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金融危机;服务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31-02
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在取得快速发展、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具备的同时,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服务业发展为支撑的我国服务贸易额,2008年达到3 060亿美元,是1982年的71倍,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从1982年的9.4%上升到10.8%,但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2006年年末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都遭到了巨大冲击。我国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熨平金融危机引起的冲击,但其影响仍不容小觑。
一、中国服务贸易概况
中国服务贸易经历了高速增长,改革开放3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7年的90.89亿美元到2007年的2 523亿美元,增长了27.8倍,高于世界总体增长速度。198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为3 600亿美元,2007年达到63 200亿美元,增长了16.6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世界服务贸易虽仍在增长,但增幅较2007年有8个百分点的下降,进出口增幅均小于同期货物贸易。其中,对旅游业的影响最为明显,2006到2008年全球旅游服务业的进出口均出现了负增长。中国服务贸易(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总额为3 044.5亿美元,增幅下降9.6个百分点。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世界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逐渐由传统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分析2000―2008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变化可知,1980年运输服务贸易约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5%,而后逐年下降,但全球货物贸易的持续增长及运输服务作为货物贸易派生需求的重要性,使得本世纪初开始运输服务贸易的比重便相对稳定在出口22%、进口28%左右的水平上。2000―2008年旅游贸易进出口比重逐年下降,2008年约占服务贸易总量的24.8%。其他商业服务则经历了稳定增长,目前已占全球服务贸易额的一半左右。说明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正在经历一个不断调整优化并逐渐具备现代经济中产业构成的过程。
此外,世界服务贸易在空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尤为突出:从地区来看,欧洲地区一直是服务贸易的主要发生地,2008年出口19 37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51%;进口16 260亿美元,占世界进口总额的46.9%。其次是亚洲和北美洲,2008年三地区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量的90%,进口占到85%,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所占份额很小。从国家来看,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上升很快,但美、英、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经济体仍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在服务贸易中的弱势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比较2001―2008年中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化情况可知,美国三大服务贸易部门出口的世界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上,其中,其他商业服务比重最高,旅游其次,运输最次。但我们可以看出其传统优势地位有逐步削弱的趋势,三大部门的出口市场份额分别从2001年的13.5%、19.1%和19.7%下降到2008年的10.2%、14.2%和15.3%。与之相比,我国三大部门出口份额从未超过5%,运输出口仅为美国的42.3%,旅游为30.3%,其他商业服务仅为22.7%。但可以看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分别从2001年的1.3%、3.8%和1.6%增长到2008年的4.3%、4.3%和3.5%。其中,旅游比重最高,运输其次,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其他商业服务比重最低。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上大大落后于服务贸易发达的美国,在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1.我国服务贸易差额状况
我国的服务贸易从1995 年起即由顺差变为逆差,加入WTO 以后服务贸易逆差更加扩大, 2004 年达到高峰, 2004 年以后服务贸易逆差有逐步缩小的趋势,但受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创11年以来最大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四个行业(按照国际统计口径,政府服务不计算在内)。另外,建筑、旅游、咨询、计算机和信息、其他商业服务等八个行业实现顺差。
分析2001―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占当年服务贸易逆差额的比重可知,金融危机对中国服务贸易各行业出口增长影响较大。运输依然构成我国服务贸易最大的逆差来源,但比重有所减少。加入WTO以来,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不断扩大,二者2008年占比分别达到0.96和0.83,比2001年增加了0.54和0.52。金融逆差占比为0.02。
另外,在其他实现顺差的行业中,建筑服务业比重最大,保持了2002年由逆转顺以来的相对稳定增长;旅游行业是综合性、关联性较强且易受影响的行业,因此,旅游服务虽然保持了连年顺差,但金融危机使得全球需求疲软,2008年顺差回落较大;咨询服务2007年转逆为顺,2008年实现顺差46.1亿美元,占比增加0.3;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除2002年为逆差外,八年间均为顺差,且2006、2007、2008年发展较快,为平衡我国服务贸易总体逆差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商业服务2007年曾为最大顺差部门,但2008年占比较2007年减少了0.86,为服务贸易差额结构中顺差占比变化最大的部门。除此之外,通信,广告、宣传,电影、音像三个顺差行业比重较小,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2009年上半年,情况仍不容乐观,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为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倍。分行业来看,逆差项由大到小依次为,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旅游、其他商业服务、电影、音像、金融服务。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增幅惊人,达91.4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6%,旅游服务顺差自2007年开始减少,2009年上半年转为逆差,达28.47亿美元。其他商业服务业、电影音像同样由顺差转为逆差。保险、金融逆差有缩小的趋势,通讯则由逆差转为顺差。
综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缓慢,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的服务贸易出口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尽管技术与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迅速, 但比重不高;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但优化幅度很小”(程南洋,杨红强,聂影,2006),我国服务业中存在的“增加值比重偏低、就业比重偏低和劳均增加值偏低”(程大中,2004)这一“三低”现象,仍然没有变化。
2.中国服务贸易各类别竞争力水平分析
通常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Trade Competitiveness)指数来测算国际竞争力大小。它表示一国或一国某一产业、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本文根据2001―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各部门进出口额计算选取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各部门竞争力水平。计算得出,运输竞争力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而旅游波动较大,2006年以来贸易竞争力指数逐年下降。建筑服务2008年是最高的部门,其次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电影和音像服务近两年竞争力相对较强。而保险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TC指数大多维持在-0.8和-0.9的水平上,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最薄弱的部门。
三、结论及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贸易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严重,服务贸易竞争力还比较薄弱。2008年服务贸易创最大逆差,其中固然有经济危机的冲击作用,但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制造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服务业发展滞后,市场竞争不充分,社会成员观念、理念落后,高等要素的相对缺乏,部分行业垄断仍然存在,企业经营层次水平较低,服务业管理体制、立法体系方面仍有待完善,国际比较优势的升级转移,未成熟的国内市场开放后受到外资冲击等。因此,服务供给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好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制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居民消费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为服务贸易及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其次,落实产业政策,依托传统优势,开拓新型优势,振兴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用现代科技提升我国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如旅游、海洋运输、劳务输出、工程外包、传统的中医品牌推广等,同时,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特许和专利权使用服务,对通信、保险、文化、动漫、咨询、音像等部门进一步关注,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大力发展文化出口。同时寻求新的突破口,培育新兴增长点。
最后,利用产权重组与资本重组,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鼓励企业跨国经营,形成产业集团和龙头企业。企业应进行全球化的战略定位,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发现机会、创造机会,进军国际服务产业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创造服务业的民族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 程南洋,杨红强,聂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8).
[2] 张慧.中国服务贸易的“请进来”与“走出去”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7,(4).
[3] 刘海云,余道先.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结构失衡[J].国际贸易,2008,(2) .
[4] 鹿朋,王文新.比较优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双语教学 局限性 模式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16-01
1 吉林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现状
自2001年以来,吉林省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笔者对吉省各高校进行调查,就目前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的现行模式进行了总结。吉林省高校友部属重点大学地方普通高校,二者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方面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部属重点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比较早,普通高校起步较晚,有的学校尚未开展。二者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国贸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在商贸活动中自由运用英语的能力;二者在双语教学的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一致,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选用教材多为国外影印原版教材。有少数学校采取分班教学,即在入学初期对学生的外语进行分级考试,低分同学分在的普通班,不实行双语教学;高分同学并入实验班,多数理论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教学模式多数采用“混合型”(付筱娜2002),即采用外文教材,教师用外语与母语交错进行讲授。这种模式与“全外型”(付筱娜2002)比较,即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属于较低一个层次,但对于学生来讲易于对知识的接受。
2 吉林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2.1 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目前,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之前并没有构建具体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哪门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只要决定于授课教师的专业外语水平。授课教师水平高,或者曾经有过国外学习的经历,就开设双语教学。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主要培养具有从事涉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即要求熟练的运用外语,又要掌握国际经济贸易法规和惯例。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在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学习中熟悉英语原意,因为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一些国际惯例和法规的英文版都是正式文本之一。
2.2 教学方法运用不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开设双语教学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双语教学的课堂设计仍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即先学习概念,再举例说明的基础上一味强调英文授课,而忽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或者把双语教学简单地等同为翻译式教学,将会失去这门课程的实践意义,使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化。自我国加入WTO后,我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人数偏多,一个年级都有2—3个教学班,约100人次。多数学校都是合班授课,教师占据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双语教学自然就形成了翻译式教学,学生没有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缺少独立思考和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学习效果和期望值偏差过大。
2.3 授课学时不足
双语教学本身要求学生的思维在母语和外语间转换,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和母语授课相比,自然要求增加学时,才能对专业知识理解透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案例教学所占比重大,学时的要求也相对较多。吉林省各高校教学计划中本身就存在某些基础必修课程学时偏长,专业必修课程学时不足的现象。
2.4 师资队伍薄弱、学生外语能力差
吉林省高校中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多为中青年教师,几乎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但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出国留学或培训经历,对异国文化了解甚微,外语能力不够全面,虽然可能具备词汇量大和语法好的优势,但缺乏外语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的对双语教学接受能力也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效果。与重点大学相比,普通普通高校的生源层次不齐,学生的外语基础也相对较弱。从实践来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课程在开展双语教学一段时间后,多数学生认为用母语讲授和学习已经比较吃力,再采用双语教学,根本不能理解透彻。
2.5 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缺乏
自2001年开展双语教学的教育改革之后,相应管理部门对“双语教学”的课程监控不严,不论哪类学校,哪门课程,哪种素质的教师,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开展双语课程。更缺乏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对双语教师任教资格的审核机制。
各校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仅表现为课时费的差异化,一般规定为母语教学课时费的2倍、1.5倍或1.2倍,并无其他倾斜力度。这就致使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缺少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吉林省高校与全国同步,在2001年开始,各校陆续在经济类相关专业,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了双语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其不成熟的模式显示了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合理的制定科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付筱娜.试析高校“双语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2.7.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双语教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ists qu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Tao Senzhao
【Abstract】As the economic basic subjec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has by “Western Economic” the research technique for the foundati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quite huge, to depend on mutually with other special courses, to the mathematics ability request higher characteristic. But our count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teaching aspect still had many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like student’s specialized foundation and the mathematical skill wait for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way tradition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not higher question. Based on myself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from improved the teacher quality, the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 to strengthen aspects unceasingly and so on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to propos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educational reform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Key words】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 Quality of teaching; Bilingual education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我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 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1.2 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1.3 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1.4 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2 《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2.1 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2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涵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3 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2.4 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3.1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3.2 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调查以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和现代科技学院的经济类专业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和市场营销3个专业。为了数据真实有效,问卷采用匿名填写,共发放200 份问卷,收回198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 有效率为100%。本次调查内容较为详实,样本涉及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第11卷第2期 2009年6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Agriculture & Forestry Education)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对该课的总体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的期望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总体评价调查显示,有107名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表示很感兴趣,占总回答人数的54·04%;38·38%的学生持有一般兴趣;另有7·58%的学生不感兴趣。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学习国际经济学,这表明该课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与国际经济学本身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有一定关系。不过,学生普遍反映该课有点偏难。调查中有 8·08%的学生认为它是最难的课程之一,39·39%的学生感觉比较有难度,另有46·47%的学生认为难易程度一般,仅有6·06%的学生觉得比较容易。在学习的困难方面,38·46%的学生认为图形解释难度最大,29·23%的学生认为难以把握经济学思想, 16·92%的学生认为数学基础薄弱是学习的障碍,另有15·39%的学生认为该课知识量太大,无法全面掌握。可见,该课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前面表明,仍有多数学生对其很感兴趣,并没有因为其难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一方面,这表明学生能够认识到国际经济学的有用性,挑战难度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个考验;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更应该透彻掌握该课程的精髓,抓住教学任务的重点,努力为学生排疑解难,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态度对学生听课态度的调查显示,7·07%的学生能够非常认真的听课, 43·94%的学生都很认真,有 47·47%的学生有时会无法集中精力,另有1·52%的学生非常不认真。可见,绝大多数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都还不错。为了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何差别,按专业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听课认真的学生最多,占本专业的58·67%;其次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占本专业的47.95%;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少。见表1所示。表1 不同专业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听课态度听课态度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非常认真6 8.22 4 5.33 4 8.00 认真29 39.73 40 53.34 18 36.00 有时不认真36 49.31 30 40.00 28 56.00 非常不认真2 2.74 1 1.33 0 0.00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238-0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5.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含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