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暴力;刑法机制;教育意义

校园暴力,即为在校园或中小学生之间所出现的暴力行为,主要是指肢体暴力,包括殴打、侮辱等行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者与受害者。然而在针对校园暴力提出的一系列相关教育管理行为后,校园暴力并没有因此停止,并且逐渐呈现了低龄化、利益驱动化等趋势。因此,站在法律角度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研究,对于遏制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暴力现状

浙江省一名初一男生将一名一年级的男孩关在屋子里暴打,用烟头烫身,用绳子勒脖子;江西省九名女生围殴一个女生,对其进行殴打;四川省三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将女孩上衣并拍照,照片中有施暴的两名女生还摆出剪刀手;贵州省一男生被多名同学强行拉出学校,围殴致死。从种种的事迹可以看出,当前校园暴力手段之残忍已经不忍直视。我国法制网舆情中心对2015年1月-5月被媒体曝光的四十件校园暴力案件进行分析统计指出,有75%的校园暴力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据(42.5%),高出高中生(32.5%)十个百分点。而大学生、职校生与小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分别为15%、7.5%以及2.5%[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有55%是由于“日常摩擦”引起,其余有17.5%与15%是由于“钱财纠纷”与“情感纠葛”导致,另外7.5%是由于存在“偏激心理”所产生[2]。

二、校园暴力的刑法机制

(一)校园暴力的刑法规制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条例包括第十七条、第四十九条,条文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主要都是采取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未成年人开展教育、感化、挽救等各项措施[3]。然而,过多的保护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人能不能实现预防的效果,过于宽松的法律程度,是不是可以起到刑法的震慑作用?法律界有关学者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放宽刑法入罪门槛,进而将未成年人也适当的包括在刑法的范围内。而适当的放宽未成年人入罪条件,降低未成年人构成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年纪可以更加有效的显示刑法的严肃性与强制性,对于潜在的未成年犯罪行为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环节校园暴力事件多次出现[4]。如果《刑法》只是对未成人犯罪行为人一味的“呵护”,则与溺爱无异。未成年人在知道自己的犯罪行为会触犯刑法,但是是否会被追求刑事责任,对于其是否依然会进行犯罪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当前《刑法》宽容的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校园暴力事件对《刑法》规制的需求,怎样把握合适的“度”,实现宽严并济,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刑法,会剥夺人的自由或生命,是一种十分严厉的刑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未成年人心智已经开始出现提早成熟,是非辨别能力与自身控制能力所有增强,如果刑法能够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能够起到威慑作用,进而产生较为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刑法是否能根治校园暴力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安全、稳定的一种社会契约,其能够有效改善、解决、防止社会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但是在解决根植校园暴力问题中,《刑法》是否能将其彻底根治?法律是一项制度化的惩戒方式,只有在违法行为出现后才能够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制裁。然而在面对可能犯罪行为的时候,约束人行为的更多的是依靠人内心的良知与法律意识。如果犯罪行为人内心的良知与法律意识都缺失,仅仅依靠强硬的法律手段只能够治标不治本。校园暴力事件的出现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在日常行为中产生的一点一滴的问题所幸存的。因此,要根治校园暴力就必须从各种小事入手,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入手。然而纵观当前青少年教育,只是过度的关注成绩上的竞争,升学上的竞争的竞争,忽视了学生内心良知与法律意识的培养[5]。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有一定的必然趋势。如在根治校园暴力这一问题中,仅仅只要求《刑法》介入,继续忽视教育的作用,只会导致更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出现。

三、结语

当前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无疑暴露了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存在的严重缺失。因此,要彻底根治校园暴力问题需要完善法治建设与加快教育改革一同长时间的努力。根治校园暴力现象,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社会主体持之以恒,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付宏英.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增强校园防暴能力[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02):37.

[2]吕乾坤.中职学校校园暴力危机防控机制建构———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视野[J].卫生职业教育,2007(19):47-48.

[3]郝巧宁.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学校社会工作机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07):109-110+114.

[4]师索.个体型校园暴力行为生发机制与应对策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06):22-25.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三位一体”教育 预防机制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频发,校园暴力问题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社会问题。有关校园暴力的定义与理解仁智互见。世界卫生组织对暴力的定义是:对自我、他人、某个群体或某个社会有意地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体力或武力,其结果是造成,或很可能造成伤害、死亡、心理创伤、畸形或剥夺[1]。

人们通常将校园暴力理解为:发生在校园或一定辐射区域内,由教师、学生、校外人员针对学生受害人的身体、精神和财产所实施的,以故意伤害他人为意图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校园暴力具有丛生特点,即校园暴力事件并不是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学校,而是集中在某一小部分学校和学生之中[2]。校园暴力事件与人物、场所、地点和事件发生的范围等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也就是说暴力往往容易发生在特定的人群、场所、地点和情景中。

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多数人认可有三方面原因,即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应注重与家庭、社会等之间的合作,加强对有暴力倾向学生的关注、教育与控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预防机制。

一、学校教育和预防机制

1.思想品德教育的正常化

尽管很多学校都按规定设立了思想品德课,但在具体操作中,这门课经常成为其他专业课的挤占对象。在部分学校,思想品德课成为鸡肋:上,怕占用了学生主课的学习时间;不上,又有违相关的规定。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做法,让思想品德课名存实亡。

建设和谐校园,学校德育需要向专业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通过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德育活动等,让校园内的这些未满18岁的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的身心健康负责,对社会负责。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既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管,更要对孩子的人身安全负责。

2.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在以学业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当前,外界对学校的责难最终都会通过学校结构传导到教师身上,这样部分教师势必会将一部分后进生视为工作上的障碍,极个别教师甚至会采用暴力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而学生处在学校结构的最下层,所有教学、纪律方面的压力最终都会通过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因此他们处于始终被压抑的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疏导和沟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小矛盾都可能会引发大的校园暴力,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理解校园暴力的关键。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是解决校园暴力的关键。教师不仅承担教书责任,还承担育人义务。在学生表现出心理问题之后进行心理治疗,是健心工程的重要部分;在学生表现出心理问题之前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提高师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健心工程的发展方向。

3.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

学校在考察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力图从他们身上分析原因;而是应该将研究视角放大,放大到“学校”这个层面上,将学生和教师都纳入到“学校”这个平台上,从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学生的互动作用来考察校园暴力的原因,并寻求防治措施[2]。

学校对校园暴力有无可推脱的责任,学校对学生实施“高压管理,消化处理”的严格管理,往往使用惩戒、管治、规诫、训导等建立在权力和控制基础上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建立合理的学校管理的制度与规则。同时要正视校园暴力的存在,客观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建立弹性民主的学校组织结构,当校园暴力发生时,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以寻求帮助,采取相关措施。

学校与家庭要共同配合,加强对重点学生的管理。学校要面向每个家庭,以家庭教育推动教育,通过两者相互作用,更好地强化育人效果。美国Smith等开展“家庭计划”干预方案,就是以社区为基础,组织多个家庭一起进行课程和活动,旨在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合起来,共同帮助青少年。这是对学校课程干预非常重要的补充,也是暴力预防计划中很有价值的部分[3]。

二、家庭教育和预防机制

1.家庭教育的不当

家庭教育不当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少数家长的价值取向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从幼儿园起,就向孩子灌输在学校不能吃亏,遇到谁欺负自己就应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错误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处于两难的境况。一方面,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出于一种原生态的本性,又时刻担心孩子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处于两难中的家长,大多采用通过物质或其他途径来补偿的办法,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然而这种补偿多数情况下被演化成了一种文化课学习之外的放纵,使得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导致孩子个性中往往带有褊狭自私与冷酷的成分,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

处于强势地位的家长总是立足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孩子的行为,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导致孩子形成了逆来顺受,“乖乖”性格。在遇到暴力时受害者这种软弱的态度,助长了施暴者的。

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4+2+1”的家庭结构形式,使得1个孩子处于6个成年人浓浓关爱的包围中。这6份关爱的交汇,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在孩子的脑海中,就没有贮存过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

2.家庭教育的理性引导

和谐家庭是预防校园暴力的基础。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坚决杜绝家庭暴力,父母不能将打架作为解决冲突或争吵的方法。不虐待孩子,信任并与孩子建立友好、稳定的关系。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对青少年人格教育心理的形成能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4]。

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面对暴力可采用“同伴支持”策略[4]。同伴支持是学生帮助学生的一种有组织的服务形式,它基于儿童遇到困难时寻找同伴帮助或大部分儿童对人友好的自然倾向,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使他们以一种负责任的、敏感的和移情的方式为同伴提供支持和帮助。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发现暴力现象时,如打架、辱骂、排斥等,同伴支持者要主动制止,并协调双方行为。尽量使行为双方都成为赢者,而且对处理结果都满意。当然同伴支持是在教师的有效监督和协调指导下进行的,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伴支持也能够使可能成为旁观者的那些学生主动采取行动帮助受害者。同伴支持的长期运作有助于改善学校风气。

帮助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调动,对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面对和灵活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社会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对学生进行生命权教育[5],使青少年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对生命的尊崇和敬畏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当前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加之各种影视作品对暴力血腥场面的渲染,使其对生命表现出不应有的漠视。

三、社会教育和预防机制

1.社会教育的影响

暴力文化已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享受,通过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等,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甚至于在某些描写正义的战争或正义的行为,其中的暴力场面也十分恐怖。实际上,在身心发育过程中,未成年人并不能理解有些“暴力作品”中宣扬的正义,相反,他们自制能力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可能欣赏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为,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

当前,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甚至于学生自己等方面的压力过大。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了一份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种不良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等。该备忘录指出,每个学生都几乎要同时承受平均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会更多甚至是全部。

学生的压力过大、承受力过小,再加上心理发育不完善和社会期望过大,身边的群体冷落他们,而没有很好地关心他们引起的校园暴力。

2.社会教育的预警

为遏制校园暴力恶化的趋势,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不少维护校园安全的规章制度,如:2004年的《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2005年的《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2006年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2010年,针对连续发生的社会人员暴力伤害中小学生事件,中央部委制定了更严密的打击与防范措施。[1]

3.全面关怀

在校园暴力中,那些被欺负、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受害者,因而他们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也就多。但那些施暴的孩子同样也是受害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比被暴力所伤的学生更应得到关怀和帮助。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贫寒,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这些学生更需要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同、尊重。

参考文献:

[1]金一斌,贺武华.新时期校园暴力的特点及其防控研究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0.9:185-190.

[2]宋雁慧.校园暴力丛生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7:99-103.

[3]吴桂翎,辛涛.校园暴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特殊教育,2009.6:75-78.

[4]苏杰.中学校园暴力成因及干预对策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1.11:22-23.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暴力;校园冷暴力;形式;动机;危害

从“绿领巾”到“蓝印章”,从“测智商”到“分色作业本”,再到“不听话押金”,近年来,这种按照成绩好坏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的事件在我国中小学频频发生且愈演愈烈,人们习惯于将此类事件称为“校园冷暴力”事件。而“校园冷暴力”应该怎样去定义?它又具有哪些特征?我们首先应该对这些学理方面问题有着清楚的了解,才能在未来我“校园冷暴力”的防治中做到“对症下药”。

一、“校园冷暴力”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将“暴力”定义为“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1]。简单来看,“暴力”可以理解为一种由主体“蓄意攻击”对客体“造成伤害”的行为。“冷暴力”属于“暴力”的一种形式,相对于“拳脚相加”的“热暴力”而言,“冷暴力”主要指施暴主体通过语言、态度等表现形式发起对客体心理上的攻击,使受害者遭受精神伤害的一种暴力行为。

在我国,“校园暴力”一词至今尚未出现学术或法律层面的标准定义。学者主要以“校园”或“师生”为中心对“校园暴力”的概念进行界定,但定义各不相同。中国政法大学徐久生教授认为,“与在校师生有直接相关的暴力行为均可称为校园暴力”[2],此种定义也得到国内众学者的认可,也是本文较为赞同的一种说法。“校园冷暴力”便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学校中的“冷暴力”现象,其主要是指师生和同学之间非肢体的攻击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歧视、嘲讽、羞辱、漠视、孤立等,行为的最终影响在于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

二、“校园冷暴力”的特征

(一)人员的复杂性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暴力”更多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体罚,以及一些在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学生对周围同学进行的身体攻击和伤害,施暴者大都为任课教师或一些纪律性较差的学生。而“校园冷暴力”则与之不同,其参与人员表现出更为复杂的一面:它既可能发生于学生群体之间,又可能发生于学生个体之间;既可能发生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之间,又可能发生于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之间;既可能发生于班级师生之间,又可能发生于校务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甚至会发生于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教师、学生、校务管理人员均可能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

(二)方式的多样性

“冷暴力”的表现方式极为复杂,王友强等曾人将“校园冷暴力”划分为“语言冷暴力”、“行为冷暴力”、“制度冷暴力”和“网络冷暴力”四种类型:“语言冷暴力”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或学生之间进行的讽刺、挖苦,以及学生扰乱课堂秩序、辱骂教师等现象;“行为冷暴力”是指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的“歧视”、“漠视”,从而导致受害者被“孤立”;“制度冷暴力”是指学校或教师采取一些不公正的制度措施对学生进行惩罚,例如制定不合理的班规班纪等;“网络冷暴力”则是指教师或学生通过短信等网络手段对受害者进行伤害,受害者不全为学生,也可能是教师[3]。可以看出,就“校园冷暴力”来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可采取多种方式对受害者进行攻击

(三)动机的随意性

从实质上讲,传统的“校园暴力”大都可以理解为主体强迫客体做出某种改变的一种手段,例如教师体罚学生往往为了维护自 己的权威或避免教学秩序的混乱,同学之间的“打架”、“勒索”也较多产生于双方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或财产上的纷争。而通过对历年来我国“校园冷暴力”事件进行归纳,不难发现,大部分师生间“冷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并非因为学生“做错了什么”,而是由于学生“没做到什么”。也有学生因为自己在生理、形象方面的缺陷或贫困的家庭条件而遭到周围同学的嘲笑和歧视,甚至有学生由于获得某项荣誉而被同学孤立于集体之外。学生对教师实施“冷暴力”亦是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之所以遭受“冷暴力”并非均因与老师或同学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冲突,而且很多施暴者自己也难以言清为何采取“冷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制裁”,这便体现出施暴者在行为动机上较为随意的一面。

(四)标准的主观性

为“校园冷暴力”寻到出一个客观的评定标准极为困难。首先,“冷暴力”所造成的后果主要是受害者心理和精神上的损失和伤害,“心理”是一种主观反应,“标准”却是客观的,目前我国还尚未出现对“心理伤害”或“精神伤害”进行说明的法律法规,这便导致人们很难对教师或学生的精神受伤程度进行合理的衡量和判断,“冷暴力”的影响程度不得而知。其次,学生之间存在着精神承受能力的差异,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也是各有不同。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些言行可能就是“负激励”与“冷暴力”的差别,学生对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开玩笑”同样如此。如果尝试对“冷暴力”寻找一个评定尺度,依笔者看来,通常当我们看到学生或教师由于遭受非肢体的不合理对待而出现躲避环境、精神不振等一些外在表现时,则认为“冷暴力”的影响已经形成。但这种理解显然是缺乏客观依据的。

(五)危害的持久性

洛克曾在《教育漫画》中提到:“假如教学中频频使用强权和暴力,带来的常是更恶劣更危险的心情颓废的毛病……这种精神颓废的儿童,没有活力,也不会认真地去做什么事情”[3]。“校园冷暴力”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不仅可以导致学生学业的荒废,对学生心理健康及日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弥补,其影响深度绝不亚于对学生躯体上的伤害,正如我们平时所说“心灵的创伤无法弥补”。而对教师而言,“冷暴力”极有可能造成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恐惧和反感,从而无法完成社会和家长所赋予的任务和使命。

(六)责任的隐蔽性

由于“冷暴力”的评定标准缺乏客观,人们无法效仿肢体伤害评定,将受害者的精神受伤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法律更是无法酌情对施暴主体进行惩处。不难理解,人们平时所强调良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建立,主要基于教育学专业角度和道德层面对师生、学生关系进行的规划和要求。对他人施加“冷暴力”的教师或学生在事后面临的更多是道德上的批评和谴责,如果其行为并未造成受害者病理方面的反应,施暴者便可以逃避相应的责任。这种主体责任的隐蔽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中小学校园中的“冷暴力之风”。

可以看出,“校园冷暴力”所造成的危害以及它的治理难度绝不亚于传统的“校园暴力”。当前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对“校园冷暴力”的关注度明显较低,关于其学理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校园冷暴力”的相关概念以及应对策略的探讨还有待学者进一步加强。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WHO Global Consultation on Violence and Health.Violence :A Public Health Priority[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2.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范文第4篇

我并不反对出台反校园暴力法,但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法律的缺失。

法律是一个社会容忍一个人的最后底线。事实上,很多暴力制造者并不是不知道制造暴力是违法的,是不正确的,但这样的事仍在不断发生,故设立这样一条警戒线的预防意义并不大。即使制定了规范健全的法律,若不能知法守法,对年轻气盛的未成年人的约束力也不大,仅仅是在惩处时有章可循而已。

所以法律只是张网,可以防止人跌入深渊却无法杜绝失足的情形。

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

只有教育,才能让人知道为什么,才能真正让人发自内心地警醒,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伤害,以及对自己的伤害,最终约束自己改变自己。我相信这样的自我约束要比做错事要受处罚的法律约束有效、稳定得多。

而现在,教育更关注知识的传授,关注外在的能让生活更美好的东西,却逐渐忽视了对人格、品行的塑造,忽视了对人性本质的探求,忽视了生活的主体――人本身。

别说思想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即使是步入成年的大学生也屡有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如“复旦投毒案”“北大弑母案”等。你可以认为他们是一时冲动,但不能否认,这些事件反映了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因为不能正确了解与评估自己,所以无法冷静地控制自己。

外在教育的缺失我们无法改变,但一定不能忽视自我教育。复旦大学投毒者林森浩在狱中看完多部文学著作之后一改之前的冷漠,而是诚恳地道歉,热泪盈眶,由此可见教育对人的重要性。因为教育,他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发现了人生命的宝贵,也发现了在自己世界之外的他人。如果每一位未成年人都能够受到对人本身的教育,认识到人本身的可贵,而不仅仅认为人是个活的“物体”,这些暴力事件还会发生并不断扩大吗?他们还会为一点儿小事而大打出手吗?恐怕自我反省与道歉还来不及呢!

对可以教化、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塑造比惩治更加重要。法律可以让人不沉底,而要使人重见天日,则必须要靠教育。

教师点评

文章思路清晰,优点明显。文章共10段,第1-5段是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法律固然重要,但关键在教育。第6-9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四个段落是逐层深入地分析的,思路非常清晰:首先谈教育比法律有效且稳定;接着指出今天的教育之弊:重知识,轻品行,实际上也是指出真正的教育应是怎样的;再举大学校园伤害案为例,证明教育问题影响之深之远之烈;然后从外在教育讲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一段作为文章的结论,简洁有力,并且回答了标题的问题:塑造比惩治更加重要。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1-5段有些零散,可以整合一下;第6-9段的论述有些地方不够充分,比如文中提到“对人性本质的探求”“忽视了生活主体――人本身”等等,都只是一带而过,实际上这个问题很重要。教育的内容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教书,一是育人,前者是教知识、教技能、教本领,后者就是所谓教“人本身”,就是教他们如何成为一个人。本文作者是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但没能说清楚、说充分,也没有明确地辩证分析。

(王雷)惩治还是塑造

一考生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并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多位“两会”代表表示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来约束未成年人,对校园暴力进行严惩。

我并不反对出台反校园暴力法,但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法律的缺失。

法律是一个社会容忍一个人的最后底线。事实上,很多暴力制造者并不是不知道制造暴力是违法的,是不正确的,但这样的事仍在不断发生,故设立这样一条警戒线的预防意义并不大。即使制定了规范健全的法律,若不能知法守法,对年轻气盛的未成年人的约束力也不大,仅仅是在惩处时有章可循而已。

所以法律只是张网,可以防止人跌入深渊却无法杜绝失足的情形。

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

只有教育,才能让人知道为什么,才能真正让人发自内心地警醒,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伤害,以及对自己的伤害,最终约束自己改变自己。我相信这样的自我约束要比做错事要受处罚的法律约束有效、稳定得多。

而现在,教育更关注知识的传授,关注外在的能让生活更美好的东西,却逐渐忽视了对人格、品行的塑造,忽视了对人性本质的探求,忽视了生活的主体――人本身。

别说思想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即使是步入成年的大学生也屡有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如“复旦投毒案”“北大弑母案”等。你可以认为他们是一时冲动,但不能否认,这些事件反映了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因为不能正确了解与评估自己,所以无法冷静地控制自己。

外在教育的缺失我们无法改变,但一定不能忽视自我教育。复旦大学投毒者林森浩在狱中看完多部文学著作之后一改之前的冷漠,而是诚恳地道歉,热泪盈眶,由此可见教育对人的重要性。因为教育,他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发现了人生命的宝贵,也发现了在自己世界之外的他人。如果每一位未成年人都能够受到对人本身的教育,认识到人本身的可贵,而不仅仅认为人是个活的“物体”,这些暴力事件还会发生并不断扩大吗?他们还会为一点儿小事而大打出手吗?恐怕自我反省与道歉还来不及呢!

对可以教化、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塑造比惩治更加重要。法律可以让人不沉底,而要使人重见天日,则必须要靠教育。

教师点评

文章思路清晰,优点明显。文章共10段,第1-5段是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法律固然重要,但关键在教育。第6-9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四个段落是逐层深入地分析的,思路非常清晰:首先谈教育比法律有效且稳定;接着指出今天的教育之弊:重知识,轻品行,实际上也是指出真正的教育应是怎样的;再举大学校园伤害案为例,证明教育问题影响之深之远之烈;然后从外在教育讲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一段作为文章的结论,简洁有力,并且回答了标题的问题:塑造比惩治更加重要。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范文第5篇

学生的安全是数以万计的学生及其家庭安宁、幸福的前提,是进行正常教育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兴旺的重要条件。开展安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自助自救能力,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打造平安校园,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了六年级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他们开始进入青春发育初期,加上他们对青春期健康知识的缺乏,因此在这一时期有必要对他们加强有关健康的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他们渴求能够自我保护的生理卫生知识和自理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视健康,学会爱生活,爱世界,爱自己,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扫清他们思想上的障碍,安全度过青春期,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了解预防一些常见病,掌握简单的自我防护、救护知识,增强锻炼,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防范技巧,增强遇到意外时的自卫能力。

4、学会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和犯等突发事件的方

法、技能,避免和减轻特定伤害。

5、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学习识别的知识和方法,拒绝和烟酒的诱惑。

6、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做到合理利用网络。认识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学会避免和摆脱网络沉溺。

7、了解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加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训练,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8、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避免不应有伤害的发生。

9、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10、了解碘缺乏造成的危害,学会如何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三、教学措施:

1、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备课、改革课堂的教学形式,注重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平时多带学生到生活中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安全教育有深刻的认识。

4、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5、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

导。

6、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学期内容

周次:

内容​

​第一周:整体了解课本

第三周:小小少年在长大

第五周:学会与人交往

第七周:这种玩笑开不得

第九周:拒绝校园暴力

第十一周:远离

第十三周:拒绝害

第十五周:上网不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