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贸易的动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状态空间模型
一、引言
进入2007年第三季度至今,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环境,外部需求急剧下降、人民币快速升值、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等。从图1中可以观察到,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处 于稳步改善状态,但价格贸易条件在2007年第二季度快速恶化,至2008年的第三季度,价格贸易条件达到历史最低点,其后又急剧上升至2003年的水平,至2011年第一季度又急速下滑到历史新低,直到2012年初。是何种因素驱使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如此波动?这些因素具有长期效应抑或短期效应?这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学者们的思路基本上是通过求证某一要素与贸易条件的关系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华民(2010)通过对进出口商品市场的结构分析认为,造成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是进口商品市场都具有卖方垄断的属性。[1]张亚斌等(2010)基于UNCTAD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它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是比较优势竞争的结果。[2]孙兆明、张学忠(2010)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的长期、短期关系,结果表明,贸易条件与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790120 )“人民币升值的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结构的平稳转换”的资助。名义汇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3]乔宝华、黄坤(2010) 采用Granger方法检验了 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传导机制,认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对中国贸易条件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都非常显著。[4]戴翔(2011)认为,用于描述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动态关系的经验性规律的“S”曲线并不适用于中国。[5]桂卜统、李鸿志(2011)利用1980—2009年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认为,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的变动呈 负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条件变动呈正向关系。[6]卢峰、李远芳(2011 )基于货币扩张—实体经济扩张—进口数量增长—国外商品价格上涨—进口价格上涨—贸易条件变动等传导链条经验分析显示,中国贸易条件短期变动与宏观经济涨落存在联系。[7]已有研究显然没有考虑到2007年至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而且都是采用静态回归分析方法,没有解释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贸易条件发生剧烈变动的原因。
数据来源: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由中经网公布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出口商品数量指数计算得到,均为同比指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来自大智慧软件CRB指数。
二、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变量间的协整分析
1.变量的引入和数据来源。价格贸易条件TP和收入贸易条件TI由中经网公布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出口商品数量指数计算得到,均为同比指数;国外产出缺口(FD)用美国进口总额代替,数据来自美国商务部网站;人民币名义汇率ER用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代替,数据来自中国货币网,标价法为直接标价法;国际大宗商品价格CRB指数来自大智慧软件全球指数系列中的大宗商品现货指数系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自中国统计局网站,并通过环比数据换算为以2006年1月为基期(2006年1月=100)的数据;
本文采用2002年第1季度到2011年第3季度的数据,首先使用Census X12加法对数据做季节调整,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对各数据作对数处理,并将取对数后的序列分别记为LTP、LTI、LFD、LER、LCRB、LCPI。
2.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对上述变量作平稳性检验,滞后期选择标准参照施瓦茨准则(SIC),选择显著性水平1%作为判断标准,得知各变量均为I(1)序列。
3. 协整分析。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序列均为I(1)过程,因此考虑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的最大似然估计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本文意在分析价格贸易条件TP和收入贸易条件TI的影响因素,因此将TP和TI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考察。
(1)价格贸易条件与其他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由表1可知价格贸易条件TP与其他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进一步的我们可以写出TP与其他变量之间长期协整关系的表达式,括号内的数字为t检验值(下同):
LTPt=0.72-0.16FDt-0.21LERt-0.71LCRBt-0.22LCPIt+εt
(4.32) (-3.86) (-3.39) (-2.69)(-3.41)(1.07)
以上协整方程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国外产出缺口、人民币汇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对价格贸易条件都具有负向影响关系,其中国内通货膨胀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大,其上升1%,价格贸易条件将下降0.22%。其次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人民币升值1%,价格贸易条件下降0.21%。国外产出缺口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相对影响较 小,国外产出缺口增加1%,价格贸易条件下降0.16%,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1%,价格贸易条件下降0.17%。
(2)收入贸易条件与其他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由表2知,收入贸易条件TI与其他解释变量之 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进一步的可以写出TI与其他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的表达式:
LTIt=-0.37+0.44LFDt-1.09LERt-0.04LCRBt-0.02LCPIt+ηt
(-5.71) (6.49)(-5.53) (-1.16)(-1.03)(1.01)
从上式可以看出,在样本区间内,国外产出缺口对我国收入贸易条件具有正向影响,国外产出缺口增加1%,收入贸易条件将增加0.44%,国内通货膨胀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微弱。人民币升值对收入贸易条件处于负向影响状态,人民币升值1%,将会降低收入贸易条件1.09%。
(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1.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最小二乘法、广义矩估计等传统的回归分析,属于静态分析,考察的是解释变量在样本区间内对被解释变量的平均影响,然而一国的经济结构与国际经济形势 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为此可以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变参数估计,考察解释变量在不同时点上对被解释变量的动态影响。
可变参数模型的状态空间的一般表示如下:
量测方程:yt=x′tβt+z′tγ+μt,t=1,2,3,…,T(1)
状态方程:βt=φβt-1+εt(2)
并假定:(μt,εt)′~N00,σ200Q,t=1,2,3,…,T(3)
其中(1)式中是随时间改变的,体现了解释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关系的改变,βt是不可观测的变量,必须用可观测变量yt和xt来估计。(2)式假定参数βt的变动服从过程。(3)式中的μt和εt分别是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的扰动项,两者相互独立且服从均值为0、方程为σ2和协方差矩阵为Q的正态分布。
基于本文的分析目的,本文将LCRB、LFD、LER、LCPI作为量测方程的解释变量,将LTP和LTI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对状态方程的设定一般有AR(1)(如(2)式)形式、递归形式和随机游动形式三种,经过反复试验,当设定AR(1)形式的状态方程时,模型的估计结果最优,因此建立如下的状态空间模型:
量测方程:yt=x′tβt+z′tγ+μt,t=1,2,3,…,T
状态方程:βt=φβt(-1)+εt
其中yt=(LTP,LTI)T,xt=(LFD,LER,LCRB,LCPI)
2.模型结果分析
(1)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图2和图3可见,在2007年上半年,国外产出缺口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具有正向作用 ,由0.3上升至0.7左右,但是在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下半年急转直下,由0.7下降至-0 .4左右,其后至2011年处于逐步平稳状态,维持在-0.1—-0.2之间。人民币汇率 在2007年上半年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维持在0.02—0.03的水平,但是在2007年下半年至 2008年第二季度期间,其冲击由正向0.02转化为负向-0.04。其后又快速恢复正向冲 击,在2008年下半年上升至0.07后,又转向负向冲击,至2011年,负向冲击区间是[-0.0 2,0.05]。相对于国外产出缺口来说,人民币升值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冲击仍显微弱。
从图4和图5可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冲击影响较大。2007年上半年处 于正向影响,其幅度达到0.5左右,但是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至2008年初,正向影响急剧减弱至0.01左右的水平,至2011年底,一直处于负向冲击阶段,冲击幅度在[-0.02,-0.3]。2007年至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处于攀升阶段,在2007年至2008年初,CPI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处于负向冲击水平,维持在[-0.2,-0.4]范围内。2008年下半年以后,负向冲击减弱,并趋于平稳,维持在-0.1的水平。
(2)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图6和图7可见,国外产出缺口对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始终处于正向影响状态,从2006年的 0.41升至2009年底的0.47,尽管在2010年上半年出现急剧下滑,但也维持在0.45左右的水平。说明国外需求提升了我国的贸易收入利益。人民币汇率升值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从2007年的-1.38升至2010年初的-1.41,其后负向影响 有所降低,但也维持在-1.39左右的水平。
又从图8和图9可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始终处于负向冲击状态。 2006年至2008年初,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由正向影响0.7左右的水平急剧下降至负向影响-1.01左右的程度。2008年初以后,其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处于[-0.1,-0.04]区间内。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对我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持 续属于负向冲击状态,由2006年正向影响0.6的水平,到2008年持续降低到-0.01左右的水平,其后一直维持在该水平。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在2007年第二季度快速恶化,其指数至2008年的第三季度达到历史最低点,其后又急剧上升至2003年的水平,从2010年第一季度处于下滑通道,至2011年第一季度又创历史新低。可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国外产出缺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人民币升值是影响我们价格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国外产出缺口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由2007年的正向弹性0.3至2008年下半年急转下降至-0.4左右的水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由2007年上半年的正向弹性0.5至2008年初急剧减弱至0.01;在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第二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由正向弹性0.02转化为负向冲击-0.04,其后又快速恢复正向冲击,在2008年下半 年上升至0.07后,又转向负向冲击,至2011年,负向冲击区间是[-0.02,0.05] 。这 些因素冲击变化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异常变动恰好吻合,说明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受外部冲 击的影响较大,其出口商品的定价权较弱。实证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折射了我国出口商品整体附加值低、竞争力较弱的行业背景。
在样本区间内价格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同时,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仍然处于缓步上升状态。实证分析表明,国外产出缺口对其始终处于正向影响,影响幅度从2006年的正向影响0.41,至2009年底上升至0.47,尽管在2010年上半年出现急剧下滑,但也维持在0.45左右的水平。相对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通货膨胀因素,人民币升值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在2008—2010年期间,随着国外需求的下降,其影响由-1.37进一步增强至-1.40。说明我国对外出口商品的汇率转嫁能力较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也降低了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影响程度在-0.2左右,略高于国内通货膨胀的负向影响程度。
以上实证分析说明,我国应加快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改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更有效地发挥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华民.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与应对的方法[J].世界经济情况,2010(7).
[2]张亚斌,车鸣.“合成谬误”与中国商品贸易条件恶化[J].世界经济研究,2010(8).
[3]孙兆明,张学忠.贸易条件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再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 (哲社版),2010(3).
[4]乔宝华,黄坤.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对中国贸易条件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 J].世界经济研究,2010(8).
[5]戴翔.中国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动态关系——对S曲线的适用性检验[J] .当代经济科学,2011(3).
[6]桂卜统,李鸿志.中国贸易条件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外资,2011(6).
[7]卢峰,刘远芳.中国贸易条件及其与宏观涨落关系(2001—2011)[Z].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1102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Abnormal Fluctuations of China's Terms of Trade
Liu Xihe
关键词:中国贸易条件 变动趋势 影响因素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
(一)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趋势
首先,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在1981年到1985年期间,从157.4上升到了173.4,上升的幅度达到了10.17%,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进口价指数幅度从1981年到1985年下降了29.52%,而出口价格指数的下降幅度是22.38%,进口价格的下降幅度在这五年中,和出口价格指数相比较,具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如图1和图2所示。由此可见,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一路上涨;而从1986年到2008年中,价格贸易条件从123.0到75.3,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尽管在1993年(149.1)、1997年(119.3)和2002年(107.0)出现了反弹,但是从总体上看是趋于恶化的。价格贸易条件在1994年的时候是119.5,而到了2008年,下降幅度达到了39.0%,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是75.3。由此,这23年的时间中,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幅度高达351.84%,从1986年的65.2上升到了294.6,而同期的出口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达到了176.81%,从80.2上升到了222.0。
造成上述趋势的原因有: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不断快速增长,不断地提高了高新技术产品的管理经验,增加了高新技术产品的资本以及大型设备等产品的需求。同时,在中国国民收入不断的提高下,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也在不断地增加,提高了中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在国家市场上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如:船舶的进口价格从2000年到2008年,上涨了219.74%,而自动化数据处理翻了164.67倍。由此可见,中国出口的工业制品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出口价格指数不断改善的条件下,在中国对进口商品需求增强的背景下,由于提高的幅度没有进口价格指数大,中国贸易产品附加值一直处于国际分工低价值的链端。同时,一些出口商品还存在着恶性低价竞销的现象,导致了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不断地恶化。如:在丝绸的出口上,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降价幅度是84%,而在大葱的出口上,中国对日本的价格降低幅度是62%。在恶性价格贸易竞争中,不但丧失了应用的贸易利益,还加重恶化了贸易环境,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其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从1981年到1998年,由105.6上升到了123.1,是在波动中上升的;从1999年到2008年,由118.9下降到了87.7,在这段时间中,中国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是在波动中下降的。1981年到1998年,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了19.87%,同期进口价格指数下降了31.26%,而从1999年到2008年,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进出口几个指数都有所上升,各上涨了204.2%和312.7%。由于恶意低价竞争,导致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没有定价权。如:中国在世界上是钨生产和出口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滥挖滥采和恶性循环竞争,使中国失去了钨定价的话语权。在波动中,中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只在1984年和1985年之间有反弹,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81年到2003年,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价格指数波动幅度不大,进口价格指数却在增加,而到了2003年以后,攀升的幅度不断地加快。但是,出口价格上升幅度是56.84%,而进口价格指数的曲线上升幅度是119.38%,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大,如图3、图4所示。
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和国民收入不断的提高,在国家市场上,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提高了中国对一些先进管理经验、资本以及大型设备的需求,导致中国对这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显示,在中国一些进口商品中,一些自动化数据处理的进口价格提高了164.67%,而船舶的进口价格提高了219.74%。
第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中国提高了社会总体福利,提高了国外奢侈品的进口价格。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加了中国对耐消品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进口商品提高了进口价格。
第三,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加深,近些年来,加工贸易已经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一直处于国际分工的低价值链端。降低了中国加工和组装产品的贸易附加值,从而导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价格很难得到增加。
第四,目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基数还比较低,但是随着中国不断加深对外贸易的程度,大大地提高了国内的劳动生产率,导致了产品单位价值的下降。并且随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向制造业部门的流入,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向国外子公司出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方法,没有采用国际市场所决定的价格,在公司的内部实施了“价格转移”经营策略,从而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不断地上涨。
另外,随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工业制品具有很大的地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从1981年到2008年,出口商品结构有 1.15上升到了17.35,受到工业制品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很大,如图5所示(戴勇等,2007)。
(二)中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动趋势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收入贸易条件在1981年到2008年期间,收入贸易条件从11.8上升到175.3,是在波动中呈上升的趋势,其中2004年和2008年是下降的趋势,如图6所示。而通过出口数量的扩张,中国改善了收入贸易条件,从1981年到2004年,收入贸易指数上涨了16倍,属于粗放式的增长方式。
从表面上看,中国收入贸易条件获得了贸易利益,得到了改善,但是从实际上来说,在中国总出口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份额的比重不断的增加,对中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1991年的时候,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份额17%,而到了2008年的时候,就增加到了55%,已占总出口额的一半。其次,一般情况下,外商投资的形式是加工贸易,在中国贸易方式中占主导地位,使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受到了限制。同时,一部分跨国公司是由于“价格转移”设立的,实施的是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策略,直接导致中国进口价格的虚高。在存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情况下,作为贸易利益的一个绝对量的衡量,收入贸易条件很难真实地反映中国贸易利益的变动(董国辉,2001)。
(三)中国工业制成品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
首先,一个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是由贸易利益的分配情况决定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具有主导地位,从1981年到2008年,出口商品结构从1.15飙升到了17.35。在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情况下,随着劳动生产率指数不断的增加,提升了工业制成品的单要素贸易条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从1981年到2008年上涨了23倍,而工业制成品的单要素贸易条件也上涨了8倍。中国工业劳动力在2008年时,创造了1299112亿元的财富。
但是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瓶颈是:劳动力由于缺乏对人力资源、设备和技术的投资,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中国的劳动力要素比较丰富、廉价。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虽然缓解了中国就业的压力,在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也使中国企业失去了对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率的能力,造成了中国经济严重的劳动力要素依赖症。另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年)的数据显示,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在跟风和模仿的过程中,造成了一些技术密集型企业缺乏发展和生存的空间。中国对美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从1987年到2002年,涨幅达到了204.18%,从38.3上升到了116.5,双要素贸易条件在不断地上升改善,如图7所示。对日本也是如此,从1987年到2002年,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虽然缓解了中国就业的压力。但是也使中国企业失去了对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率的能力,造成了中国经济严重的劳动力要素依赖症。
其次,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各不相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年)的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改善对美国双要素贸易的条件。从1987年到2002年,由38.3增长到了116.5,涨幅达到了204.18%,而对日本的双要素贸易条件从1987年到2002年,由44.6上升到了119.6,涨幅达到了168.16%。从这些数据上看,中国改善了对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如图8所示。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在几种不同涵义的贸易条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意义,也最容易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计算。因此,在此本文仅对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影像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在国际市场中,由于贸易大国也是商品价格的制定者,进出口价格指数会受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导致进出口商品的供求结构发生的变化,增加了出口产品的国内供给数量。同时,在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生产要素的增长会导致生产要素的成本降低,从而使贸易条件下降。
其次,从技术方面上来说,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分为中性技术、资本节约型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价格贸易条件的计算方法是。价格贸易条件会因为进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的改变而变动。由此可见,当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工业制成品占了主导地位,从而,价格贸易条件会受到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刘娟,2005)。
另外,发展中国家的农矿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小,会导致出口价格难以上涨。但是由于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受到类型和国际分工低价值链端影响,价格贸易条件受到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这些外商企业按照东道国相关的政策、法规,外商投资在东道国利用现汇、技术等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会对价格贸易条件产生以下几点影响:
第一,FDI的“工资外溢”效应。一般情况下,外资公司的薪金都要比东道国当地的工资高,会影响该地区的流动和劳动力市场。而FDI的集中投入,更增加了工资水平的提高幅度,如中国的制造业和卫生体育等,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直接提高了相关产品的劳动成本,从而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而从供给角度上来看,供给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从而使FDI的“工资外溢”效应影响到了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
第二,在FDI中,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贸易方式主要采用来料加工贸易,产品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主要依靠进口。加工好后再销往世界各地。首先,外资企业投入垄断性质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很难下降。其次,进口的原材料价格受到了出口国的垄断控制,因此,价格也很难降下来。另外,很多跨国公司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战略下,采用减少税负、转移资金和利润以及逃避风险和管制等 “内部转移价格”策略,使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严重恶化。
第三,FDI的部门流向。中国是供给曲线向外移动的,从而造成了国家市场均衡价格的下降,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如果FDI流入中国进口部门,增加了竞争部门的产出。从而随着需求曲线向内移动,使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
第四,汇率的影响。汇率是调节一国贸易收支的手段,汇率的变动会引起以本币或者外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比价的变动。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外币会下降。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通过弹性分析法,对进出口商品供求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了论证,并得出了结论:
当SMSX>DXDM的时候,本币贬值会导致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当SMSX=DXDM的时候,本币贬值不会影响本国贸易条件。
当SMSX
从而通过上述不同路径,影响到一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肖龙阶、苗建军,2009)。
结论
综上所述,在1981-2008年中,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由于进口价格大幅度提高以及中国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总体趋于恶化。但是,由于出口数量大幅增加超过了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使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同时由于中国劳动生产率基数低,使中国要素贸易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由此可见,在1981年到2008年期间,虽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价格贸易条件总体趋于恶化。
参考文献:
1.戴勇,俞林,徐立青.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7(16)
2.董国辉.“贸易条件恶化论”的论争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1(3)
3.林丽,张素芳.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及其来源的错误观点,提倡自由贸易,他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开辟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纪元。斯密认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成本比在家内生产时要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处事中的精明行为,在一个大国里这样处事,也不会是愚蠢的。如果外国供应的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些商品要便宜一些,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具有优势的产业生产的部分产品去购买国外产品。”斯密当时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萌芽发展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急切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廉价原料,同时出口生产完工的工业制成品或半成品,在此基础上,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英国机器大工业建立,工业资本迫切需要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先进国家与不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并不太大,各有优劣,因此可以构成“绝对优势理论”的经济基础,但到了李嘉图所生活的时代,机器大工业已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各国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往往出现先进国家比不先进国家处于完全优势的格局,可是这并不能说明不先进国家就没有能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因此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从而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学说—要素禀赋理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对本国贸易进行保护,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对于瑞典这个国内市场狭小,对国外市场依赖性极大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在此背景下,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从资源要素这个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四、其他国际贸易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于1953年发表了《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美国资本地位的在审查》论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200个产业1947年和1951年投入产业和贸易数据进行分析,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应该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然而检验结果却令人震惊,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由此引发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进一步深入思考,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除此以外,保护幼稚工业论,相互需求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理论也都是这样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也随之不断被完善,紧跟时代步伐。
五、国际贸易发展的理论动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法的统一化;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法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 A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从各个方面推动了当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发展就是,各领域的国际经济法律规则逐步取得了功能上的整合;与此同时,国际经济法律规则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国际法律规则开始连结,从而促进形成内外联系紧密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取代了临时适用近半个世纪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继承和发展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的贸易制度。这标志着现有国际贸易制度的正式确立。[1.韩立余:《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制度的完善与中国的对策》,载《法学家》2010年第2期,第148页。]随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加入WTO,世界经济贸易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又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国际贸易法,作为管理和协调国际主体间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也在一步步地向统一化进程迈进。[2.丁灿辉:《论国际贸易法的统一化进程》,载《中外企业家》2008年第4期,第90页。]在本文中,笔者基于国际贸易法统一化进程之动因与国际经济组织对国际贸易统一化进程的作用与影响的分析,指出国际贸易法统一化进程和的归宿。
一、国际贸易法统一化的必然: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全球化”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在发表于1983年的《市场全球化》一文中提出,用以描述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主要指经济现象,即经济全球化。[3.See Leslie Sklair, Competing Conceptions of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World Systems Research, vol.5, No.2, Summer1999,pp.156~158.]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并无普遍接受的统一定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由一个单一市场和生产区组成,而不是由各国经济通过贸易和投资流动连接而成,区域或国家只是分支单位而已。”[4.UNCTAD, Informational Encounter on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rade in a Globalization World Economy,
Jakarta, Indonesia, 1991, June, at19~20.]而在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看来,全球化“从根本上说,正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人民更加紧密的一体化,带来了交通运输和商业成本的显著降低,并且瓦解了商品、服务、资本、知识和跨越国界的人力资源流动方面的人为障碍”。[5.[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全球化及其不满》,夏业良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上述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至少存在如下共识: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过程;第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突破国界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更为自由流动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包括诸多不同层面和要素的复杂过程。这些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经济全球化在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就其对法律的影响而言, 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调整对象的丰富化和综合化。全球化不仅带来了许多过去未曾有过的新现象、新关系、新问题,使得法律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调整对象日趋丰富,还使得不同法律部门间的联系、影响和融合增强。其次是规则内容的趋同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空前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国际协调不断增强。与此相适应,全球范围的法律规则也日趋整合,不仅表现在各国国内法,还表现于国内法和国际法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两套规则体系日趋融合。尽管理论界对于是否已经出现“法律全球化”尚存争议,但“法律趋同化”这一点应当是毋庸置疑的。
当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阶段时,其直接的效果是使以国家领土为主要界限的、分割的国家市场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使得原有的各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相近。经济体制上的相近势必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与标准的趋同。否则,跨国经济交易便不可能在有序的条件下进行。由此可见,国际贸易统一化进程作为“法律趋同化”的一种表现,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是对经济等方面变化的一种回应。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国际贸易统一化进程的动因。
二、国际贸易法统一化的加速器: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国际组织的众多成就之一就是推动了国际贸易法的发展。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促进国际贸易法统一化、丰富国际贸易法的内容、推进国际贸易法的合理化。
第一,国际经济组织对国际贸易问题十分重视。在国际经济组织中,不仅制定有符合联合国法律框架的法律规范,而且还有相应的执行国际贸易法律的具体机构。如国际贸易法的统一规范,世界贸易组织的一系列有关协议和贸易审查机制以及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欧盟法院等。所有这些组成了纵横交错的国际贸易的法律机制。
第二,国际经济组织以其特有机制为国际贸易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秩序和规范。其主要表现在:1、国际经济组织是国际贸易法制定的有效组织者、主持者及编纂者。由某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来主持某个法域的协商和立法在林立的国际社会是难以接受的。而国际经济组织却可担当起这个职责。如联合国贸易会议主持制定的一系列涉及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不断主持的各种议题的协商与协议等。2、国际经济组织以国际条约形式将国际贸易法的规则、制度和惯例加以规范化和法典化。如1976年《仲裁规则》,1978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和1985年《国际贸易仲裁示范法规》等,这些对国际贸易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国际经济组织本身对国际贸易法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因为:(1)国际经济组织就是促进各国合作的一种法律形式,它的建立和发展,本身就是对国际法的发展。同时它还以其基本文件、决议、判例、法律地位以及准造法功能,[6.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9页。]促进国际贸易法的创设。(2)国际经济组织以其特有的机制发挥作用。首先,从制定国际贸易法主体来说,既有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也有非政府间经济组织,它的多种立法主体,使国际贸易法的立法常常反映新的国际经济立法要求,具有时代性,因而促进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其次,国际经济组织在设置、实施国际贸易法时,其法规具有公平、正义价值取向的同时,往往使其法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某些特定的价值观。
三、国际贸易法统一化的归宿:世界贸易法之路
国际贸易法仍在发展,对于它的未来,我们不可臆测。我们只能基于下列事实对国际贸易法的发展方向以及在此发展中国际组织能起何等作用作一番理论探讨。这些事实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法律上的体现就是各国民商法的趋同;人类社会存在共同利益——这表明既有必要又有可能采取统一法律规则。国际组织作用日益增强——WTO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联合国”。[7. 参见陈立虎、吴晓鹏:《简评国际组织对国际贸易法的发展》,载《法学评论》1999 年第6 期,第76 页。8. 有关世界法及法的世界化之探讨参见周永坤:《世界法及法的世界化探索》,载《东吴法学》1996 年号,第1-7 页。
9.任际:《全球化与国际法律意识》,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132页。
10.Pelly V. Royal Exchange Assurance(1757).Burr. p347.转引自[英]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文选》,赵秀文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由于以上事实,国际贸易法的统一化进程必然会持续下去,其发展的结果只能是世界贸易法。。虽然二者从字面上看仅存在两字“国际”与“世界”之差,但二者的内涵相差甚大。后者作为世界法的一个部门存在,主要形式是法律的全球统一性和普遍性。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贸易 技术进步
目前经济学界的普遍观点是,一国的经济 发展 过程就是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即每一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与其相对应的产业结构,且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的合理也必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是经济学界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个国家内部完整的产业结构,其变动及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日益突破国界的限制,以各种各样的贸易手段(方式)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通过国际分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产业体系。如何在此条件下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以此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变得很重要。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和根本动因
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类似的变动 规律 ,即第一产业的份额显著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次,是指在某一产业内部(特别是第二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由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来说, 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有两条:内源性技术进步与外源性技术进步。前者是指依靠国内自主创新来推动的技术进步,而后者是通过技术扩散和吸收转化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实践证明,英国等发达国家依靠前者实现了本身技术的飞跃。而在现实的条件下,我国要想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腾飞,很难完全依赖于第一条路径,所以更多的发展
我国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数据分析
表1是历年我国各个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规律 基本符合 现代 产业 经济 学有关产业演进一般规律的论述,但又有我国自己的特点,即传统部门(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现代部门(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新兴产业的比重开始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特殊的 政治 经济格局,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迅速的恢复和 发展 生产,采取了所谓的赶超战略,即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 工业 ,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这一措施迅速地建立了我国的工业体系,并且使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这一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仍然达到近50%。
(二)进出口贸易额和我国各产业产值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不断扩大,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贸易额更是激增。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一个回归模型如下:yi=a+bx+c(i=1,2,3),其中yi(i=1,2,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各年产值,x表示进出口总额的各年变化值。利用spss软件对国际贸易和我国三次产业进行简单的一元一次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进出口总额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972,0.963,相关关系显著。也就是说,我国国际贸易额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为我国利用国际贸易手段和国际市场的资源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