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体经济的缺点

实体经济的缺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体经济的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体经济的缺点

实体经济的缺点范文第1篇

??体经济作为传统商品的营销模式,其具有销售的固有方式。然而随着新型产业――电子商务的崛起,互联网的普及,对传统的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当今社会,电子商务已成为消费者主要消费的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原有的消费空间及时间的限制,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笔者结合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特点,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对比,提出一些利于双方发展的建议,从而提高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的竞争能力。

一、电子商务

(一)什么是电子商务

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就是电子商务,它是一种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换种方式说就是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进行买卖的交易活动或者是相关的服务。

在网络信息化开放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以前电脑只能是作为办公用品,很少应用于家庭。

(二)电子商务被广泛应用的优缺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电子商务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最为普遍的就是网购。大多数喜爱网购的人群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他们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每星期可能只有一天或者两天的时间是休息。而在这仅有的一两天的时间里也没有时间去逛街。所以他们在平时空闲的时间就会网购买一些生活所需。人们可以在家里不出门就直接享受到美食,可以直接在家里就买到车票、飞机票。电子商务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还是物流行业越来越火爆。加大了人才的就业几率。

二、电子商务及实体经济的发展现况

(一)电子商务发展现况

据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子商务整体数据:交易规模: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7.6%。其中,B2B市场交易规模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36.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2.3万亿元,同比增长43.4%。从业人员:截止到今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8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就业人数已超过2100万人。网络零售数据:交易规模:今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3亿元,同比增长43.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今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较去年上半年的11.4%,增幅提高了3.4%。网购用户规模:今年上半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4.8亿人,同比增长15.1%。移动网购交易规模: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网购交易规模达到16070亿元,同比增长90.8%。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商务的用户每10人就有5人使用,可见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是有多快。

(二)实体经济发展现况

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倒退的迹象,实体经济运输成本高,且店面需要租金,增加了成本,导致其逐渐的减少。实体经济的税费压力太大,例如需要交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等,还有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等。融资难、成本不断的攀升、劳动力缺乏等,这都是限制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1]。

(三)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电子商务实力不断的加强,将会从外到里对社会体系造成冲击。其影响不会迅猛,只会逐渐的渗透,逐渐的展开。其会对实体经济的组织和流通渠道两部分成冲击。其一,实体经济组织冲击,实体经济受到空间限制,店面很难夸时间和地点,并且难以吸引潜在的顾客。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店面,离不开环境,更离不开相应的设施。而电子商务可以跨越时间和地点,能够挖掘更多潜在的顾客,电子商务受到店面的限制非常小,通常只需要一个存货的仓库就可以。其二,对流通渠道的冲击,电子商务接触面大,无水电、无房租、成本低。同时线上的商品价格低廉,这都顾客网上消费的吸引力[2]。

三、电子商务及实体经济相互影响

(一)电子商务及实体经济的区别

电子商务主要是由互联网方式为主的商品交易平台;实体经济指人类除了互联网以外使用工具创造出的经济。电子商务可分为B2A、M2C、2C2、B2M、B2C、B2B、ABC、O2O、C2A等,是通过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的一种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四要素是物流、产品、消费者、电子商城。实体经济包括文化产业、建筑产业、商业服务业、交通通讯业、工业、农业等服务和物质生产部门,它还包括了体育、艺术、信息、知识、文化、教育等精神产品。

(二)两者间的相互影响

实体经济的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C2B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自1995年我国引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据相关数据资料表明,从2009年到2014年,互联网金融由当初的起步到发展再到壮大已经实现了由2856亿元跃到了2011年2.84万亿,而由2011年的2.84万亿跃进到了2014年的10.86万亿。另外,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8.9%。

上述数据表明,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家庭、各个网民的生活中。互联网金融更是快速地、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习惯。我们不仅要关注互联网对广大社会群众的影响,还应关注互联网金融对整个经济体系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在学术界一般的观点认为“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的产生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我国逐年增加的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说明,我国互联网金融也是得其相助才能如此快速发展。

二、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

根据官方解释,“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经济对其产生多种不利影响时,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其表现、影响以及处理方法。

1.电子商务对实体商店的冲击

一旦谈及互联网经济的主要领域之一便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便是让消费者不出家门便可购买天下物的一种消费方式。电子商务较之实体经济的优点有:面对的消费者群体大、可销售的物品品种多、产品展示无空间限制、做成商品详情进行展示,成本低、不需缴纳房租、不需水电等运营成本......显而易见,这些低的成本费用让网络销售的产品价格低于实体店的商品价格。

对于我国消费者来说,电子商务对实体店的冲击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淘宝、亚马逊、当当网、聚美优品等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上。据统计,2012年“双十一”更是上演疯狂,淘宝系共实现高达191亿元的交易额,其中天猫132亿元、淘宝网59亿元。双十一、双十二等网民的疯狂购物日,一日的销售额可达上百亿。可想而知,实体店经济受到的重创打击。消费者在网店慌张秒杀秒抢时,实体店难免冷清。在商品流通的末端--零售环节,即是在销售渠道和宣传方式的转变上,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巨大的。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经济还在服务业方面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互联网金融的形成与发展。较之传统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不再仅仅盯住“富人”,而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投资机会,相同的额度门槛和相同的利率。另外,互联网金融有24小时的跨市场、跨地区服务,而且不需要手续费。网上银行等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有利于资金的借贷方相对充分地了解到彼此的信息和信用额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的缺点。自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业务许可证》)到2013年10月,已有超过250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涉及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以及银行卡收单等多种类型。

在日常生活中,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的莫过于支付宝和京东金融。不可否认,大多数网民对网上支付有了较高的依赖性。这种以顾客为中心,客户拥有极高的主动性,互联网金融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产品。众多的优势,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而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正在慢慢衰退甚至消失。近几年来,商业银行的发展由于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打击并不乐观,面临裁员、减少业务办理窗口等窘境。

三、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有利影响

1.促进传统实体经济进行改革和发展

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实体经济带来创新改革的动力和压力。如为了应对淘宝等网店的营销冲击,各销售商品的实体店也利用这种新模式,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成本,降低价格,吸引顾客。如商业银行为了保持一定的业务量,更加注重自身的文明建设和以客户为上的服务理念。

互联网的普及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民群众总是倾向于方便便捷的消费模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实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有利于整个社会走在创新的前线。

2.C2B经营模式对实体经济的创新指引

最先流行于美国的C2B模式是电子商务模式的一种,即消费者对企业(customer to business),这种模式即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核心点--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众多的消费者形成一个共同的消费需求去向生产者定制,从其产品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实物定制、服务定制和技术定制。人们的消费观念日渐不同,需要生产者的细细琢磨。而C2B模式能帮助消费者和商家的创造一个更加省时、省力、省钱的交易渠道。在C2B中,真正做到“顾客是上帝”。这对实体经济来说又是一大创新指引,只有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四、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容忽略的影响,为了趋利避害,引导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是亟待处理的问题,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电子支付的安全。这就要求我国的专业人员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标准和规范。保障安全性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对风险的防范,包括保护客户的财产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

2.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经营安全运行机制,这督促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理科学经营管理和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在各类金融产品开大时,应注意多方一同监督,互相制衡。多视角地从市场、技术、运用等方面管理互联网金融,使其真正地造福人民。

3.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失信惩戒制度。人不可无信,诚实守信能够进一步地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也需要我们用诚信的相关管理制度净化市场环境。

五、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有好坏之分的,互联网金融又是时展的必然,推陈出新是是一个民族保存活力和生命力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尽量让实体经济与之相互融合,彼此补充。互联网将会对传统商业进行改造、创新和发展,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不可缺少的动力,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是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陈淮?.互联网带给我们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张宝建,胡海青,张道宏.企业创新网络的生成与进化--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实体经济的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假设;持续经营;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假设为各种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研究出发点,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基本假设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基本适应的,但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因此,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方法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提出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的起源,要追溯到15世纪业主财产与企业投资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需要确定会计空间范围,从而产生了会计主体假设。但要注意的是:1、“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如何正确、客观反映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是知识经济下需要会计假设设法解决的问题。2、企业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及人力资源等信息,已不可能停留在传统的会计实体中,需要延伸到企业的外部。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除非有反面例证,否则就能够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无限地经营下去,即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再面临破产清算。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能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周转,会计才可以根据历史成本来确认清算价格。计量企业资产要素,也将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被消耗、售卖等等。而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会被一些外部环境所影响:1、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竞争愈来越激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据统计,美国高技术企业工发成功率只有10%-20%,某些高技术项目的成功率甚至在3%以下,而这些项目的开发费用一般数目巨大。如此高的风险率,企业面临倒闭、清算的威胁可想而知,持续经营假设由此受到冲击。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并购将成为一种趋势,使会计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企业通过并购扩展规模,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演进,并且转移重心,集中发展“阳光”产业,从而使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发展所需资金、规模。这使得持续经营假设又一次受到挑战。3、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较短时期,据以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它与会计管理职能直接相联系。要计算期间损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主要是通过报表,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于生产经营。但是人为的划分区间和“待摊”“预提”费用等,必然会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成为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即会计期间的划分将不可避免引起会计信息的部分失真,这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固有的缺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以年度为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冲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均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将向战略管理会计转变,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就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整齐划一的以日历年度为标准。

四、货向计量假设

货向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要运用货币对企业活动进行计量,并把结果加以传递的一个过程。在使用货币计量时,必须附带两个假设:(1)货币的币值不变(或稳定);(2)币种的惟一性假设。

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货币出现以前,会计计量的尺度较多,有实物量度、劳动时间量度等等。货币计量只是会计计量史上的一个阶段,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其局限性逐渐表现出来:1、币值的稳定受到冲击。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使得资本决策可以在瞬间完成,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或稳定)这一假设。东南亚金融危机所致的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便是佐证。2、知识经济的到来。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逐渐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近年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们十分重视信息的相关性,期望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多面向未来的非货币信息。有些学者、专家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下降表示忧虑,如美SEC委员会Steven M.H.Wallman在《Accounting Horizon》的1995年、1996年、1997年连续发表的总标题为《在发展的世界中会计与信息披露的未来:需要富有引人瞩目的变化》等四篇文章。知识经济的到来,有不少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人务资源,企业外部环境、地理环境等,如果单纯用货币计量,这些都只能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因此,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会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孔庆林.“论基本会计假设”[M].中国农业会计,1995(9).

2、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7).

实体经济的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虚拟企业 优点 困难 对策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网上建立虚拟企业。例如,世界著名的因特尔公司、Boeing公司等都成功地实施了虚拟经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正以每年35 %的递增速度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虚拟企业。虽然虚拟企业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 但随着加入WTO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的加快,虚拟企业必将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在虚拟企业的特点、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促进虚拟企业发展的。四、对策 针对虚拟的优势及经营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 促进我国虚拟企业的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政府应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1. 加速相关法规的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用户的隐私权。到为止,各国并无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商务中的隐私进行调整规范,但针对信息网络的发展对个人隐私带来的巨大威胁,各国在加强网络隐私的法律保护方面已取得共识。例如,美国1986 年指定的《电子通信隐私法案》等。我国应关注国际上的立法趋势和动态,从中吸取经验,逐步建立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对于网络诈骗犯和黑客,各国政府应联手合作,一面加强打击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面要加强宣传,增强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的保护意识,消除部分用户的网络恐惧症。

2. 加强银行电子化发展。虚拟企业要实现在线支付,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加强发展银行电子化,推行电子货币。目前,许多国家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日本20 家信用卡者联手推动的电子货币演练,的“金卡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银行电子化、网络化。电子货币的推广使用将彻底解决网上支付难的问题。

(二) 企业内部加强管理

1. 更新观念是关键。

(1) 树立双赢观念。网络技术的,使传统的大规模营销向越来越个性化营销的方向发展,市场的空间大大增加了,经营的潜在复杂性也随之出现了。企业如果还在单枪匹马地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路子,势必会因为结构臃肿而难以快速发展。同时,世界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单独一个企业实在难以在研发、策划、经营等方面都保持较强竞争力,企业与供应商、中介机构、消费者甚至是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形成双赢局面。

(2) 树立人才观念。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的企业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无法加盟虚拟企业。现代企业必须善于引进人才、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和培养人才,使企业始终处于充满活力的状态下,以最优秀的人才队伍,运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掌握最新信息,采取最早行动,继而创造出最令人瞩目的业绩。

(3) 树立让客价值趋大化观念。让客价值指顾客所得减去顾客付出后的差额(用Bv表示) ,Bv = 0 代表物有所值,Bv > 0 则代表物超所值。虚拟企业不仅要树立物超所值的观念,而且还要通过其网络优势,让消费者得到更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同时降低其精力、体力及时间的支出,最终实现让客价值趋于最大化。 2. 业界自律,规范运作。近年来,网络经营者侵权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地了用户的正常生活,也干扰了网络业的正常发展。从长远来看,网络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依赖于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还要靠业界自律,只有所有的网络经营者都能遵守行规,诚信运作,才能使所有的网络参与者都从中受益。

3. 进一步加强与实体企业的合作。实体企业大都有完美的物流体系,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显示出了强大的物流配送优势。例如,春兰空调连锁店遍及全国400 多个城市,并在120 个中心城市设有连锁总店和区域服务公司及仓储配送中心。大多数虚拟企业在解决物流配送问题上,采用了业务外包的形式,有效地利用了实体企业的配送优势。但是,虚拟企业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实体企业的合作,利用自身优势,对外部资源和力量进行有效地整合,以期达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

1. 瞿群臻. 中国虚拟企业的发展刍议. 与管理,2001 (4)

2. 吴莹,刘勤. 论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整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 (3)

实体经济的缺点范文第5篇

华为公司,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经济乃至“政治经济”领域的最大热门之一。从公众到高层,一片叫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未有一家公司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有人认为,华为是实体经济的代表,当其他IT企业都去做金融,唯有它坚守实业。所以,“华为热”代表了中国经济的一种“价值取向”。

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华为固然是一家一流企业,但也没有必要过度吹捧。外部需求下滑,内部经济放缓,华为亦无法在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走弱的过程中独善其身。它再次走到节点,需要变革。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华为过去的成功,在于它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利用好世界上最大规模出身寒门、却充满出人头地欲望的聪明工程师的大脑。但是,它却没有足够利用好这个国家数量惊人的低廉资金,这是过去的遗憾,也是未来的机遇。

华为突然变“热”,越来越“热”,而长期低调得超乎想象的任正非也突然频繁“高调”。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分红“神话”

在普通人工资不涨,房价却节节攀升的时代,华为员工的高收入,又成为了一个大热门。

前不久,先是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到了深圳房价高,增加了企业成本。现在,公众关注焦点又分散到了华为员工的高收入上。甚至有人戏谑地说,是华为员工的高收入推高了深圳房价。

一则网络爆料显示,华为一位“22级员工”在2015年的收入,竟然超过500万元,这包括了工资、分红、奖金和补助等。其中,分红最为大宗,超过了300万。“22级员工”为地区部门副总裁,在华为有千人左右。

因此,有估计认为,华为去年有千人的年收入都达到了这个数字。还有人说,如果统计门槛降低到“年薪百万”,那么华为超过万人达到了这个水准。

华为并未对以上收入数据公开置评。但这家公司的高收入早已不是秘密,在深圳IT圈,华为高收入的“神话”在2010年前后开始广为人知。

彼时,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并无足够醒目的亮点,微信也尚未推出,而华为是深圳IT圈独领的巨头。一些外资IT公司的中层员工纷纷从上海、北京前来深圳,投奔这家他们认为前途无量的企业。

实际上,这一时段,并非华为公司规模发展的顶峰。当时,华为的业务重点依然是运营商和企业这两块“对公业务”,而针对个人消费者的终端版块不愠不火,知名机型较少,并没有和国产手机“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中的其他三家拉开差距。

不过,这一时段却可以说是华为经营效率的顶峰。华为公开的财务报告显示,2010年,华为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16.8%,这是2006年至2015年10年间的峰值。(表1)

10年前的2006年,华为这一指标为7.3%,随后稳步上升,在2010年后,数据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下滑。2015年,华为营业利润率为11.6%,和峰值时段2010年相比,降低超过5个百分点。

企业在经过扩张之后,市场趋于饱和,价格战打响,营业利润率下滑,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尤其,在通讯设备、移动终端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而且还要考虑到华为巨大的规模,达到这个利润率水平已经实属不易。

营业利润并非“窥测”华为走向的唯一指标。由于独特的“员工持股”模式,另一个指标或许更有价值。

从以上“22级员工”的收入可以看出,华为员工的高收入很大部分来自于其作为“股东”的分红,而分红来源是净利润。在财务学上,净利润要么作为留存收益,用来增加股东权益,要么用来对股东分红。换言之,对每一份股权而言,其享有的分红数额必须以净利润为基础,同时还要考虑股权的总额。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这个指标。华为的年报中并未公布平均股东权益,但可以用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出一个近似的所有者权益报酬率。(表2)

通过计算发现,近10年来,华为的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同样是在2010年达到了顶峰,为36.93%。如果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持股员工手中有100元的华为股份,那么仅仅在这一年,华为就帮股东赚了36.93元。这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高过了当时的深圳房价涨幅。因此,当时的华为员工必然认股踊跃。

但华为的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变动趋势和营业利润率相似,也是先增后减。2006年,这一数字是19.18%,2015年为 30.99%。尽管30.99%的数字依然笑傲同侪,但这种变动本质上也意味着企业帮股东赚钱能力正在下降,对股东的吸引力也在衰减。那么,有人不禁要问,这种独特的“员工持股”滚动式融资模式还能走多久?

模式缺陷

华为“员工持股”的融资模式,可以说是人类企业融资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当然,也是“异类”。

前几年,媒体曾一度“炮轰”这种模式。据报道,该融资模式可以这样理解:华为有数万员工“股东”,但员工并非真正持有华为股票,而是通过职工持股会这类的机构“代持”。对这种“不完整”的股权,员工缺乏真正的表决权,而只有分红权。因此,这就保证了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创始团队手中。

这种模式有两个优点:一是融资,华为在资金紧缺的创业初期,这种融资模式曾帮了华为大忙。二是可以通过分红权留住员工,因为员工离职后,将不再享有分红权。

但另一方面,这种融资模式也有两个显著缺点:一是,员工认购资金的有限性。即滚动式的员工认购融资,其前提是员工的认购资金必须充足。尤其对新员工而言,资金可能是个问题。实际上,此前已有报道称,华为不少员工从银行贷款认购公司“股票”,曾一度被监管部门明令叫停。

第二个缺点是,员工手中这种“残缺”的股票,无法让“持股者”获得真正意义的资本利得。投资者通过股票获利的手段只有两个,一是分红,二是资本利得,即转手差价。中国A股的多数公司都是“铁公鸡”,吝啬于分红,因此股民的梦想寄托便是资本利得,即在二级市场“倒差价”。

两个缺点随时会变成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当企业增速放缓,利润下滑,员工收入降低,企业从员工手中获得的融资将很有限。更重要的是,普通人都是“逐利动物”,如果有其他资金投向的收益高于公司“股票”分红,这更是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房价在近几年内,出现了大幅上涨。华为所在的一些板块,涨幅超过了100%,位于南山、前海一片的涨幅超过200%也并不少见。显然,这种收益已远超过华为的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对华为那些没有买房,只是认购了公司“股票”的员工而言,其内心作何感想?

在新华社对任正非的专访中,任正非对高房价的批评相当克制、相当温和。一般而言,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有两个效应:一是导致成本增加,比如工业用地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升高;二是吸走实业资本,资金都去“买砖头”,即外界常说的“实体经济空心化”。

任正非主要谈的是第一个效应,即地价高,增加了企业成本。而实际上,第一个效应是有“解法”的。因为,随着互联网、高铁等现代信息互通手段和物流手段的进步,产业迁移到低成本地区并不难。任正非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房地产对实体经济最大的危害在于第二个效应。这个效应,产业界自己没有办法解决。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当企业的股权投资回报比不上买房,那么资金便不会继续投资于股权,哪怕你这个公司行业第一。此外,华为并未上市,而且“股票”也无法对外转让,这意味着员工无法获得资本利得,只有分红一条获益之路。

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企业融资不外乎英美、德日两种模式,前者以资本市场融资为主,而后者以银行贷款为主,甚至银行直接参股企业并委派董事。

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的优点明显。简单来说,股权无需“还钱”,这等于是投资者承担企业成长的风险。因此,资本市场最适合风险较高的原创性研发,而银行融资却没有这个优点,但银行可以提供稳定的债务融资,因而更适合风险较小的技术革新式创新。

不同融资的模式和不同的工业发展模式相辅相成。风险较高、研发投入巨大的IT、制药公司多为美国公司,而英国也是制药强国。在那些以银行融资为主的国家,它们的制药巨头同样会选择上市,而不是完全依靠银行贷款。比如,德国拜耳就是上市公司。

那么,华为属于哪一类呢?是原创研发,还是技术革新?

“资本优势”

就在任正非对高房价“开炮”后不久,5月30日,他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作了发言。这个大会的级别极高,主席发表讲话,总理主持会议。任正非发言,这说明了华为在中国经济领域的超然地位。

在发言中,任正非那段普通人听不大明白的话广为流传:“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但他也清楚地说到了“要点”―“未来几年,华为每年研发经费要提高到100亿美元~200亿美元。”他还透露,过去,华为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长期都超过了10%。这个数字,一点都不低于思科这样的美国顶尖巨头。

研发费用加码,背后是华为的研发将可能更多地朝更基础、更核心的领域深入,任正非这段普通人“不大明白”的话就是这个意思。

但这条路走起来不会顺利,更基础和核心的研发,显然也是更加“烧钱”、有更大风险的事。华为目前的融资模式是否足以应对这种转向?

华为的对手们,思科、西门子等都早已是上市公司,它们很多都是多地上市,充分利用这个世界闲散角落的巨额资本,不断加码研发。而华为如果融资模式不变,很可能面临资金短板。在现在的模式下,华为不但面对着企业股权投资回报的降低,也面临着分红的压力。

实际上,在创新领域,企业保有足够现金,不分红,一直是个惯例―A股的那些“铁公鸡”除外。在美国,大型科技公司长期都是“铁公鸡”,他们更乐意将现金进行研发投资或者收购潜在对手,对分红(主要是现金分红)并不感兴趣。微软和苹果公司曾长期不分红,而华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思科更一直因不现金分红而被质疑。

尽管这些对手不分红,但投资者依然可以通过转手获得资本利得,但华为却只能分红。尽管这种分红可能只是“股票分红”,或者现金分红之后,员工手中现金又立即购买了公司“股票”,从而实现资金的“回炉”。

但是,一旦员工有新的投资选择,或者因别的原因“有意见”,那么这将给企业的长期战略增添新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华为越来越到了要解决融资模式老问题的时候了。“独特的模式”,有它的强项,也有它的软肋。

中国作为一个资本过剩的国家,但它最优秀的IT企业之一的华为却没有充分享受这个“资本优势”。华为这样的公司如果要上市融资―假如它通过股改,符合了上市要求,它必然很容易融到需要的资金。反观A股这些号称科技公司的企业,财务造假频发,企业现金创造能力堪忧,却不断“超募”,融到钱不知道怎么花,甚至拿去放高利贷。

一直以来,华为之所以不上市,外界有两种说法。一是“不屑于上市”,即创始人认为企业要继续“艰苦奋斗”,而且企业发展的“好处”最好让员工分享,大家才能齐心合力。另一种说法是,华为独特的持股模式决定了华为在世界上大多数资本市场都不符合上市条件,因为“股东”数万。更重要的是,“股改”上市,这是否会导致企业控制权旁落?

实际上,华为并非没有过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打算。此前,华为曾有过出售终端业务部分股权的想法,但最终由于金融危机爆发,外资竞购者出现资金问题而终止。这一出售举动,当时被看作是为终端业务最终上市做铺垫。

2014年,任正非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我们在一段时间里不上市,但我们不能保证,我们永远不上市。‘永远不上市’这句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因为生命不能永远,所以承诺不能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