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自杀;扭力;不协调压力;危机应对;冲突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784-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007
Strain and Suicide:an Analysis of 155 Suicide Cases
ZHANG Jie1,2@,TANG Yong3,4
1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China
2Department of Sociolog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at Buffalo,1300 Elmwood Avenue,Buffalo,
NY 14222-1095,USA
3School of Public Health,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8,China
4Department of Psychiatry,Bra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zhangj@buffalostate.edu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rain experiences by suicides and to test the strain theory of suicide.Methods:A consecutive sample of 155 suicides(91 males and 64 females)aged from 15 to 34 years was studie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autopsy method.Informants consisted of family members and close friends of the suicides.Suicide stories were composed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suicides and what happened at the suicide site and then content-analyzed and rated by independent judges.Results:All of the victims had experienced at least one type of strain before suicide took place.The sequence of the 4 types of strains beginning with the most frequent one was coping strain,100%;aspiration strain,81%,deprivation strain,72% and value strain,45%.Generally,males experienced more coping strains,especially loss of money or investment than females [(8.85±3.64)vs.(7.72±3.77),(0.35±0.92)vs.(0.09±0.52);Ps
【Key words】 suicide;strain;dissonant stress;crisis coping;conflict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自杀率处于中等偏上[1]。中国自杀率的特点是农村发生率为城市的3~4倍,男女性别比接近于1,且15~34岁年龄组呈现一个高峰[2-3]。尽管在过去20年中我国的自杀率逐步下降[3-4],但是中国农村15~34年龄组的自杀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课题。研究这一群体的自杀危险因素有助于发展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卫生水平。
在研究自杀的危险因素过程中,曾引入“不协调压力”或“扭力”(strain)概念,用以描述个体在面临两个冲突因素却无法放弃其中任何一个时,所体验到的心理痛苦[5]。不协调压力有别于简单压力,并非日常生活中的单变量现象。不协调压力至少包含两种压力或两个变量,且相互冲突。其主要来源有:(1)不同价值观冲突。当两种相抵触的社会价值观或信念在个人日常生活中不断冲突时,个人会体验到价值观方面的压力。(2)现实与愿望间冲突。在个人愿望或高目标期待与其必须面对的现实之间有较大差距时,个人会体验到愿望压力。(3)相对剥夺。如处于极度贫困下的人发现和自己背景相同或相似的人却过着优越生活时,就会体验到相对剥夺(贫困)的压力。(4)应对危机技能缺乏。面对人生中的危机,一些人缺乏应对手段,于是体验到危机和应对手段缺乏所带来的压力。“不协调压力”或“扭力”形成后,在其导致自杀行为的路径中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以及精神病理学因素的干预或强化 [5-6]。
本研究对155个自杀案例进行内容分析,了解自杀死亡者生前“扭力”存在状况,探讨扭力测量的方式,并为可能的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中国农村15至34岁之间自杀身亡的男女青年,平均(27±7)岁。信息来源于自杀死亡者的亲属和朋友。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从辽宁和湖南两省的11个县获得连续自杀样本总量为155。辽宁省的自杀案例来自辽阳、彰武、大洼、清原、阜新和建平6个县,共计91例(58.7%)。湖南省的自杀案例来自浏阳、汉寿、岳阳、双峰和沅江5个县,共计64例(41.3%)。自杀死亡者中男性91例(58.7%),女性64例(41.3%)。
1.2 方法:
在自杀案例收集地区,通过“村医乡镇卫生院防疫专干市(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途径上报自杀死亡线索并建立卡片或登记表,内容包括自杀死亡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常住地址、根本死因代码。对每个自杀死亡案例(目标人)确定2名信息人,访谈在自杀发生后6个月之内完成,以减少信息偏倚。第一信息人一般为自杀死亡者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第二信息人通常为知情的朋友或邻居。经严格培训的访谈员采用心理解剖(Psychological autopsy)方法对信息人进行深度访谈,收集死者有关信息,每次访谈约2小时。所有访谈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一个案例的两名访谈员按互通有无的原则当天完成自杀者的背景故事和案发原因。如果这两名访谈员对同一个案例的某一方面有不同信息,一般以第一信息人为准。采用回访的方法对一些重要资讯进行确认。
1.3 工具
自杀故事。两名访谈员根据两名信息人所提供的情况共同编写一个自杀故事。由访谈员按照提纲引导,要求信息人描述得尽可能详细和完整。
两名独立评判员(非访谈员)分别阅读每一个故事,从中捕捉自杀者生前面对的矛盾、冲突和烦恼,根据扭力理论的4个扭力来源将捕捉到的扭力因素加以区分。由155个自杀故事归纳的清单所编成的扭力评分表包括4种扭力类型(价值观扭力,愿望扭力,相对剥夺扭力,应对扭力),再按具体社会因素分为30个小项(表1)。各项目评分标准:0= 无, 1= 微弱, 2= 较强, 3= 强烈。
1.4 统计方法
用SPSS统计软件录入数据。评分员之间一致性使用Kappa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不同性别自杀死亡者扭力强度比较使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秩和检验(Mann-Whitney test)。年龄与各种扭力强度的关系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
扭力标准清单评判员的一致性:由两名独立评判员采用扭力评分表对最初26例自杀死亡案例进行评判。其中各个项目“两项分类变量”(即判别是否存在扭力)做Kappa分析,Kappa系数为0.469~1.000,P
2 结 果
2.1 各种扭力因素在自杀死亡案例中的分布
分析自杀死亡者中扭力因素存在情况发现,45.2%的自杀死亡者遇有价值观扭力中的至少一项因素;81.3%的自杀者有愿望扭力;71.6%的自杀者相对剥夺扭力;而所有自杀死亡者中均存在某种形式和强度的应对技能扭力。
除“信仰选择愿望”(as5)和“信仰自由机会相对剥夺”(ds5)两种扭力因素外,其他各种扭力因素均存在于155名自杀死亡者中。表1描述了各种扭力在全部自杀死亡者中的分布和强度情况,高均值是扭力强度的表现。
2.2男女自杀死亡者扭力因素比较
男性的应对扭力得分及失去金钱或投资失败因素得分高于女性,而传统与现代妇女地位、与无神论因素得分低于女性(表2)。
2.3自杀者年龄与扭力体验的关系
将年龄作为连续变量,与各种扭力强度之间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价值观扭力与年龄呈正相关,愿望扭力与年龄呈负相关,相对剥夺扭力和应对扭力总体上未见与年龄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只是许多扭力因素与自杀者年龄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表3)。
3 讨 论
现有国内外对自杀行为动机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大都从精神科或心理障碍角度着眼,但也有少数自杀研究从社会结构因素入手。然而,从精神疾病因素[7-9],或心理障碍因素[10-13] 切入研究的结果大多停留在描述的层面,而对自杀的社会学研究[14-19],也缺少理论的概括力。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自杀的理论研究本身存在着不完善,或因局限于某一领域而与其他理论存在冲突,如越轨行为(deviance)或犯罪的扭力理论(strain theory of crime)并未将自杀考虑在内,Durkheim [20] 和 Merton [21]也均未提供与扭力有关的测量工具。Agnew [22]虽为普通压力理论设计了扭力测量方法,但考虑到个体在看待客观压力时有着不同的主观方式,因而在扭力测量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更重要的是 Durkheim [20] 的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古典理论与当今世界上流行的精神病理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均存在着冲突。 精神病学模式解释自杀,其局限也非常明显。尽管西方报道,超过90%的自杀者都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和酒精/药物滥用等[23],国内报道的数字是63%[24],但自杀者在整个精神疾病患者人群中却仅占很小比例[25]。精神疾病可能是自杀的重要条件,但并非自杀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
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解释自杀的新理论,自杀的扭力理论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走向成熟的过程。相对以往的精神科模型和社会学范式,自杀的扭力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自杀的新思路,并有望在不断完善理论构想和测量方法基础上,建立起可操作的有效干预手段。此外,这一发展中的理论还有待与现存的诸多理论作充分比较,以理清各部之间的异同。比如,“扭力理论”与精神病学、心理学领域中关于心理社会应激、心理冲突、挫折等成熟的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在将来的研究中还有待阐述。
本研究连续样本的性别构成,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这个变化应该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关。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由相对剥夺和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带来的扭力的降低。尽管贫富差距有可能加剧,但中国农民还是着重跟自己的过去而不是跟城里人相比。经济的发展和传统观念的改变使农村女青年有了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进城打工使农村女性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个人的经济地位,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周围环境带来的扭力。
本研究的设计和实施都是在一个大项目的框架中完成的,其目的是寻找自杀死亡者生前对各种扭力因素的体验。结果显示了扭力的普遍存在性。如表1结果所显示,每个自杀死亡者都至少经历了一种扭力。从扭力来源看,影响力最大,作用最强的是“应对扭力”。几乎100% 的自杀死亡者都经历了危机和应对危机能力的缺乏所带来的困扰。价值观冲突所引发的扭力发生在45% 的自杀案例中。而超过半数以上的自杀者体验过愿望与现实不协调(81%)和相对剥夺(72%)的扭力。
在扭力因素的强度上,人际关系的危机、丢面子的危机、相对贫困和婚姻选择困境极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相对贫困因素外,其他三种扭力因素都跟人际关系相关。在对青年人的心理疏导中有效地学习和改善人际关系有可能是中国农村自杀预防步骤中的重要一环。
不同性别自杀死亡者之间,四大类扭力源中,男性“应对扭力”总体上高于女性,尤其是在“失去金钱或投资失败”方面,反映出男性更多地承担了家庭经济支柱的责任,并可能更多地遭遇工作创收方面的挫折。女性遭遇扭力较为明显地来自于价值观方面,尤其是“传统与现代妇女地位”,“与无神论”等因素方面,这表明妇女地位的价值观冲突对于中国农村女性影响相对大于男性。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预见自杀的变量。尽管我们将研究样本限制在15~3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仍然在扭力体验上有一些差别。总体上的“愿望扭力”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即年龄越大,总体“愿望扭力”就越小。如“教育”、“择业”和“社交活动”等愿望扭力,也随着年龄增加呈现减少趋势。这表明,随着年龄的成熟,人们对理想和愿望的标准也趋于实际与合理,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也越来越多地得以实现。
“相对剥夺扭力”中一个与年龄呈负相关的扭力因素是“教育机会相对剥夺”。这表明低年龄组自杀者处于入学受教育时期,对于接受平等教育机会的愿望更为强烈,因而产生的扭力相对较大。同时,岁数越小,其应对危机的技能也就越弱,这主要表现在“失去工作” 和 “学习成绩差”等方面。
另外,“失去金钱或投资失败”、“婚姻破裂”等扭力因素与年龄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年龄越大投资的机会相对更多,因而遭受失败的风险也相对增加,而并不单纯反映其应对技能不如低年龄组者;在“婚姻破裂”项,与前项“投资失败”一样,不一定单纯反映应对技能,也还有接触机会的问题。
本研究表明自杀死亡者均体验过不协调的压力即扭力,与先前的研究结果[6,26]共同验证和支持自杀的扭力理论。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尽管调查地区已建立全死亡上报登记系统,但错报(判断错误)和漏报(隐瞒自杀性质)问题仍然存在,因而有可能未将全部的实际自杀死亡者纳入。由于研究项目整体安排的局限,在此项研究里未能把精神科的诊断包括进来。在将来的研究中,应该分析精神疾病和扭力对自杀行为的交互作用。
致谢:参加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NIMH(R01 MH068560)项目有数十名研究人员,其中姜潮领导的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疾病控制中心的团队和肖水源领导的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部分师生有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WHO.The World Health Report[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1:37-39.
[2]Phillips MR,Li XY,Zhang YP.Suicide rates in China,1995-99[J].Lancet,2002,359(9309):835-840.
[3]Wang SY,Li YH,Chi GB,et al.Injury-related fatalities in China:an under-recognised public-health problem[J].Lancet,2008,372(9651):1765-1773.
[4]Yip P,Liu KY,Hu JP,et al..Suicide rates in China during a decade of rapid social changes[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2005,40(10):792-798.
[5]张杰.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78-782.
[6]张杰,宋振韶.自杀压力不协调理论的初步验证[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487-489.
[7]Kaplan KJ,Harrow M.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as risk factors for later suicidal activity in schizophrenics versus depressives[J].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1996,26(2):105-121.
[8]Rich CL,Runeson BS.Mental illness and youth suicide(letter)[J].Am J Psychiatry,1995,152:1239-1240.
[9]Strakowski SM,McElroy SL,Keck PE Jr,et al.Suicid-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mixed and manic bipolar disorder[J].Am J Psychiatry,1996,153(5):674-676.
[10]Beck AT,Steer RA,Kovacs M,et al.Hopelessness and eventual suicide:A 10-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suicidal ideation[J].Am J Psychiatry,1985,142:559-563.
[11]Nordstrom P,Schalling D,Asberg M.Temperamental vulnerability in attempted suicide[J].Acta Psychiatr Scand,1995,92(2):155-160.
[12]Pokorny AD.Prediction of suicide in psychiatric patients:Report of a prospective study[J].Arch Gen Psychiatry,1983,40(3):249-257.
[13]Zhang J,Jin S.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China[J].Genet Soc Gen Psychol Monogr,1998,124(1):79-94.
[14]Roy A.Family history of suicide in manic-depressive patients[J].J Affect Disord,1985,8(2):187-189.
[15]Daly M,Conway M,Kelleher MJ.Social determinants of self-poisoning[J].Br J Psychiatry,1986,148:406-413.
[16]Chiles JA,Strosahl KD,Ping ZY,et al.Depression,hopelessness,and suicidal behavior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psychiatric patients[J].Am J Psychiatry,1989,146:339-344.
[17]Zhang J,Thomas DL.Familial and religious influences on suicidal ideation[J].FamPerspect,1991,25:301-321.
[18]Brent DA,Perper JA,Moritz G,et al.Stressful life events,psychopathology,and adolescent suicide:A case control study[J].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1993,23(3):179-187.
[19]Roy A,Segal NL,Sarchiapone M.Attempted suicide among living co-twins of twin suicide victims[J].Am J Psychiatry,1995,152:1075-1076.
[20]Durkheim E.Suicide:A Study in Sociology[M].New York:Free Press,1951.
[21]Merton RK.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Free Press,1957.
[22]Agnew R.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Specifying the types of strain most likely to lead to crime and delinquency[J].J Res Crime Delinquency,2001,38(4):319-361.
[23]NIMH.Research on Reduction and Prevention of Suicidality[M].Bethesda,MD: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2003.
[24]Phillips MR,Yang GH,Zhang YP,et al.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J].Lancet,2002,360(9347):1728-1736.
[25]Mann JJ,Apter A,Bertolote J,et al.Suicide prevention strategies:a systematic review[J].J Am Med Associat,2005,294(16):2064-2074.
近年来,各医学高等院校都加强了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重视,医学心理学已经列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但由于医学心理学知识的特殊性,同时医学心理学又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多数医学心理学教师又是“半路出家”者,所以, 提高医学心理学教师自身素质以搞好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就是笔者从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
1 任课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前提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这种学科交叉性质决定了从事医学心理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医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相关知识。目前,我国医学心理学专业教育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心理学师资的需求,于是大批“半路出家”者走上了医学心理学教师的岗位,这些人中,有的人毕业于医学类专业,有的毕业于心理学专业,有人毕业于教育学专业或哲学专业……,第一学历专业可谓五花八门,因此,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前提。笔者认为,医学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至少要系统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咨询心理学。非医学类专业毕业的教师,至少要系统学习医学导论、医学史、医学伦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在此基础上,医学心理学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哲学和社会学的修养。
2 医学心理学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丰富的经历以及健康的人格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重要保证
从医学角度看,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基础理论课,它要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辩证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论;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医学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要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具体工作领域,从而提高这些领域的工作质量。这种学科强烈的实践性要求决定了从事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功底,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临床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应具有丰富的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只有通过这种理论和临床实践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过程,才能使医学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彻底摆脱空洞枯燥的现状,使学生感到医学心理学的实用。可以说,一个从没有上过手术台的医生,他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学教师,同理,一个没有过医学心理学临床工作经验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医学心理学教师。因此,我们的医学心理学教师,要主动创造条件,积极投身到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实践中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这些规律存在于我们自身,反映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之中,对于个体来讲,社会实践的机会越多,他去感受心理活动规律的机会也就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心理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使自己在理解和讲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时,有一个感性经验的支持。就象一个道德水准低下的人无法讲好思想品德课一样,一个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医学心理学教师,告诉学生待人要宽容豁达,但自己在现实中却总是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师传授的知识又怎么能深入人心呢!所以,医学心理学教师要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塑造自己,要把完善人格的过程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
3 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根据医学心理学知识体系本身的特点,搞好课堂教学。
3.1 讲好绪论课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讲好第一节绪论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具体讲清楚医学心理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通过教学让学生们知道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了解医学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史,弄清医学心理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讲授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意义时,一定要通过大量生动的临实,阐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落后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优越,从而清晰地为学生勾勒出医学心理学知识体系的整个框架,激发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医学心理学确实应当学好,并能有所作为;另外,教师应在课前注意自己仪表的整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个人光彩的一面。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后来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2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定要讲深讲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这些理论是指导心理病因学、心理诊断学、心理治疗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分支领域实践的基础理论,如果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可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应给以足够的教学时数,一定要讲深讲透。
3.3 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
医学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十分抽象,甚至难懂,例如,情绪、思维、意志、认知、人格、记忆、潜意识、心理应激……,所以,能否生动通俗地解释抽象概念,常常成为检验医学心理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标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抽象来自于具体形象的概括,理解抽象概念的最简捷的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在讲解记忆时,用“记忆、记忆,是有记有忆,只记不忆就象过眼云烟、耳边吹风,而光忆无记则是枯井打水,最后都是一场空”来比喻,从而加强了学生对记忆的两个基本过程的理解。
3.4 正常心理现象与异常心理现象对比讲解
在讲解医学心理学基础部分时(主要是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始终坚持正常心理活动规律和异常心理现象对比讲授的原则,通过异常心理现象知识的补充性讲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正常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普通心理学的兴趣。例如,讲授感知觉的规律后,对比讲授感知异常的表现;讲授记忆的规律之后,对比讲授记忆的异常;讲授思维的活动规律之后,对比讲授思维障碍的表现……。
3.5 结合具体操作来增加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对心理测量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理论较多且难以理解,笔者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量表在课堂上实际测量,让学生为自己计分,并进一步处理和解释结果,结合操作过程来说明影响心理测量的因素,再结合量表的结构和内容来进行信度、效度和项目分析等的教学,收到极好的效果。
3.6 广泛开展课堂讨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改造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150-02
一、团体心理咨询的概述
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相对于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而言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离不开团体的。可以说,团体心理咨询的魅力就在于它充分重视与利用人类的乐群性,使参与团体活动的成员,在团体情境下基于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相互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过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节省心理咨询所需的人力和精力,又能利用集体的力量产生积极效应。 因其独特之处和肯定的效果,团体心理咨询被广泛应用于咨询、教育、医疗、企业、司法、社区等领域。
二、开展服刑人员团体心理咨询的意义
近年来,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已悄然成为刑罚执行机关对服刑人员改造的第四大手段,而且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将心理咨询引入监管改造,其目的在于解决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帮助服刑人员重塑健全人格,对于消除监管安全隐患,提高改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把少数或是个别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服刑人员提供援助、支持、咨询、治疗作为心理咨询的重点,显然已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服刑人员对心理健康的需求。
(一)团体心理咨询是服刑人员心理咨询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服刑人员心理咨询的不断深入,针对其所特有存在的心理问题,监狱的心理工作者们依据心理咨询基本原理,做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越来越多的心理工作者认识到仅仅把个别服刑人员作为心理咨询的对象是不够的。通过谈话教育和个别咨询的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服刑人员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往往具有共同性,在解决服刑人员类似的或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时,团体心理咨询显现出其明显的优越性。它既提高了心理咨询效果,又省时省力,影响大、效率高,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个别咨询的不足。在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中为了帮助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服刑人员,咨询师可以根据其问题的相似性(或共同目标),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同一情景中面向众多服刑人员设计短程团体心理咨询方案并实施。在团体氛围中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服刑人员的人格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其潜能,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维护并增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团体心理咨询是提高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
1.正确的认识自我,激发自我潜能。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镜中我” 的理论来形容自我是与别人面对面互动的产物。他认为,周围的他人好像一面镜子,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在服刑人员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缺乏自知之明。他们有的过于自卑,做事往往瞻前顾后,以致一事无成;有的罪犯则过于自信,唯我独尊,思想改造上无明显的进步。在团体情境中给成员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观察和分析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使参与者进行自我探索,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正确的自我评价,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增强自觉能力,进一步激发自我潜能。
2.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发展。在团体心理咨询过程中,不但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而且还可以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与心理成熟,培养成员健全的人格及协调的人际关系。在理解和支持的氛围中,团体成员不仅可以被他人接受和容纳,发现相同性,从中得到情感支持,还能探索自己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尝试各种选择性的行为,交换认知的经验,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这可以使服刑人员能够积极面对现实,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维护自我身心健康,调动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热情,提高其改造的质量。应该说,团体咨询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它积极启发和引导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发展。
3.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据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监狱当中被严格监管的服刑人员的人际交往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冲突困惑最为突出,占调查总人数的30%左右。人际关系不良往往是许多心理问题之源。在团体心理咨询中,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学习、模仿、尝试,探索新的行为方式,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形成新的人际互动的行为模式,学会从与别人的交往中察觉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也可以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在互动中成长,在交往中发展。在咨询团体环境中,可以选择并实践多种多样的人际交往技能,并将它们移植到其他的生活情境中。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于激发服刑人员的自我教育潜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服刑人员是具有一定自我教育潜力的,尤其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利用团体的氛围和与真实生活相似的场景来练习新行为。通过倾听、观察他人行为而间接学习,以一种“经验分享历程”的团体讨论方式,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可以促使其获得正确的观念与适当的态度。同时可以充分地调动服刑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改造、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对于提高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消除服刑人员的不良情绪并维护心理健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在服刑人员中开展团体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
服刑人员在行刑机构内的时间普遍较长,其心理有着特殊性,矫治难度较大,这是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势。如何利用有限时间最大限度地、系统地解决其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是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目前在实践中常用的团体心理咨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团体讨论法
它是在团体的情景中,成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就一个共同关心的比较有意义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可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使问题更加清楚,以达成共识。在服刑人员沟通思想和感情的基础上,团体讨论将有助于成员克服盲目、错误的认知,做出一个正确的、一致的决策,以修正自己的看法,促进其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解决。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技术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个体在扮演某一角色的过程中,站在角色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体验角色的处境和感觉,预测角色可能采取的行动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进而反思自己与角色反应的差异,从中理解角色,理解自己,从而达到消解个体的心理困扰,促进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目的。在针对服刑人员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时,让团体成员依据一定的故事情节,简单模仿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并获取有关背景信息,达到相互了解、理解他人、反省自我的目的。实践证明,此方法对于大服刑人员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尤为有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服刑人员的心理素质,角色扮演是行之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之一。
(三)心理剧
心理剧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治疗方法,是精神病理学家莫瑞努1921年创立的。它是一种可以使团体成员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其方法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借助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探索当事人的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等问题,体验到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情感和态度,并达到宣泄情绪、减轻压力、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的目的。在监狱中,可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理问题编排一些反映实际情况的心理剧,通过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服刑人员用自己的语言达到思想上的碰撞、心灵上的共鸣,以取得更好的心理咨询效果。
(四)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的理论源头可追溯到本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应用团体行为训练的方法即通过行为训练的方式改变个体的行为,从而达到改变个体心理模式的目的。具体地讲就是团体心理咨询中可以有领导者确定好训练目标后,要求参与者采用强化、惩罚、厌恶及条件反射等手段,使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发生改变,以达到使其增加某项适应或者是克服甚至停止某些不良行为目的。如团体成员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心理咨询师的示范和团体成员间的人际互动来进行放松训练、自信心训练和情绪表达(控制)训练等。
(五)心理游戏法
在咨询过程中运用团体游戏的方式,既可以激发组员的兴趣,又可以寓教于乐,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开放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一方面可以调动起服刑人员切身参与的乐趣,体验到意外的发现;另一方面也能通心理游戏活动唤起当代服刑人员对生活的热情,对周围人的关注,对父母的关爱,影响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
综上所述,随着心理咨询技术在服刑人员的改造中不断地深入和应用,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将不断得到完善和补充,它对改善服刑人员人际交往能力、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势必将成为维护与促进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2-6.
[2] 任俊杰,高德贵.结构化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实证性研究报告[R].罪犯与改造研究,2009,(7):22-23.
[3]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8-49.
[4] 章恩友.罪犯心理矫治[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