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的生命具有整体性。促进人生命的整体生成,才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学生个体的生命发展来看,真正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增强,它应该是参与生命的整体生成。《课标》将语文教学由“认知(知识)领域”调整到“生命全域”,这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由此出发,必将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首先,《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的界定,体现了对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注。以往的语文教学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工具性。前者是“教育为政治服务”在语文学科上的表现,后者导致了各种名目的“语言训练”(机械训练),其结果是把语文丰富的育人功能简单化、低俗化。从实质上看,上述二种倾向都是教育工具论的反映。把教育目的定位于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这种定位对社会、对个人确定很现实,也似乎很容易见效,可是它忘记了教育的真义——对人的终极关怀。当代教育着力于教会人的是“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却忽视了“为何而生”的教育,即人盲目地热衷于各种外在目的追求,却忘记了关心自己的灵魂,忘记了“人是目的”的意义,不能让人们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既关注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层面,又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并使二者互为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其次,课程设计体现了对人生命发展的整体关注。人的生命有多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情感的、信仰的。人生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狄尔泰认为,人是整体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有想像的存在物”在“人这一整体事实中”“精神生活与人的心理—物理(灵与肉),生命统一体完善融合”(转引自邹静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7页)。基于对人生命的上述认识,有些学者认为,必须使教育目标不仅反映时代要求,而且顾及到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和方面,使教育是对整个人的健全教育,而不是只关注某一方面发展的畸形的教育(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当下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这种以“应试”为目的功利性教学,忽视生命主体精神、智慧、意义和价值的生成,导致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课标》中“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样,使语文教学关注了作为生命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课标》的这一设计思路立足于生命整体观,对学生素质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关爱生命的自由发展
“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50页)。马克思把自由活动看作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揭示了人和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不同。自然存在物的存在是固定、封闭、单一和静止的,只能消极被动地服从物种的规定而不能自由地超越本身去选择另一种不同的存在方式。而人不同,人不仅是先天因素与环境这作用的产物,人也是自我选择的产物。人的自由本质使人永远处于生成之中。因此,教育目的是为了一个自由主体的产生,教育即自由。在教育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课标》既体现了对人生命自由本质的尊重,又力求为人生命的自由生长提供适宜的教学。
第一、《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充分自由的发展。传统的教育学把人类的个体成长与发展归因于外部环境塑造的结果,由此形成了外铄式教育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是环境决定论和“白板说”,在教学中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总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课标》不仅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而且在师生关系、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给予充分保证。首先,《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教学中的教师专制、知识专制,“学生学习、发展被牵着走”成为一种违“法”行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将取代不平等的陈旧的师生关系。在对话的交互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将会自由地思考、想像和创造。这样的教学就可以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使他成为发展变化的主体,……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主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师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其次,《课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强调学生“有主动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阅读是学生个,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提倡学生自主拟题”;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已设计和组织活动”。这些要求,其实质是把学习者从外部环境运转的工具转换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上来。
第二,给学生学习以选择的自由。生命哲学认为,在活动中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而是服从于他人意志的强制,仍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自由主体。《课标》在学习内容方面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如:“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 题作文”。《课标》在学习方式方面也给学生选择的权力。如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上述要求,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动性的发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法”定的、具体的保证,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生命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发展。
第三,对生命个体的差异给以充分的尊重。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抽象的、同一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不同天赋、兴趣与气质、冲动等。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课标》对生命个体差异性的尊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习者个人的意愿、兴趣的关注。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写自己想说的话”“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等;二是对学习者生命素质发展个性化的关注,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关爱生命的智慧发展
智慧是人生命潜能的最佳展示,是人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是人能力素质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智慧教育。所谓智慧,是指利用知识、技能、能力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的才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智慧。使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未来教育的视是智慧。从传授知识走向培养智慧,是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课标》中要求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并在课程目标、实施及评价中对学生的智慧发展给予多方面的关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近智慧、追求智慧、发展智慧。
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我国古代学者早就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不少学者强调,“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人们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即“学习智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学习”的口号之所以被国际所普遍认同,其意义就在于此。《课标》在总目标中强调,学生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困惑 解决困惑 尝试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我们共同的感觉是困惑大于收获,教书大于育人。这让我们每个老师都感到非常痛苦,我们的集体备课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调整的意见与建议也是工作中每时每刻的命题,在集体的思考中,我们也做出了一些解决困惑的尝试,尽量将语文教学工作引向符合语文学科的正轨。下面就将我们的困惑与我们的一些解决困惑的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课的正常时数是每周四节,必修内容应该是四十个教学时数完成一个教学模块。36个学时学习,4个学时考试。而我校则安排了每周6节教学课时,1节语文辅导,并且为了新课标的顺利进行,原本开学后进行的军训也已提前到暑假完成,可是我们的必修一仍然完成得很粗糙,仅仅是因为有长假吗?我们在集体备课中总结了形成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是学生刚刚升入高中,教材将学生的已有水平设定过高。譬如必修一当中的大量长文教学在以前的老教材中比较少见。尤其是文言文中《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两篇的教学在我们的教学中各自都花了一周的时间,如果按照新课标教学建议中的教学时数来教,我们必须舍弃对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紧接着的《记念刘和珍君》和《包身工》篇幅更长,时代背景复杂,理解困难,如果我们教学中一味求快,恐怕学生连将课文读一遍的基本习惯都丢掉了。
二是学生的初中时代的“新课标”并没有形成固有的技能。我们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习惯更是大相径庭,这些都给理想化下的新课标教材教学带来了难以跨越的鸿沟,产生了令人痛苦的“教书就是教教材,赶课赶到人麻木”的教学现状,然而学生的学习现状要不要关注?如何关注?
三是教学目标的定位在教材编订上过于泛化。例如必修一的诗歌单元在配套的教学目标设置上为“意象与情感”,但是,如何理解诗歌的情感一直是诗歌教学中较为困难的一个知识点,如果只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很容易,可是,学生的技能有可能并没有生成。
针对在新课标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困惑,我们积极思考,展开广泛讨论,做出了一些尝试,有些能看到结果,有些则还要将评价权交给时间。
1.舍学案存个性:我们虽在炎热的夏天让每位高一的老师辛苦编写了必修一的学案,但是,开学后我们发现,学案的编写并不能适应我们的教学,我们主张将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打通分配,各个击破,然而,学案的设计者的思路可能会给每个老师的个性课堂带来阻碍。另外由于缺乏经验,我们对学案的定位也有偏差,学案的习题量过大,题目略显陈旧,发放也不够及时,没能起到学案应有的作用。于是,我们果断弃用,将使用权交还给诸位老师,有利则用,无用则弃。我们统一认为,学校传统中的“一课一得”是与新课标精神不谋而合的,不必对已有事物亦步亦趋,更不必生搬硬套。
2.整合教材应该更大胆一些。针对新课标教材的新体系、新思路,我们要找到更符合我们的学生学习需求的新的教学思路。我们对必修一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在必修二的教学中我们在确定教学统一目标的前提下,将教材整合的权利交给每个老师,教学顺序与教学时数不做统一,但是必须完成必修二的教学总体目标。譬如有的老师将现代散文单元与古代散文单元进行了整合,有的老师则按照时间顺序对教材重整。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了体现。
3.更尊重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不论是多么堂而皇之的教育理论,只要高考不废除,就必须遵守考试定成败的游戏规则,在教学中,我们每位老师都尽可能尊重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譬如,针对字音、字形必须多反复的学习需求,我们有的老师设置了常规作业,有的老师多听写,多检测。针对散文阅读的难点,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光读,而且练。从语文学科的规律出发,找到更符合语文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我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三峡》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含义步骤要求观念问题效果
英语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飓风,涤荡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催生着崭新的教育理念和
模式,《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等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主要就“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思索,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含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运用语言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输入与互动”的理论基础上,强调语言在交际活动中使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关注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笔者认为,英语课堂中语言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中而形成的。学生通过可以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对语性互动”,来完成教师设计的各项任务,进而产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它是一种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语言交际教学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学习过程。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步骤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三个主要环节: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
1、前任务
前任务就是教师引入任务,即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此时学生就进入了学生模式的“参与任务”环节。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BookⅡUnit7Wouldyoumindturningdownthemuisc?时,教师出示“不良社会公德”的宣传画或播放制作的“不良社会公德”的图片内容问学生:Whatshouldwedo?诱导学生说:wecansay:Wouldyoumind(not)…?couldyouplease(not)…?
将学生分成两组,准备一些小纸条,在纸条上面写一些动作,每组轮流让一人上讲台来抽取纸条,在本组的同学帮助下完成纸条上的任务(必须使用英语)。
2、任务环
任务环就是在任务实现后,学生能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环节。在学习新知识环节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的,而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环节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很难把握好方向。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BookⅡUnit7Wouldyoumindturningdownthemusic?时,将学生分成6人小组,教师宣布明天是学校开放日,到时会有多位外校的教师和家长到校观摩。小组讨论:需要做哪些工作,并将所需要的内容列表(为学校开放日做准备)。
3、后任务
后任务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巩固。在对新的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熟练之前,学生是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因而要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结合任务,共同进行对话交流等活动,能对学生新知识的掌握,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在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似的、具备新知识点迁移的活动情景,供学生自主运用。这一环节是学生形成新知识迁移,达到活用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起组织点拨作用,并对其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一种发展自我的成功体验。
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BookⅡUnit7Wouldyoumindturningdownthemusic时,通过以上学生带着各种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看哪组细致,评出等级奖励。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1)教师要用流利的口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能按照课本和准备好的教案上课。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必须从“演讲者”变成“交流者”,必须能够在课堂中用流利的英语与学生自然地交流。这样才能下达清楚的命令,适时引导,提出建议。
(2)教师要调控管理课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完成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调控。比如,确定参与任务的人数,虽然课前有所准备,但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生变化。
(3)教师要及时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对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得到锻炼。
(4)教师要适时评价结果。
有人说,“评价之于教学,犹春风之于花木。”然而,教师设计活动时往往会忽略对活动结果的激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结果应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因任务而异,有口头形式的鼓励,有小组或班级及时评比,有的要具有观赏性和持久性等。
(5)教师要投入真正情感。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要求师生平等交流、相互合作,教学各环节应充分体现伙伴关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平等和宽容,而不是命令式或强制式。并且,教师不能有任何偏向,不要总是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忽略了差生。另外,教师要有良好的教态和体态。
四、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要解决的几个观念问题
1、教师要跨越狭隘的科学界限,建立起“大学科”的观念。如果将外语教学理解为仅仅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必然对思维训练、对审美情趣熏陶、对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扩展、对合作能力的培养、对情感体验置于不顾,甚至会觉得它们浪费学习时间。这种观念在保证语言训练时间的表象下,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被削弱,教育情景的浸润被降低了。
2、学生需要以自己速度接受语言。大部分的教科书要求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规定的内容。这可能对学习者造成压力。任务型的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接触英语的机会,但允许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吸收和产出的语言。它打破狭隘的单目标意识,允许学生有个沉默阶段,允许他们在有把握时才输出语言。
3、语言学习过程的尝试与错误是有价值的。学生语言学习是一个尝试与纠错的过程。尝试中的错误往往是学习发生的标志。错误的语言可能是学生的“中介语”,这个“中介语”系统一直处于向目标语系统的变动当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假设,积极地尝试使用语言,促使他的“中介语”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任务型的活动重在信息的传递和做成事情,语言形式是第二位的,这在无形中鼓励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创造性地使用他们的语言经验,如果他们能有机会接触正确的语言形式,他们的“中介语”系统会自然地朝着目标语系统改进。
4、沉默不等于没学习。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前期,学习者可能有一个沉默阶段。学生可以在情景中理解语言,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但他们可能说不出来。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可能迫切希望看到学生会说外语,并将此作为学习发生的证据。教师如果没有在一节课内教“会”几个单词和句子,他们也会有未尽职责的内心压力。事实上,沉默不等于无知,学生可能是在内部加工和理解所听到的东西,当他们有了足够的语言输入,有话可说的时候,他就会开口的。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效果
长期以来,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师,多数是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改变这种模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但高涨且还持久,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同程度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笔者任教的班级,不但英语成绩在学校同学科评比中独占熬头,而且还有几位基础好、语言能力强的同学当上业余英语导游。
综上所术,选择恰当的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新课标英语》的要求,也是大势所需。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提倡课堂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进一步朝着教学艺术化的高水平、高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选择“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英语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赵淑红
2.《英语任务型教学之我见》于森
3.《初中英语教学的情趣教育初探》新课程教育网
(一)分组合作――各司其责
新课程对综合性学习要求强调合作精神。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被教师普遍接纳。美国当代着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在《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比如我在讲授《黄河,母亲河》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分组搜集、查找有关黄河的资料,分析研究及汇报成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组内合作、组外协作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各司其职,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资料有选择性地摘录。分组进行,既能有的放矢,又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团体合作的优势,共享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均得到了培养。
(二)个别教学――张扬个性,放飞心灵
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语文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区别对待,要因材施教,要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语文课程标准》中点明个性化阅读的主旨所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在教授《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我设计的个性化感悟,为展示学生对文本原生态的理解提供了平台。个性化教学是学生自由表达、畅所欲言、思维碰撞的平台,是个性化感悟的具体展开。在这里,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在这里,听与说双方互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在这里,有个性的张扬,情感的流露,形成了学生个人独特的价值判断。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同时,也要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新课程给予了语文教师自由的翅膀,也给了生命个性飞扬的天空。
(三)课堂――评价关注发展,以学论教
“关注发展,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与之密切相联的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是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的简明概括。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评价理念。
二、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
我们要把赏识的眼光投向“被遗忘的角落”。在大容量的班级里,最容易被教师忽略的是一些“角落”,而从教育的平等性而言,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当教师能赏识每一个孩子,不遗忘任何一个角落时,教师就会建立反思意识:我对他足够关注了吗?在因材施教上我想办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