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贸易研究

国际贸易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贸易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贸易研究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第1篇

1.1国际贸易总体最优模型确定

在不考虑贸易顺差或者逆差的前提下,如何根据单一国家和其所有伙伴的出口产出函数来决定其对应的最优化国家贸易策略?我们将这一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也就是求解如下最优化模型。说明:变量K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资本投入的上限;变量L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劳动力投入的上限;变量A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技术投入的上限;变量OiA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其它投入的上限。如果能对式(6)所表述的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得到具体的结果,我们即可得到四种要素投入在不同出口国的分配比例,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该国贸易出口的最优化问题。对于该问题,采用直接求解的方法很难得到对应的最优化求解。如果将其分解为单个问题,即下述所描述的单边国际贸易模型,则存在一种可行的理论求解路径。

1.2单边国际贸易最优模型确定

如何实现针对该贸易对象的产出函数确定最优化配置呢?可以通过求解如下模型得到:式(7)所表述的模型即为单边国际贸易最优化模型。下面我们将具体给出式(7)所描述的最优化模型求解结果与式(6)所描述的最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如果存在,其具体关系如何。

1.3总体模型与单边模型的对应关系

为了使本处的分析更加清晰,我们首先给出结论,然后再进行对应的证明。结论为两个:式(6)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一定是式(7)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即为式(6)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下面我们依次证明这两个结论。①式(6)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一定是式(7)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为了简化分析过程,我们将式(6)所表述的模型转化为单约束的模型(具体参见公式8)。进行这种转化不会改变模型的原有结构,只是为了解决分析空间。这两者的分析之间本质上是一致的。由于该模型为单约束模型,且符合KT条件(这是因为产出函数为下凸函数,这一点在第一部分已经证明)。所以可以利用KTT定理将式(8)所表述的问题转化为如下问题:min:φ(Yμ)=-(j=1ijYi-j-μ1′(j=1ijKi-j)-Ki)(9)对该问题求解,得到互补性条件和异质性条件,具体如下:式(11)中两个条件及对应公式(10)中的第一个条件、第三个条件。由此说明,式(6)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一定是式(7)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②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即为式(6)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利用上述分析结果知道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分析结果知道式(11)是成立的。将此结论与式(10)进行对应,发现,如果给定一个条件的话,就能使式(11)成立,此对应的条件为如下公式:j=1ijKi-j=Ki(12)这就是说明,当约束条件,及式(12)成立时,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即为式(6)的最优化分析结果。

1.4单对象的总体模型最优发展路径的理论求解

通过前述的分析,我们明确了通过单对象的单边国际贸易模型的最优解求解,可以得到单对象的总体国际贸易模型的最优解。min:φij(Yμ)=-(Yi-j-μ1′Ki-j)s.t.Ki-j>0(13)由于式(13)中的国际贸易产出Yi-j的函数形式是确定的,同时资本的投入表述形式Ki-j也是确定的,只有数值μ1是未确定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μ1的数值,使得求得的要素最佳投入量符合最优值的要求。从式(14)可以看出,我们提前设定一个可能的最优值μ1,以此值作为依据,对式(14)进行最优值求解,即可得到对应的单边贸易最优解。将单边贸易最优解均求得,即得到对应的最优解Ki-j。将上述结果汇总,得到j=1ijKi-j。如果该数值小于Ki,就说明之前所设定的最优值μ1过大,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减小,以重新进行最优的Ki-j求解。如果该数值大于Ki,就说明之前所设定的最优值μ1过小,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增大,以重新进行最优的Ki-j求解。按照上述两类调整方向进行调整,直到出现:j=1ijKi-j的数值等于Ki时,就说明之前所设定的最优值μ1与实际最优值一致了。

1.5多对象的总体模型最优发展路径的理论求解

此处我们首先以两个国家,国家i和国家l为例,就其如何进行最优多国贸易展开研究。需要注意,这里国家i和国家l是有双边贸易交往存在的。按照前述分析,国家i和国家l的最优国家贸易模型如下:说明:变量说明与前述一致,不再赘述。利用前述的分析结果,我们即可得到对应的最优解。将其中的国家i和国家l之间的国际贸易数据提出,即可得到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顺差或者逆差数据。说明:变量Gapi-l代表国家i针对国家l的贸易差距;变量Gapl-i代表国家l针对国家i的贸易差距。按照国际贸易相对平衡的要求,一国对另外一国的贸易顺差不能过大,否则会破坏国际贸易的平衡性与稳定性。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参见杨小凯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不再赘述。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对两国间的国家贸易差距设定上限值,当分别计算所得最优国家贸易数据(即通过公式15和公式16得到的贸易数据)得到的贸易差距在此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则保持原有模型结果不变。但是如果得到的贸易差距在超出此可以接受的范围后,则需要将超出国的贸易模型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使得其针对对等国家的贸易数据下降到上限值;对于另外一方,则需要增加其对该国的贸易数据,增加的数量为对方减少的数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求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国际贸易交易数据。将这一方法针对每一个国际贸易参与对象的所有贸易交易伙伴展开,利用遍历分析的方法,就可得到具有帕累托最优的国际贸易交易最优结果。这里所说的帕累托最优是指各国开展的国际贸易均是在保持其贸易差距相对可接受的范围内展开的贸易;最优结果则是其国家贸易开展均是对其资源配置的最为有效的分配方案。由此我们即得到了“多对象的总体模型最优发展路径的理论解”。

2结论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第2篇

1、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在继续升级。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机电产品的出口2012年同比增加了8.7%,占出口总值的57.6%,较2011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而同期“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则下降了7.4%。

2、进口商品的结构在进一步优化。2012年我国进口消费品增长了12.7%,而同期进口的能源资源类的产品增长了10.5%。进口的消费品、能源资源类的商品增长较快。

3、国家对外贸易的方式更显得灵活。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比重在减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的货物在快速增长。2012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下滑了0.9个点;加工贸易进出口占34.8%,下滑了1.1个点。

4、质量提升、效益提高。2012年我国外贸出口价格总体上涨了2%,而同期进口价格总体下跌了0.7%,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02.7。出口价格总体在上涨,进口价格总体在下降。

二、我国的对外贸易承受的压力或者是不利因素

世界经济增速长期低位徘徊,致使制约我国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

1、外需的疲软、订单的下降。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持续萎缩,失业率屡创新高,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市场的需求明显不足。

2、贸易摩擦持续增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呈日益增多的趋势。同时,我国自身在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

3、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面临的外贸环境恶化。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频频效仿,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涉及的产业在不断扩大,这使我国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也趋于恶化。

4、我国的内需走弱,进口的动力不足。国内经济自主的持续减速和直接利用外资规模的下降,导致了对进口需求的抑制。2012年,如果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我国实际进出口的物量仅增长了5.7%,这比2011年回落了5.9个百分点。

5、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凸显。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我国能源供应受国际制约较大,经常因价格变动遭受巨额损失。

三、国际贸易风险防范途径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积极应对,重点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努力完善出口退税等财税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提高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开展跨国经营的能力;要有针对性地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外贸经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完善反危机的贸易机制。大力增强在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组织中的话语权,适当降低经济发展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维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合理比例;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外贸伙伴,特别要适当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份额,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我国要把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作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生产业,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同时加快国内服务业开放的步伐,逐步放宽金融、电信、保险等服务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加快发展旅游、建筑、运输等优势服务业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加工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4、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出口品牌发展战略,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同时要规范外贸经营秩序,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自律作用,引导企业合理安排进出口。

四、结束语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国际贸易融资概述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企业在贸易过程中,运用各种贸易手段和金融工具增加现金流量的融资方式。是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进行的融资。在国际贸易中,规范的金融工具为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方式有保理、信用证、福费廷、打包放款、出口押汇、进口押汇等。

(一)国际保理融资。国际保理融资是指在国际贸易承兑交单、赊销方式下,银行或出口保理商通过行或进口保理商以有条件放弃追索权的方式对出口商的应收账款进行核准和购买,从而使出口商获得出口后收回货款的保证。

(二)福费廷。福费廷也称票据包买或票据买断,是指银行或包买人对国际贸易延期付款方式中出口商持有的远期承兑汇票或本票进行无追索权的贴现。

(三)打包放款。打包放款是指出口商收到进口商所在地银行开立的未议付的有效信用证后,以信用证正本向银行申请,从而取得信用证项下出口商品生产、采购、装运所需的短期人民币周转资金。

(四)出口押汇。出口押汇是指信用证的受益人在货物装运后,将全套货运单据质押给所在地银行,该行扣除利息及有关费用后,将货款预先支付给受益人,而后向开证行索偿以收回货款的一种贸易融资业务。

(五)进口押汇。进口押汇是指开证行在收到信用证项下全套相符单据时,向开证申请人提供的,用以支付该信用证款项的短期资金融通。进口押汇通常与信托收据配套使用法。开证行凭开证申请人签发给银行的信托收据释放信用证项下单据给申请人,申请人在未付款的情况下先行办理提货、报关、存仓、保险和销售,并以货物销售后回笼的资金支付银行为其垫付的信用证金额和相关利息。

二、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分配不平衡。为国际贸易提供资金融通的银行其一为各商业银行,其二为政策性银行。相比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雄厚,但他们做的多为期限短、流动性强、金额小的贸易融资;而对于政策性银行,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风险由国家来承担,就可以做那些中长期的贸易融资。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来源出现了结构性不平衡。

(二)担保难问题仍是制约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了解,由于外贸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大多数外贸企业在办理贸易融资时,即使在授信额度范围之内,也被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因外贸企业普遍存在可供抵押的资产不多、能提供保证的单位难找的问题,担保条件难以达到银行要求。所以,担保难是外贸企业在办理国际贸易融资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融资方式简单,融资对象集中。目前,国内各银行办理的业务主要以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为主,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而相对较为复杂的保理、福费廷等业务则开展有限。如福费廷是一项无追偿权的贸易融资方式,对外贸企业而言,可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加速资金周转,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且不占用企业授信额度。但目前各银行对这项业务开发不够,业务额极其有限,很难满足企业需要。

(四)审批程序繁多,操作流程不畅。不少企业反映。申请国际贸易融资所需程序复杂、手续繁杂,办理期限较长,效率较低,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给办理业务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审批等同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忽略了贸易融资的业务特点,缺乏一套符合其特点的快速、高效的审批方法。有时甚至出现货款已经收回,融资申请还未批复的尴尬局面。

(五)缺少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涉及的风险较为复杂,但它们是可以预测和防范的。然而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和防范措施,并没有在企业中得到具体的应用。

(六)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易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发生法律纠纷。国际贸易融资由一种传统的融资方式,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然而在我国,却存在着与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不相协调甚至是相冲突的情况,违规操作的事件时有发生,法律纠纷不断。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国际贸易融资信贷力度。在银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做好传统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同时,进一步推广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出口保理、福费廷等新兴产品及目前使用不多但前景广阔的产品,同时降低贷款利率,减轻企业成本压力。另外,银行还应利用国际业务方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对外贸企业的业务培训和风险提示,充分发挥好理财顾问的作用。

(二)探索建立适应外贸企业经营特点的信用评级与国际贸易融资贷款审批制度。建立外贸企业信用等级制度,科学合理地反映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创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授信管理新模式。在进行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外销渠道、经营者素质、结算方式、产品科技含量、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审查,对基本面好、有订单、有市场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国际贸易融资支持。

(三)提高金融机构贸易融资能力。国家直接向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或利用国际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内出口信贷机构的信用和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扩大贸易融资。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也可以通过回购协议向我国银行或进口商提供外汇资金。

(四)帮助企业解决国际贸易融资担保问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由于存在贸易背景,又有物流保障,信贷风险总体上低于普遍融资。因此,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建议银行适当降低国际贸易融资的担保要求。重点考察贷款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保证外贸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以控制风险。同时,建议省里设立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资金,专项用于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担保,帮助企业解决担保问题。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相互促进;互动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国际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深入实施,我国国际贸易更是步入了多元化的轨道,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尽管我国物流产业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地进步,但由于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国际物流同样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互动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会对我国国际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促进关系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并从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整体情况入手,运用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互动发展。

1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水平一直都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要深刻认识到,目前我国国际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我国国际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薄弱,尽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物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尽管我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但国际物流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到位,特别是很多物流企业还没有采取“国际化”发展道路,国际物流整体运营能力有限的问题突出,这必然会制约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国际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从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国际物流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很多物流企业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服务“一带一路”等诸多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系统的设计,国际化发展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由于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尽管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已经对国际物流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且也制定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扶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但如何正确处理好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促进关系,既是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也是物流企业未来的重大发展机遇。

2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促进关系

2.1国际贸易能够拉动国际物流。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既推动了我国国际经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国际物流的发展,特别是从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国际贸易的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以江苏省为例,2001年我国进出总额为513.55亿美元,贸易货物吞吐量为5577.18万吨,而到了2015年,这个数据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出口总额达到了5456.14亿美元,外贸货物吞吐量则达到了39766万吨。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更多的物流企业涌入了国际市场,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从国际物流的整体运营情况来看,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深入分析我国国际物流的整体发展情况,尽管能够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而且也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国国际贸易的需要,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来看,目前我国国际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从国际贸易来看,其驱动效应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国际贸易在拉动国际物流的发展方面仍然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国外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国内物流企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很多国际贸易企业也缺乏对国际物流的高度重视,因而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还没有对国际物流体系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必然会制约国际物流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拉动作用也相对比较有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在强化国际贸易运营模式创新方面取得突破。2.2国际物流能够支撑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十分强大的支撑作用。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须有健全和完善的国际物流作为基础和保障,从发达国家特别是国际贸易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看,普遍都十分重视国际物流体系建设,而且也进一步强化了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支撑功能,比如很多发达国家都构建了具有全球化特别是国际物流支撑体系,而且物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意识和水平也比较高,这对于促进本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功能。从我国国际物流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尽管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我国国际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比较滞后,特别是从国际物流来看,海运是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国际联运体系建设,但目前我国在国际联运方面仍然相对比较滞后,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港口功能建设等都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港口物流园的发展还没有形成比较过关的运行模式。由于我国国际物流的整体发展能力还没有达到更高的水平,因而对国际贸易的支撑作用仍然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特别是国际贸易企业、物流企业正视这一差距和不足,努力推动二者的互动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条件。

3推动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互动发展的对策

国际贸易研究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逐渐被作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以及贸易产业来认识,然而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还远远没有达到协调与完善,一些国家就利用环境因素来构筑新的绿色贸易壁垒。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引言

“绿色贸易壁垒”简称为绿色壁垒,又称环保壁垒,生态壁垒等,指的是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的带有歧视性或对正常环保并无必要的贸易障碍,或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绿色壁垒是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造成了越来越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突破这一绿色壁垒,就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的重点。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虚假性。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名,顺应了全球范围内保护环境的趋势,但它实际上是限制进口地制造贸易障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第二,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已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忽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以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提出过高的标准,导致更多的不平衡。发达国家甚至提出远高于国内标准的标准,搞双重标准,这更加剧了不平衡性。第三,隐蔽性。种种绿色贸易壁垒借环境保护之名义,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规定、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之中,成为进口国拒绝外国产品的借口。第四,广泛性。绿色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以及限制,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绿色保护措施还有不确定性以及可塑性,在实施时的过程中容易受发达国家的刁难和抵制。第五,坚固性。即根据本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超高标准制定,先入为主,制造进口品的消费障碍,具有坚固地限制进口的堡垒作用。发达国家突出了“环保例外权”,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规则之一,试图通过多边协议来限制贸易保护政策。

二、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意识。

我国企业要冲破绿色壁垒,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而高环境标准国家将会从善待环境的技术和产品中获利,从而在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占据强势地位,在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力。所以,我们更应该全面认识绿色贸易的性质,既要认识绿色贸易规范条件的积极作用,又要分清某些国家寄寓于其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使我国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当然,顺应这股绿色潮流必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而这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转贴于

第二,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

环保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其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此外,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使得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具潜力与市场。我们应根据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执法,对外贸活动中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依法严格惩处,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同时,推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另外,必须加强对各国环保法规、环境标志制度的研究和信息搜集,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为出口企业和外贸部门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咨询,促进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生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第三,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活动,共同抵制绿色贸易壁垒。

目前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可利用有关条款联合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保护而采取的日益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及歧视性政策,保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应通过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制定公平合理的贸易与环境新规则。虽然在遭到发展中国家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仍坚持把环境问题纳入新一轮的WTO谈判中,但有一现状是不能忽视的,即在WTO的140多个成员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已占3/4的绝对优势。只要发展中国家齐心协力,共同协调和合作,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那么WTO是不能也不敢漠视绝大多数成员的这一要求和呼声的。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同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开展和参与有关国际环境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扩大我国在国际环保和贸易立法方面的影响,并利用多边合作和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对抗那些不适当的绿色壁垒,减少因环保问题引起的贸易摩擦,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四,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

一是重视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IS0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二是积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只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才是合格产品,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宣传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制度。向企业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在认证程序上指导和帮助企业,不收费或低收费。

结束语

综上而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绿色贸易壁垒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措施。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一定会取得反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黎友焕,新贸易壁垒浮出水面[J]经济导刊,2008

[2]翁鸣,不可低估的绿色壁垒[J]国际贸易,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