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

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

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性;美学;思考

视觉文化在20世纪由于媒体形式的变化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对于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也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变革,社会生活也全面地进入了由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媒体化时代。新媒体艺术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同时也与没学的发展紧密相连,带着深厚技术化烙印的新媒体艺术在自身发展获得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为艺术美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审美趣味,大量运用数字智能化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技术为艺术的变幻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也使相关领域开始认识思考交互性浓厚的新媒体艺术到底会到美学产生什么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1 新媒体艺术的界定和主要特征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像(computer graph),通过利用录像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等作为创作媒介的中介将多媒体工具与现代艺术进行整合进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技术。新媒体艺术最主要的特征是虚拟性,即以独特的虚拟交互而表现出来的影像肌理为质感,增强与观众的互动,从而与观众的参与保持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其技术在实现形式上的幻想、规划性、复合性和虚拟性等使新媒体艺术成为语言的典范性。技术性,即新媒体艺术通过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创造的革命和媒介转化的瘃,创造了夸张而富有梦幻色彩的艺术效果;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契合了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通过专业领域的拓展向工程领域、资讯领域、信息科技领域等的寻找技术和人才的帮助。

2 新媒体艺术的交互形式

2.1 新媒体艺术的时空交互

新媒体艺术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和突破使传统的艺术门类融合。通过与音乐、戏剧、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带给人们的往往是空间状态的感官享受,时间性很强,比如在作品中添加虚拟空间元素,这些虚拟空间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不仅将观众带来空间的体验,而且增添了艺术参与的纷繁多样性,为实现更好的艺术效果做铺垫。通过新媒体艺术的时基特征,不难发现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典型特征就是以时间为基础,通过时间轴线的利用,通过时间轴线,新媒体艺术通过录像镜头、网络互动体验、时基媒体等技术轮回复活。尼克那佛利蒂斯的作品之一《追寻一个地方》,在这部影像装置作品的表演中,演员通过头戴乳气球打扮成玩偶,增强了表演的戏剧化表演体现。非线性的时间窗体通过富有弹性的心理时间,将主观体验有了生动形象的表示。通过重复、强调等打破物理时间顺序的手法,使心理状态的表现有了视觉形式,将联想通过时间轴进行顺次展开,增加了画中画与叠画等特技表演。新媒体艺术的空间体验也有别于的艺术空间体验,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如图1所示。

2.2 身临其境――虚拟与现实艺术的交互

艺术设计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了设计的身临其境性和交互性,实现了所谓的“身临其境的艺术设计”,这种新颖的艺术创作设计方式,目前在影视制作、建筑规划、工业设计、文化传播、网络艺术等领域,并给这些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息和变化,实现了传统艺术领域无法实现的特点和功能,使虚拟现实艺术变得更加直观、更加贴现现实并追求协作一致性。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都是通过“视”和“听”完成的,眼睛和耳朵都是我们对信息最初的感性认识,进而对事物的分析、思维过程、判断推理等获取审美愉悦进而传达所要的艺术信息。

3 新媒体艺术对美学的影响

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对艺术美学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更为艺术与技术的探索带来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艺术观念与美学是互动发展的,他们之间有着先天的不解之缘,只有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充分融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美学的创新发展。如欧洲的一个休闲广场,广场的照明强度是由全球上网的人流量来决定光线的暗弱的。这种超越时空的体验就是新新媒体艺术对美学的影响。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催生了美学艺术的发展,美学艺术的发展又加速了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的快速革新。以计算机、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型工具的出现又不断对美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新媒体艺术是从新的生产要素、文化艺术理念中发展起来的一样,它必定为技术的探索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变化。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美学等艺术学科相互融合的产物。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对于美学等技术是重要的,美学的存在和创新发展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更为重要,为新媒体艺术的进步和提升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素材。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在艺术和科学技术之间构建了新型的艺术关系和形式,为新媒体艺术的创新发展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新媒体艺术与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4 结束语

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艺术的创新和升华提供了可能。正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新媒体在内涵、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艺术正在引领美学的时尚潮流,引导美学向艺术化、人性化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聂莎.浅谈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J].美与时代(中旬),2013(01):7474.

[2] 徐静,傅畅.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带来的美学思考[J].科技信息,2007(27):213213.

[3] 谢卉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品格探议[J].装饰,2006(08):128129.

[4] 廖静,龚宗明.新媒体艺术对现代艺术发展研究浅论[J].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10(12):216216.

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每次在科学技术取得的突破,都会引领文化的进步。从传统文化到新媒体文化转变的过程这是媒体技术发展的过程。

一、对传统艺术的初步理解

我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极其博大并且辉煌。传统艺术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戏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等,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都有推陈出新,都透露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伟大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地方性色彩,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意义,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二、对新媒体艺术的概述

1.新媒体艺术产生的背景

艺术的更新是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在今天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艺术工作者用互联网和科技数字手段取代了纸和笔,一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型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2.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互联网信息化为基础的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字化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包含有电影,音乐,动漫,实验性音响,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网络艺术,数字图像等许多方面。新媒体艺术是一个内涵广泛的艺术形式,从横向上吸纳了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的表现方式,很快演变出了网络艺术和数码艺术,从而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型的虚拟化的审美感受。

3.新媒体艺术的首次出现

新媒体艺术起源于于20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以及在全世界的推广应用,美国艺术家首次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作品。由于当时使用的是模拟信号的录像带,和摄像机,所以这种艺术最初也被称为录像艺术。所以录像艺术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形成的真正标志。

三、从传统艺术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1)诞生:在全球化逐步渗入到社会各个地方的领域的背景下,在欧美新媒体艺术和中国IT产业迅猛发展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可以说在被动的状态下起步。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和较为成熟的艺术家。影像艺术追溯于1990年代,主要是指音频艺术。影像艺术的产生,是90年代艺术区别于1980年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2)早期:一直到90年代中前期,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装置,录像,摄影和音频等媒介上的广泛使用,90年代后期则表现为使用在90年代中期在媒介实验上的所有手段用于传达表现社会和社会现象批评的内容。装置艺术和表演在1980年代后期虽然也有实验,但真正在媒介上大规模地突破原有的绘画和雕塑的传统媒介还是在9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的装置艺术和表演的盛行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与观念艺术的结合。

(3)中期:在90年代中期,真正的新媒体艺术的卓越性的实验是录像艺术的兴起。在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视觉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互动艺术,三维视觉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等开始进入音频艺术的制作。90年代末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音频艺术不再成为一种单纯的媒介,而是用音频艺术的表现方式对中国社会转型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反映,表达和社会各个群体息息相关的话题。

(4)期: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随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大大推动了个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媒体艺术被引进中国后,影响时间还超不过十几年,但它们却和产生它们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光,声音,电能一样,以非常震惊人的速度发展和蓬勃壮大起来。

四、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

1.综合性

新媒体艺术摆脱了传统艺术单一媒介的局限性,融合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等综合媒介的特征,具备了传统艺术的所有特点。在包括传感器,音效,网络计算机,投影等许多工具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将触觉,视觉,听觉甚至味觉一并合成进行综合性的展现,让大众在虚拟世界中实现审美感受。

2.贴近性

新媒体艺术的取材大多是来自人民生活,或者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内容相对来说通俗易懂,但是它的与众不同是在于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屏幕上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让观众过产生了共鸣,增加了新媒体艺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社会的性质。

3.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打破了往日传统艺术单向互动的模式,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互动。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加深了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从而对观众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的震撼,进而通过观众的人际传播就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和思想,发挥了艺术“文以载道”的作用。

4.迅速性

新媒体的特点就在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那么,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新媒体艺术,由于其传播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让大家快速欣赏了它们的艺术特色,并且在社会上的反应也是快速巨大的。

五、总结

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一、数字媒体发展的历程

我们说人类的传播经历了几个阶段:身体语言和原始视觉传播阶段口语传播阶段纸质传媒阶段电子传媒阶段数字传媒阶段(我们现在经常称之为数字媒体)。通常所说的“数字媒体”主要就是依托网络核心的传播媒介。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以及大众传播业有着密切相关的历史。从最开始1946年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逐步出现了文本编码、图形编码、视音频编码、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为数字媒体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随后电脑又出现了局域网联合,这一切都宣告了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即将进入媒体舞台。1989年WorldWideWeb诞生与瑞士,1992年通过FTP以可以从CERN下载获得WWW浏览器。从1996年到2000年,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成为20世纪末最邻人瞩目的技术成果被载入史册,从此整个世界都进入了“数字媒体”时代。[2]那么数字媒体艺术,即使用数字技术制作各种形式的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或信息产品,如虚拟现实、网络游戏、数字音乐、电脑动画、录像装置作品、多媒体光盘、人工智能等等。也可以说数字媒体就是数字媒体艺术的载体。传统的艺术品依赖于纸张、颜料、石膏或者木头等,而新媒体艺术的媒体依赖性表现在对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光盘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依赖。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是计算机与艺术的联姻,它在过去的50多年也经历了从启蒙到成长和兴旺的过程,其大致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数字艺术的启蒙和探索时期这一阶段为数字艺术,主要是对计算机图形和图像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对数字艺术的实现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早期的计算机还是通过编程来实现大多数的动画和图形的,这些动画和图形不是出现于艺术工作室而是实验室,创作出这些作品的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艺术培养,但是已经对艺术有了相当的敏感度和一定的创作想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计算机图像和三维动画,这些技术至今有的仍然在使用。出现了专门的电脑绘图软件,表达图像和三维环境技术也更加成熟,所以吸引了很多专业的艺术家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他们的艺术创作,一些数字艺术作品、计算机动画很电影特技开始出现在娱乐商业电影市场。

2、数字艺术的普及和兴旺期这一时期电脑技术更加进步,数字媒体的软件也从无到有,功能也日趋复杂,出现了如photoshop,3dmax等专业图像软件,三维动画以及虚拟环境设计的能力大大增强,进而创造出更多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像我们熟悉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活灵活现的恐龙形象,《魔鬼终结者Ⅱ》中的液体机器人都是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塑造出来的,给了当时的观众以极大的视觉震撼力。这标志着以计算机图形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电影时代的开始。

3、数字媒体艺术的深入发展期数字媒体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成熟,“多媒体”、“互联网”、“电脑三维动画”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并且互联网已经开始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桌面出版”浪潮使得设计、印刷、出版率先实现了电脑半自动化控制,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开始全面介入绘图、广告、包装、印刷、展览等服务行业。同时三维技术的发展也使它在环境设计、装潢设计、建筑设计等行业中充分的崭露头角,而且之后又出现了网络游戏电子游戏,这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职业叫电脑动画设计师。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数字媒体艺术一直都在跟传统艺术在互相的渗透中,传统的绘画、摄影、录像艺术通过计算机这个纽带可以完整的联系在一起。今天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完全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摄影、摄像、绘画、电影、电视、广告、包装、设计、电子、网络远程等等,可以说我们今天现代化中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3]与传统的媒介相比数字媒体具有更突出的兼容性、共享性和交互性。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互动性、共享性、即时性、非受控性、多媒体性和虚拟性等特征。而作为以数字媒体为基础形成的数字媒体艺术更是继承和发扬了数字媒体的这些图特品质,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参与性与互动性“互动”与“参与”已成为了时下流行的字眼。传统的艺术总有让大众感觉遥不可及的感觉,而互动与参与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可以上网就可以时刻参与到对艺术作品的讨论之中,参与者可以自由发表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喜好。而且对于艺术传统的欣赏和鉴别只能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数字媒体艺术增加了触觉和嗅觉,例如现在流行的模拟游戏、3d影院、机器人艺术。这些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魅力,人们可以更加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参与性与互动性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乐趣。

2、可复制性和可编辑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达出现了一个明显议题就是复制性,这就对艺术的真实性出现了质疑,很多艺术大师认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机器复制只是复制了艺术品的外在,只是一种表象完全抹去了艺术品真正的韵味。然而数字媒体的艺术大师却创造出虚拟现实(CR),一个现实,一个虚拟,或者说是另类的现实,不仅可以复制也可以编辑,把虚拟和现实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如图1。也可以与后现代艺术相结合如图2。如果简单复制,是侵犯了艺术的原创性,利用数字化操作将作品改头换面,可以称其为一种高调的复制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可复制性和可编辑性在此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媒体集成性和综合性传统的艺术作品大多都是利用不同的材质和工具完成。而今我们进入了数字时代,所以数字媒体的艺术大师们就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码技术来完成一些艺术作品。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制油画、版画或者水墨画。而且在整个绘画过程中计算机可以记录每一步的操作,画家可以对记录下个任意步骤进行修改或重做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完成以后还可以加上字幕配上背景音乐。这样的艺术作品不仅超出了“模仿”的范围而且又给作品赋予了新的创意。还有像现在我们经常观看的电子地图、电子杂志以及电子图书等等,这些新兴的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使得他们更加的人性化,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的能取悦于大众。

4、商业服务性数字媒体艺术品的产生也带来了商业服务性。数字音乐、FLASH动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这些特种产品都使数字媒体艺术的衍生产品,它们使数字媒体艺术品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它们进入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市场,并且对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大众艺术所特有的黑色幽默、无厘头、诙谐、调侃、讽刺、恶搞等特征在新媒体作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不分贵贱”的大众化艺术特征。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展望

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数字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紧密的关系,它合理地将人的情绪体验与作品的艺术特征结合起来,更加彰显出艺术的魅力。具体而言,数字媒体艺术并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多学科的结合,并与新兴的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科技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它还和传统艺术学、新闻学、消费学等内容密切相关,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数字媒体的宣传和推广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因此,必须合理地运用技术手段,从而有效地呈现出数字媒体作品的价值。具体而言,数字媒体的特征主要包括虚拟性、交互性、普适性和易变性。

一、虚拟性特征

虚拟性作为数字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具体过程中对计算机的运用,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进行场景模拟和角色建构,这些不存在的场景通过计算机变得更加生动,让人无法分辨。

另外,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人们运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创作出了许多虚拟人物,觉得观众的喜爱。例如:2012年9月28日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影片中,男主角与老虎在海上漂流227天,主角之一的老虎,就是由数字技术手段虚拟出的角色。虚拟制作的老虎生动活泼,在剧情中的表演也非常惟妙惟肖。另外,虚拟技术还被人们运用在行业宣传方面,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让人们感受真实的场景。虚拟技术可以形成二维和三维空间,不仅包括视觉和听觉,还包括人们其它的感官体验。游乐场的一些游乐设施就是运用虚拟技术的典型代表,人们佩戴数字手套等电子设备,可以感受更加真实的游戏环境,提高人们游戏时的体验水平。

二、交互性特征

交互性特征体现了为一种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体验,它让数字媒体艺术变得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并且更加有生命力。之前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播,体现为信息创造者将信息单向地传播给受众,但是数字媒体强调创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再是传统的单一传播模式。有些时候,这种沟通和交流对于艺术作品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艺术创造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也会考虑观众的感受,从而对艺术作品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正。因此,艺术创作者兼任着多重角色,有时候甚至担负着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为观众的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宣传之中,加强了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同。

例如,微博作为当今社会的热门社交网络,发挥着重要的沟通与协调功能。人们通过微博这一媒介,文字和视频等内容,其它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媒介了解到彼此的信息。通过微博,人们之间的交流加强了,也提高了人们参与交流和互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数字媒体的发展也为人们了解和学习艺术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沟通与交流,加强了人们对于艺术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对于艺术的热情。

三、普适性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的普适性体现为受众的人群更加广泛,参与的人群更多。例如以前拍摄出一张好照片需要非常多的条件,但是现在拍摄照片变得更加简单易行,还可以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照片的美化和修改,使照片在后期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效果。拍摄手法的多元化和拍摄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摄影的兴趣,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学习摄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艺术手法的更新,人们电脑绘画的水平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数字媒体艺术之中。例如,在绘制传统国画时,往往需要准备许多工具,但是通过电脑绘制国画就方便了许多,在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调色盘进行颜色选择,从而绘制出更加完美的图片。与传统绘画方式相比,运用软件绘制图片显得更加方便和具有操作性,人们也更能在数字媒体艺术平台上进行创作,改变了人们绘画和欣赏艺术的传统形式。

四、易变性特征

易变性是指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易于对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通过这些修改,在最终的艺术展示效果上产生变化。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创作元素如画面、声音、文字、视频等均被数字化,变成了易于编辑的二进制中的“1”和“0”。大量的资料成为了这样数字化的形式,即使发生很大的改动也只会耗费极小的资源。例如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反复思考和修改的过程,这往往导致材料的浪费。但是通过数字绘画手段进行绘画时,各种颜色可以被RGB等数值所替代,在颜色调整中,只需要改变RGB等数值,就可以对想要得到的颜色发生任何的调整。同时数字绘画的过程中,如需变更,可随时撤销操作,并修改,直到艺术家对结果满意为止。

电影制作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在制作特效时,往往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使得资源发生浪费,但是在进行数字电影特效制作的过程中,很多东西只需要通过电脑便可以完成,而且修改起来也比较简单,通过多次的修改,使得作品呈现出一个更好的效果,让观众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摘 要:“装置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艺术门类,本文通过分析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中的装置意象特征实例,对装置艺术进行深入理解探讨,在联系设计意象思维,对这一意象思维特征进行总结归纳。探寻装置艺术意象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达形式。通过总结装置意象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积极作用与影响,达到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补充的成果。

关键字:环境艺术;装置意象;装置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83-01

相对于装置艺术,环境设计的概念内涵要大得多,除了艺术性的要求,它还包含了更追求功能性的道路、建筑及各种公共和私人场合。而所谓“装置艺术的再生性”主要指的是在环境的构成领域中,通过打破、重组原本的空间、结构而建立起新的视觉空间与心理空间的一种对“环境组成”的重新解读。装置艺术与环境设计的结合,不仅能为环境设计提供新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也能为环境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促进环境设计发展的作用。

一、室内环境设计与装置艺术

除了通过简单的装修对环境进行美化外,室内环境设计还要求通过对空间造型、艺术品,细节色彩等要素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在满足对室内要求的各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确保室内设计的艺术形式对审美价值的反映与体现。室内环境设计不止要满足室内空间的用途,在性质和意图上更应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和意境来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

室内设计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1.物质层面:包括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2.技术层面:包含结构工艺、对室内设计的规范标准等;3.精神层面:由前两个层面所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等。在国内外的许多餐饮、休闲空间,为了营造艺术氛围,加深情感交流,常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装置符号应用于室内设计中。在建筑领域中,文脉符号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可广泛应用与建筑内部构件及各类构筑风格的处理上。因此,为充分发挥艺术作用,装置艺术可充分运用于室内环境的空间造型、艺术品和细节色彩等方面。

所以,只有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转移到观念性上,在更大程度上接受装置艺术的观念性因素,着重对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环境氛围、美感与品位、心理感受与文化内涵等进行重新思考定位,而非简单的追求形式。一旦将装置艺术与室内环境设计艺术相结合,不止会对室内环境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更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不同需求。

二、室外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几乎都可以归类为环境构成的要素之中,无论是城市广场公园、街区景观、居住区、街头绿地等环境景观,还是小到街边桌凳,雕塑作品、铺地栏杆、花坛水池,甚至于自然界的山水草木等,这一切几乎涵盖了室外造型艺术的所有。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如户外雕塑、园艺造景、街心广场等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日渐频繁并趋于完善,给钢筋水泥的城市建设带来的勃勃生机。而这些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在为城市建设创造美的同时,也担负起了承载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所彰显的社会公共文化。

在现代环境中,作为景观环境中的重要“道具”,装置艺术已经参与到了城市景观的构成当中。在一些相对较为重视环境景观的地区,其景观与艺术装置和实用装置的结合通常相当完善,以完全将艺术装置与实用装置融合成了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在定义了室外空间的功能特征的同时,也确定了室外空间的秩序,丰富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内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装置艺术在作为一种设施景观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景观。

总之,借助于物化的景观环境形态,装置艺术已与景观艺术完美融合,并逐渐的渗透到了以视觉艺术为主导因素的物境、情景、意境当中。由于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装置艺术打破了景观设计中对自然元素的常规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设计中的中庸式表达。可以说,景观设计的形式由于装置艺术的介入而更加独特、饱满,从而打开了一个新的令人兴奋的视觉与情感思维境界。

三、结论

作为装置艺术的核心思维,装置的意象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审视和阅读甚而理解环境艺术中的装置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设计思路与表现形式大胆而奔放,在设计中也力求对传统设计的质疑与超越,是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重要的时代标签,但是,无论材料空间的丰富性语言如何多变,其围绕展开的中心侧重点依然是“情感的表达”。而装置意象作为装置艺术的折射点,在环境艺术中常能体现出新时代“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精神文化内涵。而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渗透,更进一步的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之中,垃圾饿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