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乡村难点

数字乡村难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乡村难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乡村难点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问题

一、何谓“城镇化”

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就其基本特征而言表现在“聚”和“散”两个字上。“聚”为人口聚集、资源聚集、资本和财富等的聚集,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和资源交换的重要平台,即所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散”则为以城镇为源,对周边实现资源有序分配、再分配及利用调节,即为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和拉动。城镇正是通过聚与散两方面功能发挥其影响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城镇化具有五项基本内涵: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城镇建成区扩大,新的城镇地域、城镇景观涌现,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区分:

(一)城市化和城镇化。国内对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名称在一段时间内争论较多。按照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对城市定义为“本法所指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属一般意义上的小城镇,城市化和城镇化二者含义相同、本质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约束,以及乡镇企业就地发展的客观现状,农村人口的转移有相当部分是就近转移到小城镇集居,从事二、三产业,我国目前已有2万多个建制镇,近20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镇打工、经商、办企业。发展小城镇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城镇化”更为形象,更符合中国国情。

(二)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指乡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部分乡村地域转变化城镇地域。另一方面是指城乡一体化,农业作为土地密集型的产业,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乡村城市化”绝不是,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农村都转变为城镇,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城市化”主要是强调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重组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缩小工农之间收入差距;通过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农民新村)的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城市的现代物质文明,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共发展、共繁荣,逐步缩小,最终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率被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镇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的城镇化率比较高,但并不能说明其城镇现代化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域的城镇化和一个市域的城镇化,甚至一个县所谓“城镇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镇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二)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做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近年来不少地市合并,地级市已成为区域实体,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城市,但真正的城市建成区还只是区域的一个点(中心)。一些大城市所辖县撤县改市也存在类似问题。

(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四)隶属于政府的规划权力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在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的审批、监管多是市议会。目前流行“规划听市长的”,而有的市长又常受开发商的影响或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造成很多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

(五)忽视或不懂区域规划。一些决策者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划,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看不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间联合协调的必然趋势,不是主动联合而是恶性竞争,既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上的实力,降低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视城镇圈或连绵区的客观事实,搞恶性竞争,降低了竞争力。

三、结语

我们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认清城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把握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完善城镇化的机制和体系,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方法切实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以破解长期阻碍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第三十七届世界电信日。首先,我代表临沂网通公司,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我市通信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国际电联确定这个主题,是为了提醒人们关注由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数字鸿沟,号召我们付诸行动,公平地对乡村地区、贫穷地区和弱势群体加以扶持,争取早日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全球信息社会的共同发展。

临沂网通作为临沂主导通信运营企业,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根本,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建成了覆盖我市城乡的光缆传输网络,开通了程控电话网络、无线市话网络、宽带互联网络以及各类支撑网络,服务客户超过200万户,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为建设"大临沂、新临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临沂网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数字化临沂的战略规划,部署建设了功能完备的宽带互联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到小区、宽带到大楼、宽带到桌面的网络接入环境,不断为各行业提供性价比优异的通信解决方案。今年一月,经过细致规划与多方论证,临沂网通为市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提供了量身定制的组网方案,这对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能力,增进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和协调性都具有重要意义。版权所有

多年来,临沂网通不忘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主动承担着通信市场的普遍服务义务,不断加大农村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话村、电话镇、电话县,在全国五大革命老区中率先建成了电话百万市;在农村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今天,临沂六大通信运营商在此集会,共同庆祝第三十七届世界电信日,作为该项活动的值年单位,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第一、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公平信息社会的创建。加快信息基础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适当加大农村地区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配套设施,解决网络覆盖方面存在的城乡差距,积极参与公平信息社会的创建。

第二、切实做好客户服务,争创文明行业。积极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战略,把客户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解决好客户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全面提升行业的社会形象。

第三、理性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自觉服从政府监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履行自律公约,自觉维护网络畅通,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共同促进我市通信产业的繁荣壮大。版权所有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陕北;古民居;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陕北古民居现状

陕北地处秦晋黄河峡谷以西,自古河运便利。因与内蒙古接壤,地处边关,自古以来战事频发、烽火不断。陕北还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融、交汇地,民间艺术独特而繁荣。明朝政府曾设立九边重镇、修筑长城以捍卫边疆,所以在陕北大地上散落着为数不少的军事堡寨。自明万历年始,蒙汉和好,政府在陕北边墙一带与蒙古族互市,双方获利颇丰。至清朝康熙年间,由于全国统一,蒙古与陕北交界地区的贸易十分发达,于是陕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都成为蒙汉贸易的中心。蒙汉两族人民在陕北的互市一直延续下来,到清末保持了不断扩大的势头。据田培栋的《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一文记载,清末陕北沿长城各县的商业活动曾十分发达(见表1)。从表中可知,榆林府比延安府的商贸活动发达得多,这解释了一个现象,同为陕北窑洞区,榆林地区现存明清窑洞大院百余座,而延安地区却极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榆林地区繁荣的商贸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促进了北京四合院和山西富商建筑艺术与陕北窑洞的嫁接,从而形成了以窑洞大院和地主庄园为代表的陕北明清古民居,形成了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成就和典型代表。陕北高原气候干旱寒冷、土地贫瘠、植被稀少、地广人稀,早期以“穴居”形式为主要居住方式,是人类较早聚居的见证。现有的陕北古民居多分布于榆林的佳县、吴堡、神木、府谷、清涧、米脂、绥德、横山、榆阳区等地。陕北古民居为合院式窑居建筑,是北方合院式建筑体系的一种形式,只是用来围合院落空间的建筑单体是窑洞。陕北疆域辽阔,连绵的大山沟壑间,村落隐匿、道路崎岖、经济落后。然而,恰恰是这份落后与封闭,使陕北有幸保留下一批珍贵的明清古民居实物。这些陕北窑洞大院与地主庄园,像一个个流落民间的“公子”,散布在幽静、深远的大山梁峁沟壑之间,那高耸的围墙和气派的大门,便已悄然昭示出“他”不平凡的身世。据实地考察,陕北现存的明清古民居宅院可以百计。在陕北明清民居遗构中,所知最早的实物是明代的,清代后期数量最多,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已矗立近四百年之久(见表2)。这些明清古民居规模宏大,选址讲究,院落布局千变万化,建筑装饰精湛,代表着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水平。现有1/3的院落仍有人居住,并能够正常使用,无人居住或维护的院落正在急速地坍塌损毁,现状堪忧,加之气候、人为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因素影响,一些宝贵的古民居遗构遭到破坏,急需抢救性挖掘、辑录和保护。陕北明清古民居资源,是中华古民居中一支独特的支脉,作为榆林市唯一的一所高校,榆林学院在保护地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资源上应勇于担当。陕北古民居的艺术特点从全国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民居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新建园林宅第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元、明、清的六百多年中,北方充分发展了表现尊卑、主次、内外、血缘等传统文化的民居建筑。明清两代,中国总体进入封建社会晚期。明初住宅等级划分较之前更为严格,从大门与厅堂的间数、进深,雕刻纹样及油漆色彩等方面均有严格限制,但在地方民居中,逾制的现象十分普遍。明代砖石建筑数量大增,发券技术大幅提高,出现了“无梁殿”新式建筑结构。清代,木材资源比较匮乏,在民居建筑上更注重砖石材料的应用。由于经济增长,享乐思想萌发,装饰之风在清代十分盛行,建筑装饰艺术走向繁复。以后,清末民初这一阶段,由于西方文化的导入,陕北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出现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形象。从明代到清代,中国民居建筑不再追求结构美和构造美,而更着眼于建筑组合、形体变化及细部装饰等方面的美学形式。由于黄土高原的地质特点,陕北明清古民居院落组合呈现出因势而就、高低错落的特点,巧妙利用山地高差营造院落内部的等级秩序,单体建筑崇尚工巧,雕饰华丽。相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技术传统,使陕北明清民居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共同的形态。首先,这些古民居宅院大都规模宏大、选址讲究、注重防御。其次,在空间组织与布局上,表现出封建社会大家庭的尊卑秩序。在满足家庭基本生产、生活的前提下,辟有各种院落,形成灵活、丰富的空间组合。再次,陕北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精湛,人文内涵丰富。在大门、墀头、影壁、屋檐、屋脊上,处处点缀着福、禄、寿、喜的华丽图案,表达了宅主的人生理念和美好期盼。最后,陕北古民居的建筑选材、建造工艺和建筑细节处理极其讲究,用最好的材料、最优秀的工匠,建造高原窑居精华。而陕北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因其不同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决定了民居所呈现的不同人文内涵。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保护实践

1.实地考察、测绘,挖掘一手资料关于陕北古民居的记载,除了少数列入文保单位的有粗略基础资料外,大部分都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更没有规范的图纸资料。因此,实地考察、走访是获取陕北古民居一手信息的必要途径。庆幸的是,一部分大宅的后人还在,他们就像活字典,存储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大宅后人的年龄多处于60—80岁之间,基本可清楚表述大多数提问。而他们的后代,则几乎全部定居于县城或大城市。可想而知,随着这些老人的去世,关于大宅的故事终将被时光淹没。陕北地域广袤,外出考察路途遥远,又因山高沟深,道路崎岖难行。为了保证每次的考察、访谈能够全面、有效,外出之前,课题组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对此,笔者专门设计了两个表格,“外出考察登记表”与“访谈记录表”,详细罗列出需要考察与访谈的条目,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规避了麻烦,是行之有效的。在第三学期末,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有“测量与绘图”实践周。自本专业确定了陕北古民居课题后,实践周的内容则围绕“陕北古民居测绘”而展开。外出测绘前,要先安排2—3次理论课程,教师应对陕北地理、陕北古民居类型、陕北古民居专业名称及相关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述,以便于学生测绘时能准确、完整地记录信息。陕北古民居多为窑与房的结合,窑洞结构并不复杂,但有一套对应的专业名称,需要学生提前熟识。另一个经验是:在外出考察与测绘结束后,应及时将访谈信息和测绘数据进行整理,以免遗漏和遗忘。2.标准制图,为数字化保存夯实基础在教学中,古民居图纸绘制的过程,绝非仅仅是“输出”,还有“输入”。由于学生对古建知识了解得不多,对部件的名称、结构、工艺更不熟悉,很难用图示化表达清楚。因此,在标准制图环节,首先要对建筑进行理解,其次才是规范的图示化表达。在图纸绘制过程中,要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建筑比例、工艺、结构,通过规范化作图,如古民居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将建筑基本信息表达清楚。在此环节,要想绘出高质量的图纸,教师及学生都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本文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级学生的绘图实践为例,据统计,一张CAD图由初稿到标准成图,学生平均需要7—8次的修改过程;对教师而言,审图的循环工作量非常巨大,尤其是班级人数较多时(该班有46人),每一次审核图纸,都必须依据实景照片和测绘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在课后小结时发现,学生在古民居作图过程中,容易在尺寸、比例、填充样式、规范画法、结构及工艺表现等方面出错。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因粗心、作图技能及规范表达不熟练外,更多的是由于对建筑结构理解不清楚,作图时只考虑“形似”,从而导致反复出现结构、工艺表达错误的情况。这时,教师可通过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结构、工艺,这一步,恰恰也是古民居制图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内容。经总结,具体解决方法是:将相关静态文字资料和多角度实景照片与动态的图演绎、视频相结合,帮助教师直观、清晰地展示和讲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最后,审核通过的CAD图,要兼具美观性、规范性的特征,应结构准确、尺寸精准、标注规范。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1.将课题导入专业课程2017年,教育部获批了青年基金项目“陕北窑洞庄园建筑艺术研究”,开启了“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的研究。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室内设计”“乡村建筑与室内”“室内综合实训”等相关课程,均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与创新古民居。利用专业课程,师生团队专题探讨陕北古民居的利用途径。经文献查阅,在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上,不同国家的政策差异很大。例如,法国政府不提倡博物馆式的被动保存方法,而是积极推动原汁原味、动态化保护的新思路。澳大利亚政府的观点是,“既要保护建筑遗产中的社会历史元素,又要使其满足现代的使用要求”,允许改造利用文物建筑。日本在古民居保护上,形成了一个政府、社会、居民三方参与的机制,即政府主导、官民协作。截至2017年12月,日本全国已经有117个地区被选定为“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传统建筑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保护。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现阶段对古民居的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就地修复展示,二是异地搬迁保护,三是围绕其发展旅游项目。由于不懂工艺,榆林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在教学中,师生实践最多的是第三种保护方式,即围绕古民居打造乡村品质旅游项目。以米脂姜氏庄园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探索为例。姜氏庄园是陕北最大的地主庄园,清代建筑,也是陕北古民居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组合独具特色,砖、木、石雕艺术精湛,门窗棂格图案繁杂,被称为“西北民居第一宅”,更被北京中华民族园以1∶1的比例复建展示。因产权混乱,姜氏庄园旅游区保护利用难度很大,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思路。2021年春,笔者经与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洽谈对接,初步确定了“姜氏庄园中院东、西厢房改造为展示陈列厅”的思路。东厢房展厅陈列姜氏庄园建筑沙盘,使游客可直观感受姜氏庄园建筑艺术的魅力,西厢房则展示姜氏庄园的老家具、老油灯等物件。专题确定后,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先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接着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核心),然后邀请专家及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评图,最后调整方案,打印作品册。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考察、访谈及收集资料,加深了对陕北古民居的认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在教师引导下,对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实践。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身价值,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2.通过毕业设计综合实践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多关注地域性所彰显的独特风格。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数年来不断挖掘陕北地质地貌、植被气候及古民居的地域元素,结合当前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的实际客观需求,持续探索与努力,力求描绘出符合时展的设计作品。连续五年来,学生围绕课题积极进行实践。实践过的课题主要有“榆林古城四合院开发设计”“米脂姜氏庄园旅游区规划”“米脂古城古民居开发”“沿黄古渡口——佳县木头峪开发设计”“康家港古驿站‘骡马大店’开发设计”等。虽然有些作品的表现手法略显稚嫩,但仍有不少作品获得省级、市级设计奖项。高校师生团队的不懈关注和介入,会推动社会对陕北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重视及思考,必将有效促进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以高校为依托,搭建相关平台五年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团队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相关教学平台、科研平台陆续获批。截至目前,已经获批建设榆林学院“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工作坊、榆林市“榆林窑居数字化基因库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平台、榆林市重点实验室“榆林窑居数字化重点实验室”。平台的建立和经费的投入,使相关课题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深入,不仅将地域建筑文脉梳理得更清楚,还形成了陕北古民居基因库,大量的测绘图纸、虚拟三维模型、视频及照片等数字化资料,夯实了陕北古民居遗产数字化的基础。随着相关课程教案、教学成果等的逐渐完善,艺术学院还将打造校级特色课程“陕北古民居建筑艺术”,并资助出版模块化教材《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的教学,已促使榆林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关于陕北古民居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结语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好数学;第二块基石;怎样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98-01

云南省教育厅原厅长杨崇龙曾把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形象比喻为建造人才大厦的三块基石。作为三块基石中的第二块基石的小学教育,在整个人才大厦的建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怎样下好学生学好数学的第二块基石,过去有无数的小学数学教师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仍然有无数的小学数学教师正在前人的基础上琢磨创新;未来,必将还有无数的小学数学教师继续开拓创新……在二十余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对下好学生学好数学的第二块基石有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培养六个习惯

我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许多学生经常出现的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作了认真分析,发觉问题出在没有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在小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很好的下好学生学好数学的第二块基石,而且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有很大的好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一个人如果不养成好的习惯,必然养成坏的习惯。在小学不养成好习惯而形成坏习惯,今后要纠正坏习惯并养成好习惯就非常难,即使能纠正,那对中学、大学的学习来说,也必将浪费掉许多时间。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学习的基础。

2、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3、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

4、养成多动口的习惯。

5、养成先草稿后誊抄的习惯。

6、养成验算的习惯。

二、发展一个能力

如何培养能力,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是一门逻辑推理严密的科学。推理是理解能力、识记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说明推理过程。

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白纸。(1)、要求学生用直尺和铅笔按每段1厘米给长方形的长和宽分段,并数一数长有几段(15段),宽有几段(5段)。(2)、把长方形对边的分段点用线连接起来,观察这个长方形的宽被分成了几排(5排)小方框,每排有几个(15个)小方框。(3)、根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张白纸的表面大小就是这张纸上小方框的总数,推理出求这张白纸的面积就是求5个15是多少,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跳出习题苦海

诚然,学数学,不做题是不行的。但是题海战术不符合教学规律,是要摧残学生的。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衡量数学教师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

做题的目的是要巩固学过的概念、定理、公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做题要适当精炼,做一道题就要起到一个题的作用。除总复习额外酌加少量综合性习题外,讲授新课,做完教材上的习题已经基本够了。

每学期除期中、期末外,每个单元结束都进行一次小结性测验。题目百分之六十选教材上的习题,考察学生平时作业情况;百分之二十选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百分之十选综合性大、灵活运用的题。每单元测验都用一、二节课作精析讲评。

一位知名的体操教练说:“在一次乡村比赛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数学教学,虽然不是站在火箭发射场,没有操作在电子计算机旁,但每次都是在向上攀登。因此,我时常告诫学生:平常做作业就像考试一样,考试就像平常做作业一样。

四、咬定一个目标

“素质教育”、“合作学习”、“愉快教育”、“高效课堂”、“内涵发展”、“绿色教育”……近年来,各种有关教育的表述层出不穷。千条线,一根针,不管对教育的表述如何,其关注点都毫无例外的落到受教育者――学生这一根针上。

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抓住学生这根针,树立起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一定要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学习发展下好第二块基石,咬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学习明确要求的目标,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出发,确定小学各年级各单元的重点、难点,对每个单元的内容有长远的通盘打算,把握住应该让学生掌握那些终生学习发展有用东西。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比如,观察算式:34+43=77,51+15=66,26+62=88,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猜想:①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换前后的两个两位数的和是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②所得的数能被11整除……验证:74+47=121,猜想成立吗?(猜想①不成立)继续验证猜想②:方法一:对所有的数一一验证,既繁复又费时;方法二:用a表示原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b表示原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则(a×10+b)+(b×10+a)=11a+11b=11×(a+b),猜想②得到证实。

这种经历观察、猜想、归纳、证明的推理过程,不但能让学生牢固的学好小学数学,而且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数字乡村难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称信息化,改革,研究

 

1 引言

职称信息化工作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发意义。广西职称信息化工作于2007年启动,2008年在广西高校及柳州市进行了探索性开发试用,从职称申报的规范化、评审工作的无纸化、人才管理的科学化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在取得丰富经验后于2009年在广西区各个职称系列全面使用,这一工作的开展,使广西区职称信息化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 传统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职称申报评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个人申报成本高、时间长

以往职称申报过程需要申报者在计算机上填写申报材料并打印输出,原始佐证材料需要完整复印装订成册。为了保证材料填写的正确性,申报者需要花大量时间重复填写申报材料、打印申报材料,同时,需要花费不少的费用复印并装订材料佐证,这些对于申报者来说工作量十分巨大并且非常耗时。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第二次以上的申报者来说,以前的申报材料及佐证材料几乎需要重新填写和制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2 材料管理效率低

对于申报者上交的申报材料及佐证材料的管理,以往管理方法不够科学且效率十分低。每年广西区各类职称申报人员近10[1]万余人的职称申报人员,上交的申报材料及佐证材料可谓“堆积如山”,这给材料的管理以及后续的职称评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材料管理工作成为了一项繁重的体力工作,工作为员需不断地把材料从架子上搬上搬下,并且需用专用设备将材料依次送给评委。这种材料的管理方式,需专门档案管理人员才能胜任,且极易出现材料破损、丢失等现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3 评审过程繁杂

由于申报者上交的全部都是纸质材料,这给评委会的评委的评审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面对申报人员厚厚的纸质材料,评委需逐一仔细查阅,并且采用纸质的方式认真记录。

申报人员的材料份数有限,评委没有时间查阅全部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仅通过个别评委的介绍很难使得其他评委完全掌握申报人员详细的工作业绩、科研业绩等信息,加之申报人员的佐证材料均为复印件,评委有时很难辨别真伪,这些情况均严重影响了职称评审工作的公正与公平性。

评委投标采用纸质投标方式,效果低,计票工作十分繁重且容易出错,评委需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得到统计结果。

2.4 申报材料无法存档

职称评审工作结束,广西区各级职称工作部门需将职称申报材料如数退还给申报人员,这一工作不仅工作量大,并且造成职称管理工作部门没有申报材料存档的问题,使后续的核查工作无法进行。

2.5 相关统计工作十分困难

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报表打印等工作,例如,当年申报人数、各系列申报情况、高级职称申报情况、各市县的相关数据、通过率等,传统的采用纸质的人工方式统计速度慢、易出错。

2.6 与科技人才管理结合不够紧密

每进行一次职称评审工作,实际上是对科技人材队伍的一次管理过程,其工作蕴含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成果统计等诸多内容,这些信息对于科技人才管理意义十分重大,传统的职称评审工作所收集的信息,变成了“信息孤岛”。。

3 职称信息化工作的研究成果

职称信息化,是指在职称评审工作中,从个人数据申报、数据审核、数据管理、职称评审以及结果公布等过程,均以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整个职称评审工作数字化,以实现个人申报材料的规范性、评审工作的公平性、评审结果的公开性以及人才管理的科学性。

广西依托高校及软件公司的技术实力,于2009年成功地实现职称信息化建设工作,其主要建设内容含盖了个人申报信息化、单位管理信息化、区系列职改管理信息化、县职改信息华、市职改信息化以及评委评审信息化六个子模块,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难点问题。

3.1 佐证材料数字化

职称信息化的关键任务之一是解决申报人员佐证材料数字化问题之一,实现佐证材料数字化,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实现技术要求简单;使用者操作便捷;数字材料数据量大小限制;数字材料的阅读性。实现技术过于复杂必然操作复杂,数字材料数据量太大,对于每年近十万人的申报材料来说,存储容量非常巨大,最后数字化后的材料要满足一定的清晰度,以便评委阅读。

3.2 数据填写标准化

以往纸质材料申报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数据填写要求,申报人员填写数据过于随意,在年份、职称系列、申报职称、单位性质、科研成果级别、获奖级别、外语水平等,甚至单位名称填写中,均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造成申报人员信息不够准确,给职称评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在职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用国家标准编码方式将必要的数据字典化,例如,民族、单位性质、党派、职称名称等,尤其是对国内核心期刊等进行了字典化,申报人员只需简单的选择操作就能完成数据录入工作,解决了以往数据不够准确的问题。。

3.3 单位公章数字化

申报人员材料的真实性首先由申报人员所在单位进行审核并在纸质材料上加盖公章,在职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电子签章,单位在确认申报人员的申报数据无误的情况下,加盖本单位的电子签章报上级职改部门。

3.4 申报过程无纸化

申报人员利用个人申报信息化软件,将申报信息录入,确认无误后报送电子数据到单位职改部门即可,职改部门如果发现错误,将申报人员电子数据返回给申报者修改直至满足要求,整个申报过程实现了全程无纸化。

3.5 评审过程网络化

评审过程的网络化,很好地解决了申报人员材料只有小部分评委详细查阅的情况,通过网络,所有评委均能查阅所有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使所有评委对申报人员均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实现评审过程网络化需解决数据流量问题,面对大量的申报人员的电子数据材料,网络响应时间、数据下载时间、网络无故障时间以网络故障恢复时间等网络性能,直接影响网络评审的质量,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职称评审网络十分重要。

3.6 信息安全规范化

信息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信息安全,没有安全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一点在设计网络化评审中尤为重要。需依据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从软件开发、网络设计、数据备份等多方面加以考虑,严防信息泄露等情况出现。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职称信息建设过程中,解决了不少重点难点问题,但也还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4.1 全程网络化问题

考虑职称申报人员所在的地域、工作单位等原因,实现个人申报信息化、单位管理信息化等子模块的网络化存在一定的因难,例如,广西一些偏远地区、山区的乡村级的中小学,没有建设单位计算机局域网络,即使有计算机网络也没有连入Internet,因此个人申报过程没有采用通行的网络软件架构,而是采用单机软件运行方式,申报者需使用软件将申报材料录入计算机,然后利用软件生成上报到单位的个人申报数据,并通过介质上交到单位职改部门。单位管理信息化子模块软件用于接受和审核个人申报数据,如果申报数据存在错误,需通知申报人员修改后重新报送。单位管理信息化子模块将单位所有申报人员数据导出,并通过介质上报至上级职改管理部门。

以上这种数据交互方式,极易造成数据片本混乱,给申报人员及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不是网络化申报,单位管理部门不会采用专用服务器来接收和管理申报人员数据,数据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4.2 佐证材料制作问题

佐证材料的制作是一项费时费力且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扫描仪、数码设备等使用技巧,这些对于很多偏远落后地区的申报人员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设备和技术的缺乏,一些上报到评委会上的佐证材料效果不好,很难分辨,使评委难以准确评价申报人员的真实水平。

设计一套简单易用且具有统一的技术要求的佐证材料采集系统,将极大提高佐证材料采集的质量,为公正、公平地进行职称评审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4.3 评审功能简单化问题

在无纸化网络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只能一个一个的查阅每位参评人员的评审材料,没有参评人员材料对比功能,并缺少了必要的记录功能,评委专家只能用纸笔记录参评人员的重要信息进行对比评审,给评审专家带来的一定的困难。

在设计呈现给评委专家信息时,可以对参评人员的重要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以多种方式呈现给评委,使评委能在同一个屏幕上看到所有参评人员的最重要以及最基本的信息,以便进行必要的排序等工作。

4.4 评审网络安全性问题

为了确保评审网络的安全性,在评审过程中对网络进行了特殊的设计,例如,物理上与外网断开,数据库服务器备份等。但由于评委所使用的计算机由评委自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连入评审网络的计算机进行必要的检测十分必要,但由于评委多达几百人,相关检测工作很难彻底有效的进行,可以采取网络杀毒的方式,对连入网络的计算机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合理规划网络IP地址,可有效地分散网络流量,使网络更加平稳运行。

5 结束语

职称信息化工作是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职称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多年的有益的探讨和研究的基础上,广西职称信息化工作于2009年全面展开,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职称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