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线电应急预案

无线电应急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线电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线电应急预案

无线电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以下简称《无线电管制规定》)于2010年11月1日施行以来,就确立了无线电管制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法律地位,对加强无线电执法力度,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重大任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该法规只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仍未出台。因此在实施无线电管制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无线电管制适用的准确性

无线电管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明确在三种情形下可以实施无线电管制措施:一是维护国家安全,二是保障国家重大任务,三是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因此对这三种情形的正确理解,是正确判断是否实施无线电管制措施的关键。

对于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形,《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其概念都有明确的定义,判断时有据可依,不易出现偏差。而对于第二种情形――保障国家重大任务,目前尚无明确概念,需要结合当前政策和形势做一个基本的界定。归纳多方因素一般认为,国家重大任务主要是指由国家机构组织,规模大、影响大、意义大的重要工作或重要活动,具有政治性、复杂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如军事演习,政治性强、影响面大、组织复杂。又如奥运会、世界博览会,规模大、牵扯面广、持续时间长,需要多部门协同,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具有历史性。

目前,无线电管理部门承担的大量保障工作都属于国家重大任务范畴,虽然保障内容都是维护通信安全,但由于其环境、目的不同,往往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付出艰辛且卓有成效的努力,才能顺利完成每一次国家重大任务的保障工作。

无线电管制的合法性

虽然《无线电管制规定》确定了实施无线电管制的法律地位,但是行政合法原则要求在实施无线电管制措施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执行主体的合法性。根据《无线电管制规定》,实施无线电管制的主体是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军区,具体为: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无线电管制,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施无线电管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军区决定,并报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备案。因此实施无线电管制措施时,命令必须由省级以上政府和军事机关下达,无线电管理部门负责措施的执行、监督和落实,切不可越俎代庖,影响了无线电管制的合法性。

其次,程序的合法性。根据《无线电管制规定》,决定实施无线电管制的机关应当在开始实施无线电管制10日前无线电管制命令,明确无线电管制的区域、对象、起止时间、频率范围以及其他有关要求。但是,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实施无线电管制的除外。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通常是一般情况,因此在实施无线电管制前,一定要预留出足够的命令的告知时间,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取得人民群众对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将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

无线电管制的合理性

《无线电管制规定》要求实施无线电管制,应当遵循科学筹划、合理实施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无线电管制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因此无线电管制的行使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

首先,尽量减少使用无线电管制的次数。由于无线电管制采取的是限制或者禁止设备的使用和实施技术阻断的强制性管理手段,在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利益的同时,也由于它的限制、禁止和阻断,必然妨碍局部区域无线电通信设施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到部分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如果滥用无线电管制措施,势必将这些影响扩大化,容易引起一些不和谐因素。因此,无线电管制措施应该是限制、非优先采用的行政执法方式。

其次,尽量缩小无线电管制的范围。为了将实施无线电管制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要对实施无线电管制的区域、对象、起止时间、频率范围以及其他有关要求进行筹划,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要通过各种技术方式对管制区域、对象、起止时间、频率范围等参数进行分析、精确计算,使其在满足要求时,获得最小值。实现的有效方法就是要做好事前评估,通过数模建立、模拟验证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取得相关数据和结论,为准确有效地实施无线电管制提供科学依据。

无线电管制的有效性

无线电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目前多媒体通信技术是结合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新型边缘技术。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是政府部门为城乡群众提供电视服务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实现村村通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成本很低、便于接收,与广播电视有线技术相比,不会受到城镇用户饱和、农村地形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具备更广的覆盖面积。在应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过程中,以高频电磁波的点到面的方式进行覆盖,操作更加安全和稳定。这样能够让电视节目播放画面更加清晰流畅。此外,在广播电视信息传输中,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故障,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创新建议

2.1提升高空光缆的架设高度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必须依靠高空光缆,高空光缆作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基础,是保障信号发射的先决条件,通过提升高空光缆的架设高度,能够进一步提升信号发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有效增加信号的覆盖范围,提高播出质量,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升高空光缆的架设高度,加快高空光缆的发展进程。

2.2完善无线发射系统

处在当前数字化的时代,只有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广播电视行业自然也不例外,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的无线发射系统,通过完善设施控制、细致的设施检查与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并将这三者进行完善与融合,才能利用无线发射系统实施智能化的管理,最终实现全智能化的无线管理目标,从而推动广播电视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2.3开发感知无线电技术

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中,需要提高对频谱资源的利用率。但在很多紧急而特殊的状况下,通常难以查找到可用的无线电频谱,这就为数据传输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一种新生的感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1]。在感知无线电技术的支持下,快速查找并与闲置的无线电频谱相连接,让无线电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妥善解决了在突发状况中无法连接有效频率的问题。该感知无线技术以其灵活性和操作智能化特点,有力推动了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发展,并且感知无线电技术是一种灵活而便捷的新型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

2.4做好防雷措施

①避雷针、避雷带网等传统避雷设备的使用。在安装避雷针等设备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避雷针和天线间的位置距离,通常通信天线主要安装在避雷针外线的1.5个波长外,是避雷针在和天线所处的位置中居于主体地位。②做好无线覆盖防雷的接地工作,建立接地网。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立接地网,即要做到小于10Ω的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大于4Ω的设备地网电阻,小于1Ω的通信机房地阻,以上都是做好防雷接地工作的基本要求。③做好发射信号线的防护工作[2]。将避雷针安装在信号线,这样能够屏蔽所有的信号线,不与外界接触,此外,还可以在不导电的金属管内藏匿信号线。

2.5加强维护与应急管理

对于无线发射系统及设备来说,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工作,同时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保证设备日常维修和维护工作得到落实,并认真做好记录。此外,要从无线发射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播出环境中的常见故障、自然灾害情况、非法干扰事件以及供配电出现故障等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三、结语

无线电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NGN架构电力系统指挥调度设计应用

一、系统设计目的

当电力系统出现多点短路或断线等,造成紧急突发事件的产生。要求不仅自身通信系统要保持通畅,同时还要做到跨部门合作,建立有效的通信编组和科学高效的响应流程等。另外,专家在后方统一指挥调度,及时远程诊断抢修,对通信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先进性、灵活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二、基于NGN架构的电力智能调度诊断系统

2.1系统结构

基于NGN架构的电力智能调度诊断系统,系统充分整合电力系统现有各种资源,利用语音、视频、软交换、IP、微波等技术,实现语音调度、视频监控、单兵图像传输以及无线移动图像传输等多种调度业务的智能融合,通过智能调度平台对各种业务和功能进行操作和调度。

系统能够实现电力应急指挥和调度的日常工作管理、应急预案作业管理、应急培训、演练与评估、应急安全预警管理及日常外部信息分析等功能;同时实现对各工区以及变电站的监控和可视化管理、应急场所的图像信息回传、事故的分析、远程协作诊断及车辆、人员、物资等资源配置信息的集中展现与管理;确保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各部门之间快速、高效的配合与运作,及时修复故障,减少事故损失,降低由于突况带来的负面影响。

2.2系统功能

(1)融合通信。语音业务上,将普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IP电话、卫星电话等不同类型通信终端连接起来,实现互连互通,并实现电话会议、语音资料存储等功能;视频业务上,将监控摄像头上的视频信号通过数字化压缩编码等处理,并传送到指挥调度中心,实现网络视频监控和调度;配合运用相关的单兵终端设备,将事故现场的视频数据回传,实现电网的远程实时诊断;在通信方式上,实现了IP、PSTN、卫星、微波等多种网络融合通信。(2)调度信息显示。可以在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系统采集到的实时数据、电网调度信息、人员信息、及视频监控点等信息。(3)应急指挥调度。在发生重大事件时,自动调出应急预案、处置流程,并显示相关信息,为事件决策提供依据。(4)移动应急指挥。系统配备使用应急指挥车,车辆上具备卫星通信、移动通信、超短波通信(对讲)、 VOIP通信等功能,融合各种通信手段,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均可以和指挥调度中心通信联络,将现场图像、语音等数据信息传到指挥调度中心,满足应急需求。(5)点对多点单兵功能。可以与多个一线人员进行直接对话,并把现场情况通过语音和视频实时传输到指挥调度中心,满足了控制、指导现场操作的需求。(6)无线移动图像传输。可在高速移动过程中和城市建筑物遮挡情况下传输实时双向稳定的高清晰度音视频、信息数据,把采集到的电力运行的相关信息资料发往电网的变电站、集控站等主控指挥调度中心。

2.3系统组成

(1)音频调度。系统中集群终端、手机、对讲机等设备的语音信息通过PSTN电话网、手机网、INTENET等各种方式传输到调度中心并存储;指挥调度中心可以对工区、变电站等单位指令和主管单位报告情况。(2)视频调度。在工区、变电站、集控站等地点布置监控点,并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压缩、数字化打包,利用现有的网络传输条件,传回到指挥调度中心,并解压存储,具体能够实现:把监控点的图像传回指挥调度中心,在指挥调度界面上进行实时显示,进行安全监控;当监控点出现异常情况,指挥调度中心利用已有的通话条件,如PSTN、IP电话、相关人员手机或内部对讲系统等对监控现场做出实时反应。(3)单兵图像传输。利用单兵设备作为信息采集终端,无线微波中继设备作为接收中心。(4)无线移动图像传输。采用C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和MPEG-2图像压缩技术,可在高速移动中和城市建筑物遮挡情况下传输实时双向稳定的高清晰度音视频以及数据传输,实现指挥调度中心与工区、变电站等的视频回传,信息实时交互。(5)指挥调度平台。指挥调度平台,位于指挥调度中心,是一种多媒体软交换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分为7个组成单元:软电话、视频矩阵、用户接口、调度终端对象管理、调度作业、系统管理、配置管理。

三、结束语

基于NGN架构设计,综合多种业务,同时实现多个点的事故诊断和统一指挥调度,并向工区或变电站等控制中心进行相关数据资料的回传。为电力系统的现场指挥、调度以及抢修等优化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无线电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第二条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县区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县区长为直接责任人。各级行政、企事业单位、驻延单位的负责人是本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对重大防汛安全事故负直接责任。各县区要落实各级人员包城镇、水库、淤地坝、河道、滑坡地段、机关、厂矿、学校、乡村等防汛岗位责任制,层层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

第三条防汛检查主要由市水利水保局负责,具体工作由市防汛办组织水利、防汛、水保等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市防汛安全检查办法》的规定,对各县区防汛工作和城区防汛进行安全大检查,督促县区落实安全度汛措施。防汛检查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第四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应无条件服从防汛指挥部命令,不得以任何借口抵制、推诿。

第五条每年6月1日至10月31日为防汛期。7、8月为防汛主汛期。

第六条防洪应急预案和水库、淤地坝度汛计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市级负责审批县级防洪应急预案;大型水库度汛计划由省级批复,中型水库由市级批复,小型水库由县级批复;淤地坝度汛计划由县级批复;橡胶坝度汛计划由市级审批。

第七条汛前各防汛责任人要对责任区防汛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解决存在问题。防汛检查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

第八条加强河道管理,确保河道行洪畅通。禁止在河道修建碍洪建筑物、倾倒垃圾、碴土,严禁在河道内乱挖乱采砂石、土料。建设水库、淤地坝、跨河、临河、穿河项目时,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

第九条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阻水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河道主管机关提出限期改建或者清除,逾期不改建又不清除者,由防汛指挥部或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强行清除,并由设障者负担全部清障费用。同时,按照河道管理条例进行处罚,并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条水库管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水库运行情况进行安全检测、检查,对检测资料随时整理,井制定溃坝、管涌、堵洞等情况的应急预案和洪水调度方案。

第十一条在建淤地坝的防汛工作由项目法人负责,同时作好防洪应急预案;已建成的淤地坝防汛由管护责任人负责,并做好防汛应急预案。汛期原则不得蓄水,确需蓄水的,由管护责任人报村、乡审核后,上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第十二条各级必须将防汛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防汛工作正常开展。各县区要根据工作需要,足额编制防汛办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省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储备防汛物资。

第十三条大力改善防汛工作条件,保证防汛工作车辆和其它物资需要。对城镇、重点工矿区、水库配备防汛报警设施和通讯设备及抢险应急照明器材,并对大中型水库、重点小(一)型水库、防汛报汛站配备有线电话和无线电台。

第十四条进入汛期,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值、带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防汛、水利、水文、气象等部门要健全信息会商制度,遇有重要天气和防汛重大汛情,要及时将会商结果反馈到防汛指挥部,指挥部领导决策指令,必须在30分钟之内传递到有关县区,县区必须在40分钟内传到有关乡镇和部门。各级防汛责任人不得擅离职守、随意外出,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要按要求落实防汛经费、人员编制、配备防汛专用车辆、储备防汛物资、防汛设备、组建抢险队伍、建立防汛报警系统。在防汛检查中,发现某项未落实,视情节对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书面通报、诫勉谈话或行政处罚。

第十六条对水库超限蓄水、淤地坝擅自蓄水;河道清障工作不力。未按审批实施建设项目;新建水库、淤地坝、河道建设等项目,不按行政审批项目规定,越职越权审批;未按防汛要求审批建设;监管部门工作不力的。视情节分别对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诫勉谈话或行政处罚。

第十七条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承担防汛任务的单位,未制定防洪预案或对防洪预案组织落实不力;未健全落实防汛安全责任制,主要河流没有实行上下游联防报汛;汛情、防汛指挥调度命令传递不及时的。视情节给予书面通报,诫勉谈话或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对防汛值、带班人员擅离职守的,视情节对值班人员给予诫勉谈话或行政处罚,对带班领导给予书面通报、诫勉谈话或行政处罚。

第十九条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重大防汛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无线电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急通信 卫星通信 集群通信 短波通信 微波通信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3-0102-02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出现过多次不同种类的紧急事件,如“911”事件、“5・12”汶川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及伦敦地铁爆炸等,既考验了各国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也考验了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从这些事件中,各国逐步意识到必须具有很完善的应急通信体系,才能在发生重大事件时,保障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通信,提高各级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1 应急通信的特点分析

应急通信是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特殊通信机制。应急通信应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紧急性、灵活性、安全性等特点。

1.1 应急通信的时间、地点不确定

大多数紧急事件都是突发的,时间、地点不可预知或者只可在有限时间内预知但是来不及做准备,这就要求必须有技术上的措施可以建立临时的通信网络来实现应急通信。

1.2 应急通信的容量需求不确

紧急事件发生期间,即使通信网络完好,可肯能因为局部出现的大通信流量会造成网络拥塞瘫痪。如“911”事件发生后,在纽约移动电话的拨打量平均增加了400%。

1.3 应急通信的时效性要求很高

及时的通信保障是实施救援、有效指挥和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的先决条件,同时应急通信发生的地点多数没有可用的网络,而且多数情况下地形复杂多变,这就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建设起灵活易用的通信网络。

2 四种常见的应急通信手段的优缺点

目前主要的应急通信手段主要有卫星通信、集群移动通信、短波无线电通信、微波接力通信方式。这四种方式都具有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机动性好、通信设备开通巡视等特点,非常适合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

2.1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不受一般紧急事件的影响,具有覆盖面大、无缝隙覆盖、在卫星覆盖区域内无通信盲区、与地形和距离不敏感、不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时间限制等优势,能够覆盖到大范围没有地面通信网络覆盖的地域,是组成无缝隙覆盖信息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常适合应急通信广度的需求。缺点是卫星通信容量有限,使用成本高。

2.2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是多个用户共用一组无线电信道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群组内用户共享前向信道,支持群组呼叫,它采用PTT 方式,呼叫接续快,被叫不需摘机,适合调度类业务和专用系统。其基本系统可为单基地台或多基地台,基本结构可分为单交换中心的单基地台网络结构和单交换中心的多基地台网络结构,组网方式便捷、灵活,非常适用于应急现场指挥专网应用。缺点是其覆盖范围有限。

2.3短波无线电通信

短波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强、运行成本低等特点,采用地波传播和电离层传播,能满足中、长距离的通信要求。同时短波电台实现了数字化和小型化,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机动。缺点是频率资源有限、受地形、地物、天气影响较大,同时通信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2.4微波接力通信

微波接力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通信质量稳定、可跨越高山、水域快速组建链路、抗灾害性强、能够提供多种业务等优点。但是微波接力通信绕射能力差,微波接力站站与站之间必须直视,频率较高在自由空间传输损耗较大等缺点。

四种通信系统都具有各自的缺点和优点,为了保障应急通信系统的建立,应该结合各通信系统的特点来组织实施。

3 四种应急通信系统组织运用方法

根据四种通信系统的优缺点可以看到,卫星通信适合远距离通信保障,但由于数量有限,可主要作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部门与上级部门或重要的抢险救援分队的应急通信保障手段;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很强的调度功能,但覆盖范围有限,可作为一定区域内抢险救援部门的调度通信手段;短波无线电台通信距离远,设备简单,可作为抢险指挥部门对外界联系的最主要的通信手段;微波接力通信通信容量大、可快速组网,因此可以作为干线网络来连接固定各区域的其它通信系统,基本组织结构如图1。

3.1 采用卫星通信保障抢险救援指挥部与上级指挥机关或重点救援分队之间的通信联系

卫星通信由于终端设备较贵,通信费用高,在发生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时,不可能保证每个部门或个人都能通过卫星电话来通信联络,应该优先保障指挥部门的指挥与决策。同时,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传输大容量的视频信号,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把时间事发当地的情况的图文、视频资料传送出去,为决策层提供最直接的情报。

3.2 采用集群通信保障抢险救援指挥部门对下级各个救援分队之间的调度指挥

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高效的指挥调度系统,可以开设集群基站来提高调度通信能力。如“5.12”地震中,重灾区重庆梁平县,重庆铁通公司利用数字集群的应急联动功能,展开应急抢险工作。在4小时内完成了通信基站架设、长途链路和终端调试、开通等工作,并将集群手机分发到梁平县医院应急医疗救助中心以及梁平移动分公司应急通信中心等单位,保障了在梁平县范围内有效的通信指挥。同时集群通信网还可以通过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来实现多基站联网,扩大通信调度范围。

3.3 短波无线电台是保障指挥部与外界的通信联络的最主要通信手段

目前国内卫星通信系统相对薄弱,在救灾抢险过程中,不可能保证全部通信联络都采用卫星通信系统。在远距离通信方式中,短波无线电台是最经济,开通最简单的手段,各类设备兼容性也比较好,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电台都可以进行通信。同时各地还有大量的无线电爱好者存在,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征用私人电台,来满足通信需求。因此,当灾害或重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开设短波无线电台通信联络,可以保障整个救援地域与外界的联系。

3.4 采用微波接力设备恢复固定通信网线路

当重大灾害或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两种情况:一是光缆受损,事件发生地与外界通信中断,这时再铺设光缆或抢修时间很长,可通过架设微波中继设备来替代受损光缆,使内部为受损的移动通信网和固定通信网与外界移动通信网或固定通信网相连;二是设备为毁坏但是由于业务务量激增,造成通信网络瘫痪,可采用微波接力设备扩大干线通信容量。同时还可以把受灾区域内的其它通信系统通过微波通信网相连,来组成综合的通信保障平台。

适合应急通信的手段较多,如何充分运用各种通信手段,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实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平时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充分训练演练,才能真正到突发灾害事件发生时,顺利的保障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通信需求。

[参考文献]

[1] 应急无线通信体系架构浅析.王太军,李旭光,何华锋.民营科技,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