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浪费粮食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 即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把所要讲授的知识借助于一定的教学场景进行对知识背景、内容和情景的体验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不知不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入了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带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
二、情境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情境教学之前,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语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动手示范能力。教学开始前,语文教师要先将所要讲授的古诗题目写在黑板上,以《悯农》这篇古诗为例进行相关的教学讲解,要求学生留意古诗中的意象,因为一首古诗的意象往往就是作者借以抒怀的对象,从其中能够窥见诗人的写作意图。如“锄”的动作要求学生去体会,提问学生是否平时干过农活,有没有见过锄草用的农具,当然这种农具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农村看到。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一把锄头来,让学生亲自上讲台触摸,实际体验一下。另外,“禾”就是我们所说的禾苗,南方的稻米,这是根据文章中的插图以及古代的饮食情况来判断的。开讲这首古诗之前,教师需要先向学生讲述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劳作方式,体会那个时代的人对粮食的珍惜。因此,在开始讲授古诗前,这些工作都是必须要做的。
三、情境教学过程
仍以《悯农》为例,教师娓娓道来,将学生带到那个遥远的年代,在那个时代里,一次偶然的机会诗人看到了农民伯伯正手持锄头,顶着烈日,不辞劳苦地在田间劳作,额头的汗珠不断地滴在干裂的土地上。这是教师要讲授的古诗内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教师读到这里,让学生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劳动情景,并提问学生见过长辈这样工作过吗? 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 体验过这种工作吗? 课本中的插图和实际生活中的劳动场景一样吗? 等等。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此外,小组之间可相互提问对方是否对这样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学生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决,加强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接着,教师继续追问:“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们在干什么呢? 可能大多数同学都在家里开着空调,吃着冰棍。但是,在酷热难耐的天气里,农民伯伯为什么要到田地里去锄草呢? 为什么不呆在家里呢?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种文字结合场景,同时伴有发散式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心生疑问,并带着疑问去进行想象,在想象过程中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同时再观看教师的示范,这样学生就会对问题产生自己的看法,进而对古诗所讲述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当然,教师不仅要一边口头讲授知识,一边还要进行相关的示范,即教师示范不停擦着额头汗珠的动作,同时做出用手挡住上方的太阳的动作,辅以锄禾的动作。或者,教师讲到这一句古诗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教师的示范或是上台表演的同学身上,既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使得学生更愿意配合教师讲解后续的内容。对教师的示范,学生印象深刻,面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也能不拘泥地及时提出。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116―01
不少学生在初写一事一议的材料作文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写作思路,写出来的文章观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论证不严密,说服力不强。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不妨采用模式定位法,引导学生快速入门,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一事一议的材料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文就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一事一议的材料作文可以用议论文的常见模式结构篇章,即“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这种模式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易于初学者掌握。其次,要帮助学生辨清它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一是一事一议作文的论点需要从所给材料中提炼,这就需要在“引论”部分引述材料,并从中提炼出论点,即作者对某件事情所持的态度和观点;二是一事一议的材料作文联系实际谈感想,即运用充足的事实与道理阐述其观点的正确与否。这也是此类作文的重点所在,不容忽视;三是结论部分还应回扣材料,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一套关于一事一议材料作文的写作模式:
引论引材料――言简提观点――意赅 起(略)
本论发议论――充分 承谈感想――实在 转(详)
结论扣材料――照应 做总结――归纳 合(略)
1.“引论”就是简要引述原材料,进而明确并提出论点,同时还要注意论点和材料之间要有过渡性语句,以示衔接。例如《“青蛙实验”的启示》一文的开头:
“一只青蛙被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后奋力一跳安然逃去,却在慢慢加热的冷水锅里丢掉了性命(引材料)。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过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
又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的开头:
“你看那屋檐下的青石多么平整坚硬,可是顽强的水滴一个紧跟一个砸下来,年年岁岁,毫不懈怠……后来,青石上居然留下了一排小坑……(材料),我们赞叹之余,不难想到(过渡):恒心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阶梯(论点)。”
2.“本论”就是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充分的论据,证明引论部分提出的中心论点。在论证过程中,还可以恰当设置分论点,并选择现实生活中同类事实和道理作论据,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谈谈珍惜粮食》一文中在引论部分谈及这些青少年乱抛饭菜,用雪白的馒头打仗,提出了“要珍惜粮食”的观点,然后写到:
“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分论点)。古人云:俭以养德(引证)。一个人如果从小大手大脚,任意抛洒粮食,而且知错不改,那他将来就很难有所作为。而好的行为习惯则使人受益终身。克勤克俭有助于人们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讲道理)。生前穿的衬衣补了又补,他并不因为自己是国家总理就挥霍浪费。他这种艰苦朴素的品质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敬仰,在国际上也赢得了极高声誉,为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光添彩(摆事实)。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更不能浪费粮食(分论点)。我国人口多,目前尚有部分贫困人口生活仍很艰辛,而耕地每年都在减少,部分地区仅达到温饱水平。爱惜粮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摆事实,讲道理)。”
以上均在段首设置分论点,并运用了恰当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必须节约粮食”的观点。
3.“结论”就是对全归纳总结,并回扣材料,进一步说明,深化主题,提出希望和要求。如《谈谈珍惜粮食》的结尾写道:
“粮食与生命同在,爱惜粮食就等于爱惜生命。青少年应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再如《从达尔文捕虫想到的》一文这样结尾:
一、及时贯彻学习会议精神,注重党员领导干部示范作用
我单位于3月7日组织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会上,粮食中心主任谢小林传达并组织学习了十六届纪委第三次会议精神,全体干部职工相互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尤其是对党员干部起示范作用,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推动思想解放,紧紧围绕“干部转变观念、部门转变职能、工作转变方法、企业转变机制、发展转变方式”的粮食工作新情况新要求,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讨论。深化“我为粮食工作献一策”活动,要求干部学习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先进典型,积极寻求新形势下粮食工作新路子。与会议人员还认真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的相关要求,一致认为这是党的优良传统的本质,所有党员干部都要带头执行,模范遵守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落实好党的政策,促进党风健康发展。
二、认真组建管理班子,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县十六届纪委第三次会议精神,经研究粮食中心组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洪波成员:胡国卿、曾建华、于庆云。按照会议精神的要求,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照《廉政准则》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自我检查,严禁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行为,重点清理规范干部参与果业开发行为,严肃整治党员干部投资入股房地产、矿业和违规买卖林木、土地的行为。
三、建全相关管理制度,筑牢反腐倡廉防线
为确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我单位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包括机关管理、目标管理、财务管理、来客接待、职工考勤等各项制度,并根据这些管理制度对我单位工作进行规范,尤其是对财务的严格管理,做到"六个不准",即不准转移资金谋取私利;不准超越职权和经费开支范围开支;不准违反经费结算审批规定报销经费;不准以任何理由为外单位提供账号和套取现金;不准擅自购买专控商品和高档消费品;不准未经批准向职工和对外借款。具体相关制度如下:
1、严格财务管理手续制度。一切经费开支都要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和机打发票,做到手续齐备,凭证合法,结算及时。机关财务负责人要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查,严格把关确定是否符合财务规定。
2、严格报批手续程序。财会报销的凭证一律由经手人签字及财务负责人审核,并按规定经领导批准签字后方可报销。
3、严格控制招待费用开支。机关工作人员在接待来宾及有关公务活动中,确需招待的经领导批同意后,必须严格坚持标准,做到招待从简,禁止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并减少陪餐人员。
4、严格机关日常经费管理。机关电话费、差旅费、办公费、车油费、招待费要严格控制使用,严格管理量入为出,厉行节约,确保日常经费不超支。
5、严格公用物品管理。对机关办公用物品要登记造册,建立公用物品账,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专管公用,防止丢失、损坏、被盗和长期个人占用。
【关键词】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规模化,产业化,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和扶植,特别是各项奖励和补贴政策的到位,广大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面积较大、生产粮食较多的职业农民,他们三两组合,成立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在当地都是种粮高手,不仅有一定的农技知识和耕作经验,而且都是些壮年劳动力。他们通过土地租赁的方式取得大面积的土地耕种权。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群体,越来越明显的凸现出对粮食生产的拉动作用,对粮食生产产业化的推进作用。但是,在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对桃江县的多个水稻种植合作社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了解他们在组织生产、粮食销售等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并提出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和见解,以便共同探讨。
一、近年来粮食生产的现状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为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环湖丘岗地带,全县现有人口 89 万,其中农业人口 72 万,水田 3.35 万公顷,是湘中偏北一个典型的丘陵区农业大县,人均占有耕地少,稻田单元面积小。过去,农民以种粮为主业。历史上的1990年,水稻播种面积曾达到6.47万公顷,稻谷总产36万吨,其中双季稻面积达到6.43万公顷,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99.3%,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然而,随着粮食比较效益的逐年下降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大量农村劳动力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及至2003年,全县水稻总播种面积减至3.70万公顷,总产减至 20.14万吨,其中中稻面积扩展到1.61万公顷,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43.51 %,抛慌现象随处可见。直至“十一五”期间,我县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全县大力推进粮食等优势农业区的规划和建设,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优质稻米、201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72.4万亩,比2005年增长了45.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0万亩,比2005年增加了14万亩,2010年粮食总产量39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9.4万吨,2010年专业合作社经营租赁承包稻田15.28万亩,种植水稻22.87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27%。粮食生产又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喜人局面。期间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生产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十二五”以来,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桃江及时调整了农村工作部署,鼓励农民种粮,通过县、乡两极政府大力宣传和村组基层组织的积极诱导。截至2014年,土地流转面积达29.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发展30亩以上的粮食种植大户1633户,承租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三年来,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保持3%左右增长,粮食产量均超38万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由于粮食生产特别是双季稻持续发展,2012年、2014年,我县两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其中灰山港的金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生产基地11个,租赁承包了稻田4125亩,主要种植水稻,全年双季稻连片种植1500亩,其他经济作物600亩,合作社采用雇佣当地农民用工办法,解决就业人员100人。
三、水稻种植合作社对促进粮食生产的贡献
1、粮食贡献大 辐射作用强。根据我们的调查,桃江县2014年种植2公顷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有1700多户,人均生产稻谷6.49吨,是全县人均0.39吨的16.6倍,销售粮食 1.1万吨,占全县稻谷商品量的十分之一。小的家庭农场最少也有2.10公顷,产量13.6吨。这些新型农民对水稻生产注入了很高的热情,在接受新理念,应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给我县的粮食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周边的农户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果。使全县的农业新技术推广更快捷,普及面更广阔。
2、有效地整合了土地与光热资源。在全县的种植合作社耕地面积中,约70%的耕地是通过土地流转租赁集约耕种的,避免了土地和光热资源的浪费。特别是有些耕地常年种植的一季稻,合作社租赁后,有约70%种上了双季稻,还带动周边农民也种上了双季稻,增加了双季稻的播种面积,提高了复种指数,扭转了我县前些年来一季稻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局面。
3、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散小户的农民将田土租赁给合作社以后,不用担心抛荒问题,可以放心外出经商、打工,一心一意创业致富。合作社农忙季节雇请当地的农民给他们从事水稻种植的各项农事劳动,使2万多名就地务农的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季节性的就地就业。据初步统计,合作社支付给农民的工资多达200多万元,就业农民人均收入500多元不等。
四、我县水稻种植合作社发展依然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水平不高 科技含量低。调查中发现,种植户种植水平较低,与全县平均水平相差无几,还未达到质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新品种更新慢,对新的高产栽培超级稻种子不敢大面积使用,或者因耕作技术跟不上,高产品种产量不高,密植后病害控制不到位,影响总体产量。管理上还是以粗放管理为主,水肥的施用不能及时到位。平均产量没有多大提高,产量的优势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2、生产规模不大 作业水平低。上千亩的合作社全县只有十几家,大部分家庭农场只有50到200亩的规模。受丘陵区人多地少和靠天吃饭的老观念影响,不敢发展扩大规模。受经济条件制约,机械化程度低,平均每户只有简单的农业机械3-4台,部分农户还靠与别人换工来完成复杂繁多的栽培工序,农忙时节出高薪也请不到劳动力,误时误工,严重阻碍了粮食种植的发展规模。
3、产业化程度底,产业链延伸不长。大部分的合作社处于原粮生产与销售阶段,产业链拉伸不长,附加值不高。个别合作社拥有小型稻米加工设备,年加工销售稻谷几百吨,只占自身生产稻谷的11%。销售范围也只限于当地周边,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稻米品牌,更别说绿色认证。
4.组织化程度底,抗风险能力差。虽然各个乡镇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合作社,但他们都是各自为政,相互间的交流、观摩少,信息闭塞,加上农村多数农田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抵御水、旱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较弱。
5.出租的稻田越来越少。桃江地处丘陵区,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农业县,粮价的回升,流转中存在的矛盾,让很多租出去了稻田的农民都要收回来自己耕种,导致了稻田租赁市场的短缺,让一些有意谋发展的农民将无田可租,成为无米之炊。
6.种粮的效益难预测。近年由于政府对三农的投入较大,补贴措施较多,政策的落实到位,农业科技技术推广普及率提高,气候条件好的年份,合作社还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农产品生产的周期长,风险大,获利空间小的矛盾还是让长远发展的效益维持难以预测。
五、我们的看法和提出的建议:
1.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现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很多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这些补贴政策要实实在在落实到农民手中,鼓励种粮,充分调动各个合作社种粮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既不能强征强租耕地,也不要让耕地抛荒闲置,让有心种田的有田可种,外出打工经商的安心在外发展,形成共生互赢的局面,稳定和巩固合作社的规模和效益。资金信贷部门要降低中小微贷款的门槛,积极支持他们搞加工转化,延长粮食产业链条,走“产、加、销”的产业化道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将技术服务对象转移到以合作社为主体,将推广工作有重点的向他们倾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不走过场。
2.鼓励农技干部牵头承包耕地种粮。他们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粮食生产经验,观念更新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容易,对风险的预测性强,对当地情况熟悉,整合资源更具优势。
3.搞好科技培训。利用农闲时季常态化的开展技术培训。不但要教他们怎么种,还要教他们种什么、怎么卖。增加他们在经营、市场、发展方面的理念。为他们量身打造对路的精简栽培技术,从种子选择、栽培方式着手配套组装适合他们的全套新技术体系,推行优质水稻的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培育成为从事环保型粮食生产的示范和辐射典型。多搞田间地头等面对面的培训,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技术的最先应用者。
4.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农产品生产销售流程中。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公司+农户的产销模式,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分工合作,农户负责生产与加工,公司负责销售,这样既能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同时减少公司的生产成本,实现双赢。建立农产品生产数据库,利用网络技术整合农产品产销信息,这样能提高效率,减少交易成本。
实习生张文会一边走,一边烦躁地问自己。他真恨自己为什么那么胆小,说错了就说错了呗,有什么要紧?一个青年团员,难道还能眼看着错误在自己面前溜过?那个设计方案明明就是有浪费的嘛!
可是,为什么在刚才那个技术座谈会上,人们就会同意那个明明有浪费的设计方案呢?难道他们不知道那根可以节省的线路和那个桥梁,要多花好多个亿么?不会的,左工程师也好,别的工程师们也好,他们都在铁路部门工作好多年了,搞铁路站场设计也不是头一回,而他张文会,离开唐山铁道学院才半年,铁路上的实际知识,懂得还少;这站场设计,又是个新的学问,过去也没学过多少。也许自己的看法不正确吧,要不,怎么大家全同意原来的设计方案,也没谁说是浪费。
张文会可并不甘心就迫么接受这个结论。
他的脑子里又映出那张枢纽站的设计图。这十多天来,这张图已经像雕塑一样嵌在他脑子里了。一想起那张设计图,那根多余的践路和桥梁,就像刺一样地扎在心里。这张设计图的缺点,在他看来,是那么明显的:在进站践路的布置上,客车多走了五公里;有不少干扰;而且还多修了践路和桥梁。可是,如果省掉那条两公里长的货运上行正线和那座桥梁,货车通过原有的线路和原有的桥梁到达河的这边,再设计一条短的线接到上行货车车场,这样,就可以省下很多资金。……
“不……行!”
这是设计组的负责人左工程师的乾燥的声音。这个声音张文会呀到不止一共了。说实话,这句简单的句子,十多天来就像一块大石头似地,重重地压在这个年青实习生的心头上。当张文金刚参加这个组的工作,看了那张总布置图的第二天,当张文会提出自己的上面那种看法的时候,他就开始听到这个乾燥的声音:
“不——行!不——行!”
为什么不行呢?
“这条上行线车流大。车流大的座该靠近编组线。这样,作业就方便些。进站线路,主要决定于车流的大小。”
这个回答并没使张文会满意。是作业方便些好呢,还是少修一条线路,少建一个二十多公尺的桥梁好?在迫两个问题之间,一个设计人员该怎样正确地选择呢?过了几天,他对左工程师的解释更感到糊涂了。别的组提供了和他们设计的迫个站场有关的车流资料,张文合一看,车流情况恰恰和左工程师说的完全相反。如果“进站路践主要决定于车流的大小”,这不正好可以改正近来了吗?他再去找左工程师。左工程师又说:
“进站线路也不一定按车流的大小来决定。这条践路是干线,干线就一定要靠近编组线,这你还不懂?”
左工程师还指出张文会提出的这条货运上行线和通向原有车场的一条客运线有交叉。
“所以,你这个亦法根本不行。”
是呀,这个干扰倒是原先没有注意的。张文会又从客运联络线上想办法。他发现客车进站,要绕很大一个弯,并且,又要和发出的货车碰头。张文会凝视着设计图,不住地用手指把有点松了的眼镜托上去,不住地翻参考书。
“取消这条客运联络践怎么样?”他问自己。
“取消了,用什么来代替?”他自己又反问。
他试着画一条短践,来代替迫条绕很大弯子的联络线,沿着这很短线,客车就少走五公里,而且,也没有什么干扰,不会跟货车碰头了。
这个改进意见,并不怎么难办呀!为什么左工程师总是说“不行不行”呢?
他想不通。
再说,为什么别的设计人员也都没有看到这个设计图的缺点呢?就说小宋——宋文山,上次跟他谈的时候,他不是也说能行么,怎么今天又不响了呢?
想到今天的会,他真不痛快。大家全同意那张设计图。张文会坐在那里,心事真是十五个吊桶下井、七上八下地摆个不停。五一自己的认识对,那么,按大家现在已经同意的这个方案设计,明年施工的结果,是既多修了线路和桥梁,又不利于运输,迫岂不是眼看着祖国的财产白白地被浪费掉吗!提高设计质量、做到既经济又合理,这原是每一个设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事项,作为一个设计人员,有意见干吗不提呢?再说,他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团的组织就号召过:青年团员座该主动地积极地关心全组的工作,随时注意设计工作上的不合理现象并和它作斗争。
可是,他又想到:自己才离开学校不久,技术水
平很低,也许自己的看法不正确吧。在工程师们面前提个不像话的意见。那不丢人!他偷偷地看了宋文山,那个和自己一起调到站场设计事务所来、又在一个组工作的好朋友,正一声不响地听着工程师讲话。人家是团小组长,还没开口哩!
可是……
不等他再想下去,工间操的铃声响了,会议也就结束了。
张文会一肚子的话还是没有说。一散会,他就烦躁地问自己:
“我为什么不提出来呢?”
现在,在张文会面前明摆着两条路:要就是坚持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要就是放弃它。
“难道我就糊里糊圣地放弃改进意见了吗?”他问自己:“不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资金是多样重要呀!”
他不能放弃。
他也没有放弃。
有一天晚上,他看完了参考书,已经很晚了,睡上床,他怎么也睡不着。他忽然想起他的家乡,他的家乡是河北省东部的乐亭县。在那个靠近渤海湾的县份里。全是碱地,农民生活是苦的。一个老年人的形象在他眼前浮起了,那是他的父亲。从他有记忆的时候起,父亲就教导他不要随便花钱,要保持庄稼人的好习惯。这几年,张文会每一次回家乡,亲眼看到家乡的变化,他看到农民虽然收成并不算好,还是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
“而我们呢,在设计图上划一条线,就是多少亿!”想到这里,就像有一根有力的臂膀在拉住他,不让他在设计图上随便划上一根浪费的践路。
就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一根真正的有力的臂膀支持了年青的张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