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暴力产生的危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青少年;校园暴力;原因分析
1 青少年校园暴力概述
1.校园暴力的相关定义
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出现的新概念,有研究者将其概括为:“校园暴力,是指以校园为背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既包括学生又包括老师)的导致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行为。[1]”由于本文主要探讨中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问题,不涉及师生之间。所以笔者认为,中学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学校园内外,由某些学生发出的对其他学生带来心理或身体伤害的攻击。
2.目前国内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数量和速度都在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校园暴力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近期,“欺凌弱小”视频频繁曝出,其暴力程度令人发指。2015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是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此外,小学阶段以13%的比例成校园暴力事件的第二高发阶段。与全球校园暴力的严重化趋势相比,我国的校园暴力程度要轻,但是危害之大。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王家绵认为,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扭曲,如果任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给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危险。[2]
2 中学校园暴力的原因
1.青少年发展的矛盾性是学校暴力的根本原因。
第一个提出青春期理论的心理学家霍尔,他把青春期看作是“大动荡”阶段之一。[3] 青春期是个体发育最明显的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着的变化。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型的巨大变化。同时,青春期的脑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发育成熟,使得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求能力迅速发展。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的成熟,开始有了性的冲动和向往。尤其到了青春期中、后期,当性激素分泌达到一定程度,性激素刺激容易打乱原有的心理和生理平衡。生理系统的不平衡容易导致个体的情绪不稳定、易激动,从而容易导致暴力和犯罪的发生。
青春发育期亦被称为危机期或困难期,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儿童会遇到很多的压力、矛盾和危机。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的成熟相对于生理的成熟是落后的。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然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这一时期被心理学家形象的称为“心理学的断乳期”,因为青少年一方面独立意识开始强烈,另一方面,内心深处又渴望成人的理解和支持。当他们在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有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
2.挫折感是校园暴力的直接原因。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景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当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发攻击。当人们的目标受到阻碍或被打断时,就会产生挫折感。研究表明,挫折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在学校里,凡是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大多都是受到过挫折的学生,他们要么是学生成绩较差,要么是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要么在朋友间受到某些同学的冷眼相对。他们只有在打架闹事的时候,在攻击别人的时候,能感受到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膨胀了青少年内心的自尊心理。
另外,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一直都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他们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过分关注自己,而忽视他人。当他们走出家庭,步入校园,不能成为班级和群体的中心时,就会产生挫折心理,从而容易通过暴力行为来确立自己的中心地位。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并不以欺凌别人为耻,反而通过欺凌别人拍摄视频和照片来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模仿是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是自己预知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研究表明,模仿可能导致暴力行为,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也尤其突出。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进行的“波波玩偶实验”证实了模仿行为的存在以及它对儿童的影响,他认为观察过攻击性榜样的人通常会模仿攻击行为,不仅儿童会这样,成人也会这样。[4]研究结果发现,遭受过父母打骂或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学生施暴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暴力经历的学生。校园暴力的产生可能就是家庭暴力的后遗症。[5]另外,由于新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断扩大。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充斥着武打、凶杀和暴力的情节。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的青少年长久接触这类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就容易形成暴力倾向。
4.人格因素是校园暴力的基本原因。
人格是各种心里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里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他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人格包括有气质和性格两个部分。气质它作为人格的一种特性,可以分为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每种气质类型都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胆汁质的学生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以自我控制;抑郁质的学生性格内向,动作迟缓,胆小孤僻。研究表明,施暴者往往更具有胆汁质的气质类型,而受到欺凌的学生的气质类型则更多偏向于抑郁质的气质类型。正是由于这样的气质类型,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点。施暴者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性格较为暴躁,再加上青少年时期具有的逆反心理,相比其他的方法,更愿意采用暴力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被欺凌的学生一般性格胆小懦弱,他们一般都有自卑心理,在受到校园暴力的时候,不敢还手,也不敢报告老师,从而才让校园暴力日益猖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校园是他们成长的乐土,找到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深层原因无疑给我们学校和家庭带来新的方向,也让我们开始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减少校园的暴力的问题。找到源头才能找到对策,还给孩子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培席,王绵珍等.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
[2]曹保印.校园暴力:教育永远的痛[N].中国教育报,2003,9,19.
[3]龙石佑.中学校园暴力事件下的心理学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4):32.
一、校园暴力及其危害
1.校园暴力的内涵
校园暴力是近年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从广义上来说,校园暴力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因此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的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
2.校园暴力的危害
近几年的很多媒体已经披露了我国数起由于同学的长期勒索、敲诈、抢劫、欺侮而发生的学生出走乃至于自杀的恶性事件,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教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而学校的处理率较低,受害学生也就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后,学校、家长才会得知,才会进行处理。那么在学生受害期间,受害学生必然在学习、生活和其他各方面都受到影响。简而言之,校园暴力的危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经常受到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整日生活在暴力的阴影当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下降严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被迫中断。而对于教师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一般都会导致受到伤害的学生畏惧学校,不愿意再去上学。
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施暴者的身心同样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对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其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逃避人群,孤僻,偏激。对施暴者,有可能导致其形成人格,走上犯罪道路。
破坏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从小知法、守法,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如果这种校园暴力的状态得不到有效改善,学生受到严重侵害而感受不到法律的作用,那么不但受害者本人会对法律失去信心,就连他们的家人、同学等也会对法律失去信心。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1.学生方面
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法律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
究其原因,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生面临的学习、升学、就业等多重压力,教师对学生的暴行,学校对校园暴力事件处理、简单粗暴等,都是造成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根源。
在竞争激烈、信息庞杂、消费多元、家庭结构失调的现实生活中,社会对校园的影响日益加剧,不可避免地使之在一定程度上烙上了成人社会的某些阴影,学生纯洁的心灵留下一些灰色的空间。某些家长“有钱便是娘”“有权决定一切”的言传身教,“惯子如杀子”的溺爱,单亲家庭薄弱的管教和心理疏导;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社会小青年的滋扰,学校监管不力等,都是造成校园风气不正的原因。轻者如作业、班干部贿选、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重者则发展成拉帮结派,崇尚校园暴力,甚至酿成悲剧。
中小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习、升学、未来就业、经济比照、人格贬低、被孤立、被强体力者欺负、校园内帮派势力、家庭及社会暴力等多重压力,而他们本身又具有好奇、敏感、心理褊狭、好占上风、爱模仿的性格特点。当受到班级小霸王、“少年黑社会”的欺诈、“剪径”后,不少孩子稚嫩的心灵不足以辨别事件的性质,不足以承受思想的重创。一方面自尊、自卑交织,不敢说与家长、教师;另一方面默默地将屈辱、“愤恨”发酵,将自身遭遇与影视情节相对照以寻找出路。当再次面对“”时,有的继续选择做“沉默的羔羊”,有的头脑一热,不惜“以暴抗暴”……当孩子们发现“暴力决定一切”的“黑道原则”可以解决矛盾和冲突后,哥儿们义气、“拜把子”,便顺势滋生,原来的“弱势人群”很容易地变成了“高危人群”。
2.教师方面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可忽视。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重要,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的进步。教师对学生的暴行不容忽视:最近发生的12岁小学生考试漏做题,教师指使同学殴打致残;上课说话令女老师生气,全班被喝令互相打耳光等,这一切,无疑使学生受到了身心伤害。校园暴力事件偶然发生,学校重视不够,处理软弱,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身心健康。面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的校长重智轻德、息事宁人,教师睁眼闭眼,轻描淡写,不仅使教育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及形象严重受损,而且也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阴影。
三、校园暴力防治的具体措施
1.家庭
家庭功能的健全发挥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未成年人树立良好人格,顺利完成社化过程的先导。校园暴力的家庭预防应做好以下工作:(1)父母应言传身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做孩子的表率,以免对子女产生消极影响。(2)父母应以科学、文明的教育方式教育塑造子女,既不能一味迁就、过分溺爱,也不能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更不能打骂相加,实施家庭暴力。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培养其健康的心性。(3)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使其有一个民主、健康、安全、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4)父母要规范子女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会正确地观察、对待社会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力。一旦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遏制其继续发展。(5)父母还应该培养子女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使子女培养起高尚的情操,精力得到合理的释放。这些积极的爱好能强化子女的成就感和自尊心,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从而消除暴力隐患。(6)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提高家长家教水平,引导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长。
2.学校
学校作为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阵地,自然是预防犯罪的重要防线。为了把校园暴力犯罪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做好以下工作:
学校必须转变智育为上的传统教育观念,应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的德育机制和标准化德育评价体系,真正将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以生命价值、女生生理心理和防范暴力教育为重点,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卫能力。还应充分依靠当地党政和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健全法制副校长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让学生自觉远离暴力。
关注教师心理,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要合理,消除教师的心理失衡感,并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打造一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安排心理辅导教师,成立心理咨询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加强学校管理,抓好校园安全稳定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建立检讨奖惩制度;关注学生交友情况,开展帮教活动,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健全校园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学校保卫组织,主动保持与警方的联系。
学校要通过家长定期联系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加强与社区、与工青妇等组织的联系,建成以学校为主导、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育人网络。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致力于培养高尚的校园精神和良好的校风,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即使少数行为不端正的学生,也会自惭形秽。
通过灵活多样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分散学生注意力,规范学生行为,宣泄学生压力,疏导学生精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提高思想水平,净化灵魂,规范自己的言行。
3.社会
社会因素是校园暴力发生的直接外因,社会对校园暴力的防治应担起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和执行力度,同公安部门全面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切实解决青少年帮派问题,建立防治校园暴力的专门机构,负责领导和协调校园暴力专项整治工作,使政府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功能互补,形成防治校园暴力的合力。
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快预防青少年犯罪长效机制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地方党政领导进一步的关心重视,提高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水平。
教育体制的改革要加速进行。应重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对教学设备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促进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力求不同素质学生的合理分配,尽量减少因学校设施、教师水平、学生素质较差的“第三世界”学校的数量,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特别是重视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学生的社会保障,从源头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坚决贯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局面,净化社会环境,整顿文化娱乐场所,抑制暴力文化传播,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增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多建一些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使其有释放充沛能量的地方,减少青少年进入一些不宜进入的场所的可能性。
社会公益团体如妇联共青团或其他社区团体应帮助破碎家庭孩子,帮助问题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矫正其不良行为,端正其不良心理等。
社会还应加强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以便为政府决策和家庭与学校教育提供指导以及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有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建立因校园暴力而受损害的家庭的法律救济。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级教育防范网络。面对在校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的严峻事实,防范校园暴力,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级教育防范网络,是防范校园暴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常规管理,用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气氛、舆论导向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各职能部门应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要做到三者联动,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强有力的社会、学校、家庭三级教育防范网络,才能更好地防范校园暴力的发生。
为贯彻落实《特克斯县初级中学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相关精神,根据县教育局相关要求,特克斯县初级中学围绕制定校园欺凌相关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举行多种形式法制安全主题教育、开展按照要求全面自查自纠、进行家校联系及校内外安全秩序状况调查几个方面对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治理,现将第一阶段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会精神,明确目标
我校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领导,科学部署
1、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组及具体工作小组,责任分工明确。
2、工作职责:
总 指 挥:对校园暴力和欺凌专项治理负总责。审订《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预案》,对此次治理活动督查并评定实施情况。
副总指挥:对《校园暴力和欺凌专项治理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进行评审,治理过程督促班主任、安保员、宣传员宣传教育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并召开以预防校园暴力和欺凌为主题的知识讲座。
成员:服从领导,各司其职。总务主任备好“三防”等相应防范器械;安保员做好门卫出入安全管理工作和校园巡查监督工作;班主任等做好对学生的一日安全教育管理、宣传工作,为学生保驾护航
三、多措并举、专项治理
(一)完善制度。学校制定了完善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了《特克斯县初级中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特克斯县初级中学校园欺凌应急预案》,明确了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二)开展活动、加强教育
一是邀请公安干警来我校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法制安全报告会。报告会上,从校园暴力欺凌行为特有的欺凌逞强型、恶意斗狠型、蓄意报复型、无故滋事型、模仿暴力型的五种表现形式入手,列举了大量鲜活案例,阐述了校园暴力欺凌行为发生的人群、地点、动机及危害性,分析了校园暴力欺凌行为产生的根源,随后对预防校园暴力欺凌行为提出了五条预防措施。要求学校经常开展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防范能力,预防、避免、抵制校园欺凌暴力行为的发生。还要求各学校师生及家长携起手来,加大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专项治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奉献爱心和力量,共同营造关爱学生的社会氛围。
二是阿扎提江书记为学生做校园安全专题讲座。
阿扎提江书记结合近年来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校园欺凌案例进行了剖析。通过某些学校因学生打架、敲诈事件造成严重后果,让家长承担经济责任的典型案例,警示并教育学生要洁身自好,不通过言语侮辱别人,不与社会闲杂青年交往,不参与学生打架,敢于与来自校园外的欺凌行为进行灵活机智的斗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进行自我防范、保障生命安全的一些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性。并强调学校在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及时发现校园欺凌隐患,对有欺凌倾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使校园欺凌事件能够及时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是各班召开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各班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分析、教师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校园欺凌及其危害,校园周边哪些地方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地点,知道了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欺凌,并懂得了实施校园暴力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四是加强家校联系及校内外安全环境状况调查。
我校利用“三进两联一交友”和“精准帮扶”活动为契机加强校园欺凌家校沟通,通过家长意见反映、实地走访摸排、校内外信息整合收集校园欺凌问题,多措并举保障学生校内外安全。
四、制度齐全,措施得力。
学校还制定了相应的防校园欺凌制度及措施。具体如下:
1、相关岗位教职工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实行全体教职工一岗双责制,对玩忽职守,对学校安全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其责任。
2、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的建设,如有丢失、损坏、不健全的相关器械总务处要及时配备。
3、班主任要经常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多观察、勤关心,发现学生有异常情绪及时询问调查。
4、当天值班教师要认真负责,对学生厕所、宿舍等容易发生纠纷的地段要做好巡查工作。
5、学校利用主题班会、教育讲座、国旗下讲话,校园展板等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关键词:校园霸凌;校园暴力;应对策略;防范机制
前段时间,中关村二小学生“霸凌”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代表不同群体、不同立场的观点在互联网舆论平台上激烈交锋,久久不能平息。其他关于校园霸凌的事件报道亦是层出不穷。我国中小学在校生达1.8亿之多,尽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毫无疑问受其影响的将是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
校园霸凌事件引起的风波,牵扯出了广大学生家长脆弱的神经,引起了社会关于校园霸凌与反霸凌的热烈讨论,也促进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关于校园霸凌现象的反思和预防。
1 如何看待校园霸凌
(一)明确校园霸凌的概念
校园暴力已是教育界和法律界经常研究和探讨的对象,近年来才兴起的校园霸凌之说应归为校园暴力的一个范畴。霸凌源自英语bullying的音译,校园霸凌(school bullying)是实力存在明显差距的同龄人之间,强者通过长时间、多频次地对弱者施加肢体、言语、心理等多角度的暴力侵害,以达到羞辱、排挤、控制弱者,给弱者造成身体、心理等多方面持续性严重伤害的行为。[1]由此可知,霸凌不是偶发行为,而具有长期性和重复性的特征。
界定校园霸凌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成人应该对儿童发展有非常充分的了解,能够将霸凌行为与孩子偶发的社会往问题区别开来。
(二)认识霸凌行为的危害
首先,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校园霸凌行为会干扰学校教育秩序,影响教育目的的实现。霸凌行为容易导致被霸凌者因为恐惧、屈辱、焦虑等情绪影响学业成绩,甚至出现自卑、抑郁等倾向,更有甚者会罹患心理疾病,产生自杀等行为,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日本文部省在2014年霸凌事件和自杀事件的调查中发现:自杀的中学生中,有11.1%是因为遭受到了校园霸凌。[2]霸凌行为的恶劣影响可见一斑。
其次,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可能受到长远影响,成为社会安全隐患。有研究表明,霸凌者在成人之后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更具有暴力倾向、缺乏同情心,且成人后的犯罪率要比其他人高出三成以上。[3]被霸凌者如果在心理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调适,则容易因过激的反抗从而产生行为,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2 如何处理校园霸凌
(一)对霸凌行为零容忍
校园霸凌是侵犯儿童权益、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各界都必须采取零容忍的观念,形成打击校园霸凌的一致态度。但凡发现霸凌行为都要严肃对待、严肃处理,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而忽视问题的严重性,也不能为了保护学校声誉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能家长和校方互相推卸责任。
(二)尊重教育的专业性
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审判机关,学校里的每一位孩子都应该得到应有的教育和保护。无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可能成为霸凌行为的牺牲品,都是教育需要拯救的对象。社会各界应当尊重教育的专业性,由学校对学生的行为性质进行判断,确实存在不当行为的,也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相应的行为惩戒、心理辅导方案,对此家长和社会各界应给予支持和配合而不应过度干涉。
(三)处理好家长情绪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区分清楚当事学生的行为问题和家长的情绪问题,孩子的问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教育规律以及教育者的专业经验进行处理,家长的情绪问题应该在成人世界范围内理性解决,不能迁移到孩子身上,对纯粹的教育问题形成干扰。
3 如何防范校园霸凌
(一)加快反校园暴力法制建设
根据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法规,未成年人的权益在受到保护的同时,侵犯他人权益的未成年人却难以受到法律的约束,这是我国在应对校园暴力上存在的严重法律缺位。[4]因此要通过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有效抑制校园暴力的发生,还需要对“轻暴力重侮辱”的霸凌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惩治措施。
(二)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
我国已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学校应将法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课程目标从传授法律知识转变为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等法治教育理念有机融入了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
(三)健全处理和防范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园霸凌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做到提前预防、妥善处理、有效干预。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高教师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设立治安岗亭、警务室,以派人驻守、巡逻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内霸凌行为。
(四)密切家校合作
在校园霸凌行为的预防、判断和干预上,学校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参与到校园霸凌的预防和处置过程中,通过参与体验,让家长深入理解和支持学校的理念与规范。另一方面,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接纳,帮助孩子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储殷.当代中国“校园暴力”的法律缺位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6(1).
[2]印海翔.校园霸凌的行为与特征[J].大众心理学,2011(4).
[3]孙晓冰,柳海民.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论与实`,2015(31).
[4]张国平.校园霸凌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1(8).
关键词: 教育 冷暴力 界定
一、缘由
人民网教育频道参与“2011中国教育十大网络热词”评选活动,列举了15个热词作为投票候选,最终“教育冷暴力”以21400票排列第三当选。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5日刊登《超八成受访者称教育冷暴力普遍 “差生”概念被泛用》文章指出: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42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 可见教育冷暴力已受到社会普遍重视,社会关注力十分高。纳尔逊.曼德拉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出的《世界暴力与卫生总结报告》的序言中指出:“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孩子——社会上最易受伤害的群体,创造一个没有暴力和恐惧的环境。”。媒体的炒作,社会的关注,专家的点评,于是尚还没有搞清楚的教育冷暴力成了2011年的热词!孩子伤不起,教师伤不起,教育伤不起,国家和民族更伤不起!
以上讲的教育冷暴力实际上是指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简称教育冷暴力。那么教育冷暴力是什么?需要科学地回答。
二、关于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的相关研究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内大陆关于教育冷暴力案例的报道越来越多,人们对教育冷暴力所带来的危害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例如: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让差生测智商、校长宴、评最差老师、某校3个男孩因不守纪律被罚脱裤子在操场上跑步、差生被迫给好学生送礼、“差生”在教室外考试等一系列的校园乱象让教育冷暴力成为当下社会各界的热议对象。国内对基础教育学校暴力问题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但对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的研究还不多,少量的相关研究仅散见于各种报纸、杂志、理论性的论文专刊或经验介绍中。例如李勇 《警惕“学校冷暴力”的危害》和《教育冷暴力的危害分析与解决》、陈佳慧和向楠的《超八成受访者称教育冷暴力普遍 “差生”概念被泛用》、田丽的《关注学校冷暴力》、田晓霞的《4-9年级学生的教师言语冷暴力承受力对其人格的影响》、陈兰芝的《摈除教育冷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等。以上研究虽对教育冷暴力的相关概念、发生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的程度、预防的措施、治疗的方法做了大量研究,但仍然有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香港、澳门、台湾省尚未发现对教育冷暴力的专门报道,从相关的文献看,他们把教育冷暴力纳入校园暴力在研究。例如,台湾省的研究成果《无霸凌校园》是一本给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指导手册,其中指出霸凌行为有各种形式:直接霸凌有、語言的、肢体的、姿能的、勒索和网路霸凌;间接的霸凌较为隐晦,通常涉及有计划的操控社交关心以孤立某人,或是促使他人讨厌某人;这些行为(霸凌)是一种过程,必須有效的切断这个过程。另外,桃园县谘商心理师公会也于2011年3月给学校工作人员编写了《因应霸凌行为辅导手册》。要求必須集全校各处室、教职员生、家庭与公权力来共同建构一个辅导网路,一起来努力。只有每个教育和辅导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效能,才能让校园成为孩子健康发展的环境。
综观国内对学校暴力(包含教育冷暴力)的研究,研究视角几乎都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而这些研究大多数也仅仅停留在对学校暴力的新闻评述和分析上;更多的关于教育冷暴力的研究简单的将归因指向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批判上等。
(二)、国际的相关研究
世界各地的校园暴力问题近些年来已趋于严重,暴力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暴力形式也越来越恶劣。暴力是青少年暴力问题的最主要表现。校园暴力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校园暴力的分析和研究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初,自挪威、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学校陆续发生一系列因欺侮而导致学生自杀的恶性暴力事件后,学校的欺侮与骚扰问题逐步引起各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对此展开了全面研究,其中不少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政府、学校干预活动。挪威的卑尔根大学心理学系的奥尔韦斯教授(Dan Olweus)1978年出版的《学校中的攻击:欺侮者与受害者》一书被视为校园欺侮问题系统研究的开端。美国是世界上校园暴力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最早进行校园暴力研究的发达国家之一,他们主要关注校园欺侮、枪击、性骚扰等几种典型的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对校园冷暴力没有这样的专门提法,美国(Kathleen Conn)凯瑟林·柯恩认为学校里欺侮、骚扰和恐吓三者很难加以区别,言语戏弄、嘲笑或辱骂会带来伤害,行为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教育冷暴力。从他们的《预防计划蓝图》、《年度学校安全报告》以及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的“联合起来:一个行动计划”等文献中可以看出,把教育冷暴力纳入了校园暴力之中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好成果。他们制定出了学校和学区实施安全计划的行动方案:家长、教育工作者、商区和社区领导以及学生可以采取的促进学校安全的措施步骤中包含了预防教育冷暴力。比如要求教育工作者“营造宽容的气氛,确保所有学生不分种族、宗教、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或其他特征,一律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要求学生“制止戏弄、起外号以及其他形式的。”等。德国的巴特(Bach u.a.)等人将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同学的言语上的攻击行为,包括讽刺、愚弄、谩骂、嘲笑同学;第二类是身体上的攻击行为。
综合国内外对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的研究看,学校冷暴力是学校暴力的一个子集,它又包含以下内容:教职员工之间的冷暴力(职场冷暴力)、学生之间的冷暴力(同伴冷暴力)、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的冷暴力(师生间冷暴力)。教职员工之间的冷暴力属于职场冷暴力,钱诗金所著的《职场冷暴力及应对技巧》,对于学校有参考价值,但针对性不强,教职员工之间的冷暴力还有专门研究的必要。学生之间的冷暴力(同伴冷暴力),国内外主要对学生间的、欺侮、欺负、霸凌等的研究,对以冷暴力形式的研究还不多,从目前研究的成果看,国内(大陆)也还没有形成预防、控制、治疗等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的冷暴力,作为新闻报道的多,社会关注力高,多以道德的方式评判,结果是学生和教职工都受伤害。还非常有必要从理论和技术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教职员好心办坏事、社会关注过热催生悲剧发生的学校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什么是教育冷暴力
(一)、相关概念界定
暴力:在《辞海》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政治范畴,指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中使用的强制力量。第二种是法律范畴,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将暴力定义为: 蓄意地应用的力量或武装,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侵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发育障碍、精神伤害、死亡或剥夺权益。
冷暴力:它是暴力的一种,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其表现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家庭、工作单位及学校等,直接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是一种精神虐待,与显性暴力不同,冷暴力是一种软性暴力。
校园暴力:指发生在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攻击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校园暴力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可以分为硬暴力和软暴力即冷暴力。
基础教育:中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二)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
到目前为止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学术界也还没有较统一的意见。下面列举几种定义:
第一种说法: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非暴力性手段对学生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教师通过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或其他非暴力手段,不公正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上受到侵犯和伤害【1】。第二种说法:“学校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以非暴力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的行为,致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2】。第三种说法: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表现为冷漠、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或其他非暴力手段,不公正地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从而达到惩罚学生目的的行为【3】。第四种说法:所谓教育冷暴力,是指学校教育中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以冷淡、轻视、嘲讽、疏远、放任和漠不关心等非暴力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从而造成对学生人格、心灵和精神伤害的行为,其实质是精神暴力【4】。
以上定义都不全面,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把加害与受害主体绝对化了,只说明了加害的主体是教师和学校管理服务人员,受害的主体是学生,事实上教育冷暴力加害的主体和受害的主体既有学生也有教职工。第二,教育冷暴力既包括学校教育中的冷暴力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冷暴力,但从社会关注的程度上看,集中指向在未成年人的学校教育上,即基础教育领域里。基于上述原因,教育冷暴力的科学定义是本研究将要回答的问题。
尽管教育冷暴力还没有科学地界定,但从暴力和校园暴力的定义来看它是存在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如下的划分:从学校类别来分,可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学校中的教育冷暴力;从加害的方式来分,可分为教育言语冷暴力和教育行为冷暴力;从加害的主体来分,可分为管理育人系列、教书育人系列、服务育人系列、学生系列四个部分;从加害者的意识来看,可分为有意的施加教育冷暴力和无意的施加教育冷暴力。
根据分析我们认为应该这样界定教育冷暴力的定义:在基础教育学校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非暴力手段进行的有意和无意的不公平对待, 致使对方的精神和心灵上感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
以上界定的理由,首先,我们认为受力者与施力者是相互的,不存在单方面问题;其次,法律上规定了故意与过失,所以我们认为冷暴力施力者有有意和无意之分;最后,结果一定是使冷暴力受力者感受到精神和心灵上受到侵犯和伤害,这个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勇, 警惕“学校冷暴力”的危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6期
[2]田丽,关注学校冷暴力[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10期
[3]代旭旭,对中等职业院校教育冷暴力现象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 报,2010年07期
[4]陈兰芝,摈除教育冷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陈佳慧,向楠,超八成受访者称教育冷暴力普遍 “差生”概念被泛用[J],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5日 [6]张升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冷暴力的现象和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7]田晓霞, 4-9年级学生的教师言语冷暴力承受力对其人格的影响[D]温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王友强,刘玉碧,实施新课程与学校情感化管理研究[M],中央文献出版社,《教师论文集锦》,2006年5月
[9]罗建河,国外中小学校园欺侮行为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9月
[10](美)Josephp.Hester著, 邵常盈、吕春辉译,应对校园暴力——学校安全信息指南 [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
[11](美)Kathleen Conn著,万赟译,校园欺侮与骚扰—给教育者的法律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12]钱诗金编著,职场冷暴力及应对技巧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1月
[13]唐晓昱译, 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总结(WHO) [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09月
[14]姚建龙主编,校园暴力控制研究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