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贸易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进口隐含能;发展中国家;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 F7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10-0094-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10.012
2015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根据BP估计,到2035年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能源的进口依存度从15%升至23%。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与进口引起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关注;在一段时间内“中国能源与环境”成为西方媒体炒作的话题。但是西方国家和个人没有正视的是中国进口的大量能源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用于出口产品生产时的消耗,而这些产品最终是被外国消费者所消费和使用。因此为了明确中国进口能源中用于出口的规模和比例,有必要对中国出口产品中隐含能的真实水平予以准确的测算。
1隐含能测算的文献综述
传统的能耗测算方法通过将产品的产量与单位能耗系数相乘得到产品的能源消耗量。这种方法虽然计算简单但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该方法只考虑了某一产品在最后一个生产环节所消耗的能源水平,而对其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直至成品形成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的能源消耗以及相关中间投入产品的能源消耗则没有包括在内,导致测算的结果与真实能耗水平相比明显偏小。而隐含能的概念和相关测算方法的提出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还有其他包括LCA在内的技术手段,但隐含能测算的主流方法还是借助投入产出技术,真正做到了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真实能源消耗的测算。由于中国官方公布的10表数据是未区分进口中间产品数据的竞争型10表,而要准确测算隐含能就必须使用能够区别进口中间产品数据的非竞争型10表;因此不同学者在实际测算隐含能时,对现有中国竞争型10表中涉及进口中间产品的数据都做了一定的技术处理。
1.1以“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假设对10表进行处理
“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被称为“等比例进行分配”、“按比例进口”、“等比例拆分”或“简单比例”假设或原则。沈利生等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将中间投入和最终使用中的国内产品和进口中间产品进行拆分,即进口中间投入在总中间使用中的比例与进口产品在最终产品中的比例一致;随后陈迎等、兰宜生等、朱启荣、王丽丽等、刘祥霞等都在各自的测算过程使用过这种方法,不同学者只在变量符号和公式表达上略有差异。
1.2自行改进和编制中国非竞争型10表
为减少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困难和缓解其在时间序列上的不足,学术界对如何借助使用非调查更新法来实现对投入产出表的快速、简洁的编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S健等专门对RAS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指出只有在掌握更多目标年直接消耗系数信息的前提下采用RAS方法才能达到有效更新投入产出表的目的。张友国使用RAS法编制了2003-2006年的投入产出延长表,并借此分析了中国在此期间贸易对能源和S02排放的影响。夏炎等利用RAS法对中国的能源强度变化进行了分解和研究。陈宇峰等则通过RAS法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缓解能源冲击的影响。叶震则在RAS方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IDFC的投入产出表更新方法。王磊、李新运等、杨顺顺等都在各自文献中借助RAS法对中国的投入产出表就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1.3采用国际组织编制的中国非竞争型IO表
由于中国官方提供的投入产出表是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因此许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由不同国际组织编制并提供的中国10表上。当前使用世界性投入产出数据库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使用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数据库进行的测算。黄凌云等、杨立强等、刘俊伶等分别借助GTAP测算了中国的贸易隐含能与隐含碳水平。庞军在GTAP8.0数据库基础上对中美、中欧、中日双边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了测算和对比,指出中国为主要贸易伙伴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
第二类,使用WIOD(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进行的测算。陈雯等借助WIOD数据测算后发现中国消耗能源与CO2排放的水平却远远高出美国的水平;潘安在WIOD数据的基础上建立BTIO模型并对中日和中印贸易中隐含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进行测算;刘瑞翔等借助WIOD数据测算和SDA分解后指出,能源利用效率则是有效抑制贸易隐含能增加的主要手段。
第三类,使用OECD的投入产出数据库进行放入测算。成卓等使用来自于OECD的非竞争IO表计算了中国外贸对GDP的贡献;傅京燕等不仅使用OEC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1997-2008年的贸易内涵碳,并且使用分解技术对结果进行了解释;谢建国等利用不同年度OECD提供的中国10表测算并分解了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源;陈雯等在使用OECD提供的中国1995-2005年的10表的基础上测算了17个行业的内涵能源和净贸易含能水平。
1.4对使用10表计算进口隐含能时的处理
在计算进口隐含能时最大的困难在于对进口国生产产品时所使用的直接能耗系数ei和完全需求系数cij的确定,而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数据搜集的困难。一方面许多国家的国际数据不全,主要是有关具体部门的能源消耗数据不完整;二是IO表不连续,有部分国家未连续公布IO表(包括中国)。对此学术界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用中国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代替贸易伙伴国的相关指标。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技术同质性假设,即假设中国从国外进口商品的能耗水平、生产方式与技术水平同中国完全一致。如沈利生、王娜等、李坤望等、许冬兰、刘祥霞等在文章中使用中国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代替贸易伙伴国的相关数据。作为目前测算隐含能时最简单的方法,其合理性在于实际上是以中国当前的技术水平生产与进口数量相同的产品时所需要耗费的隐含能水平,或者说是由于从国外进口而节省的隐含能。但其不足之处也同样明显,一方面中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在这种背景下使用基于技术同质性假设的中国数据替代,会出现对进口隐含能水平的高估。
第二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贸易伙伴国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作为中国进口隐含能测算的替代指标,这种方法实际上假设所有进口商品来源国的能耗水平、生产方式与技术水平完全一致。就目前学者们已有文献来看,主要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直接以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为进口国家相关系数的代表。按照这种方法确定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原因在于其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且其技术水平特别是能源利用效率在国际上都是处于领先水平,能够代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都是发达国家的这种现状。齐晔等、顾阿伦等在文章中直接使用日本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作为中国贸易伙伴国的代表,以此来计算中国进口中包含的隐含能水平。二是在对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进行一定加权平均后选择某个最接均值的国家或地区作为代表,例如陈红敏对中国前十位和前二十位主要贸易伙伴国能耗系数的加权平均后,确定以中国台湾地区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为基础测算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隐含能水平。这两种方法使得对进口隐含能的计算显得简便快捷,而且反映了中国进口商品中隐含能源的最小值。但其不足之处也同样明显,一是这种方法的使用忽略了中国进口来源国的特点,二是这种方法的使用也忽略了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特点。综合考虑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发达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能耗指标来测算中国进口中的隐含能水平会使结果出现低估的情况,进而导致中国贸易隐含能净值的高估。
第三种,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相关系数来解决隐含能的计算。上述两种方法本质上都使用的是单区域投入产出表(SRIO),其优点是数据搜集、整理的工作简单,容易得出初步的计算结果并可以借助其进行一定的分析。但SRIO的缺点在于不同国家、地区间的能耗系数和技术水平明显存在差异,如果只使用一国的投入产出表就代替所有贸易伙伴国之间的隐含能流动,显然会使最终的结果出现偏差。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现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MRIO将进口品划分为最终消费和中间消费两部门,从而为从整体进口中更加科学的抽取出加工贸易对隐含问题研究的影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崔连标等使用GATP数据对中国的隐含能进行了测算,刘瑞翔等则借助WIOT对中国贸易隐含能进行了测算。但MRIO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一是由于MRIO的制要求非常精确的数据和复杂的编制操作,使得目前能够得到和使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较少,实际运用范围受到了严重制约;二是MRIO与SRIO一样,同样需要对数据进行定期的更新和整理,这就使得MRIO的编制更加困难。
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后本文认为:为了避免由于不同算法、特别是在RAS推算时具体技术手段对来自国际数据的中国IO表的影响和造成更大的误差,本文在测算中以中国官方公布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在测算出口时使用“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法。在测算进口时放弃使用单一国家或部分国家加权方法计算进口能耗系数的方法,使用由本文提出的将进口国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类的方法测算能耗系数,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的贸易隐含能的净值进行测算。
2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2.1使用中国IO表的出口隐含能测算模型的构建
在使用由中国官方公布的IO表、能源消耗数据和贸易数据计算出口隐含能时,由于中国的IO表是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所以只能采用“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对来自于进口的中间产品进行处理,使测算中使用的中间产品为扣除进口中间品后剩余的国产中间产品。具体中国出口隐含能的计算公式为:
(1)
此处的EEX表示中国出口隐含能水平,单位是万t标准煤;e是一个1×n矩阵,其矩阵元素ei表示中国i行业的直接能耗系数,其单位是万t标准煤/万元;(I-A)-1则表示根据中国IO表得出的完全需求系数;EX是表示中国出口水平的n×1矩阵,单位是万元;M为进口系数矩阵,它是一个n×n的对角矩阵,其对角线上的元素mij根据“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假设的要求可以表示为:
(2)
其中xim是行业进口总额,Xex是行业出口总额,X是行业总产出。
(3)
公式(3)中,e中国表示中国的直接能耗系数;M中国表示中国的进口系数;A中国表示中国的直接消耗系数;EX中国表示中国的出口。
2.2使用中国IO表的进口隐含能测算模型的构建
2.2.1中国进口的真实构成
由于中国进口来源国家众多,本文为了简便起见将中国所有的贸易伙伴国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一类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明确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但有一种共识,即某个国家一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便被认为是经济发达国家。据此,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被划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测算1997-2013年间中国进口贸易总额中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一般对中国进口的预想不同,中国来自发展着中国家的进口正在逐年增加,已经超过中国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论是用单一发达国家或是几个发达国家加权后的数据来测算中国的进口隐含能问题都是不全面的,这些方法都忽略了大量发展中国家在中国隐含能进口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将发展中国家在中国进口隐含能中发挥的作用反映出来。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2.2.2使用中国IO表的进口隐含能测算模型的构建
对于相对应的中国进口隐含能的测算,根据中国进口商品的来源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和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由于向中国出口的发达国家众多,数据搜集和整理工作非常困难,故选择在发达国家中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日本来代替。对于中国从世界其他的国家的进口同样源于数据搜集和整理的困难而选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故具体测算公式为:
(4)
在公式(4)中,EEM表示中国进口隐含能水平,单位是万t标准煤;IM是表示中国进口水平的n×1矩阵,单位是万元;其余指标的概念与上文中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变量角标所代表的具体国家。如e日本表示日本的直接能耗系数;A日本表示日本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M发达国家表示中国自发达国家进口的数量;IM其他国家表示中国进口中除去发达国家后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数量。
具体中国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IM发达国家与IM其他国家的计算公式为:
(5)
(6)
(7)
其中来自发达国家进口总额为历年中国自上述发达国家各国别进口的合计,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总额为中国自世界进口总额扣除来自34个发达国家后的余额。
以上文测算为基础,可知:贸易隐含能净值等于出口隐含能与进口隐含能的差额,即:
NEE=EEX-EEM (8)
2.3数据来源与技术处理
2.3.1IO表来源与处理
根据本文实际测算的要求,使用的中国IO表包括:1997、2002、2005、2007和2010中国投入产出表,并根据下文中与能源数据和贸易数据的匹配情况将中国IO表中的42个行业的总数调整为15个。对于本文测算所需的日本投入产出表,均来自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具体包括以下3张表:1995、2000和2005日本投入产出表。并且为了能够与中国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比较,也将日本IO表中的34个行业调整为15个行业,以此作为发达国家完全需求系数测算的依据。
2.3.2能源消耗数据来源与处理
对于中国的能源消费数据,全部由1998-2014年历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各行业能源消费数据合并而来,并且将各种能源消耗水平一律按照年鉴中的万t标准煤来表示。同时还根据最新的2014年中国第三次经济普查获得最新数据对各行业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了修正。
对于本文测算使用的日本相关年度的能源数据,由于相关日本能源分行业数据无法完全获得,所以本文使用中国与日本的单位GDP能耗系数进行修正,使用中国的直接能耗强度推算出日本的直接内耗系数e日本,具体推算公式如下:
(9)
具体计算过程中使用的日本历年能源消耗总量和GDP数据均来自1998-2014年的《日本统计年鉴》,相关中国历年能源消耗总量和GDP数据来自1998-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单位为万t标准煤/亿元。
2.3.3贸易来源数据与处理
对于中国的贸易数据,全部由1998-2014年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的各行业贸易数据合并而来。使用的是海关HS编码,具体包括22类98章;在充分兼顾10表与能源消费数据的前提下对各行业的贸易数据予以合并。其中建筑业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建筑服务”。并对其使用相同的价格指数和汇率进行调整。具体汇率与价格指数见表2。
3实证结果与数据分析
3.1中国出口隐含能总量的分析
从D1中可以看出在扣除进口中间产品对出口隐含能影响之后,中国出口中隐含能的总量虽然在观察期内有波动,但仍然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自1997-2013年期间中国出口隐含能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增长阶段。从绝对值数量变化来说,出口隐含能从1997年的43 511.34万t标准煤增长到2007年的106 585.1万t标准煤;从速度来说,从1997年到2007年,环比年均增长都在10%以上。第二阶段,剧烈调整阶段。2008-2009年期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最大变化,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得中国的出口状况受到空前的压力。第三个阶段,稳定发展阶段。从2010年起,中国的出口隐含能水平已经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并且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持续维持在85 000万t标准煤的水平。
3.2中国进口隐含能总量的分析
在图2中中国的隐含能进口总量是由来自发达国家的隐含能进口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隐含能进口两部分组成。对于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隐含能来说,其水平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该数值在1997--2013年期间基本占据中国进口隐含能总量80%左右的比例。结合表1的数据后可以发现;中国与34个发达国家的进口量只占中国全部进口量50%左右的比例,但从这34个发达国家进口隐含能规模的比例却远超这个数值并达到80%的水平,发达国家是中国进口隐含能的主要提供国。这说明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紧密的经贸联系依旧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隐含能数据线来说,整体呈现低速增长的趋势。从1997年占据中国进口隐含能总量比例的不足10%已经上升到2013年20%的水平。数据的变化说明中国正在不断扩大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但如果也考虑表1的数据后会发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贸易总量虽然占到一半的比例,但从众多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中的隐含能水平并不高。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整体的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商品肯定不会是高附加值和高能耗的商品,更多的只会是以农产品、初级工业制成品、纺织品等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产品。如果进一步剔除中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石油、矿产品等高能商品,中国实际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来往中是处于能源净输出的不利地位。
3.3中国贸易隐含能净值的分析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特点:第一,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净值的变化主要依赖于出口隐含能并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第二,中国贸易隐含能净值的水平始终保持顺差的局面,这种顺差意味着中国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处于隐含能源的“净输出”。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上游,负责设计、研发、复杂加工、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在出口高附加值商品的同时大量进口生产所需的能源和高能耗中间产品、初级产品,对本国的能源消耗相对较少。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主要承担了能源、简单高能耗中间产品、初级产品的生产,在大量消耗本国能源的同时又在从发达国家进口各类高附加值产品。因此现阶段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处于贸易隐含能的逆差或“净输入”的状态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贸易隐含能的顺差或“净输出”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当前这种贸易隐含能的状况是不利于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更不用说为了满足出口需要而生产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对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3.4中国各行业贸易隐含能净值的对比分析
在图4中,中国15个行业根据其在1997-2013年间隐含能净值的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隐含能净值逆差行业,即该行业处于贸易隐含能逆差或隐含能“净输入”的局面。按照隐含能逆差大小排列的各行业是:采掘和加工业、其他行业、其他工业。第二类:隐含能净值高顺差行业。这类行业的共同点是不仅处于隐含能贸易的顺差地位,而且该差额的绝对数量水平很高。具体包括以下行业:纺织业、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第三类:隐含能净值低顺差行业。这类行业的特点是其隐含能进出口的余额虽然是顺差,但绝对额较小。这类行业具体包括:农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和造纸业、金属冶炼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建筑业。
4结论和建议
本文对中国1997-2013年的隐含能从总量、净值到具体行业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①在扣除进口中间产品对出口产品隐含能的影响和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进口隐含能之后,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的净值整体表现为顺差。贸易隐含能的顺差意味着中国不仅向世界输出各类质优价廉的商品,而且还在商品中隐含输出了大量的能源;而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能源问题的制约。②从具体贸易隐含能测算的结果来说,中国具体行业的隐含能净值变化呈现不同特点,贸易隐含能净值为顺差和逆差的行业并存,但整体结果以顺差为主。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理论分析 案例讨论 专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应采取措施,努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亦带来了挑战,长期以来,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问题、绿色贸易壁垒等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纠纷的关键问题,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不断贬值,美联储不断加息的预期,英国宣布退出欧盟,面对全球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我们要采取措施维护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不断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的贸易地位。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可以有效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战略等知识,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导论(佟家栋等,2011)将对外贸易分为理论体系及制度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黄建忠等,2013)主要讨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理论依据(上、中、下),对外贸易产业经营、资本经营、对外贸易摩擦、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等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曲如晓,2016)主要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依据、对外贸易战略、对外贸易管制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中国的关税制度、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对外贸易关系。这些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概况,内容丰富,理论深厚,案例清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理论丰富,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明确学习目标,每部分内容简明扼要地提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包括学习重点及难点,分配课前学习资料。
(2)小组学习法,选定小组成员,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及求知热情,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案例讨论,课堂演示等。
(3)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依据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重点及难点,教师根据课时安排讲授贸易理论知识,然后选择相关案例进行演算、实证分析。此部分重点讲授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先讲解贸易理论提出的背景假设,变量内涵,理论模型,数理模型的应用,再讲解理论的经济学含义,进一步解释贸易理论的优点及不足,可以采用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数据的时效性。然后逐一讲述相关理论依据,可以增加案例解释,此部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数理模型的计算能力、图表的绘画、分析能力及学生对贸易理论的思辨能力。
(4)对外贸易法、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关税制度、对外贸易管制制度等内容,需要学生熟悉相关法律制度,根据已有的法律制度解决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要掌握关税的征收方法、出口退税的程序等具体问题。
(5)服务贸易在GDP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进行讲授,先介绍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情况,再选取某一具体行业进行深度分析,比如互联网销售,还可以选取特定公司进行分析,比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然后请小组成员选择感兴趣的行业及公司进行贸易案例研究等。
(6)国际贸易专题研究。本课程可以选取“一带一路战略”,“服务贸易”,“对外贸易关系”,“加工贸易”等进行专题研究。首先明确研究主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
(7)明确考核方式。本课程可以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并重的方式,突出课堂演示、专题讨论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应用能力等。
3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贸易理论基础,了解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这门课程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佟家栋,刘程.中国对外贸易导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04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研究早在15世纪末就已展开,它是对各国制订对外贸易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课题,从古典学派到新贸易理论学派都作了详尽的阐述[1]。对于一个地区对外贸易的研究也是比较充分的。但是这些研究往往是侧重于对外贸易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往往忽视对外贸易的副作用。夏友富等学者认为一味强调贸易的发展追求比较经济利益,结果是很可能付出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这些代价经常是经济利益远远无法补偿,不仅大大影响本地区的经济福利水平,而且会导致以邻为壑的结果,从而影响对外贸易的基础[3]。笔者认为,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不能以过度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用其产生的经济福利来分析对外贸易,只有在对外贸易增加了经济福利的前提下,发展对外贸易才是正确的。而现阶段如果一味强调环保忽视贸易的发展,也必将大大削弱河南省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显然是错误的。应该用其产生的经济福利来分析对外贸易与环保问题,只有在环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环保才能有意义。
一、模型的提出
对外贸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既能够带来正社会福利(增加社会经济福利),也能够带来负的社会福利(减少社会经济福利)。因此笔者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把河南省对外贸易所产生的社会正负福利加以计算(福利均指经济福利),当正福利大于负福利时,即使污染环境而继续发展对外贸易也是正确的,因为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当对外贸易产生的负福利大于正福利时,就应该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因为它会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二、模型的构建
(一)计量对外贸易所产生的正福利模型
1•模型的假定
基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即:y=F(k,l,x),其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k代表资本存量;l代表劳动力总量;x代表贸易额,揭示国内生产总值与对外贸易额存在正相关关系。笔者应用这一结论对国内生产总值和河南省对外贸易额进行回归分析。
2•研究框架和方法河南省经济的增长与对外贸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可以进行它们之间的回归分析。同时,河南省经济总量与社会福利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河南省经济总量这一个中介变量可建立起对外贸易与社会福利指标的相关关系。在这里笔者运用的福利指标有:(1)贫困率。即收入低于预先设定贫困线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应该指出这一指标忽略了贫困程度的不同,学术界一致认为贫困率能基本反映社会的福利状况,但并不是最理想的指标。随着贫困指数的提出,人们对贫困的理解更为深入,由于贫困指数的计量还在探讨阶段以及数据的收集等工作的困难,在这里并未采用。(2)人均收入。笔者应用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将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提出的福利指标即福利指数y(1-G),这里y是人均收入,G是基尼系数。森认为产生福利的不是一个人得到物质财产,而是其所得到的机会或能力。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标,就是按照这种思想设立的。
3•模型的建立 根据以上数据,运用spss软件计算可得:(公式略)上述三个式子都通过了假设检验,这说明它们的线性关系是成立的①。
(二)计量对外贸易所产生的负福利模型
1•模型的假设
在本模型中,对负福利的计量仅限于环境因素。河南省对外贸易的负福利决不仅限于环境困素,如低水平贸易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等,但这一部分的计量工作牵扯的变量很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故不再考虑。
2•研究框架和方法
计量这一部分负福利的关键是,要得到由于对外贸易增加环境资源破坏的数据。这一部分数据由于没有专门的统计来源,同时也很难把本地区的污染量区分为:国内贸易部分和对外贸易部分,所以直接数据很难得到。据有关资料分析,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工业部门中使用矿物燃料的部门以及制革、纺织、造纸等部门[3]。这些部门既为国内贸易提品也为对外贸易提供服务,直接获得对外贸易的污染量是困难的。但是这些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都是有贡献的,而对外贸易又是和国内生产总值高度相关的。可以看出随着河南省经济总量的增长,无论是环境污染的排放量还是治理成本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上升的。因此河南省经济总量与这些环境污染指标是正相关的。
3•生态环境污染价值的计算
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功能效用所体现的是生态环境资源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属性,即使用价值。而经济补偿费用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资源进行恢复、弥补或替换。费用体现补偿价值,效用体现使用价值,对这一部分的计算可参考有关文献[5]。笔者将生态环境污染价值记为t,并把它作为已知变量。
4•负福利指标的计量
负福利指标U为:水污染、空气污染、心理污染、噪声污染四个负福利指标。笔者采用ABC分析方法,来确定指标重要性。这些指标受众多因素影响,内涵与外延都不十分明确,其概念具有模糊性,因而用模糊数学建立模糊评价模型,使模糊因素数量化。此指标可通过专家评分,赋予权重计算其值②。
5•负福利模型的建立
计算的这一部分负福利计为e。在总的负福利模型中,将这一部分作为一个虚拟变量。根据有关资料证明,河南省的环境污染与国内生产总值有相关的,其模型应为:(公式略)。
关键词:上海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1―0103-05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全市进出口总额从1976年的20.0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863.65亿美元,年均增长16.35%。对外贸易进口增加尤其显著,从1978年的1.33亿美圆增长到2005年的956.23亿美圆。2003-2005年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123.97、1600.26和1863.65亿美圆,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3.2%、13.9%、13.1%。而上海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2005年上海市CDP分别为625081、7450.27和9143.95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5.4%、5.5%、5.O%。随着上海被确定为中国四个中心和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上海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大体上存在三种观点:促进论、阻碍论、折衷论。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命题的理论。就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领域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对跨国或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二是利用单个国家或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分析等;三是根据跨国或地区的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混合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由于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样本不同,其结论也不一致。
1.对跨国或地区截面数据的研究。在早期的实证研究中,经济学者们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跨国或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检验,实证结果一般都支持出口促进增长的观点。Balassa(1978)利用11个初步工业化国家1960-1966年和1966-1973年两个时期的数据,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出口扩张型总量生产函数,加入劳动力平均增长、国内投资占产出的平均比例、外资占产出的平均比例等交量,利用OLS法,对GNP平均增长与出口平均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支持出口促进增长。Feder(1983)的研究集中分析了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部经济效益,由此推出著名的Feder模型,结论同样支持出口促进增长的观点。早期关于跨国或地区截面数据的经验分析虽然结论相似,但其可靠性值得怀疑,这是因为在选取各国截面数据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异质性,所选的国家在经济结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要素禀赋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导致了分析结论相似。此外,OLS法得出的结论只能表明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并不能说明两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对单个国家或地区时间序列的研究。这类研究利用单个国家或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既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又分析两者的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各种各样。Karunaxatne(1994)对澳大利亚1959年第3季度至1992年第2季度的数据,运用双变量的Granger检验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但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法(IRFS)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法(FEVDS)分析时,得出的结论却不一样。Dhawan和Biswal(1999)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JJ协整分析技术,分析了印度1961-1993年GDP与出口的关系,发现在短期内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内这种关系并不明显。
3.对跨国或地区面板数据的研究。Jung和Marshall(1985)分析了3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50~1981年出口和GDP的关系,发现有20个国家的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只有以色列存在双向因果关系。Ghartey(1993)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美国的GDP是其出口增长的原因;我国台湾省刚好相反;在日本,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后两种方法由于能较好地克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异质性问题,目前已成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的主流方法。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考察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做出了一些成果。杨全发、舒元(1998)在论述了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后,利用Balassa及Feder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沈程翔(1999)根据1977-1998年中国出口与GDP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性”学说,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与产业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宋少华、宋泓明(2001)分析了中国1978~1999年出口与GDP的关系,认为短期内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内并不明显。
以上众多的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笔者认为上述研究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以往的研究仅考虑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未考虑进口因素或只是简单地把进口当作GDP的一个减量计算净出口建立模型,或者根本没有考虑进口因素而建立模型。出口与进口是两个性质相差很大的变量,出口更多是受到经济体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被看作一个外生变量;而进口的变动则更多地受到经济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一个内生变量,显然应该全面考虑出口与进口两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在以往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中,特别是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除了考虑出口以外,没有同时考虑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从短期关系看,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三个因素。在短期内不考虑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误差修正模型显然缺乏说服力。
第三,国内学者大多对中国整体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地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少,并且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和贸易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可能与中国整体的特征相异。因此,本文根据1976-2005年上海市统计数据,运用主流研究方法。在模型中加入进口、消费、投资等解释变量,对上海
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力求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性,使得实证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
选取的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对外贸易进口额(IM),对外贸易出口额(EX),居民总消费水平(c),全社会固定投资额(I),进出口值分别用当年平均汇率换算为以人民币为单位的进出口值。样本数据为1976年至2005年的年度数据,用于分析的数据全部来自《上海统计年鉴》。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改变原序列的协整关系。变量的对数形式表示为LNGDP、LNC、LNI、LNEX、LNIM。
(二)方法
协整理论是一种新的建模技术,它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人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涵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时用到的方法有平稳性检验(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
1.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传统上要求所采用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即没有随机趋势或确定性趋势,否则将会产生“伪回归”问题。但是,在现实经济中的时间序列通常是非平稳的。为了使回归有意义,可以对其实行平稳化,采用的方法是对时间序列进行差分,然后对差分序列进行回归。这样做的缺点是忽略了原时间序列包含的有用信息,而这些信息对分析问题来说又是必须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协整方法,而要进行协整分析就必须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对如下回归方程中的系数x进行T检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在上式中,是一阶差分符号,xt是随机误差项,yt是所研究的时间序列,m是最佳滞后期数,这个滞后期数保证x误差项的平稳性。零假设H0:yt是一个靠平稳序列,当x显著为负数时便拒绝原假设。在实际中,回归的最佳滞后期数m是不知道的,本文采用Engle
LNC、LNI、LNEX、LNIM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这说明上海消费和对外贸易与GDP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消费和对外贸易对GDP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2)式的回归决定系数R2较低,可能是缺省了变量的缘故,但这不影响已有变量间的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在短期内,对外贸易进口与投资可能偏离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均衡水平,但它们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消费、贸易出口与投资分别以0.34、0.14和0.13的比率影响本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量,对外贸易进口则以0.02的比率反方向影响GDP。就平均而言,上一年度的非均衡误差以0.42的比率修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偏离。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对上海1976年至2005年的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GDP进行了协整检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它们的关系,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虽然中国GDP与对外贸易进口、出口之间的关系是非平稳的,但它们之间的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即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在长期内,它表示上海市消费、出口、投资每增长1%。GDP将依次增长0.52%、0.42%和0.02%;进口每增长l%,GDP将减少0.08%。消费和对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而对外贸易进口则是向反方向影响GDP。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大量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经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与国内经济学者的普遍观点一致。另外也反映了由于中国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比较低、对外贸易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了对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2.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对外贸易进口和投资对经济没有促进作用,但出口和消费却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对服务贸易进口和服务贸易出口、消费不构成原因,但却是投资增长的原因。以上结论的隐含意义在于,上海经济增长对消费和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投资和进口对上海经济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这与中国现实相符,当前中国还处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各种制度包括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比较松散,单纯经济的增长不足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3.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表明:在短期内,对外贸易进口与投资可能偏离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均衡水平,但它们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消费、贸易出口与投资分别以0.34,0.14和0.13的比率影响本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量,对外贸易进口则以0.02的比率反方向影响GDP。
短期内,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驾马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出口的扩大意味着有效需求的扩大,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我们同样不可忽视进口的作用,上海的进口品中有大量的市内急需的关键生产设备、高新技术和重要原材料,这些进口品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进口品是直接为出口服务的,进口同样可通过影响出口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短期内,出口和进口共同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把进口仅看作GDP的一个减量的认识是片面的。虽然上海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但是,目前上海的出口贸易还处于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传统外贸体制的制约;出口产品档次较低,缺乏品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等。对外贸易进口的促进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以实现上海经济增长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