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绘本阅读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言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积极探索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其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开展,是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绘本的概念和作用
1.什么是绘本。绘本“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是一种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它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维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不仅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以生动的图片弥补文字描述的不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绘本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生动有趣,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专家们一致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
2.英语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中,要想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同样需要大量地阅读英语。英语绘本阅读是一种符合孩子认知需求、能更好地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读物。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它有以下作用:(1)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拓展词汇量。低年级的学生也很容易根据图片及上下文猜出词义、理解句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学生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记忆了重点单词与句型结构。(2)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学会说地道的英语。学习母语也要学习语法,但是语法的学习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枯燥乏味。具有足够的英语阅读量,书中的表达形式会印在我们的大脑中,渐渐形成语感。学生不需要刻意学习语法也能轻松表达英语。(3)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使表达更加自然流畅。原版的英文绘本是由国外作家写和插画家绘画,是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创作而成。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绘本,学生会逐渐建立英语思维结构,摆脱中式英语的束缚,避免了说英语前先在脑海里翻译后再生硬地说出英语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自然流畅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4)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阅读素养。绘本故事有许多种类,如科普类、历史类、文化类等等,不同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
三、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英语绘本的引进,教师普遍能够认识阅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也能意识到应该从起始年级就着手开展培养,纷纷开展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低年级学生纯英语文本阅读有很大困难,受制于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学生很难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基于这样的现状,教师首先应在理论层面理清思路,明确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继而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开展怎样的教学活动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与能力。
四、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
1.确定各年段绘本教学的总体目标。我校英语科组针对本校英语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规划了一到六年级的英语绘本教学计划,并建构本校英语绘本阅读指导模式。由于各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差异,我们的绘本教学目标定位也有所不同:
2.选择合适的英语绘本资源。在目标确定下来之后,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发展程度及学习特性,选择适合的英语绘本。
五、结束语
在我国,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它的具体运用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深入思考,充分挖掘绘本教学的优势,同时,绘本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契机。教师应发挥绘本教学价值,用小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英语水平,为其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幼儿文学》 教什么 怎样教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幼儿文学既是一门文学课,又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文学大系统中的一支,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因为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幼儿文学是“为幼儿”的文学,是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文学。由于幼儿文学的读者主要是学龄前不识字的儿童,他们对作品内容的领会主要靠家长、老师的讲解,靠图画的辅助启发。由于幼儿的心理特征和接受文学的特殊性,幼儿文学也具有自身的文体特点和美学特征。但在课堂教学中,执教者对《幼儿文学》这门课程存在很多的争议。
一、《幼儿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文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语文课程,多少年来一直由语文教师承担教学工作(我校是在一所职业中学的基础上升格为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师习惯于按中学语文教学的那套思想方法来教《幼儿文学》,即把幼儿文学专业课当做语文课来上。另外,本专业的学生前面已学习了《高中语文》、《大学语文》,现在开设“小儿科”的《幼儿文学》,教师感觉简直就是煎熬,学生则认为作品太简单了,没有深奥的思想需要挖掘,没有太艰深的技巧需要钻研。可以说,《幼儿文学》有效教学一直困扰我们,我们感觉课堂教学简直就是打发时间,教师教得无趣,学生学得无趣。针对此状况,许多执教者都在苦苦探索、实践,但还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1.“教什么”是“因文而异”。
有的教师根据个人特长或专业喜好制订教学计划,如其认为某一章节内容有东西可挖掘、能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就纳入教学计划,认为简单的、无内容可讲的就舍弃。如儿歌这一章节,因为儿歌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趣味性、娱乐性强,有的教师就大刀阔斧地调整教学内容,把儿歌诵读作为本章教学重点;也有的教师把儿歌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幼儿园儿歌模拟教学,而模拟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语言活动设计(原教材教法)的教学内容;再者,如幼儿故事教学,有的教师把其教学重点确定为讲故事技能训练,而根据《幼儿文学》教学大纲要求,这一章的学习重点应是鉴赏和创作幼儿故事。“教什么”的随意性说明了这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
2.“怎样教”是“因师而异”。
由于“教什么”的随意性,在“怎样教”的课堂中,老师们可以说是各显其能。如果其擅长于朗诵,就把“朗诵美文”、开展美文诵读作为教学内容。而课堂上就是讲诵读的技巧,花费大量的课时锻炼学生的诵读技能,练习、诵读,学生一位位上台轮流,一轮轮比赛安排,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更是热热闹闹,差不多半个学期才能完成这一模块训练。再者,在幼儿图画故事这一章,有的教师擅长绘画。于是,他开始了绘画教学,美其名曰是创作绘本。于是,学生照着名家经典绘本开始绘画、着色,形象的逼真、色彩的鲜艳成了学生努力的目标。没有故事的创编,没有绘本的设计,这样照搬照抄创作的绘本,无论是绘画技巧还是绘本纸质等都比不上出版社出版的绘本,这样的教学是幼儿文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吗?
要改变这种缺失与遗憾,首先要让幼儿文学教师在教学意识中明确幼儿文学不同于通常的语文课,它应从一般语文教学系统中独立出来,自成一个教学系统。其次,教师因钻研《幼儿文学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制订课程教学计划。鉴于以上思考,笔者将以《幼儿戏剧的特点》为例,就“教什么”和“怎样教”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课堂呈现,尝试失败
教材中明确阐述了幼儿戏剧除要遵循戏剧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征。戏剧活动极富游戏性,戏剧冲突单纯而有趣,戏剧语言动作化、形象化。幼儿戏剧文学的鉴赏与创作只有掌握和遵循它的文体特征,才能说到“点子”上,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肯定要掌握这些知识点。“教什么”毋庸置疑,那“怎么教”呢?让学生在课堂直接划出重点,课后背诵?肯定不行。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语文教学经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必须结合具体的作品。因此,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笔者遵循语文教学方法,布置学生阅读作品《“妙乎”回春》、《小熊请客》,结合作品谈谈幼儿戏剧的特点,以这样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很认真地阅读了剧本,讨论很热烈(其实讨论的是不相关的事),在归纳其特点时更是到位准确,因为教材中叙述明确并已归纳出一二三点。学生反馈说,与高一时学习的《雷雨》、《哈姆雷特》相比,幼儿戏剧的学习实在是太简单了。这样的课“学与不学”没有区别,这样的课堂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精彩的呈现,更没有探究的乐趣。这从学生的课堂反映就可看出,而教师教得也很沮丧。
三、同行启发,重新设计
听了同行的一节幼儿园活动设计示范课《幼儿园语言活动之幼儿绘本阅读》后,笔者深受启发。该教师在介绍绘本阅读的几种方法后,带领学生欣赏和体验了两种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选用这一种阅读方法而不是那一种。然后总结出绘本阅读方法设计的依据:绘本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本能和意愿。最后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绘本阅读方法及设计的基础上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绘本的阅读方法。这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笔者对《幼儿戏剧的特点》进行了重新设计,再次研究了“怎样教”这一困扰笔者的问题,具体呈现如下:
1.回忆旧知识点。让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戏剧《雷雨》、《茶馆》谈谈戏剧的特征。学生记忆模糊,只了解戏剧的基本情节,对特征没有很深印象,发言不够积极,教师只能板书明确戏剧的特征:内容高度集中,尖锐的戏剧冲突,个性化的戏剧台词。幼儿戏剧作为戏剧的一个分支,当然应遵循这些基本的艺术规律。但由于幼儿观赏心理和表演方式的特殊性,因此其从内容到形式又增加了一些自己的特点。
2.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不只是新信息的简单吸收,而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即新经验需要被同化到原有经验结构之中,而新经验的进入又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原有经验结构的调整和改变,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学习者才能构建更深层、更丰富、更灵活的一体化的认知结构。而学生已学习了《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审美心理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再者,前面也了解了幼儿诗、幼儿故事、幼儿散文等文体特征。此时让学生结合幼儿的特点谈谈幼儿戏剧的特征,学生方向明确,发言积极。他们了解了,因幼儿戏剧的接受对象为3—6岁的幼儿,这决定了幼儿戏剧主题简单、语言浅显,情节有趣、生动;因为孩子最喜欢游戏,所以幼儿戏剧要让幼儿在表演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不持久,所以篇幅短小。虽然这些理解比较粗略,幼儿戏剧的特征没能准确概括,但是,由此切入本课的教学,真是事到渠成。
由于学生对幼儿戏剧作品的阅读量较少,理解、领悟不到位,造成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并全面归纳出幼儿戏剧的特征。
3.阅读作品,体会特征。幼儿戏剧是以幼儿为对象,适合他们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幼儿不可能直接阅读剧本,他们是通过观看或参与舞台表演来接受和欣赏幼儿戏剧的,所以,从这特殊性考虑,幼儿最喜欢玩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幼儿戏剧之所以受到幼儿的普遍欢迎,正是因为它适应了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富有极强的游戏性即为幼儿戏剧特征之一。那么,如何让幼儿玩得有趣,绘声绘色地表演幼儿戏剧呢?教师明确提出要求,阅读教材中《小熊请客》开头狐狸出场的几句数板:“我的名字叫狐狸,一肚子的坏主义,人人见我都讨厌,说我好吃懒做没出息。”先要求学生朗读几遍,并边读边设计相应的动作来表现狐狸的情态、性格特征。再让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因学生的表演各有优劣,在比较中分析、领会到这几句数板表现了狐狸的得意、炫耀、对他人看法不以为然、好吃懒做等情态和特点,而相应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形象化地把狐狸栩栩如生地搬上了舞台,学生真正明白了幼儿戏剧特征之一,即戏剧语言的动作化、形象化。
4.编排表演、鉴赏戏剧。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她们学习《幼儿戏剧》不仅只是为了自己理解、体会作品,更主要的是将来能指导幼儿表演、欣赏戏剧。因此要求学生阅读《“妙乎”回春》片段,小兔找妙乎看病,要求学生分组编排并上台表演。编排中指导学生分析角色性格、设计相应动作。
妙乎是个不爱读书、认错别字、对医药知识略知皮毛而信口开河的小猫。某同学演得很生动,把小猫的吹牛语气表现出来了;妙乎是个不认真学习、胆大妄为,不懂装懂的小猫,某同学表演的动作很夸张、很形象;某同学扮演小兔也很形象,小兔对妙乎半信半疑,在动作、语气上都显得迟疑、犹豫不决;从妙乎的错误诊断中,幼儿理解了作品的主题:只有老老实实地学本领才能成为医术高明的医生,才能“妙手回春”。
学生合作编排,相互指导,设计动作;推荐表演时,学生都积极地抢着上台展示;点评时,学生能结合剧中人物作具体阐述;因为是直接参与,有切身体验,学生能非常准确地说出幼儿戏剧的特点,在学生点评后,教师稍作提示,学生明白幼儿戏剧特征之一,即幼儿戏剧必须主题鲜明、单纯。
四、分析案例,总结得失
《幼儿戏剧的特点》这一章“教什么”呢,首先是掌握其三个特点,并能根据特点鉴赏、创编作品。而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只是把应该教授的这些知识条条框框地灌输给学生。虽然结合了作品,但由于对作品理解得不到位,只能掌握教材中现成的罗列要点。这样教,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掌握,更不要说运用这些知识鉴赏、创编幼儿戏剧。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英语儿童文学 教学活动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日趋低龄化,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是未来的趋势。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由于缺少交流与文化环境,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注重语音标准化、语法标准化、单词记忆、文章阅读等几个方面。课堂上,教师花许多时间用来纠正学生在讲英语时出现的语音不标准、语法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大多数学生没有更多实践英语的机会,甚至造成一些学生怕出错误而不敢讲英语的现象。学生学英语费时长、收效小,学了许多年,英语表达及交流能力仍然较差。为达到英语教学效果,英语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让学生多接触英语,有意义地学习语言。目前,激发学生运用语言,重新设计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努力实现更加真实的多种文化交流的理解,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更新教育理念,科学修订英语课程规划,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语言实用能力强、有创新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为达到上述目的,英语教学应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培养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坚持及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个性化、因材施教(不同起点的学生分班教学)、强调听说和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需求的特点,重视学习动机、合适的教学教材、有效的课程规划。同时教学方式应注重实用性、生活化、活泼化且多样化,着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基于英美国家语文教学经验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对于英语儿童文学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的丰富经验,应把英语儿童文学当做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与尝试。本文着重论述儿童文学(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nglish)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探讨具体实施方案。
二、儿童文学作品引入课堂的适当性
1.国内现状。
我们过去的英语学习是纯工具性的,教学方法脱离实际,没有把语言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全面理解,是肢解性的学习。然而,在我国英语教学界,由于应试压力、课时局限及英语儿童文学研究难以形成气候,不仅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原著,就连学者、教师在这方面的探讨也是凤毛麟角。因此,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出现了与世界各国青少年英语阅读方式相反的状况。我国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资源往往依赖于课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阅读效果的检测则主要通过笔答练习或考试,所读与所考紧密结合。很少有人关心什么样的阅读过程近乎自然、最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学习习惯的问题。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仍不能自主或自发地阅读英文书籍,对于篇幅长度的期待超不过千字。不少英语界的学者和教师面对这样的局面只有望洋兴叹,却无回天之力。因为,无论是家长学校和教师,都把所有的精力拼在了考分上,关心过程的寥寥无几,致使我们的英语语文教学方法严重滞后,彻底泯灭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目前,英语教学依然存在很多类似问题,在英语学习中引入文学阅读是矫正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儿童文学作品语言浅显、内容生动有趣,适合任何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因此,将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可以尝试的。在中国香港和台湾,书店的外文图书部总会有大量的儿童文学外文原版书,而大陆书店里则很少。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进和观念的修正,相信文学阅读尤其是儿童文学阅读的重要性会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意识到。
2.国外经验。
在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学校已将青少年文学阅读正式纳入教学,并在各类语文课上运用少年文学体裁的文本开展各种阅读教改实验。除了为学生提供原著创作的背景知识外,还提倡读者反馈式教法,提倡读者与文本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和一文本和多文本之间的互动,提倡在讨论和协调中扩充文本意义,反对唯一真理观。近几年,随着教育心理学和文学研究的发展,各国教师为提高青少年文学阅读的质量,创造了大量的阅前热身活动、阅中自主式训练和阅后深入探讨故事主题与风格的小组讨论活动,如口头荐书,观察封面信息,运用图片、录像、音乐或实物及启发式提问等,帮助青少年学生把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自主式默读和记笔记训练使学生在前往课堂分享读书心得时已经做好了大量资料准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对所读作品进行主题链接、学科链接和文化链接。由于英语教学中融入了上述活动,从而使文学阅读真正成为感悟、联想、探索、发现的积极学习过程。这些教学改革的成果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比较突出的有:蓝登书屋()、星火笔记()、学者出版社()、企鹅读物()等著名网站。
3.将英语儿童文学引入英语教学的适用性。
为什么儿童文学作品适合作为英语教材呢?一般来说,大家都肯定儿童文学在辅助儿童学习本国语言中的作用。英语学习应该同语文学习一样,需要大量的阅读为支撑,但实际上,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中几乎接触不到英语文学作品,而且,孩子们接触到的英汉对照读物往往是改写粗糙的名著,感受不到文学作品应有的魅力,英语学习仅仅成为语法学习,孩子们没有机会通过英语体验看世界的乐趣。当然,除了正确处理读和说、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之外,学习者的兴趣、学习的环境也是决定外语学习效率的两大要素。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良性循环由此形成。
三、如何将英语儿童文学作品融入课堂教学中
把青少年文学引进我国中学英语课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04年,首都师大课外阅读调研小组在北京市18个区、县分别筛选200所不同层次的初高中学校(示范校和普通学校)进行“北京市初高中英语新课标累计阅读实施方案个案调研第三次普查”,结果表明,54%的英语教师认为组织课外阅读最大的阻力是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来实施。因此,必须得到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的支持,将英语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安排到正式的教学计划中。
1.引入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和新作品,让孩子们通过英语去感知世界。
语言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工具。由于没有新作品的引入,我们所使用的英语阅读资料的题材、语言老化严重,学生和教师逐渐失去了阅读兴趣。加上应试的压力、教学模式的陈旧和时间的短缺,学生和教师都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谈不上交流、分享读书的快乐。儿童的双语阅读问题,虽然针对的是英语学习,但实际上,目前的母语阅读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英语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其实就是母语学习中问题的进一步升级。考虑儿童英语阅读的原则和策略时,必须了解儿童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以及他们学习语言的方式。挪威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认为,成人已经失去了太多的从整体上感觉这个世界和在这个整体的世界中生存的能力,而儿童则拥有这一能力,对这个世界,儿童能“看个完整”。布约克沃尔德把儿童的这种能力,称为“恩戈麦”。他又说,儿童是“本能的缪斯”。儿童的英语学习,必须建立在儿童的“恩戈麦”和缪斯心性的根基之上,如此,英语学习才有源头活水。英语学习一定要有大量的阅读作为支撑。阅读什么?如果是幼儿和小学儿童,当然要给他们儿童文学作品,比如绘本、故事、童话等,而且越经典越好,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不能让他孤立地背单词。对此,托尔斯泰颇有心得。他认为,儿童需要的是一个从普通语言的上下文获得新概念和词语的机会。他说:“当他在一个基本上能够理解的句子中听到或看到一个不识的词,并且在另外一个句子中又一次发现这个词时,他对这个新概念开始有了一种模糊的观念,或早或晚他会觉得需要用这个词,而且一但用到了,那么这个词和这个概念便是他的了。”同时,不能给儿童非形象、非情感的读物,因为这样的读物,不能走进具有“恩戈麦”和缪斯特征的儿童的心灵之中。我们送到孩子手里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是经典和优秀的作品。我认为,除非有特殊原因,作品都不要缩写,我所看到的缩写基本都是一种损害语言和艺术生命的行为。其实,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契合他们的经典作品,如果成人找不到,则或者是视野不够,或者是判断尺度出了问题。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汉语学习,儿童文学作品的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积极引进新的外国少年文学作品,使书中的世界更加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心智水平和心理需求,其效果定会更加突出。
2.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转化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当学习者对学习有浓厚兴趣时,便会产生情感上的需要,从而促使其孜孜不倦地学习。因此,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应坚持将激发和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并将其作为英语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英语感受不同的文化,了解世界,思考自身及未来,在视野和精神上都得到提高,这样,学习的动力更足,能形成良性循环,往更高的层次上提升。其实,英语文学阅读是存在的,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些英汉对照和简写、缩写的读物,但缺乏针对性和指导,而且学校教育忽略了这一块。文学阅读与一般的英语阅读材料不同,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具个性、更丰富,地域文化色彩更浓,承载的信息更丰厚,需要老师指点,比如其中的风俗、俚语和作品风格等。这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老师不能仅仅掌握英语语法规则,还要提高文学修养,拓宽眼界,改变教学观念。读原汁原味的作品固然好,但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原著往往篇幅长、语言难点多,有太多的阅读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因为它们本就是为孩子写的,在趣味上贴近孩子,语言相对浅显,更适合孩子阅读。
3.教学中贯彻趣味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事项。
(1)活动要求适宜化
兴趣是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教师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不能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活动要求定得过高,超越了学生的接受水平,必然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在过重的学习负担中,所带给学生的学习的心理体验只能是一种焦虑,而不可能是轻松愉悦。英语学习的这种消极体验,不但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而且会产生一种对英语抵触、排斥甚至是厌恶的恶果,给学习者未来的学习留下不可估量的严重的后遗症。
(2)活动内容生活化
英语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他们熟悉的、可以感受和体验得到的。人们一提起现在的英语学习,大人小孩一并叫苦,成天地背,成天地默,成天地做题,还是只能读豆腐块文章。英语的表达训练变成了机械地对话、背诵,课内学的英语一出教室就无用武之地。为什么不组织学生读书呢?为什么不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世界呢?这样学生不就可以使用英语了吗?这不比让他们干背买东西的对话强吗?读了小说中的购物情节(如《百万英镑》),不就学会了购物所需词汇吗?加上讨论和表演,学生很快可以把购物情节内化,记忆得到加强。
(3)活动形式多样化
除了教师讲授,课堂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在英语教育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如角色扮演、个人或群组读书报告、配音等来愉悦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
(4)活动评价的及时性
成功的体验无疑是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成就感的获得会使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决心更加强烈,他们就会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进步就会更大。在活动中,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多正面肯定、支持学习者的表现,尽可能让学习者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四、结语
总之,引入经典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丰富多彩的世界,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有趣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活泼的过程,会使学习者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参考文献:
[1]Lukens,Rebecca J. A Critical Handbook of Children’s Literature.7th Edition. Boston:Pearson Education,2003.
[2]Tomlinson,Carl M.& Lynch-Brown,Carol. Essential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2n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6.
[3]Eisen,Armand, Ed. A Treasury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Boston:Ariel Books,1992.
[4]Seuss,Dr. One Fish,Two Fish. New York:Random House,1960.
[5]Seuss,Dr. The 500 Hats of Bartholomew Cubbins.New York:Random House,1965.
[6]De Sant-Exupery,Antoine. The Little Prince.Translated by Richard Howard.Orlando:Harcourt,INC,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