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模式;临床医学

1病理学教学模式

1.1将基础性学科有效的融入病理学教学过程中

医学生在开展学习时,就仿佛在建设高楼大厦,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就是砖头,只有通过将基础知识进行牢牢掌握,才能使高楼大厦稳固可靠,而生理学、解剖学和病理学的学习,就好像是为高楼大厦打造地基。如果无法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则开始进行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则不但学习难度较大,同时通常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好比高楼大厦的地基建设不牢固,则高楼大厦很容易发生坍塌。因此在医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在对某一章节开展学习前,就需要对该章节所需要应用到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回顾,从而使得学习能够对相关基础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其构建病理学知识框架,使得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针对性的选取所需要应用的基础知识,并搭建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可知,将病理学和其他基础性学科进行有效结合是病理学教学需要做好的工作,比如在对动脉硬化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需要协助学生对动脉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包括动脉的结构、分类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好动脉疾病知识学习的铺垫,提高学生对于疾病发病原理的理解能力。

1.2将病理学与临床医学进行有效结合

病理学属于临床性医学,因此在对病理学知识进行讲解时,通常需要将其和临床医学进行有效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无法进行分离。因此对于病理学教师而言,其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将学生对于临床医学知识所具备的热情以及渴望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提升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为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使其能够对病理学进行高效学习。在对临床医学知识进行讲解时,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其具备十分高昂的兴趣,特别是在对诊疗环境进行设立后,学生的学习情绪更为高涨,因为在对诊疗环境进行设立后,学生会将自己代入临床医师的角色,其希望通过自身的知识来对患者进行有效知识,使其能够恢复健康,因此其会对患者的病情开展认真分析,从而使得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开展病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可对临床医学知识进行适当引入,针对性选取一个临床病例,可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能够自己进行主动思考。医生这个职业具备其神圣性,因此病理学教师需借助这一特点是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从而提高病理学教学的效果[3]。

1.3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病理实践

病理学的教学工作需在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有效开展,此时由于学生还未能有效接触临床,加之部分学生在学业完成后,将会成为一名病理医生,因此其自身的工作中也会和临床病理产生密切的关联。因此在病理教学工作中,有效地融入病理实践内容,可促进学生对于病理知识的掌握。在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后,可促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能够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对其开展有效的整合和连贯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于自身所学习的知识有更为系统的掌握。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病理实践不但可使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高效记忆,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基本的病理实践知识有所掌握,使其能够更为顺利地进入临床实践工作。

1.4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科研项目

在对疾病的发病、病情发展开展探讨时,均需应用到病理学知识,同时期也属于当下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在对病理学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需要对当下涉及到病理学知识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进展进行报道,从而对学生对于病理学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医学不但需要对自身的医疗工作进行有效完成,同时也需要对医学领域相关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解。因此在对病理学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需对学生所具备的科研热情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树立远大的科研志向,从而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更为积极主动。

1.5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

PBL教学法PBL教学法的开展是依靠问题为导向,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其确立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通过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使其能够通过自身查阅资料,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4]。而在实施PBL教学时,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发和引导,使其能够将问题解决得更为彻底。此方法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真实人物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融入到问题解决中,并对其进行鼓励,使其能够自主研究,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使其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高效记忆。在开展病理学教学时,教师需对相关案例进行准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融入PBL教学法。

2保证教学质量的方法

①为了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基础学科学习,就需要明显提升病理学教师自身的学历水平,目前病理学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的比例在不断提升,只有病理学教师自身具备充分的基础医学知识,才可使病理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②需要明显提升病理学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临床资质:目前高校病理学教师中都已经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同时其自身的临床医学知识也较为丰富,可开展临床医学工作。③为使教师能够在病理学教学中融合病理实践,就要求病理学教师需定期在定点医院病理科开展工作。④病理学教师需紧跟最新科研的脚步,不断开展查新,由此使病理学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效结合科研方面的知识。⑤定期组织病理学教师接受各级授课技能培训,从而使其能够有效结合病理学教学和PBL教学[5]。

3总结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第2篇

(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1;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1;

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形态教学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人才培养处,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和总结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的体会,结合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意义,提出在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为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PBL教学模式;病理学;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病理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疾病的本质,并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病理学课程涵盖知识面广、内容繁多,主要涉及疾病状态下组织器官形态学及其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因此,病理学既属于形态学基础学科,又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

1 病理学教学模式现状

对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病理学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两个基本环节完成。近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飞跃发展,病理学理论课教学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从传统的板书式、幻灯机或投影机接合的板书式模式发展到目前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动画信息、减少了文字信息的堆积,使学生可以通过大量形象逼真的图片或动画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各种疾病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及其发病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和学习效率。然而,理论课的课时非常有限且理论课教学中较缺乏学生互动及自主参与的过程,因此学生还必需要通过实验课教学环节来对知识点进行更直观的学习。

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作为病理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使学生亲自对病变的组织进行肉眼和显微镜的观察,以此掌握各种疾病病理变化的理论知识,使理论课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验证。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通过对同一疾病不同发病时段病变组织特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同时结合以往学习的有关学科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和推断疾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培养学生辩证和科学的思维、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病理学实验课教学在整个病理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科学性和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提高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或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对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已经引起了广大病理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且相继提出了多种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新模式,包括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模式、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 CPC)式教学模式及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 PBL)模式等[1-3]。其中,CPC虽然与PBL有相似之处,但缺乏PBL从根本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加之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相对操作方便、人力和财力投入均较PBL教学模式少,所以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应用最为广泛[1,4-5]。

2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是近些年来在国内各大医学院校报道较多且应用较为广泛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1,4-5]。该系统包括教师端微机单元、学生端微机单元和各种显微图像处理、显微互动、显微图像分析软件系统。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系统软件对学生端实施互动授课,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完全互动式教与学,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进行交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根据各校实际教学后的切身体会报道,均认为该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操作性及直观性得到大大的提高,显著地提高了病理学实验课教学的效果。比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独自使用显微镜观察,其方法简单、枯燥;教师也只能对有问题的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而那些不够积极主动的学生会缺乏及时有效的辅导,导致互动性差、学习效率低;同时当个别同学观察的切片具有特别典型的结构时,只能让其他学生们逐一交换进行观察,既浪费时间又缺乏即时的互动,并且无法储存这些有价值的图像资料,缺乏资源共享。而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应用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某个学生所观察的典型结构通过图像的传输进行教学示范,学生可以随时与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非常直观和方便,既有效的达到资源共享,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尤其是在当前由于尸检状况不容乐观所导致的教学标本资源逐年减少或缺乏的情况下,利用该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这些有限资源的价值。其次,学生可以将图片信息贮存下来以便课后的继续学习,大大拓展了学生病理学学习的空间。显然,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对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显微数码互动系统长期应用的体会

我校于2003年购置了4套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根据近10年来在病理学实验教学实践中长期使用的情况,使我逐渐对这种显微数码系统教学模式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体会。除了以上大家公认的诸多积极作用外,我认为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利用显微数码系统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利于现代病理学教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惰性或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加,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降。在教学中,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先自己观察每张组织切片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再由教师对每张切片中的观察要点通过教学示范模式展示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当学生熟悉了这种教学模式,他们就逐渐产生惰性和依赖性。久之,学生对自己观察切片的要求降低,不再去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即使在教师讲解后他们也不愿再过多地观察切片,最终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实践能力下降。

(2)学生组织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病理学学习的困难加大,影响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经过多年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观察,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相比,这种新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对组织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我们分析,这可能与显微数码系统应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复杂抽象的知识会变得更直观、生动和容易理解;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教师的教学示范获得知识,而不需要通过自己仔细琢磨去获得。因此,当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性增加出现后,这些知识点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时间将会大大缩短。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现在的学生通常不像以往学生对组织学基本知识掌握得那么扎实,从而导致他们在观察组织切片时对病理学变化的认识变得很盲目和难以理解,只有当老师再帮助他们复习组织学结构特点后,他们才可以在老师的教学示范中基本领会各种疾病病理变化的形态特点。同样,这种学习模式也会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掌握病理学知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在总论炎症章节实习中曾经观察过的化脓性脑膜炎组织切片,当在各论传染病章节中再观察时,部分学生竟然已经没有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由于学生认真的程度不够导致,但无论什么原因都将导致学生对病理学学习的难度增加和学习兴趣降低。

(3)学生端电脑的使用分散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为学生每人提供了一台电脑,这就为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提供了方便。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心进行上网或玩游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经过几次不断升级,从最开始通过教师机对学生端口学生机的锁定发展到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随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生状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尽可能的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从事学习之外的娱乐活动。但在实际实验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观察切片的时段内与老师做“谜藏”偷着玩电脑游戏,影响学习的效率。

(4)教师的绘图水平下降。在以往缺乏数码互动系统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些病理变化,教师只能通过在黑板上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然而当具备数码互动系统后,各种病理形态变化可以直接通过图像传输展示给大家,久而久之教师就省略了自己动手画图的过程,从而使教师的绘图水平下降。

4 PBL教学模式引入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虽然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基于长期应用后出现的以上这些新问题,这将迫使病理学教育工作者再次探索符合现代医学教育要求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新模式。PBL是一种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 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6]。该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近些年来,PBL 在医学教育领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不断地被国内外的医学院校所采用,并逐步被认为是一种科学、成熟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部分院校已开始进行PBL教学模式的尝试。除了目前教育大环境及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高要求外,我认为PBL教学模式引入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PBL教学模式的优势。PBL教学模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病例,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全面地分析,在病例中发现问题、合理分工协作及自主学习并去解决问题。这种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获得终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科研能力,符合新时代对医学生的素质要求。

(2)PBL教学模式适应病理学学科的特点。病理学本身就是联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重要桥梁课程。PBL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将病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尤其是能够理解疾病状态下临床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病理基础,即理解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与功能代谢变化的紧密联系。

CPC始创于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是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共同对死亡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明确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是否相符、治疗措施是否得当。其目的在于汲取诊治教训,提高诊治水平,促进医学诊疗科研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病理学教学中也开展类似临床病理讨论会的教学活动,通过对病例临床资料和死后尸检资料的讨论、分析和学习,可促进学生复习所学病理学知识,加深形态学印象,体现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把病理知识和临床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CPC式教学模式与PBL有很多相似之处。

(3)我校具备将PBL教学模式引入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各种条件。虽然课时有限,但我们多年来曾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了CPC式教学模式,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病例材料和经验体会。同时,借助台湾光华基金会对我院医学教育事业大力支持的良好契机并在台湾阳明大学各位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下,我院通过认真的调查和论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传统教学方法与PBL 教学相结合,已在部分七年制临床医学班开始实施了适合我院具体情况的基础医学课程的PBL 教学。当然,PBL 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可以有效地解决病理标本资源有限的现状。

综合以上分析及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改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长期应用后的各种弊端,适应学科的学习特点和顺应时展的要求。不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改善教师的知识背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车萍,夏雷,韩涛.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742-1743.

[2]靳俊峰,郭瑞珍,欧小波,阮媛,吴秀香.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J].基础医学教育,2010,16(2):105-108.

[3]金铁峰,孙抒,宋京郁.CPC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9,32(1):65-66.

[4]崔丹,齐凤杰. 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4,20(1):90-91.

[5]李玉红.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8,16(1):124-125.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医学;临床医学;病理学;人员开发;

卫生人员/教育大专院校学制为3年,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诊断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初步掌握急、难、重症的处理原则;能对常见的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工作;具有一定的自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适应临床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医疗人才。由此可见,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面向基层卫生事业服务的“实用型”医疗人才。针对这一培养目标,要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医学人才,进行病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病理学作为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发病机体的病理变化特点(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改变)和疾病的结局,为早期发现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和预防疾病奠定理论基础,现今临床病理诊断可作为临床确诊疾病的“金标准”[1]。对于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来说,学好病理可以更好地认识疾病,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早期临床思维的培养,有助于理解临床诊断及治疗。而病理学这门学科特点是概念多且抽象,各种病变肉眼和镜下描述多且相似,书本内容多、难记忆。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老套,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授课形式单调、与临床联系少、教学效果差、师生交流少,而且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了使学生在短暂的在校学习期间能掌握更多、更好的专业知识,提高其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准确判断等综合能力,毕业后适应岗位需求,成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从而进行病理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与总结

2.1重视岗位需求,设计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基层卫生人才岗位需求,设计教学目标,病理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各种基层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相关的临床表现。授课过程中要加强病理学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关系的学习,用病理改变来解释临床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病理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生早期临床医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岗位需求及学时限制,还需整合教学内容,对各章节内容精选,并对其进行精炼和浓缩,教学内容设置以“必须、基本、常见、适用”为原则[2-3],教学重点是基层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多发病、地方病和老年病的基本病理知识,而对一些少见疾病、罕见病(如心肌病等)可以稍稍带过,或者让学生自学,如果对教学内容进行面面俱到的讲授,那么既讲不出重点和难点,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2.2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设计上要改革创新,要牢固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过去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破除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线,有效运用“问题式”、“案例式”、“导学式”、“研讨式”等方法,使师生同时参与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密切联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全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比如,在相应章节课前设计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使学习更有目的性,如在学习血液循环障碍这一章时,设计病例“一患者下肢骨折,石膏固定卧床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给予拆除石膏,患者准备出院,但下床活动不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应声倒下,经抢救无效死亡。请用所学病理知识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一问题学习,学生上课精神集中,听课非常认真,学完新课后基本能解释患者死亡原因;但这时,教师还可以对该病例进行深度挖掘,发散思维,比如“针对此临床现象,作为临床医生应该怎么预防?”,“该使用什么药物预防?”,“溶栓药是不是只要有血栓形成就用,为什么”,“何时使用抗凝药,何时使用溶栓药,除此病例外,你还能想到哪个系统与这两类药物使用关系密切”等问题,通过发散思维,可以把药理学、病理学、临床诊断与治疗联系起来,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模拟临床治疗,而且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早期临床医学思维的建立,避免学生对疾病的认识片面化。2.3实验教学改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病理教学过程中占了极重的比例。病理学实验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病变组织器官大体标本观察;(2)病理组织切片镜下观察;(3)临床病例分析讨论;(4)动物实验(现已合并到医学机能实验);(5)临床实践。每次实验课为2课时,每节课45min,带教教师2名,把带教班级分为两组,一组由副带教教师带着学生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时间为1个课时;另一组由主带教教师进行临床病例分析讨论,然后进行轮换。2.3.1组织器官大体标本主要根据章节选择典型标本进行观察,观察地点为病理学实验室,若学生对大体标本感兴趣,可以课后去本校生命科学馆,那里标本多且内容丰富。2.3.2构建形态学多媒体互动教学实验平台,优化教学配置组织切片的观察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有不同之处。相关的组织学是学习病理学的基础,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学生对组织学知识已大多遗忘,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从病理学角度复习正常的组织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如在观察鳞癌切片时,先复习正常鳞状上皮切片,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鳞癌镜下病理变化。本校组织学实验和病理学实验是共用一套实验室,并称形态学实验室,学校建立了组织学和病理学电子图谱库,该图谱库里有各个系统的正常组织学形态图片和病理组织学形态图片,并配有镜下组织观察解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正常组织切片相关组织学内容,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做对比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病理切片、掌握病变,更好地消化实验内容。2.3.3临床病例分析讨论主要选取与本章节相适应的典型案例并示教,选取了由本校教师组织及兄弟院校参编的、适用于三年制临床医学的、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学实验教程》。所有案例均来自于该教材,案例中含有基本的病史资料和病理尸检报告,为讨论提供了素材依据。为方便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5~6人为1个小组)。讨论内容包括:病例讨论的准备,首次由教师演示如何对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教师示范完毕后,提前布置下次实验课的案例分析,时间约为2周;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分析时间及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与本案例有关的资料;病例讨论的开展,教师主持课堂,学生发言讨论,每个小组选定1个发言人,其他小组可以对正在发言的小组进行评分和提出1个或以上的问题,该问题可以是关于该案例的任何形式的问题。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主持发言。最后,教师分析案例,讲解案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总结共性及特殊问题,纠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偏差,总结案例中患者的发病过程及死亡原因。病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解分析实际的典型病例,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为认识疾病本质奠定基础,达到学习临床病理知识目的的一种方法,具有真实、客观和针对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自学条件和实践机会[4-6]。2.3.4动物实验由于学时的限制,本校把病理生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实验综合起来设计相关实验,成立了一门单独的实验课程-医学机能实验课,学时32课时,每次实验4课时,共8次。该实验课整合了空气栓塞、缺氧、有机磷中毒与解救、休克、影响和调节血压的因素、影响和调节尿生成的因素等实验。其与生理学、药理学结合开展综合性实验,把这些实验设计在一起,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疾病,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本实验课已作为一门网络课程投放到本校校园网络———“随身课堂”网站,在上实验课前,要求学生在“随身课堂”网站完成预习报告,并预习相关实验操作视频,这部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10%,课后需在“随身课堂”完成电子实验报告,此部分占考核成绩的30%,教师课堂小组评价占20%,期末考试操作占40%。因受学时及教学条件限制,学生在校期间能做的实验有限,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学校购买了VBL-100医学机能虚拟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真实的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制的动物和人体实验模拟系统,涵盖了生理学实验、病理生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人体实验和综合实验共计70个实验项目。另外还有常用仪器模块、资料模块、动物模块及模拟考试模块,内容丰富,结构完整。VBL-100医学机能虚拟实验系统的使用主要是在实验前后,实验前预习模拟实验,确认实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实验后再虚拟,对实验过程中不足之处加以思考,避免以后再出现同类失误。所有实验室定期开放,并有专人管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课后来实验室体验其他实验内容,拓宽自己的视野。2.3.5临床实践考虑到临床医学生就业问题,因有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会选择临床第一线工作。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增加学生就业率,本校组织学生去附属医院病理科参观学习一次,主要介绍病理科工作内容。一是让学生了解病理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目前,临床病理诊断可作为临床确诊疾病的“金标准”,理解病理学在整个医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二是现在临床二级甲等医院均需建立病理科,而现在病理学专业人才短缺,大部分病理医生是由临床医学专业医生转变而来,学生毕业后就业可选择从事病理诊断工作。若学生对从事病理技术行业感兴趣,可在学完病理学后下一学期选修病理实验技术、细胞病理学等相关病理技术课程,为以后从事病理检验技术工作打下基础。2.4举办病理学知识竞赛为了培养良好的学风,本校从2014年起在学生入学第2年第一学期举办基础知识竞赛(此时学生基本已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准备进入临床知识学习阶段),竞赛科目主要包括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学5门学科,其中病理学知识竞赛内容包括5部分:(1)选抢答题;(2)名词解释题;(3)病理大体标本展示及讲解;(4)病例分析题;(5)病理切片诊断(此为加分题,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在决赛前,病理学有教师对学生进行赛前辅导,实验室在周末期间也全天开放。通过知识竞赛的举办,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临床系教师反映课堂气氛较之前更活跃。

3小结

由于三年制学时限制,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很多的知识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讲授。因此,怎么去创建一个课外继续学习的途径将变得非常重要[7-12],为此,本校加大了医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目前已小有成效,但仍需继续完善,病理学网络资源库建设改革仍需继续努力。目前,我国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多数是按学科设置,这种设置有利有弊,优点是突出学科特点,体现医学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便教学实施和管理,缺点是阶段性过于明显,基础与临床分离,学科间的知识重复过多,学科间横向联系不够,而三年制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时间有限。为此,本校正尝试将基础医学知识进行整合,准备构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课程体系,去除学科间的重复知识,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预备先在小专业进行探索试行,等这种培养模式成熟以后再向临床医学专业推广。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基层卫生单位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本校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根据现代教育模式发展和临床需求,转变教学理念,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切实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向高素质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靠近。

参考文献

[1]李玉林.病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

[2]王柳行,辛程远.农村定向全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153-154.

[3]汪鑫平,郑美蓉,胡志红,等.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实践[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2):105-106.

[4]郑少燕,杨棉华,蔡琮.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2):224-227.

[5]张琳,徐玉婷,王庆苓,等.案例教学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4):281-283.

[6]廖雯婷,邓丹玲,丁彦青.病理学启发式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7):578-580.

[7]熊晖,姚运红,陈小毅,等.建立多元病理学资源库提高教学水平[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98-1600.

[8]陈冰,朱晓群,黄小梅,等.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构想[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71-74.

[9]胡琳.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2):196-200.

[10]徐洪海,卢林明.网络资源在病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8):2856-2857.

[11]崔丹,杜红禹,齐凤杰.浅谈病理解剖学多媒体资源库的构建[J].解剖科学进展,2014,20(5):487-488.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讲授案例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临床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33-03

讲授案例法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教程和案例两个部分,使系统掌握知识和培养职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1]系统讲授理论知识后,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见解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2]如何引导学生将病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临床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3]为此,我们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9年临床专业1-2班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55人为讲授案例法组,2班55人为传统讲授法对照组。

2.方法。①讲授案例教学方法,讲授案例法组主要在高职、高专合堂大班制进行,首先,两节课时间前2/3(约70分钟)系统讲授病理学理论知识,然后利用两节课后1/3的时间(约30分钟),分析与理论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病例,即课堂病例插入式教学,所选病例为学生践习时录像病例,教师进行整理、剪辑,做到简明扼要、客观真实、层次清楚,病例内容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且不超出学生所学知识范围。多媒体呈现病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讨论过程由班干部主持、评价,教师巡回旁听,并做最后点评。②传统讲授教学方法,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录像等方式进行理论课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以教师讲授的内容为主进行复习考试,形成系统、稳定、扎实的理论式传统讲授教学方法。

3.评价方法。期末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试卷按统一标准答案,由教研室集体改卷,然后输入教务处教学考务管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PEMS3.1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习期间综合素质评定,调查讲授案例教学法组与对照组见习期间基本情况,逐一评定医生基本素质构成:知识素质、临床思维能力和态度素质。[3]知识素质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临床实践中试图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做出有根据的、正确的临床决定,态度素质评定包括职业道德、合作精神、医患关系等方面。[3]职业道德由所在见习科室主任打分,以上由见习生所在医院医务科组织代教老师组织负责调查,盖章后寄回学校实践部统一整理分析。

二、结果

2009年临床专业1-2班病理学期末考试单项试题成绩比较,讲授案例教学法组病理期末考试案例分析成绩优于传统讲授法组,而基础知识成绩两组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两种教学法期末考试单项试题成绩比较(x±S)

通过调查见习期间医学生基本素质:知识、能力及态度素质,发现讲授案例教学法组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表现优于传统讲授教学法组,而知识掌握和态度素质两者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法实习期间医生综合素质评定比较

注:与传统教学组比较,p<0.05如表3所示,讲授案例法与传统讲授法比较,学生在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相互协作能力的自我感觉均有所提高。

表3 两组教学法互相协作、沟通能力的比较

三、讨论

1.讲授案例法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全面系统讲授,有利于学生全面、牢固掌握病理学知识,但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略显不足,讲授案例教学法使期末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相互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均有明显提高。讲述案例法不仅重视知识的转移,更重视知识的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之后,马上进行案例分析与应用,可使知识向能力转化以实现“无缝对接”,防止知识与应用脱节,通过案例分析强调学生不是死记硬背讲授的知识,而是重点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即应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中错综复杂问题能力,这也是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职业能力教育的根本所在。

2.讲授案例法利于提高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讲授案例法不但能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由于讲授案例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上学生的被动地位,如积极思考、应邀发言、主动讨论,所以使学生学会了沟通合作,经过小组、大组、班级之间的交流思想的撞击,在合作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相互合作,增强了说服别人及聆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3.讲授案例法没有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讲授案例法组与传统讲授法组,在考试试题单选、名词、简答题,其平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因可能是两组教学法均采用讲授为前提,尽管讲授案例法讲授时间稍短于传统讲授法组(约30分钟),但由于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及时复习、巩固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所以并没有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说明在讲授案例法教学中,不但能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不会影响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因此,讲授案例法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又保留了传统讲授法的优势,受到学生普遍认可。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机综合运用,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统一,让理论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得到共同升华。

总之,讲授案例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明显优于传统讲授法,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得以实现,可提高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易激扬.讲授—案例结合教学法探索[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1,(4):99-102.

[2]Noblitt L,etal.A Comparison of Case Study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for Improvement of Oral Communication and Critical-Thinking Skills[J].college science teaching,2010,39(5):26-32.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病例教学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373-01病理学是基础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病例教学以临床病例和临床问题为材料,引导学生将病变与临床表现相互联系,并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思维能力,已成为目前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1]。笔者将自身应用病例教学法的体会和经验浅谈如下。

1 重视病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收集整理临床病例资料是有效实施病例教学的第一步,我们主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病例挑选。首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典型、适用、具有现实性的病例。比如,在总论中讲解急性炎症时,可以选择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这种病例虽然简单,但可以比较全面的阐明教学要点。其次,病例收集尽可能完整,包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最后,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加工处理并制成课件。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整个病例及相关的图片制成图、文、声、动画并茂的课件,很受学生欢迎。在制作课件时,注重围绕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发展过程、诊断依据等展开,突出强调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注意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运用及贯通。其实,在我们进行临床病例选择时,发现不典型病例比较多见。比如,都是急性阑尾炎,有些病例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典型,有些就不典型。对此,我们尝试根据学生层次的差别,适当挑选少量不典型病例贯穿于教学实践中。经过对比教学后发现,不典型病例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对不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全面客观认识疾病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尝试将部分病例的临床处理措施及患者病情转归列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确有提高。

2 注意加强学生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

病理学是形态学科,实践性很强,而疾病的病因及进展是复杂、动态的,学好这门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尤其是临床医学知识。在病理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尚处于低年级医学学习阶段,他们尚未接触诊断学以及妇、幼、内、外等临床学科,因此,在进行病例教学时,需要教师全面引导并逐步拓展学生对疾病的认识[2]。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课前导入法。该方法要求在新课讲授的前一次课时布置好预习内容,将典型病例发给学生,并对病例进行简单说明,使学生能够通过病例引导预习新课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需注意的是,教师应对一些临床术语、检验结果在病史上作注释,以免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查阅临床书籍,纠结一些难以在现阶段理解的临床问题,失去对病例讨论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尝试向学生推荐阅读一些较为简易的临床医学教材读物,让他们对一些临床知识先建立初步印象和概念,以利于课堂病例教学的展开。

3 强调病例教学法的实施技巧

与纯理论讲授相比,病例教学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但是,教师需要清楚,如果认为只要引入病例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和教学质量是不对的。病例教学有许多技巧,技巧应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病理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教学效果。比如,多数教师喜欢带领学生进行病例讨论,此时应注意鼓励学生不同看法和不同观点的提出,灵活调节课堂气氛。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对病例进行总结,对理论知识做到恰到好处的升华,使学生逐步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此外,还可以采用定期病例考核评价的办法,来评估已实施的病例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是否已牢固掌握知识要点,从而较为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及广度,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改进教学方法。最后,还需要注意合理分配课堂讲授时间,因为展开病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往往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作为理论课授课老师,我们需要清楚教科书理论知识的清楚阐述是进行病例讨论的基础和前提,病例教学是讲解理论知识的辅助手段,二者不可本末倒置。

4 注重病理学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病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一定的临床知识,须掌握相关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课前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精心做好病例设计,找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将病例与病理基础知识点密切相连。课中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需对有关问题进行正确、精炼而又合理的解释,并且具有驾权一个充分而又热烈的讨论课堂的能力。这些都是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挑战。笔者所在学校,校方经常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鼓励并督促教师定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另外,病理学教研室还很重视加强新教师岗前培训,建立新教师听课和试讲课制度,注重发挥高年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这些都对提高病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病例教学法的实施和应用。

结语

通过在病理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病例教学,笔者体会到,合理灵活地实施病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积极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