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范文第1篇

一、“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矛盾助推了国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已走过40多年历程,既有理论研究上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实践探索的经验。然而,面对"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却仍显疲软和力不从心。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虽然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同时也存在改革体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这说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成为国家政府层面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学术界掀起了讨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新热潮,学者们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内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路径、框架结构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相应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应呈显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新常态”阶段,那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这理应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然而就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触及到这方面的研究,不少生态制度还相对落后,重要的生态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尚需完善,制度体系有待深入探索和建构。首先,从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看,现有研究由于缺乏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制度缺失缺位及凸显矛盾的深刻剖析,因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待逐步优化。在研究方法上已有成果大多缺乏逻辑与历史、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量化指标考核和本质内容分析、宏观层面和微观层次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次,从研究的视角和学科看,目前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如对经济激励机制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单一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缺乏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共同研究,故很多研究结论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影响深远的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来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必定会沿着纵深方向发展。首先,在理论层面上:第一,“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发展的动向之一。生态文明制度构建如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大逻辑,首要的是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进行重新定位。第二,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视角,并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体系。在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时,必须摆脱单一的研究视角,加强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开拓视野,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三,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研究。生态公正和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主要任务,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制度中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其次,在实践层面上:第一,应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目前对生态文明制度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探讨,抽象的规范性和理论性研究较多,而从实证角度进行具体制度运行及实效性的研究较少。第二,要加速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实验。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不断地检视已建立起来的生态文明制度,并进行经验总结,才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三,应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优先领域”的实践研究。生态文明体系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依托健全的体系来激励并制约个人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践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特别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深刻意义、现实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缺位、法律制度缺失和体制弊端凸显为原由,探索了"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路径依赖和体系框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界深入挖掘生态文明制度思想,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研究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作者:夏广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范文第2篇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它以人类与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协调与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了人类的自觉和自主性。而生态文明建设,指的是在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后人“乘凉”而“种树”,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在目前资源日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小组以“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为课题,结合xx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一、调查目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就要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同样也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xx景区生态文明包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内容,对景区的未来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xx景区,海拔165米,位于xx城区中央,作为xx市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我们城市的一个标志,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xx景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美丽的景区风光。

因此,我们前往xx景区,对其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拍摄照片,采访景区游客、附近的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来了解实际情况,结果更具普遍性,进一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二、调查概况

为深入了解xx景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与举措,我们前往xx景区进行调查,实地观察景区环境,了解有关情况,向景区游客、附近居民和工作人员发放了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践调查。

我们小组到达xx景区后,首先观察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登上xx山麓,把周围的风景尽收眼底:xx山的南边正是著名的军港口,港口左侧是著名的xx山,东南方为xx山,西南则是辽东半岛的天然屏障xx山,环山靠海,更显得xx山巍峨秀丽,西边则是一簇簇翠绿的龙柏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多种多样。

随后进行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把调查对象分为为景区游客、附近居民以及景区的工作人员。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情况,从而对景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了解和解决现存的问题。在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86人中,有39人是景区游客,30人是附近的居民,17人是景区的工作人员,分别占比为45.34%、34.9%和19.76%。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汇总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xx景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大多数受访者生态文明知识欠缺。针对人们是否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景区环境的重要性展开调查,我们发现景区内大多数人生态文明知识欠缺,对保护景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够重视。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有68%的受访者认为要维护景区生态环境,就需要设置环境保护监督队伍,否则无法达到效果;而只有32%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愿意自主遵守和学习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其中游客占13%,工作人员占15%,附近居民占5%,反映出游客群体和居民群体的生态文明观念薄弱。

其次,人们对xx景区内的生态文明环境的满意情况较好,有87%的人对生态环境基本满意或非常满意,这说明景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有10%左右的人对生态环境感到不满意,这说明在此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还要加大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创建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在调查数据汇总中,有3%的人对景区的生态环境持无所谓的态度,反映出这部分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重视和生态环保的意识匮乏、对自身生态环境的忽视。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通过观察和采访景区内的行人,我们发现不少关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随地乱扔塑料袋、烟头、果皮纸屑等垃圾,只有部分行人会随身携带垃圾袋。调查问卷显示,有80%人认为应该随身携带垃圾袋,但只有34%的人表示在景区内会随身携带塑料袋,而有46%的人认为虽然没有随身携带垃圾袋但不会乱扔垃圾,有38%的人认为景区内破坏花草树木的现象很普遍,还有4.5%的人认为景区内还存在着其他较为严重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如:乱倒污水、随地大小便、景区中装饰性的灯光太多造成能源浪费等。

三、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是全面加强景区内的环境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基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宝贵资源。xx山是xx市中心的一座山,在维护大连城市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景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应是国家生态市的城市建设目标要求的下町在现有的环境保护综合整治的成果为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强度、大连市,加速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是建设绿色景区、人文景区、和谐景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跨足“绿色城市”建设,提高森林占比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建设和生态建设工程。扎实地开展植被修复工作,进一步体现和彰显景区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特特色和历史内涵,向世人展示人人都向往的一幅和谐景象。

三是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构建协调的生态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生态发展观,牢固地树立了科学的发展,为了实现各种形式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普及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补的必须实现相互推进。充分发挥国家5A级旅游胜地xx山的功能和作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发扬生态文明,将景区建设成大连市生态文化体系和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大连市发展生产、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应该构建和谐的生态伦理,以自然的“道德良心”和“生态的良心”开展遵循生态规则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景区大大发展的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确立正确的荣誉观,以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为根据评价一切活动,人们爱好的环境,保护环境,对留给后代的资源自觉保护成为道德责任。

四是,构建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改善生态旅游区。旅游景区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宣传保持人与自然间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四、调查结论

xx风景区是国家 5A 级景区,位于xx市中心的龙头地位,所以在景区内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树立公民的生态文明观念,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景区中仍却然时时可见不符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和现象,例如,破坏景区的一草一木,在景区内随意倒洒污水、扔垃圾,不定期对景区内的森林区域进行维护等等。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景区也要加强建设,多加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生态文明环保意识。

今天我们所做到的可能是一件小事,但是每一个小小的举动对于景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要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形成美丽的自然风光,就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意义。同时政府也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不利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因素,引进高新科技和人才,提高景区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景区一定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美。

参考文献

1.王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范文第3篇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以及人民的福祉,它是一项长远大计。党的十七大报告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与民族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党的十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也越发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传播知识与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积极发挥这一优势,在进行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引导,促进其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范文第4篇

生态文化,具有抽象与具象两重属性。前者可理解为意识形态,即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后者可以表征为物质或非物质实体,即生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体对生态文化内化(共同的生态文化认同)与外化(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实践)的过程。生态文化载体作为社会主体与生态文化关联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着力点。对一个具体地区,其资源与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态文化载体的多样性。立足社会背景,依据公众需求,对依托自然人文资源的生态文化建设载体项目进行统筹而长远的综合性部署和安排,这一过程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它是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在新形势下从生态文明角度对城市各项资源与建设的整合。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规划的范围体现在市域范围。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市域生态文化资源基础、公众需求和社会状况的综合调查分析,制定契合于该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与具体项目,兼顾资源优化和以人为本,保证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协调,使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统筹有序地进行,实现生态文化被社会主体内化,引领社会主体将其外化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相关实践力。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两个时间段[3],长期规划时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符合,短期规划时间依据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度加以确定与控制。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四、结语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地理教学;生态意识;生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127-0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O、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报告提出的要求,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因此,教师要把生态文明教育贯彻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意义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文明则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我的结晶,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总结与升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人类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生态文明是一个由自然、科学、技术、道德、行为、法制等多个领域交叉组合构成的巨大系统,其内涵极其广泛,但人地关系始终是研究生态文明不可忽略的基础。而人地关系正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渗透的和谐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是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地理课堂来提升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地理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2.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增强永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立足课堂主阵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与环境教育是地理课堂的主要内容,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内涵。因此,教师要立足地理课堂教学,根据教材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观念,做到地理知识与环境相统一,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深挖教材内容达成教育目标。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在运用教材实施教学活动时,要体现地理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联系,在课堂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以环境承载力为前提,树立高效、和谐、可持续的观念,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理念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造福于他人、社会、子孙后代。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特别是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因素,做到地理知识教学、生态文明知识教学和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这是发挥地理课生态文明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地理教材每个单元里几乎都涉及生态文明问题,如“保护宇宙环境”“大气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等,都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材料。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举一些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例如,在“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过程中,笔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德国人来北京旅游。照相机里的电池用完后换了一对新电池,由于国内没有专门的旧电池回收箱,他只好把这对旧电池带回到德国。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对我们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给以批评和建议,尽到一个公民的义务。

(2)合理运用“活动”实现教育目的。中学地理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设计了许多“活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以“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堂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标题如下:你是否是一位节约用水的惜水人士,让我们来测试一下你的用水习惯。课后又开展了一次家庭用水调查活动,全班讨论、交流各种可行、有效的家庭节水方法,并制订家庭节水计划。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达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

2.结合乡土地理,促进学生从观念到智慧的转变

(1)播放专题讲座视频。生态文明专题讲座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又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可谓一举多得。生态文明讲座视频的内容可结合教材里的相关知识,也可选用乡土材料来做实地验证,尤其是后者的作用更佳。把专题讲座视频请进地理课堂,用乡土地理让学生走进身边的生态文明。

如在学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课时,笔者把苏州地理插入本节中进行学习,并利用网络资源播放了“苏州乡土地理”的专题讲座视频,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苏州的基本概况,苏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等内容,从而更好地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

(2)组织实践活动。乡土地理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灵活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势必会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参与度。教师可积极利用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及各种有关家乡地理的实践活动,来提升中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使学习重在知识获得的现状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更愿意带着问题去观察分析、主动探究,更利于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终身学习的习惯。

如用大气监测仪测量家乡空气中二氧化硫所占比重、大气粉尘的数量,监测酸雨、灰霾天气的发生;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从而养成防止水污染的良好行为习惯:参观家乡的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发电厂,增强学生拒绝过度包装的意识,明确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c有关生态环境的实地调研活动,如调查噪声污染、水污染和社会公众的生态问题等。

苏州是个水网密布的城市,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我校(此处指“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下文同)所处的区域,周围有漕湖、春申湖两大湖泊,黄埭塘、东桥大寨河两条河流,这些水域资源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但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水域受到污染,东桥大寨河就属于污染的重灾区。保护水源就是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所以,对水质的检测自然成了学生关注的话题。我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采集水样。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化学实验仪器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水样的pH、含氧量、导电率3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针对获得的数据,对不同采集点的水样进行分析,寻找造成污染的原因。

通过采集水样的过程,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受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传感器客观、真实地展现涉及水质的相关数据,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检测后证明水质较差的采集点,让学生自己寻找造成水污染的因素,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这些实地调研活动,学生对生态环境现状有了直观、清晰的认识,就能够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活动中。这样,既树立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又可实现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3)开展宣传教育。教师可对乡土地理中相关生态文明的材料展开宣传教育,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环境问题,以及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或生态热点问题,适时地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如某水域蓝藻暴发影响水质,可引导学生分析蓝藻发生的原因、影响及研究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