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服务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经营范围与业务品种偏少。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相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化,主要表现在经营范围较狭窄,业务品种不够丰富。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业务主要集中在一些筹资功能强且操作简单的业务方面,技术含量不够高,其经济收益也不够高,对于中间业务产品的实际利用率较低;
(2)业务规模与收入水平偏低。根据一般经验来看,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会占到全部业务量的一半左右,有些国家甚至超过一半。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中开展中间业务较早,业务量也较大的中国银行,它的中间业务收入却只占到总业务收入的百分之十几,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模式就是利差型,而这与现代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盈利模式的技术含量不高。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品种及技术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商业银行,他们开发出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开辟了更多的机遇。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相对较少,尤其是那些技术含量高而盈利潜力巨大的中间业务更是发展较少,还有些具有高收益和低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也发展较为滞后,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还没有涉足其中;
(4)利差型盈利模式较为突出。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型盈利模式为主,因此,它们的非利差业务开展就较为滞后,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从属和次要的地位。尽管说有些商业银行也会开展非利差业务,但是,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存贷款业务的发展,让非利差业务成为了传统利差业务的推动手段。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些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既得利益而盲目扩大发展规模,反而让银行的创收能力下降。究其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状况和问题,就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储蓄市场,我国居民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到银行里去存钱,这就使得我国居民储蓄率往往居高不下,而这又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利差型盈利模式的基本条件。
2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1)资本约束性不断增强。2010年12月颁布的《巴塞尔协议III》中重新界定了资本的概念,并提升了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我国银监会也根据此协议提出了我国对于资本的监管要求,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1.5%和10.5%或以上,最低的杠杆率为4.0。那么,我国商业银行要想符合这样的资本要求,就必须增加资本或减少风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它的融资压力非常大;
(2)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间的同质竞争较为激烈,它们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较为类似,缺乏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尤其还在盈利模式方面更是惊人的雷同。因此,一些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而不断扩张发展规模,反而忽略了应有的战略发展规划。加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这也促使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
(3)社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我国不少小微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因此,它们很多都不得不转向了民间融资。事实上,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我国社会融资增长率明显高于银行贷款增长率。这就使得作为金融中介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地位大大降低。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就需要尽快开发与证券市场相关的金融业务产品,以更好的应对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3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具体路径
(1)促进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这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不同企业客户的时候,应该要做好盈利模式的相关转型。首先,面对大型企业客户的时候,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重点发展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业务,并为它们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并以这些大型企业客户作为核心,不断开拓更多的上下游客户,尤其是要为大型公司金融产业链上的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个人客户提供发展的机会。其次,面对中型企业客户的时候,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客户群进行管理,让银行在这些中型企业客户中发挥出应有的定价优势。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不断完善信贷与风险政策,为中型企业防范风险提供工具与政策支持,并且也应该为中型企业转型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金融解决方案。此外,面对小型企业客户的时候,我国商业银行就应该引导这些小型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经营模式,并充分发挥出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优势,提高小型企业的风险抗衡能力,还可以引入风险基金、创业基金来为小型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有利条件,最终促进小型企业的健康成长;
(2)促进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与移动金融。这就是说,商业银行在转变与创新自己的盈利模式的时候,就应该借助于银行自身的传统优势,把银行服务与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有机融合在一起,还可以把银行服务与智能手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让用户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随时随地的应用银行的金融服务。其次,我国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转变自己的金融服务理念,不仅要做好产品销售工作,还需要向财富规划方向转变,把银行融资与融智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完善银行的金融服务,尤其是扩展其服务的范畴与品种。当然,我国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同时,必须充分意识到私人客户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一个综合平台,不断帮助他们实现资产增值。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牢牢把握住消费金融需求,科学且合理的分析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与机会,尽可能的防范各种金融欺诈和违规使用风险。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树立正确的风险收益平衡观念,制定面向客户和产品的风险应对策略,并优化信贷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一、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意义
2003年,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进行了系统、具体、明确的规范,推进了商业银行费率市场化进程,对于商业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促进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转变,促进业务创新和成本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服务收费是国内商业银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吸纳存款、发放贷款,随着存贷款利差的逐步缩小,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竞争能力逐步下降。《办法》颁布后,商业银行告别了靠存贷款利差维持生计的年代,告别了因恶性竞争导致市场资金利率混乱、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开始了中间业务发展之道。中国入世以来,面临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随着各种限制的逐步取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银行具有相当成熟的中间业务发展经验和发展体系,而中资银行在存贷款市场的传统优势逐步丧失,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成为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服务收费是商业银行细分市场、选择客户的有效机制。人民银行的《人民银行账户管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账户管理规定赋予了存款人选择开户银行的权利,但却同时否定了银行选择客户的权利。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盈利机构,为维持良好的竞争力,必须根据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战略及市场定位来细分市场,寻求一种客户选择甚至退出机制。在这种环境下,利用价格杠杆即收费政策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
3.服务收费可以有效促进商业银行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在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利润的时代,商业银行的服务品种基本无从谈起。《办法》颁布以后,各家商业银行充分利用此契机,大力研发中间业务品种,拓展中间业务市场,在争取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服务产品,从代收公用事业费到保险、代销基金,从通存通兑到网上银行,各种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商业银行实现了经济利益增长和服务社会大众的双重目标。
二、商业银行服务收费存在的现实问题
与此同时,社会上反对银行收费的呼声高涨,也从侧面反映了商业银行的服务收费存在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联合下发的文件中,三部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坚持服务价格市场化原则的同时,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
1.服务收费屡受质疑,商业银行发展面临不利环境。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改善服务技术、手段和质量,为公众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金融服务。但居民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享受免费服务的惯性思维并未相应转变,公众尤其是中老年客户对于银行服务收费有抵触情绪,各个层面对于银行服务收费理念的树立和引导缺乏有效措施,加上信息时代特有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一个负面报道就很容易触发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使得各商业银行在推出服务收费项目时非常谨慎,严重影响了银行服务转型的进程和业务创新的积极性。
2.收费行为有待规范,信息透明度也需加强。各家商业银行收费透明度不高,营业网点收费公告不够明确、醒目,甚至没有,也无法在各家商业银行网站上直接查询到全部业务收费标准。群众对于银行服务收费一头雾水,无法在支付费用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选择,从而导致误解和抵触。
3.银行服务收费后的金融服务并未相应跟上。一些银行片面强调收费与国际接轨,却忽略了服务质量的改善。比如,在服务收费时未做好相应解释工作;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急功近利,将尚未成熟的服务产品推销给客户,也造成了客户对银行收费问题心存疑虑。
4.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同时承担着服务大众的社会责任,在各家商业银行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需要一个权力机构来对各家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进行引导和明确,规范商业银行的收费服务。在联合下发的文件中,三部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坚持服务价格市场化原则的同时,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
三、完善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建议
1.切实转变公众的错误观念,创造商业银行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商业银行应该加强社会宣传,让公众明白,银行服务收费是在设备、人员服务等多方面投入后应得的正常回报,客户在得到了金融服务的同时,理应付出相应酬劳。同时应争取公众媒体的支持,通过对银行服务收费的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避免陷入社会舆论的漩涡,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业务发展。
2.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作为银行服务的消费者,客户对于收费政策有知情权。各家商业银行应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特别是基础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应通过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进行长期公示,让客户在享受服务之前对于自己需要付出的成本心知肚明,消除被蒙蔽的感觉,让银行服务收费更加人性化。
【论文摘要】客户需求是银行业务转型的出发点,是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源泉。不断创新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归宿。是银行价值最大化得以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银行可以通过网点转型,促进基础业务转型,为树立中间业务的基础地位提供可能:通过建立专业团队,实现投资银行业务的快速突破,抢占中间业务的制高点和市场先机;通过对公信贷业务上移。对公司类客户提供更高质量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促进部门联动和业务整合,为中间业务发展开辟通道。与此同时,还应不断了解和追踪客户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经营模式及业务结构,以更好满足客户日益变化和增加的金融需求。
一、客户需求多样化使业务转型成为必然
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基本需求,二是附加需求。对于公司类客户而言,过去对银行服务更多的是基本需求,即对银行传统存、贷款、汇总结算业务的需求;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延伸,企业对银行服务的需求更加侧重于附加需求,即借助银行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优势,对银行投资、理财、、咨询、风险管理等服务功能的需求,也即对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需求。对私客户亦是如此。过去,客户到银行来一般只办理简单的存取款业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富裕程度不断提高,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查询、办卡、交费、买基金、买保险等,成为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需求的主流。
服务无止境,千方百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是现代银行的天职和生存的本能。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令客户满意的银行才会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当客户高度认可银行提供的超额服务时,银行所创造的超额价值成了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必须摒弃传统的经营观念,实施业务转型,即从传统利差收人为主向中间业务收人与转利差收人并重的盈利模式转变。
二、业务转型伴随着中间业务大发展
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模式下,银行的部门设置以储蓄、信贷和会计三大部门为主,网点职能主要表现在吸存、放贷和会计核算功能上。在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的今天,业务转型后的银行在部门和网点定位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形成对公、对私专业服务团队和营销服务新型网点共同作业的格局,其结果是大大促进了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一)通过网点转型,促进基础业务转型,为树立中间业务的基础地位提供可能
所谓网点转型,就是要通过调整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及内部流程等方面,深人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达到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和销售能力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积极开展网点转型并取得明显成效,突出的一点就是银行的盈利模式发生了改变。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客户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功能的柜台,分别向不同的客户推介不同的产品。就像大型菜市场一样,按照商品类别分别设置不同的区域,实行精细化管理,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营销。为客户提供多样、便捷、更加精细化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不放松抓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证券、保险、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通过建立专业团队,实现投资银行业务的快速突破,抢占中间业务的制高点和市场先机
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已涉足多年,并具有成熟的经验,取得丰硕的成果。在这些银行的营业收人中,60%是中间业务收人,而中间业务收人的80%为投资银行业务收人。伴随着国内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推进,国内商业银行将迎来做大做强投行业务的时代。投资银行业务已经事关银行公司业务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对于全行未来的业务战略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投行业务是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最好的平台,客户的投资需求、融资需求、上市需求和风险管理、财务顾问需求等等,都给银行带来了许多创新产品的要求和机会,使银行充分发挥银行信用中介和信用创造功能,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和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辅以灵活多样的投资银行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人,改善银行盈利模式和收入结构。
(三)通过对公信贷业务上移,对公司类客户提供更高质量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促进部门联动和业务整合,为中间业务发展开辟通道
对公信贷业务经营层级上移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银行经营集约度不高、经营专业化程度不高、为客户提供高档次产品服务的能力不强、信贷基础管理薄弱等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公业务上移,首先是增强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了风险质量。第二,解放了基层行生产力,使基层网点有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投人到改进服务上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第三,有利于银行中间业务产品服务团队的建设。比如成立了投行业务团队、国际业务团队等专业化的团队,集中优秀的人才,从省行和二级分行层面提品服务和技术支持。第四,对公业务上移,强化了部门和条线之间的联动。通过跨部门、跨条线、跨层次的联动与交叉影响,大大提高了金融产品的覆盖率,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三、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认识应贯穿于中间业务的整个过程。端正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问题,改变为吸收存款而开展中间业务的出发点,真正把中间业务作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的支柱性业务,将中间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看待。同时还要坚定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的信心,过去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增长速度逐年攀升的成功经验,加上未来更适合中间业务发展的经济金融环境,均说明在中间业务领域我国商业银行有能力做得更好。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最终在措施和行动上推动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资源激励要到位
中间业务要发展,长期靠产品,短期靠激励。目前,各大银行对中间业务激励力度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加强,激励费用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激励方式上,由整体激励细化到产品,实行现买单制度,对中间业务产品激励实行了统一的“明码标价”,按业务量或收入分别配置不同的人力费用和营销费用激励标准,直接对现到基础机构和前台人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行尤其是基层人员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为银行中间业务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动力。超级秘书网
(三)做好品牌整合和宜传
企业的竞争最直接的就是品牌的竞争。产品是一时的,品牌的长期的。中间业务代表银行发展的未来,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品牌的创造和树立。根据“满足客户需要,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建立可以覆盖客户多方面需要的产品线,创建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实现客户满意与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借助网点、客户经理以及内外部各种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介银行的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使银行的产品广为人知,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本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功能和优势,积极培育新的客户群体。
(四)解建立产品与服务创新的机制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总审计室,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利率市场化、外部竞争加剧、经济结构变革等对国内商业银行以存贷差盈利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要转变观念,加快变革才能形成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变革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049-02
得益于中国改革、经济增长、人口红利及银行自身的改革与努力,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与2005年相比,国内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从37.47万亿元增长到151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7%,净利润由2599亿元上升到1.42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2%,均远高于经济增速。
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国内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市场与国外接轨程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参与到我国的市场中来。国内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逐渐被削弱,固有的盈利模式已经被打破。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压力正一步一步的逼近。
一、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转型压力
在改革红利减弱的背景下,国内银行既往的高增长盈利模式将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1.利率市场化压缩了银行利润空间
在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的背景下,以借贷为主的高利差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首先,银行为了吸收存款将会上浮存款利率,必将增加银行的资金成本。其次,利率市场化将增加优质企业的议价能力。商业银行为了吸引优质企业,将不得不考虑降低贷款利率。此外,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利率定价时必须全面考虑经济、市场、对手等情况。利率的波动将增加更多不确定性。
蓬勃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变相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理财产品的高速发展,导致大量资金流向理财产品,分流了银行的存款,致使银行融资资金匮乏,成本大幅上升,进一步降低了银行的净息差。
2.同业及跨界竞争全面展开
“超级网银”、跨行取现等的推出,淡化了银行边界,弱化了传统渠道优势。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出现,使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的优势愈发明显,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将受到金融脱媒的威胁。此外,保险、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也会分流传统的存款业务。
此外,互联网的金融创新也在慢慢的吞噬着银行存款、贷款、支付等传统业务。余额宝的推出、货币基金实现T+0等功能,侵蚀了银行的传统存款功能;阿里贷、人人贷、虚拟信用卡等网络贷款的层出不穷,侵蚀了银行的传统贷款功能,这都对传统的金融业造成了新的挑战。
3.流动性风险凸显
商业银行为保证负债资金的竞争力及营利性,应该使资产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期限和回报率相匹配。然而部分银行在利润考核压力之下,发放贷款的冲动较大,信贷业务扩张较快,银行内部资金备付率低,降低了超额准备金率,导致银行系统内流动性的边际承压性下降,容易受到资金供需变化的冲击。此外受金融传媒影响,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大规模扩张,银行倾向于以短期资金投向长期资产。这种期限错配的盈利模式导致流动性问题更为严重,容易发生大规模现金短缺的问题。
另外,利率市场化后,储蓄客户、贷款客户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存款取款、提前归还贷款的行为可能会增多,这将使银行头寸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同业竞争的加剧,加剧利率的下浮,商业银行为了保持利润率将更加趋向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增加流动性风险。
4.经济结构转型和监管政策提出新要求
2013年6月末的“钱荒”,可能带有偶发性,但也暴露了金融领域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和泡沫化的倾向,说明银行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等国家宏观经济的要求。过去银行业务本身过度的扩张造成放出的资金量过多、流转速度过快,以至于外部环境发生突然变化时,出现了资金紧缺的问题。商业银行必须改变这种粗放增长、依赖存款增加、倒逼中央银行的模式。
近两年,银监会出台了资本充足率管理、“腕骨指标”等监管规定,明确了银行收费、理财业务等系列监管要求,并规范了债券市场交易、银行同业交易等。这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既有盈利模式形成了挑战,要求银行加快转型的进度。
二、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
以上诸多压力,表明商业银行的发展不能再一成不变,商业银行要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找准在市场中的定位,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快转型的进度,寻找新的盈利点。
1.顺应经济形势发展找准转型定位
国内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参加到市场竞争中:一是更新发展理念,突破传统银行粗放式的依附于存贷利差盈利的发展模式,从大局出发敏锐捕捉市场盈利机会,以客户为中心,在强化服务管理、完善服务产品、增强服务功能的过程中持续发展。二是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新的经济形势及市场环境中,需要银行具备一定灵活性,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构建与市场高度契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做到目标明确、管理有序、职责分明、服务专业。
2.拓宽盈利渠道,创新盈利模式
各家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探索业务经营模式转型的方式和方法。寻求增值服务和存贷业务共同发展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资源逐步向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倾斜,寻找新的增值亮点。对大型客户的服务要从单纯的存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过渡到为其直接融资提供综合性的银行服务。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在利率市场化的大局下其着力于发展新型业务。中间业务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盈利的新增长点。但是,发展中间业务绝不仅仅是提高业务费用或者扩大业务规模,而是要根据银行自身特点寻找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制定产品创新规划,明确产品创新战略。商业银行内部应该建立清晰的产品创新策略,强化产品组合创新,充分体现差异化,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品牌价值。
确定产品创新的重点。牢牢把握国家经济转型带来的机会,坚持“客户、市场、监管”三个方面的创新驱动,努力发挥整合和联动优势,努力抢占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创新制高点。
4.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树立正确的风险收益平衡的观念。站在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角度,处理好收益的当期性和风险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在统一风险偏好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客户和产品,明确相应的风险政策。研究制定科学的资产负债结构策略,强化流动性缺口管理。优化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机制,实现权责对等、决策高效、流程科学、运转顺畅。
完善风险管理绩效考核机制,通过考核传导高层的经营意图和风险偏好,引导基层机构的业务行为。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转变为可衡量的当期成本,重新对当期收益进行评估,计算出风险衡量后的收益大小,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对等。
5.加强资产管理能力
加快风险计量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效果。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和客户的不同生命周期建立相应的风险计量模型,并嵌入业务流程,形成体系化的运行模式。打造资产管理平台,提高资产配置和管理能力。
围绕资本约束的要求,建立资产与资本联动的管理机制。在资本约束下发展业务,业务的发展速度必须在资本可控能力之内,确保风险资产的增长与资本的充足率、市场环境、风险控制能力相匹配。
6.放眼全球,加快国际化步伐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银行业市场越来越开放,但受国内制度的限制,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并不高。面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增多,与国外企业合作越来越密切,国内商业银行应加速完善自身业务体系,提高国际化程度,建立国际业务团队,为中资企业提供现金集中管理、海外融资、大宗商品交易、投行以及市场风险管理等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服务。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为国内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机遇。自2009年中央银行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境外人民币存贷款、结算、托管等业务需求势必快速增长,为国内商业银行业带来新机遇。
参考文献:
[1]王朝阳.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转型[J].金融博览,2014(10).
[2]徐志宏.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几个认识问题[J].金融论坛,2006(9).
腾讯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形成新的业态的机遇,通过建立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嵌入主营业务。
盈利模式:在一个巨大的便捷沟通平台上影响和改变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并借助这种影响嵌入各类增值服务。
创新性:借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之力切入市场,通过免费的方式提供基础服务而将增值服务作为价值输出和盈利来源的实现方式。
阿里巴巴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与企业营销相结合的机遇,将电子商务业务主要集中于B2B的信息流,为所有人创造便捷的网上交易渠道。
盈利模式:通过在自己的网站上向国内外供应商提供展示空间以换取固定报酬,将展示空间的信息流转变为强大的收入流并强调增值服务。
创新性: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国内外分销渠道和市场机会,使中小企业降低对传统市场中主要客户的依赖及营销等费用并从互联网中获益。
携程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与传统旅行业相结合的机遇,力求扮演航空公司和酒店的“渠道商”角色,以发放会员卡吸纳目标商务客户、依赖庞大的电话呼叫中心作预定服务等方式将机票、酒店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约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作为核心业务。
盈利模式:通过与全国各地众多酒店、各大航空公司合作以规模采购大量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消费者在网上订客房、机票积累客流,客流越多携程的议价能力越强其成本就越低,客流就会更多,最终形成良性增长的盈利模式。
创新性:立足于传统旅行服务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完成一个中介的任务,用IT和互联网技术将盈利水平无限放大,成为“鼠标+水泥”模式的典范。
招商银行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相结合的机遇,以“金融电子化”建立服务品牌,先后推出国内第一张基于客户号管理的银行借记卡、第一家网上银行,第一张符合国际标准的双币信用卡、首个面向高端客户理财产品的金葵花理财、首推私人银行服务及跨银行现金管理等业务。
盈利模式及盈利能力:通过扩大服务面、延伸服务线取得多方面的利息收入与增值收入。
创新性:将信息技术引入金融业的发展,并以“创新、领先、因你而变”时刻不断推出新服务,引领金融业的发展。
苏宁电器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以家电连锁的方式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同时加强与全球近10000家知名家电供应商的合作,打造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高效供应链,强化自身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
盈利模式:基于SAP系统与B2B供应链项目、通过降低整个供应链体系运做成本、库存储备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一“节流+开源”的方式实现营收。
创新性:以家电连锁的方式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力,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向上游制造环节的渗透,使零售与制造以业务伙伴方式合作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进而打通整个产业价值链以谋求更高价值回报。
百度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力求“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为网民提供基于搜索引擎的系列产品与服务,全面覆盖了中文网络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
盈利模式:采用以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实现营收。
创新性:借助超大流量的平台优势,联合所有优质的各类网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联盟,使各类企业的搜索推广、品牌营销的价值、覆盖面均大面积提升,并从中扩大盈利来源。
华为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定位为通讯设备领域的系统集成服务商与量产型公司,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端到端通信解决方案,并围绕通讯设备领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形成完整的产品线。
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整个通讯产品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赚钱。
创新性:凭借通讯设备领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上完整的产品线的营收,以牺牲暂时的亏损为代价将投入市场的新产品按两三年后量产的模型定价,利用企业规模效益、低耗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非核心环节外包、流程优化等方法挖掘出的成本优势挤垮或有效扼制国内竞争对手,并利用研发低成本优势快速抢夺国际市场份额,打压在成本上处于劣势的西方竞争对手,形成著名的“华为优势”。
巨人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集团紧紧抓住企业价值链上“营”与“销”的环节,通过颠覆式的“营”定义新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地毯式”与“侧翼进攻”的“销”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力。
盈利模式:尽管在表面上“脑白金”、“黄金搭档”、“黄金酒”用的是传统盈利模式而“征途”游戏采用“基础服务免费+道具收费”的模式,但实质上巨人是通过营销创新形成的产品服务新概念实现营收。
创新性: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决策处境、消费心理、消费心态等实际需求,用全新的“营”与“销”的方式将实际品质不高的产品或服务赋予全新的概念,并以较短的销售渠道、较宽的销售网络从侧翼迅速介入市场。
比亚迪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依托某一产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在相关产业转型或兴起的背景下,将其产业优势向这一领域进行逆向的产业转移,形成跨领域的、稳步攀升的产业扩张。
盈利模式:在产业转移与扩张的过程中,通过改变产业景框、设定新的游戏规则、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顾客需求进行价值创新,以蓝海战略实现营收。
创新性:基于电池领域的绝对竞争优势与产业优势,在已有商业领域取得成功后,以较强的复制能力、稳定性、技术创新等,集中利用内部资源、整合各业务群中的优势元素塑造向新兴领域或转型产业进行产业布局的转移与调整,繁衍一个又一个新业务,实现塑造蓝海、产业扩张与价值创造的统一。
联想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依托强大的销售网络,以“贸工技”向“创新驱动”的路径,围绕国际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产业价值链,从加工代销的低端环节向重研发、重服务的高端环节与高级业态攀升与演化。
盈利模式: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逐步由以往的大规模低成本制造作为盈利源开始向以服务增值作为盈利增长点的方向转变。
创新性:在缺乏,甚至一度弱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弯路”下,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与政府支持,利用民族情结建立起庞大的营销体系、服务网络与市场优势,逐步以产业后端(市场)的控制力提高对产业中端资本(青岛铝塑板qdlvsuban.com)的控制力,进而以产业中端(资本)的控制力提升对产业前端(技术)的控制力。
对上述商业模式进行梳理不难发现:
第一,“十大成功商业模式”从年代的角度来看呈现出“两端少、中间多”的格局,所涉及的企业实现了持续经营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一定的体量。
第二,“十大成功商业模式”可进一步划归为“基于技术突破与创新”和“主要依托产业价值链融合与分解”两类,并在不同的领域与产业价值链条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