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zhyggmo”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林业站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镇林业站202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系支持下,在区林业局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坚持以林长制改革统领全镇林业工作,多举措落实“五绿”任务,大力调整林业经济结构,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建设,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生产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林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三合镇林业站2020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聚焦“护绿”抓资源保护:
2020年三合镇严格按照镇、村两级林长抓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要求,实行全镇森林资源网格化包保制度,同时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林长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两级林长在日常巡林中发现的突出问题。2020年三合镇办理林木采伐证12份,持证采伐蓄积412.32立方米,采伐树木1938株。
2020年协助办理一宗永久征占林地行政审批,征占林地0.3115公顷。
二、聚焦“增绿”抓绿化攻坚。
2020年三合镇新增连片造林695亩,完成任务的139%。新增道路、沟河塘绿化2.3公里。
三、聚焦“管绿”抓监管
2020年镇林业站积极配合区林业局率先完成了2020年三合镇森林督查工作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更新工作,并完成了9个森林图斑的比对和变化原因的核查工作。积极配合区自然资源局做好国土三调中的林地外业资料核查工作,确保林业资源数据详实、可靠。今年6月份在全镇范围内对美国白蛾进行了飞机喷药防治工作,10月份通过监测发现我镇主要行道树香樟的樟巢螟危害较重,我们及时采取了一次化学防治,有效的控制了虫口密度,巩固了我们的绿化成效。
四、聚焦“用绿”抓综合效益。
2020年协助阜阳嘉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创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腰枕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3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支持林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引导造林主体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三合镇现有林下经济1060亩,主要包括林粮套作800亩,林药间作260亩,发展林下经济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2020年直接给林业企业增收约80万元。
五、聚焦“活绿”抓改革发展
2020年三合镇林业站配合区林业局完成了《颍州区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三合镇木文化产业园示范点规划方案(2020-2025)》,依托三合镇现有的林业资源,借助社会资本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实现一、二、三产协同发展。
按照市、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安排和部署,近年来,在省、市、区、街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省、市、区各级环保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严格对照生态村管理规范的指标体系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村群众全力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改造成漫山翠绿、鸟语花香、文明富裕、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亦大力促进了我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创建生态示范村的各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冯树岭位于黄陂区滠口街原318国道沿线,下辖11个自然湾,2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020户,人口2908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445亩,水面360亩,塘堰 22 口。全村经济以水产养殖、种植业、打工为主,201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8810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我们严格对照市级生态村指标体系要求,逐步申报的策略,按照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建设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创建生态村活动。主要措施有“六到位”
1、精心组织,领导到位
为了全力抓好抓实创建生态村工作,市、区、街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始终对全街创建生态村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滠口街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街党工委书记彭斌祥亲自持帅,并安排分管城建、农村、组织工作的相关领导全力投入专门负责创建工作。我村也相应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为正副组长、委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好活动各项工作指标和措施的落实,切实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市、区环保局、街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到我村现场办公,现场指导,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各项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分步推进,规划到位
为了确保整个创建活动有计划实施,我村十分重视建设和工作方案的制订。我们在市、区环保部门和街的大力支持下,对照《湖北生态市、县、乡镇和村等管理规程》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结合本村的实际,确定了完成一个提高(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培育二大支柱(水产养殖和生态农业两大支柱产业)搞好三个建设(水电、道路、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确立四个机制(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村级管理民主机制、农村经济科学调整机制、农民保障机制)的创建目标。全村1020户全部用上自来水,超过80%农户有户用卫生厕所,村湾垃圾实行了“户收集、村分类、街转运、区处理”模式,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全村安装36个高清视频摄像头,村委会建立了一个视频监控室,保障了村民的财产和安全问题。全村正在进行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工作,让每一个村民变为股民,以确定了村集体规划用地40亩。
创建总体目标为:村庄布局合理、村容整洁,管理有序,景观协调,宅边路旁绿化,水清气洁; 村民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加环保工作,倡导生态文明。具体目标为,全村的村内主要干道硬化、整体美化,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文化体育场所,提升村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3、营造氛围,宣传到位
为了调动村民对市级创建生态村的深厚兴趣和工作热情,我们请市、区环保部门领导和街道办事处领导参加召开了创建市级生态村的群众动员大会,阐明了创建生态示范村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案,使全体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村域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有了新认识,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各阶段工作的需要,我们多次利用晚上的时间,召开村民大会,布置创建活动具体工作,为村民加油鼓劲,增强了他们开展创建活动的信心。此外,我们以人为本,精心策划组织争当文明示范户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村民对创建活动的意识; 此外,我们还利用多种形式想方设法扩大宣传效果,如在进村大道等地方悬挂、张贴“坚持科学发展、创建绿色家园”以及“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等标语,开办宣传专栏,努力营造一个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全村党员干部,我们要求人手一本区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读本,并要求学习和掌握。
4、结合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到位
我村作为滠口街第一批家园行动村之一,在文明创建和环境整治方面都走在我街村(居)委会的前列。早在2003年,冯树岭村就实现了“四通”,并且2004年村级有线电视就实现了湾湾通。2011年村里实现了“四改”; 新修垃圾站36余处、修公厕7座,同时对塘堰沟渠改造10处、自来水改造全面完成。 2014年安装健身器材两处,篮球架一处。2014年、2015年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绿化树木全部栽种,全村环境焕然一新,2016年拟建一座污水处理,工程选址设计正在进行之中。
5、推动创建,参与到位
我们在区街领导的支持下,采取了灵活的措施把村民全面推上创建活动的主战场,广大村民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全体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在此次行动中改建垃圾池19座,拆除残破房屋3处,排水暗沟7处200米,清除多年乱堆乱放杂物63余处,清除卫生死角26处,对7座公厕进行了全面清理。围着每一栋房屋转,发现乱堆乱放、暴露垃圾、小广告及时清除整治。我村做到全民动员,全民动手,以实际行动创建生态家园。
6、良性发展,管理到位
为了使我村的环境管理和资金利用到位,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和健康发展,我们采取了几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⑴、我村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以支部书记白武叁为总负责,分管干部白年华负直接责任,全村共聘请14名保洁员负责各自片区的保洁工作,成立了一个垃圾清运队,配用农用车、铲车等机械,保障垃圾及时清运。
⑵、我们按照生态建设规划,积极帮助村民建立了生态农业管理规程,实行人畜粪便综合性利用,做到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集中处理转化为有机肥,合理使用农药病虫害,形成一个生态物质能源分级利用模式,促进了的高产、稳产。
⑶、我们充分利用能源,实施了太阳能热水工程。目前,我们村共有666户村民安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减少了村民对林木的破坏,维护了生态平衡。
⑷、我们还制订了生态保护的村规民约,成立了村环卫小组,有效制止了随意砍伐树木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从而使村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好转,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三、 主要工作成效
创建市级生态村以来,我们具体做了下面几件事:
1、投资27万元,我村对全村范围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沟渠,塘堰进行了一次清理,对“三乱”进行了整治。
2、通过国家补贴、农户自筹资金进行了改水、改厕工程、全村已有100%农户饮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90%的农户改掉了露天厕所,新建了水冲式厕所,全村基本上实行人畜隔离居住环境,2013年在村内集中地点建造垃圾池36座,配置垃圾桶方便清运,从而改变了我村以前脏、乱、差及污水乱流现象。
3、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苦功夫,村内的交通主干线全部硬化完成,通湾、通组公路已完成。
4、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建设。新型农民合作医疗、新农保参均达到100%。
5、通过创建市级生态村的工作,我村的村容、村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创建活动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⑴、村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村民对创建生态示范村活动逐步 从认识到理解,从支持到参与,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村湾环境的自觉性大大加强,初步形成了人人讲卫生、讲公益、讲文明的社会风气。
⑵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村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810元,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计划生育达标率达100%,村域建设布局合理,村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有一个新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环境资源利用率水平明显提高,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村道实现水泥硬化,村内污水排放设施和卫生设施齐全,生活污水排放沟渠化,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清运率达98%,推广了使用液化气,清洁能源利用率达95%以上,饮用水合格证率达100%,户用厕所普及率达到9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2类标准,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⑷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闲置土地上种上花草树木,自然资源率达10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0%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抗灾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5%,严格控制和科学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积极推广使用农家肥,初步形成资源合理利用和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四、 主要问题
在争创生态文明村以来,我们在上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各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各方努力,使村民的生活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对照上级领导及村民群众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强大,主题不够鲜明,村民参与热情不够高涨,群众文化生活有待丰富。
2、村民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创收途径单一。
3、垃圾处理不够及时,白色垃圾时有出现,群众环境意识不强。
4、村庄的布局格式比较老化,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改水改厕还有死角,没有达到100%。
5、村湾环境整治取得阶段化成果,因没有开放机制,只是建立完善,并认真执行,时有反弹现象。
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想方设法认真整改,争取将我们打造成一个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村庄,以崭新的村貌迎接上级领导的考核验收。
五、 下步的工作设想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创建活动现阶段的各项工作已卓在成效,有关技术指标也符合市级生态村的要求,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为此下阶段我们将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富裕家园的高度出发,按照创建市级生态村的建设规划和上级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市、区、街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继续挖掘自己的潜力,努力提高生态村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全力把我村的生态示范村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使我村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一是把“三万”惠民活动与“城管革命到农村”等工作结合起来,发动农民群众,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现代公民道德教育以及“乡村新风”评比活动,使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有丰硕成果。
二是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村改厕、生产改水、通路等工作。搞好村道硬化,禽畜圈养,清理卫生死角,狠抓村庄环境治理,健全农村垃圾集中运点,努力创造整洁、卫生、舒适的农村 生活环境。下大力气加强民宅建设管理,把村庄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
一、“河长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1,认真抓好巡查和督查工作。根据“河长制”方案和要求,我镇高度重视对螺溪河段、酉溪河段的日常巡查工作,定人定责,坚持乡上每月不少于4次的河道巡查,村上每天对重点河段和重要的季节,加强巡查力度,提高巡查频率。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和镇上,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
2,及时组织协调和解决问题。今年以来,我镇较好地坚持了每月召开一次“河长制”工作例会的制度,通过工作例会,分析河面保洁、岸坡整治、截污纳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合力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实。
3,定期开展整治。1月份我乡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整治活动共2次(1月10日、1月23日、),参与整治力量30人次,清理河面水草、垃圾漂浮物、岸坡垃圾共2吨。
4,重视开展宣传和信息上报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沿河居民治水护河的意识和参与的热情,我镇借助会议、标语等载体和日常巡查,积极宣传 “河长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螺溪河段、酉溪河段环境治理和“河长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日常保洁工作难度大。沿河两岸的居民治水护河的意识还不强,配合“河长制”工作及整治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高,向河里乱倒、乱排等现象仍然存在;
2,日常监管难度大。沿河距离长,居民点多,在河岸边乱搭、乱种、乱养的现象屡禁不止;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打算
1.坚持落实“河长制”,强化长效保洁。我镇将以强化落实“河长制”为切入口,从突击治水向制度化治水推进,实现治水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定时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织联合整治,水岸齐抓、标本兼治、治管并举,同时根据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
2.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氛围。持续抓好河道环境保护宣传。充分利用院坝会、村广播、LED、横幅、宣传手册、微信等方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做好人人知晓,家喻户晓,不断提高广大民众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意识。为保护东观螺溪河段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全乡环境建设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始终坚持环境塑造人这一宗旨,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从而提升了民气,塑造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4年,被评为沈阳市文明乡镇、沈阳市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所有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县给予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同县直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分不开的。
2004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全乡建成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下面,就我乡创建“辽宁省环境优美乡镇”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思路,加强领导,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作为全乡的重要工作来抓
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全乡载体综合功能的需求不断扩大,强力拉动着全乡建设的发展。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乡领导班子成员坐下来认真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要写好环境优美乡这篇大文章,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明确思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集中精力抓全乡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可以出生产力,抓环境本身也是抓经济,把全乡环境建设搞上去,环境优美了,就可以更多地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应该说,对全乡环境建设认识上的高度统一,这在历届政府工作定位上是空前的。抓好环境建设关键是要有一个好思路。为了拓宽视野,树立超前意识,我们乡党委、乡政府有关领导先后到省内几个环境建设搞的非常出色的乡镇进行了考察学习,从而确定了我乡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即: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本着“人民环境人民建、人民环境人民管”的方针,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的措施,以“绿起来、洁起来、美起来”为目标,用五年时间把我乡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文明乡。
二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了明确工作方向,我们对全乡环境建设作出了五年总体方案,围绕环境基础性设施欠帐抓全乡环境建设,提高全乡功能;围绕形象抓乡建,实施精品工程;围绕热点、难点抓乡建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每年都有新变化。为确保工作项目顺利实施,乡党委、乡政府成立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强化指挥和协调,严格工作责任制。几年来,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乡主要领导都亲自挂帅,分兵把守,靠前指挥,正是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乡环境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每一项重点工程都落到了实处。
三是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几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直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从实际出发,站在对现实历史负责的角度,想大事、干大事、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上了一批重点工程。目前全乡10个村普遍进行了村屯环境综合整治,修筑村屯砂石路211条,99.1公里,改扩建环乡公路22.5公里;新铺筑村级柏油路1.9公里,修建水泥边沟7万延米,安装路灯216盏,绿化村屯街道178条,栽植风景树16600棵,建设村民文化娱乐广场3处,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分别是养前村文化广场,白家岗村文化广场和养后村文化广场,文化、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宫四处。养前村、养后村、白家岗村、细河沿村、腰屯村、凌角泡村村屯街道全部铺设了砂石路,另外四个村村内主要街道也铺设了砂石路。预计到2006年全乡10个村全面实现街道硬覆盖和美化绿化,现已完成的村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巩固完善原有的成果。在养前村、白家岗村村屯环境整治的带动下,全乡各村村屯环境整治的气氛空前高涨,一个讲文明、讲卫生、讲健康的氛围正在形成。
二、拓宽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工程项目落到实处
现在我们还处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我乡的财力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搞环境建设,全乡要发展,要建设,就要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把眼睛转向民间,依靠社会力量或利用政策感召的力量改造全乡、建设全乡。几年来,我们先后投入1065万元搞环境建设,这样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单靠我乡自身财力是本办不到的,所以,我们从五个渠道来筹集资金搞环境建设:
一是吸引社会资金。我们的政策是,在统一规划下,统一动迁,商业开发,政府要形象,开发商要效益。并且我们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乡环境建设项目新闻会,广泛宣传,平等竞争,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
二是盘活存量资产。我们充分利用全乡空间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或资产的优化重组,搞活建设资金。
三是政府投入。一方面我们在每年收缴的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拿出6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市政建设,另一方面县里每年给我们按一定比例批配的建设费也做到专款专用,从而保证了建设的基本投入。
四是银行信贷。在加强全乡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不仅要有超前意识,而且要敢于超前投入,本着不举债,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大大促进了全乡环境建设的发展速度。
由于我们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搞活了全乡建设资金,使各项建设项目如期实施。
三、创建工作的实施过程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分4个步骤进行:调查摸底,积极筹备;宣传动员,组织创建;强化管理,严格执法;自查验收,组织申报。
(一)全面调查摸底,积极筹备
近年来我乡在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加上一些历史欠帐,与其它省市的一些相对发达的乡镇相比,环境质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随着##乡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事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构筑现代化小城镇进程中,把环保与生态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我们设想到2010年,把##乡建设成为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的一个环保模范乡。我们##乡有这样宏伟的建设目标,凭着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和优势,又有经过这几年艰苦奋斗取得成果,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创建”成功。
乡党委、乡政府将指标体系中工作任务全部落实到各单位、各责任人,针对性的找出针对我乡弱项指标和差距,布置了工作重点,为“创建”奠定了基础,同时对经济增长、人口、资源、农林业、环保等指标认真进行了摸底调查,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二)开展宣传动员,明确职责,全力创建
今年初期,乡党委、乡政府确定布置了今年的创建工作任务,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了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表示通过努力,争取跨入全省环境优美乡行列,同时在新闻媒体进行了公布,让全乡人民懂得创建环境优美乡,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道理。乡党委、乡政府在集中力量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下大力气搞好全乡建成区环境及辖区生态环境建设,这一方面是我们经济实力壮大的体现,同时也是为发展经济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我们的目标是使##乡早日跨入全省环境优美乡行列。
目标确定后,乡党委、乡政府结合沈阳市环保局建议及本次评比要求,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耗能高、污染重、布局不合理的企业,对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动植物油、烟尘、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十二指标实行总量控制,乡领导在会上对本次“创建”工作进行布置,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善我乡内环境及辖内生态环境,必须抓住带有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加大全乡的景观建设,两侧绿化美化,对重点道路、街道进行彻底改进,进一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美化档次;2吨以上燃煤锅炉的烟尘排放要求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大搞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利用农作物秸杆发展畜牧养殖业,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发展经济作物;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提高粪便利用率和污水排放达标率;加强全乡企事业单位污水、废气的达标管理。乡党委、乡政府把“创建”工程作为衡量各单位、责任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年终工作“一票否决”。
(三)强化管理,加速治理,严格执法
根据沈阳市政府和市环保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辽中县环保局对##乡辖区的其它企事业废水、废气严格要求限期达标排放,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污染物总量指标体系和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污染物总排放量控制计划纳入到小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县环保局加强对新改扩建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坚持必须先进行现场勘察、环境影响评价和专家论证,基本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四)自查验收,组
织申报
为保证“创建”工作的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深入各相关单位,对有责任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创建”工作情况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创建”的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进行档案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保证按要求完成“创建”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按申报程序申报,成立了“创建”验收小组,对所有考核指标涉及的内容逐一进行自查验收,结果表明,##乡有条件达到“创建”工作指标要求。
四、创建工作体会及今后主要工作
(一)“创建”工作必须与实现全乡总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创建”工作纳入全乡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发展,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城镇自身发展需要。在硬件建设上,采取多渠道筹集全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舍得花大本钱,与此同时,着眼长远,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乡政府“十五”总体规划已提出建设目标,结合本次“创建”活动,将进一步加快##乡环境优美乡的建设进程。
(二)“创建”工作必须与为民办实事和提高全乡居民环境意识紧密结合
“创建”工作根本目的改善人们生态环境,确保人民身心健康,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此,我们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创建工作的主题,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在农村无论做什么工作,必须得老百姓形成共识,特别是像村屯环境整治这样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更是如此。一个乡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乡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也关系着百姓的生存条件和全乡农民素质的提高。通过新闻宣传,广大农民环境意识正在逐年提高,一个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已经形成。
(三)今后主要工作
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从全乡规划抓起,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对所有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进一步完善全乡功能,创造一个文明的优良生态环境;二是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坚持从污染源头控制抓起,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生产全过程控制,淘汰落后的、耗能高、耗水量大、污染重的落后设备和工艺,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
我们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一是镇村重点抓。年初,我们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专门办公室,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机制。我们根据xx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新农村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即“明确七个重点,促进五个提高,实现五大目标”。认真做好试点村建设规划,采取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每一个具体指标,逐一进行落实。二是工作队指导抓。镇里成立了xx支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队,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下乡工作队队员与原单位彻底脱钩,坚持常年深入基层、深入农户督促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三是文明单位结对抓。按照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县里安排的文明单位与国省道沿线村进行结对,重点扶持沿线村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在结对共建活动中,各文明单位认真开展调研,帮助结对村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新农村总体规划,组织开展了“四进农村”活动,即科技培训进农村、政策法律进农村、文明新风进农村、致富项目进农村;切实做到“五联”,即思想教育联做,环境卫生联搞,文明新风联抓,公益事业联办,产业项目联谋,真正使结对村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新的变化。xx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是xx社区和xx村,与xx社区“一对一”共建活动的县直包扶单位是农机中心和农开办、镇直文明单位是地税所,与xx村“一对一”共建活动的包扶单位是xx卫生院。以上共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实际,结合包扶村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包扶工作。在xxx群众健身新活动广场的建设中,xx地税所出资XX元帮助社区购买健身器材,县文体局又协助解决了一套蓝球架子和两套乒乓球案子,xx卫生院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组织医院各科室骨干到包扶村xxx村利用集日开展义诊活动两次,义诊群众256人,诊断出患病群众17人,这些文明单位的共建活动,充分发挥了它们的职能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帮助被包扶村解决了一定的实际困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真正体现了文明共建。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坚持把握“四项”原则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推进工作中我们把握“四项”原则:一是政府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主要依靠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不误导,领办不包办,真正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二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我们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民主商议、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搞好建设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建设措施,健全建设机制,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如xx村形成了以烟叶种植,xx村以蛋鸡养殖,xx、xx、xx村以大田制种,xx、xx、xx、xx村以露地蔬菜为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四是多元投资,齐抓共建的原则。采取“政府拿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经济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并给予重点倾斜的办法,加强各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今年镇财政出资25万元,村出资5万元扶持烟叶、奶牛、冷棚建设,镇出资70万元,村出资60万元用于各村村级公路建设,开通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村的镇区外围环路,达到了国家三级砂路标准。同时,我们积极协调县级帮扶单位出资3万元支持联系村的农村建设,我们还强化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以劳代资开展新农村建设,折合资金40万元。(1) 乡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的同主题文章:
查看更多>>
三、基础先行、务求实效,突出抓好“四基”建设
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农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突出抓了“五基”建设。即:农村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改善,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把农村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下大力量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在农村基础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加快了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xx镇城郊结合的优势和传统基础,大力发展以蔬菜、烟叶、瓜果、制种为主的设施农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致富步伐。XX年年发展露地蔬菜26000亩,新增日光温室202亩,冷棚200亩,发展食用菌107万单位,发展烤烟2300亩,晒烟1600亩。今年通过招商引资在巴林村新建投资500万元,占地302亩的四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并建立xx蔬菜有限公司。目前该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准备育苗进行生产。该项目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使用新材料,利用秸秆收回和粪便产生沼气,建成冷暖搭配的新模式。该项目以种植瓜菜为主,以育苗和实验新品种为辅,通过与辽宁省农科院、辽宁农业大学合作,做为研发新品种的实验基地。我镇将该项目和自治区千亩烟叶示范基地作为我镇两个重点建设的“科技致富基地”,引领广大农民科技致富,带动xx县的设施农业向集约化、高科技、高效益方向发展。二是全镇烟叶生产实现了稳产增收。今年烟叶种植面积达到2300亩,收购烟叶90万斤,烟农收入334万元,实现税收66万元;三是畜牧业发展强劲,全镇奶牛存栏2508头,蛋鸡存栏36万只,生猪养殖达到14500头。创建了xx奶牛,xx养猪,xxx蛋鸡,xxx烟叶、蔬菜,xxx烟叶等五个专业协会,形成了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大户,大户带群众的良好格局。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建设xx次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xx镇公路网络建设为重点,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拓宽融资引资渠道,努力构建城市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西移北扩,东提南展”的思路,加快xx城区开发建设和公路网络建设,XX年基础建设投资达到1亿元。一是以开通完善城区环路为重点,拉大城市框架,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改造拓宽长青路北段,开通双赢街,实现建设路与南环路对接,向南延伸大宁路,已经初步建成城市环路体系。二是加强铁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长青路、花园街、金融街西段、友谊路南段等装铺工程,完成了天旺街、金融街、友谊路人行道装铺等附属工程建设。推动金三角市场周边开发,引导城市重心向西转移;三是加快铁东区改造步伐。实施双拥街装铺工程,依法推进“城中村”拆迁改造,抓好xx城区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四是开发建设规模化经济适用住宅小区1处,完成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五是抓好影响群众出行的小街小巷治理,建设中蒙医院金都广场,站前广场,实施金三角等城区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六是完成了长青路以西,哈河大街以南,化肥厂旱河以东、xxx1000亩的征地任务,完成了xxx社区就业局、运管所等单位建设用地的征地任务。七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违章建筑,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在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了新型农民。各村创建了农民文化活动室,试点村xx社区在用地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投资5万余元建设了一处占地近400平方米的群众健身文化活动广场,购置了蓝球架、跑步机、摇臂机等10套健身器材,该广场的建成为社区居民乃至镇区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健身的场地,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另外xx社区还投资近6000余元,建设了居民图书阅览室和农民夜校,该阅览室有120平方米,图书资料近600册,配有电教设备,今年集中培训农民6次达到530多人。图书阅览室和农民夜校的建立在一定程序上满足了农民需要科学致富知识的需求,为提高农民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