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价值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局限于政治价值,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突破其原有的社会价值局限,逐步彰显生态价值,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一、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里的“价值”是客体对主题的一种满足关系,反映的是人与外物的关系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价值主体划分,可以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具体形态的一种,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社会生态现象而显现出来的。

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发展性价值。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及构成要素和生态环境及构成要素之间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合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连接人与社会的桥梁,既要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又要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应培育一个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第二,合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主体需要的同时,也要遵循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任何有违规律的活动,人类不能为之;任何不合目的的活动,人类不必为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遵循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第三,合必然性。合必然性是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合必然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而且这种实现也是必然的。第四,实践性。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人们生态观念的形成和生态行为的养成。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促使受教育者将生态价值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观念,并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践行生态活动,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表现

1.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主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实质是将人类社会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而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关注于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道德观念应该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在于: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使人们认识到,人只是整个自然界中普通一员,自然界中的其他成员的生命也是珍贵的。自然本身除了工具性价值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只有彻底改变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否则最终将受到自然的“报复”。

2.帮助人们树立整体利益观

利益观是人们对利益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态度。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建立和谐世界,树立全球意识,确立整体利益意识,打破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旧秩序,彻底扭转全球利益分配格局,以期实现人类整体利益的和谐共生。这就需要把人类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全球角度去思考和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讨论与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原则。当今时代,尽管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导致国家、地区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可是谁也无法否认,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和人民发展相互依赖、命运息息相关。人类应该抓紧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机遇,相互沟通与协调,从人类整体角度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帮助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侧重强调公平性与持续性。这里的公平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一是代际的公平;二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平等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人与自然、人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平等。持续性强调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自然界的可承受度,考虑长远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提高行动的预见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

1.低碳旅游发展的必然性

作为一种最为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低碳旅游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很多人将低碳旅游归纳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旅游活动,也就是在开展相应旅游活动的同时,将碳足迹和温室气体排行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得旅游与社会经济和公共环境效益处于一个同等的高度上。笔者分析,低碳旅游的方式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低碳旅游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与传统的旅游相比,低碳旅游突破了以往纯消费、纯损耗的模式,它可以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优化旅游行业的产业结构,降低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旅游模式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2)低碳旅游将在旅游者、交通和资源三方面进行突破,在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注入减少能源消耗的理念,譬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其鉴定的指标清晰明了,具有广泛的发展范围。(3)从实现的手段分析,低碳旅游的手段重在“维持”和“保护”,在开发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将遗弃的资源再回收,实现局部可持续发展,既不加重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还能够创设低碳的环境,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2.低碳旅游的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旅游行业引入低碳旅游理念之后,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使得旅游低碳模式更具市场的空间和潜力,其他发展的前景也越具可观性。首先是我国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旅游类型多种多样,可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随之我国内需的扩大和相关结构政策的调整,低碳旅游可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损耗,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扩大内需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其次是在我国居民收入提高之后,旅游行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单单依靠传统的旅游方式,将会使得旅游资源被不断消耗,因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也开始倡导自然和谐的理念,低碳旅游也将应运而生,在相关政策的倡导下,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具发展前景的支撑。再次是低碳旅游以生态文明的姿态出现,超越了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形成高效循环的产业体系,另外,低碳旅游还通过资源节约机制的建立,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开发机构,实现旅游行业可行配套体制的全面建设。由此可见,低碳旅游的发展从单纯的旅游领域升华到生态文明的高度上,缓解了旅游行业与自然资源进展的局势,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3.低碳旅游发展的建议措施

3.1低碳理念推广和政策措施的制定

循环经济讲究的是资源的内在发展,低碳旅游要在旅游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倡低碳消费、绿色保护和回收利用等理念,作为低碳旅游的执行主体,旅游单位要在旅游者旅游的过程中,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改变以往旅游过度消费和损耗的模式,譬如旅游饭店、景区、商场等方面,一方面是倡导节能和减排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是为旅游者提出环保消费的建议,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政策措施方面,我国相关的旅游行业部门和主体要予以积极的配合支持,创建合作模式的联动机制,各县区的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创设有利的宏观旅游环境以及内在调整机制,为低碳旅游的健全发展提供政策条件,也能够快速引导公众参与。而事实上,无论是低碳理念的推广,还是政策措施的扶持,都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促进环境的优化和提供人文的关怀,激励和引导旅游主体参与低碳旅游的建设。

3.2建设低碳旅游设施

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笔者建议纳入“筹资渠道、合作方式和经营发展多元化“的模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低碳旅游开发发展当中,譬如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建立和健全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在综合考虑旅游环境质量、容量和承载力发展的基础上,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措施,形成内外兼修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建设低碳旅游设施的同时,笔者认为还有必要融入以下三种旅游低碳模式:首先是景区环境卫生的加强管理,目前的旅游景区很多环境死角没有进行清理,降低了旅客对景区的满意度,因此,进行定期的清理,譬如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一次,可以减少垃圾的污染,为了减少环境卫生清理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要鼓励景区周边学校学生为景区进行义务清理,在与学校交流的同时,将低碳理念也融入到学校当中。修葺损坏的卫生设施,要增加垃圾箱等配套设施。其次交通方式的选择也要鼓励低碳化,譬如选择铁路、公共交通、环保型骑车、步行,尽量减少自驾游,在某些景区限制自驾车辆,以减少自驾车辆产生的含碳量和气体排放量。最后是减少一次性旅游用具,譬如瓶装水、袋装食品等,鼓励旅游者自带水果和食用当地的应季蔬果,以减少大量的资源消耗。

3.3旅游人才的培养

低碳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具有发展的潜力,但其发展最终需要大批的专业性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为了培养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旅游人才,笔者建议通过开展旅游院校、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等模式,加强对低碳旅游理念的研究,将相关的规划研究落实到人,为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的旅游行业体系需要进行调整和健全,鉴于低碳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从低碳环保的角度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和配套设施,取代以往损耗性的旅游模式,促进低碳旅游尽快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式。

参考文献: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生态;景观;花果山

1.项目概况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建校,东部校区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与甘井子区交界的凌水镇内,占地面积为211.4万m2,建筑面积136.6万m2。周围高校众多,北侧紧邻大连软件园,南侧为大连海事大学,西侧为自然山体,东侧为居住用地。

位于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中部花果山的山上礼堂,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大连理工大学举办校园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公共建筑。礼堂正门前山体绿地非常受学校师生以及教职工们欢迎,常用于集散、健身、休憩等活动,使用频率很高。随着时间推移,目前场地内可活动区域十分局促,功能单一,服务设施亦年久失修,陈旧落后。场地内绿地仅植有大量黑松、刺槐等,种植层次不足,缺少季相变化,植被维护欠佳。该场地越来越不能满足大连理工大学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校园景观环境的要求,亟待重新改造景观,拓展多样性使用功能,诠释校园文化精神和历史文脉,提升高校校园生态环境的格调与质量。

2.生态建设原则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和理论的重大变革,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在大学校园景观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内涵,因此,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大学校园景观,具有必然性。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社会经济文化政策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具体到高校的层面上,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生态校园”。“生态校园景观”是“生态文明”在高校环境下的基本体现,是顺应国家政策形势,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必将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3.规划思路

3.1功能设置

以校园环境为载体,弘扬“求实创新”的校风,并将这些精神融合于校园环境之中。将花果山景观分为校园主人口广场、晨读区、中心广场区、植物观赏区、综合功能区。

3.2节点设计

(1)入口广场。人口设计以开放性“同心圆”广场为主体空间,周围绿化根据地形采取台地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并设计了文化墙进行点题,以期引导学生做人、做学问和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等方面寻找创作思路。(2)晨读区。位于绿地北面居中位置,形状呈现一个椭圆形,表面铺有透水铺装,该区中心位置设有长廊和方亭,两边均有立体树池,树池两旁有石凳、石桌,布局呈现规则式。植物上种植了桂花、樱花、银杏、红枫、迎春、含笑等,目的是为了在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可观。(3)中心广场区。位于花果山中心位置,由3个不规则圆形铺地组成,表面铺有彩色透水砖。广场中心设计了环形喷泉,周围设计了立体花坛及环形花架;周围设计了立体树池座凳,方便同学们一边观赏喷泉,一边休息。两侧伸出平台放置花钵,雀跃的水声、芬芳的花朵,迎接四方友人,体现了师生热情好客欢迎四方友人来此学习交流。(4)植物观赏区。该区域分为竹林、水杉林、樱花林、银杏林等。该区突出校园生态环境的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植物景观来消除学子们的各种压力。(5)综合功能区。东侧绿地构图以大小不同弧形交错,局部运用次轴线衍生出的斜线元素,它们共同组成有开放式的铺装场地、大线条的植栽和开敞的草坪,可以在场地上休息、纳凉、观景。作为一个多功能区域,与开敞的集散广场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得设计精细、疏密有致、空间丰富。

3.3种植设计

在保留原有物种的情况下,依据园林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原理,科学合理地创造出多层次、多色彩、全方位、生态型、园林式的校园环境景观。乔、灌、草科学合理的复层搭配,创造出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同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呈现出宜人的生态景观。

本方案坚持以树木造景为主,尽可能地提高绿地率,建设绿色大学校园。本基地选用的落叶乔木包括国槐、梓树、臭椿、白蜡等;彩叶树种有紫叶桃、红叶李、金叶接骨木、花叶锦等;秋色叶植物有银杏、红瑞木、元宝枫等;地被植物包括鸢尾、紫花地丁、白三叶、蒲公英等,这些地被植物具有选择适应力强、观赏性高、粗放管理等优点,可作为草坪的替代植物美化校园景观。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 必要性 清洁生产 环境保护 有效措施

现今,我国煤炭资源的消耗量巨大,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火力发电厂作为我国电能供给的主要企业,其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要切实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并维持火力发电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火力发电厂必须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寻求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火力发电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火力发电存在的必然性

当前,火力发电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其对能源加工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再者,电力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也对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及人民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最后,电力能源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其对现代经济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发展都肩负着重要责任。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当前社会火力发电存在的必然性。

2.火力发电带来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电力生产力也大大提高,特别是火力发电,其对于我国电力生产力的增强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但是,在火力发电厂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大力电力能源的同时,其也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火力发电厂进行清洁生产的有效措施

1.加强清洁生产的审计推广。

清洁生产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对火力发电厂的各项方案进行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分析,从而有效降低火力发电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清洁生产的审计工作是火力发电厂有效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基本与前提,同时其对于工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加强清洁生产的审计推广,我们就要在工厂生产中容易产生污染的关键环节,对污染物进行定量、定时的动态跟踪检验,从而有效探究火力发电厂高耗能、高污染的主要原因,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来切实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开展持续的清洁生产战略计划。

现代社会的火力发电企业,大都已经开始清洁生产,但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限制了清洁生产效果的发挥。对于火力发电的清洁生产,其的特点是相对性、动态性以及连续性。所以,为了保证现代火力发电企业清洁生产的有效开展,并保持其开展的连续性与全面性,我们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清洁生产战略计划。

对于清洁生产的战略计划,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地规划与设计。首先,我们应该构建科学、可行的企业清洁生产机制,以协调、组织火力发电厂的工人有效进行清洁生产。再者,我们还需制定合理科学的清洁生产管理模式,以有效发挥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效果。最后,对于容易在清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还要对其进行不断地研究,以不断地优化清洁生产技术。

三、火力发电厂进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1.在发展规划方面要严格管控与科学决策。

从实际来说,我国现今大部分地区的火力发电产能并没有达到标准释放,有的地方过于超前,而部分地区的装机容量还稍有欠缺。所以,火力发电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对新项目进行申报时,要严格把关,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只考虑自身企业以及当地吸纳投入资金的多少。

再者,在对新项目进行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严谨地论证,以选择优秀的经济发展项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2.对火力发电厂的设计与建设进行优化。

现代火力发电企业在进行工厂的设计、建造时,就要具有一定的长远发展眼光。对于新项目工厂的设计起点就要具有一定的优势性,以世界一流水平为设计标准,并加强对工厂建设施工的监督与规划,从而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建设质量,以降低环境保护成本,增强火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于火力发电的燃煤运输以及存储方式,我们也要进行适当地优化,以切实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燃煤要在经过多种运输渠道后才能进行锅炉燃烧,而在这整个运输过程中,其都可能产生扬尘,所以,在对火力发电厂进行设计时,要尽量地缩短燃煤的运输距离与环节,并且,还要对燃煤的输送与存储进行事先的除尘方案设计,以切实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3.加强火力发电的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当前的循环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在管理体制、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火力发电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对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获取以及环境保护的加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建立起火力发电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综合多个方面来鼓励其对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开发与运用,从而切实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四、总结

火力发电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等都要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其对环境却有着极为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因此,火力发电企业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获取以及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清洁生产作为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其对环境保护、企业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都有积极的影响。所以,现阶段,火力发电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清洁生产,并结合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来切实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保护我国的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少卿.火力发电环境污染问题管控因素分析与对策[J]华中电力,2013(09)

[2]刘海涛,汪晓云.在节能减排背景下提升火力发电产业的发展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4)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生态学说;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15日

人类自产生以来,其命运就始终与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休戚相关。人类对自然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决定了人类发展理念和实践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而带来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生态学说是“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克服了陈旧自然观的种种局限,确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为者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的自由解放理论奠定了基础,成为“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本质统一”的理论基石。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一脉相承,是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一、一脉相承的始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既是自然观的核心内容,又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自然观和发展观的不同价值取向。“两型社会”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根本出发点,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实现了始点上的一脉相承。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强调,自然界是渗入人的因素、与人类活动密切联系的“人化自然”。在生态学说看来,人与自然是价值统一的。一方面人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自然。“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可见,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与人类一起构成了内在关联的生态系统。“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在生态学说的视野中,自然界是作为人类客体并与人类主体相对、被人类本质力量中介了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界,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可见,马克思眼中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与人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人类价值统一的自然界。

从根本上说,“两型社会”建设是人类在反思传统发展观带来困境的基础上,力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想境界正如马克思所言,“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二、一脉相承的关系: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

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强调,人、自然、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健全合理的社会发展应该是在人与自然价值统一基础上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正是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视阈,实现了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在价值关系维度的一脉相承。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总是要以历史地变化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也就是一部特殊的自然发展史。”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简单地被归结为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是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关系。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人的自由全面解放。可见,生态学说的自然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即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

“两型社会”建设立足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坚持全面的、整体的发展价值理念,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局限,蕴含着对人类社会整体、全面、协调发展的追求,凸显了人-自然-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目标。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视阈中,“我们不但要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的提升;不但要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不但要关注‘突出重围’、‘闯出一条路’,同时要更加注重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协调;不但要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要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

“两型社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大发展观”,它不仅强调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顺应自然和创造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和超越自然的统一,而且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以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为根本宗旨,努力促进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等各个系统的协调共进,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一脉相承的中介:生态文明实践

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必须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一中介才能得以实现。“两型社会”建设凸显生态文明实践对于消除人与自然的价值冲突、缓解发展困境、促进人类整体和谐进步的关键意义,在价值中介即实践的观点上与马克思的自然观实现了一脉相承。

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以实践的观点超越了唯心主义自然观和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界被当作绝对观念或抽象精神借以实现自己目的的一个外在环节。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是却陷入了“人与自然直接统一于自然界”的直观唯物主义误区。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以实践为出发点,重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对人类社会的优先性,又重视它的属人特性和历史性,强调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协调和统一,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纵观人类发展史,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从依赖自然——超越自然——回归自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一方面带来社会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人与自然的价值对立和分离。面对这一发展悖论,生态学家主张向“荒野自然”的回归以缓解人类发展困境,经济学家则试图通过“零增长”扼制全球生态危机的蔓延……文明的忧患迫使人类不得不反思自身的行为、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和谐之道。

“两型社会”建设引导下的生态文明实践的根本旨趣在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社会经济增长、人类物质欲望对自然的改造利用限制在生态系统可接受、可承载的范围内。生态文明实践主张需要和限制的平衡,兼济代内和代际的公平,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人类自身的关系,以及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一脉相承的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类在丰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超越自然和历史的必然性,不断向自由和解放迈进。这是生态学说自然观的终极归宿,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最高目标。“两型社会”建设凸显人类实践行为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应然价值要求,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在终极价值目标上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一脉相承。

生态学说自然观的核心内容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两型社会”建设遵循生态学说自然观的根本要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社会整体发展的价值诉求,将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人,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其他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又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两型社会”建设克服了传统发展观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片面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以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解放。

“两型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其根本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人类实践的历史变革中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实现。人的生态和谐性生存必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首先,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全面”的方法论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在社会发展中,“协调”是一个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是落实“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形式。最后,“可持续”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方式和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马克思生态学说的自然观立足于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在具体的社会机体的发展和更替中实现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理念,“两型社会”建设以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为逻辑起点,强调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价值理性上的终极关怀。因此,“两型社会”建设是在新的历史实践背景下对马克思生态学说自然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只有全面落实“两型社会”建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也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类自由和全面解放的最终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林东.人化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