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贸易依存度

国际贸易依存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贸易依存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贸易依存度

国际贸易依存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贸结构 外贸依存度 政策调整 多元化

一、外贸依存度基本概念

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以及一个地区的外向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外贸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和名称依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主要研究外贸的依存度对于宏观国民经济影响,采用使用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计算“外贸进出口依存度”。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外贸总额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快速上升。2009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与上年比有所下降,GDP虽然增长速度比前几年下降,但依然处于上升趋势,所以我国外贸依存度在2009年出现相对大幅下降。但是无可否认的是,44%的外贸依存度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表1. 我国2000――2010年外贸依存度数据表

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

三、贸易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

高外贸依存度是一柄双刃剑。外贸依存度的增长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丰硕成果,树立了我国在国际交换和分工中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诸多外贸依存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外贸依存度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世界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从而甚至影响我国的经济决策能力。根据国际贸易基本理论,贸易分工虽然提高了双方的社会福利,但是也固化了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我国单一地集中于制造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美国、日本、欧盟等贸易伙伴国内需求和对外政策的影响。例如,美国对我国实行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以及特保案,针对我国劳动力和环境的蓝色和绿色贸易壁垒,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额,造成出口为主的产业纷纷转向内销,使国内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扭曲,并造成更多工人失业。

由于战略资源的大量进口,使得我国国家安全收到威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对于许多战略资源的需求也逐年升高,当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巨大的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对于资源的进口也逐年增加。1993年,我国从原油的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支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发展的资源形成对国外的依赖,使得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国,还威胁国家的政策自主性。

外贸依存度快速提高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会使得国内出口企业不断增加从而满足国际需求,从而改变国内的就业格局。生产和就业格局的改变,导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增多,失业率上升,企业也不能第一时间雇佣到合适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受到影响。

四、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外贸实现了由小变大的转变,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过去我国外贸是大而不强,虽然进出口规模大,但整体利益比较少。因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政策来推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进程。

提升资源禀赋结构。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数量充足和廉价上面,而在劳动力的素质方面依然处于劣势。根据H-O模型贸易理论,我国外贸产业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获得较少利益。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把劳动力的数量和价格优势转化为劳动力素质优势,同时还应该更多地挖掘其他优势,并创造出新的资源优势,从而优化资源禀赋的结构和特点。

加快产业升级,改善贸易结构。我国要降低外贸依存度,在对外贸易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改善贸易结构 ,一方面是升级资源禀赋,挖掘其他资源优势,使我国出口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化;另一方面是优化国内资源配比,重视产业的优化布局,最大限度利用国内资源,并协调地区资源,从而达到资源利用和配置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吴汉嵩.论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经贸论坛》2009;7

[2]黄晖.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我国外贸结构的转换 2009

[3]肖海霞.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长的利弊之所在

[4]刘新明.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影响与建议[J]. 国民经济管理2005;4

国际贸易依存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外贸依存度 计量模型 外资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0 背景

外贸依存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对外贸依赖的程度。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将中国经济推向了世界。中国经济对外越来越开放,外贸依存度逐年上升并渐趋稳定。利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外贸的现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 建立外贸依存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

1.1 变量及模型数据关系形式的选取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它反映了一国经济对外贸依赖的程度。根据国际贸易知识,我们可以容易的推断,一国的外贸依存度与汇率水平、使用外资的数量及一国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相关,为此本模型使用汇率水平、实际外资使用额、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来反映上述变量。

同时,根据胡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一国外贸依存度与经济所处阶段有关:初级阶段,一国外贸规模较小,外贸依存度较低;工业化阶段,一国通常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技术等生产要素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因此工业化阶段的外贸规模较大,外贸依存度较高;发达阶段,一国通常以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等贸易方式获利,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本国内需,外贸依存度较低。故本模型使用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反映这一变量。

根据布鲁门塔,外贸依存度与一国的生产率水平和生活水平相关。一国生产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一国所处经济阶段相关,即与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相关。一国生活水平,本模型使用CPI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

外贸依存度函数可用下述模型来表示:

= + + + + + +

是我国外贸依存度,是实际使用外资额,是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汇率水平,是CPI,是GDP,是人口数量。

在研究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时,选用了1990-2011年间我国进出口总额、GDP、CPI、人口数量、汇率水平、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实际使用外资额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199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1.2 协整检验

对 = + + + + + + 模型做回归,并对残差做ADF检验, = -5.8978, = 0.0001,因此模型存在协整关系,该模型为非谬误回归。

1.3 参数估计及显著性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及数据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该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调整后的R2为0.867815,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DW为2.393839,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外资使用额增加,进出口额与GDP都将增加,外贸依存度的变化方向可能为正可能为负,本模型显示总效应为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意味着一国消费需求逐步由内需覆盖,进口额将下降,同时本国GDP也将上升,本模型系数为负,符合理论。CPI是一国消费物价指数,CPI上升意味着一国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增多,进口总额增加,故外贸依存度增加,本模型系数为正,符合理论。 GDP增加,一方面会带来消费水平提升,进出口总额提升,一方面会使外贸依存度的分母变大,本模型显示总效应为负。人口增加,一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出口总额增加,一方面增加消费,进口总额增加,外贸依存度总效应应当为正,本模型系数也为正,符合理论。

1.4 异方差、ARCH效应、拉姆齐RESET检验

1.4.1 异方差检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发达国家将加工贸易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我国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更是被冠上了“世界加工厂”的名称。根据模型显示,外资使用额提升会降低外贸依存度,近些年投入到我国的外资的增加(如图1)好像是能帮助我们降低外贸依存度,促进技术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然而,这种因外资使用额提升而造成的外贸依存度的降低,却是一个虚假的喜讯,事实上外资仅仅是在增长,分配的结构却不合理,我国的外资多投入到制造业(如图2),大进大出,附加值极低,对GDP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很小,这种不当的外资使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只会让我国的对外贸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在世界贸易中将处于不利地位,我国经济也将受制于人。同时,这些加工贸易多是高污染的,给我国的自然资源、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

190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1.46%,2011年上升到43.42%,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如图3),根据模型,外贸依存度下降,我国对外国市场需求的依赖在下降,国内需求逐渐成为主要需求。这一现象说明了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向好的方向调整。尽管如此,我国农村的需求仍是十分巨大、有待开发的。如果能摒弃城乡二元结构,开发好农村需求,我国内需可进一步提高,消费和投资都会上涨,对外国市场需求的依赖会下降,外贸依存度也将下降,这也将帮助我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CPI、GDP、人口这三个变量反映了一国的经济规模、消费规模、人口规模。无疑,根据模型,CPI和人口的增加会使得外贸依存度增加,GDP的增加根据一国所处的不同阶段,对外贸依存度会有不同的效果。虽然,最近几年来,我国GDP增速惊人,但是这种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是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缺乏技术的,因此带来的外贸依存度的上升也并非好事,我国需要产业机构升级,改变发展战略,促进技术进步、制度改革。

3 外贸依存度计量模型不足之处

本模型虽然包含了影响外贸依存度的主要因素,但却没能包含进技术进步、国际经济环境、本国进出口政策等因素。第一,技术进步可以增加一国的出口额和GDP,对外贸依存度有影响,由于缺乏衡量技术进步的标准,本模型没有加入这一因素。同时,2001年外贸依存度的突然上升(如图4),与我国入世有紧密的联系,我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外贸依存度也发生改变。第三,一国的进出口政策也对外贸依存度有很大影响,开放的政策会增加进出口,封闭的政策会减少进出口。

4 结论及建议

根据外贸依存度计量模型和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建议:(1)合理使用外资。通过优惠政策(如减税)引导外资投入到技术密集的行业、资本匮乏就业不足的区域,减少投入到加工贸易中的外资,尤其应减少投入到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的外资。(2)保护本国支柱产业、发展本国优势产业。本国支柱产业,如邮政通讯铁路等,必须由本国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发展自身优势产业,也可适当给予幼稚产业保护。只有如此,才不会因长期依赖于廉价劳动力而陷入国际贸易的劣势地位。(3)扩大内需。我国应摒弃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税收制度,减少收入差距。只有如此,才能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增加消费和投资,顺利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对外贸的依赖。(4)加快技术进步、制度改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技术进步,才能真正提升生产力,才能在国际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地位,立足于世界之林。而制度改革,必须摒弃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减少收入差距,在社会稳定的同时,还能增加中产阶级的数量,扩大内需,减少对外国市场需求的依赖,发展本国经济。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国际贸易依存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外贸依存度偏高原因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在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突出特点之一是: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急剧攀升。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论是从绝对数值还是从变化幅度都已经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水平。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反映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提高,同时反映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受世界经济冲击的风险在不断加大。

一、外贸依存度的定义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即进出口商品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越大,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它不仅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同时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当前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急剧攀升。1980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12.5%,到1990年已经超过30%,2000年达到44%,尤其是最近几年,外贸依存度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节节上升,由2002年的48.8%,上升到2003年的60.0%,再上升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于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外贸依存度略有降低,约为63.9%,2006年上半年商务部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

我国外贸依存度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在全国范围来看,外贸依存度区域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2005年上海的外贸依存度为167%,广东为161.6%,江苏是102%,同处于沿海的山东省的外贸依存度为34.1%。

目前,中国的高外贸依存度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十五”期间,我国出口年均增长为24%,进口年均增长23.7%。进出口都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同时进出口的增量分别占世界进出口增量的12.6%和15.5%,位居世界第一。今后五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不会低于20%,外贸依存度还会不断提高,按2005年数值作为基数,2010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将会达到104.2%~158.1%之间;同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三、我国外贸依存度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

外贸依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出口增长率、GDP 增长状况和汇率的变动。对外贸易总额作为外贸依存度计算的分子, 其增长速度是影响外贸依存度变动的重要因素。当GDP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上, 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越高,外贸依存度则越高,反之,则越低。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外贸依存度计算的分母,其增长率也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变动,同时还要看原来的基数大小,其增长率影响比值也不同。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水平。从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的相关分析看,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度,相关系数R = 0.933572。

1.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大、增长快。作为国际直接投资(FDI)的主体形式,加工贸易的快速崛起对提高外贸依存度具有巨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加工贸易还是一片空白。而到了200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接近5500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6905.1亿美元,增长25.6%,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到48.6%。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已占加工贸易的四分之三左右,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快速上升。1981年~2000年的20年间,我国加工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8.8%和24.2%,远高于一般贸易的年均增长率。

2.GDP的增长状况和结构。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上,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越高,外贸依存度则越高。200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6.7%,比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6个百分点,这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一国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就越低。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在GDP构成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5%,而我国仅为33%左右。这也是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我国的GDP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这也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之一。

3.汇率的变动影响外贸依存度的水平。从我国经济运行看,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着相关性。人民币汇率作为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附加变量,其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具有间接性。人民币汇率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通过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实施来体现。但是,人民币汇率不可能改变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内涵。总体上看,人民币低估是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按照现行汇率计算,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确实偏高。但若据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人民币与美元购买力比价为4∶1,按此计算,我国外贸依存度将减少一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外贸依存度增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实际上,外贸依存度是一把“双刃剑”,其提高和变化一方面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影响。总的来说,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持续增长的外贸依存度会给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1.对外贸易摩擦加剧、恶化贸易条件。由于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出口遭遇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明显增多。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付我国产品的方式。

2.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能源、矿产资源、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必然使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困难。2006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47.3%,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我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将依赖国际供应。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重要难题。随着重要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技术的进口数量不断增长,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3.影响国内产业发展。我国的高外贸依存度主要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的比较优势。因此,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产品一直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但是这些行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这种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扩容不利于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了实现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目标的难度。不断提升的外贸依存度凸现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的现实情况。

五、合理调控外贸依存度的措施

1.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目前应尽快把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促进消费需求的较快增长。为此,要继续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尽快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进而改善居民的支出预期。

2.着力增强外贸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一要建立外贸增长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以促进外贸和生产紧密结合,进而引导各类外贸主体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推动国内产业升级。二要充分利用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提高国内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三要提高加工贸易中间品国产化率,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比例,带动国内产业发展。

国际贸易依存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就业结构 问题研究

一、外贸依存度高,出口贸易不稳定,就业易波动

外贸依存度被看作一国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反映了该国或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外贸依存度指标越高,表明该国或地区的市场越开放,对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也越高。随着国际贸易参与度的提高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中国对世界贸易大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不断升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78年外贸依存度仅为9.7%,2006年攀升至65.17%,此后有所下降。2009年由于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外贸依存度迅速跌至44.24%,之后回升至2012年47.2%。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外贸依存度水平仍然很高。从表3.3所示的主要国家外贸依存度来看,我国外贸依存度不仅远高于日本和美国,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需求下降,就业难扩大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国家,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也是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基础,低生产要素价格所铸就的低成本成为我国商品立足国际市场的制胜法宝。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缩小,土地租金也持续上涨。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会逐步导致出口产品生产中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且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幅度会超过产品价格的变动幅度,对于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较大的我国来说,随着出口的不断扩大,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将使劳动成本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劳动力人口将在未来有所减少,住房、教育、医疗、农产品及其他生产要素等消费成本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持续上涨,这势必会带动劳动力价格和土地成本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

三、国内矛盾众多,地区外贸发展失衡,就业区域结构不合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有限,企业生产效率较低,造成我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造成资源和环境的极大破环,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不利于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持续发展,也降低了对境外资本和跨国集团的吸引力。除资源、环境问题外,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升级。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些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为了获得持续发展会选择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他们通过降低工资报酬和福利水平、提供较差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合理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以维持利润。此外,国内区域间的外贸发展严重失衡,相互间的贸易规模差距较大。东部由于其地理位置优势和国家政策倾斜成为中国外贸的主力军,不仅贸易规模远大于中西部地区,其贸易结构也优于中西部地区。

四、国际市场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受阻影响就业

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因素的制约,还受到来自国际因素的干扰。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行业国际地位和国际市场份额的提高,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和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出于保护本国企业和就业的需要,许多国家纷纷采用关税、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方式制裁我国出口企业。据WTO统计,1995年以来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调查的案件占比较高,约七分之一,且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件针对中国。从1983年9月16日到2012年4月20日,美国正在实施的对华贸易救济措施的涉案产品多达114项,其保1项,反补贴22项,剩余的91项全部为反倾销。不断升级的国际贸易摩擦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将变得更加艰难,也冲击着出口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五、外贸商品结构不合理,影响就业产业结构

虽然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有所优化,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华丽转身,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也不断增加,但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很大比重,这使我国长期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各环节的低端。同时,出口产品多为加工产品和贴牌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产品,低产品附加值不仅降低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减少了参与国际分工所获得的贸易利益。此外,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构相似,尤其是与东盟四国的出口结构极为相似,相似度高达85%,同类商品供给的增加会降低国际市场价格,这将导致愈来愈严重的国际贸易竞争。由于缺乏创新意识以及研发费用投入的不足,国内企业发展所需的重要能源、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因此,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加剧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不仅造成贸易利益的损失,也导致出口部门劳动力需求的下滑,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必须适时做出相应调整,才能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外贸现状,使出口继续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为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通过出口产品结构和产业贸易结构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的逐步改善,实现2014年有关就业的预期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依存度范文第5篇

一、国际贸易依存度分析

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把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是一国(地区)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发生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两个领域,其变动趋势是贸易投资一体化。因此,仅仅考虑对外贸易难以正确度量经济开放度。为此,本文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两个指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进行度量,并以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作为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

严格地说,国际贸易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三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加速,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着重分析商品贸易的依存度。根据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依存度为55.6%(参见表1)。

其中,上海最高,达99.4%,江苏次之,为44.5%,浙江为38.1%。长江三角洲贸易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6个百分点,充分反映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开放度处于领先地位。但令人惊异的是,该区外贸依存度却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63%)低7.4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广东省外贸依存度高达145.6%,且权重极大:2000年进出口额达1701亿美元,占沿海地区38.8%,比长江三角洲高419.2亿美元。广东一省拉动沿海地区外贸依存度16.7个百分点。除去广东省,长江三角洲外贸依存度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9.3个百分点。

表12000年长江三角洲外贸依存度对比分析

单位:亿元,亿美元,%

全国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GDP(支出法)89112.557616.9190749662.2

外贸进出口额47434388.51281.81701

外贸依存度446355.6145.6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整理。

注:沿海地区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海、桂等12省(市、区)。珠江三角洲指广东省。

二、国际投资开放度分析

国际投资开放度是指一国(地区)国际投资与GDP的比值,用于衡量国际投资的开放程度。国际投资按类型分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按资金流向分包括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的实际利用外资额进行整理分析。由于对外投资数额很小(1999年长江三角洲为0.9亿美元,珠江三角洲为0.5亿美元),故忽略不计。

表2为长江三角洲国际投资开放度与国内相关地区的对比分析。2000年,长江三角洲国际投资开放度为4.9%,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更比珠江三角洲低6.1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仍然是珠江三角洲的影响。除去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国际投资开放度只有4.2%,则低于长江三角洲0.7个百分点。

表22000年长江三角洲国际投资开放度对比分析

单位:亿美元,%

全国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实际利用外资493.5370.1112128.3

国际投资开放度4.65.34.911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整理。

三、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的评价

分析经济开放度目的是要说明其发展水平和合理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1994~1998年,我国包括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贸易开放度为40.1%,比美国高17.2个百分点,比日本高20.8个百分点。包括国际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投资开放度为5.9%,比日本高1.5个百分点,仅比美国低1个百分点(参见表3)。于是,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高低问题,对经济影响的正负效应问题就被提了出来。有人担心依存度过高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已经加入WTO,如何判断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直接影响到对外开放战略的政策调整,需要对此有一个科学结论。

表31994~1998年我国经济开放度的国际比较单位:%

外贸开放度国际投资开放度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贸易开放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投资开放度经济开放度

中国34.45.740.15.40.55.946.0

美国18.34.622.92.1

4.86.929.8

日本15.34.019.30.63.84.423.7

巴西13.82.816.61.43.85.221.8

印度18.44.723.10.60.91.524.6

资料来源:黄繁华《中国经济开放度及其国际比较研究》,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1期。

国内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存在高估问题(注:参见隆国强:《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11期。),理由包括:

(1)加工贸易比重大。1981~1999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与进口额中的比重由4.8%上升到56.9%和37.8%,由于加工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内经济运行的关联度不密切,因此加工贸易比重增大,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被高估。

(2)GDP构成差异。比较而言,第三产业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用传统方法计算,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美国(达75%)与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就会被低估。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3%,相对而言,外贸依存度就会被高估。

(3)汇率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一般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其购买力平价汇率(PPP)低三倍左右,直接导致外贸依存度被高估。

在充分考虑GDP构成和汇率因素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水平,而远低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参见表4)。

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既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除以上原因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1.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看,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速度快。世界平均出口依存度从1970年的14%提高到1997年的25%。由此推断: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开放度将以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增长。

表4199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单位:%

国别商品贸易额商品贸易额

占购买力平价GDP的比重占商品GDP的比重

中国8.553.1

美国20.475.3

低收入国家8.452.0

中等收入国家18.680.0

高收入国家38.778.7

资料来源:隆国强《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载《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第11期。

2.从国内比较看,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度的前沿阵地仍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差距甚大,甚至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90年代以来,尤其是浦东及长江沿岸港口城市的开发、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正从东南沿海向长江流域转移。地处沿海与沿江开放带结合部的长江三角洲以其区位、历史与人才的独特优势,正成为我国的经济、信息、金融与科技中心,在长江流域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对外开放的窗口及增长产生巨大作用。显然,本区目前的经济开放程度与水平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提升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水平与质量,不仅是长江三角洲本身发展的需要,也事关全国发展战略的成败,其紧迫性与重要性毋需赘言。

3.从长江三角洲自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区域内部经济开放程度的地域差异极大。从省际对比看,2000年本区上海的外贸依存度最高,达99.4%,分别比江苏、浙江高1.2倍和1.6倍(参见表5)。即便如此,上海的外贸依存度也只及广东的68.3%。国际投资开放度江苏最高达6.3%,分别比上海、浙江高0.5个百分点和1.9倍,但只及广东的57%。由此可见,经济外向度的巨大区域差异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了有效益的增长,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为地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但与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相比,本区的开放性经济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一是商品贸易市场占有率仍较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高,缺少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二是相对于商品贸易规模,本区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亟待加快发展。三是出口市场集中度仍然偏高,致使区域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贸易区域多元化格局有待进一步形成。四是利用外资规模仍然偏小,且投资引进方式单一,境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五是外商投资的行业分布比较集中,且主要是制造业,第三产业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业,对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有待加强。六是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过于集中,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与区域发展差异扩大。七是作为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各类开发区布局过于分散、起点不高、结构雷同、与周边地区关联度不强,成为制约开放型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

表52000年苏浙沪粤四省市经济开放度对比单位:%

外贸依存度国际投资开放度

江苏44.56.3

浙江38.12.2

上海99.45.7

广东145.611

资料来源:同表1。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综合经济实力强,必须根据加入WTO的新形势与新特点,进一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同国际惯例接轨,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实现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不断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促进大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化。

(一)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作为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结构互补的较为完整的城市经济区域,必须在多层次内部合作的基础上,实施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才能避免内耗,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协同发展。为此,需要打破行政封锁,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探索上海与苏渐两省间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梯度开发模式与分工协作体系。要强化上海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与营销中心的功能,强化腹地企业与上海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杭州、宁波等二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运输干线为依托,开展跨地区的产业整合与资产重组,培育一批能有效参与国

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

(二)实施大口岸、大经贸战略

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内的口岸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形成合力,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要建立在国际惯例指导下的由各类企业广泛参加,各项经贸业务相互融合,抵御风险能力强的开放型外经贸体系。在开放战略上,要从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市场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要从各自为主的单方面对外开放转变为各经济区域间的双向开放;要从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的开放。在操作层面上,要从单纯注重出口转变为出口与进口相结合,从单纯注重实物贸易转变为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尤其是技术贸易)相结合。大幅度提高区内口岸的通关速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化物流系统,实现外经贸的经营主体多元化、商品结构高度化、贸易方式多样化、市场布局合理化和管理方式现代化。

(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育开放型创新体系

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科贸、技贸、工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依托,技术引进与开发相结合,面向国际市场的创新体系。加快发展技术贸易,积极推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争取在电子信息制造、电子商务、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点出口产品开发和经营上取得突破,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生产基地。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轻工、纺织、冶金、建材、食品等传统产品的力度,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把资源秉赋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群。

(四)拓宽外商投资新领域,实现利用外资战略性转变

围绕长江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抓住我国入世后在服务贸易等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的机遇,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与投资政策,保护公平竞争,落实国民待遇,进一步健全外商投资的法制环境。根据我国承诺的开放时间表,逐步扩大在商业、外贸、金融、保险、证券、电信、旅游、运输、咨询、法律、会计等服务领域的利用外资规模,把服务领域利用外资作为新的突破口,通过强化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和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同时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改进引资方式,继续探索购并、BOT、国际租赁、创业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引资方式,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实现利用外资领域与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五)加快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结合资源秉赋状况、产业发展特点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有选择地加大海外投资力度,重点支持和鼓励本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医药等长线产品项目向海外转移,以利用企业现有设备、成熟技术和原材料、零部件等实物投资为主,在境外设立有一定规模的带料加工装配企业以及一批分拨中心、维修服务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形成具有生产、贸易和融资功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