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住宅,节能,技术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面对严峻的事实.建设部提出的到2010年,我国新建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同时全国城镇建筑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的目标。对于绿色节能住宅的的研究,对于节约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1.国内外绿色节能住宅发展情况
节能住宅带给人民的是崭新的高质量、高档次享受,可以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使人享受“家居”的舒适。
1.1 绿色节能住宅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1)领先性能源与环境设计评估体系(1EEDTM)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推出的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以下简称LEED) 该标准为绿色建筑发展提出了一部可度量、具体化的市场解决方案。。被认为是设计、建造和认证世界晟绿色、最好建筑的前沿性评价体系。我国目前正在执行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和《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均借鉴了其中的内容。LEED所体现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开发互动关系.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USGBC发表的白皮书显示,美国的绿色建筑理念从提出到被广泛接受。
(2)中东许多国家富产石油,经济发达。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就开始关注建筑节能。以阿联酋的首都杜拜为例,城内近400栋高层建筑林立,所谓低层住宅也全是11层。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我国南方地区很相似.框架承重体系加非承重墙,但是墙体的热工要求就高得多了。严于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的要求。。
1.2 绿色节能住宅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1)江苏省建设厅要求全省今后新建住宅必须全部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节能50%标准,否则在审批时不予通过;大城市应积极开展建筑节能60%的试点;如建设单位违反节能强制性标准,将被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浙江省将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尽快降低建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水平。会议提出:今后,凡是政府投资的项目,必须将建筑节能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必要条件,对不按建筑节能要求建设的工程,不准其施工、验收备案和销售。到2007年,全省50%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的标准,2008年新建的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的标准,其中杭州等大城市推行实施节能65%的标准。正如国内外实践所证明的,政府是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主导力量,浙江省的建筑节能工作将由于政府开始大力推进而提速。
(3)在我国,三步节能是建筑节能的目标。第一步节能约30%,第二步总节能约50%。第三步总节能约65%。第一步节能采用粘土空心砖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内保温技术;第二步节能采用膨胀聚苯乙烯板加薄层抹灰并用玻璃纤维加强,以挤塑聚苯乙烯做外保温材料,以单面钢丝网架聚苯板做外墙外保温,或将保温膏料用于外墙外保温;第三步节能可将保温材料加厚,发展其他新型材料和保温材料,控制传热系数,采用聚氨酯硬泡喷涂外墙保温等,建筑遮阳隔热、建筑环境绿化降温、太阳能和地热利用等技术也是我国建筑三步节能应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方向和领域。
2 绿色节能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1)一般建筑在结构上趋向于封闭,在设计上力求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室内环境往往不利于健康;而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进行适应调节。
(2)一般建筑随着建筑设计、生产和用材的标准化、产业化,大江南北建筑的形式一律化、单调化;而绿色建筑推行本地材料,建筑将随着气候、自然资源和地区文化的差异而重新呈现不同的风貌。
(3)一般建筑是一种商品,建筑的形式往往不顾环境资源的限制,片面追求批量化生产,低成本建设,自我创造形象;而绿色建筑则将被看作一种资源,建筑及其城市发展都将以最小的生态和资源代价,在广泛的领域获得最大利益。
(4)一般建筑追求“新、奇、特” 和“大、洋、贵”,追求标志效应;而绿色建筑的建筑形式将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灵感 美存在于以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5)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建筑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耗能大户和污染大户;绿色建筑极大地减少了能耗,甚至可以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轻易可达50%至60%。
(6)一般建筑仅在建造过程或者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从被动的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到主动地创造环境的丰富性,减少资源需求。
3 绿色节能住宅的技术
3.1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是建筑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是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经测算, 门窗消耗的能量约占采暖能耗30%-50%。因此,改善门窗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是提高住宅节能的关键。其中采用隔热型彩色铝合金窗和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因为由于它在耐火性、抗风压、抗空气渗透、抗雨水渗漏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特别是保温、隔热性和美观性方面突出的优势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目前隔热型彩色铝合金推拉门窗基本取代了原塑钢推拉门窗的设计。
3.2屋顶节能技术
屋顶的保温、隔热是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之一。在寒冷的地区屋顶设保温层, 以阻止室内热量散失;在炎热的地区屋顶设置隔热层,以阻止太阳的辐射热传至室内; 在冬冷夏热地区建筑节能则要冬、夏兼顾。保温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在屋顶防水层下设置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用作保温,如膨胀珍珠岩、玻璃棉等; 也可在屋面防水层以上设置聚苯乙烯泡沫。屋顶隔热降温的方法有: 架空通风、屋顶蓄水或定时喷水、屋顶绿化等。
3.3外墙节能技术
目前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渣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加气混凝土及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等。。这些材料的生产、制作都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特殊的设备,而不是传统技术所能及的。
4 绿色节能住宅的可持续化
近年来,由于资源的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得到高度的重视,建筑行业也颇受关注。其实早在数百年前,人类历史上就已出现了这种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窑洞。刘素萍等认为:可持续建筑具有使用功能的弹性原则。钢材具有可拆、可改、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特点,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将钢结构应用在住宅中,并使与之配套的其他构件也利用可循环、弹性材料,使整个建筑符合可持续原则。黄宇光认为:可持续建筑是具有使用寿命中的可变性和对未来的适应性。一栋建筑只要在使用年限内就可以改成任意用户需要的建筑类型,这就是使用功能的弹性原则。
5 结束语
建筑节能是全社会节约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世纪工程。如果从现在开始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据统计到2020 年全国建筑能耗每年大约可减少3 亿多吨标准煤, 空调高峰负荷值可每年可减少约8 000万kW。因此,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既面临繁重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又蕴涵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振基.中东地区的建筑节能[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5,(9)
[2] 张林峰,李志国.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J] 建筑技术,2005,(10)
关键词:建筑标准设计;山东建筑标准;住宅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是全国通用性的建筑标准设计,但全国各个地方的经济、技术、气候、地质、建材不可能完全被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所包容。分省编制建筑、结构、设备专业齐全的建筑标准设计,对每个省来讲,都是一项庞大的技术基础工作,如果若个省份在建筑标准设计上进行协作、协调,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促进山东地区事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建筑标准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分析了山东标编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建筑标准设计
1. 标准与建筑标准设计概念
在工程建设领域,标准、规范、规程和建筑标准设计出现频率较多,也是人们易混淆的基本术语。按照《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3935.1)的规定:“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规范一般是“在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用标准,如《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当针对工程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作出规定时,一般用规范,如《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一般用规程,如《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建筑标准设计是根据标准对量大面广、技术成熟、通用性强而又具备条件的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设施、建筑配件(包括建筑材料制品和建筑设备)、结构构件以及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制冷、动力、市政等专业的配件及构造作法等编制的通用设计文件,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广使用所编制的应用设计文件。
2. 建筑标准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化是为了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建筑标准设计就是为了在工程建设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大量重复使用的内容为主导,以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工程建设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而编制的设计文件。
3. 建筑标准设计是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建筑标准设计是贯彻国家建设政策、标准,特别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最坚定执行者。工程建设要保证质量,首先要保证设计质量,建筑标准设计是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研究国内外新技术,考虑了设计、施工、材料等各方面因素编制的通用性设计文件,与单项工程设计施工图组成完整的施工图,作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技术依据,从而保证建设标准的贯彻与实施,保证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建筑标准设计是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能耗和材料,促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工程综合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建筑标准设计对于提高设计单位,尤其是中、小型设计单位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确保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工作量,加快设计进度起到很大作用。
4. 建筑标准设计是传播和推广“四新”技术的有效途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适时编制为标准设计,工程界通常认为是“四新”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多年来,“四新”技术不断被吸收到建筑标准设计中,直接提供给设计部门在工程中应用,发挥了推广“四新”技术的最佳渠道和桥梁作用。例如建筑抗震技术、装配式建筑结构、预应力技术、新型高强钢材、智能建筑技术、新型防雷安全技术、中水技术、变压式排烟道技术、墙体改革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均是通过建筑标准设计才得以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推广应用。无数项的国内外先进技术、科研成果,通过建筑标准设计渠道,快速普及推广,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技术进步。
5. 建筑标准设计是促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有力技术手段建筑标准设计由建筑配件、结构构件、建筑材料制品的构造作法研究逐步扩展到住宅设施的其它相关领域,是住宅设施生产技术二次技术开发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有力技术手段。住宅设施生产技术构思的提出、可行性分析、产品研发、成果鉴定、市场检验的过程是住宅设施生产技术的一次开发,住宅设施生产技术的一次开发,解决的是生产领域的技术问题,只解决了产品功能、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是还没有完全解决产品或技术与建筑行业标准的衔接,不符合建筑行业标准的产品或技术,是难以被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接受的。通过住宅设施生产技术的二次技术开发,解决住宅设施生产技术进入建筑工程所必须解决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一系列进入土建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使住宅设施生产技术符合建筑市场的要求,从而为住宅设施生产技术顺利进入建筑市场提供技术服务,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山东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存在的问题
1.技术进步是山东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工作的生命
编制建筑标准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运用标准化理论,综合标准化方法,经过调研、总结,方能编制出符合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标准设计。在编制管理过程工作中,应鼓励科技创新、质量创优,并以不断涌现的科技成果充实丰富标准设计内容,从而提高建筑标准的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权威性和地域性。当前要特别强调全面贯彻国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政策,搞好“四节一环保”建筑标准设计,以实现到2020年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建造使用的能源消耗水平接近和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建筑标准要配合国家工程建设重点,做好基础设施标准设计,做好城乡住宅特别是新农村住宅等方面的建筑标准设计,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要配合住宅产业化,做好住宅建筑标准设计,促进住宅建设的工业化、产业化发展。
2.质量保证体系是山东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工作的保证
质量保证体系是使工作有效、稳定、持续进行的保证,山东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只有建立一整套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质量保证体系,并不断自我调整与完善,方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作实践的需要。
3.版权保护是山东地区建筑标准设计维护利益的手段
为保护标准设计知识产权,维护建筑标准办权益,在市场管理逐渐规范的情况下,建筑标准办应采取各种防盗版措施,加强自我保护,如取得新闻出版部门支持,明确建筑标准的出版发行定位,发表“建筑标准版权和专售声明”、增加防伪标识等。同时积极探索各种保护措施和打击手段,寻求建设、版权、司法、公安、工商等主管部门支持打击盗版标准设计不法行为,维护建筑标准发行市场的正常秩序。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化分工愈来愈细,企业(包括设计单位、产品生产单位)必然要依靠技术求发展,会越来越重视技术基础性工作以及标准化工作,与此同时,国家工程建设发展比较快,社会对建筑标准设计仍有较高以及较迫切的需求。建筑标准在编制管理工作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研究和解决制约建筑标准发展的主要问题,注重贯彻执行国家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注重遵守国家和地方标准,注重科技创新,注重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1、安全生产 2、建筑工程3、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的统计,我国2001-2011年的建筑业(包括铁道、水利交通等专业工程)事故及其死亡人数都在千次及千人以上。总体来讲,我国建筑业每年由于伤害事故丧生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
一、我国建设工程事故特点及规律分析
从事故发生类型来看,随着高层建筑增多,近年来塔吊等起重机械事故多发,塔吊成为最主要的建筑杀手。从事故发生的部位分析,最主要的几个发生事故的部位是:洞口和临边作业,安装、拆卸塔吊,脚手架等处。从发生事故工程是否按照建设标准执行来看,发生事故的绝大部分工地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因此,工程事故的预防在减少工程事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发生事故所处的工程进度阶段来看,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以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最高,危害最大。从甲方所属性质分析,大多数事故发生工地的投资主企业投资。从发生事故的工程性质分析,住宅和公共建筑项目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地方。从事故发生的环境来看,大多数事故均发生在正常天气情况下,因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而导致不可控事故的可能性较小,大多数事故仍然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二、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遵循企业管理的普遍规律,服从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1)系统原理及原则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一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间题。系统原理要求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即从系统观点出发,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确定系统目标,列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分析对比提出可行建议,为决策者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依据。
动态相关性原则,对安全管理来说,动态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正是企业内部各要素处于动态之中并且相互影响和制约,才使得事故有发生的可能。另一方面,为搞好安全管理,必须掌握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因素的作用。
(2)人本原理及原则
人本原理,就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因此,应该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搞好企业安全管理,避免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充分保护企业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是人本原理的直接体现。
三、事故预防的原理与对策
(1)事故预防原理
事故预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重复胜事故的预防,即对已发牛事故的分析,寻求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防范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第二,对预计可能出现事故的须防,此类事故预防主要只对可能将要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即要查出由哪些危险因素组合,并对可能导致什么类型事故进行研究,模拟事故发生过程,提出消除危险因素的办法,避兔事故发生。
(2)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
①仍然损失原则。事故所产生的后果(人员伤亡、健康损害、物质损失等),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随机的,最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②因果关系原则。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一个因素是前一因素的结果,而又是后一因素的原因,环环相扣,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因果关系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_必然性来自于因果关系,深入调查、了解事故因素的因果关系,就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依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收集尽可能多的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从总体上找出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为宏观安全决策奠定基础,为改进安全工作指明方向,从而做到“预防为主”,实现安全生氏.从事故的因果关系中认识必然性,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灭在早期起因阶段,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3)事政预防对策
根据事先预防的“3E”原则,目前普遍采用以下三种事故预防对策,即技术对策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生产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完善防护与报警装置,实现生产条件的安全和卫生;教育对策是提供各种层次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法制对策是利用法律、规程、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制性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消除不重视安全。违章作业等现象的目的。
(4)发达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
建筑业在发达国家同样是比较危险的行业。英国2001年建筑业死亡人数为对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1%。美国 2004年建筑业死亡人数累计达 1268人,占所有行业死亡总20人数的22%(尽管各发达国家建筑业从业人数比例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都不足10%)。
和我国不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并没有独立的建筑业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对建筑业的管理,主要是采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而较少依靠行政手段。例如英国的建筑业是由政府的贸工部进行管理,日本的建筑业则由国土交通省进行管理。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有三种主要模式:第一种是美国模式;第二种是英国模式(以英国为代表,包括欧盟、英联邦国家普遍采用);第三种则是德国模式。
美国政府对职业安全与健康非常重视。在美国强调监管部门根据严谨而详尽的法规标准和技术条例对雇主的活动进行严格的检查、协助和处罚。
英国则采用另外一种监管模式。政府只关注企业和项目是否达到法律法规设定的相应要求,而不会采用强制性技术标准规定企业和项目应采用何种技术措施去达到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是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时最大的区别。因为政府认为企业才是安全和健康管理的责任主体,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和建议。
德国职业安全健康(德国称劳动保护)实行由政府经济劳动部下设的劳动保护局和职业联合会双元化管理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