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民健身背景

全民健身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民健身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民健身背景

全民健身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排球运动;全民健身;兴趣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226-01

1 引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就实施对象及重点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也是社会的基石。作为竞技和娱乐项目的排球,如何在中学生积极展开,深入学生,起到健身、娱乐和培养一代新人这样一个宗旨,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只有深入的调查和了解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再根据他们的参与动机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措施,才能促进他们更好的参与排球运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推进排球运动的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新乡市三所中学的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女生各150人。

2.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设计了两次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排球兴趣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排球兴趣培养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和利用,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3)访谈法。

对接受调查的学生和对有经验的老师及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真实情况,为论文的论证提供保障。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乡市参与运动项目的情况分析

表1 新乡市中学生参与运动项目情况(%)

表2 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排球运动的时间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表1):在各种球类运动中,其中男生喜欢篮球运动的占到49%,其次是羽毛球,第三是排球;女生排球则占24.7%。通过走访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的运动能力很差,运动和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不高。男、女生参与排球运动的比例分别排在第三、和第二的位置,可见对于排球运动本身还是比较愿意参与的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开展的今天,中学生运动的频率不高,且不固定。这是在中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2 新乡市中学生排球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

表3 新乡市中学排球开展的影响因素

从表3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男生当中影响中学排球运动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运动场地因素,女生则是运动技能不易掌握;其次男生认为排球课教学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女生则认为是运动场地受限。但同时也发现,大家对班级比赛的热情非常高,集体荣誉感强。在被调查的项目中,有64.5%的男生和47.2%的女生认为活动场地受限,不能有效的适应学生活动的需要。

3.3 对策性研究和采取相应的教学调整

3.3.1 向相关部门领导反应调查结果,根据学校教师配备,提出改革意见

(1)各班组建排球队和组建男、女生校队。通过组织班级球队,通过班级之间的比赛,创造排球运动的氛围。班级是学校开展活动的最小单位。通过调查发现,在班级活动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在班级组建排球队,对于提高排球运动氛围和排球运动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定期组织排球比赛。学校始终要把排球比赛放在学校体育的重点,通过比赛,发现队员,促进排球运动的提高。

(3)按照竞技体育要求设立各种奖项。这也是体育的魅力,团结、创造、竞争始终是体育运动的主旋律,在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开展的今天,设立奖项增强竞争意识。

3.3.2 大力宣传和普及排球运动

(1)在中学体育课中全面普及排球运动。

学校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阵地,体育课则是实施体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中学体育中,把排球运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开展兴趣教学,是普及排球运动的关键。

(2)培养一批体育骨干,再由骨干带动一批学生。

(3)培养裁判队伍,通过学生自发组织属于自己的班级联赛,同时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3.3.3 坚持参加新乡市中学生排球联赛并组织啦啦队,扩大排球在校的影响力

3.4 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趋势

(1)设立更多的奖项和荣誉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学生的压力也逐渐的彰显。体育的价值和魅力就是竞争,奖项的设置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有助于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同时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2)初级比赛对参与者的技术要求较低,技术动作更易学习掌握,它不受体质、技术水平的限制,场上学生组合形式多样,更富有情趣,对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和协调等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3)正是由于排球赛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使参与者克服了基本技术较差的弱点和心理压力的影响,能激发参与者的运动热情和积极性才深受学生的喜爱。另外排球赛还能促进和改善人际交往,为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班级的学生提供愉快交往的机会。相信不久的将来排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从竞技比赛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由更多的学生参与又会反作用于竞技比赛。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它可以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质特征的人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2)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选择合理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热情,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要为排球运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设施。

(3)只要前期工作做好,善加引导;有很多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可以发展和培养起来的。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不是对排球不感兴趣,而是不愿意去尝试。学校体育教师要通过努力为之提供良好的环境。

(4)中学生还没有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体育意识的薄弱,是阻碍全民建设计划实施的绊脚石,体育老师要通过视频,录像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讲授一些身体锻炼的方法,为学生的锻炼给予一定的指导。

4.2 建议

(1)体育教师应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简化排球规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针对男、女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女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

(2)要经常的组织学生班级之间的比赛或者是校级以上的联赛,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增加对学生的课外指导。

(3)要积极的组织一些观赏性比赛,提高中学生对运动的认知。

(4)学校应加强排球场地的建设及维护,保证排球运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柏青.对高职学生体育参与和运动认知、运动动机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6):39-40.

[2]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8):43-49.

[3]孙杰,甘肃省普通高校女生排球选项课现状调查与改革设想[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03):102-105.

全民健身背景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郑州市排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特点及损伤类型做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和急救办法。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排球业余爱好者 运动损伤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推进,因为排球的运动有利于提高人们在柔韧、速度、耐力、力量、反应和配合等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排球运动中来。但排球运动中也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尤其是未经过专业训练缺乏专业知识的业余爱好者。因此,了解排球业余爱好者的运动损伤情况,找出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康复策略和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郑州市排球业余爱好者。

(二)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郑州市排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特点及损伤类型进行调查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排球业余爱好者的损伤发生率

调查发现,排球业余爱好者中女生的运动损伤发生率为86.67%,男生的为60%,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男生的专项身体素质要比女生好,主要表现在力量和运动场上灵活度的表现。因此,在排球这项运动项目上学习与训练中加强转向身体素质的训练是势在必行的。

(二)排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部位

据调查,排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部位多为腰部、大腿和踝关节,其损伤比分别占到了33.33%、26.09%和23.19%,因此要着重注意这三个部位的运动防护。膝关节、手腕肘关节、肩关节占到运动损伤的7.25%、4.35%、1.45%,所以也不能轻视踝关节、手腕肘关节和肩关节等部位的运动损伤预防。在平时运动中要注重加强腰部力量,加强踝关节、大腿和膝关节的承受力度;对手腕肘关节、肩关节也要及时进行放松和预防。

(三)排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类型

据调查,排球业余爱好者的运动损伤类型中关节扭伤的百分比为31.89%,擦伤所占百分比为31.98%,肌肉劳损的百分比为18.84%,这是排球运动的灵活性和运动强度造成的,因此在进行运动前务必要做好热身运动,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控制好运动强度。此外,擦伤多是由错误的技术动作造成的,因此在排球训练时应掌握好技术动作的技巧。还有出现韧带拉伤,出血等其他情况,在进行排球训练时要时刻保护好自己,对排球要有很好的适应性。

(四)排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处理方式研究

据调查,有25.93%的学生会选择自己解决,有24.07%的受伤者会去看医生,20.37%的运动损伤者会及时处理损伤部位,对损伤部位进行冰敷,对于去看医生或做一些简单的处理是一种好的现象。在运动损伤后有18.52%的学生会停止训练,来减缓伤痛。在运动损伤出现仍有7.41%的运动损伤者继续进行排球运动,还有3.70%的运动损伤者不加理睬,这都是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的一种表现,时间久了会造成伤病累积,损伤更严重。

(五)造成排球业余爱好者损伤的常见原因分析

造成排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身体素质差和运动负荷过重为主要因素,分别占37.31%、23.88%、19.40%和7.46%。注意力不集中、生理状态不佳、场地器材、心理等因素也是造成损伤的原因,分别占4.48%、2.99%、2.99%、1.49%。针对排球运动员损伤的原因,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如充分的准备活动、及时纠正技术动作的错误、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等。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郑州市业余排球爱好者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频率较高,运动损伤部位分布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腰部、膝关节、小腿等。2.郑州市业余排球爱好者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有关节扭伤、肌肉韧带拉伤和肌肉劳损等。3.郑州市业余排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段多在专项训练阶段、准备活动阶段和辅助练习阶段。4.郑州市业余排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后多数采取的处理方式自己解决、去看医生、立即冰敷、停止训练等。5.郑州市业余排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身体素质差、运动负荷过重等。

(二)对策

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以调动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提高身体的反应和协调能力。2.改善技术动作。在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细致,把握好细节,在做一些难度大的动作时旁边一定要有人指导。3.加强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提高排球业余爱好者的力量和柔韧素质,为排球运动训练打好基础。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过度运动。运动负荷的量的安排要因人因时而异。5.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医务监督。作为一名排球运动爱好者应多学习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从容应对,把伤害降到最小,并及时找医生诊断,确认病情。

参考文献:

全民健身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面健身;和谐社会;构建

前言

近年来,全民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体育的发展标志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的推动下,全民健身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体育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坚持社会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全民健身坚持以人为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1、面健身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1.1、证人民健康,维系社会活力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我国整体步入小康阶段,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人们对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1)环境变化引起的健康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等都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2)当前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竞争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普遍较大,这也是引起健康问题的一大源头;(3)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实现现代化,手机等智能设备兴起,家用设备电气化,这些都导致人们体育活动机会的减少;(4)当前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正不断发生改变,动物脂肪的过量摄入使得人们身体中的热量增加,这就导致了营养过剩、生活能力下降等问题,甚至由于食物摄入不均衡引起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全面健身能够有效的增加人们的体育运动,增强人们的体质,强健的体魄是人们不断前进的基础,是保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维系社会活力的基础。

1.2、调节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我国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市场处于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巨大的状态下,如果心中的负面压力过大而得不到宣泄,很可能使人产生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症等,严重的还会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全民健身运动能让人们的身体器官得到刺激和运动,且体育运动有着轻松愉悦的氛围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通常来说,许多社会矛盾,例如打架斗殴等都是不良情绪的宣泄,而体育运动也可以作为一种情绪和精神压力的释放方式,体育健身能够有效的调节人们的身心健康,扫除负面情绪,这对于社会安定的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1.3、陶冶人民情操,改善精神风貌

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人会对社会造成影响,使社会风气发生改变,同时社会现象、社会风气也会对人的精神文明造成影响,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在于人。体育运动中有着明确的规则和礼貌要求,体现的是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往往会沉醉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情感,这是体育运动独有的精神内涵,例如在马拉松运动中,有许多参与的老年人,他们虽然跑的不快,但贵在坚持、贵在参与,倡导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运动中陶冶情操,改善精神风貌,再例如,在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为国争光,当五星红旗升起、国歌奏响的那一刻,亿万中国人为之动容。全面健身活动的开展能够让人们沉浸在体育精神中,保持着热爱生活、激昂向上的精神状态,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风貌,锻造了高尚的情操,振奋了进取精神,这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

1.4、加强人际互动,改善人际关系

全民健身是让所有人都参与到体育健身运动中去,为了提升覆盖面,全民健身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家庭体育健身、社区体育健身、单位体育健身、学校体育健身等等,这些健身方式都是群体性的,一些集体的健身项目还能够培养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在体育健身运动中的交流能够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民团结、建立了人们之间的友谊,有效改善了社会风气,从而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家庭体育健身运动能够改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社区体育健身项目(例如社区广场舞等)能够加强邻里关系、提升社区团结风貌,学校体育健身运动(例如校园篮球赛等)能够提升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单位体育健身运动(例如户外培训项目等)能够促进单位团结,提升企业单位凝聚力,锻炼员工意志品质等。社会的和谐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全民健身能够加强人际间的互动,有效的改善了人际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1.5、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社会经济

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内容,全民健身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全民健身能够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从而拉动体育相关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健身有着竞技、娱乐、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因此其也就能够带动体育相关的其他产业发展,例如旅游业、交通、餐饮业等等,人们在健身运动中加大了相关产业的消费,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全民健身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还能够提升就业率,产业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实现发展必然会扩大规模,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就增大;(3)推动基础建设,为了支持全面健身活动的开展,国家投资建立了许多的基础设施,例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相关体育设施建设等等,这为全民健身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了社会经济。

2、和谐社会背景下全民健身的要求

2.1、组织建设要求

健全的全民健身制度和体制是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全民健身主要由行政主导,但这种主导方式资金有限,很容易制约全民健身发展的持续性和全面性,今后全民健身组织建设的发展策略如下:(1)激励补贴政策:政府可以实施激励补贴政策,对一些符合社会和谐发展要求的体育项目要积极倡导,同时降低行政对全面健身的干预,完善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指导、体育监测、体育信息等服务网络,建立长远的全民健身规划;(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健身的对象是人,其中既包括老年人又包括青少年,既包括干部职工又包括普通员工,既包括城市居民又包括农村居民,因此,全民健身应当发挥其全面性,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全体人民健身的权力,确保健身运动中的良好服务。

2.2、宣传工作要求

应当积极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工作,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例如可以通过海报等形式来宣传健康运动知识、体育文化知识以及体育项目介绍,以此来提升人们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关活动的举办来刺激人们参与到健身中来,例如社区运动会、学校运动体育比赛、广场舞比赛等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形式进行宣传,确保宣传效果。

2.3、工程建设要求

良好的工程建设是全民健身实现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当完善相关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当前我国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主要有健身活动中心、活动基地、雪炭工程、健身路径工程等四种模式,这四种健身工程的建设能够实现全民健身的多元化功能,政府应当积极倡导,不断扩展,有城市发展到农村,实现全民化。

2.4、体育教育要求

我国教育提倡的是全面发展,因此应当将体育、健康纳入到教育中,全国社会及事业教育机构应当对全体人民进行终身的体育教育,从小就培养人们的健身意识,以此来促进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全民健身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民健身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本文简要研究了全民健身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保证人们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陈燕,秦爱民,林锦蛟,杨肃非,齐利海.论和谐社会背景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7,04.

[2]田儒.新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3]房继昌.和谐社会背景下全民体育健身发展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3.

[4]彭青松.全民健身运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9,08.

全民健身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要素;提升路径

引言

社会体育指导员如同体育教师、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裁判员一样,是一支重要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人才队伍.国家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2011)中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者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组织人们进行健身、娱乐、康复等活动;协助开展体质测定、监测、评价等活动;承担经营、管理及服务工作”[1,2].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逐渐形成了全民健身新时尚,实现从大型健身活动向社区协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模式转换.在新时尚这一大热潮背景下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以满足群众健身指导需求,成为现阶段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本研究以素质为分析框架,从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形象这五大点来分析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素质,从构成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五大职业素质要素探讨分析其在全民健身新时尚这一大热潮中的现状,对我国全民健身良性发展路径进行深层思考,并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现存问题提出若干解决建议.以便在全民健身新时代背景及深度老龄化趋势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能于体育公共服务中发挥更大功能及作用.

1社会体育指导员道德素质的提升

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一个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有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实行指导服务社会体育工作过程中的标尺.1.1社会体育指导员道德素质要素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质量的要求也大幅高涨,大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目的也趋于多元化,如愉悦身心、康复保健、延年益寿、自我展示、促进交往等.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服务工作不是短期、临时性的,是一份需要长期且有效坚持的社会体育志愿服务工作.因此,在指导服务健身工作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不断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从而获得其社会价值认可,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1.2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意识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据悉许多普通百姓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概念认识尚未清晰,还比较模糊,这使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具体的指导服务过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困扰或干扰.如: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非体育专业出身,其本职工作与体育无关,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又是志愿服务工作,加之经费、精力有限等压力和场地、器材不足等因素,导致志愿服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这些外界和内在的影响因子不断地考验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思想.由此,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自身修养,培养其坚持不懈、奋斗拼搏的顽强毅力,爱岗敬业、踏实务实等优良品质,以使其自觉自愿地全身心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服务中去.

2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素质的提升

具备专业素质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石和关键,是实施社会体育指导服务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保障.2.1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素质要素分析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而大众体育(社会体育)是综合性的一种体育社会活动,有它自身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就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而言,大众的体育价值观念也日新月异,随之全民健身热潮亦愈发高涨.从此来看,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除了具备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应具有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层面、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4],如,卫生常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多媒体运用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服务群众健身,以满足人们随即而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2.2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如今,健身爱好者人群层出不穷、层次各异,其年龄、文化程度、需求、南北地区差距较大.这就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吸取各类与社会体育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就必须掌握扎实的相关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竞技比赛规则等,不仅如此,社会体育指导员还应兼有相关领域知识,主动积极学习、完善自己,可以通过高校、媒体网络等各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善于标新立异,可以通过组织策划体育活动与赛事锻炼指导、协调能力的同时带领群众积极有效地健身,提高其健身爱好的兴趣,在遇突发事件时,提高应变与妥善处理能力;懂得因地制宜,尤为对于偏远地区[5],如,乡村可从农闲和节假日入手,开展趣味休闲、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赛龙舟、山地越野等休闲体育活动).这样才能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

3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素质的提升

能力素质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完成指导服务工作的必备条件.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导实践能力、创新策划能力、管理服务能力等都是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应具备的能力素质.3.1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素质要素分析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将健身爱好者有效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健身指导服务工作的社会群体,承担着宣传、管理、服务工作.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这支队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离不开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指导、服务.我国地缘辽阔,即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再好,在传授技能之时仍需具有良好的普通话作为沟通的基础来进行人际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的健身效果.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指导服务过程中,对于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来说,创新策划能力尤为重要.例如,广场舞是当代女性健身爱好群体最受欢迎的一个运动项目,指导员组织其舞蹈团队进行健身、宣传国家全民健身指导方针的同时,编排舞操就是一创新表现.有效地指导大众排舞训练,甚至带领其团队参加社会比赛活动,亦是组织协调、指导实践能力、管理服务能力的一种体现.在获得健身需求的满足又可获得荣誉表彰,这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主动探索社会体育科学规律的优异成果,以此激励更多的健身爱好者及其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投入到科学健身中来,推动全国大众健身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国民体质.3.2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提及“志愿服务”,顾名思义就是无需报酬、乐于助人之意,基于信念、良知和责任,自觉自愿地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时间和精力等来服务于大众.社会体育指导员正是这样的为大众提供科学健身宣传指导服务的社会志愿服务群体,也是我国促进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队伍.为更好地充分、有效且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我国志愿服务团队,需要健全、完善其管理制度体系.在培训管理方面,可深入基层、加大宣传招募,提供学习平台[6],如,“上门培训”、“一对一教学”、“再培训”等,普及志愿服务知识,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和服务质量;在表彰激励方面,可开展比赛活动、评优评先,以志愿服务的时长和质量设定等级打分制度,对作出重大贡献、绩效尚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给予荣誉称号,激发大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在项目推动方面,利用社会众多市场,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可在健身房、高校等设立考核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基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策划、制定不同的规范化具有所在区域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等,带动大众参与健身,满足社会需求;在保障措施方面,可多渠道筹集经费,在体育彩票公益基金项目中开展示范性的活动,可通过企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捐助公益事业,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另还需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设立群众体育发展评价体系,作为衡量体育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保证各级体育部门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期开展.

4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精神的提升

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当代社会普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社会潮流.坚持“奉献、服务、健康、快乐”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的宗旨,其充分地反映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凸显了体育健康指导的特点.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精神是反映对其职业的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精神和规范精神是其指导健身的重要保障;敬业精神是其志愿服务的灵魂所在;协助精神是其组织管理的能力体现;创新精神是其认知能力的一种升华.另外,一个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应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全心全意服务于大众的态度去科学指导健身,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来推动全民健身[7],齐力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5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形象的提升

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这是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亦是其实行社会体育事业的前期准备工作.5.1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形象要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花钱流汗买健康”健身消费观念的逐渐形成,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使群众的健康消费指数也愈发高涨,从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随之递增.这就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拥有其身体素质健康的基础条件上,注意自身形象的进一步提升,以其干净整洁的着装仪表、阳光向上的性格态度以及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来给广大健身爱好者传递宣传健身正能量的同时,也给予引导大众积极健身、指导服务于人民.5.2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对自身的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导服务广大群众科学健身从而促进全民健身和社会体育进步发展的重要纽带[8].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包括其充分足够的自信心、亲和力、感染力、号召力等乐观积极的气质形象直接影响前来咨询健身直至最终确定参与到科学健身活动中来的群众.所以,对自身形象的不断提升,是贯穿社会体育指导员终身的根本要求.5.3树立全民健身新时尚下社会体育指导员新形象2016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有责任和义务去让广大群众接受并且理解我国全民健身大计[10]的具体内容,并且要以身作则去让全民健身大计切实得到施行,所以,让群众看到我们对全民健身的身体力行,将全民健身作为指导思想并输入群众内心,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6小结与展望

众所周知,体育是综合性的社会活动,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现代化体育观念的传播和科学健身的普及,不仅能帮助广大群众强健体魄,而且对陶冶情操、增进友谊、提高文化修养、树立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其职业素质及发展前景而言,在做好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本职传教授业服务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科学指导与宣传、监督与管理工作.在全民健身新时尚热潮来袭的新形势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大众体育的开展程度和水平高低.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是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严以律己,不断学习交流充实完善自我,以知识全面、业务精通的良好面貌从容自信地迎接应对每一个其所指导服务的健身者,使之相互收益;解放思想,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使自己向“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等高素质体育人才转变,为促进社会体育工作提档升级、促进全国人民身体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加快我国实现体育人才强国宏伟目标的步伐[10],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6.

[2]肖林鹏.社会体育管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18-119.

[3]张润红,刘尚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的构建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2,(5):516-517.

[4]张润红.吕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的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11,(2):80-84.

[5]王锡群,王香春.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与培养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135-137.

[6]张润红.吕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7]刘尚武,张润红.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的构建与要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6):98-100.

[8]王莉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及其现状的分析[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9]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19):9-15.

全民健身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背景;设想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038-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1]。《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2]。“十二五”时期是提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时期。近年来,黑龙江省正加大力度构建公关体育服务体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体育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着力开展各项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公共体育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不断满足,必将全面推进“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

1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它属于公共服务的下位概念。公共服务的概念形成于政府职能变革运动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属于公共行政学范畴。其中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公共组织为满足公众的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各种体育服务和活动的总称,包括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等公共体育服务有形产品和体育教育服务等公共体育服务无形产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综合学者观点,普遍认为是以政府作为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优化体育资源,创建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的制度和系统,主要包括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公共体育指导服务、公共体育信息服务等。这也就决定了公共体育服务具有浓厚的公共特色,也就意味着公共体育服务本质上属于公共产品,是为满足社会公共体育需求,由政府部门提供的供所有人共同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非排他性是指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消费不排除其他消费者。公共体育服务由其性质上决定供给主体是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的义务,更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是指各类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受益对象则是全体社会公众,其基本内容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基础的、普惠的、便利的、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具有共享性、公平性和非盈利性的特征。

2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价值

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是推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健身环境,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能够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服务;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能有效地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在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切实发挥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全面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不断建设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绩效最大化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背景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主要是以公共体育设施为依托,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由各级政府部门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活动的整个体系。

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指出,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逐步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黑龙江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强调积极构建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强化各级政府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积极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努力实现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健身事业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先后开展了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中国黑龙江雪山穿越公开赛、全国露营大会黑龙江站、中国伊春国际自然水域漂流大赛等全民健身活动。2011年黑龙江省举办了国内首次由省政府主办,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方式开展的国内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充分展现了政府部门在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展示了黑龙江省落实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丰硕成果。

按照国务院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出的“三纳入”的要求,是指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3]。黑龙江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省政府工作报告、黑龙江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省级财政预算。2011年黑龙江省继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省内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共投入4000万元,全省共建设各类全民健身工程2030个[4]。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建设,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得到加强。今后还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增加体育公共产品投入,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尽管“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与人们不断日益增长的体育服务需求相比,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十二五”期间,要紧紧围绕《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的目标为指导,积极发展公共体育服务。目前,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第一,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第二,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还不能全面满足群众对健身场地的需求;第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四,积极构建公共体育信息化服务网络等问题。

4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设想

4.1加快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建立

加强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开拓创新。构建以政府为主,多方参与、层次多样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挥黑龙江省特色优势,积极打造健身品牌项目和精品工程,提高自然运动资源的开发和效率。继续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发掘整理传统体育形式,丰富全民健身内容,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项目,定期召开运动会并形成制度,确保体育活动持续开展,广泛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体育、爱好体育,逐步构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齐备、全民共享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强调服务和顾客至上的理念,视政府的服务对象为“顾客”,以“顾客至上”为工作原则,强调公共产品和服务应该让“顾客满意[5]”。加快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法制化、制度化,在全省范围继续督促“三纳入”向县(市、区)延伸,逐步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体育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体育需求,充分体现公共体育服务普惠性、公平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发挥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不断提升政府管理绩效。

4.2加快建设体育健身设施

加大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规模和投入力度,全力推进体育健身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精品惠民体育设施,提高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要结合健身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场地设施的后续管理,由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体育设施使用的安全性和长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环境,配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实现安居乐业。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体育资源,积极推进体育场馆开放,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将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开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身环境,使单纯的体育锻炼转化为一种享受,享受科学健身活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创建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拓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上,积极参与建设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并着力解决体育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4.3加快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对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增强人民群众健身意识,不断改善全民健身环境,养成科学健康的健身理念。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师资源,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行列,逐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可以由政府部门定期举办健身培训班,聘请资深体育社会指导员现场讲解或解答,组织全民健身宣讲团,深入群众普及科学健身方法,掌握体育健身知识和技能,近距离使人民群众感受体育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推进全民健身。进一步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成立公共体育服务志愿者协会,吸引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群众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样可以更贴近和了解群众体育活动参与的想法和实际需求,更合理地去规划和实施群众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以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为人民群众送去正确的健身知识,逐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4.4加快建立完整的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

加快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化的制定与实施,深入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正确衡量和评价公共体育服务成效。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协调高效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能够有效地、及时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能够有效地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实现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优化和配置,树立公共体育服务为民的思想,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促进政府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由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公共体育服务的监督机制,以达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最大化的目标。制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合理地、更高效地组织、利用和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公共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充分行使政府公共行政管理职能,完善政府公共行政的监督机制,提高政府公共行政价值,正确评价政府公共体育服务取得的成绩和效益。为今后构建更科学全面的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奠定基础,为建设和谐龙江发挥重要的作用。

4.5加快建设公共体育信息化服务网络

公共体育信息化服务是促进市民参与健身和创造体育环境的重要方式,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的公共数字体育服务体系[6]。信息化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体育信息化服务主要以高效快速的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公共体育服务的所有环节采用信息手段进行整合,共享体育信息资源,提供切实可行的体育信息服务方式,如信息检索、信息、信息咨询、健身指导等全方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准确高效的公共体育信息,切实满足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5结语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大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规模和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加快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加快建设公共体育信息化服务网络等措施,这样才会构建出科学、系统、完整、全面的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任春香,李红卫.新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1(9): 40-43.

[2]郑家鲲.“十二五”时期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2):1-6.

[3]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zwgk/2011-02/24/content_1809557.htm.2011-02-15.

[4]2011年黑龙江省群众体育工作大盘点[EB/OL]. /.2012-01-31.

[5]刘巍.关于地方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及应用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4):55-59.

[6]加快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EB/ OL]./node2/node4810/ node5230/node5241/userobject1ai50603. html.2012-01-07.

[7]刘巍.地方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绩效评估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6):48-51.

[8]王程,莫莉.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56-59.

[9]胡来东,郭凡清.哈尔滨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60-62.

[10]李金才.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