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粮食生产形势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生产商 分销商 合作关系
市场中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很繁琐的契约关系,但从他们之间相互地位的角度来看,可将这种关系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生产商与分销商是一种合作关系,即生产商与分销商订立合同,生产商负责生产,分销商负责销售,即分销的形式;第二种情况是生产商与分销商是同一组织的内部关系,即厂家自主销售的形式。而从利润分配的角度还可以将生产商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生产商主导利润分配;第二种是分销商主导利润分配;第三种是生产商与分销商是一种市场关系,只在各自的供应链环节获取利润,本文主要针对前两种合作方式进行分析。
一、前提假设
为考察生产商与分销商的合作方式对双方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由单一生产商与分销商组成的系统模型,研究一个经营单周期产品的二级厂商供应链的利润分配问题。设制造商将商品销售给分销商的单位价格为p1,分销商将产品销售出去的单位价格为p2,则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α-βp2,进一步地,为分析的需要,我们将需求函数作一简单的变化。由于生产商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将p2看作是p1的函数,即p2=p1+d,其中d代表差价,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视作差价d的函数,即Q=α‘-β‘d=α‘-β‘(p2-p1),设α’=a,β‘=b,则需求函数就变化为Q=a-b(p2-p1)。设c1为生产商支付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c2为分销商支付的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假设这两种成本不变,即c1、c2为常数;设制造商的利润为π1,分销商的利润为π2,生产商与分销商的合作关系系数为λ。
二、分销商主导利润分配模型
在不考虑税收因素且分销商主导利润分配的情况下,双方合作时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利润函数表达式分别为:
π1=(1-π)(p1-c1)Q π2=π(p1-c1)Q+(p2-p1-c2)Q
假定分销商将商品销售出去的价格p2既定,制造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满足:
,由此可得,,代入Q化简得,将Q以及p1代入π2:
由得,则
当λ=0,即完全采取分销的形式时,生产商的利润,分销商的利润;当λ=1,即商家采取自主营销的形式时,生产商,即生产部门的利润π11=0,分销商,即分销部门的利润。在生产商与分销商的利润均为非负的情况下,π10+π20>π11+π21,说明在分销商主导利润分配的前提下,采取完全分销形式时整个供应链上的利润,要明显高于商家采取自主营销形式时整个供应链上的利润,因此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商家更愿意采取这种与分销商合作的战略,在最大化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使得整个供应链上合作方受益。
三、生产商主导利润分配模型
同样,在不考虑税收因素且分销商主导利润分配的情况下,此时制造商与分销商的利润函数可表示为:
π1=λ(p2-p1-c2)Q+(o0-c1)Q π2=(1-λ)(p2-p1-c2)Q
运用同上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p1、p2、π1、π2的表达式。当λ=0时,,
;当λ=1时,,π21=0。因此,生产商主导利润分配时的生产商与分销商利润之和,要小于分销商主导利润分配时的生产商与分销商利润之和,但在生产商主导利润分配时,商家自主销售的利润要大于采取完全分销形式时的利润,此时的商家当然就更热衷于自主营销这种形式。以上的分析也说明了在一些行业商家热衷于自主营销,而另一些行业中商家却与分销商保持更密切关系的原因。
四、结语
现实中,生产商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双方关系是建立在合作关系系数,即0≤λ≤1的契约平台上的。不同的行业,由于需求函数、分销成本、分销价格的影响,生产商与分销商的合作关系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合作关系系数?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王迎军:供应链管理实用建模方法及数据挖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再生稻;机械化;赤霉素;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S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0-2462-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0.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current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ratoon rice in Jianghan Plain, the effect of the stubble height of the first season and the gibberellin (GA) treatment on the yield characters ofratoon ric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the left stubble, the more the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but the less the spike length and kernel number per spike; and application of GA wa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heading and early maturity of the ratoon rice in the regeneration season by. The study on the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varieties show that Fengliangyouxiang 1,Xieyou 152,Xinliangyou 223 are suitable for the 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ratoon rice in Jianghan plain.
Key words: ratoon rice;mechanization;gibberellin;adaptability
再生稻在中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水稻特殊栽培方式,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后抽穗成熟,其再生季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20世纪中叶,杨开渠等系统研究了中国再生稻生产规律和高产栽培技术[1]。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省工、省种、省水、投入少、成本低、米质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2]。江汉平原再生稻的研究和生产开展较早,20世纪80年代,邓凤仪等通过研究已提出了当时江汉平原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3]。目前,江汉平原再生稻主要采用早播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在生产过程中还面临着合适新品种选择、全程机械化生产、新型肥药的使用等新的技术问题[4]。同时,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水稻生产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压力,进行再生稻的机械化生产已成为必然趋势[5]。为此,进行江汉平原再生稻机械化生产不同因素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和品种适应性研究,对发展再生稻、确保主粮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供试水稻品种:准两优6号、丰两优香1号、德优8258、两优6326、新两优223、紫优占、协优152、皖稻75。
1.2 试验地址
试验地址为荆州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田块为储育型水稻土,地势平坦开阔,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条件好。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研究准两优6号不同头季稻人工收割留桩高度再生季的产量性状。留桩高度分别设30、35、40、45 cm 4个水平,每个处理小区66.7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研究丰两优香1号头季机械化收割条件下赤霉素处理下再生季的产量性状。头季稻机械收割后3 d进行:①喷施12.5%氟环唑60 mL+“九二0” 2 g/666.7 m2+磷酸二氢钾150 g/666.7 m2;②喷施12.5%氟环唑60 mL+磷酸二氢钾150 g/666.7 m2两种处理,每种处理6 666.7 m2,一次重复。
对德优8258、两优6326、新两优223、紫优占、丰两优香1号(CK)、协优152、皖稻75共7个品种进行再生稻生产的品种比较试验,每小区13.34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筛选适于江汉平原种植的再生稻品种。
所有试验均于3月23日播种,4月23日插秧,插植规格为17.0 cm×26.7 cm,肥料使用、病虫害防治和大田管理均同当地一般再生稻生产管理。试验及时调查记载每个不同处理的抗逆性、植株性状及各个生育时期、株高、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性状,产量为实割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留茬高度对准两优6号再生季的产量影响
关键词 收获环节;粮食;质量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82-01
收获环节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是指对地产粮食可能造成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查明粮食在生产中是否受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污染,是否用生活和工业废水等污水灌溉,是否被真菌毒素污染等。对当年已经成熟或已经收获的粮食进行扦样,并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检测出粮食中某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并对污染情况做出评价。为更好地完成收获环节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1 明确污染来源及区域,合理设置检测项目
造成粮食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农田施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和污水灌溉。二是河流污染。河流污染主要有3个方面:①无机有毒有害物污染,包括无机砷、汞、镉等重金属和氰化物等;②有机有毒有害物,主要是苯酚、多环芳烃和各种人工合成有机物;③病原体,如生活污水、医院等排放废水中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虫等。三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能源的燃烧和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粉尘等的污染。四是真菌毒素的污染。粮食籽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粮食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掌握了当地粮食生产中受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区域,在受污染的区域内增加扦样量,并有的放矢地设置检测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例如,北方地区气候环境不适合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多年来各地在粮食中也没有检出信息,因此,应该取消在北方地区地产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监测。
2 增加粮食检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用,提升检测能力硬件水平
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检测项目主要是对卫生项目的检测。如粮食中砷、汞、镉、铅的检测均属于微量或痕量分析的范畴,必须依靠大型精密仪器来完成检测。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质谱仪等大型仪器是粮食卫生检测工作不可缺少的仪器设备。因此,有必要增加粮食检测仪器设备的投资力度,以提升检测能力硬件水平,实现粮食卫生项目检测高效、快速、准确、可靠。
3 提高检测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为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检测人员的作用,培养一批遵守职业道德、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检测仪器设备智能化程度再高,也需要由人来操作。因此,必须重视检测人员的业务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对新的检测操作方法和先进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做到检测手段硬件更硬,检测人员素质更高。在加强对检测技术人员业务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此外,要对新增人员实行公开招聘,要求专业对口,综合素质高,注重对新进人员的技术知识进行培训,以提高粮食检测队伍的综合实力。
4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改善粮食生态环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食用符合营养、健康、卫生标准的粮食,全社会的粮食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但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三废”的排放也在增加,导致土壤和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因此,为了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改善粮食生态环境,从源头上确保粮食质量安全,为社会提供无污染、质量安全的粮食产品,全社会必须进一步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意识,采取综合治理方法。一是对工业企业必须实行无公害化排放,实行严格的排放标准。二是对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物也要制定相应的排放规定。三是督促农药生产企业生产低毒、低残留、生物化农药。研究开发灯光诱虫、振频杀虫等技术,减少农药对粮食质量安全的影响。
5 提高农民科学种粮和粮食质量安全意识,减少田间人为污染
要帮助和督促农民在粮食生产中使用农家肥,科学施肥,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倡导人工除虫,保护害虫天敌。逐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粮食质量安全意识,减少人为的田间污染。生产符合卫生质量要求的粮食产品。同时,根据当前农户所使用农药、除草剂情况,增加对农药新品种和除草剂的监测项目。
6 参考文献
[1] 陆欣.江苏省粮食安全形势分析及保障措施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2] 日照市粮食局.开拓进取 科学实干 提高粮食质量监管水平[J].齐鲁粮食,2012(6):42-43.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区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会议精神,认真分析上半年我市农增收的形势,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动员和组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确保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以上,中宁县、海原县及城区宣和镇、镇罗镇、香山乡就农民增收工作做了大会发言,分析了形势,交流了经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今年以来,各县、区、镇(乡)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热情高涨,各有新招,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成绩,呈现出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态势,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随后,自治区赵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全市农民增收的形势及做好今年农民增收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全市农民增收的形势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组织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中央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好××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三农”问题的核心,克服干旱冷冻、动物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劳务经济,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上半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万元,同比增长(城区万元,增长,中宁县万元,增长,海原县万元,增长);农民现金收入达到元,较上年同期增加元,增长(城区元,增加元,增长,中宁县元,增加元,增长,海原县元,增加元,增长)。从收入构成看,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比重占;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比重占;来自劳务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比重占;来自财产性和转移性的非生产性现金收入为元,同比增长,比重占。从增收渠道看,农民来自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劳务输出、商饮业等方面的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种植业现金收入达元,增加元,增长;畜牧业现金收入达元,增加元,增长;渔业现金收入达元,增加元,增长;农产品加工业现金收入达元,增加元,增长;劳务输出工资性现金收入达元,增加元,增长;交通运输业现金收入元,增加元,增长;批零贸易、餐饮业现金收入为元,增加元,增长。通过综合分析,促进农民增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粮食生产形势良好,确保了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按照中央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促进粮食增产,确保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长。今年全市共落实粮食播种面积万亩。其中:落实小麦播种面积万亩,玉米万亩,水稻万亩,落实旱育稀植面积万亩。由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拉动全市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增长,全市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亿公斤,比去年增加万公斤。二是政策扶持加大。今年,中央和自治区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形成了多年来没有的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宏观政策环境,对今年的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从政策措施中,我市农民享受到的直接和间接财政补贴达到万元粮食直接补贴万元,季节性化肥补贴万元,良种补贴万元,山区地膜玉米补贴万元,山区农田建设补贴万元,农业税税率降低个百分点农民得到间接补贴万元,农民人均受益约元。三是市场粮价攀升。今年,全区主要粮食价格同比大幅度攀升。小麦同比增加元,增长;玉米同比增加元,增长;大米同比增加元,增长。预计农民人均可从粮价上涨因素中增收元左右,扣除农资涨价等生产成本增加的因素,预计今年农民人均从粮价上涨中可增收元左右。综合以上因素,预计今年农民人均从粮食生产中可增收元左右,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近个百分点。
(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促进了农民增收
全市各级组织按照品牌创市、规模立市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中宁枸杞、城区无公害设施蔬菜、宣和鸡蛋、香山西甜瓜、海原优质饲草等区域优势和特色品牌,启动建设了万亩枸杞基地、万亩设施蔬菜基地、万只蛋鸡基地、万亩绿色西甜瓜基地及饲草等产业基地项目,形成了中宁县舟塔乡万亩枸杞观光园、城区镇罗、东园镇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宣和镇万只蛋鸡科技示范园区、城区香山、海原兴仁万亩绿色西甜瓜基地和海原县海城镇紫花苜蓿种植基地一批典型带动作用较强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今年,全市新植枸杞万亩,累计达到万亩,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发种植枸杞食用芽菜亩,亩均收益元以上;落实日光温室亩,累计达到万亩,其中亩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落实日光温室亩;新增优质苜蓿饲草万亩,累计达到万亩;落实西甜瓜万亩,较上年增加万亩;种植马铃薯万亩;万只蛋鸡科技示范园区,落实入园农户户,开工建设鸡舍栋。新建和完善提高各类养殖园区个,加快了园区补栏,全市家禽、生猪、羊、牛饲养量分别达到万只、万头、万只和万头,同比分别增长、、和。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中,来自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的收入达到元,占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比上年同期增加元,特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了农民增收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香山酒业集团、红枸杞商贸公司、金西丰粮油工贸公司、中卫清真牛羊肉屠宰厂、赢嘉公司玉米淀粉厂、黄河乳品厂、宁华肉联厂、金泉草业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培育了一批“公司农户”的流通产业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全市共发展年流通额万元以上的流通组织(实体)个,从业人员人。形成了城区宣和家禽综合服务公司、东园蔬菜流通公司、镇罗中通猪业、中宁红枸杞商贸公司、富民枸杞合作社、海原草畜产品产销协会等一批年流通额万元以上的产业实体和中宁枸杞市场、宣和禽蛋市场等年交易额超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通过龙头加工企业和流通产业体的带动,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拉长了农民增收的产业链条,使农民在产、加、销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收益。
(四)劳务输出力度加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组织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来抓,按照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政府《关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务输出机制,从政策上、制度上、措施上推动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有效开展,全市劳务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步拓宽,效益日益明显。上半年全市输出劳动力万人,实现劳务收入万元,劳务输出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与此同时,今年全市开工建设工业项目个,续建、新建城市项目个,完成投资超过亿元,拉动了建筑、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上半年,全市农民工资性劳务现金收入达到元,同比增加元。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及旅游特色化的进程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众多就业岗位,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加快。全市农民现金收入中,来自商业、运输等产业的收入元,同比增加元。
深入分析农民增收形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受干旱冷冻、动物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农民种养业收入带来一定影响。二是在已建的各类园区中,“空圈、空棚”还不少,利用率较低,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已建的种养园区设施没有很好地发挥效益。三是农产品流通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衔接还不紧密,农产品卖难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受国内外市场波动的影响,农产品价格起伏较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四是围绕主导产业的深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上不去,科技含量不高,转化农产品的能力较低,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五是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相对迟缓,种养业新品种引进、更新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大众化品种多,名优特色品种还比较少,科技进步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贡献率还比较低。
面对当前的形势,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化解不利因素,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全新的发展思路,全心的精神状态,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三农”问题的核心,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版权所有
二、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抓好农民增收工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今年月,中央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这个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种粮补贴,充分体现了国家和自治区对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工作的高度重视。因此,各县、区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领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和调整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根据上半年增收任务完成情况来看,离市党代会和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在发展思路、工作方法上进行战略性调整,坚定信心,突出重点,确保全面完成市第一次党代会和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发展思路上: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紧紧扭住不放;把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工作方法上:要集中精力抓重点,抓特色,抓创新,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力求在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上有新突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二)大力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引导农民加强家庭经营管理,拓宽经营收入范围,使种粮农业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抓粮食生产、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劳务经济,逐步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加快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五年规划。围绕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五年规划,重点抓好城区亩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和百万只养鸡示范园区、中宁县万亩枸杞观光园、海原县高崖乡拱棚甜瓜科技示范点等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园区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打造品牌,提升效益,使特色农产品增加值占整个农业增加值的以上。同时,抓好养殖园区的补栏工作,切实解决“空棚”、“空圈”问题,大力发展好秋冬特色产业,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壮大红枸杞有限公司、金西丰粮油工贸有限公司、中卫清真牛羊肉屠宰厂、赢嘉公司玉米淀粉厂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今年有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万元以上,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完善流通服务体系。以产权或利益为纽带,积极组建枸杞、蔬菜、鸡禽、草畜、马铃薯、西甜瓜等个市级农产品流通运销协会,着力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组织化、标准化水平。五是加快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围绕中宁枸杞、城区设施蔬菜、宣和禽蛋、香山西甜瓜、海原草畜等优势,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名牌产品,以品牌占领市场。加快标准化无公害种植技术和节本增效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提高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放活科技人员,放活生产要素,对生产基地、示范园区、种养大户实施技术承包,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六是加大对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实施山区脱贫致富工程。要按照市委、政府《关于以川济山、山川共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全面落实以川济山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部门包扶山区贫困村,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确保包扶村按期脱贫,实现山川共济、共同发展的目标。版权所有
(三)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高度关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问题,要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当前,要重点加强对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麦收后的复种工作,发动群众及时复种秋粮、秋菜等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以秋补夏,力争全年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要切实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尤其是在水稻生产管理上,严格按照旱育稀植和节水控灌技术要求,抓好水稻合理灌水、施肥、喷药等关键技术措施,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退耕还林政策,完善退耕粮食补助办法,把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群众手中。要继续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认真落实粮食直接补贴和农业税减免政策,稳定粮食收购价格,规范涉农收费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优化资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一是加快城市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劳动力。各县、区要结合城市化建设,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制定政策,大力扶持,鼓励农民群众从事商业、餐饮服务和农副产品加工、贩运、销售等行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二是拓宽就业渠道,输出劳动力。进一步引导农民更新思想观念,走出家园,寻找就业门路,拓展致富空间。各级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寻找适应各层次农民的就业渠道,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扩大劳务输出范围,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输出的巩固率。三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输出转向管理技能性输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获取合理的报酬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四是加强对劳务输出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完善健全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协调和对接好劳务输出工作,确保今年全市劳务输出达到万人以上,劳务收入达到亿元。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的理念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
【摘要】农业是新疆经济的基础,新疆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新疆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新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新疆农业发展状况,探讨未来政策思路和改革方向,对于有效促进新疆农业的发展,带动整个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业;新疆;路径
【作者简介】王文豪,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新疆出口产品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品占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疆农业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一、当前新疆农业发展现状
(一) 新疆产业结构状况
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其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长了2.2倍,第二产业增长了3.8倍,第三产业增长了2.6倍,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与全国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17.6%)仍略高于全国2012年(10.1%) 的水平。这说明新疆农业外部结构的层次还比较低,新疆经济发展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还很高,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应加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投入,着力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
(二) 新疆农业结构现状
一直以来,新疆农业基本呈现以种植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2003~2012年间,新疆农业生产发展很快。2012年与2003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结构变动中种植业增长最多,翻了一番。林、牧、副业增长也较快,但所占比重较小,如表1所示。
但是,截至2012年,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相对稳定,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没有本质的变化。其种植业所占比例达到72.8%,远高于全国53%的比例。因此,新疆种植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过高,妨碍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2012年与2003年相比,种植业和牧业产值之和由占总产值的93.75%增长到94.9%,这种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发展局面,不仅没有变化,而且有不断加强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与农民收入水平直接相关的服务业、渔业以及林业都有较快增长,但由于其基数与比重较小,对新疆经济的发展没有较大的影响。
(三) 新疆农业播种面积现状
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作为新疆农业主体的种植业,其发展变化与农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息息相关,而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如棉花、油料、豆类等的发展对新疆农业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及其农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当前新疆农业产业效益较低的格局下显得尤为重要,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新疆农业生产增长速度非常快,种植业播种面积2012 年比2001 年增长了51%。粮食、棉花、油料的播种面积增加,豆类、苜蓿的播种面积缩小。特别是能为新疆农民带来收入的优势作物棉花增长较快,所占比例达到33.49%,已经成为新疆最具优势的经济作物,对新疆经济的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豆类的种植面积偏小,且有下降的趋势。2012年苜蓿的种植面积为149.69千公顷,仅占总面积的2.91%,虽然在面积上比2001年上升了15.37千公顷,但所占比例下降了1.94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使得畜牧业饲料的增长速度低于其他作物的增长速度,进而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进一步增长,影响新疆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优化。
二、新疆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 独特的自然条件对新疆农业的支撑
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又是人们获得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因此,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新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新疆,适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仅限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的绿洲,而其面积仅占全区面积的4.2%。其中,农用地面积6308.48 万公顷,耕地面积412.46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8公顷;牧草地面积5111.38万公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此外,新疆丰富的热量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存在差异很大的特点。其一,由于地势高低悬殊,高山盆地、东西南北,热量条件差异很大。其二,新疆昼夜温差比我国同纬度地区都大,北疆12℃~14℃,南疆13℃~16℃,这种气温日差较大的条件对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的提高都极为有益。因此,新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并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和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以及中外闻名的瓜果之乡,是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
(二) 各种优惠政策对新疆农业的促进
促进新疆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农业补贴。自2003年以来,国家在原来的粮食购销政策以及粮食专项储备政策的基础上,在“多予”“少取”和“放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并实施了粮食“直补”等政策。既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又增加了农民收益。相关资料显示,从2003 年至今,新疆已连续10 年实行粮食直补政策,累计拨付粮食直补资金近100亿余元。其中2011 年新疆财政仅针对粮食直补额达到7.50 亿元。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经营风险,达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 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又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给农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促进了新疆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当前新疆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生产效益比例失衡
从种植业种植面积所占比重来看,粮食生产占了绝对比重,而粮食属于低附加值农产品,粮食生产所占耕地面积较多、收益低、缺乏投资能力、潜力有限。在种植面积中,草料如苜蓿的种植面积偏低,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影响了新疆畜牧业的饲料生产。而当前世界各国农业发展存在两个趋势:一是畜牧业生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二是种植业中水果、蔬菜及经济作物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新疆应转换思维,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提高新疆农业的种植效益。
(二) 现行的财税政策大都围绕增加粮食生产而制定,不能有效调整新疆农业的生产结构
粮食“直补”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但只会使得粮食主导生产的地位得到巩固。农户为了得到国家的补贴而扩大粮食生产的规模,甚至会进一步压缩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空间,从而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财政政策中的农业补贴如小麦良种补贴、农民购置农机具补贴、小麦良种补贴等政策也大都投向用于粮食生产的方向,而林业、渔业、牧业等这些具有较高经济潜力的部门由于得不到政策的大力配套支持,处于弱势地位。同时,新疆针对所实行的税收扶持政策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税收优惠政策方向不明确,未能有效地引导资本向农业领域流动。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比较单一,目前主要是调低税率和减免税两种。三是税收政策手段未能根据真实发展状况动态调整。这都制约着新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促进新疆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解决新疆农业发展问题必须基于新疆区情,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从新疆区情、发展阶段和新疆在全国的相对发展地位看,解决新疆农业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促进农业结构的合理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维护市场正常运行和弥补市场失灵。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要合理规划,加强指导,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并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户自发和自愿地进行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重点扶持发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及其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以提高和增加广大农牧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为目标,强化新疆特色林果业和设施,使农、林、牧、渔内部实现良性循环。
(二) 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农业资源开发
农业资源就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供利用的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作为农业自然资源的土地则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新疆耕地后备资源充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进行开发,完全可以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战略接替区。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应当寻求中央财税政策的支持,促进新疆农业资源的开发。
(三) 制定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制定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制约破坏资源环境的各种行为,保护共有的生态环境。一方面,要正确处理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平衡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合理有效地综合利用生物资源。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重点加强对农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的保护,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增加对生物肥料的使用。另外,耕地的利用则要把提高耕地质量放在首位,积极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以及各种有针对性的改良土壤等技术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形成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对本来十分脆弱的新疆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危害。
(四)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深挖农业发展潜力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等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针对新疆特殊的自然景观,发展农业旅游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使新疆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多样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为农村女性提供就业机会,减缓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增加农民额外收入,有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福利水平;为农产品提供更多的市场销售机会。另一方面,有助于保护新疆农业区耕地及乡村景观,保护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1] 朱金鹤,崔登峰.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省级与优化[J].新疆农垦经济,2007,(8).
[2] 陈劲松.2007 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8 年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2008,(2).
[3] 廖晓军.财税改革纵论[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 赵小芳,耿建忠,宋金平. 近60 年来新疆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与机理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3).
[5] 张东海,任志远,冯雪铭等. 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时空变化[J].干旱区地理,201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