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新时期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的学生分布于世界各地,由于各地区具有不同的差异,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和程度也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处于比较发达的城市,已经掌握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而还有一些学生来自比较偏远的地区,甚至没有开设过计算机课程,因此,他们对计算机十分陌生,所以,这就增大了教学的难度,也给学生带来了困扰。
1.2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课时数减少
计算机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其应用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教学的内容也会逐渐增加,知识点也划分得更为细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课时数却在减少,这对教学质量无疑是一种挑战,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的内容,就必须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向学生讲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课堂模式单一而僵化,由于知识点增多,所以,教师会更多地倾向对知识点的讲解,相对忽视上机操作的水平,压缩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导致学生操作能力的下降。
1.3教学模式落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尚待提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授计算机基础课程时,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和操作上机相结合的模式,通常,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教师开展理论教学,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为同学们展示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知识点,但随着计算机基础知识点的增加,教师为了追赶教学的进度,加快了教学的速度,因此,教师一味灌输给学生知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致课堂氛围沉闷。而在上机操作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缺乏对明确任务的理解,学生也已经习惯教师驱动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上机操作课堂上,往往效率不高,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4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闭卷考试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具有片面性,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影响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且考试系统本身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和创新
2.1重组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原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多媒体技术和网页的制作与设计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知识点将更加细分。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重新梳理知识点,将知识点细分,还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划分。还要适当减少和删除一些可以忽略的部分,在保证学生学到适用的知识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2.2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负责向学生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在授课时,要在讲课时要对思考的重点进行引导,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计算思维的引导,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要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案例,还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案例的讲授时,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使其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有着更好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还可以施行个别教学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专门指导。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同时鼓励他们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4完善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自评、小组互评、他人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不再一味的采用传统考试的方式,加大实践操作得分和自主表达得分的比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思维的重要性,获得更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从而来弥补考试的缺陷。
3结语
目前,我国处在一个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部分,以不断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目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课时数减少;教学模式落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尚待提高;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所以,要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从而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
作者:刘萍 单位: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参考文献:
[1]高林.论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12,11:98~10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革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4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为培养和夯实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升计算机应用技能产生重要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为一门讲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科目,对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历来是计算机教育的基础,受到各个学校高度重视。然而,我国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应用基础教学的过度理论化,轻视实际应用的现象较为普标,不利于我国学生夯实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分析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所针对地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革新方案,是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领域的重点,对于提升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深远意义。
1 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事关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深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学习打下基础,历来是众多学校加强计算机教育的重要基础科目。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的开展较早,但教学水平较低,教学太过形式化;教学条件有限,用于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的计算机设备缺乏,致使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重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忽视教学实践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设置的初衷背道而驰,呈现出不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形势。因此,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切实夯实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刻不容缓。
2 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的现状
步入现代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为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因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也便是我国各学校教育的重要入门课程。纵观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2.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忽视差异性,“一刀切”式教学方法普遍存在。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受各地方基础条件的限制,各地区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度和实际知识应用水平高低不一,接受计算机知识学习的程度具有差异性。比如有的学生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接受现代化教育的程度高,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应用水平高;有的学生来自西部边远山区的农村,在小学甚至中学阶段未接触过计算机,这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处于空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一刀切的计算机教学方式显然会使有的学生学不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懒得听,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不理想。
2.2 过度重视理论知识,轻视计算机实践教学,教学观念有待改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目,理论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为计算机应用提供指导,计算机实际应用是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检验,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然而,我国许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着重视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忽视计算机实际应用教学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实际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
2.3 计算机基础设备陈旧、缺乏,影响着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开展。我国许多学校不太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算机教材多年沿用同一套老教材,教学水平落后,计算机设备陈旧、老化,缺少更新换代,给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开展带来诸多障碍。
3 深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转变思想观念,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众多学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的制定上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不够重视,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来看待,致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课时设定减少,没有达到计算机基础教学规定的课时要求;老师在教学上产生懈怠思想,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为应付式教学,根本就不重视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对此,各个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为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切实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懂得计算机知识在当代学生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
3.2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改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法。高校学子来源于全国各地,他们接受计算机教育的程度不一,实际的计算机知识功底存在着差异性,如果忽视学生的个体和区域差异,采用笼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必然会导致计算机教学出现各种问题。对此,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制定多种教学方案,针对不同计算机功底的学生开展差异化的基础教学,使功底差的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夯实计算机理论基础,为计算机应用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计算机功底较好,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老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进行较高水平的计算机知识教育,着力强化这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
3.3 添加、更新计算机设备,为计算机应用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国许多学校由于长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重视,致使计算机设备严重缺乏,已有的设备陈旧、老化,故障频发,影响了计算机应用实践学习的开展。对此,各学校一定要切实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践活动。首先,要添置计算机设备,满足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中对计算机设备的需求;其次,要对陈旧的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为应用实践活动提供便利,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践环节能够顺利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飞速提升。
3.4 坚持计算机基础理论与计算机实践结合,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长期以来,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忽视计算机实践教学,这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制约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首先要夯实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为计算机的应用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其次,要深化计算机实践活动,用计算机实践检验基础理论,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教学活动的质量。
3.5 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师教学水准。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现代信息计算含量高的教学科目,它要求教师队伍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教学水准,才能胜任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教学。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适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学校在岗教师的专业计算机教学水准,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3.6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首先,鼓励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使学生懂得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其次,要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
参考资料:
[1]陆汉权.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新尝试[J].计算机教育,2004(7).
[2]冯博琴.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3(1).
[3]唐铸文.计算机基础课体系统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7).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要从国内外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来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时期,主要是在计算机发明的初期。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教育重视专业性的技术信息,侧重于对程序的设计。仅有少数院校才开设相关的课程。第二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始涉及到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能。侧重点也转变为基本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简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
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知识素养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出发,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实现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计算机教学经验。现在的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基本是从实际教学出发,探究在中专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的探究中,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思考方式为主。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多元文化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创新理念要与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教学情况。在创新理念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还为实现切实有效的改革情况的分析,如何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创新式的教育教学是摆在所有计算机教育者面前的时代命题。
三、浅析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在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要形成系统性的计算机技能课程教学系统,需要一线教学的教师整体努力,对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仔细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课堂表现进行整体的分类规整。但是,在中专的具体教学任务中,因为众多综合性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教学观点和经验的分享模式,难以达到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在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整体的综合能力没有达到新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标准,中专教师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相关的整体培训,或是在经过短期培训后,没有实现能够进行创新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中专一线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同时,要具备开展创新型的教育教学的探究的能力。现在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真正成功地获取第一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真实数据、相关教学案例等资料,才能真正地做到在众多理念下,根据中专的具体实际计算机教学情况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究。在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因为中专学生的特殊性和中专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中专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要实现符合社会的发展,要经过反复的实验验证。在实际的中专教学中,实验课、总结、反馈、研讨材料的准备等还没有得到切实的实现。这是未来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一线教师可以带着教学问题、反思和科研的态度去开展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实现对中专教学的科学性的实验验证。
四、探究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
新时代的发展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加强,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并且人们已经开始从多元的方向来思考,创新已经的到普遍的认可。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可以从创新理念出发,与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挖掘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探究新的改革路径。
1.教学观念上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被动承接者。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要实现在教学观念上的创新。在创新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并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良好发挥,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的形成和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
2.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要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实现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授课模式,形成新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模式。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进行班级、小组之间的探讨、协商和知识的交换,并且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来选择他们迫切要学习的内容,自行搜集信息和让大家理解的方式把内容完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来呈现完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在相关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设定特定的场景和任务目标来开展相关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带着目标开展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发现学生所缺乏的技能,进行分解性的讲解。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的学习氛围。
五、总结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6-0000-01
How to improve Vocational Computer Basics Teaching Roform
Wang Haiyan
(Hebei Qingl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Hebei0665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Computer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mon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ve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raining goal is high-quality workers,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market economy,promote vocational education,openness and puter is in vocational schools will be one of the courses offered and also the one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he skills necessary.At this stage,the computer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not only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but also in keeping students in their own ability level.This paper,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following areas described in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level changes.
Keywords:Vocational school;Computer;Teaching;Reform
一、前言
在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运用到了计算机,它不仅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性强、发展快是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主要特点,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所以,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势不可挡。
二、加强师资力量,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
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工作能力。中职计算机教师的知识储备要全面,要广,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要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计算机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有效地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合理完善师资结构。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寻找有效地师资培训方式对计算机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促进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三、舍弃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中职院校只注重笔试考核的通过率,这对计算机这种需要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无论是采用低要求、低起点还是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使其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进步。中职院校不要只注重笔试考核的通过率,还要注重学生计算机平时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因此,中职院校也应该在这点上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加强计算机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计算机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价,及时有效地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完善自我。
四、选择合适教材,完善教学设施
中职计算机教材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上要突破常规。中职计算机应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必要的补充一些教学材料,以保证内容的适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网络和多媒体具有信息共享、传播快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受时空限制,强大的交互将性彻底地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所以,任课教师应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课堂,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顺利完成中职计算机教学。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所谓实践出真知。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操作系统、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等课程设计成一套完整的实践课,然后按照软件设计的要求,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方面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通过实践上机操作来实现程序。选择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设计的任务,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独立编写代码。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设计思路以及主要的技术手段。上机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在上机操作、程序编程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更新观念出发,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把枯燥乏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把计算机学好,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迎接未来的挑战。相信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取得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任宏伟.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合作学习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信息
从20世纪末开始,人类世界逐步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作为支持信息化社会基础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电视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更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应用,学习、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技能,已经成为新世纪对现代青年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计算机教育尤为重要,培养学生掌握这一技能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必须达到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为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我校实际与多年的教学实践,浅析如何搞好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专业特点不明晰,专业区分度不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等内容。但我认为中职业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在制定计算机基础教学时图省事,所有专业使用一种教材,按照一个教学计划执行,但实际上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有极大区别的。比如,美术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的应侧重于多媒体技术知识的学习和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使学生重点掌握汉字录入方法及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等。一样的教学计划造成学生“学”与“用”相脱节,导致学生工作时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从而造成了职业教育与用工单位需求之间的鸿沟。
2.中职生的文化素质不高且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
随着高考扩招的逐步推进,考上大学不再是难事,而家长又多数有能力负担孩子的大学读书费用,所以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孩子,宁愿进高中,也不会来到中职学校读书,这样就使得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很差。由于初中时的教育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1.转变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远距离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教学主体正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自主化、个别化学习为主,辅以一种或多种媒体完成学习内容的需要,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学的内容应该从简单入手,再逐步加大自学的难度,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而且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自学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带着自学的习惯,就会在平常的自学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讲解、答疑及自己的练习去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以“任务驱动” 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法”教学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可以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总结归纳—完善创新”等过程来完成“任务”。例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上机实践可设如下任务:每位学生利用Word软件来完成一期黑板报,选择老师给的主题(欢庆十一或者欢庆元旦等)或者自己定主题,要求在创作时含有艺术字、文本框、边框、底纹、图像、图形、各种风格的文字和表格等完成任务,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提供互联网教学环境,以便学生找到创作作品的合适素材,同时老师在上机实践中作科学的指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任务完成后,作业的评价由三部分组成,先由学生自己评价,再由同学互评,最后由老师点评,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资源能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3.加强上机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入门课程,其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课程内容不公要是考虑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注意实用技术的应用,这种技能的掌握是建立在大量实际操作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强调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它对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社会实效,减少理论课程,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增强应用技能培养,知识面不要求太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比如:计算机工具软件应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表格处理软件的熟练应用,都要求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应强调上机实习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性质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不上机就无法掌握课程内容,也不可能达到学习目的。
三、加强计算机专业老师的培养与培训
想要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有一支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湛的、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才能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有些中职学校计算机老师不是专业老师,由其它科教师改行,半路出家,自学而成,专业水平总的来说不高;而部分对口专业的年青教师,由于没有工作实践经验,从事教学也有些力不从心。加之,计算机知识更新特别快,知识的专业性要求更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老师们应多走出去深造,听专家讲座,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多接触新软件,从而更自如的胜任教学。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性教学,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好的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巴哈尔古力·吾吉.浅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索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