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路绿化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道路绿化;边坡生态防护;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2-0036-01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尤其是道路的建设日益加快,而在道路建设中,必然改变当地的生态平衡,而道路边坡的绿化在协调道路建设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营造舒适的公路景观环境、提高行车的安全性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绿化的功能性
1 提高公路行车安全
道路绿化的交通功能主要包括中央分隔带的防炫功能以及沿线绿化带的视线诱导作用。
2 改善道路周边环境
道路绿化能使生硬、单调的道路线形变得丰富多彩,使的岩石边坡披上绿装,使新建道路对周围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降低,给公路的使用者提供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同时防止道路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3 维护生态平衡道路的建设
由于大量填挖土方,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和原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原有河流水系的改变等;道路使用阶段又造成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道路绿化的生态功能体现在能减缓道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冲击,如吸尘防噪、净化空气、水土保持、降低路面温度、维持道路沿线生物多样性等。对于所有的道路,不仅是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更应该有生态防护的理念。边坡绿化工程不作为道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因此边坡的生态防护研究也被忽视了。
边坡绿化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新行业。对于边坡绿化,大多数非业内人士会望文生义,认为是绿化种草,跟园林绿化差不多。其实并非如此。边坡绿化是“工程绿化”,与“园林绿化”相去甚远,边坡绿化有其特殊性,应该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在其中,否则是做不好绿化工程的。现在国家没有边坡生态防护的教科书,没有边坡绿化的国家技术标准,监理没有监理规范,预算没有预算定额。因为无标准,无规范,技术上就出现了一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观点。边坡绿化行业出现的时间不长,技术方法却比较多,如:客土喷植技术、TBS技术、厚层基材技术、植被混凝土技术、喷混植生技术等等。对于浆砌片石、挡土墙、喷锚式护坡等传统的护坡系统,将是强大的冲击,相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边坡生态防护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
边坡生态防护是指用活的植物或用植物和非生命的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代替纯工程防护的方式,通过种植植物,靠植物根系与土壤间的附着力以及根系间的相互缠绕来达到加固边坡、提高边坡表面抗冲刷的能力,起到稳定坡面和防止侵蚀的作用,同时又能恢复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日本在这方面的发展是世界领先的,日本国内客土喷播已开发20多种施工方法,施工公司已经发展到几百家,被誉为“从种子到森林的再生技术”。日本的绿化施工包括机械或人工实施。机械施工包括种子喷播法、客土喷播法、厚层基础材料喷播法等;人工施工包括植生带法、挂网法等。由于种子喷播法及植生带法只能实现人工植草绿化,而日本国内推崇与自然协调、能持续繁衍的植物群落,故多使用客土喷播法。目前,日本正在抓紧研究“特殊空间绿化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公路边坡绿化技术”、“景观仿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日本,对边坡的治理和绿化十分重视,其绿化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除坡面必须的工程防护外,其他全部采用植物防护方式来达到防止雨水冲刷、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这对环境生态而言是较为理想的状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道路建设的绿化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等还比较落后,边坡的生态防护也是如此。长期以来,路基边坡的生态防护技术一直是道路修筑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以低等级公路建设为主,由于交通量小,深挖高填较少,生态防护工程不作为道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因此边坡的生态防护研究也被忽视了。尤其我国西北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北部的开发亦是日益加速,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日益加重。近年来,春冬季的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这与人们对环境绿化恢复的忽视有重大的关系。
4 结论
道路在路线长度及质量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不应该把道路建设的理念仅仅停留在通行的基础上,如何建设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路、特色道路是建设道路的必然选择。道路绿化及边坡防护形式应对生态效果及自然环境给予结合,继续加强植被生态护坡的理论研究及标准化规范化研究,通过植被护坡与工程护坡的结合,重视边坡生态防护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乔、灌、草、藤、花等多种植物,使道路边坡形成既有护坡功能,又有优美、和谐的坡面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关键词:珠三角;道路绿化;养护;问题;对策
1道路绿化的种类及作用
珠三角道路绿化一般分为三类: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和人行道绿地。它们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重点,不但能美化城市,还有防风和调节温湿度的作用。另外,还具有降低噪音的功能。分车绿带可以为驾驶员和乘客提高视觉质量,减轻用路者的视觉疲劳。人行道绿地可以减少道路行车的尾气、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道路绿化的总体功能有:
1.1改善道路上的环境,减少污染随着初始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道路沿线两侧的乔灌木、花卉、地被营造园林景点,不仅能吸收尘埃、有毒气体,杀灭细菌,减小噪音,美化公路通道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稳固路基、遮荫路面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城市道路绿化空间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和降低气温。
1.2美化街道景观将植物材料进行搭配种植后,花开花落、树影婆娑,与成立体图形的建筑物产生静与动的统一。道路的景观是体现城市风貌最直接的一面。
1.3改善道路上的环境,减少污染随着初始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道路沿线两侧的乔灌木、花卉、地被营造园林景点,不仅能吸收尘埃、有毒气体,杀灭细菌,减小噪音,美化公路通道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稳固路基、遮荫路面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城市道路绿化空间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和降低气温。
2珠三角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2.1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2.2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重点,除了美化城市,还有防风和调节温湿度的作用但不少管理单位以为行道树只需在建植当年浇水施肥,长势稳定后就可以粗放管理,不需要再浇水施肥;新种植的行道树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长、自然整枝,到树冠很大,下垂枝很多时才开始修剪;另外还存在病虫害不及时治理的问题。
2.3绿化工程资金投入不到位,道路绿地率偏低对道路绿化的重要性重视不足,在设计时往往只是把道路绿化作为道路工程中的一个附属工程,因此考虑不足。加上城市道路在规划建设时由于用地紧张,往往挤占绿地。按照城市规划的标准,道路中绿化用地通常要达30%以上。而绿化建设资金就大多数城市而言,往往只占整条道路建设资金的5%~10%,投入规模显然较少。
2.4道路绿地一是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
植物品种选择不当,配叠不合理;地形设计未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施工时没有考虑竣工后的管理,未铺设给水设施等。二是绿化养护不规范,水肥管理不当,没有满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植株生长不健壮,地面板结,杂草丛生;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未对症下药或反复使用同种药物,使病虫产生抗性。三是人为破坏比较严重,有的地段成了“人行通道”。
2.5规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经常可以见到某一条道路完成后,绿化带频繁重建。有的同一条道路上有了几种种植方式,景观也比较凌乱;有的因设计不科学,只有有限的停车位,而人和车流量很大,结果造成人为破坏严重,树木根本无法存活;有的又因为在道路两侧扩建公交站台等设施,破坏或者缩减绿化带等,规划都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3珠三角城市道路绿化养护问题的对策
3.1适地适树地选择树种,并做好调研和外来品种的引进工作树种选择要行使本地自然条件,根据栽植地的小气候、地下环境、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对局部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加以改良。同时按照城市道路绿化的需要调集科研人员搞好定向育苗,有计划地开发新品种,培养多品种大规格的苗木,并使用新方法搞好苗木储存,保证反季节施工,做到四季植树。对于引进的新品种,则要做好驯化工作,使新品种适应城市道路绿化的新环境,做到品种多样化。
3.2严把设计与施工关绿化设计要与现有的养护水平相协调,养护单位应该参与设计论证会。设计单位在设计时要充分听取意见,如行道树要选择病虫害少,抗性强,易于成活的树种,相邻街道的行道树选择不同的品种,避免病虫害的蔓延等。养护单位应该参与从施工开始到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从绿化树种的选择,隐蔽工程的验收,水电管道的铺设到回填土质量、定植后的维护等等。
3.3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后期管理确保道路绿化建设资金到位是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但绿化资金不能仅限于施工这一方面,对于后期管理经费的投人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对道路绿化区,应实行机械养护和科学管理。水肥管理是树木管理的核心,重视整形修剪、杂草清除,对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简言之,后期管理跟上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道路绿化带的反复建设。
3.4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管理绿化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在养护管理时,应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管理。例如,在防治行道树的病虫害时,宜选择在晚间或早晨,在行人较少时进行。在绿化隔离带遭受人为践踏最严重的地段,并且事实上己经成为人行通道时,可与建设规划部门协商,将该地段铺设为地砖或分隔成2个花坛,并在马路上划斑马线提醒司机注意人性化管理体现在绿化养护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今后绿化管理的方向。
关键词:北方;道路绿化;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 S7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分割车道、防止眩光、诱导视线和遮荫等多种功能。目前,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景观效果已经凸显。因此,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所转变,要以建筑为主转变为以防护功能和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城市道路绿化主要研究道路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道路绿地系统规划、各类绿地的功能与有关定额指标及分布原则、道路绿化和道路事业的理论等。城市道路绿化是指政府组织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通过行使公共权力对城市道路绿化这种为其所掌握和运用的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达到为全民所共享的目的。在城市道路绿化的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把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城市道路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1、道路绿化是城市的窗口
人们的日常活动离不开交通,而道路的绿化、美化则是构成交通系统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城市的发达程度及发展水平。
2、 道路绿化是增加绿色的一种必要补救措施
我国城市过去在建设中比较忽略绿化和环境问题,尤其是一度属工业性质的城市。北方工业城市较多,这一点尤为突出。虽然近些年来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高, 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但是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并没有使城市环境得到彻底改变。因此,在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道路绿化也是扩大绿化面积一种必不可少的补救措施。
3、 道路绿化对改善城市小气候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各种机动车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城市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是造成人们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根源, 其次,严重的噪声污染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公害之一。如果在规划中确保道路绿化用地的同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运用合理的配置方式,则能有效杀菌、降尘、除噪、消除“热岛效应”,这种通过绿化改善城市小气候的途径是任何方式都不可代替的。
二、北方道路绿化的常见问题
1、 道路的建设与绿化工程的矛盾
按照我国现行城市建设的体制,道路建设为市政部门,绿化施工为园林部门。由于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好的原因,往往给绿化工程带来施工难度。道路一经修建完成,绿化种植带的形式已基本固定。如果修路时较少考虑或不考虑绿化问题,很有可能在绿化种植带留下大量的灰土及建筑垃圾,将增加绿化施工的难度,提高绿化成本。有的道路修建时预留的绿化带狭窄,造成可绿化面积小、绿化植物简单等问题,达不到美化环境、降噪降尘的作用,使绿化的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另外,为了便道美观,行道树树池被水泥盖板铺装,缩小了渗水通气面积,不利于树木生长。
2、植物配置不合理
城市道路的绿化主要分为车隔离带、行道树及便道绿带,由于形式较单调,应重视植物的配置及造型,不致给人以呆板的感觉。近几年来,冷季型草坪在街道绿化中大面积使用,虽然绿期增长,但因缺乏造型植物,使道路景观显得单调,同时因为冷季型草坪的特点而加大了管护成本。道路绿化应该有遮荫、防尘、防噪声等各种作用,但有的地方忽视了绿化功能的多样性,如路边绿带自内向外的多层次植物配置,形成壮观的带状绿地,为了视野开阔、突出道路绿带的观赏性,在靠近道路内侧的地方未种植行道树,行人及机动车在路上无法遮荫而感到燥热,特别是在夏季燥热的感觉更为强烈。
3、选用植物品种单一,忽视了道路绿化的层次性、生态性和植物多样性
(1)北方常用道路绿化的乔、灌木种类少,树种种类的单调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
(2)季相变化少,配置方式枯燥,绿化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乔、灌、草立体种植结构。
(3)常绿乔灌木及宿根花卉应用少,没有充分发挥道
路绿化的潜在生态效益和功能。
4、重建设,轻养护
“三分种,七分管”,植物的管护对其生长及道路景观的稳定性极为重要,养护工作时间性强,一旦错过季节,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北方城市道路绿化“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缺乏道路建设经费,导致施工后管护工作不及时,甚至无人问津,造成绿化效果不如人愿。其次,绿化队伍专业化程度低,养护方法不正确,既造成资金浪费,又不见成效。
三、北方道路绿化的解决措施
1、道路绿化与交通组织相协调
由于道路的特殊性,栽植树木时要注意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区范围内和弯道转弯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通透,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行车视线。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的车辆运行空间,树冠和树干不得进入该空间。在隧道的入口处应种植高大的树木,使侧方光线形成明暗的参差阴影,亮度逐渐变化,使驾驶员的眼睛逐渐适应,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2、 增加植物种类, 丰富季相景观
增加适用于行道树的植物种类, 避免道路景观雷同;增加观花乔、灌木植物种类和观色叶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效果;重视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的应用,利用其形态、花期各异的特点,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加大应用范围,协调植物的应用比例。
3、加强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的应有研究,丰富园林植物,城市
道路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行道树种植中多用单一树种,问题相当严重,应努力开发城市道路绿化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及道路景观。应加强城市道路绿地灌木层建设,完善乔灌草等多层次结合的植物生态群落,以增加道路绿地的叶面积系数,发挥较大的生态效益,改善道路环境。
4、适地适树地选择树种,做到品种多样化。
(1)适地适树,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长势旺且苗源有保障。
(2)选择抗污染的树种。车辆排放的尾气和粉尘污染了道路两旁的空气, 威胁着树木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气体传导, 甚至造成叶片斑状坏死,所以应选择抗污染的树种。
(3)选择耐瘠薄的树种。城市道路的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较为恶劣,要选择对酸、碱、旱、涝、沙性及坚硬土壤有较强适应性的树种。
(4)注重树种配置。树种选择要注意常绿树和落叶树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近远期绿化效果和冬夏景观与防护效果的需要。另外,彩色树种在城市道路绿化中,如果配置和应用得当,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以上原则外,还应考虑树种的寿命、树形、病虫害、花期以及是否耐修剪和易于管理等因素。
5、 加强养护管理
充足的资金和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管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当前, 应加大绿化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力度,提高园林机械化程度, 加速园林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发挥政府投资主要渠道的同时, 多方挖掘筹措资金, 例如可在改扩建旧城区时提高绿地补偿费, 将其中一部分用于道路绿化。在具体养护过程中应做到: (1)注重清扫保洁, 及时冲洗植物, 打扫绿地卫生。(2)及时替换补栽染病、死亡植物,保持植物景观的完整。(3)注重植物的整形, 促进植物生长,保证植物达到设计要求。(4)及时中耕除草、抗旱保苗、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保证植物长势良好。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道路绿化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 因此, 城市的道路绿化是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 相信只要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 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 城市景观得以发展, 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生华,梁曲扬,周晓丹,苏宝玲.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中绿视率的应用[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2] 王海英. 濮阳市交通性道路绿地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1(02)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121-01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防沙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当前很多城市在道路绿化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准备工作不充分、妨碍交通、重建轻养等不良现状,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做好自己的工作,及时调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够早日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当前城市道路绿化的现状。
1.道路绿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道路绿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每个城市的建设中,道路绿化都是一个重要内容,简单的理解就是在道路两旁栽种些树木、花草等绿化树种,但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不仅仅是种些树就完事了,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等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树种,怎么和环境协调统一,真正发挥好道路绿化的作用。那么道路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都有哪些具体作用呢?首先道路绿化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如果没有这些景观设计,在道路两旁会显得很单调,这样司机在驾驶中,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再者道路绿化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树木的叶片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1]而且植物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改善空气中的水气质量,吸收空气中的浮尘,增加空气的可见度。而且蒸腾作用还可以降低城市的气温,防治“热岛效应”的发生。再加上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还具有吸收尘埃、有毒气体、杀死细菌、减少噪音等功效。最后是在美化环境方面,将道路两旁的树木合理的安排好,协调统一、井然有序、花开花落、树影婆娑,视角上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将自然环境和城市建筑协调统一,则可尽显城市街道的特性。
2.现阶段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2.1前期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
虽然城市道路设计可以简单理解为在道路两旁栽种些合适的乔木、灌木等,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树木的简单组合,行道树的选择是由一定的要求的,此外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状况是否适合行道树的生长。而且行道树不仅是适合当地环境生长就可以,在外观上也要求美观,也就是即美观又实用。但是一些城市的道路绿化之所以做的不成功,一方面就是前期准备工作做的不好,行道树的树种选择的不好,比如是应该选择幼苗还是壮年苗,但是“大树进城”又是一个很严重的环境问题,可能在环境上会有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在不同的区域,行道树的种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及人文条件做些相应的调整。那么前期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的原因,一方面与技术人员的决策有关,在决策之前没有做好基本的调查取样工作,比如适合该地区环境生长的植物有哪些,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将树种引进等等问题。[2]另一方面,与当地政府也要负一定的责任,监管不周、巡查力度不足等。以上这些都属于因为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而导致的问题,而准备工作是否做好,对后期的整项工作都是有影响的。
2.2城市道路绿化缺乏专业的人员及技术支持
笔者发现,前期的准备工作之所以没有做好,与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支持有很大关系。首先很多相关单位的领导并非科班出身,他们对树种种植、道路绿化的知识很缺乏,但是虽然如此,最后的很多重要决策却都是由这些领导做的。而有些行政区域,在道路绿化方面,即便缺乏专业的指导,也没有聘用一些资深专家学者来指导,这样仅仅凭借个人经验,随随便便的让“大树进城”随随便便的选择一些树种,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再则有些地区虽然有专门的技术指导部门,但是它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满足道路绿化工作的执行标准,大多数都是关注于理论的知识,可是要将理论的知识重新再捡起来,与实践操作联系在一起,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3道路绿化中的“重建轻养”现象
当花费很多心思将这些行道树全部栽种好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对他们做好养护工作,而道路绿化的养护工作也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与难点。其实是冬季,特别是在道路两边一般的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加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动风速,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树木御寒防冻、防寒的能力。一方面,没有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没有定期的对他们进行除草、防虫工作,导致一些树种疾病丛生,如果控制不及时的话,昆虫大肆泛滥在产生某种抗药性之后,若再想消灭这些害虫,则就是难上加难了。
3.如何解决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3.1保证前期准备工作的充分性
既然道路绿化如此重要,而且当前在很多城市的道路绿化中国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那么应该从哪些方卖弄做些调整,改善当前的这种现状呢?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工作进展。那么在道路绿化上,首先要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做好调查,因地适宜,选择合适的乔木或灌木栽种,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树种,合理搭配、协调统一。不要因为前期工作的问题,而影响到后期工作的进展。
3.2保证技术人员及设备的完善性
笔者认为,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应该属于这项工作的最基本的准备,如果没有技术作支撑,而单单仅依赖经验,那是不可能做好道路绿化工作的。那么首先是要提高地区领导的素质,他们或许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也要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因为他们毕竟是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3]再者当地的技术人员他们的知识也要定期的更新,可以安排一些讲座或是交流会之类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国内外在道路绿化方面的进展以及新的优良的技术。因为道路绿化毕竟是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仅依赖理论知识也是不可以的。
3.3做好行道树的养护工作
当所有的树种都已经栽种到位后,接下来就是树木的养护工作了。首先笔者认为,应该做好水分、养分的供应,为这些行道树定期的补充些营养,给行道树施肥最好是采用环状打孔施肥,这样更便于行道树的吸收,而且还要保证水分的供应。对于已经成型的树木,可适量修剪,主要的修剪时间一般是在春季和冬季,基本要求如下,骨干枝的短截长度不可超过整个枝条的三分之一。如树木的内膛枝过密,则进行疏剪,达到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害,调整整个树形,使树形美观。那么提到冬季,就要注意做好树木的防寒工作。加强信息管理,提起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如经常采用的缠绕树干的方法,用一些塑料布缠绕在树干上,把树干包严,再用一些草绳缠上,这样即保湿又抗冻。还可以在植物基部覆上地膜,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地面温度,而言还可以防止病虫害的侵染。
4.结语
通过上述的简单介绍,应该可以明确感觉到,无论于环境还是于城市居民,道路绿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了解了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因此接下来就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了,总结前期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发展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希望可以早日解决这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司环.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3):35-48.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前言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作为人工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再创,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也是城市规划的一个缩影,是城市意境、文化和形象的体现。因此,想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满足现代城市道路建设的公共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层次性等时代特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实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在快速的发展着,城市的全新形象也越来越被生活在此的市民们所重视,因此,全面实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的形象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关乎到人们所在城市外部环境,即公共环境的好与坏。其次,全面实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承担着城市公共环境建设的责任,是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不仅应该与整体的城市规划风格相互融为一体,还应该符合道路所处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一定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风格。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性质与功能相适应
性质与功能不同的道路所产生的路网也是不同的,因而现阶段的市政道路都有着其独有的特色。同时,因交通目的的不同,对于环境景观元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道路附属建筑、雕塑、绿地的风格及其设计特点而言,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所具有的特点。
2.2 道路景观设计应突出车辆的安全感
“危楼不可居,危栏不可依”,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安全的重要性,若行车中无法保证安全,道路也没有美感可言。因此,安全感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前提。司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会产生压迫、压抑等不良感受,此时更要保障道路的安全感。
2.3 道路景观设计应强调路边的色质感
道路和沿线的绿化、构造物等的色调搭配等都会影响道路的景观设计,好的色彩会带给人们欢快的感受,可以消除在行车中产生的压抑情绪和疲劳感。
2.4 可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原则
在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 3 方面要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并尽量加强对于自然要素的运用,从而让道路景观真正融入到自然景观中去。个性化设计原则是指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对城市自身的形象特点与文化进行协调分析,并加强对于城市个性化元素的应用,以充分展现出城市的特色。
3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措施
3.1 行道树式景观
行道树式的绿化景观实际上就是指沿着城市道路的两侧各种植一行灌木或是一行乔木,也就形成了“一条路,两行树”的形式,这种种植形式也是最为基本、最为简单的一种景观种植形式。
3.2 自然式景观
这一类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规划形式主要是针对于城市道路上有较大空间,如果是采用自然式的景观种植方式,在道路中是可以种植各类灌木、乔木、地被植物、植物以及花草品种。在种植这些品种时,为了保证种植效果的美观以及形成一个活泼生动的自然气氛,应注意植物和花草的高低、疏密、数目的形状、各种类型数目的比例以及色彩的搭配等因素。
3.3 规划式景观
规划式景观与自然式景观是相对的,其应根据城市道路的线条走向并依据道路两侧的绿地空间,整齐并且对称的种植各类植物和花草。种植时为了保证种植效果的和谐统一,选取的灌木和乔木必须是同一胸径和同一高度的,这样才能体现出整齐划一的美感,并且韵律性也很强,行人在道路上驾驶车辆时才能有好的视线感觉,也便于他们高速行车。
3.4 立体式景观
这种形式就是指在道路两侧的绿地边缘先布置1 层高度大于5mm,胸径约为10~15m 的大乔木。之后再进行第2层小乔木布置,高度应在3m左右,胸径约为5.5m。然后是第 3层已经修剪整齐的灌木布置。最后则为地被植物的第 4层布置,这样就形成了层次分明并且立体效果明显的景观形式。
3.5 丛状式景观
这种形式主要是以乔木为主并辅以灌木进行封闭式的种植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应用于城乡结合入口处或是道路交汇处,这种形式具有整齐统一的美感,但应成行成排的整齐种植,切忌杂乱无章的种植。
4 使用功能种植
4.1 遮荫式
种植我国南方区域夏天十分炎热,为了保证良好的遮荫效果,应种植一些遮荫度大、常绿并且覆盖范围广的绿色树种。
4.2 遮蔽式
种植遮蔽式种植主要是指用绿色植被挡住城市道路的一个方向,不让城市道路暴露全貌。
4.3 地被植物和草坪
将地被植物和草坪种植在道路两侧,能够起到防尘防雨、覆盖黄土以及降低噪音的作用,常见的地被植物有:黄金叶、大叶油草、花生藤、台湾草以及铺地锦等。
5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注意事项
5.1 绿化形式的确定
绿化形式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两侧用地的性质;②周围建筑风格;③设计绿地的宽度;④道路变化情况。植物的高度层次和季节色彩也进行考虑。例如,假设道路两侧大部分为商业用地,建筑物群高大稠密,中间分车带宽 12m ,可以在绿地的中心种植高大乔木,两侧种植低矮的绿篱或者灌木,以满足两侧商业建筑展露的要求。
5.2 考虑人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要以人为本,考虑到人们实际的生理需求。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时候,驾驶员对道路旁景物的敏感度是随着距离和车速变化的,在设计道路绿化时,一方面要保证不影响道路交通,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车辆行驶的动态特点对景观进行实时调整,既满足了行人在静态视觉上的要求,也满足了车辆行驶中人的动态视觉要求。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的车速下,人们可对景观进行辨认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以及能够进行清晰辨认的景物的最小尺度是变化的。以限速 100km/h 为例,司机前方的景观,其最大距离不应大于660m,最小距离不应小于8.50m,景物高度应大于2.00m。如果绿化设计时对这些因素不加以考虑,建设出来的景观尺度超过了这些值,那么对正在驾驶车辆的司机来说,超出这些尺度的景观是看不见的,这就是失败的绿化设计,因为它不能给道路上行驶的人们带来动态视觉上美感,忽视了人生理上的需求。
5.3 道路绿化植物选择
由于建设过程的影响,城市道路绿地的土质都比较差,因此应多选择例如杨、榆、槐等耐生长、抗病虫害的树种;灌木选择枝叶丰满、花期长、不需要太多修剪的海棠、丁香等。
5.4 重视安全安全问题
是绿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进行栽种,植物会因为根系无法伸展、减弱长势直至死亡;在交叉路口、公交车站位置、人行过街通道的两侧栽种超高繁密的植物,会误导与遮挡视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在有架空电线的地段栽植大型乔木的话,当乔木生长到一定程度,容易因为枝杈牵扯而造成电线断落,带来危害。
6 结语
通过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的解决,提出城市景观设计的规划理念,不仅能够作为日后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还能对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使城市景观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具备美观、舒适的街道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