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常见问题

教育心理学常见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理学常见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心理学常见问题

教育心理学常见问题范文第1篇

一、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依赖心理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核教师的业绩,主要看的是学生的成绩,评定学生的好坏也主要是看分数.在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左右下,师生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去推导概念、定理、公理等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学生不用考虑学什么、为什么、只需要在下面认真听讲,只要会套题型、套解法就行.

案例:如教学参考《必修五》解三角形安排8课时,数列安排12课时,两章共20课时,《数学必修(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安排18课时,而实际教学中前两部分加大到28课时,后者缩减到9课时,时间压缩,教师只能讲讲套路,学生模仿解法.到复习测试时出现这样一道题:在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极点,x轴为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曲线C与x轴交于O,B两点,P是曲线C在x轴上方任意一点,连接OP并延长至M,使PM=PB,当P变化时,求动点M运动轨迹的长度.

测试结果此题满分率85%,实属意料之外.原因在于平时教学中,造成学生对老师存在依赖心理,学生只会机械模仿做题,而钻研精神被严重压抑了,创造潜能遭到了扼杀.到考试时,题目背景稍微已变又不会做了.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转化,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炼题设条件如何进行合理的转化”;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寻找条件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四是末对自己的过程进行合理的监控和调整.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受以往的思维习惯而产生的影响.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

案例:求函数y=(2+sinx)(4-sinx)的最大值.

有的学生这样解y=-sin2x+2sinx+8,因为a=-1

二、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因此,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把学生推到课堂得最前沿,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抽象出知识的过程,拉长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师生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和谐共振的境界,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教育心理学常见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90后”;高职教育;心理特征;教育;对策

一、当下“90后”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承受挫折能力弱

“90后”的高职学生人群中,其中大部分都属于独生子女,其成长的环境大多良好,在成长道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挫折,大部分都是在呵护与娇宠下成长起来的。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在从家庭庇护走向自我独立的过程中,十分艰辛。尤其在大学阶段,他们的心理会变得异常脆弱,遇到一点困难或不如意就会心灰意冷,甚至会有人悲观厌世,从此一蹶不振。

2.无法正视心理问题

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模式都被现代化的进程所打破。尤其是成长在这一变革下的“90后”,他们的思想所受到的影响更大。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些人已成为心理方面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方面渴望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想要拓宽自己的心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却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问题,心理问题,在高职学生中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会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

二、加强“90后”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的对策

1.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当中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重点在于育人,不断加强个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素养教育,以实现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对人们具体的生活问题进行沟通、疏导,从而培养人的心理素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在新时期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社会、集体相统一,让学生深知服务于集体的乐趣,从中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与方式。所以,加强“90后”在人际关系、择业方面的心理问题处理,我们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例如,在大一新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期间,要一点一滴渗透思想教育工作,以此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目标相融合,组织一些可能引发学生共鸣的内容进行讨论,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开展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刻意利用艰苦的条件,让青少年在困顿中斗争,受到相应的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塑造勇敢向前的内心。在一线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存在问题的心理根源主要是因为有些挫折没有得到化解,没有得到良好的调试,再加上这些学生缺乏求助的意识,没有第三方的积极介入,造成大量问题的累积,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待生活的情绪。要如何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学习、生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去战胜挫折,学校在挫折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职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应主动展开教育,通过讲座、培训、户外活动、案例讨论、心理话剧等方式开展相关的教育。

应逐渐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能力与意识,让高职学生可以正视挫折,可以正确地处理一些情绪反应,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逐渐培养学生自我调适、实现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师要准确把握“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教育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

随着社会转型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新时期的“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升,更关系到祖国对人才的培养。所以,加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实现其全面发展,有助于为祖国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才。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常见问题范文第3篇

>> 高职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人格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舞蹈专业中职生人格发展特点及干预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 浅析中学健康教育中的学生人格问题及教育对策 重视礼仪教育 完善高职院校学生人格 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学生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发展学生人格 中职学生人格培养的现状、挑战及对策 高职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 高职学生廉洁意识特点及廉洁教育对策探析 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成因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完善其人格培养的对策 “90 后”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及对策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 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人格特质与教育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 瞿葆奎,施良方.“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 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教育心理学常见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要求教师不但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训练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和人生发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不懂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只能成为“教书匠”,最终也将被淘汰。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仅自身无法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体系

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的体系,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而且与他们要从事的教育工作关系不大。另外,师范生将来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他们应该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这就与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师心理学教材应全面改革教材体系,删减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压缩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生理基础等内容,以摆脱普通心理学体系的限制;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心理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健康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存在的理论知识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知识是高师生必须具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帮助高师生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解决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关调查都显示出中小学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长,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应对高师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教学,使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适当、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有效对抗由于职业倦怠给教师带来的巨大损耗。

三、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时便难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学生最后只记住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心理现象的名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让高师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为其以后的教学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范式。也就是说,除了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心理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对认知过程的各章内容的学习,应在理论学习后利用心理学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如记忆广度、注意的分配、错觉等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个性心理的内容,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师搜集整理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从心理学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如何解释隐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现象,如何利用所学的心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3.教育见习。通过在实习基地的教育见习,不仅是让学生真实体验教学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察每个教师的教学技巧。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语和肢体语言对教学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非言语信息影响学生等。利用课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行总结,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模拟教学法。这是根据角色扮演的方法,围绕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如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等,设计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再现。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其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总结。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使高师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

5.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可适当观看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电影,如《爱德华大夫》、《第六感》、《美丽心灵》等,通过撰写观后感引起学生思考。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悦纳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的措施。

总之,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如何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规范下,进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英。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100—101.

[2]钟贞,谢龙华。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18(2):96—99.

教育心理学常见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规范 服从阶段 幼儿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维持社会秩序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衡量行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既是自身生理成熟的过程,也是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二者相伴相随,缺一不可。而这里所说的“社会化”就是指人类从出生后逐步学习各种社会规范,以达到与其他社会成员有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从而保证稳固的社会秩序。

一、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采用认知发展取向研究道德发展,提出了著名的“三期六段论”。

1.前习俗道德期(9岁以下)

(1)惩罚服从取向。只从表面看行为结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2)相对功利取向。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

2.习俗道德期(10~20岁)

(1)寻求认可取向。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

(2)遵守法规取向。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

3.习俗道德期(20岁以上)

(1)社会法制取向。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持社会秩序而经大众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的。

(2)普遍伦理取向。道德判断系以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个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

此理论给我们揭示了人的一生中,对社会规范的接受的历程。而我们从此理论的解释说明中,也清晰的了解到幼儿(3~7岁)主要处于前习俗道德期的惩罚服从取向。

二、服从阶段的幼儿接受社会规范的特点

一般来讲,4岁以前的幼儿主要处于服从阶段。这一时期,幼儿的独立性较差,出于对成年人的依恋和崇拜,去服从教育者的行为要求,基本没有自己对道德行为的是非标准,没有认识到社会规范的意义。

1.盲目、被动性

出于对成年人的依赖和恐惧来接受各种社会规范,其行为是盲目、被动的。

2.工具性

幼儿将自己的行为做为获得成年人喜爱的一种工具。

3.情境性

幼儿的服从行为在不同情境中会有不同表现,缺乏稳固性、持久性。

三、对“服从阶段”的幼儿进行社会规范教育的常见问题

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生理发育非常不完善,3岁的幼儿神经细胞才基本完成分化,到4岁时神经纤维才完成髓鞘化,所以幼儿前期由于髓鞘形成不完善,刺激引起的冲动经神经传入大脑不仅速度慢,而且易于泛化,不能形成明显的兴奋性;这一年龄的幼儿心理发育也很不完善,相关的心理指征都处于低级阶段,例如:观察力不持久,且容易分心,自由观察一幅画的时间仅有7秒左右、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精确性差,暗示性大、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尚不能考虑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和进行演绎推理。

1.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家长对孩子大多十分溺爱

从衣食住行到应形成的规范行为,家长一切以孩子的想法为中心的家长占相当的数量,所以导致幼儿娇气、任性、没有在启蒙时期就形成应该有的、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

2.不尊重幼儿的主体发展特点

成年人不尊重幼儿的主体发展特点,主观臆断,认为幼儿应该懂得、认为事情简单就不必要细化,导致了要求多、解释少;管理多、耐心少,从而使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处于“亚健康“,效果当然不会好。

3.对幼儿疏于管理

家长认为孩子尚小,暂时可以不予教导,对幼儿疏于管理,孩子终日处于自由生长状态,或多或少总会接触到不规范、不文明的行为,导致从小就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埋下隐患,即使将来发现出了问题,也很难纠正。

4.缺乏工作经验

幼儿教师大多非常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同时,迫于家长对孩子在园期间的要求,重视幼儿的文化、技能的学习,忽视了社会规范的养成教育。

5.教育、引导工作不能真正落实到位

我国目前的幼教场所大多幼儿人数较多,实际教育中难以深入到每个孩子,教育、引导工作不能真正落实到位,而且同在一处生活的幼儿已有的规范水平不一,互相影响也会造成学习社会规范行为的障碍。

四、对“服从阶段”的幼儿进行社会规范教育的建议

1.家庭方面

(1)科学育儿,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充分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将社会规范教育融入到家庭生活的每个环节中去,让幼儿从各个角度感受规范行为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改变观念,不因幼儿的盲目服从就简单应付。4岁前的幼儿非常弱小,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在这种前提下,家长们常常认为孩子年幼无知就采取简单的方式应付孩子,甚至将应该形成的规范行为当儿戏来误导孩子,这是十分错误的。须知,孩子越是盲目,家长越是该清醒,因为我们是在向一张张“白纸”上写字的人。

(3)统一要求,家园一致。正是因为幼儿掌握规范行为的不稳定性,他们在不同情境中对同一规范的表现差异很大,这就要求家庭中不同的家长之间、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完美配合,要求统一,让孩子在和谐、美好的氛围中成长,避免各执一词,各教各的,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2.幼儿园方面

(1)入园就开始的规范教育。4岁前的幼儿处于幼儿园的小班和中班,这个时期的园内保育和教育工作都是起始阶段,让幼儿从入园开始就逐渐适应各种集体生活的要求,是应当引起幼儿教育工作者足够重视的一项常规工作。

(2)正确利用幼儿的依赖和工具性。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她们对这个阶段幼儿的特点的认知,利用幼儿的依赖和工具性,教给他们正确的规范行为,更好的达到因势利导、事半功倍的效果。

(3)优化幼儿园育人环境,做到育人先育“德”。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的大环境倡导德育为先,其实,幼儿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呼吁幼儿园改变那种为了迎合家长的“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忽视规范教育的状况,其实,一个人能否成才,要有品德为先导,高尚的品德是在日积月累遵守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形成的,无德而有才的人,是有害于社会的,也是幼教工作的失败。

总之,科学而扎实的引导幼儿学习各种规范,在成长的过程中顺利的完成社会化进程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大事。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肩上担负着重大责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完成历史使命是每个人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