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对医学检验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学检验;分子生物传感器;分子蛋白组学;分子生物芯片技术
在基因克隆技术日渐完善和基因测序工作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迎来了基因时代。到20世纪末生物学领域中的数理科学应用大大增加,在功能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和结构基因组学的共同发展的态势下,分子诊断学技术也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检验医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对于分子生物传感器而言,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化学或者生物技术,把诸如蛋白、抗原、抗体、受体、微生物、细胞、酶等生物识别元件固定在换能器上面,在待测物与生物识别元件产生特异性作用后,以换能器作为媒介,将其作用产生后的结果进一步转化为能够检测和输出的光信号和电信号等,再对待测物质进行更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达到检测分析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体液中的微量蛋白、核酸和小分子有机物等物质的检测都需要分子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的存在对于处于手术中和重症监护下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Skladal等相关学者利用通过寡核苷酸探针修饰过的压电传感器对丙型肝炎病毒进行检测,同时还对其DNA结构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扩增过程进行了实时的监测,而整个检测过程仅仅需要10min,除了监测耗时较短外,该装置还具有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1]。Petricoin等相关学者利用压电传感器对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和几种抗体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从中成功研发出能够迅速检验血清中OPG的压电免疫传感器[2]。Drosten等学者则报道了检测神经递质的酶电报,将电极放置在神经肌肉接点附近可实时测定并记录邻近的神经元去极化后所释放的递质谷氨酸[3]。
2分子蛋白组学的应用
对于分子蛋白组学的研究,在相关领域上可以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结论是众说纷纭和互相矛盾。对于一些典型的肿瘤标志物来说,其难以在当前通过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作为代表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来得到充分体现。笔者查阅相关的问题总结出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自身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具体包括重复性、敏感性和每个峰值蛋白在当前设备下确认所存在的弊端;其次就是要考虑实验设计和对照组是否选择得当,对于某个特定的蛋白组模式所反映的是肿瘤的特异性、代谢紊乱还是炎症反应等都难以得到准确的结论;最后就是对于不同实验室所产生的实验结果,其标本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可比性大为降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重视并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检验医学中才能发挥中应有的作用。
3分子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认识也有加深,传统的医学检验技术显然难以,满足当前医学界上准确、迅速、和低耗的要求。分子生物芯片指的是把大量探针分子固定在支持物上,然后与有所标记的样品进行反应,根据自动化仪器所检测出来的反应信号强度来对样品中靶分子数量进行判断。从病原菌检测的角度来分析,由于相当一部分病毒和细菌的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并且把很多代表着每种微生物的特殊基因集成1张芯片。可以根据反转录来对标本中是否存在病原体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还能够检测出其表达的情况,进一步分析病原体对患者感染程度和宿主的具体反应。
4分子生物纳米技术的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其核心就是加强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按系统论的原理建立一个体系,使在实验过程中所有影响实验室结果的要素和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协调和统一,确保实验结果的始终可靠。目前,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卫生部及各省市临床检验中心的监督,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得到广泛的重视。但对分析前过程的质量控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量的文献报道表明,在临床反馈不满意的结果中,约有80%的检验结果均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求[1]。因此,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质量非常重要,现笔者就医学实验工作的特点和潜在影响因素;分析前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管理等,谈谈个人的见解,旨在与临床医护人员一起探讨实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医学实验管理的特点和潜在影响因素
根据检验科的工作特点,实验室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过程。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师选择项目开出检测申请单,直至将检测标本送到实验室的过程;分析中过程是指标本在实验室被运转、保存、检测的过程;分析后过程是指检测结果报告发出直至临床应用的过程[2],分析前过程涉及的面比较广,参与的人员也比较多,所以分析前质量控制潜在影响质控的因素比较多且很复杂,归纳起来有医护人员,有病人本身,也有转运工人;有人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多,这些问题多数是试验室外的环节,不是检验人员所能完全控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精密自动化设备的引进,新的检测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绝大多数检测都依靠仪器来完成。但是任何先进的设备和精确的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物,都不可能弥补和监控由非疾病因素而导致检验误差或错误[3]。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缺陷的隐蔽性,往往很难确定出现问题的责任人,容易造成在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时互相埋怨,推诿责任。因此认为,实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最容易被忽视,而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对各种影响因素全面地系统地了解,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检验和对检验结果的准确评价[4]。分析前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按照时间的顺序,检验前的步骤包括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等环节,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影响到医师的临床判断[5]。笔者通过广泛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医护及标本转运人员对影响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相关知识缺乏全面的认识 长期以来,临床科室对检验结果的偏差习惯把责任归咎于检验科,很少从自身查找原因,检验科本身也没有重视室内和室间的质评,对检验结果心中底气不足,不敢理直气壮的跟临床沟通,默默的承受着临床科室的谴责。其实,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时差、季节、月经、妊娠、青春期、更年期、人种、民族等)、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如职业、饮食、生活嗜好等)、病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等等,医护及相关人员对这些影响因素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医院又没有很好的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的新知识,造成他们对分析前影响因素的了解和重视不够。
2.临床医师不能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及合理填写化验申请单 有些临床医生没有掌握不同检验项目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原理、临床意义及应用指征,不能合理的选择检验项目;检验科的技术人员没有按照循证检验医学的要求,在给临床医师提供检验结果的同时,解释结果的意义,帮助他们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及其组合,合理的利用实验室资源。相反,有些医生只从经济效益出发,开出不合理的检查项目,结果提供一些不必要的信息,从而干扰诊断和治疗。此外,填写检验申请单的信息不够全面、准确,由于临床工作忙,在填写时往往应付了事,有的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填错或漏填病人信息,检验结果张冠李戴;细胞学检查做出诊断性报告,需要较多的临床资料参考分析,但申请单往往写得很简单,有的检验单把年龄写为成年、诊断写为待查甚至留空不填,让检查者无法从中了解到相关的信息以帮助鉴别诊断;有的则违反医院的规章制度,利用自己的职业之便开“搭车检查”,或把病人家属、陪人、亲朋的血液标本以病人的名字送检,造成结果混乱。
3.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不符合要求以及保存传送不当 机体代谢变化处于动态过程中,其标本中任何物质的含量与功效也随时间、运动、情绪等的不同而变化。采集标本之前医护人员没有对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生理状况、病理变化、治疗措施等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一切行为进行了解,不按要求叮嘱病人做好准备,造成人为因素影响标本质量,从而影响检验结果。标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误差的关键因素,包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的使用、容器的使用、标本量与抗凝剂或防腐剂的应用等,标本采集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就会影响检验结果。常见的错误有抽血液标本时抽血部位不当,在放血或输液管道同侧上肢抽血,造成电解质与血糖等测试结果误差。标本的传送通常出现的问题是不注意温度、光照、时间、防尘、防污染、防调换等影响因素,最常见的是标本运送不及时,如血糖浓度在标本放置一小时后约减少7%~10%,尿常规、血生化标本超过两小时就会对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负责标本采集和运送的人员多属于非医学专业人员,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常因传送不当,造成病原体扩散传染的危险性。检验科收到标本没有派专人及时核对,对不合格的标本不能及时退回并说明原因,各环节处理过程没有做好记录。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的探讨
开展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中,医院检验科管理层人员必须根据自己所开展项目的情况,认真编写检验手册,将手册作为临床医师、护士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的教材。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技术分工也起来越细,临床医生、护士很难对检验医学有全方位的了解,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与临床医务人员多沟通多交流,医院管理层也要重视这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将检验手册编印发至临床医务人员人手一册,把手册中需要掌握的内容纳入医务人员“三基”考核内容,由医务部、护理部定期抽考,以促进医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方式,将分析前质量控制要求的相关内容挂在网上供医务人员学习和查询;检验科每引进一项新技术、新仪器,新的检测项目需要由医务部门召开全院学术会议,向全院医务人员介绍项目的原理,临床意义以及实验分析前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加强新增项目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将检验手册的内容纳入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教材,并在培训中强调其重要性。检验科安排专人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保证他们掌握实验室分析前的影响因素。
2.开放实验室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工作流程 每周或每月设检验科开放工作日,让临床医务人员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和实验室管理、质量控制的规范化、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让更多的医务人员了解乃至改变对实验室手工操作时代结果准确性差的传统看法,增进互相交流和沟通,让临床医生和护士充分认识到实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配合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
3.全方位向病人宣传教育 根据各专业各病种常规检查的项目特点,在住院病人须知、科普宣传栏等载体上以及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卫生宣教中,将分析前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患者准备的配合方面告知患者,使病人能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在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给予配合。
4.积极开展检验与临床的双向互动 检验科在人员配置方面要适应检验医学的发展,适当吸收具备有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背景,并在临床科室轮转过的临床医师到检验科工作,逐步转变成检验医师。检验科要主动深入临床科室进行双向交流,每月月底由科主任带领具有与临床医师沟通能力的各专业组长(或检验医师)到各科室听取临床科室对检验结果的质量反馈。建立可疑报告单查询制度,临床医师发现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对检验结果产生怀疑时,应及时主动与检验科联系,对结果进行复查,查找原因,并做好登记。对危重或特殊病人,临床医生可邀请检验医师或高年资的技师参加查房和病历讨论,协助医师制定检验计划。并结合反馈意见向医务人员解释实验不满意结果有可能出现在分析前的环节,利于双方不断改进和提高。通过对检验科人员结构的调整和经常性的与临床医师学习交流,为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在签发诊断性报告的可靠性提供保证。
5.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各环节的管理制度 制定标本收集、运送、保存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标本的查对、登记制度,避免在收集、运送过程中丢失、错位、污染等差错;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各项考评制度,建立周密的质量考评体系。检验科每个月要将各科送检标本质量,申请单书写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各临床科室,使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得到纠正。对各科因不按照检验手册质量控制要求送检标本造成的误差,应根据质控相关规定纳入考评进行扣分。
总之,全面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从病人准备、取得标本到标本送达实验室实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临床医生、护士及检验工作者对分析前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全面的了解,利用检验手册强化培训,完善各项制度,按规范化要求严格控制好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本,为提高检验质量提供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从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
[2]李燕平.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219.
[3]张智慧,许素菊.血标本的质量控制在生化检测中的作用[J].华北国防医药,2004,14(2):125-126.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教学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7-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以及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人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也越来越重视。
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医学院校的非预防医学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护理专业等)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其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水平、态度、行为将对身边的朋友和病人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却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重视程度不够。多数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英语和相关专业课就行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与自己今后的工作关系不大,没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②教学内容比较多,安排的课时相对又少,导致老师讲授、学生学习都难以突出重点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程内容必须改革;③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需要调整,先介绍人们每天都接触到的各类食物的营养,而将比较枯燥的营养素部分内容结合到食物营养价值部分讲解;④教学方法必须改革,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难以激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员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兴趣,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采用结合案例、注重实用性、强化技能培训的互动式教学,以激发学员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针对上述情况,谈谈我们对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的体会。
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开课前组织师生见面会,让学员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食物资源的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相关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关。而且,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让人们感觉“食”面埋伏,常常谈食色变。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是提高居民健康的最佳服务模式,目前在医疗模式由“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的趋势下,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树立“大卫生、大防疫”的预防医学整体观念。因此,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相关知识,更好的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学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要学会如何预防。现在很多病人在医生开完药过后都会问:“我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哪些食物对我的康复有益呢?”然而多数医生由于营养学知识的匮乏而不知道如何回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不仅能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有很好的实用性,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怎样把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应用于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当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准确、全面地学习掌握本学科的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他人甚至患者。
2.课程内容的改革
近年来,“营养”和“食品安全”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处于敏感、新潮、时尚前沿的大学生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充满了渴望,对这门课程也充满期待,经常希望评价一下自己或亲人的膳食是否合理,有的也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控制自己的体重或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等等,他们大多是在充满期待中来学习这门课程的,这和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在我们对大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回答。为了适应目前的这种状况,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更加符合他们的心理,不至于使他们满怀希望而来,经受最初几节枯燥的理论灌输后对该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为此必须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目前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在部分院校招收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主要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开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依次为营养学基础或基础营养学、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营养、营养与相关疾病以及合理营养,食品卫生学的内容包括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和顺序设置对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是必需的。非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学生学习的预防医学课程中包含部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内容,他们的教学时数为10学时至20学时,时间相对较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营养学基础或基础营养学、合理营养、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不仅重点不突出,还恰恰忽略了实用性最强、学生最感兴趣的食物营养、营养与疾病等部分内容。建议重点讲授食物营养与人类健康、营养与疾病,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可以少讲甚至自学。
3.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营养素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营养学基础似乎基础性、理论性太强,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感觉就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既枯燥难学还不实用。
认知学习理论指出,是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地图,即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用来同化新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符合这个规律,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够联系以往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逐步由已知引申到未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第一堂课常常讲营养素,而营养素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概念,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接触。食物则是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所以由食物讲起,逐渐过渡到营养素等,才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要求,可以具体化教学内容,使营养学课堂从一开始就联系实际,内容生动,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渐进入营养学的理念中,避免因基础内容的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降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教师课堂讲授的效果。国外的优秀教材《Nutrition: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也是首先介绍食物选择和人类健康这类比较感性的知识。
4.教学方法的改革
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加上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激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浓厚兴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结合临床案例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展开;可以结合当前老百姓中流传的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如牛奶有害论、食物相克等)组织学生辩论;也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同学或朋友的营养状况,看看各种营养素摄入是否合理,膳食搭配是否恰当,从而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指导亲人、朋友的饮食习惯,使之达到科学营养和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同时感受到其实用性,既牢固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又训练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技能。
总之,为了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效果,在学员方面,要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教师方面,需要优化教学内容,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永,韦娜. 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78.
[2]张乾勇,陈明亮. 军医大学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问卷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08-3409.
关键词:医疗质量;计量;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计量作为医学研究和医疗质量控制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医学领域更加广泛地、大量地使用各种诊断治疗设备。这些先进的设备是医疗工作的物质技术基础,它所提供的各种医学参数直接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因而,要保证医疗质量,医院和相关管理部门就要抓好医用计量管理,而其中抓好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性检定尤为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规定: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检定。
下面简单谈谈医学计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医疗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医院器具检定认识不足
由于医学计量工作起步较晚,有一些单位法制观念不强,对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从不主动向上级申请周期检定。有的科室只知道设备有故障去修理,设备在使用中或修理后的技术指标不一定符合要求,在对病人的检查时只怀疑病人有问题,从不考虑设备是否正常,因而容易造成误诊。
(二)对医疗设备监管不够完善
医院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尽快收回投资成本,导致医疗设备使用频率较高,不注意维护和保养。一些大型医疗设备甚至应该报废却还在使用,这就反映了对医疗计量监管存在很大漏洞,更新观念、更换设备是医院面临的新问题。
(三)计量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计量检定部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在学习和宣传计量知识,推广法定计量单位的同时还要提高计量检定员的业务素质。一些计量检测人员不具备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对医用设备的性能特点不熟悉。随着一些进口的高精密仪器广泛使用,要求计量检定员的检测能力相应提高,不仅对医疗仪器检定检查,还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陈旧有待更新
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数字化仪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要求计量检测设备与之相适应。有些检测部门的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陈旧落后,很难对高精密的医疗设备实施检测,甚至有些参数无法检测。因此,更新计量检定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为加强医疗设备的质量监控,避免计量仪器失准影响诊断治疗及发生医疗事故,国家规定医疗计量器械属于强制检定范围,应每年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由此可见,依法安全准确的使用医用计量器具不仅仅是法律的强制规定,也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利益的重要环节。我们常遇到的各种心电图机、彩超、X光透视照相、CT机等就属于这一类,这类仪器在诊断中使患者自身产生的电信号、生理参数、压力图形等都是计量的量值。如果医用计量仪器未能定期检定,就不能正确体现客观的病情,最终会导致误诊。
二、加强医疗计量管理的措施
(一)认识到加强计量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仪器属于一种精密仪器,但是它与普遍的精密仪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由于医疗仪器应用的对象多是病人,因此它能够正常运作,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切身利益,这一点必须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重视。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实现现代化步伐的进程不断加快,医院同样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实行现代化管理。一是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医疗仪器实行现代化管理;二是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对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在计量检验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与计量检验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
监管工作要贯穿于计量器具购买与报废的全部过程。现阶段,大部分医院在对计量器具的采购与验收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检测模式下,检测的项目也只是简单的看看外观是否存在破损,启动与关闭是否正常,整个检测过程并没有涉及到对计量器具的相关参数与技术指标层面的检测。这必然会导致缺乏对计量器具输出数据的准确性的判断,这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因此,对于计量器具的监管要从始至终,比如对于新购置的计量器具,要对器具的生产许可进行检查,对于进口的计量器具要对批准标志、检定证书以及编号进行核对与审查,确保其相关技术指标与参数符合标准。
(三)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我们知道,医疗计量工作对于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计量器具之中,这就对医疗计量的使用者提高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加强人员素质建设。一是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培训内容要涵盖专业知识培训、专职计量管理人员培训以及计量体系内审员培训等等,培训的重点要放在如何规范操作、如何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如何维护与保养计量器具等方面。二是扩大医疗计量人才的招聘工作,使计量队伍的学历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三是完善制度,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引入技术,提高计量器具的送检率
目前,医学仪器设备正在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CT、DR与核磁等设备已经为各大医院所采用。因此,对于计量的检测工作,必须要有所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引入软件技术对计量仪器进行技术检测。首先,要做好对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教育工作,使他们明白计量仪器设备检测的重要性。其次,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医院内部的操作规范,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送检。再次,要明确责任,做好交接工作,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绝对不能使用。最后,计量检测相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对计量检测工作要一丝不苟,同时检测价格要合理,这样才能使计量器具检测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总结:
综上所述,医学计量是确保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只有将计量管理方式和计量技术手段用于医疗质量控制环节,才能使临床获取准确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使人民群众更加对医疗诊断放心,为推进医疗服务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汤黎明,刘铁兵.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专题三——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 2009(04)
[2]赵雁平.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应要把握的几个环节[J]. 中国医学装备. 2009(05)
[3]戴捷,冯璐琼,苏磊,王博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模式[J]. 中国医学装备. 2011(01)
1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不断为学生创建适宜的认知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良好情绪而选择性趋向认识某一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往往对学生基于其学习需求而集中精力涉猎新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任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求知兴趣激发与否则势必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显然,只要抓好这一前提环节,使学生兴趣陡增,求知心切,就常常会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正是根据这种认识,我在病理教学时,始终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求知兴趣,具体做到了:①果断改革教法,及时运用置疑导学和目标教学等新教学方法,营造竞争性设疑答题和主动性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引导帮助学生摆脱了“满堂灌”式传统教法的束缚,进而置身于既感趣味,又觉压力的求知氛围中,迅速激发了对病理学的求知兴趣,为提高病理学习效率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②针对教材内容以病理解剖学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利用医学视听教育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即借助幻灯、录像、投影机等形式,通过经常观察、识别和比较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来反复刺激学生的第一信号系统,激发他们对人体病理形态的学习兴趣,克服厌烦、畏难情绪,逐步切实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病理学知识;③利用病理学紧密联系基础、临床的桥梁课特点,广泛收集典型实用的临床病例资料,经适当地归类整理后,有计划地充实更新病理教学内容,即用所授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并结合生动、丰富的病案讨论,努力维持、稳定这种有利于学习的情绪反应,使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处理能力得以逐步增强,概括地说,通过上述做法,在我所授的中专社区医学、妇幼卫生、护理、药剂、检验、电大临床医学等及普通专科药学、临床医学等不同层次专业的1 500余名学生中,的确较好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病理学的兴趣,相应取得了病理成绩考核总及格率95.4%,总优秀率(>90分者)28.4%的良好学习效果,尝到了遵循医药学生求知心理规律,应用心理学知识促进病理教学的甜头。
2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努力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以旺盛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获取新知
即客观根据病理学沟通基础、临床,内涵辐射面广的特点,针对这门学科因需从人类异常形态、功能角度来研究、阐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则易形成内容格调相似、疑点难点颇多、学习理解困难等实际问题,应从多个环节、不同层面调动学生求知积极性,以致不使他们滋生枯燥乏味、不思求知的厌学情绪,并支持、帮助他们利用激发的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借助教师的关怀和鼓励,走出困境。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自觉成为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求知的动力源。在课内透彻剖析难点,适时设疑提问,激励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思考,大胆答疑,并及时用表扬、肯定的态度评价答疑者,努力保护他们求知的自觉性,使之尽量在自愿的心境下获取病理学知识。在课外坚持下班辅导,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后反映和学习效果,借助巡回释疑、个别指教、矫正反馈、同学互帮等渠道,一方面尽快促使学生消除疑虑,强化记忆,巩固所学新知识和已树立的学习自信心。另一方面建立师生双向沟通网络,缩小师生人际距离,铲除因教师的冷漠歧视而造成学生产生自卑自弃、甘愿落后等变态心理的根源。总的来说,正是依靠以上措施,我所授课的班级中逐步形成了有利病理教学的心理环境,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动机纯、信心足,在力争获取最佳的病理学习效益中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
3联系实际,掌握学生求知心态,按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病理学习需求因材施教
事实上,不同专业学生不仅因各自的专业培养目标有异,而且对同一学科的求知需求也各不相同。然而,目前大、中专病理学教材往往多专业共用,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各自的病理学习需求。因此,重视依专业调整教学内容,防止一律照本宣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基于这种观点,我在病理教学时,一直注意掌握所教专业学生的特点,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及时取舍、调整病理教学内容,使施教内容基本上能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水平相吻合。如同样讲授“组织损伤与修复”章节,我对药学专业学生除讲清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和修复等基本知识外,还特意列举如何应用ATP、细胞色素C等药物保护细胞的实例,有机地将病理知识传授与该专业的临床用药内容联系起来,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而对临床医学、社区医学等专业学生,则在详尽讲解组织损伤发生机理、病变特征和结局的基础上,着重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讲透病理临床联系,紧紧围绕该专业学生今后诊治疾病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结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病理教学成效。许多学生深有感触地表示:切合专业培养目标学习病理知识,不仅胸中有数,学中有劲,而且能真正体验到这门知识对我们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