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粮食生产现状

粮食生产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粮食生产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粮食生产现状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江苏金湖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65-02

粮食产业是金湖县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人均贡献1 t粮而闻名全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007、2010年2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如何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该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金湖县粮食生产现状

稻麦是金湖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稻麦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5%左右。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政策的推动下,紧紧围绕“扩大面积、调优结构,确保粮食总产稳中有升”的思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粮食生产得到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粮食收获面积达到7.21万hm2,其中水稻面积为3.59万hm2,小麦面积为3.18万hm2,粮食单产6 834 kg/hm2,全县粮食总产49.25万t。

2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

2.1区域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金湖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具有稻麦等粮食作物生长最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大气、农灌水和土壤污染程度、污染水平均为清洁,素有“淮上明珠”之美誉,符合无公害稻麦产地环境条件。

2.2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高

至2010年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5万kW,平均每6.67 hm2耕地拥有82.4 kW。全县有大中型拖拉机2 090台、小型拖拉机18 800台、联合收割机2 150台、水稻插秧机2 168台、大小条播机5 300台。机耕作业、机电排灌、机械化收获水平平均达到100%,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3%,高于省定指标13%,在全省名列前茅。

2.3水利设施比较完善

按照“遇洪挡得住,遇涝排得出,遇旱灌得上,遇渍降得下”的水利建设思路,建立防洪、除涝、灌溉、降渍四大工程体系,改善水利条件,为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基础。至2010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2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 94.5%,其中:自流灌溉面积2 520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7%,水库灌溉面积866.67 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7%,机电灌溉面积3.07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93.7%。

2.4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普及率较高

近年来,金湖县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建设粮食高产示范区,以“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形式,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促进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1]。稻麦生产初步形成适应金湖地区特点的优质高产技术体系,全县稻麦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技术贡献率超过50%。

2.5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同步推进

大力建设绿色无公害稻麦生产基地、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据金湖县生产实际制定了《无公害食品――优粳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优质杂交籼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实施规范化生产[2]。目前,全县通过无公害产地环境认证2.8万hm2,其中绿色食品基地1.21万hm2;建立优质粮食标准化示范区1.33万hm2。充分利用独特的环境条件和粮食商品率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和各种专业合作协会,培育和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投入力度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最低收购价格,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但由于生产资料、生产作业费用和人工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幅大大高于粮食价格的上升幅度,种粮效益仍然偏低,这无形中影响到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3]。大多数农民仅重视化肥、农药、机械作业等硬性投入,对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改善生产条件往往缺乏投入,短期行为比较突出。由于长期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理化性状恶化,需要精工细作的生产过程也变成粗放管理,难以保障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品种多、乱、杂,主栽品种不突出

受种子市场放开影响,种子企业和经销单位以新谋利,经营品种多,据不完全统计,金湖市场上水稻品种就有40多个,小麦品种也有30多个,导致主栽品种不突出,品种多、乱、杂。同时,基层又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指导,导致一个区域内,甚至是一块大田种植多个品种,采取多种种植方式[4]。既不方便田间管理,无法按标准化生产,又影响粮食加工企业收购实行优质优价。

3.3集约化程度不高,龙头带动能力差

稻麦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适当的利润。金湖虽然人均土地不是很少,但在经营方式上仍以单个农户种植为主。近年来,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土地流转,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耕作、分散种植的现状,在分散种植、小规模种植的情况下,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全县粮食加工企业虽然众多,有的规模也比较大,但由于产业链条短,以初次产品为主,造成综合经济效益较低。加之加工收购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组织程度低,与农户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难以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

3.4基础设施标准不高,生产条件有待改善

金湖县属理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每年汛期,淮河入江水道还要承接中上游16万km2的洪水下泄,经常受外洪内涝的双重影响。近年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成方建新的标准较高,但不少20世纪60―70年代兴建的农田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无法发挥作用,加之农民对田间配套沟系不重视,标准低,户与户之间不平衡,无法抗御自然灾害的威胁,更难以实现旱涝保收。

3.5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弱化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农业、林牧渔等单位的合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被撤离分流,从事服务于传统的粮食生产的技术人员减少。留下来的技术干部也由于兼职或分工包村,在岗不在位,从事其他工作,行政化现象突出,主要精力不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造成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无法真正进村入户。加之农业技术人员年龄、知识老化,直接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功能弱化。

4提高金湖县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立足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为重点,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粮食产量。5年内,金湖县粮食单产水平力争每年提高75 kg/hm2,总产突破50万t。

4.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改善基础条件,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要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中低产田,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通过实施国家对粮食产业扶持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整合项目资金,统一制订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

4.2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各级政府应把耕地质量的改善作为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关键措施来抓,把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所必须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目前,一是要扎实抓好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堆腐还田技术,全面提高土壤肥力;二是要着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自我修复,为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提升产品品质打下基础。

4.3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土地集中经营,能让土地、资本、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优化组合,提高组织化程度,有效利用农业资本投入,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生态农业技术管理,发挥粮食生产规模效应,提高粮食生产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5]。稻麦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更需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全县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已为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当前,要以农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创新土地经营权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出台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对于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要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三是加强扶持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鼓励农民通过租赁、转包、托管、入股、互换等形式将土地经营权集中到一些种粮能手和粮食生产经营大户手中,集中连片生产经营,长期投资,规模经营,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4.4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要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体系和能力建设,努力把县、镇农技推广体系建成精干、高效、多能的集技术服务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管理机构。二是做好农技推广机构的“定性、定编、定员”工作,不得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与农业技术推广无关的行政性工作。对于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在工资、补助、福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照顾。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参加粮食生产主战场,获取合法收入。三是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四是采取政策保障措施,吸引高素质、年轻的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五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企业在技术、资金、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有组织地实行自我服务。

4.5加快粮食生产科技进步

一是加快超高产品种、优质品种、抗病抗逆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品种更新更换,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二是强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高产创建、科技攻关等活动,既重视单项技术的创新,又强调技术的集成和系统配套,形成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高产栽培模式。三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粮食总产量提高,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平衡增产,实现平衡增产的关键则在于直接从事粮食生产者的素质[6]。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组织科技示范户参加高产攻关、高产创建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活动,在农民身边树典型、建样板,让农民看得见、学得着、用得上。

4.6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粮食标准化生产。鼓励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加工企业、农技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实行“企业(合同)+基地+中介(农技服务)+农户”的经营模式。强化标准化意识,大力推进无公害粮食生产。发展并规范粮食订单生产和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队伍在联结企业与农户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企联结机制和合作机制。二是着力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着力推进全县粮食企业现有资源的整合,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和驰名商标,提高商标和企业知名度。四是积极扶持企业开展粮食产品深加工,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

4.7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

整合力量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以气象灾害防治、生物灾害防治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用天气、农作物发育期和产量动态预报及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建设预警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增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加强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和应急管理,成立专业防控队伍,落实专项资金,推进统防统治。

4.8加强农资质量监管

一是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监管队伍,提高素质,严格执法。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全面推行质量追溯制度,抓源头,治根本,规范农资流通,实施动态监管。三是加强对农资经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守法经营意识,倡导守法经营,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5参考文献

[1] 林晓辉.发展粮食生产 打造产粮大县[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5-16.

[2] 沈尤佳.粮食危机与农业生产方式――粮食生产中的集体化、资本化与合作化[J].中国农村观察,2011(4):27-34,44.

[3] 张谋贵.我国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研究[J].西部论坛,2011(4):19-26.

[4] 韩媛芬,范变娥.论种子工作对西安粮食生产的贡献[J].中国种业,2011(7):27-28.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第2篇

创新投入机制。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粮食生产。对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村集中育秧面积连片0.33hm2以上的,给予每亩秧田15000元/hm2补贴;其他地区集中育秧连片0.33hm2以上的,给予秧田4500元/hm2补贴。并且,抢抓中央扩大投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先后筹集水利建设专项资金2.25亿元,实施了薄弱堤垸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泵站改造、“小农水”建设等五大水利工程。2012年又铺开各类农田水利工程8200处,随着环区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加速推进实施,全县农业抗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补贴机制。把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县财政以“一卡通”的形式及时足额打卡发放到农民手中,到位率100%。严格落实减负政策,全面推行“一事一议”,农民实现了零负担。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提高,全县2hm2以上大户4877户,其中6.7hm2以上大户95户,承包总面积达1.69万公顷,初步实现了土地的合理流转。今年县政府投入150万元,创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扶植资金,对长期在家从事粮食生产并帮助其他农户代耕代种、防治病虫、集中育秧的专业化农户、科技示范户、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和专业化合作组织,进行培育和扶植。

创新奖惩机制。加大了粮食生产考核力度,把粮食生产在县“三个文明”建设考核中的分值由30分增加到50分;增加了县级财政对发展粮食生产的经费投入,由2011年的5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每年对各项考核指标综合排名在前10位的先进乡镇,分别奖励3~5万元,排名前20位的先进村各奖励1万元,同时评选种粮13.3hm2亩以上的先进大户10名,各奖励5000元,评选全县粮食生产先进个人50名,各奖励2000元;对受到省、市通报批评或新闻媒体曝光的乡镇、村,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创新服务机制。按照“以点带面、无缝覆盖”的思路,完成了乡镇农技站改革,优化了乡镇农技队伍;健全了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主体、以乡镇农技站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点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将220多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津贴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调动了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今年来,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讲座325期,培训农民3.2万人次,印发资料40多万份,培育科技示范户1000户,发展专业化农户1100多户,辐射带动了全县12万多农户科学种田。全县筛选确定了10个主导品种和10项主推技术进行全面推广。全县水稻良种覆盖率达100%、优质率达90%、育秧抛栽比例达95%以上;稻草还田、频振式杀虫灯等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每年为农民节约用肥成本1000万元以上;落实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面积1.33万公顷,扶持和引进专业化防治组织7个,防治效果达98%以上。

粮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近几年来,随着工价、机械作业费、农资价格的全面上涨,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种粮效益减少。从我县去年情况分析,按双季稻27t/hm2计算,除去种植成本,每公顷纯收入仅13000元左右,加上劳动强度大,比外出务工收入明显偏低,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目前,种田农民老年化,使我县双季稻高产区有向直播和一季稻蔓延趋势,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本县基本农田建设任务重,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旱涝保收面积不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生产从业人员数量、素质下降,加上种植规模小,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收益增长缓慢,导致农民种植“口粮田”、粗放化生产等现象增加,在技术上片面追求省工、省力、节本,一些先进实用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普及应用难度加大,给农业生产带来隐患。

农技推广经费短缺,基层农技人才缺乏。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潜力巨大,但推广普及工作任务繁重,经费不足,普遍存在地位低、待遇差、经费严重不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区域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针对各乡镇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种植习惯、种植水平,粮食生产区域性布局还有待更进一步优化。

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确立发展目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按2011年县统计报表为基数,到2020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0万公顷以上,总产70万吨以上,单产达到7005kg/hm2公顷以上。

水稻生产发展目标。全县水稻生产到2020年播种面积稳定在8.53万公顷以上,单产达到7.26t/hm2以上,总产达62万吨以上。良种率100%,高产优质稻种植面积达80%以上,全面提升稻米品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旱粮生产发展目标。旱粮生产到2020年形成以东部丘陵区为主的旱粮主产区,面积达到1.47万公顷左右,总产突破8万吨。玉米种植面积突破0.53万公顷,产量稳定在7.5t/hm2以上。薯类种植面积稳定在0.33万公顷以上,产量稳定在7.5t/hm2以上。豆类种植面积稳定在0.47万公顷以上,产量稳定在2.25t/hm2以上。其他旱杂粮种植稳定面积,逐步扩大规模,形成特色。

优化区域布局

双季优质稻高产种植区。以平湖区的新泉镇、湘滨镇、南湖洲镇、岭北镇、杨林赛乡为重点区域,建立2.3万公顷双季优质水稻种植主产区,其中建立生态(绿色)双季优质稻生产基地0.33万公顷,无公害双季优质稻生产基地1万公顷,双季单产水平14.1t/hm2以上。双季高档(晚稻)优质稻高产种植区。以城西镇为重点区域,建立0.63万公顷高档双季优质稻主产区,其中晚稻为高档优质稻,双季单产水平达13.8t/hm2以上。双季杂交稻高产种植区。以东部丘陵区的静河、樟树、白泥湖、长仑地区、城南地区为主,建立1.4万公顷双季杂交稻高产种植区,双季单产水平15t/hm2以上。旱粮生产区。以东部丘陵区的长仑地区、城南地区如六塘、石塘、东塘、三塘、界头铺镇、长康镇、玉华乡等为主,建立0.53万公顷玉米生产基地,0.33万公顷薯类基地,0.47万公顷豆类基地。

采取合理措施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水稻优势产业发展条件。依托国家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建设、标准粮田建设、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工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等项目,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优势区产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力度,采取工程、农业、生物等综合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到2020年使全县80%以上的农田成为高产稳产粮田。依靠科技支撑,着力提高水稻生产水平。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良种,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力推广水稻旱育抛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综合防治等高产高效、省工节本栽培技术;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创建万亩以上规模高产示范片,集成主推技术、品种,通过示范创建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第3篇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段,距贵阳市155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05°36′~108°13′、北纬27°8′~29°12′,全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86.95万亩(其中高产稳产田198.68万亩,中低产田388.27万亩)。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南部、北部、西北部气候条件各异。境内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多年平均年均温13℃~18℃,无霜期270~280天,热量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在1000~13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光、热、水匹配较佳。自然、气候条件比较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

一、遵义粮食生产概况

全市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1150万亩左右,常年粮食产量在300万吨以上。其中:水稻常年播种面积250万亩左右,亩产在300~600公斤/亩,最高亩产已突破800公斤。玉米220万亩左右,亩产在350公斤左右。马铃薯250万亩左右,亩产229.02公斤(折粮)左右。红苕在160万亩左右,亩产245.41公斤(折粮)左右。小麦160万亩左右,近年来下降到120万亩左右,亩产在160公斤左右。高粱种植面积从1997年的17.2万亩增加到2006年的35.6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84万亩,总产从20151吨增加到41119吨,高粱种植面积和总产逐年增加,但单产不高,平均单产在107~151公斤/亩之间徘徊不前。200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92万亩(水稻242.47万亩、小麦69.6万亩、玉米241.08万亩)。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132.54万吨增长到1997年的284.59万吨,2008年已经增加到341.96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1997年的484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520公斤。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1554元增加到2007年的 2819元。

二、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与经验体会

1.认真贯彻落实党发展农业农村工作的政策,切实加强领导,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认真落实党的10个中央1号文件,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科学论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宣传贯彻到农村农民中去,指导农业生产。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粮食生产提供组织保证。粮食生产始终是我市经济工作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全市改革、稳定的大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重要产业,是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因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始终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在手上,毫不松懈。各县、区(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农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农业生产工作,有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科技推广,是粮食增产的根本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推广 “老五突破”技术,使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五”期末,全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推广普及率已达到95 %以上。“十一五”期间,又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新五突破”技术,在“十一五”前两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粮食产量又再创新的水平。

一是加大“两杂”良种推广应用,粮食单产显著提高。1978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在250万亩左右,亩产在200多公斤,到1997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259.4万亩,亩产501.5公斤,单产实现了翻番;玉米单产从100多公斤提高到了341.9公斤。

二是大力推广水稻“两段育秧”、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稻两段育秧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试验示范推广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广普及,水稻单产从321.9公斤提高到398.0公斤;玉米育苗移栽由1991年示范推广到1996年推广普及,单产由332.0公斤提高到373.8公斤。

三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单产显著提高。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由1993年引进试验示范到2007年推广面积达180万亩,水稻单产显著提高。

四是推广旱地宽厢宽带技术,增加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宽厢宽带中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与净作玉米产量相差不大,二者单位复合产值确存在成倍数的差异。

五是示范推广超级稻,提高单产。我市的水稻大面积生产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推广超级稻品种亩产可增加50~100公斤。

2008年,全市推广杂交水稻237.49万亩、杂交玉米239.31万亩,分别占种植面积的97.95%、99.27%。推广水稻旱育稀植180万亩,宽厢宽带栽培80万亩,水稻抛秧30万亩,油菜免耕栽培80万亩。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有效保障粮食稳定增产。推广超级稻30万亩。

3.党政领导挂牌办点示范,典型引路,辐射带动效果显著是动力

办点示范是我市推动农村工作的成功经验。市政府要求各级都要抓点示范,树典型,办样板,成功一点,带动一线,扩大一遍。在粮食生产示范点上,组装配套新品种、新技术,今年全市市县领导干部共挂牌办示范点40多个,面积2 万多亩。

4.强化项目带动,促进粮食生产

以实施“粮增工程”、“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及高产示范栽培”等重点项目工程为载体,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手段,层层大办示范样板,促进粮食生产。在项目实施示范样板点上,组合应用省、市主导杂交优良品种、旱育稀植、规范化栽插、测土配方、病虫综合防治等农业适用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并强化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促进粮食生产。

5.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建设科技推广队伍,为粮食生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全市现有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446个,有专业技术人员3387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50人,中级425人,初级2000多人。

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十五”期间,全市共招收农广校系列中专生8089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28021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6028人次,培养星火带头人27374人、科技示范户71376户,为农村培养了留得住的生产技术人才。

6.落实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减轻农民的生产投入

近年来,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加大了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出台了惠农政策,对种粮农户实行政策性补贴。2007-2008年度,全市农民获良种补贴计7526.5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计41931.61万元、粮食直补计1513.12万元,三项共计50971.23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2.耕地质量降低

由于农田基本建设欠帐严重,加之不合理的施肥结构等,使粮田地力衰退、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

3.粮食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

4.粮食产品比较效益低,农资价格偏高,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5.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在家务农的劳动力相对较弱,对轻减型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投入不足

四、粮食需求及发展潜力分析

粮食需求:到2020年,全市人口将达800万人左右,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计,共需粮食320万吨。如要保持现有40万吨左右的粮食调出量,粮食总需求将达360万吨。

发展潜力:在耕地面积不断快速减少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是粮食总量增加的关键。遵义市作为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应用,科技贡献率的不断提高,在粮食产量还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空间,潜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势强劲。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四大优势:

1.气候优势

遵义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南部、北部、西北部气候条件各异。境内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多年平均年均温13℃~18℃,无霜期270~280天,热量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在1000~13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光、热、水匹配较佳。自然、气候条件比较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这些都是发展粮食生产所需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2.产品品牌优势

遵义市在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内建基地,外抓市场,扶持发展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以湄潭“茅贡米”、余庆“大凉山”精米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米加工企业和品牌,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订单农业生产形式得到拓展,优质稻生产、加工、销售获得长足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大米加工企业36家,其中获得中国淮安国际优质米博览会金奖的大米加工企业2家,大米加工能力达到23.6万吨,年实际加工大米15万吨,其余产品除销往市内、省内外,还销往临近省、市。

3.薯类作物尚有增产优势

遵义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50万亩左右,红苕种植面积180万亩左右。通过品种更新和推广脱毒薯,单产提升空间还大。

4.科技优势

近几年,遵义市主要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玉米营养体育苗单株定向移栽、油菜育苗移栽、脱毒马铃薯、种子包衣等农业适用技术。“十一五”时期,遵义市将继续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和高产品种,如准两优527、Q优6号等超级稻品种等,依靠科技增加粮食产量。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有效保障粮食稳定增产。

五、今后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

1.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15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360万吨左右,优质农产品达70%以上。

2.主要措施

2.1依靠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提高粮食单产是粮食增产的最基本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能否继续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能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单产的关键在于培育、推广应用高产优质粮食品种。在“十五”期间,我国在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方面已经培育出一些高产优质品种,并试验推广成功。1996年,我国启动实施了超级稻育种计划。目前己育成20多个超级稻品种,还集成了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就遵义市来说,就是要大力推广超级稻等高产品种,力争推广面积达100万亩以上。

2.2改造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产出率。通过实施“沃土工程”、 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等,改造中低产田土,增加土壤肥力,确保粮食产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改造中低产田土200万亩,建设标准基本粮田150万亩。

2.3良种研发和推广。加强种子资源的研发、培育、扩繁和推广体系建设,培育10~20个像遵玉系列、益玉系列等适合本地推广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年水稻新品种更新率达到100%,玉米新品种更新率达到90%,其他作物新品种更新率达到60%以上,新品种平均增产粮食7%左右。

2.4生产技术组装配套与普及。在主要产粮区,以玉米、水稻、薯类三大粮食作物为主攻目标,优化、集成一批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重点集成推广和普及主要粮食作物超高产栽培技术(如: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营养体育苗移栽、旱地宽厢宽带栽培等),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节水、节肥等资源节约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等。

2.5病虫、草、鼠害联防联治。建立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检验化验、控制扑灭、技术支撑以及物资保障体系,对各种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效提高到85%左右,防治技术到位率提高25%。

2.6大力推广脱毒两薯。马铃薯、红苕单产增幅空间还大,通过推广脱毒薯种,建立建立完善种薯良繁体系,加速品种更新,把单产提高到2000公斤以上。

2.7生态保障。通过建设100万口工程,结合“三沼”综合利用,推动农村生态建设,为粮食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六、发展粮食生产的建议

1.在国家加大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基础上,省级也应加大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投入。如:我市的凤冈、道真县等都未进入粮食生产主产县纳入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2.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投入到科技推广项目、适用技术示范办点和适用技术横到边纵到底的普及上。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麻将竹凉席;生产工艺;改进、发展趋势

一、麻将竹凉席的发展历史

麻将竹凉席又叫竹块凉席,因竹块形似麻将,故又叫麻将席。麻将席的制作工艺源于台湾,然后在90年代台湾投资商发现湖南益阳桃江县当地土壤适合楠竹生长,纷纷在桃江县建立竹艺品工厂,主要生产竹席,活性炭等竹艺品。在接下来30年里,桃江县成为国内乃至亚洲麻将席出口供应商,比较出名的品牌有玉竹王,映雪,春秋,曙林,晨康,皇竹,春晨,夏荷,桃花江,玉竹,春龙。在几十年的发展之后,麻将席作为其中的一类产品,无论款式,技术,工艺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竹片凉席自上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成为市场热销的一种消暑物品,它以透气、凉爽、不粘汗、不卷曲、价格较水竹凉席便宜50%以上,可使用人群较水竹凉席更广。

二、麻将竹凉席的传统生产工艺

首先选取3-5年的毛竹,经过定尺锯断机去除竹节。然后由原竹开条机、竹条成型机和竹条锯粒机将竹条做成要求尺寸(定长、定宽、定厚)的竹块。再用干磨机进行圆角和去毛刺处理。再经过组合机钻孔,然后打磨后经过无害化处理漂白,最后进行晾晒,等晒干后进行烘干,最后经过人工一个个进行筛选编织:用牛筋线及差不多一毫米左右的水晶线,一个一个编织而成。麻将席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采用的设备是独立的、半机械化的,生产效率低下。由于要在竹片上钻孔,所以竹片厚度不能太薄,这就导致麻将席整体显得笨重,不易搬动携带。而且在传统麻将席生产工艺中,对竹片蒸煮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这就导致了对周围水质的污染,不符合现今绿色环保的企业观念。除此以外,由于传统工艺需要人工用牛筋线和水晶线将竹片一块一块的编织在一起,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牛筋线在高温天气中会挥发出油脂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三、麻将竹凉席改进后的生产工艺

(一)采用“开条定型锯粒一体机”对原竹进行初加工传统生产麻将竹凉席采用的是独立的、半机械化的生产设备,设备数量多,功能单一,而且还需要人工在现场频繁徒手操作,噪音较大,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生产效率比较低下。因此,应采用具有开条、定型、锯粒全面功能的一体化加工设备对原竹进行初加工,从而减少人工操作、改善工人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那么就要对现有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生产设备进行功能组合,结构改造,重新设计出具有综合功能的加工设备。研究人员已经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研发的生产设备还需进一步完善。(二)采用竹片炭化炉对竹片进行炭化处理在竹片加工处理的传统工艺过程中,其中一道重要工序即采用双氧水另加消毒、杀虫、克霉菌或上色染料等化学药剂对竹片进行浸泡、蒸煮处理,以达到防虫、防霉、漂白或上色的目的。这种加工处理方法:一是浸泡后的药水未经任何处理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经浸泡的竹片做成的凉席残留化学药剂,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为保护环境,有的地方政府已下令禁止无污水处理措施的企业生产。为此,改进后的生产工艺采用竹片炭化炉对竹片进行炭化的方法代替之前采用药水浸泡竹片的方法,从而既实现对竹片消毒、杀虫、防霉和上色的目的,同时又不污染水源和空气,符合现在绿色制造的生产理念。目前,已有生产企业对竹片炭化炉已进行研究和试生产,但在科学合理方便使用和控制使用成本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有待研究人员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三)采用自动涂胶-贴片机进行竹片的粘贴由于要在竹片上钻孔,竹片厚度不能太薄,造成传统麻将竹凉席重量较大,搬运不太方便。传统麻将竹凉席需要人工用牛筋线和水晶线将竹片一块一块的编织在一起,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牛筋线在高温天气中会挥发出油脂和有害气体,舒适性大打折扣,且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因此,有人提出一种无需穿线编织的环保型麻将竹凉席。环保型麻将竹凉席是采用自动涂胶-贴片一体机将耐水、耐高温、无挥发的专用胶喷涂在基布上,然后将处理好的竹片粘贴在基布上。此种方法生产的麻将竹凉席无需在竹片上钻孔,所以竹片厚度相比传统麻将竹凉席竹片要薄一些,从而减轻了麻将席整体的重量,方便搬运,同时还避免了在竹片上钻孔和人工进行穿线编织的过程,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展望

我国的麻将竹凉席市场已经形成多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生产过程落后和生产效率低下成为阻碍麻将竹凉席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麻将竹凉席市场创新方案就是不断升级加工设备,不断完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大幅度的提升生产效率,让产品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市场竞争力。相信在发展前景比较明朗的形势下,通过充分的现代化改造,将使得麻将凉席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素梅.竹麻将席一体机的研究.林产工业,2007(1).

[2]邱尔发,洪伟,郑郁善.中国竹子多样性及其利用评述.竹子研究汇刊四,2010,20(2):11-14.

[3]傅万四.竹质OSB削片技术及工艺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4]张齐生.中国竹材工业化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粮食生产现状范文第5篇

一、主产区粮食产量和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从2007―2011年粮食产量看,黑龙江省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2.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14.1亿斤。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产发展了,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加。但在粮食生产的问题上,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即生产粮食越多,则地方财政的包袱越重,粮食生产与地方财政的这种反向效应,日益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之和分别为:278.8亿元、370.7亿元、459.6亿元、643.9亿元、727.2亿元,其中,县本级收入分别为52.4亿元、70.4亿元、81.5亿元、110.7亿元、147.2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之和分别为:280.7亿元、368.1亿元、443.3亿元、625亿元、704.6亿元,其中,县本级支出分别为267.9亿元、350.1亿元、417.1亿元、582.7亿元、659.1亿元。全省43个产粮大县(市)本级收支相抵后全部为负数,各年度缺口分别为:215.5亿元、279.9亿元、335.7亿元、472亿元、511.9亿元。

综合县级财力计算口径的一般预算收入与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省以下专项转移支付、上解支出等三项支出之差,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县级财力情况分别为:197.9亿元、238.3亿元、262.3亿元、346.5亿元、444.7亿元。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按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仅占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的42%;从全省范围来看,同样按照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也仅占全省平均财力水平的45%。

粮食产量和财力状况倒挂的现象还体现在省级层面。虽然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年均增长100多亿斤,但全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情况却以每年下降1至2位的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5位,到2011年仅排名第22位。县(市)级也如此。以产粮大市尚志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粮食总产不断攀升,从15.4亿斤一直增长到21.8亿斤,五年时间粮食增产6.4亿斤。但在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该市经济特别是本级财政收入却没有同步发展,反而是收支缺口不断加大。据统计,2007年该市本级财政收支缺口为5亿元,到2011年本级财政收支缺口则达到了13.2亿元,陷入了“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的怪圈。

二、“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原因分析

出现“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涉农税收。2007―2011年,黑龙江省的涉农税收情况如下:

自2006年1月1日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没有直接的税收负担。现行税制中涉农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14个税种。

从主要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看,在增值税方面,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予以免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以及远洋捕捞等予以免征。对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取得的所得减半征收。在营业税方面,对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予以免征。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对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内经营采摘、观光农业的单位和个人,其直接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养殖、饲养的土地予以免征。在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方面,对农林牧渔业用地和农民居住用房屋及土地予以免征。在印花税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予以免征。在耕地占用税方面,对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在契税方面,对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予以免征。

由于有上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增收主要依赖农业企业税收。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税收主要由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构成。但受各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全省涉农税收年缴税额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以省产粮大市虎林市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涉农企业年平均实现税收564余万元,分别仅占当年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左右,税收贡献率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免征,税负低的第一产业基本不提供财政收入,第二产业中涉及农业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粮食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税收主要集中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上,而由于目前国家实行对粮食加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上述几项税收占各地政府税收总量的比重都较小。即使能够征收的部分,按照现行的分税体制,粮食加工企业增值税收入的75%要上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只获得25%;粮食加工企业所得税收入的60%上交中央,地方政府只获得40%。与此同时,按照现行政策,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开展粮深加工有诸多限制,导致涉农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有限,形成了粮食主产区“贡献大反而受益小”的不合理局面。

于是,转移支付制度日益成为粮食主产省(县)的主要收入来源。1996―2010年,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级对下实际转移支付规模年均递增43.3%,保障了重点民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主产省(县)财政的困境,解决了基本财力缺口问题。但与目前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相比较,目前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只是低水平的转移支付,仅能解决“吃饭”问题,能“治标”但不能“治本”。因此,要实现粮食主产区经济同步发展,使粮食主产省(县)人均财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还必须健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三、促进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快健全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按商品量给予主产省转移支付的奖励制度。在现有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县粮食产量、商品量增加量,每年再给予一定的补助,使其人均财力水平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取消对农业生产项目投入的地方配套。

二是进一步充实农业产业税源。从目前税收体制情况看,农业产业的税源比较单一。建议国家放开对玉米、水稻加工限制,加大对粮食仓储物流行业支持力度,适当增加或扩大农业企业税种,并将这部分税收收入划为地方政府财力。

三是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场准入和交易平台建设上,更应向农民倾斜;提高农业内部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分散的农产品加以集聚、整理和分类,并根据营销网络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采取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加工产业的重点大项目建设和重点龙头加工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投资补助、原料成本补贴和资金贷款贴息补助等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实行有限的粮食价格管理,在价格调控方面进一步明确粮价保护的目的,合理制定粮食保护价格。同时,落实好粮食差价政策,认真实行优质优价政策等。

四是进一步稳定种粮农民收入预期,建立健全农民卖粮收入增长保障机制。建议扩大黑龙江省最低收购价粮食品种范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