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早期心理疾病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坦途无悦型:面对成功没有喜悦,却有忧伤和痛苦。B、似病非病型:躯体不适诸多,临床检查正常,类似成人疑病症。C、不良暗示型:自我暗示、环境暗示、他人暗示,遇事总往坏处想。D、变换环境型:对一些别人都能在学校忍耐的人和事,自己却大为不快,频繁迫切地要求父母为其转学、换班级。E、反抗父母型:这种反抗父母的行为(甚至在家里对父母动用暴力)常与心理发育度不协调。也可以品行障碍为突出表现。F、极端型:常以各种形式,利用多种手段自杀。
除了上述几个类型之外,有的儿童内心也想学习,但每当到了学校门口时便不愿进学校,不愿进班级教室,扭头向回走,或坐在课堂幻想一些有一定现实基础却在现实条件不能办到的事情。我们称之为做“白日梦”(day dreams),或无明显征兆却宣称不想上学了,感到很没意思,很累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儿童十有八九出现了抑郁问题应及时治疗。
儿童抑郁症的发病率,目前缺乏统一资料,国外有资料报道发病率为0.5-1%,有5-10%的儿童出现过抑郁情绪,第二组数据均明显低于成人。少年重性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估计为15-20%,提示成年人的抑郁症常起病于儿童少年期。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障碍 增长趋势
当前,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个体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稳定生活模式不断受到冲击,这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威胁。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求知欲望和模仿能力均较强;自制力及分辨能力差,当碰到困难时,不懂得运用缓冲应激来释放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心理疾病,因此开展青少年心理障碍讨论显得尤为必要。
1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特点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特点是指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差异,人与人之间在认识及判断客观事物时基本倾向会有差异,差异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其次是兴趣爱好的不同。人们在判断客观事物时,心理特征不同,即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会有差异。
2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2.1 大众传媒 指以报刊、图书、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工具,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使人们开阔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体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对人们的社会影响较大。[1]
2.2 家庭氛围 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与孩子失去关爱,有强烈精神压力未能及时获得排解有密切关系。患上心理疾病的青少年长大后,常缺乏对他人的人情关怀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2]有关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家庭关系不融洽、父母离异、不良的教育方式、居住地区社会风气恶劣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3~5]
一位心理保健专家指出,由于城市住宅的封闭状态,现代儿童除在课堂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他们无共同的游戏,集体的娱乐。同时,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许多家长与孩子缺少交流和沟通。不少现代儿童内心孤寂,其心灵健康容易受到损害,久而久之,甚至会患上儿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福建省某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咨询挂号人次数字统计,见表1。表1 心理咨询挂号人次统计表1数字显示,所有到心理卫生中心就诊者,均存在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通过对门诊人次调查,患有心理障碍、抑郁症的儿童当中,有78%的儿童是单亲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根据统计学相关分析,儿童患心理障碍及抑郁症与有缺陷家庭的关系呈正相关。
2.3 教育体制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将近30年教育模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危机重要原因之一,学校过高追求升学率,在校生教育过分强调智育,忽略或淡化人性教育,人文关怀未得到有效发展。[6]
3 青少年心理障碍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测目前至少有1亿人患有各种精神障碍疾病,精神疾病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疾病负担。主要表现为偏执,交往障碍、抑郁、情绪波动、躯体症状,过于敏感,其中有一半需要心理卫生干预。福建省某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挂号人次数字统计,见表2。表2 门诊挂号人次统计 图1显示儿童、青少年精神专科门诊挂号人次每年均递增,显示青少年心理障碍有增长趋势。如以这种速度继续发展,我国本世纪末将有>60%儿童青少年存在心理疾病,因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4 几点建议
4.1 教育机制改革 需对近30年来的教育体制加以总结和研究,并提出具体完善措施。进入20世纪后,国家先后提出了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建立创新体系,但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上,始终未走出旧的教育体系,在教育宏观管理上,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故应针对基础教育,应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特点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用机制。充分重视基础教育,应用教育和教育创新,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青少年。
教育是一种终极关怀,建立科学的教育观不容忽视,教育本质是人的成长,教育学首先是一种人文主义哲学,教育是一种智慧,建立科学的教育观比掌握任何一种教育技术均重要。要转变中国旧的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系统:即养成教育、和谐教育、自我教育、尊重教育、启发教育、生命教育、重视实践和效果,善待并协助从儿童的个性开始,才是打造他们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唯一出路。
4.2 家庭父母 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个体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地方,而父母就是社会化的最初媒介,也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对每一个人来讲,客观现实的认识常是从家庭的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父母的教养状态及教养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调整青少年心理状态,使他们以最佳状态对待人生和世界,这不仅要老师的引导,社会关心,父母从小言传身教。不仅需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需要教会青少年心理调适的方法,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挫折或自认为处在人生的低谷时能够很好地疏导自己,平稳地度过生命中各种困难时期,健康积极,乐观向上地生活成长。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只有培养出心理、身体均健康的年青一代,祖国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张劲松,许积德.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修订版的修订与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6):440~441.
2 黎雪梅.暴力犯罪的人格障碍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7):547~549.
3 张志雄.儿童心理卫生的有关因素初探.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6):359.
4 尤三力,吴佩芳,俞琳,等.深圳地区少儿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初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63.
有研究表明,不少白癜风患者是于各种环境刺激和精神创伤之后发病的,患者与常人相比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例如情绪易波动、焦虑、精神紧张、易怒、忧郁等。他们对各种社会环境的刺激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引起机体内生理生化反应的紊乱,诱发或加剧病情。特别是女性患者常存在“掩饰及自身隐蔽”的个性特征,其“肝郁”现象尤为突出,常“因郁致病”,之后又“因病致郁”,两者互为影响,加重病情发展。最近,有人通过对96例白癜风患者的人格分析,认为白癜风可能是一种心身性疾病。因此,在进行药疗的同时,加强综合性的心理治疗十分必要。尤其是患者的自我心理保健和修身养性,是促使病情转化的重要措施。
1.克服恐惧、沮丧和自卑的心理
白癜风往往好发于人体的颜面部,影响美观,给一些患者,尤其是年轻人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如恐惧、沮丧、自卑等。这些精神上的痛苦远远大于疾病本身,且加快皮损发展,于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初发病者首先需正确认识疾病,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倾向。白癜风决不是什么“不治之症”,而是可以治愈的慢性皮肤病。关键在于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只要我们树立信心,保持乐观态度,坚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特别是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药疗、食疗、心理治疗等),该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2.克服急躁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
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急躁、焦虑情绪,他们急于求成,企图用速战速决的办法解决问题,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该病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其白斑色索的恢复有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有的病人抱着“一治即愈”或“一曝十寒、见异思迁”的态度,这是一种主观幻想和缺乏耐心的表现,不符合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认为白癜风患者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生活工作规律化。临床经验表明,一般色素恢复至少需1~2个疗程(3个月),彻底治愈并防止反复,尚需要多个疗程。患者还应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该病不痛不痒,并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而且绝对不会相互传染。患者的同事、家人和亲友,不必歧视和疏远他们,而应给予足够的关怀和爱护,以帮助他们消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碍。
3.克服滥施药物的盲目倾向,注意合理用药
不少盲目投医的患者由于滥施药物(土验方等)出现诸多不良反应,从而加重精神负担。这种恶性循环是人为因素所致。我们要认识该病发病诱因的复杂性,认识到滥施药物的危害性。要细心寻找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正确掌握用药方法,摸索治疗规律。同时要针对具体的发病诱因,注意改善不良的工作环境(例如接触甲苯、酚类、化肥、农药、柴油等)和精神状态(例如恋爱、婚姻、家庭等矛盾),从消极被动的心理压力中解放出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4.改变不良情绪和性格,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不少女性患者具有情绪波动、好生闷气、抑郁内向的个性特征。他们往往存在掩饰和封闭心理疾病的倾向。可见,患者应注意摆脱掩饰和封闭心理疾病的倾向。将烦恼、压抑、孤独等不良情绪及时地加以分解和淡化。具体方法是:①拓宽人际关系。患者要跳出个人得失的圈子,打破传统的心理封闭状态,注意与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的人交朋友,则可以走出抑郁孤寂的迷谷。②培养自制力。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拿得起、放得下”的自我修养,及时把个人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学会“情绪过滤法”,以滤除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精神和青春活力。对于烦恼或不幸事,也可采用阿Q的自我解脱精神法,泰然处之。③改变环境,培养生活情趣。患者可暂时离开心情不快的地方,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阳光雨露、欣赏自然景色。同时培养音乐、美术、书法等生活情趣,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增强体质。这些活动将使你生活得宽松、随和,从而可以调整你对社会一心理刺激因素的适应性。
一、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现状
来华留学生因为心理疾病而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甚至产生自杀行为的时有发生,这类事件对留学生本身与其家庭都构成了极大的伤害。留学生属于外国公民,这一特殊身份导致留学生们在处理心理疾病时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名誉乃至国家间的关系。
我国留学生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同时留学心理健康问题也迫在眉睫。要解决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该对留学生的这一群体予以深刻分析,确立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针对性地成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制,通过减少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我国现有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现状表现为以下几大方面。
1.心理辅导与教育机制较为薄弱
我国现只有部分高校开始成立专门的留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此类中心专门为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但大部分高校仍坚持辅导员保姆式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机制。2007年《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出台,规划中提及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心理辅导的盲区。
2.法律政策薄弱
由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与其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相连,因此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高校均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致力于为大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国家陆续出台了若干文件专门用于指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1994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颁布的《普通高校教育大纲》;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等文件。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各大高校均建立了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为大学生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但是,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受到国家外交政策影响较大,初期发展十分缓慢。在留学生教育工作中大都以尊重对方国家文化为原则,对其无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十分的缓慢,目前我国还并未出台专门针对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
3.预防措施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通常由辅导员开展,一般都是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并已经开始影响其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辅导员才开始关注并解决其心理问题。现行体制下,只有当学生出现严重心理健康问题,且这种问题不仅表现在情绪上,已经影响到该生正常学习生活时候,才会引起重视。一旦发生危害性突发事件,便会缺少前期的预防工作,酿成大祸。
二、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
1.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
较早的心理健康教育源于三类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第一类为特殊儿童研究。19世纪80年代,魏特墨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咨询诊所,开创了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先河[1]。19世纪90年代,法国比纳开办了儿童心理研究社并制定了比纳-西蒙力量表用于鉴别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此类研究主要着眼于存在智力问题的儿童教育,旨在协助儿童恢复正常智力水平。
第二类是学校开设的早期职业辅导。20世纪初,在戴维斯的倡导下,学校开始每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性并预防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第三类是心理卫生的发展。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正经历工业化阶段,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两极化问题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开始凸显。伴随着各种社会问题,开始出现了各种社会心理疾病,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发起人克利福德?比尔斯所写的《一颗找回自我的心》震惊了所有专业和非专业群体[2],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自此,学校开始由社会学科教师为学生提供辅导课程,解决其学习和就业问题,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问题仍然被极少关注。
2.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而来。最早将健康的定义延伸至精神层面的是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提出的健康概念,认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
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3]
目前为止,普遍认可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源于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会上提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为最佳的状态,其具体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有幸福感;在生活与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能感。
综上所述,从以上专业机构给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相统一的个人,身体的疾病会影响到心理的状态,而心理的状态也同样会影响到身体的病症。身体健康延续了生命长度,而心理健康则保证了生命的宽度。
3.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来华留学生不仅需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还需要面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引发的各类心理问题。因此,研究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更为复杂。目前为止,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都集中在身心健康、交际能力、自我评价、学习态度、智力水平、情绪稳定、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自我评价。能够对自己做出积极向上的正确评价,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积极的期望。智力水平。留学生具备同龄人应该具备的智力水平,能适应当前的学习要求和压力,能准时完成学业。情绪稳定。留学生能保持长期稳定的良好情绪,维持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能自我化解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不钻死角,不认死理。生活态度。留学生要具有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对学习生活有热情有激情,并能制定短期的学习目标。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力。留学生在新环境中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做事情符合社会准则。当出现文化冲突时,能做出判断,对异国文化要有包容的态度,能够区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正确看待中西文化差异。能处理好文化冲突所造成的思乡情绪和心理问题。
三、建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机制的思考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模式,具有心理健康指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相连的特点。
而留学生来华学习时是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及价值观等已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心理特征会面临很多变化和冲突,给生活造成压力,并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Oberg)称之为“文化休克”[4]。文化休克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西方传统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当留学生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生活学习时,本身固有的文化自然而然的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同时,留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地,相互之间也存在文化、宗教及信仰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共同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文化冲突。因此,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结合其身体心理特征,积极探索建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体系,解决留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1.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定期沟通机制
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无法完成正常学业,因此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心理状态的指南针,建立起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定期沟通机制,有利于辅导员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2.加强留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来华留学生大都刚从高中毕业,来到异国他乡求学,极其容易出现强烈的思乡情绪。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减少思乡情绪,提高人际交流能力,从而减少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建立留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
高校应建立起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聘请心理健康学者担任咨询师的工作,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生源国文化,解决留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各类问题。
4.提高留学生辅导员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服务管理来华留学生的一线工作人员,来华留学生的专任辅导员应该具备相应的心理咨询师技能,提高其心理问题敏感度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在与学生接触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开设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有人这样描述自闭症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能看到东西却视而不见,能听到声音却充耳不闻,能与人交流却闭口不言,他们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美国,自闭症儿童被称为“雨人”;在台湾则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自2008年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起,这种被称作“精神癌症”的疾病开始逐渐被人了解,但逐年增加的发病率让每年的这个日子都会显得更加沉重。据相关数据估计,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我国的自闭症患儿也已超过百万。
尽管当前对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症状已被业界达成共识。在第6个世界自闲症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关注这群特殊的孩子。
现状
不了解 不重视 自闭症仍鲜为人知
自闭症≠性格内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有150万自闭症患儿,且这一数字仍以每年10%~17%的速度递增,但一些调查却发现90%左右的人从未听说过自闭症,或者仅认为自闭症只是一种不喜欢表达感情、不愿与人交流的轻微心理疾病,甚至认为是性格内向。加上我国对自闭症的认识比国外晚了几十年。所以,在大部分国人看来,本病仍然是个罕见病。
对此,北京博爱医院自闭症中心王献娜介绍说,“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智力、语言发育落后前来就诊时,表示从未听说过自闭症,对自闭症也没有了解。”
基层漏诊、误诊严重
“在农村地区,人们对自闭症更是陌生,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年轻的父母亲就会将孩子留给老人照看,而农村老人照顾这些留守儿童时,往往仅注重吃得饱、穿得暖,却很少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和关注孩子兴趣爱好,而当孩子表现出不与人交流、语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等早期症状时,家长认为孩子可能内向,并未想到孩子很可能得了自闭症。”安徽省宿州海青卫生室村医余建认为,“自闭症在农村要比想象的严重的多,还存在大量的未被诊断的患儿,即使去医院诊断,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得了自闭症,很多家长也仅认为是孩子的性格问题,更不会重视具有早期症状的自闭症患儿,也不会积极主动地采取专业的干预措施。”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陈彦平表示,儿童自闭症发病始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前起病,典型自闭症诊断并不困难,但目前我国自闭症误诊率较高,除了家长对此病认识不到位外,部分医护人员对自闭症也缺乏足够认识。
王献娜举例说,来就诊的患者中,很多农村的自闭症患儿都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了,很多都被当成脑瘫来治疗。由此也可以看出,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普及自闭症的有关常识、加强早期识别方面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而关键的。
早期识别
发现孩子异常的“蛛丝马迹”
其实,早期识别自闭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并不困难,医生应该教育家长对孩子的一些“异常”反应给予关注,并及时作出相关检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贾美香介绍说,一般3个月的患儿就可以对呼唤产生反应,但自闭症患儿对呼唤的反应较弱,目光对视也较少;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各方面能力相应增长,但自闭症患儿显得较为被动。
“自闭症主要有三大核心症状: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异常行为。比如问他‘你吃饭了吗?’,他会重复说‘你吃饭了吗?’自闭症患儿不能够理解所说内容的意义,无法建立交流性语言。他们还会有一些重复刻板行为,比如日复一日地按一定顺序排列物品,或者每天出去都要走一条特定的路,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哭闹或发脾气。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不尽相同,但是以上3大核心症状在自闭症孩子身上基本都存在。”王献娜补充说。
基层医生应把好“第一关”
自闭症的症状容易与性格、心理问题相混淆,且早期症状不容易被发现,这是造成自闭症被误诊的原因,但不可忽视的是,基层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也是导致很多自闭症患儿错过治疗黄金期的重要因素。
社区医生相比大医院的医生来说,在预防保健过程中可以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儿童,对一些有早期症状的自闭症患儿,基层医生应及时提醒、告诫家长,及时建议家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但是,北京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露表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主要包括听力和视力筛查,1岁内的孩子1个月检查1次,1岁以后的孩子3个月检查1次,更大的孩子则要1年检查1次,社区医生只能在体检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而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能够掌握孩子情绪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语言交流障碍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在防治自闭症的过程中,家长占有不可缺失的责任。
“所以,如要早期发现自闭症儿童,还需要向社会普及自闭症的有关常识,让家长了解自闭症,能早期发现问题,知道越早诊断,越利于康复。”徐露介绍说。药物治疗,具体包括结构化教学法、应用行为分析法、视觉引导、音乐治疗,还有特殊教育,包括注意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心理、行为训练等。家长要在专业机构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方法,这对孩子的康复很重要。
早期干预的主要范围是儿童的五大行为领域:①在运动方面,包括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如双脚同时跳、拍球、串球等,可促进大脑的发育,增强儿童的手眼协调性。②在语言方面,包括语言理解、发音和表达。③在认知方面,包括视觉认知,如辨别颜色;听觉认知,如辨别声音;触觉认知,如感受冷热、对数的理解。④在生活自理方面,包括训练他们洗脸、刷牙、穿衣等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⑤在社会交际方面,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集体游戏,纠正与他人交往中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如吐口水、怪叫等,进行社会交往的培养,使其与外界沟通,回归社会。
在药物治疗方面,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服用药物无法明显改善自闭症的病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
在康复模式上,王献娜介绍说:“医疗机构康复配合家庭康复的模式最有效,但当前,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一些问题,通常,一个治疗师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够针对一个或者两个患儿进行治疗和康复,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相对于自闭症患儿数量来说,这方面的师资力量缺口很大;而对家庭来说,自闭症患儿父母长期照顾孩子,长时间会表现出负面情绪,或者因养育这样的孩子而自卑,这都使得自闭症患儿在家庭得不到好的训练。家庭康复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如果家庭康复做不到位,仅仅靠在医院和康复机构治疗,疗效相比家庭康复做得好的会大打折扣。”
记者手记
自闭症患儿是一个发病率不断增加但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理解的群体,同其他患者群体不同,这些“星星的孩子”更需要爱心和温暖,呼吁全社会给予自闭症正确的认识,给予自闭症患儿更多的关爱。
每年的4月2日,社会都会发起一系列公益活动——点亮蓝灯行动,今年,在第6个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前,让我们一起点亮蓝灯,抬头仰望星空,让“星星的孩子”自闭却不孤独。
早期干预
让患儿打开自闭的大门
对早期发现的自闭症患儿,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改善不良预后,可以使30%~50%的自闭症患儿成年后具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据王献娜介绍,自闭症患儿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教育治疗、行为治疗和
链接
儿童孤独症由凯纳(Kanner)在1943年首次提出,出现下列征兆的儿童疑似孤独症。
6个月以上的儿童还未曾大笑或出现其他满足和快乐的表情。
10个月的儿童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没有反应。
1岁以上的儿童还未学话或作出与外界交流的手势与动作。
16个月的儿童还未说出有意义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