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扶贫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08-02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民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食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各种小食杂店、小超市、小集贸市场等应运而生,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繁荣。在极大方便广大农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和生命安全,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是食品安全的重点,农产品是食品产业链的源头,农民又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首先要解决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引起全国关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仍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涉及质量安全和假冒伪劣问题种类相当之多:毒猪油事件、福寿螺致病、人造蜂蜜事件、“苏丹红”鸭蛋、孔雀石绿事件等等。农村食品市场依然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
(一)农村食品市场的“三多”
一是“三无”食品多。农村消费者主要生活用品主要来源于小食杂店、小超市、小集贸市场等,很多食品是城市中失去市场的劣质、即将过期的“三无”食品,特别是针对儿童消费群体的饼干、方便面、棒棒冰等,危害着农村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二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环境差的较多。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管理意识不强,在经济效益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不愿投入资金改造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尤其是小型食品生产加工厂、小食杂店,市场占有率较低,存在生产厂房和居住区不分,商品、食品与生活用品存放不当,小餐饮店无消毒灭菌设备等现象,极易产生二次污染;
三是农民缺乏食品安全知识较多。劣质食品之所以有市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部分农村消费都不关注食品安全。目前部分农村消费者安全意识普遍淡薄,表现在消费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首选“便宜”的商品。农村消费者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助长了不法厂商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为安全监管工作增加困难。
(二)农村食品市场的“三少”
一是从事食品行业人员拥有健康证的少。尤其是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健康证也很少,一旦这些人患有疾病感染,就餐的农村消费者有可能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
二是监管人员监管次数少。目前的监管体制,很多职能部门由于农村监管成本较高等诸多原因,使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检查次数远远少于城市的监管次数;
三是农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少。农村是最大的食品市场,农村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力度较小、覆盖面不足,应该对全民特别是农村消费者普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规范农产品广告的宣传。
二、当前福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交叉,执法体制不顺。现行监管食品安全的部门和法律众多,《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食品质量管理交叉规定,分工不明。事实证明,很多按食品链来分工监管,容易出现环节监管空隙,形成“两不管”地带,形成监管盲区。
(二)农村消费者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广大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甚至很多农民对于购买商品主要是“价格优先”,很少注意产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至于是否过量使用色素等方面关注的更少。
(三)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
很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乡镇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要开展对全县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监管,监管力量远远不足,便造成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的状况。一些监管人员不能耐下心来研究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只是硬背条文,理解能力差,实际操作能力不高。
(四)监管部门硬件设施不足
一方面,由于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手段单一,甚至某些乡镇连检测设备都没有;另一方面,监测人员没有具备专业的监测知识,对于食品添加剂、成分含量是否合格等无法检测,而且在农村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有些应该检测的食品项目却不能得到检测,从而滋生出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建立保障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做到对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源头治理,预防为主,完善体制,健全机制。
(一)构建食品安全“宣传网”
首先,由于农村消费者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商品的认知水平与城市消费者有差别。因此,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转变农村消费者的观念上。要通过农民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食用农产品的知识,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其次,可通过开通热线的方法,使更多的农民了解正确的食用农产品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并且可以及时举报农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食用农产品问题。最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应该深入到中小学校,增加食品安全授课内容,引导学生从小就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二)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
健全农村监管网络是无缝隙的监管工作的保证,建设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
一是要从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在食用农产品生产中,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是保证农业产量和农业品质的重要手段,但是,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就会严重污染食品,继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污染环境。因此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安定。
二是要从生产环节加强食品问题整治。构建食用农产品流通的预警机制,以抽查、巡查和专项检查形式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测,及时公布检测结果。
三是积极构建食品生产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并完善与标识管理相联系的可追溯制度,有助于确定产品的身份、历史和来源。实行现场巡查制度,加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的抽检力度,严把市场准入关。
(三)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
实践已经证明,社会监督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爆发的“苏丹红非法添加物”“三鹿婴幼儿奶粉”“膨胀西瓜”等食品安全事件,几乎都是先被消费者或媒体披露的,这充分证明了社会监督不可低估的作用。
要实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全面和到位,需要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多重方面的总体配合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大良.新农村建设中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
[2]杨洁彬,梁春穗等.食品安全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郑刚,王淑玲.中国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J].财经界,2008.
[4]范梅华.关注农村食品安全[J].食品安全,2005,22.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但是,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帮助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人积极劳动脱贫致富。
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认为,中央财政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以支持这项制度落实。
这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指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文件还规定,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按属地进行管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民政部的统计数字显示,到今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了2068万人。
上半年农村低保 人均领取金额减少
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是,虽然与去年相比,农村低保覆盖的人数增加了,但人均所能领取到的低保金却减少了。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低保对象实际领到的低保金为月人均33.2元;而到了今年第二季度末,这一数字下降为了28元。
唐钧表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于地方政府财力所限。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的财政情况来确定低保人数及补助水平,虽然投入有所增加,但覆盖面扩大之后,人均补助水平难免减少。
到目前为止,农村低保投入仍然是完全依靠地方,去年地方政府在农村低保的投入达到55.6亿元,今年预计将超过70亿元。
财政部增30亿农村低保补助基金
为了推进农村低保的全面建立,今年财政部首次安排了30亿元农村低保补助基金。唐钧认为,这笔钱远远不够。他算了一笔账,以今年中央地方总计投入100亿元计算,中央财政只承担了300%的责任。这与城市低保中央财政所承担的70%的责任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央应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唐钧说,中央财政拿走了60%的财政收入,同时要求地方做配套的资金很多,地方政府能对农村低保投入到这个量,已经是很难得了。
文件规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唐钧认为,目前农村低保所覆盖的2000多万人,只是农村中生活最困难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鳏寡孤独,户均人口只有2.1人。除了他们之外,其实农村中还有其他也需要低保救助的人群。但现在因资金有限,这些人尚在保障之外。
更重要的问题是,今年以来食品价格快速上涨,而低保补助却不升反降,这已经影响到农村低保家庭的生活。如果中央财政不增加低保资金,仍是依靠地方,将很难保障这些人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农村低保要防止优亲厚友、
【摘要】我国滇西北地区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还很贫困,在精准扶贫战略下,发挥金融服务体系的资金扶持作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从金融服务对精准扶贫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滇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精准扶贫战略下滇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希望本文能对我国精准扶贫战略下滇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精准扶贫战略;滇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是指运用金融服务与工具,对贫困地区资源实行优化配置,解决贫困地区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利用金融扶贫资金促进贫困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是多方面的,脱贫工作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还应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有效激活市场活力,撬动资金参与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一、金融服务对精准扶贫的意义
目前,我国尚有7000万人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奔小康的进程。以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因闭塞的自然环境、跨越式的历史发展因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至2015年末尚有贫困乡5个,贫困村36个,贫困户13181户,贫困人口44394人。扶贫工作刻不容缓。在2016年6月份召开的金融扶贫会议上,副总理作重要讲话,对金融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继续发挥作用,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力量。金融扶贫不但是政治任务,更是社使命。金融机构应利用自身信息技术、政策、人才优势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为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当前滇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一)金融服务主体单一
滇西北地区精准扶贫攻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因素制约,金融服务主体较为单一、服务缺失矛盾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尤其在广大贫困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撤并、授信权限上收趋势突出,金融服务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一家支撑。乡镇金融机构固定网点缺失率高达67%。由于金融服务主体较为单一、服务缺失直接导致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成效和作用。
(二)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不完善
滇西北地区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且少数民族聚集,由于长期受惯性思维影响,居民理财和金融意识淡薄。目前,该地区金融服务机构仅有银行,农村期货、保险和证券等,金融产品严重不足。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县城,乡镇数量较少,尚未形成完善的金融服务市场。
(三)信用体系建设缺失
在滇西北广大贫困地区,贫困户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文盲、半文盲人群居多,在这种状况下,人们金融意识不强,自觉还款的很少,在金融扶贫中容易出现坏账现象,金融扶贫风险增加。
(四)缺乏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在滇西北地区聚集了大量少数民族,他们的一些文化传统和观念习惯与法制环境不相适应,法治意识淡薄,形成该地区办案难、立案难的现状,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数量,不利于金融支农积极性的发挥。
(五)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单一
在滇西北地区,金融产品和业务以传统的存款和信贷为主。在广大贫困县域和农村,信用卡、网上银行业务覆盖率较低。
三、精准扶贫战略下滇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一)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帮扶农村脱贫
利用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可以有效带动农村脱贫。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贫困人群可以通过经营民族手工艺品和特色产品实现脱贫。但在该地区发展电商的过程还存在金融机构网点少、支付方式单一、资金贷款难等问题,无法满足电商经营需要。因此,金融机构应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增加金融产品服务功能,在人口密集的村庄设立POS、ATM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自动化水平,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持。
(二)实行金融制度和农村产权改革
目前,农村在金融改革中存在第三方评估能力和资源欠缺、风险补偿不完善等难题。农村产权改革不但要明确资产的归属,还应当实现农村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实现金融机构服务提供条件。在农村资产确权之后,农民可通过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抵押等形式,获得金融贷款,有效盘活农村“死”资产,为实现脱贫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
一是加大金融产品市场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在目前现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加强三农信贷产品、保险新产品开发,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质量,提高金融普惠性。由于滇西北地处边远,因此要做好金融产品的宣传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加大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更好的服务贫困农村群体。二是增强金融网点建设。滇西北地区的金融网点较少,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要在增设金融服务网点基础上,加大对金融市场人才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村服务水平。
(四)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实施精准扶贫
首先,将金融资金精准投放到贫困户和贫困群体。对整个乡、村贫困地区,要将金融资金投放到电力水利、交通设施、信息网络、危房改造等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扶持生物产业、特色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扶持贫困地区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对贫困群体开展贷款服务,对重点支持的扶贫项目和企业开展资金支持。其次,精准衔接金融政策。整合涉农扶贫资金,发挥扶贫专项资金作用,对扶贫小额贷款进行全额贴息。对金融扶贫信息进行专项登记,建档立卡,开展精准扶贫。另外,金融机构明确定位,将重心下移,增加信贷点,延伸服务触角,全心全意为广大贫困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普荣.精准扶贫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滇西北的探索[J].经济论坛,2017(2)
[2]王帅,冯晓光.吉林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及对策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
【关键词】文化扶贫; 地方文化;意义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综合体,它是引导人类走向文明的载体。在我国广大落后地区,文化知识的普及一直存在滞后性,地区文化知识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艰苦,思想保守且知识陈旧,地方文化体系的构建工作困难重重。针对落后地区文化知识的缺失,我国从上世纪以来长期开展文化扶贫,将现代化的知识和精神财富普及到贫困地区,提升人民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同时帮助地区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打造人民的文化归属地。从这一点来看,文化扶贫既属于政治范畴,同样也属于社会主义文化范畴,在开展文化扶贫时,将治贫与治愚相结合,对地方的整体发展和文化构建意义重大。
一、对文化扶贫的认知
1.文化扶贫的概念。笔者认为文化扶贫是我国针对贫困地区文化水平落后、精神文明建设迟缓的现状而采取的一项文化普及活动,它在贫困落后地区传播和注入有活力的现代文化科技知识,使得该地区社会群体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发生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以文化为武器,以文化缺失地区为主要阵地,通过建设文化学习设施、开展文化活动以及普及科学技术思想等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文化扶贫的特征。文化扶贫不同于一般的扶贫工作,它具有鲜明的特征
(1)文化扶贫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文化扶贫是国家的有意识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政府执政行为或者政府救济。社会主义注重社会的公平和人民文化素质、思想境界的提升,但是社会现实却呈现出一种不公平化现象,落后地区文化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大大地有违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因此国家进行文化扶贫战略,其实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公平,促使人们共同发展,因而它是政府的一项执政手段;
(2)文化扶贫属于社会主义价值观范畴。文化扶贫是我国针对国家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一项长期战略,从文化扶贫的内容及形式、目的上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文化扶贫就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内在要求。文化扶贫推广社会主义先进知识和文化、将科技技术普及进贫困地区,其主要由国家地区文化建设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组织开展,在文化扶贫过程中人们受到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以及主流价值观的规范,其所构建的文化和普及的知识都存在于社会主义体制之内;
(3)文化扶贫属于文化形态。文化扶贫主要是通过知识和精神的传递来实现的,它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扶贫,它针对的是人们大众自身的思想,而并非外在物质。它使用一切可能的文化道具来熏陶人们,是文化形态中的一个元素,与社会文化相统一;
(4)文化扶贫具有普遍性和公平性。文化扶贫是国家的一项战略行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它针对国内所有文化落后地区和人民,在理论上它是一种普遍的、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同时它也对所有接受文化扶贫的人民大众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它使用同样的文化道具载体对所有人都传播同样的文化,具有社会普遍性和公平性。
3.文化扶贫的目标与内容。文化扶贫的整体目标就是在贫困落后地区,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此来改变当地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同时传播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科技知识,以彻底改变地区文化环境,加快地区经济建设。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振奋地区民族精神;(2)提高地区文化知识水平;(3)改变地区精神观念;(4)丰富地区文化生活;(5)改善地区人民生活环境。
二、我国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文化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地区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行文化扶贫,但是,地区文化的建设仍然不能尽如人意。笔者经过调研,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1.传统思想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落后观念根深蒂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一些落后思想难以根除,同时长期的小农思想积累,使得人们群众容易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墨守陈规,小农意识强烈。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较为封闭,人们思想观念较为落后;(2)缺乏商品经济和社会竞争意识;(3)对新生事物和先进科技技术难以接受。
2.文化基础设施较差。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就是对于促进文化传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它是文化的载体和通道,是人们接受和理解文化知识的重要道具。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在文化构建方面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地区政府往往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人民大众文化知识的更新,政府对文化建设资金投入较少,使得一般的公益性、教育性基础设施建设稀少,质量较差并且更新频率低等导致地区人民整体素质较差,反过来又拖累了经济的发展。
3.地区文化建设过于笼统,且并未考虑实际情况。一些地方在构建文化体系时,往往实行“拿来主义”,即将别处成功的经验实例直接照搬到本地区,而并未考虑地区实际风俗民情以及人民的思想状况差异,从而导致地区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缓慢。
4.地区封建思想抬头。一些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过程缓慢、成效较差,使得地区落后封建思想以及腐败享乐等不良思想泛滥抬头,严重影响文化扶贫过程的开展。
5.文化建设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国落后地区较多,文化建设的相关人员素质往往较低,并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个任务,他们在工作中存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思想态度。另外他们通常身兼数职,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文化建设事业之中,使得文化建设时断时续,难以取得成效。
三、文化扶贫在地区文化构建中的意义及作用
文化扶贫过程是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及社会主义目标、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对地方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文化扶贫有助于启迪地区人民的思想,形成地区文化启蒙和文化归属感。
国家所实施的文化扶贫工程将通过地方政府进行文化知识的宣讲和普及,它并不仅仅是将外来文化直接拿来使用,而是在地方政府的筛选协调下,使其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群众的人文观和民族特性,从而点亮人民的思想之火,启迪人们,使之开始注意地区文化的存在,并形成文化归属感,为构建地区文化体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湖北省英山县,该县始终把文化扶贫放在农村扶贫的首要位置,并成立了专人文化扶贫帮扶小组,以乡、村为组织结构,为地方村配备文化协管人员,从基础上启迪地区人民的思维,开拓其文化创造能力,从而开展地区文化阵地建设,激起地区人民的文化归属感,使村民“爱党、爱村、爱家”。
2.文化扶贫将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促进地区摆脱落后的局面,为构建地区文化体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文化扶贫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是整个扶贫项目工程的重要一环。地区经济的落后,归根结底在于人们思想文化水平的落后,国家积极实行文化扶贫战略,扫清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思想观念制约因素,将推动地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将为地区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修建和完善文化基础设置,更好地促进文化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至2012年,湖北省对省内农村地区已开展多项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在宜昌,地区文化主管部门在农村设立多功能阅览室,成立乡村文化科技指导服务中心,并创办多种科普媒体,积极宣扬农作物及畜牧养殖知识,给农村人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3.文化扶贫将开拓人们的眼界和思想境界,使其有能力、有愿望去构建地区文化,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接受文化的熏陶。
通过文化扶贫战略,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将发生巨大转化,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紧紧局限于眼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是紧跟社会主流文化知识,从而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和思想境界。同时又使得人们有能力去深度挖掘地区文化,并努力传播和发扬地区文化,使更多人能够了解自己区域的文化,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真正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
4.文化扶贫将为构建地区文化人才的培养开拓一条适合自己的培养途径。
文化扶贫将推动地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如学校、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娱乐项目场地等等,同时也将宣传基本的科技知识,使人们不再蒙昧,为今后地区文化人才的培养扫清道路,并开拓出一条适合地区文化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以湖北省谷城县赵湾乡为例,赵湾乡是阳谷的贫困重地,地方文化管理部门为使人们摆脱蒙昧、落后的现状,自2008年开始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文化扶贫策略,在农村新建“农村书屋”,并捐献图书资料近万册,光盘资料约500余套,积极开展“科技下乡”、“送书下乡”等惠民工程,并且兴建地区重点小学、初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贫困学生的补贴,从小学生到农村普通居民,都能在文化、科技方面学习到更加有用和先进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为地区发展“造血”
5.文化扶贫将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综合素质,推进地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例如广东省从化市下辖的黄茅村,市扶贫办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在2011年新年之际,地区文化部门诚邀广州的艺术团进入黄茅村,举行文化帮扶慰问演出,同时资助黄茅村修缮文化广场、文化室,并赠送书画作品、春联,积极开展“书法进万家”活动,使传统文化入乡入户,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明内容,提高了其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6.文化扶贫对贫困地区开展具体实践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首先,文化扶贫将指导地方政府制定正确的决策,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政治建设都能向现代化观念转变;其次,可以使人们从依靠外部援助转向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最后,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文化扶贫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文化建设对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扶贫工程关系到我国广大贫困地区能否走上现代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它对地方文化体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只要扎实推进文化扶贫工程的稳步实施,就必将改善地区文化知识落后的局面,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体系,促使贫困地区人们摆脱文化落后的现状,而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生活。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而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而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任务更为艰巨,形势更为严峻,有诸多不可回避的难点、难题,必须清醒认识,并认真解决,也必须发挥扶贫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作用,首先要分析与认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第一,解决广义的贫困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致,内涵与标准相通。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包括经济意义的狭义的贫困,还包括社会、文化、政治意义上的广义的贫困。从广义的方面理解,消除贫困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内涵与标准是相通的,途径与手段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消除经济意义上的绝对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贫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障碍,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贫困人口不能稳定解决温饱,不能解决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
第三,贫困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也自然是重点。贫困地区因其长期贫困,加之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存在着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也就决定了贫困乡村必然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第四,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农村扶贫开发是消除贫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贫困地区要想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然离不开“治穷工程”和“发展工程”。因此,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将扶贫开发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加快减贫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整村推进等扶贫开发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是最佳结合点。当前,整村推进扶贫等项扶贫工程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扶贫方式,其建设内容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一致的,是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二、清醒认识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阜新作为全省的重点贫困地区,分析其贫困的成因与现象,特点较为明显,消除贫困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一是城乡双重贫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作为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这一主导产业的逐渐枯竭,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剧增,社会保障压力巨大。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不高,全市经济总量不大,城市与农村同样贫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
二是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返贫现象频繁发生。到2005年年底,全市仍存在贫困人口24万人,低收入人口36万人,贫困乡(镇)30个,贫困村256个。这部分贫困乡(镇)、村和贫困人口长期以来仍未摆脱“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束缚,经受不住一般自然灾害的袭击,因灾而贫、因病而贫、因学而贫、因婚而贫、因建房屋而贫的现象在这部分地区频繁发生。今年严重的伏旱表明,我市农业基础仍很脆弱,扶贫任务仍任重道远。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户增收渠道狭窄。贫困地区大多位于偏远之所,部分贫困群众仍未摆脱自给自足的落后状态,缺乏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农业生产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传统的自然习惯。且农业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贫困农民基本依靠第一产业增加收入,增收渠道单一,难度也越来越大。
四是精神和物质同样贫困,个别乡村摆脱贫困的思路不清,信心不足,办法不多。由于长期贫困,信息闭塞,观念落后,部分贫困村的干部群众甚至部分乡镇政府,仍然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宁愿苦熬受穷,也不愿苦干摆脱窘境。尽管有些乡村和农户也有着脱贫致富的愿望,也不断努力尝试,却因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失败,丧失了信心与勇气。
三、如何发挥扶贫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方针不变的前提下,扶贫开发的途径与方式方法不断创新,重点有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带动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扶贫等等。只有努力使这些新的方式方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以整村推进扶贫为切入点,努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整村推进扶贫即以贫困村为单位,采取集中资金、集中扶持的办法,实施整体推进,最终实现整村脱贫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实施此项扶贫工程,这对我市现有的贫困村来说是个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如果我们通过五年的努力,占全市40.2%的贫困村基本脱贫了,也就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最困难的问题,全市新农村建设就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是以培训转移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型农民,就不可能建成新农村。因此,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在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使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转移实现脱贫致富。
三是以产业化带动扶贫为切入点,努力调整贫困村产业结构。贫困地区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结合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通过产业化扶贫的实施,在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不断调整优化本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