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建筑调研

公共建筑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建筑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建筑调研

公共建筑调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

1 前言

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09年6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中介绍,截至200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7%,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48亿。城镇化率提高9.46百分点,年均提高3.78个百分点,目前拥有6.07亿城镇人口。过快的城市建设导致城区下垫面物理特征和属性发生显著的变化,使得城市热岛现象愈加明显,城区与郊区的生态环境差异愈来愈大。由于我国对室外空间热舒适研究较少,许多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对热舒适因素考虑甚少,导致最终建设成果不仅没能减轻热不舒适状况,还造成了本已经十分稀缺土地的浪费,其中住区公共空间因设计问题造成的低利用率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为了进一步了解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状况,在2009年6月到9月期间笔者对北京中心城100个住区进行了相关调研

2 调研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以走访观察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通过现场观察和访问发现住区公共空间营造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并利用红外热像仪对住区公共空间的铺装和小品因设计问题造成极不舒适的状况进行拍照分析;调查问卷对每个住区发放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100%。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住区居民对住区热舒适的主观感受、影响热舒适的最关键因素、舒适的住区公共空间模式、居民活动时间、停留场所、绿化满意度等六项,详见表1所示。

尊敬的住区居民您好:

舒适的住区空间是我们理想的栖居之境,本次调研以改善广大居民朋友住区环境为最终目标,为进一步相关研究做准备,恳请各位认真填写您的真实感受,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1、您对所在住区热舒适度感觉如何?

(1)舒适(2)一般(3)极不舒适

2、在影响热舒适相关因素中,您觉得哪一项是最关键的?

(1)太阳辐射(2)风速(3)空气温度(4)空气湿度

3、您觉得熟舒适好的住区公共空间是应该是什么样的(可多选)?

(1)浓浓的绿荫(2)宽广的水面(3)充足的阳光(4)颜色丰富的小品

4、一天中您在住区公共空间停留的时间是:

(1)6:00-8:30(2)8:30-11:00(3)11:00-15:00(4)15:00-19:00(5)19:00-20:00

5、您喜欢在以下什么场所中停留?

(1)水面(2)树荫下(3)舒适的座椅

6、您觉得您居住的住区绿化满意吗?

(1)满意(2)不满意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住区公共空间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今大多数住区的开发,在满足规划条件规定的容积率要求下,都最大限度的安排建筑面积,规划总是先排列房子,然后“见缝插绿”的安排公共空间,对住区的生态环境和人体热舒适接受程度考虑不够全面,形不成具备整体生态意义上的绿地系统。住区缺少邻里交往空间、儿童教育、老人活动空间以及杜区活动空间所应有的热舒适环境,不利于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及感情投入,致使邻里关系冷漠,住区居民无归属感,无法形成邻里交往的和谐局面。此外,目前对住区公共空间的建设往往偏重于景观和视觉形象上的美化,而忽略了人的需求感受和人的行为模式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植物选择上只满足于规定性指标中的绿地率,缺乏合理的植物配置,并且采用的植被往往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发挥绿地系统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住区生态布局的作用;水体对北京夏季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调节温度的造景元素。可是,大多水体的循环系统都存在设计问题,建成的水体多是不流动的死水,时间久了对住区的环境卫生产生不利影响;铺装设计与环境小品方面,大多只考虑色彩和造型方面的视觉冲击感,对材质的物理性投能加以重视,例如:塑胶铺装用于儿童游戏场地,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起到缓冲的作用,但在夏季此区域无任何遮荫设施,塑胶的温度能达到让人无法与之相接触的地步,大大降低了游戏设施的利用率(如图1);座椅的材质选择对人体的热舒适有直接影响,很多住区运用了铁质座椅,因导热率大冬夏使用状况都不佳(如图2);住区规划阶段很多人在玩概念和追求图面效果,建筑群体和路网布置没有考虑城市风向的因素;有些住区对公共空间环境管理投入不够,绿地保养技术差,导致建成的住区公共空间没 能充分发挥生态作用。

汽车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停车场与绿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显。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住区人口密度大,建设时没有预见到现在私家车的增长态势,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就出现了停车场蚕食绿地空间的现象(如153),影响了住区公共空间的热舒适。然而,北京有很多最近几年建设的小区中,没有考虑设置地下停车,有限的地面除了摆放房子,剩下的空间被停车位和道路占据绝大部分,似乎小区就是为了行车和停车而设计的,绿地率根本就达不到指标要求(如图4)。此外,有些停车场完全是的硬化地面,无任何绿化遮避措施。过多的硬化导致人们夏季炎热难耐,无充足的避凉场所人们只得在室内借助空调和风扇来降温,消耗电能的同时,又向室外城市空间释放大量无序的热,造成热不舒适的恶性循环状况。

因住房开发的投入不同,住区建设的档次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住区公共空间的舒适性也随着开发商的投入成一定的正相关性,投入高的住区不论从规划上还是从景观塑造上都很细致,所以营造的空间能够形成场所。有一定归属感。使用率大大增高。而投入低的住区,公共空间的建设很多都是粗制滥造,绿地少,且植物的搭配也元一定科学性,人没有遮阳的地方;小品的摆放更是没经过考虑的乱摆,使用率极低。

3.2 调查问卷统计

经统计60%的住区居民对所在住区的公共空间熟感觉极不舒适,也基本是这些人群对所在住区的绿化不满意;在影响热舒适的相关因索中,80%的人们认为空气温度是最关键的因紊;90%的人们认为热舒适好的住区公共空间应该有浓浓的绿萌和宽广的水面;30%的人们在15:00~19:00到户外活动,65%的人们在6:00~8:30到户外活动,充分说明人的活动受物理环境的直接影响;75%的人们喜欢在树

荫下停留。

4 住区公共空问热舒适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宜居”为代表的生活性概念逐渐深入人心,2005年1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把北京的城市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屠城市”,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首次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人居环境的重视程度。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其中生活舒适、景观怡人就涵盖了住居的环境建设层次。北京目前正处于控制城市规模的阶段,今后将会严格控制住宅用地的审批量,进而转向以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为主,新增住宅用地的减少将要求住区开发更要精益求精,现有的住区要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以提升居住的质量,是一种城市的精明增长机制。

美国心理学Abraham Maslow(1908--1970)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阐述了人的需要是一个分层次的,由高到低的过程,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人性化的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必须以城市环境与实际生活的互动为起点,以酱通人的日常生活为核心,客观地分析空间环境的适宜性。住区公共空间的物理环境是人居环境重要组成部分,舒适与否是衡量人居环境好坏的基本标准,良好的热舒适环境是保护人生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保证,人体与周围环境保持热平衡,对人的健康与舒适来说是首要的条件之一。由于老年型社会的到来、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要求住区能为这些人提供良好休闲场所,因此。热舒适环境成为住区公共空间建设的―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的城市热岛效应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大环境转变和强烈的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的热环境更加恶化,特别是夏季,高热酷暑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新一轮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中心城居住用地面积规划为236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面积(782平方公里)的30%,所以其热环境的好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不可小视的,处理好住区的热环境问题就如同使“细胞”与“组织”之间达到了和谐,对北京城的生态环境建设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环境舒适度好的公共空间,将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增加使用频率和效率,不仅使公共空间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也使建设投资的效益增大,提高土地使用价值。舒适性良好的居住区公共空间,会吸引大量的人群,从而减少人们在室内的停留时间。这样会减少空调的使用,有利于节能环保减少热能损耗。

5 结论与展望

1 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要用日益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解决不断涌入城市的大量人口对土地空间资源的需求,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是势在必行的城市“精明增长”机制。而城市中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如何提高住区公共空间的利用率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公共建筑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12201

××市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是××市市委、市政府直管的较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是集开发、施工、设计、物业管理于一体的企业集团。集团下辖法人企业14家,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6家,建筑施工企业4家,拥有国家房屋建设总承包一级资质和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另下辖该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截至2012年,资产总额11.2亿元。2011年共完成总产值7.4亿元,其中完成开发投资3.2亿元,完成建安工作量4.2亿元。房地产开发新开工面积1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9万平方米;房屋销售率78.5%;建筑施工新开工面积34.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万平方米,工程款回收率73%。该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建设了大批工业与民用建筑,涉及公路、通用机场、汽车站、民用住宅、廉租房、公租房等项目的建设。从整体情况看,该集团是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物业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公司。

作为一家以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其在营运资金问题上也同全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一样,同属资金密集型产业,均面临资金需求量较大、垫资多、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窄、融资途径单一等等问题。上述问题成为企业发展壮大遭遇的最大门槛,就国内同行业而言,在今年银行贷款收紧的情况下,多数银行停止发放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企业资金的整体流量减少,资金周转速度放缓,很多中小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企业都出现了资金危机,大型企业虽然抗风险能力比较强,但是也遇到了资金方面的困难。就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并结合该企业实际情况看,通过银行进行房地产项目融资的可能性不大,故本文仅从建筑施工行业融资角度进行探讨。

1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生产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生产的供需双方在初期就已基本确定;具有施工开始时预收备料款或垫款,施工过程中按进度中间结算、施工结束后竣工决算的结算方式特征。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利润率长期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自身积累太少甚至于没有形成积累。在实际中,由于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严重或大量垫资施工,使得仅依靠预付款完成项目的施工企业寥寥无几。面对工程建设中资金占用量大,占用时间长,周转速度慢的特点,一些施工企业的资金准备不足,而且负债率一直处于偏高的状态,多依靠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来应对。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是少数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可能实现的方式,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融资效果也不理想,从整个融资结构来看,直接融资比重较小。另一方面,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机会的出现,也为项目融资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通过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多种方式寻求资金来源。

2××建设集团融资问题及状况分析

(1)资金需求量大。该企业近年来承建该市廉租房、公租房等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同时随着企业业务范围向省内其他城市的延伸,承接工程缴纳的交履约保证金增多,建安工程量增长较快;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建筑材料价格变动幅度较大,同时有些建设单位结算工程款不及时,造成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减少,资金需求量较以往进一步增大,资金缺口问题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2)自有资金缺乏。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以内源融资为主。该企业是在市原有的几家市属建筑企业的基础上组建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企业自身积累不足,自有资金缺乏。

(3)融资通道过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企业注册资本少,融资能力有限,虽然已经同几家银行达成了资金借贷初步意向,但还未进入实质性阶段。目前,同商会、担保公司等民间融资机构合作,同时通过内部职工集资入股等方式解决经营资金缺口问题,但融资成本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资金获取成本较高。

(4)间接融资保证体系尚未建立。虽然企业是该市建筑施工企业的龙头企业,对其所在地区财政收入及解决万余名下岗失业员工的工作岗位做出了较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建筑承包工程开工项目以及规模不断扩大延伸,经营业绩迅猛发展,需要增加大量流动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工程投标保证金、工程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项目进场各项费用等。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径流量却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银行在给予授信的同时,要么要求规模相当的企业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要么要求企业提供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企业所处区域担保体系尚不健全,在当前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还有难度。

3对××建设集团融资问题的建议

(1)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融资战略。融资问题不是短期的,而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它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为此,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结合业务发展趋势和重点,科学详尽地分析比较历史与现实,计划与实际的信息资料,有计划、有步骤的制定融资战略,内容包括融资规模、优化资本结构、最佳资金成本、开展多种融资渠道等等。

(2)对企业目前所有在建项目或承接项目进行整合,可以综合建设周期长短、资金余缺程度、资金回笼速度、收益情况等等进行细分,将资金资源集中在收益较好且回笼速度较快的项目上,避免现在的撒“胡椒面”现象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资金利用率不高的情况。

(3)对辖下的12户法人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统一调度,建立资金池,保证内部资金周转使用的效率;加大清收清欠力度、加大房屋销售回款力度,缩短应收账款回收期,缓解资金压力;树立风险意识,根据建筑行业的性质和外部环境,充分估计外部融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4)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加强同当地银行业的联系沟通,在现金较充足的时候注意培养与银行的关系;集中选择结算银行,便于取得较优惠的合作条件,保持诚信记录,以便在资金不足时可以及时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同时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必要时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解决融资方式上没有担保或抵押的传统瓶颈问题。

4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企业形式上看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从本质上讲其实也是资金密集型企业,现实中大量的垫资问题导致的资金紧缺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短期来说,建筑施工类企业要避免出现无法应对的资金缺口问题,提前现金流入、现金流出量的预测和计划,早筹划、早安排。长期来看,企业要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为培育不同的筹资渠道和方法奠定好基础,以便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这样才能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

在短期筹资方式的选择上,目前大多采取传统的银行信贷、商业信用、项目内部融资等方式。但随着近年来供应链金融的兴起和发展,在供应链金融中占重要地位的保理业务的开展思路,也可借鉴于建筑施工企业。建筑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应收账款,根据此资产特点,以优质应收账款为基础的质押类信贷产品也开始在建筑施工企业试水;另外,也可通过优质资产打包的方式,组成资产包,通过应收账款的证券化,可以达到匿名融资和表外融资来提升存量资产的质量、加速资产周转和资金循环、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等目的。

长期筹资方式主要有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和项目融资等方式。

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均属于市场化运作方式,给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融通打开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通道。但市场化运作方式也意味着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市场吸引力,而且必须满足一定的准入条件,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很可能发行失败,达不到筹资目的。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投入,租赁融资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新的融资和盘活资金的渠道。近年来多家银行成立了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长期融资提供了便捷通道。

对于我国广大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融资难归根结底是由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产品设计与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具有较大差距,除了在此问题上进行探索研究之外,政府行业监管部门还应抓紧工程环境建设、融资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法规政策体系,才能从根子上切实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春满.中小型建筑企业融资贷款工作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17).

[2]龚平.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策略[J].财经界,2011,(10).

公共建筑调研范文第3篇

(一)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缺失或不健全。使用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设备的日常安全状况无人问津。

(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检查制度未建立或严重缺失。《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完整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而我们在检验中发现,使用单位没有建立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和检查制度,有的制度仅仅是流于形式没有执行。主要表现为:

1、重要资料(如随机出厂的技术资料、图纸)缺失,历年检验报告未存档,这为检验工作及设备的管理、检修带来很大困难。

2、规章制度严重缺失,部分企业未建立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约束员工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业人员无章可循,违章作业时有发生,致使起重机械设备频频受损,设备出现了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三)带病运行,未按规定进行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在起重设备使用过程中常常因非正常使用等因素导致安全保护装置损坏,如起升高度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吊钩防脱钩装置、运行极限限位器等未装或失效,设备接地或接零、漏电保护不可靠等,因维修资金短缺、生产工况繁忙等原因没有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没有及时修复、更换安全装置,而是随意短接,更有甚者为了节省时间和方便违章作业,擅自将安全保护装置拆除或短接,使安全保护装置失效。上述做法势必导致严重后果。

(四)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作业。部分企业由于员工流动性较大等原因未及时安排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参加培训,对于过期的操作证也不主动申请换证培训,使得无证人员上岗,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安全知识匮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司空见惯。

(五)安全意识淡薄,不依法接受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履行定期检验。有些使用单位由于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逃避检验。使得设备安全状况不能得以确认,造成数量不清、状态不清,有效安全管理更无从谈起。对设备的安全状态知之甚少,更有甚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起重机械能开动就属正常,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一)联合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全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必须确保部门联动、综合执法才能确保成效,实现设备购买产权依法办理、安装拆卸事先告知、检验检测及时检验、隐患整改

1、严格执行初次登记制度,安装告知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各施工企业首次使用的起重机械必须有特种设备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制造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资料。企业首次使用起重机械时要向安监站办理初次登记手续,安装或拆卸前办理告知手续,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对国家明令淘汰或禁用产品,没有齐全有效安全保护装置和完整安全技术档案产品以及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起重机械从____9年9月1日起一律禁止使用。

2、严格执行资质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的单位必须具有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资质范围内承接安装拆卸工程。

3、严格执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筑起重机械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严禁无证上岗、无证操作。对不符合安装条件的起重机械坚决查封,对违法违规装拆、使用起重机械的企业及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理。

(二)使用单位责任落实到位。

1、建立起重机械设备档案,完善技术资料;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3、全面落实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建立企业维护保养和自检制度;

公共建筑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学生;趋向;工作岗位;分析

建筑工程专业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专业,对人类的“衣食住行”影响非常大。建筑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由此,对该专业的动态实际调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一方面更多学子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就业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一个人只有从事某项工作、某种职业,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活;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才能够享受劳动的喜悦,体验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个人自主就业”的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国家在毕业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对社会的就业观念产生了直接影响。计划经济时期“统招统配”的就业政策决定了毕业生自己不需要找工作,便成为“铁饭碗”的工作。而在双轨制初期,多数人还是国家分配工作,只有少数人自主择业,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期望和要求,主要是考虑自己要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希望可以找到一份工资高、收入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可是,这一期望并不是那么简单,找一份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工作着实很难。

二、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

就业期望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期望目标,反映的是就业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就业期望是个包含多维度、多要素的有机系统,对学生就业期望的测量也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全面。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就业期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学生就业期望的内容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发展类就业期望,包括单位与个人的发展前景、工作岗位能否发挥个人才干、是否有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工作条件如何、用人机制是否灵活等;二是待遇类就业期望,包括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工作的自由与舒适度等;三是声誉类就业期望,包括工作的地点、单位的规模、工作的稳定性、单位的性质等。这三类中,是最关注的是发展类就业期望,其次是待遇类就业期望,最后是声誉类就业期望。总的来看,就业期望就是指对自己就业的预期,是个人对能否就业以及工作状况的期待,是对就业的地区、获得的岗位以及薪水标准等各方面期望的综合体现。

2.研究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是浅析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范围及前景。通过调研分析,数据处理,对建筑行业各种就业趋势全面认识。调查对象为建筑类专业毕业的学生,以动态的就业趋势的情况下,采取动态跟踪调研来掌握建筑专业学生就业及发展的情况。表格如下:

建筑专业人才就业调研情况表

三、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就业期望状况

1.就业是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

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就业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出路,考研究生、出国、创业,但多数毕业生还是选择毕业后先就业。经过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毕业之后有更多的期望,其中,50.5%的被调查者表示毕业后参加工作,37.6%的人要继续学习,11.9%的人还有其他打算。但对建筑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调查中90.9%的学生表示要参加工作。从建筑类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的目标来看,“先就业再择业”成为主导思想,66.2%的学毕业生表示就业的目标是先就业后择业,24.4%的人希望是一次性就业,还有3.6%和5.7%的人不想就业和可就业可不就业。

2.学生就业趋向分析

针对毕业生的调查采用电话、邮寄、电子邮件以及毕业生回校四方面同时展开。问卷共发出300份,实际收回282份,统计完有效问卷270份。通过对收回问卷总结分析,为建筑类专业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一手材料,成为各项教学改革的重要借鉴。从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施工单位,其次为监理单位,其他分别为造价咨询单位、房地产单位等。具体分布见图1。

图1毕业生行业性质分析

毕业生主要工作方向为建筑工程技术方向,其次为道桥工程方向、建筑工程造价方向、建筑装饰方向、建筑安装方向等。

各类建筑行业企业对高职高专技术人才有一定需求,但要求改善人才知识与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与发展;其中企业的37%的技术人才最初学历为高职高专学历。具体需求如图2。各类企业反映大部分学生具备初步上岗就业的能力,但仍有33%的企业反映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能力跟岗位需求差距较大。主要差别见图3。

图2企业人才资源现状分析图 图3人才不满足需要的因素分析图

在中国建筑市场不断完善、建筑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目前我国建筑类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状况严峻的条件下,建筑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要乐观的眼光去自主择业,消除“等、靠、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业人员全国有500万,有大学文凭只有10%。随着政府出台的多项就业优惠措施,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由“毛坯型”向“成品型”转化,社会职业的多样化。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去追寻,未来的路也需要自己去探索,需要自己去努力,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为那幅心中的美景而坚持不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公共建筑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调查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ccident causation,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is the deep: lack of management. At present, the level of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is relatively low, resulting in frequent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roject cost, quality and time limit for a project. So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re analyzed, summarize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countermeasures on its factors, i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construction, reduce the accident rate of the key.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afety production; 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TU2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纵观建筑工程的建筑工作,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施工强度大、难度大、需要的施工技术较多,并且复杂,工程参与方较多等基本特点,特别是对于现代大型、特大型的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工程建设的各参与方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众多的安全风险,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防范,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建设,甚至还是造成严重的后果。长期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长期得不到施工方的重视,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出现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将是不可估量的。根据相关统计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周有两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在英国,平均每周有一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在美国由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可以达到工程成本的7.8%-8.7%,在英国可以达到3%-6%。而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该数字在10%左右,所以加大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是势在必行的。

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

2.1建筑工程自身特点和外在的因素带来的安全问题

(1)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具有各自的属性,其对工作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以及防护措施等具有不同的要求,加之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的不同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成建设过程中不可预知的安全问题凸显。在建筑工程营建过程中参与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造成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凸显的一个主要原因。

(2)非标准化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作业。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是造成施工现场危害增多的主要因素。随着施工技术的增强和人们对生活生产环境高质量的需要,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逐渐的增加,规划设计不断的完善与创新,标准化的设计和施工已不能满足业主和工程的要求。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作业的非标准化也加大了工程危险的因素。

(3)高处作业、露天作业较多。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我国,建筑物的露天作业占到了整个建筑施工量的71%;根据我国《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划分,在当代的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占到了92%以上,并且在各类伤亡事故中,有48%是高处坠楼事故。

(4)施工环境的复杂多变性较强。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建筑施工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环境、工期的进度、天气条件、交通情况以及地质条件和周围的环境等,都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建筑施工各种环境因素互相关联,干扰,从而构成了一个相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导致建筑施工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5)不完善、不健全的安全施工法律法规。

在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立法和国外的相比,还不健全,细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不严密,安全管理比较松懈。并且在我国,一些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时间较早,不适合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此外,现行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完善,达不到合格的技术标准,

2.2人为因素造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隐患

(1)施工人员法治观念较弱,人治大于法治。

在我国现行的关于建筑施工的法律中,明文规定施工建筑的分包商不能在分包,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分包和转包的现象较为严重。建筑施工中的多层分包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的难度系数。对项目的总承包企业和分承包或者专业承包企业的责任制度,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落实不到位,协调不合理等,无形中增加了安全施工的费用和难度。

(2)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施工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施工意识。

建筑施工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较低,这也决定了施工人员的低素质。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之间只是一种短期内的雇佣关系,所以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不重视。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在建筑工程第一线进行施工作业的个人中,农民工人数占到了60%-71%左右,甚至达到了90%以上。绝大部分的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基本的安全知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乱干、蛮干的现象比较严重。从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到普通的工人,对于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程都很忽视,对于防护工具的使用不明确。还有部分施工人员不服从施工单位的管理,进行违规操作,这也是造成伤亡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不健全。

现阶段,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城市中,依然没有设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与之配套的管理监督人员,造成一些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安全法规不了解。此外执法监督经费落实不到,工作人员的定位不准确等,致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三、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调查

3.1提高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加强对于各级参与施工方等的管理部门领导者和协调人员、建筑企业的负责人员以及安全生产工作主管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使其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到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式、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规范。在思想方面,加强其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并且落实到实际工作的管理中去。其次,要把安全生产管理和企业资质、建筑工程施工的招投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企业领导的政绩相联系。

3.2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积极的做好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在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积极的倡导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者按照施工安全标准化工地进行现场管理,积极的创建文明工地,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经济和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措施。施工承包企业,要逐渐的实施由传统的告知性安全检查转为随机性的安全检查、抽查、巡查行为。坚决的避免突击增改、增大投入、掩饰问题等行为。此外还要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工作,重点对高处作业、露天作业、高大模板支护、深基坑、火灾等多发性的安全事故实施专项的治理。

3.3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事故以后,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事故进行上报、调查、分析,对于整个事故的处理,要坚决落实防范措施,从根源上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对于违规、违章操作的施工人员要加大处罚力度,特别是对多次违章、违规操作的个人和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并且根据我国相关建筑施工管理条例以及重大事故责任追究等相关法律法规等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3.4 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内部的自我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施工成员,明确管理人员,班组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并通过制度固定下来,把安全和生产从组织领导上进行统一,组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把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监控危险源、预防和控制各项事故的发生作为考核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的主要内容。对于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要给予奖励和表彰;对于拒绝履行职责或者不能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单位或者个人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对于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必须严肃惩治。

3.5 群众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监督

群众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是群众组织和劳动者个人对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所承担的责任,是政府监督的有效补充,可以弥补政府监督不足的情况。工会组织是代表群众对建筑工程过程中安全管理进行监督的主要组织。工会组织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损害群众的利益和损害国家和社会经济的行为,及时的向有关部门反映。以此改善建筑工程作业的环境,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减小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