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乡村方案

数字乡村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乡村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乡村方案

数字乡村方案范文第1篇

一、发展水利开发与乡村旅游的优势

乡村旅游实则是低碳经济下,借助生态资源的优势,重温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产业方式,是一种非资源消耗性产业,是朝阳产业。说到生态资源,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由水资源还延伸出湿地、灌区、桥梁景观,以及水利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在顺应自然、科学合理开发后,对当地乡村经济发展与振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开展水利旅游也有多重意义,其一,亲水是一种传统。探究人类文明史,人们是逐水而居,依水发展绵延生息。古往今来,名人骚客写下无数咏水诗篇,他们寄情山水,托水寓义,以山水抒发多种情怀,可以说水利资源旅游自古有之,现在推广只是它的延续和发展。其二,可以更好地让大家了解水利。一座大桥、一座大坝的兴建,无不讲述着当时的经济发展、执政理念、工程施工水平,是一个水利工程发展史,游客的实地观看,可以强烈感受到浩大的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其三,游憩功能。水是流动的,水是包容的,有水涵养,动植物和谐相处,一派田园风光。人们到了这里,身心得到舒缓,疲惫、焦虑、压力抛之脑后,这些地方既是天然氧吧,也是疗养胜地。其四,带动相关产业。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可以衍生出休闲、美食体验、冲浪、沙地城堡、踏浪滑沙等多种行业,既可以完善产业链、调整水产业结构,又能增加乡村收入,拉动当地经济。其五,抓好保护工作。开发水利资源,离不开保护这个词,要高举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旗帜,围绕水生态修复、水源区保护、水工程维护,抓好水资源管理和运营。在此过程中,结合防洪、河道疏浚、生态修复、资源整治等工作,以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涵养水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数字传媒技术助力水利旅游经济

数字传媒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及声光电等技术,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及图形等媒体信息,将抽象的信息具象化,变成能管理、可感知和能交互的技术。现在一部智能手机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通过微信、微博,利用抖音、快手、火山等小视频、小程序,将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一张图片、一个信息,可以吸引几十万的网民围观,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都是广告宣传所急需的。该书指出,数字传媒技术能够为观光客提供多元而丰富的信息,向游人提供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人们旅游获取信息和交流已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实现资源信息的互通共享。该书作者也提醒水利旅游开发者,要重视数字传媒技术的运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路径要与视频、动漫、投影、网络及计算机等数字传媒技术结合,通过现代设计艺术和大众传播媒介将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乡村旅游规划机构、乡村旅游开发运营管理等领域,数字传媒技术与水利旅游开发及乡村旅游的融合能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开发水利资源与运营中,要利用大众喜爱的自媒体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媒介,向人们提供各种积极向上的娱乐空间。将一栋栋极具水乡特色的民居场景,清澈的鱼塘边大人和孩子的欢乐嬉戏,周末和节假日,游人到水乡小镇赏花、看果、品果、拍照等图像广而告之,让潜在的目标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水乡美景,激发游客的内生动力。乡村水旅游的愉悦感、满足感、舒适感,身处其中的参与和互动情趣,微分享悠然自得和妙趣横生,使旅游生活更加有趣和生动。当然,数字传媒还能提供加强的模拟功能,能够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利用三维立体和平面设计等技术设计出水乡旖旎绚丽的世界,创造出许多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蓝图。总之,可以借鉴数字传媒技术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出版及信息传递、电子商务、虚拟现实及创意设计等领域中的成熟技术和独创手法,为水利资源旅游与开发助力。

三、数字传媒技术在水利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数字乡村方案范文第2篇

为切实抓好秋季动物防疫和今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县政府决定召开*年秋季动物疫病防控暨“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总结上半年动物防疫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安排部署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安排部署*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动物防疫工作回顾

今年上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在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防疫密度达到要求。生猪防疫注射29.13万头,牛5.63万头,羊11.7万只,禽免疫47.4万羽;在春防的基础上,五月份注射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27.3万头,上半年综合防疫密度为103%。二是巩固了市场检疫效果。我县41个畜禽交易市场和4家生猪定点屠宰点,全面开展了检疫检验工作,检疫面100%。上半年检验肉食品4.65万件,检出病害肉68件,未发现“注水肉”出售;检疫畜禽30.46万头(匹、只),检出病畜禽71头(匹、只),对检出的病害动物及肉食品均按规定进行了处理,保障了肉食品的卫生安全,市场检疫效果得到巩固。三是市场监管效果明显。上半年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347人次,执法车辆15辆次,对全县99家兽药饲料经营户和33家规模养殖场开展了规模整治1次,常规检查5次,共检查兽药56个品种695批次,添加剂31个品种,饲料419批次,查获过期兽药5个品种、过期饲料528公斤,均进行了销毁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经营质量安全。四是动物疫病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监测体系,做到了县有统计员,乡有联络员,村、组有信息员。实行了日报、月报、季报、半年报等报表制度,县动物疫情办公室每天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分析动物疫情状况,准确掌握畜禽疫病动态,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并通过疫情网络直传中央数据库,完善了疫情监测体系。五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措施进一步完善。为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时能及时启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并按“早、快、严、小”的原则扑灭重大动物疫情,已按要求储备了防护服、水鞋、消毒药、针头、药棉、疫苗等应急物资。上半年销毁过期疫苗和消毒药品,并进行了更换储备,确保了储备物资的有效性。

上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乡镇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免疫不够彻底,防疫密度存在一定水分。二是防堵不够严,从外地购进染疫生猪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我县个别地方发生疫情。三是动物疫病呈现出复杂化趋势,多种疫病混合感染,给诊断、治疗和预防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找准薄弱环节,站在顾大局、讲政治的高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把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抓紧、抓好,确保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打好秋季动物防疫攻坚战

动物防疫涉及千家万户,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群策群力,扎实抓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动物防疫工作事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县委、政府的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紧抓实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和完善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责任追究制,把免疫、疫情监测、疫情防堵和疫情报告等防控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协调配合到位,确保防控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确保县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二)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免疫任务

免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规定,按照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乡镇要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畜牧兽医站、派出所、综治办、工商所等为成员的防疫工作领导组,负责制定秋防工作方案,落实好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人力、物力的投入;组织开好村、组和农户的三级会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动农户积极配合,及时解决防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免疫空白和免疫死角,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对拒绝、阻挠免疫的农户,要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二是县农业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全力做好疫苗、物资就位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指导村防疫员按“五统一”(统一免疫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效果评价、统一使用免疫户口册)的要求,做到“六不漏”(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药),对全县所有应免畜禽实行免疫,按质按量完成免疫注射工作。秋防结束后,要做好“三不打”畜禽的查缺补漏,保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和口蹄疫免疫密度100%;存栏畜禽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未达到要求的要及时补免,确保畜禽处于有效的免疫保护状态。三是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做到县有汇总表,乡镇、村有免疫登记表,农户有免疫户口册。四是对秋防免疫工作不负责,走过场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因工作不到位而导致动物疫情传播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防疫结束后,各乡镇要采用随机抽查方式,认真组织抽查组对防疫情况进行抽查,每村至少抽查5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抽查10户,按抽查的防疫密度兑现防疫反应(治疗)和村兽医防疫注射补助,对免疫任务完成得好的村防疫员,给予奖励,任务完成较差的,扣除相关补助。今年春防,蒙姑乡防疫工作不扎实,不彻底,上报材料存在水分,防疫存在免疫空白,导致7月份因农户从外地购进生猪而引发生猪疫病,这种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绝不允许再次发生。

(三)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

各乡镇和县农业局要加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的范围和频率,认真做好日常监测工作,及时评估疫情风险,同时对规模养殖场(户)、畜禽交易市场、牲畜定点屠宰场(点)、主要交通沿线、水网地区、候鸟密集活动区和曾经发生过疫情的区域要加大疫情的监测和排查力度,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要实行专人监管、责任到人,一旦发现可疑疫情要严格按照疫情报告程序及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通过其他任何渠道报告动物疫情,同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和疫情处置技术规范的要求,本着“早、快、严”的原则及时处置,对病死畜禽,严格按照“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决不留下任何隐患。

(四)进一步强化检疫和市场监管

各乡镇要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管工作,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要达到100%,确保畜禽及产品的卫生安全。出栏的畜禽,做到有出必检;屠宰的畜禽,做到有宰必检,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依法加强对饲养、屠宰、经营、加工、运输、储藏的动物及其产品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或抗拒检疫、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

(五)进一步加强县外疫情防堵

今年以来,特别是六月份以来,全县外购畜禽特别是购进生猪较多,市场交易生猪来源复杂,疫情发生风险大,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要严格执行《云南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外引奶牛和种畜禽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云农(牧)字〔2003〕30号)的规定,办理有关引种审批手续。二是与四川接壤的蒙姑、金塘、白鹤滩、大寨、茂租、东坪、红山等乡镇设立的各公路、桥梁、索道、渡口等临时检查站与公路动物防疫临时监督检查站,务必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厌战情绪,坚持24小时值班,严防死守,暂时禁止四川等地的生猪及其产品进入我县,防止疫情传入。若因措施不落实而导致疫情发生,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进一步加强防疫督查

秋防期间,县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将成立督查组,到各乡镇巡回督查防疫工作。督查组采取不告知、不定点、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所到乡镇防疫情况进行抽查。白鹤滩、药山、老店3个镇抽查6个村,其余乡镇抽查4个村,每村至少抽查15户,抽查的防疫密度和抗体检测结果作为乡镇年终“争先创优”考核的打分依据。防疫密度低或质量差的,一律全县通报批评。任何乡镇出现重大动物疫情,“争先创优”考核一票否决。秋防各乡镇的防疫经费,根据督查组抽查的结果,完成任务指标的全额兑现,并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指标的乡镇,防疫经费由乡镇自己解决,由此造成疫病流行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督查组人员工作不到位、不负责、弄虚作假的,将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受通报批评人员,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得调动和参与职务(称)晋升。

(七)进一步强化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

各乡镇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云南省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昭通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及工作方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县农业局要做好疫苗、药品、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储备,把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准备工作做得更加主动、扎实、有效。一旦发生疫情,确保做到有效组织反应,坚决把疫情消灭在点上,防止扩散蔓延。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反映民意,对外宣传,促进发展的重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各乡镇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一)今年“数字乡村”工程的主要任务

*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工作任务:一是在*年9月底前,要把各乡镇网站上现有的乡村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更新;二是在*年12月中旬前,全县完成视频制作任务。

(二)今年“数字乡村”工程的主要内容

1.做好乡村基础信息的更新。各乡镇要把网站上现有的乡村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更新:一是更新数据报表。为保持数据的相对稳定和便于数据对比,对基础性的常规指标,如地理状况、海拔、年降水量、国土面积等指标不作更新,仅对变量指标,如人口、收入、农田水利及耕地面积变化等进行更新,并新增农户建房等指标。二是图片信息要突出远景和整体效果,反映整个村庄全貌,对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新情况,未按要求拍摄的要进行补充完善,有重大变化的要及时拍摄反映。对所更新的基础信息数据各乡镇要认真审核把关,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2.完成乡村视频信息制作。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要完成全县视频制作任务:一是突出重点。采集乡村视频图像的主要内容是乡村基本情况、经济情况、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乡风民俗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需要解决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等,各乡镇在采集图像中要坚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图像资料要统一规范,以便收集、处理、编辑、制作。二是创新方式。要按照有关的视频模式、标准和需求开展视频制作工作,并通过利用语音合成等方式进行录制,以降低制作成本。三是努力扩大视频规模。今年,要将视频统一制作到乡镇和行政村一级,并努力扩大到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典型自然村。有条件的乡镇要全面完成所有自然村的视频制作。

3.抓好“三农”信息。我县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要建立信息采集、分析和机制,要与全省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平台建立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及时“三农”信息。一是突出信息重点。各乡镇要把面向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的信息服务作为信息的重点,突出时效性、趋势性和突发性,在“数字乡村”网站上及时乡村基本信息,以及涉及“三农”的重大政策、政务、技术、市场、统计等信息。二是严格信息的审核把关。各部门、乡镇从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对拟上网的信息进行审核,统一信息出口,未经审核批准的信息和按规定不得公开以及未经许可的信息不得。三是加强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应用。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要充分开发利用“数字乡村”网络平台现有数据资源和决策分析系统功能,加强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提出对策措施,努力提高信息的分析利用水平。

4.努力拓展网站功能。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网站功能和作用,依托“数字乡村”网络平台重点开发和建设乡村视频数据、“三农”政策法规、农业技术、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数据库和农业生产形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等调查统计和管理系统。同时,要完善网站的地图导航功能,以方便信息搜索,逐步实现与地理信息系统对接。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加快推进乡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功能,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加快信息进村入户。

5.健全网站维护管理办法和长效机制。按照《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和《昭通市“数字乡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为确保我县“数字乡村”网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要认真拟定《*县“数字乡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还要逐步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制定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对“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扎实、应用效果好的乡镇和个人,县政府将给予表彰和奖励,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为确保数据安全,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保密制度,认真做好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三)加强领导,严格措施,切实加快“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程

按照省“人员培训、方案制定、信息采编、网上、增强功能”的要求,*年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已成立了领导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2.加强协调,统筹规划。“数字乡村”是一个系统化、集约化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必须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制定计划,广泛宣传,克服困难,培训骨干,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好“数字乡村”工程。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各乡镇要树立大信息大发展的思想,统一领导,明确定位。农业和其他相关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准确定位,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其引导、管理、推动与规范的作用。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强沟通协调,逐步建立健全部门共同推进的协作机制和县、乡、村三级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上下左右互联互动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同时,要抓紧研究制定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化培训等政策措施,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3.建立机制,增加投入。为切实抓好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除省、市补助外,县里已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调动各级各部门搞好“数字乡村”工程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多渠道增加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投入,以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进行。

数字乡村方案范文第3篇

精心打造新闻链,五大重点:一是实施整体联动。形成集聚效应。努力实现声、屏、报、三位一体”整体联动、资源共享,既发挥各媒体的个体优势,又形成宣传集群优势。二是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创新和打造12个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品牌栏目节目。三是狠抓栏目、节目版面的改革。四是强化专题片制作。实现专题片制作有新的突破,并做好专题片的上送播出工作。五是加强节目、栏目、版面的谋划和审查,频道(频率)包装,提升制作能力和水平。

(二)抓好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宣传、管理、经营、科技等方面的拔尖人才。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定岗定员、绩效考核和竞争上岗。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和知识更新工程。

(三)加快事业发展

1结合外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全面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确保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看得到电视、看得好电视、看得起电视。

2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中央节目无线覆盖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和竣工验收。促进我市农村无线广播电视覆盖工作再上新台阶。

3积极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工程建设。依照国家和省统一规划。市正积极争取纳入该规划。该项目完成后,可通过无线传达方式,向辖区受众传送数十套数字电视节目,可与原有模拟电视同播,用户可不受地理位置限制,通过简易廉价的接收天线和接收机顶盒收看。这种技术可保证辖区人民群众能够免费或廉价收看多套电视节目。

4继续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同时。加快中小乡村电影院线和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建设”要求,加快我市星级影院建设,解决乡村此项功能缺失的问题,满足广大市民文化生活需求。

5大力推进广播电台、电视台采、编、播设备数字化改造。实现现有频道的高标清同播,确保文化信息有效传达和方便获取。基于这一设想,计划在今后几年内逐步梯次实现摄、录、编、播设备的高清化改造,并通过无线数字电视方式试播一套高清电视节目,实现电视节目高标清同播。

6为提高宣传水平和服务能力。

7建立统一的广播影视监管平台

理顺监管体制关系,积极整合优化现有监测、监管平台。建立集安全播出调度指挥、广播电视技术监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等多功能于一体、覆盖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单位(各差转站及所有从事视听节目制作、传输的部门单位)广播影视监管平台,实现对不同播出形态的广播电视业务进行全方位、全业务、全天候的监测监管。

8积极参与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发展。向用户提供适合移动接收的广播电视节目、音视频杂志、互动电视等信息服务。目前省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运营机构已成立,相关市州设立分公司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9加大投入。建设网页新颖、内容丰富的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目前,局(台)网站相关手续均已齐备,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培植经营力度,使之成为服务全市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平台。

10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快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方法及相关配套措施,努力实现广播电视网络业务跨地区的互通、交换和节目资源的共享,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服务。此过程中,广电部门要建立起对三网中的视听节目集成播控、传输分发、用户接收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平台,确保国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

11依照国家统一规划。

由国家和各级财政出资,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促使国家决定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广域覆盖的广播应急系统。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工程进行建设。目前总局总体方案正在报批。

数字乡村方案范文第4篇

近日,SiliconLaboratories(芯科实验室有限公司)宣布推出针对中国电视市场的低成本、高性能硅电视调谐器解决方案。新型的Si2155电视调谐器Ic扩展了silicon Labs公司经^市场验证和业界领先的硅电视调谐器架构,使其进入高速增长的数字电视和机顶盒(STB)新兴市场。

Si2155基于Silicon Labs公司专利技术的电视调谐器架构,提供超清晰模拟和数字广播电视接收。通^提供卓越的线性特性和完全集成的高品质跟踪滤波电感器,Silicon Labs公司新一代电视调谐器具有业界极高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城区接收最多的模拟和数字电视频道。Si2155集成电路的RF前端也提供了高度的灵敏度性能和一致的调谐特性,特别是在远离发射台的乡村区域也能有很好的表现。

si2155电视调谐器具有紧凑的5mm×5mm QFN封装,通^最小化电路板尺寸和器件数量、支持低成本的外部器件,si2155电视调谐器使电视制造商有效降低系统成本。si2155 Ic集成了完整的从RF输入到IF输出的信号路径。与传统分立式基于MOPLL的调谐器方案相比,基于si2155的设计减少了超^100个的器件,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声表面波(SAW)滤波器,也不像其他硅调谐器需要使用跟踪滤波电感器,这使得混合调谐器的设计最简便、BOM成本最低。Si2155也支持采用低成本的外部器件来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板上调谐器设计方案。

Silicon Labs公司广播视频产品高级市场经理Alan Hansford表示:“Si2155集成电路使得silicon Labs公司业内领先的电视调谐器架构扩展到快速增长的中国电视市场,是成本和卓越RF性能的完美结合。与其他的硅调谐器和分立式基于MOPLL的调谐器相比,Si2155能以非常低的系统成本提供卓越的图像质量。”

数字乡村方案范文第5篇

——XX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典型经验

XX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3月26日)

2015年,XX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全省8个试点县之后,按照“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政企合作、机制创新”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作为全省利用益农信息社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商上行成效显著的典型在全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作为全县特色工作之一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上作典型交流,作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在全省数字农业培训班上做典型经验交流。一是覆盖广。在全县22个乡镇设立236个村级简易信息服务站与45个标准型信息服务站,在省级示范社与龙头企业设立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的所有群众,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便民服务。二是平台好。开通“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广电网络电视首页,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实现电脑、电视、手机三屏操作,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效益佳。目前,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涵盖XX县芦柑、佛手茶、蔬菜、笋干、面线等特色产品50类500多种,产品销售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XX县芦柑、XX县佛手远销国外,2018年网络销售额达XX亿元。四是典型靓。在试点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如XX村益农信息社在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整省推进示范成效,XX村信息服务站被评为农业部全国百佳益农信息社,XX村信息服务站XXX被评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典型案例。

一、狠抓“七个一”,确保有序实施

从组织领导、工作方案、项目运营、服务平台、工作队伍和服务保障等六方面发力,确保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成立一个领导机构。为确保把信息进村入户打造成为“互联网+”行动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2016年3月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制定一套工作方案。结合实际,2016年3月制定下发工作方案《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确定一个项目运营商。经过多方研究与商讨,确定了项目运营商,2016年4月签订运营协议、6月签订补充协议,2017年12月签订再补充协议。四是开发一批服务平台。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2016年6月开发“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平台,开通“XX县三农通”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8月开发广电网络电视的“XX县三农通”首页,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五是筛选一批信息站与信息员。2016年3月起,逐一调查筛选具备“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电脑与电视)、有宽带”条件、人流相对集中的站点,至2016年7月确定村级标准型信息服务站4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5个、简易型信息服务站236个;挑选“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互联网、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信息服务站信息员50名。六是遴选一批服务商。积极与平安保险、移动、电信、邮政、农信社等多家服务商洽谈合作事宜,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目前已精心筛选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平安保险公司作为服务商,还有多家服务商正在进一步接洽。七是打通最后一公里。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建设了包括美丽乡村、阳光在线、便民服务、远程教育等四大版块的平台,将农业政务、农技服务信息、农产品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内容通过电视送入农户家中,在全县所有美丽乡村的党员用户开通美丽乡村云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全县已开通该平台服务的农村党员超过1万户以上,切切实实地推进农业农村信息进村入户。

二、狠抓“四提供”,推广三农服务

1、提供公益服务。积极推广“电话、电脑、手机”三位一体的“12316”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协助村民下载手机客户端,通过软件向专家咨询,共享了全省专家和政策、基地、品牌、市场、服务等资源,病虫纺治、农业技术、特色农业等服务,协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络就能获得专家远程视频服务、农业技术培训、查寻农业政策、农业咨询、生产技术等信息,累计提供各类公益服务XX万人次,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服务。

2、提供便民服务。为村民提供代缴通信费用,代办金融小贷、保险、票务、医疗挂号、社保、民政福利、惠民补贴查询、法律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累计提供各类全民服务金额XX万元,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3、提供电商服务。提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生活用品等代购服务;主动联系村民,成立乡村特色合作社,整合县里、村里的特色产品进行统一的推广和宣传,主动了解相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市场供求信息,并做好信息采集上传到三农信息平台,帮助村民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提供物流代办等服务,累计销售农副产品XXX万元以上,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4、提供培训体验。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提供农业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向村民传授网购和开设网店的经验、技巧,已累计组织各类培训50场次以上、受训3000人次以上。

三、狠抓“多平台”,创新运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