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乡村建设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实施阅读文化培育工程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户外广告等各类媒介在培育阅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重点要反映各乡镇,各部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亮点和特色。创新形式,组织人员利用文化“三送”下乡机会,开展阅读文艺节目展演,把阅读文化送到基层,使阅读理念深入人心。机关工委、妇联、教育、工会等部门,分层次、分类别向服务对象开展阅读倡议活动,宣传阅读的重要性。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净化网上网下出版物市场,为健康阅读营造良好环境。
二、实施阅读阵地提升工程
充分发挥图书馆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加强现代化、数字化建设,将图书馆打造成集阅读、展示、教育、培训和交流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示范区建设,推进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图书的通借通还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城乡阅报栏(屏)建设,合理布局设置报刊亭,在公园、宾馆、游客中心等窗口区域开辟书香气息浓郁的阅读空间。加强数字阅读服务内容建设,集聚优质阅读资源,传递文明阅读正能量,促进数字阅读健康发展。
三、实施阅读群体培养工程
建立校园读书角、图书漂流书屋,举办校园读书节,开展传习经典美文诵读、红领巾读书征文等活动,努力营造充满浓郁书香的校园氛围。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读书活动引领性、示范性作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奖学等制度和融选修、培训、中心组学习为一体的阅读服务体系。通过职工读书月,组织广大职工开展书香摄影、读书使用技能比赛等活动,促进职工阅读,提高业务技能本领。建立健全阅读惠民帮扶体系,着力解决没有条件阅读、没有能力阅读、没有习惯阅读、没有动力阅读的特殊群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实施阅读精品引领工程
依托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电视和报刊媒体,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集中推介精品书目,开展精品阅读引领活动。开展畅销书、好书“月月评”活动,为广大读者选好书、读好书提供参考。开设读书专栏、专题进行新书推介和著名作家作品推介、本土作家作品推介等。
五、实施阅读活动示范工程
有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以活动开展引领全民阅读。深化“六进”活动内涵,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机关、企业、社区、乡村、学校等,讲述百姓关心问题,解决疑难,开阔视野。继续开展送书下乡、送讲座下乡、“农家书屋·暑期乐园”、星级农家书屋创建工作,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的文明素质。
一、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前期性、基础性和公益性事业,关系国家、国防安全和国家秘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加快发展基础测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本地区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协调、科学安排本地区基础测绘项目,防止重复测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协调好本地区各部门对基础测绘成果的应用和共享关系,逐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推动信息化建设。同时,要通过实施基础测绘规划,逐步解决本地区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旅游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缺少基础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的问题,使基础测绘成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前期保障和先行作用。
二、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原则
(一)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由各地州市、县(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计划(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围绕本地区**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提供测绘保障。同时,统筹兼顾地籍测绘、房产测绘、旅游交通测绘服务等方面。组织各行业专家对编制的规划进行科学的论证。
(三)加强协调,促进共享。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计划(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征求财政、建设、信息产业、交通、水利、民政、旅游、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意见,尽量满足各部门、各行业对基础测绘成果的需求,使基础测绘成果发挥最佳效能。各地基础测绘规划要与自治区基础测绘规划相互衔接。
(四)确保资金投入和重点项目。各地基础测绘规划的制定要充分结合《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测绘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应按照《测绘法》的要求,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应尽量保障当地重点测绘项目的投入。
(五)基础测绘规划应兼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农业产业规划、居民点规划建设、乡村道路建设、能源建设等方面对基础测绘成果的要求,切实发挥规划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
三、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家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地基础测绘规划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本地区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在内的基础测绘设施建设。
(二)1∶2000、1∶1000、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和更新。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城市规划区1∶2000、1∶1000或1∶500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覆盖和更新,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三)相应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包括:地州市级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1∶10000、1∶5000、1∶2000及更大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各种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库,元数据库以及其他专题要素数据库等,满足构建“数字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规划期原则上为**年到2010年,也可以规划至2020年。
四、规划编制程序及具体要求
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要按照前期工作、起草、衔接、征求意见、论证、报批审查等6个阶段进行,并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
前期工作阶段:编制工作方案和进行规划前期需求调研工作。各地要组成专门的规划编制班子,安排相应经费开展需求调研工作。
起草工作阶段:根据前期工作的成果,提出发展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建议,编制规划方案初稿。
衔接工作阶段:将基础测绘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做好基础测绘规划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在规划理念、规划期限、规划形式等方面保持一致。
征求意见阶段:向本级政府各部门、上一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计划(发展改革)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可采取发函、召开座谈会、调研等形式进行。
关键词:文化信息网资源共享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3.3.3后台数据尽可能用大型通用型数据库如SQL,ORCLE等。
1引言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公民日常接触最为频繁的一个基层自治组织,它的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模式。在当代,“服务”一直是一个社区运转是否顺畅的直接体现,是其存在的重要性的生命线。传统的社区服务的内容也只是最初的邻里互助、为民政对象服务,而到现在拓展到老年人服务系列、青少年服务系列、精神卫生服务系列、社会救助服务系列、便民生活服务系列等。进入新世纪以来,社区服务在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也明确指出:“作为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要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不仅为社区服务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而且要求我们从新高度、新视角进一步深化对社区服务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呈现大规模发展的趋势,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重点之一的社区信息化,近几年内更是急速发展。社区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功能强大的支撑软件作为基础,社区电子服务系统是社区信息化支撑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个服务过程是以电子化形式来完成的。电子化社区服务的建设代表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但是现在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信息孤岛、盲目建设、重复投资、信息资源分散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建立互相协调和信息共享的电子社区服务系统,实现社区各种服务的深度开发、整合应用、管理。
2关于社区信息化概念界定和重要意义
“社区”本身就作为社会学的专门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F 1855--1936)于1887年在其著名的专著《共同体与社会》(Gemeie sehaft andGeseUschaft)书中提出。我国学者方明认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关于社区的定义已经超过了140多种,在其内涵通常是指在一个共同的生活区域内,由地理要素,环境要素,心理要素,经济要素等共同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关系共同体。
所谓社区信息化,我国学者刘杰、彭宗政(2003)认为信息化社区就是应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ICT,构筑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成员沟通时更加便捷,能更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目的。[1]而按照《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义,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于此,这也直接决定了社区信息化的主要含义。
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意义重大,它将建立加强居民与社区基层组织间对话的新型公共平台,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社区“四位一体”治理模式(业主和居民、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全面、快速社区信息,及时反馈社区情况及居民意愿,加强居民间的交流对话,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及参与能力,提升社区归属感。其次,社区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深化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建设,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效率的提升,建立、完善、拓宽百姓与政府的沟通渠道,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加强社会监督力度,缓解基层矛盾,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发展。此外,社区信息化的发展还将积极推动网络进入社区以及每个家庭,促进三网融合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实施,持续有效地扩大内需,支撑社区中小企业商业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构建一个权威、高效、公众监督的企业服务诚信平台,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实用便利、安全的生活服务。
3 建设电子社区服务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建成电子社区是实现社区服务目标的基本手段。电子社区是指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以网络平台、语音平台和平面资讯为载体,以政务服务、两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等为内容,整合各方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属地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3]电子社区是以现实社区为基础,兼有虚拟社区功能,涵盖了政府、居民、企业3种主要的行为主体,其实质是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及社区内部的相关资源,以满足居民生活、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等3个方面要求的信息化新型社区。与传统社区相比,电子社区能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更加丰富的文化、更加全面的服务,以构建一个环境幽雅、设施齐全、生活方便、居住安全的社区环境。
(1)电子社区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顾问Dannisi指出,数字鸿沟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电子社区的建设能够将信息网络延伸到千家万户,通过将居民关心的政策信息、便民信息、服务信息等在网上公布,激发社区居民应用网络、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促进全民家庭上网工程的实现,进而解决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并且能够激发城市居民的信息化应用意识,成为电子政务面向居民服务的“落脚点”。让社区居民更多地吸收网络知识,掌握使用网络的技术,共享网络信息,以逐步缩小“数字鸿沟”的差距。
(2)电子社区是建立和谐社区的网络平台
在电子社区中的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4]:①便民利民公共服务信息。如旅游交通信息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商品销售服务等。②特困人员、失业人员和低保对象的信息数据,向居民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等信息。③企业退休人员信息数据。④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社区体育设施信息。⑤疾病预防及计划生育信息。⑥外来人口信息。⑦社区治安信息(出入13、停车场视频、家庭报警信息)。
电子社区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尤其是《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作为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要延伸街道,社区和乡村,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电子社区通过把覆盖城市的信息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提高了社区管理的综合服务水平。居民也可以通过社区网站论坛发表意见,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电子社区的实施,对居民思想意识和观念产生了正面冲击,提升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品位,减少了居民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居民的生活空间更加便利、舒适、文明,同时也节约了社区居民上网费用。令社区居民以更少的投入,享受更多的服务。和谐电子社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从居民的根本需要出发,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说,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电子社区是创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手段,电子社区作为我国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它的实现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也将使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元化。
(3)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
社区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政府、 企业为社会居民的服务效率, 建设和谐社区, 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和谐城市、 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实现这一既定目标, 除了政府积极推动和企业大力投入外, 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也是影响社区信息化推进的重要因素。通过电子社区的建设,扩大居民参与范围,保证居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入到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来,以电子社区为载体,建立 “百姓点戏街道唱”的工作机制,对社区发展、社区建设以及社区居民重大决策等问题,居民都可通过电子社区服务平台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为建设和谐家园出谋划策,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电子社区的实施,在对居民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产生正面冲击的同时,提升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品位,减少了居民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居民的生活空间更加便利、多样、舒适、文明。让每个家庭每个居民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社区信息化建设,乃至国家信息化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刘杰,彭宗政,社区信息化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一些烈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暴发流行和重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不断发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农村卫生防疫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村级卫生组织在公共卫生建设中的重要性。
当前加强村级卫生组织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其原因一是全球结核病预防控制刻不容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结核病发病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20__年全球新发结核病病例890万。全年死于结核病180万人。因此,抓好公共卫生和村级卫生组织建设是预防各种疾病的第一防线。二是传染病疾病防治任务非常繁重。目前,我国结核病患者人数约450万,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200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估计占全世界1/3,血吸虫病患者约85万人,全国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902018例,死亡3241人。据调查:80%以上的结核病人分布在农村,在结核病人中贫困人口占36.27%、37.3%的结核病人因经济困难而延误就诊,56.5%的病人因经济困难而得不到正规治疗。三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20__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的“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列倒数第4。占全国人口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的医疗卫生资源,79.12%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这些头痛发热常见病、多发病都有广大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负责。四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不足。20__年中国费用中,农村卫生费用占22.5%,城镇卫生费用占77.5%,这就是说,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不到城市居民的1/3。五是农村卫生工作相当薄弱。农村一直是卫生工作的重点,缺医少药、卫生条件落后的状况没有大的改变,大多数村级卫生室房屋破旧,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从业的卫生技术人员中相当一部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六是村级卫生机构有待加强。截至20__年年底全国3.7万个乡镇设了4.1万个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8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院人员1.17人,全国65万个村有53万个设置了卫生院,占村总数的80.7%,而每千农村人口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人。我国的各种疾病大都是来源于农村,所以政府要从经济上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村级卫生技术人员补贴。七是农村卫生专业人才匮乏,专业素质低。全国乡镇卫生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0%,无专业学历者高达21.6%。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农村卫生经费补助不足,影响农村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怎样实践十一五纲要规划蓝图,不是光看数字,而是看全国的广大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行动,如何加大村级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都要有具体方案和资金的投入。一是要加强村级卫生组织网络建设。各级政府要把整顿和建设村卫生所作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发展村级卫生组织。打破行政村局限,合理布局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切实加强村级卫生所硬件建设,做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四分开;人员要按照所在村服务人口的1‰—2‰配备;加快村级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对传染病、地方病的高发乡镇村卫生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对各种疾病传染病预防救治知识进行培训,打造能宣传、能防、能治、能发现疾病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加强村卫生室的基本设备配置,完善农村卫生人员经费保障机制,超常规培养农村适用卫生技术人才。二是要落实村级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每个村级卫生人员要明确自己所要履行的职责,重点控制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其他重大疾病,积极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巩固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人口覆盖率,防止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村级卫生机构救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不是单靠卫生部门就能做好的,涉及政府的卫生投入、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预防医疗保健体系建设等很多方面,政府有义务协调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合理调整县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农村倾斜。各级政府要探索农村卫生新机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利用可以利用的资金,加大村级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房屋设施条件和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培养农村卫生人才,配置必要医疗设备,高标准地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乡村两级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