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家园合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完成生活和学习,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寻找到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幼儿园忽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目前我国一直在提倡关怀幼儿心理健康,但是很多幼儿园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仍是一个萌芽的状态,因此很多幼儿园只能够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或者借鉴书本中的理论。这样的情况无疑会导致幼儿园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教学不适应,幼儿心理健康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由于老师和家长都没有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常常会导致幼儿心理问题的出现,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家庭与幼儿园存在沟通障碍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他们需要相互配合,为幼儿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但是现阶段,在幼儿心理教育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家庭对于幼儿园有一定的不信任,而幼儿园缺少及时向家长反馈相应问题的机会,这中间无疑出现了沟通链的断裂。家长在与幼儿园交流中,家长将关注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幼儿的生理情况上,如吃饭、睡觉、健康等,而对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家长与幼儿园的交流却极其匮乏。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

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很多体系还不完善。我国虽然已经正式规范了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很多幼儿园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表面工作中。我国的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中,仍然缺乏理性的思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远的工作,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总结反思才能够慢慢成熟。因此,我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仍然有一个漫长的道路,需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才能够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

(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还是处于分离的状态,难以实现长效合作机制。在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合作可以引导孩子建立正确健康的心理价值观,但是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家园合作并没有事项长期合作,这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幼儿未来的生活与学习。

二、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针对以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彩玉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善,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园合作环境,从而实现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发展目标。

(一)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工作中,增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是首要任务,只有认识到了幼儿心理将健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家园合作。例如:可以通过政府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宣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园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每一个幼儿园中得到普及。

(二)实现幼儿心理教育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实现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从而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幼儿园需要定期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活动,邀请幼儿的家长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在无形之中就实现了幼儿心理教育的家园合作,促进了幼儿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建立家园儿童心理健康档案

幼儿在心理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和家长都需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了及时的了解不同儿童的心理情况,做出正确的引导,就需要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合作建立家园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的记录儿童的心理状况。同时对不同幼儿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的更新,确保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把握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在幼儿的心理成长阶段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四)建立儿童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及时关注,这就需要幼儿园建立儿童心理健康评价体系,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在班级内进行心理测评,并且要求家长及教师对幼儿进行相应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公正的实现儿童心理健康的测评,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幼儿实现健康的心理发展,从而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群体,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园合作体系,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只有做到老师和家相互合作,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需要持续的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幼儿可以在家庭以及幼儿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刘秀峰 单位:吉林省长岭县三团乡三团中心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249-01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被强调的内容。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虽然近些年来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视程度有待提升、教育方式不够合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要不断加以改善。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幼儿对相关知识内容或者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幼儿在知识或者技能的学习上表现得好,幼儿就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在此情况下,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通常容易被忽视,心理健康水平仍需提高。

1.2教育的方式不科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由于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健康教育的实施容易受到限制,无法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误区,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对策

通过对上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造成影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所以,在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从而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2.1更新教育理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求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已经不符合当前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树立起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树立,使得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符合当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求,逐渐改善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创新教学手段。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摆脱传统教育手段的束缚,实施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几乎都是直接进入式手段,通常是向幼儿进行直接式的教育,这样一般难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现代化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注重情感教育,让幼儿学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学会用合理的情绪去宣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毕竟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幼儿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另外,还可以实施移情训练。移情训练和换位思考相类似,在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时,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2]。

2.3创建良好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幼儿时期,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努力创设出一种积极向上、轻松和谐的环境,这样可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保障性作用[3]。例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特意设置一块"情绪宣泄"区域,让幼儿的情感得到宣泄,思想得到交流。又比如,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应当树立榜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对影响幼儿,使得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2.4开展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够让幼儿正确的认识自己。在自我评价中,幼儿通过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逐渐向积极的心理情绪方向转化。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并尽量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勇敢的表达自己,这样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我接受意识。如果在这方面的工作能够做好,将会为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5借助游戏载体。研究表明,不同的游戏活动会对幼儿的各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以不同的游戏活动进行,这样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比如,团队类游戏活动,如小球传递就是一项比较适合幼儿参与的游戏活动,应当积极的引入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

3.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当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华少年,2017,12(03):221-221. 

[2]王燕青.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5,12(07):25-26.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摘要: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有效实施

一、营造和谐良好的人文环境

对于刚接触生活和学习的幼儿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神奇的,这个时候的幼儿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幼儿平时的言语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语行为,防止给幼儿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幼儿阶段的孩子心灵十分脆弱,其感知能力也非常敏感,因此,教师在学校要保持积极的教学状态,和幼儿交谈说话时要把握好自己的语气,如果幼儿犯了错,就对他们大呼小叫,进行言语上的呵斥,则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阴影。所以,幼儿园需要建设一个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让幼儿的心理健康在良好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教学活动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措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引导幼儿心理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心性格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比如在开展《汽车跑呀跑》这一主题活动时,可以采取扮演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分别扮演不同的小汽车、行人、以及交警叔叔,让幼儿们学会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要走斑马线等等,不仅利用课堂进行了教学,并且让幼儿学会了正确过马路的方式,这种教学活动将知识和心理教育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再比如开展《水的世界》这一主题活动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播放视频的方式,在课前提前准备好课堂中所要讨论的内容,可以播放关于水的重要性的视频以及不同地方水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好奇心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小朋友们有谁知道水有哪些用处?”“没有了水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小朋友们要如何爱护水资源?”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幼儿们就会有强烈表达欲,这种上课方式不仅使得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而且还向幼儿传达了水资源十分重要的观念,让幼儿的心理有了要爱护水资源的认知。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在自身的教学基础上加以改进,让幼儿心理伴随积极乐观的心态成长。

三、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

家庭是幼儿心理成长的第一站,一则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幼儿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温暖,自然就会在情绪上变得开朗稳定,不会产生太大的情绪波动。二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如果家长用全面理智的态度来教养孩子,幼儿就对于事情的是非对错有正确的认识,比如孩子手里已经拿了一个冰淇淋,能够判断是非曲直的孩子不会大吵大闹再要一个,反之,家长的溺爱和要什么给什么的态度则会使幼儿心理成长变得扭曲。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也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难而复杂的任务。”因此,学校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家长会”、“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研讨会”、“校园资讯”平台以及活动,为学校和家长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下,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会更加完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43-01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新的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智力、知识等智能素质,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等心理素质。3―6岁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心理素质教育观念

虽然相关政策文件已明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受传统重知识、轻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多数幼儿园和家长并没有对幼儿开展实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尽快转变教育观念,并根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原则、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途径,促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同时,家长也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把家庭教育作为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明确指出:幼儿早期的心理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是一种具有自发吸收力的心理,这种心理不断自发地按照其自身的本性自己的尺度。自己的机制将周围环境的一切信息筛选加工,固结于自己的心理世界。既然幼儿早期的心理是自发的无意识的,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就要重视幼儿早期心理发展的特点,自觉地维护幼儿的主观自我意识!

二、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由于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智力潜能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先天聪慧,口齿伶俐,有的幼儿活泼开朗,爱好广泛,有的幼儿则孤僻保守,不善言谈,教师应细心观察记录,了解幼儿,用心接纳每一个幼儿。让幼儿感受到爱,关心和呵护,作为教师也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动当中,并要预防幼儿抵触情绪的产生。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幼儿的行为有重大影响。所以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心里健康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各尽其职,注重恰当的教育方式

1、家长方面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场所,家长和老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家长应努力追求合理积极的教养方式,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和心理。放任、溺爱、过分保护或者对幼儿的行为、交往活动做出种种限制,都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只会导致幼儿各种消极心理的产生,如自私、易发脾气,太过依从成人而缺乏主观能动性。同样,家长自身也要做好榜样作用,如果家长表现出人际关系紧张、敌意、自制力差、与人不友好等,必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与不自觉地通过言行表现出来,因此,家一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家庭生活氛围。

2、教师方面

幼儿教师同样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因为幼儿有较长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他们对幼儿问题的处理方法,对其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卫生方面的有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幼教工作中。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如协调的行为、适度的反应、较强的意志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自觉抵制与纠正幼儿不健康的各种行为。要不断丰富幼儿的心理卫生知识。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安排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营造公正活跃的班级气氛。帮助幼儿调整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克服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的倾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注重表扬和激励

根据各班幼儿不同的心理表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的心理卫生教育,通过表扬,激励等手段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幼儿进行表扬奖励,就是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符合教育者所预期的认识或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的过程!表扬奖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被教师广泛地接受和采用!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表扬奖励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表扬奖励可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消除其不良行为,强化其优秀品质的形成;适当的表扬奖励则有碍其优良品质的形成,甚至还会使幼儿形成一些不良的品质!

四、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育要求,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保证。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家长园地”等家园合作方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促使他们改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家园互通,形成合力,使孩子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已,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独立性强、有责任感、善于社会交往等积极情感,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做人,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刘金华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杜代章:大力加强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J].学前教育研究,19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