现在,城市绿地土壤处于一种退化状态,后果严重,城市绿化的主管部门应及时地根据城市绿地土壤的分布和退化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退化的城市园林绿地土壤恢复到健康状态,做到根据绿地植物的生态要求,选择适宜的土壤;根据土壤的肥力特征和生态特性,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功能,使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作用、游憩作用、景观作用和灭灾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论文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土壤;土壤退化;退化土壤的恢复
论文摘要:城市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美化城市景观方面起重要作用,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城市园林绿地土壤成为退化的土壤。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的恢复与重建,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勇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对策
1 选择矮化品种大苗
1.1 选用抗性强的矮化品种
选择抗病虫能力强或自然病虫害少的果树品种,能减少用药成本和次数,病虫害防控上用工少且省力;果树矮化品种(或矮砧嫁接品种)结果早、易丰产,也易管理,生产成本低。
1.2 采用花芽大苗建园
果树苗木出圃前,大力促进枝条成花,完成幼苗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培养成带有相当数量花芽分枝的大苗(图1)。果树生产中注重栽植花芽大苗,但栽后当年不让其结果,及时疏除花蕾,继续扩大树冠,增加结果体积,培养高产、丰产树形。
2 矮化密植宽行栽培
2.1 矮砧宽行密植栽培
利用矮化砧木使树体矮化。矮化栽培是实现果树省力化、集约化经营的重要途径,矮砧宽行密植模式则是果树栽培发展的潮流。苹果(如M9T337矮化砧嫁接苗)、大樱桃(如吉塞拉6号矮化砧嫁接苗)、核桃(矮化砧木嫁接苗)、枣树(矮化砧木嫁接苗)等果树,矮砧宽行密植模式、矮砧轻剪集约化栽培技术、篱架式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已得到推广。矮砧宽行密植的密度较大,如苹果、大樱桃等果树一般以1米×3.3米的株行距定植,每亩栽222株;树高3.5米以上,冠幅0.8~1.2米;栽后当年不让其挂果;第2年亩产500~1000千克;第3年1000~2000千克;第4年2000~3000千克,基本达到盛果期产量水平。这种栽植方式,省工省力,便于机械化作业。
2.2 密植矮化支架栽培
矮化苹果、大樱桃、梨树等果树也可像栽植葡萄那样,采用顺行每4米或8米设立1个水泥柱,拉4道铁丝。将当年栽植的幼树树干固定在4道铁丝上,铁丝架高3米;栽植密度也按1米×3.3米的株行距定植,每亩栽222株。这种支架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省工省力。桃、苹果、梨等果树也可进行柱形简化栽培。
2.3 树体化控矮化栽培
对桃、杏、李等矮化砧木尚未得到推广应用的速生性果树实施密植栽培时,为控制树体扩张过快,可使用安全、高效、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矮壮素等)抑制果树过旺生长,也可采取人工摘心促发短枝,达到控冠、促花、早果、丰产的目的,实现果树的矮化省力化栽培。
3 简化土壤管理,培肥地力
放弃用工量大的清耕制,简化土壤管理措施,以简化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翻耕和除草用工量。目前,果园常用生草覆草(图2)、养鹅鸭及园艺地布除草等方法,降低土壤管理成本。
3.1 果园生草
降雨量大或有灌溉条件的园片宜实行果园生草。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生草品种选择白三叶(耐阴湿)、紫花苜蓿、扁茎黄芪、田菁等豆科牧草或经过仔细选留的原生浅根低矮杂草,通过生物固氮方式来培肥地力。
3.2 果园覆草
干旱区域的园片一般进行果园覆草(也可播种百脉根、扁茎黄芪等耐旱草类)。在树盘或行间进行覆盖,覆草厚度15~20厘米,覆至树冠外缘。覆草种类可选杂草、树叶或作物秸秆。一般春季覆干草,夏季覆青草。每亩果园覆草量以覆草方式、种类而异。局部覆草为:干草1000~1500千克,鲜草2000~3000千克;全园覆草为:干草2000~2500千克,r草4000千克。注意覆草前要进行土壤深翻或深锄、浇水,株施氮肥0.2~0.5千克,以满足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对氮的需秋。果园长期覆草,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腐殖质数量,培肥地力,减轻土壤板结、酸化,增强树势及抗逆性,并能减轻土壤管理劳动强度与减少用工量。
3.3 果园养鹅鸭除草
利用鹅、鸭喜食青菜、杂草的习性,在果园内放养以清除杂草(图3)。果园养鹅、鸭不仅能节约人工除草费用,而且鹅、鸭粪又能增加园土养分,促进果树健壮生长;另外,出售鹅、鸭绿色家禽产品,还能获得可观的额外经济收入,一举多得。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公顷450只鸭或300只鹅,即可达到控制果园杂草的目的。
3.4 行间覆园艺地布除草
园艺地布又称除草布,由聚丙烯、聚乙烯材料的窄条编制而成。行间覆盖时,1次铺设可用5~8年(折合年均亩投入百元以下),可长期抑制杂草生长(图4),并具有渗水性好、保湿保墒效果好、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加产量、防止水土及氮素流失等优点,是一种省力、省工、低成本的除草方法。
4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根据预测预报及果园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结果,结合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以多种预防手段为主,实施综合治理,从病虫发生伊始就及时开展精准防控,合理、精准用药,减少化学药剂用药次数、用工、用水及用药量,节省防控成本。
技术路线构建
传统森林经营中主要考虑森林的营造、密度控制和产出。对森林的健康程度、持续经营和综合效能关注度较低[1]。现代森林经营中,要统筹森林的多种功能、潜力挖掘和综合效益。因此,要从培育健康、高效森林角度出发,科学进行立地评价,合理确定培育目标,依据区域生态条件构建可实现的标准生物量模式,以此为达标要求,统筹考虑造林、幼林抚育、抚育间伐、天然更新等技术举措,实现可持续经营[2]。在构建森林之初,尽量培育优质容器苗,积极营造针阔混交林,密度不足或结构不佳要采取补植补造措施;在幼林抚育管理上,及时采取除草、割灌、施肥、修枝等系列措施,保证幼树营养和空间需要;在中林龄以上龄组林分抚育中,改变传统抚育模式,确定目标进行长期重点培育,并保持合理密度控制;在主伐之前及早考虑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主要采取人工较完全生土化方式,即在主要树种种子年时用工具把地表可燃物及其下部腐化土搂除、疏松新土层,在林中形成规律性分布,便于天然落种均匀更新。森林经营每一项技术举措均会对林地、植被产生破坏性作用,必须及时清理林地卫生,减少可燃物积累,并积极防控有害生物,定期检测森林生长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每一项技术举措对森林的具体影响[3]。
技术措施实施
1针阔混交林营造进行立地评价,确定经营目标,设计造林模型。造林前对林地进行可燃物清理、拉线定点、工程整地、建设围栏,同期选择优质壮苗、配置基质、消毒除虫、容器苗培育、造林前检疫。在前期各项工作准备好后,采用优质容器苗植苗造林[1-3]。
2幼林抚育进行立地评价,评定幼林现时健康程度,依据生长状况和经营目标选择幼林抚育方法,割灌除草或松土施肥。幼林抚育之后,认真清理林地内的枯枝、杂草等作业剩余物,同时注意合理保留天然乔、灌木,为形成合理的乔、灌、草结构奠定基础[4]。
3人工林修枝进行立地评价,定量分析森林经营效果,评价作业林分健康程度。依据林分生长和自然整枝状况,确定修枝技术标准。若林分实际生物量超出标准生物量上限,对超出指标予以清除。清理林地时注意合理保留天然乔、灌木[3,5]。
4定向目标抚育进行立地评价,确定林分健康程度,分析目标树经营状况。按照培育目的,精确标定目标树,确认一般树和干扰树。在保证目标树周围有适量的一般树能促进材质培育的基础上,伐去其余一般树和所有的干扰树。采伐和清理林地时也要注意合理保留天然乔、灌木[2]。
5人工较完全生土化进行立地评价,确定林分健康程度,对林分天然更新进行分析。在林内顺行方向,用机械把活地被物、枯枝落叶层搂除,露出腐殖土,形成长条带状小沟,机械作业不便时采取人工措施。天然更新差的小班可采取人工撒种等辅助措施。土壤条件次的地段雨季对带状小沟两侧撒播熟石灰粉,提高酸碱度[6]。
6森林保护建立森林长期保护机制,系统开展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控、减少可燃物、健康监测等工作。设立专职管护,加强对项目区的看护和管理;加强森林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定时对项目区内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调查与监测,及时进行预防;及时、妥善治理林内过多的地表可燃物,加强举措,促进分解,推进森林营养物质循环;定期进行资源监测,分析森林经营效果,保证后续经营举措科学、有效、及时[4,6]。
森林健康经营技术实施效果
1基础性指标森林培育目标得到进一步明确,林木密度保持合理,森林生长旺盛,林木胸径、树高、材积、冠幅等指标高于同类林分,林地肥力不下降,初步遏制了土壤酸化和板结现象,常规经营密度林分达到标准生物量[2]。
2结构性指标保证了华北落叶松的优势种群地位,林分结构得到了改善,目标树占据主林层,特种培育密度的目标树占林分密度的90%以上,林分向乔灌草竖向层次结构和针阔型水平结构发展,林内乔木树种的天然更新个体数量增加,林分优势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丰富度、植物多样性、植物均匀度显著高于同类林分[3]。
3抗干扰性指标地表可燃物分解速度加快,地表可燃物增加趋势下降,无雷击等自然性火灾,原发性害虫不成灾,外来性害虫能够得到及时控制,发生虫灾的程度较同类林分差。
4生态服务价值林木年生长量得到提升,非木质生产能力得到增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以及净化大气等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提高,景观游憩环境得到完善,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