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两个基础加一个临床”的模式,即中医基础课程和西医基础课程加中、西医临床课程,学时各占1/3。结果是学生对现代医学体系掌握得不够全面,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掌握得不太熟悉,对中、西医理论不能够融会贯通,对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揭示疾病的内在本质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没有完全体现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在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两个基础课程没有什么争议,关键在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又是重中之重。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课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1培养目标茫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要是面向中西医结合五年制本科阶段教学。对中西医结合本科的培养目标目前仍不统一[1],北方某中医药大学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本临床技能与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和一定西医学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中医临床专门人才;而南方某医科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保证他们有适当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中西医临床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郭勇等[2]对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能继承传统中医精华,又能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并且能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有机结合并熟练地应用于临床的现代中医人才,成为新时展的迫切需求。以上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均不统一,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仅在于精通中医和西医两门医学,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两种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机械地堆砌杂糅在一起。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课程中,也经常遇到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扰: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感觉很茫然,由于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学习起来也感觉非常吃力,很难实现两种思维的转换,更不用说是结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实行“减负”的教学改革,而“减负”的重中之重又在于减轻学生两种医学思维转化和结合的思维负担,这不仅是教学者的难题,也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1.2教材建设不完善
目前中西医结合教材的内涵与真正体现中西医结合仍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它们都涵盖了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部分内容,各论中每种疾病都分别列出中、西医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但均未能较好解决中西医结合理念与内涵问题,存在严重的“中”归“中”,“西”归“西”的问题,教材存在着概念不够清晰,内容结合的少,凑合的多,夹生现象明显;教材编写上欠精炼扼要,重复的篇幅多,有关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3]。
1.3临床基地缺乏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床基地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中医学的师承教育很难实施。临床基地的缺乏也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缺乏临床的切身体会,学生很难深刻地体会课本的知识,很多内容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2教学改革探析
对以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进行以下初步的教学改革探析,希望为中西结合内科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2.1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总体计划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培养目标有3点:(1)熟练掌握西医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2)熟练掌握中医常见病症的证治方药;(3)实现中西医的融汇贯通。
2.2整合课程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目前教材的编写大多是将每种疾病的中西医内容放在一起,如果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都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成两种思维的转化和结合就比较困难,而且每一种疾病的中西医认识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笔者尝试提出“先分后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先分别讲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的内容,最后讲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一共分三部分讲授,中医内科学由专门的中医学老师讲授,西医内科学由专门的西医学老师讲授,中西医结合部分由资深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讲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前两部分重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狠抓学生的记忆牢靠程度,最后一部分重在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中西医的融会贯通。
2.3总结选择“结合点”,开拓学生思路
在中西医结合部分,可以采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由于中西医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也不是毫无关联,在很多认识上两者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要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引导学生以这个结合点进行思维散发,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此“结合点”也就是中西医两种思维的结合点,是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此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解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还可以引用王树人先生提出的“象思维”,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原创性思维,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象思维首要在“察象”,此“象”,可有象有形,也可无象无形。有象有形者,取自然之形;无象无形者,取自然之理。前者取自然之“图像”,后者取自然之“法象”[4]。如在中医心系病症的讲解中,对于初学的学生可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不寐、癫狂也属于心的病症,不是属于脑吗?这就犯了中西医概念混淆的错误,也是很多初学面临的困扰,如果老师引导学生从功能象,即“法象”来思考,思路将会明了很多,例如,脾主运化是中医脾脏的一个功能象,而在西医学中各种消化腺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因此此两者有共同的功能象,也就是中西医的结合点。
2.4加强实践,注重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培养
1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理论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平衡观是其主要的特点。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其指导观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代表着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脏腑间、气血津液间的动态平衡观,五行学说代表着机体内部的多系统、多层次相互间的联系观,因此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联系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融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性、联系性,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系统论思想。可见中医学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符合系统论。
2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各自的理论特点及不足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5]。由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西医学和中医学是可以相通的。由于两个医学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也各具特点和不足。从两者特点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是可以互通的,方法论是可以互补的。
2.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1.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西医理论是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他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从医学的形式看西医学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它以客观、具体、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西医学把单元结构作为其理论基础,把单元结构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把以还原论为指导的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西医学简单理解为“元”医学。西医这种纯技术的还原论的研究方式促进了人类医学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多数传染病被有效控制、多数疾病找到了诊断治疗的方法,人类平均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
2.1.2西医学理论的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学这种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把生命视为一个线性的系统,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推导生命活动、推导生理病理、推导治疗手段的还原论方法日见其局限性。有时单纯的还原分析难以导出由一些随机、综合因素所引发的变化和产生结果的机制[7]。例如,生物体活性的理解,按线性关系从无活性不能得出活性;没有组成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复杂系统的概念,则难以理解活性[8]。由于还原论过于强调新发现、新技术,新的技术常常以市场为导向而忘记了医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其片面性、局限性是难以避免的,例如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防治方法的认识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诊断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创新技术产生的成果被快速产业化运用于临床,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提供了理论庇护。其产生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这种非人性化的局限性是以单纯的技术至上的还原论的哲学观指导下的西医自身无法解决的。
2.2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2.1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以阴阳平衡观为指导,以五行相关学说为联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以阴阳平衡为指导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是以平衡观、联系观为基础的。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衡”医学。
2.2.2中医学理论的不足中医理论系统观思维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我们必须看到系统论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核心内涵是需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由于中医理论对还原论思想有着先天不足,过于依赖系统思维,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结构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微观结构的研究,常常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笼统的缺陷,面对蓬勃发展的西医科技,常常显示出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否则这种系统论的研究只能是一种“暗箱”。
2.3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与不足
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研究、解释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来评价中医诊断和疗效,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药(药理分析、组方成分分析),以中医的疗法补充西医治疗或用西医的疗法补充中医治疗,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诊治,这些中西医结合方式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互补,对中医科学性论证及对中医理论的局部观点的证实,以及对中药组分分析,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较庞杂不够系统,且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其主体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中医药处于被动从属和被检验和验证的地位用还原论方法指导中医药现代化。由于缺乏有效的医学思想和创新医学理论的指导,中医与西医在医学指导思想和医学基本理论层面上的结合非常有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所以中西医结合目前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结合研究。
3创新理论的医学哲学基础
3.1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世界观
由中西医学理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的“衡”医学特点,其研究方法倾向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具有与系统论相符合的医学哲学观。西医理论具有以单元结构观的“元”医学的特点,其发展受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较大,具有与还原论思想相符的医学哲学观。从当代的哲学观看,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机械唯物主义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的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在医学理论的世界观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样可以把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世界观。
3.2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方法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方法论的局限性,都不具备引领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重任。我们把西医理论以解剖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元”医学特点与中医理论平衡观为基础的“衡”医学特点进行融合,形成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统一的“元衡论”观点。“元”是西医理论的精髓,是结构单元的简称有形态的、结构的内涵,是以静态的、孤立角度研究人体;“衡”有阴阳平衡观的基本内涵,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有平衡的、联系的、动态的内涵,是以联系的角度研究人体。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结构单元为研究基础的人体平衡观。包括整体单元结构、层次单元结构、单元结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状态。用它进行医学研究就可以形成兼顾点(单元结构)、线和面(层次单元结构)、立体的(整体单元结构)多维研究思路,可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内容,完善中医的科学内涵,弥补西医学重技术轻思想,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足。使对疾病的分析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用它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可以有效地兼顾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等。可以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用于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研究。
3.3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
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见表1。
3.4试用“元衡论”指导临床医学研究
痤疮有着复杂的病因病机,我们曾经以“元衡论”对痤疮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痤疮的发病是由于三个层次的内在平衡失调共同作用产生的,性腺雄激素循环为第一层次,皮脂腺皮脂循环为第二层次,微生态循环为第三级,当他们的循环保持平衡时,人体不会发病,当第一个循环被打破,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第二层次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皮脂分泌增加,进而导致第三级循环的微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痤疮。这三个循环由第一层次到第二层次到第三层次分别由雄激素、皮脂参与介导,构成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发展的病理过程[9]。我们根据病因病机特点,有针对性地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针对皮肤微生态、皮脂腺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等进行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复发。同样的道理,遇有复杂难愈的疾病,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元衡论”思维进行临床研究,例如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的、顽固的、反复不愈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医学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医学上一般认为静脉性溃疡的病因是静脉曲张后静脉机能不全,静脉长期淤血,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最后因轻微外伤或感染形成溃疡[10]。但通过我们的一组研究可知,以上情况只反映了病因的一个方面,静脉性溃疡除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外,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与下肢淤积性皮炎、足癣、甲癣、反复发作的丹毒、甲沟炎、心衰、糖尿病等均有一定关系[11]。从“元衡论”观点看包括三个层次的失调:①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②慢性足部真菌感染—反复引起丹毒—淋巴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③淤积性皮炎—外伤感染—微生态失调—皮肤溃疡。可见静脉性溃疡的发生是有多层次病因导致的,其反复不愈、顽固难治是由该病病因的多样性和病情的复杂性决定的。通过给以相应的针对各层次的综合治疗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大幅提高疗效,并且可以有针对性防治复发[12]。
中医现代化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五年制中医高等教育存在毕业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转行率高、人才浪费等诸多缺陷,不能满足中医药发展战略的需求;应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创办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中医高等教育的质量,为中医现代化培养人才。
关键词:
中医药;高等教育;现状;对策
现代医学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带动下发展迅猛,但中医药却未能得益于现代科学方法与相关科技的巨大能量加速发展或创新,踯躅不前。面对现代医学的挑战,中医药事业迫切需要具有开放性思维、能够高效地汲取现代科学力量、释放原有方法学局限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中医高等教育应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学术态度,借国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政策执行之机,走出旧的范式,开展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传承中国传统医药的同时,为中医药逐步实现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一、我省中医高等教育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五年制中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确定
我省五年制中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二并举、三兼顾、四方向”。“二并举”是指中西医并举;“三兼顾”是指通过五年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为毕业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四方向”是指毕业生能够在中医药相关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培养目标看似大而全,中西医并重,面面俱到,实际却是定位模糊,过于理想,没有考虑到实现培养目标的可操作性。看似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实际上,学得不透、不专、不精,结果必然是每个方面都做不好。
(二)五年制中医本科,学制太短,毕业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
我国的中医本科教育,是高中后教育,学制5年,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中西医课时比例为6∶4,西医课程学时少,学习不系统,且临床课程缺少实践环节,从而出现中医本科毕业生的西医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尚不如临床专科毕业生的现象,即所谓的“西医不通”。而中医不精的主要原因是虽然中医课程门类齐全,但是中医课程学时量(包括理论讲授、临床见习和实习)偏少,未能培养扎实的辨证论治思维及临床能力。中西医因方法论的不同而属于不同的学术体系,学生入学时普遍匮乏中西医常识,五年制本科的中医高等教育是中西医课程穿插学习的模式,极易造成学生的中西医学知识结构的混乱,难以使学生构建系统的医学思维模式;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实践中根本无法正确运用西医理论知识辅助中医辨证论治,只能是割裂中西医理论而进行诊治疾病。
(三)中医专业毕业生转行率高,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自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中医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比率很低,与同期临床医学毕业生相比,中医类(含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致使中医本科毕业生转行率居高不下。根本原因在于中医的日渐式微和中医市场的不断缩减,社会上中医岗位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严重失衡。
(四)中医保守派对中医现代化缺少正确的认识
中医、西医都是以人类健康和疾病为研究对象,但却各自拥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其基本理论及临床实践存在巨大差异,缺少共同语言,造成了中西医之间交流的鸿沟。保守派中医认为中医看病,应该是纯粹的四诊八纲辨证施治,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纯中医”。“医无新旧,理直为用;药无中西,唯效是崇”。如果不分病情,仅用中医诊治,为了中医特色而特色,远不能满足患者求医问药的需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易经》指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医易同源,针对中医日渐式微、靠国家政策保护的现实,现代中医应该学习《易经》智慧,汲取现代科学知识来发扬光大中医药学。
二、中医高等教育要为中医现代化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一)当前河北省中医行业现状
中医诊疗活动是应用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的医疗服务,也是一种可以交换的“商品”。任何商品,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才能支撑其生存、发展。在与现代医学的医疗服务竞争中,纯粹的中医医疗市场不断萎缩,除中医诊所之外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市场的压力之下早已开始了中西医结合之路的探索。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借助现代科学的诊疗手段指导辨证施治等。我省中医院也不例外,但是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相比,无论在重点学科建设还是门急诊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广州中医药大学拥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2个二级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且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河北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仅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远远落后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且不具有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门急诊量在广东省内所有医院中连续几年位列第一,2013年其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全年门诊量超过700万人次,是全国服务患者人数最多的医院。对比之下,我省中医院2014年的门急诊量为58.8万,不到广东省中医院的十分之一。
(二)中医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医学,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近年来,现代西方医学汲取了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干细胞研究、生物晶片等基础研究成果,展示了其飞跃发展的巨大能量。在中医疗效与西医疗效的竞争中,西医“毫不客气”地将本来属于传统中医治疗具有优势的项目纳入囊中。如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原本是中医疗效优于西医,但是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使得西医能够成批次、成规模地为患者解除疾患。而中医学发展迟缓,即便提出新理论,也是旧瓶装新酒,围绕传统中医理论,没有与现代医学、科学相结合,难以建立较牢固而长远的认受性和公信力。现代医学从现代科学中汲取了养分,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在中西医学疗效竞争、争夺市场份额的道路上,现代医学是不会停下脚步等待中医发展的。面对挑战,国家提出了中医药要逐步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方针,为中医药的生存与发展指明了道路。为此,中医药学一方面要有效地汲取现代科学的力量,释放原有的方法学上的局限;另一方面则是借鉴现代科学的严谨性建立客观而有公信力的评价与规范体系。只有这样,中医药才能走出旧的范式,有可能登上一个与现代医学能够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
(三)中医高等教育应为中医现代化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中医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发展中医学,不仅需要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学贯中西的复合型人才。仅仅学习传统的中医知识与临床技能,即便是提出什么新理论、新观点,如果没有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指导,也仍然是对传统固有学说的自辩,无法与主流医药界沟通,难以获得主流医药界的认可,只是传承没有发展。《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省内中医高等教育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发展中医科学、促进中医药逐步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三、我省创办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五年制中医本科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针对五年制中医高等教育的缺陷与不足,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的需求,课题组认为应创办“5+3”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模式。随着学制的延长,一是可以解决中医类毕业生多年以来存在的“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问题。二是更加注重临床实践,体现了医教相长,学以致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一)创办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与国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政策相契合
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文件),2015年全面启动“5+3”模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题组提出的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相契合,是深化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我省中医高等教育的软硬件设施能够满足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的需求
创办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必须有相当水平的软硬件设施支撑。我省唯一的中医院校———河北中医学院,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拥有中医诊断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且拥有一批学识渊博、享有盛誉的专家教授;还拥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中医药科学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21所,实习基地6个。从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及附属医院等方面分析,能够满足八年制中医人才培养的需求。可以在硕士研究生的招收计划中,从中拿出部分指标进行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改革探索。
四、创办我省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的建议
(一)大类招生、分类培养、造就具有开放性思维的复合型创新型中医人才
第一,创办八年制中医高等教育,中医专业和中西医临床专业按中医大类招生。中医大类下分设三种培养模式:目前的中西混修、先西后中、先中后西。每一种模式对应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西混修的培养模式基本采用目前的中医专业的培养方案,同时开设中医与西医课程,5年后在取得中医学士学位后,进入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先西后中的培养模式设计是入学后先修西医课程3年(其中包含半年左右的临床实习),基本达到准临床医学本科水平,以改变中医毕业生“西医不通”、不能正确应用现代医学知识服务中医临床的现状。此后,专门进入中医专业学习阶段,本阶段穿插中西医结合的专题讲座,后3年进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引入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由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爱好及今后发展方向权衡选择导师以跟师学习。先中后西的培养模式设计是入学后先修中医课程3年,从一年级开始双向选择导师并跟师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之后进入2年的西医课程学习,后3年进入中医或中西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第二,对每一位学生建立跟踪档案,对学生在校及毕业后情况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统计分析,对比选出既能传承中医药又能结合现代医学将中医药发扬光大的最佳模式,在时机成熟后进行全面推广。
(二)建立淘汰制和分流制,以提高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高水平的临床医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随着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难度不断增大,有的学生对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产生了畏难心理,从而对专业的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八年制学生进行淘汰和分流,根据学生意愿并经学校学位委员会考核合格,可以经5年学习后获得中医学士学位及中医本科毕业证书;或转入科学硕士阶段学习,加修分子生物学、科研方法等课程,掌握现代科研思路及实验方法,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储备科研人才。引入淘汰制及分流制,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中医毕业生转行率。
(三)整合省内优质医疗资源,为培养我省复合型创新型中医高等人才创造最佳条件
中医专业及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生的西医不通的原因,除西医课程课时少、不够系统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西医临床实习的医院多为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其西医临床诊疗水平远不及三甲及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传承中医药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扬与广大,是“扬弃”,离不开现代医学。八年制学生应该有三甲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实习的经历,只有通过高水平的西医临床医师的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西医功底。但是,河北中医学院的附属及教学医院中目前尚无三甲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三甲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多为西医院校的附属或教学单位,更愿意接受河北医科大学等西医院校的临床专业学生。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整合省内优质医疗资源,对接纳中医专业学生进行临床实习的三甲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给予财政补贴,使未来的中医师在传统的“望、闻、问、切”之外,能够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进而提高诊治水平,为我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中医高等人才创造最佳条件。
作者:王怀福 单位: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施赛珠.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点看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12):3-4.
【摘要】 中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上,立足于中医学自身的思维规律,探讨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指出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现有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现代中医思维体系。
【关键词】 中医学 思维方式 中医学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纽带。但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现代医学医疗手段的进步,尤其是诊疗技术的日益提高,使传统中医药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扬中医药学,使之融入时展的洪流,并走向世界,继续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是广大中医药同仁和所有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林立,各有千秋,在此笔者略抒几点建议,与同道探讨。
1 立足中医自身思维
李政道博士说: “生命是宏观的,但20 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1]。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2]。
1.1 教育方面 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第一,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第二,调整中西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第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琴棋书画等知识。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第四,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第五,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 科研方面 首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目前,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这样就忽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从而偏离了中医思维,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比如,从1958年开始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建立一种被中西医界都认可的证候模型,更没有从微观上得到公认的、作为某证诊断辨证的 “金指标”,中医基础研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突破,这可能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1.3 临床方面 运用中医思维诊治疾病。以中医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今,中医临床中采用的主要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还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中医的传统思维,偏向了现代医学的还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诊疗西医化,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应积极培养中医师运用中医临床思维的能力,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
2 变革创新,构建现代中医思维
2.1 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中医学从其诞生就 “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8]因此,传统中医思维方式,本质上属于一种系统论思维,只不过那时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现代科学的介入,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思维。传统中医思维与现代系统论思维存在时代差距。现代系统论思维是以还原论思维为基础,在对还原论思维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还原论思维的合理因素,用全新的内容弥补了还原论思维的缺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医学的系统论思维没有经过还原论思维的发展阶段,缺乏对人的还原研究的必要基础,虽然没有陷入还原论思维的局限,但是也没有得到还原研究的支持,难以冲破整体论思维的束缚,因此,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的认识虽然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却不清楚,达不到现代系统科学的精确、严格程度。因此很难被现代人接受,从而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
从传统中医的朴素系统论思维, 转变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是中医现代化的需要。运用现代系统的思维方式, 在宏观层次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宏观层次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采用电脑技术, 在临床模拟实验中, 对传统中医整理、重组,使其达到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法水准能进行逻辑实证的判决性实验的宏观中医学。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
2.2 发展系统分析方法 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中医学没有发展西医学那样的分解研究,但发展了 “在思维中” 把人的疾病的属性、功能、特征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而且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例如,“辨证” 是对证候的分析,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不同系列进行,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分为67门、1739种病候。事实证明,中医学发展了自己的分析研究,说中医学没有分析研究的论点不符合实际。
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的最大差距,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还原思维基础上。因而中医理论在上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还必须吸收先进的分析思维方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的控制因素中注入新的基因,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寻找中医理论在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指导下,对人体整体功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体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的实验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其辩证逻辑体系。这是中医理论既要发展又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必须抉择的道路——整体思维、辨证思维控制下的分析思维。如此才能促进中医的繁荣与发展。
中医学还应该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进行还原分析。因为真正的系统分析需要还原方法提供的信息积累,以及初始条件计算参数的有益提示,更重要的是系统的研究策略远离不开还原分析研究的内涵。[12]这样分析后的科学综合整体是清晰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分析前的原初的模糊整体。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之上的这种新型思维方式与古代朴素的整体思维方式有共同之处,但它并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判断、推理阶段,而是运用模型来模拟、检验推理,扩展、深化人们的认识;它也不是在尚未搞清楚研究对象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细节的基础上,凭借想象、思辨、猜测去探求复杂现象的奥秘,对整体做出模糊的、混沌的描述,而是对部分和整体作严谨细密的考察之后,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握事物。因而,它是一种更严谨、更精细的整体思维方式[13]。
3 实践中发展中医思维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中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实践思维的特点。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研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上学好理论课之外,还应走进中医临床,及早接触中医的诊疗过程。让年轻的 “中医人” 有机会实践中医,感悟中医,强化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中医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重视临床实践,使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中医学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皆以临床需要为前提,离开了临床,中医学理论便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中医学理论的现代研究,必须以为中医临床服务为前提,以阐释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为目标,注意做到 “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要通过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不断总结中医诊治疾病的规律,提高运用中医诊疗方法诊断疾病的能力和治疗疾病的疗效,不断开拓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领域。2003 年春夏之交的中西医结合抗击 “非典” 以及辨证论治、因人调理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即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 “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及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项目选拔” 也充分体现了加强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可见,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该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归宿。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指归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研究中医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将其中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相关理论,也不能将中医理论的研究落到实处,这样的研究最终也只能束之高阁而失去应有的价值[15]。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中医药发展态势之我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1):34.
[2] 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J].中医药通报,2005,4(1):4.
[3] 张养生.浅析温病学学科还应继续分化的历史要求[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27.
[4] 张登本,孙理军,张景明.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145.
[5] 王永炎.中医研究的三个重要趋势[J].山西中医,2005,21(1):2.
[6] 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2007,48(1):19.
[7]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
[8] 王新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J].中医教育, 2005,24(5):1.
[9] 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0]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69.
[12]王永炎,张启明.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7):439.
[13]陈济海.21世纪思维方式变革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 25(2):191.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医临床医学,发展中医药事业,造就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有较高社会名望的新一代名中医,我省开展了名中医的评选活动。现结合名中医在工作岗位上和医疗实践中发挥了的作用,谈一下评选名中医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效应。
1正确分析名中医在中医事业发展中的效应
1.1古代名医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医,他们在中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将中医理论和实践不断地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度。不同的理论学说,丰富了中医的理论,推动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正是这些名医及其理论、经验,支撑着中医事业发展。名中医辈出的年代,是中医发展的兴盛阶段。
1.2当代名中医的历史责任
1.2.1从中医面临的危机冷静思考名中医的责任从1927年美国洛克菲勒集团提出对中医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这一消灭中医的计划开始,中医至今一直面对着危机。1929年,南京政府的“废止中医案”,民间的中西医之争上升到了用行政手段对中医进行废止。1950年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成了以消灭中医为主题的会议。1958年提出中西医结合,1980年提出西医、中西医结合、中医三支力量并存。实际上,西医已实现了在中国医药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前几年由个别人提出的反对中医的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激起众多国人的反对,政府也作出了相应反应。虽然事件得以平息,但是这个反对声音是群体现象、社会现象,应给每一个中医人敲起警钟。摆在每个中医工作者面前的是中医发展和消亡的两条道路。
1.2.2从中医医院现状思考名中医的责任有关资料统计,1949年,全国中医医生27.6万人,到2004年还是27万人,55年零增长。相比之下,西医从8.7万人增加到157万人。2005年初全国有医务人员558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40万人。西医院1.68万个,中医院0.62万个。现有的中医院基本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完全采用中医医治者少之又少。中医现状令人堪忧。
1.2.3从中医教育思考名中医的责任现在全国有中医药大学或中医学院23所,还有一些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专业。但是从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已受到社会质疑,尤其是被一些中医专业人才质疑。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能不能培养出真正高水平的中医继承者也成为近几年来社会上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医教育令人担忧。十七大报告关于坚持“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要求,充分反应了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让中医医务工作者非常振奋。但是,在众多现实面前,中医处境窘迫。作为名中医,在历史与现实面前,要摆正自身位置,担当起责任,从行业名人角度,从行业权威角度为中医事业撑起一片天空,成为中医发展的坚强力量,中医事业的守护人。
2正确认识名中医内涵的两个方面
名中医之所以能被社会认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术,一是医德。
在医学学术方面,作为名中医,首先要能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医治疾病,即以中医的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医疗,在医疗活动中体现出中医传统理论体系的特点;第二要取得医疗效果,缓解或治愈疾病;第三要成为中医学术的推广人,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师承中发挥作用。
在医德方面,中医发展史上,好的医德事例不胜枚举。德,指品德和道德,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做事的行为规范。医德,即是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员所应该有的行为规范,简单地说是指医药工作者及其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待患者的态度和责任心问题。“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是为延安中国医大的题词。2007年医院管理年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确定,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继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把整顿和改善医疗执业环境、和谐医患关系作为重点。作为名中医,要在医德方面成为社会和业内的楷模,世人的典范。
3名中医在医院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3.1促进中医整体知名度的提升名院、名科、名医是众多医院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办院措施,通过名医带动名科,通过名科造就名院。很多医院通过打造名医。推动了医院的整体建设,医院的整体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3.2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调查,名医的存在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名医所在科室患者的就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名医本人的就诊率和科室其他医生的就诊率,科室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由于名医带动医院整体知名度的提高,医院的其他科室的就诊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3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名医造就了名科,科室的医疗水平在名医的带动下,有显著提高,专科专病水平在本地区会处于前列。在名科的带动下,医院形成一种学赶超的氛围,医院的学术氛围也得到了提升,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使得医院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4带动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名医带领下,所在科室的人才得以茁壮成长。对于有名医的科室,医院重视其学术传承和科室建设,不断加大科室人才队伍建设,其年龄结构、学历结构都相对合理。在名医、名科的促动下,医院会考虑整体的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