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护士 全科团队 社区 独居老人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2-0031-04
Effects of a nurse-leading general team home visiting program on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XUN Xueqin, LI Ping, ZHANG Jinlan, CAI Jinglei
(Lao Xime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nurse-leading general team home visiting program on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Method:81 elderly aged 80 and ov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41)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the nurse-leading general team home visiting for 6 month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The data of the general condition and life quality were collected at baseline,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QOL scores of the 81 elderl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hinese norm (P
KEY WORDS nurse; general team;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life quality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多种现代化因素的共同作用,高龄独居老人逐年增加,这一弱势人群的生活质量值得引起关注。随着社区卫生“六位一体”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护士的角色功能也在不断扩展,为患者做出正确、有效的临床决策已成为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1]。针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医师工作繁忙,无法满足辖区内高龄独居老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本研究成立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上门家访服务,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社会问题,显著改善了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按照投掷硬币法将该社区4个全科团队随机分为干预组(2个团队)和对照组(2个团队),按照纳入标准选取居住在团队服务覆盖区域内,年龄在80岁以上、神志清楚、认知良好、调查及实施干预期间均在该地居住、愿意配合调查研究的高龄独居老人,向老人解释本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干预组41例,男3人,女38人,平均年龄(84.98±4.23)岁;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人,初中6人,高中及以上3人;平均患病(3.05±1.66)种。对照组40例,男3人,女37人,平均年龄(85.22±4.59)岁;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3人,初中1人,高中及以上6人;平均患病(2.95±1.38)种。两组老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文化程度以及患病种类、数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炅湓岁以上、神志清楚、认知良好、调查及实施干预期间均在该地居住、愿意配合调查研究的高龄独居老人,向老人解释本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干预组41例,男3人,女38人,平均年龄(84.98±4.23)岁;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人,初中6人,高中及以上3人;平均患病(3.05±1.66)种。对照组40例,男3人,女37人,平均年龄(85.22±4.59)岁;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3人,初中1人,高中及以上6人;平均患病(2.95±1.38)种。两组老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文化程度以及患病种类、数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存入我的阅览室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2份问卷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文献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情况、患病情况、目前用药等项目;2)WHOQOL-BREF生活质量问卷:该量表根据WHO QOL-100简化而来,由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项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分评分制,部分条目反向记分,按公式:(原来得分-4)x(100/16)转化为百分制,与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3]。
1.2.2 干预方法
1)团队组建:包括社区护士4名,全科医生1名,预防保健医生1名,心理咨询专家1名。在实施干预前,对4名参与课题的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员培训,在收集资料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保持客观恒定的判断标准,认真观察老人的表情、语气,答案向老人核对判定。
2)干预组:对高龄独居老人实施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由护士实施上门家访服务,采用入户面对面评估的形式进行,干预频率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体服务内容为:①慢性病综合防治指导,主要是进行基本药物指导,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确服药方法,协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建立主观能动性。②健康教育,针对每个老人的实际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睡眠质量的保证,保持心情的愉悦,排除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强化他们的健康行为。③居家安全的指导,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居住环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项。④心理疏导,主要针对老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情绪的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疾病的认识、人际关系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交谈、解释、共感等方法促进老人进行自我调节。干预时间6个月。
3)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门诊治疗,预防科人员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进行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x?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采用重复方差测量方法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本社区居家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领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水平(P<0.001),结果见表1。
2.2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对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生理、社会、环境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心理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生活质量各领域不同时间效应的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不同干预措施处理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单独分析两组各时间点的处理效应发现: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老西门社区是老城厢区,这里的房屋设施陈旧老化严重,老人们居住的环境狭小、阴暗,多数是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平时除了子女、邻居、街道等给予一些相关帮助外,没有较完整的社会支持机构给予长期稳定的帮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独居老人希望独立生活,不愿离开原来的居所,害怕进入新环境,采取主动独居[4];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龄独居,做饭、购物、料理家务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他人依赖性越来越高,脆弱性越来越明显,患病时缺乏必要的照顾,特别是当老人突然发病或发生意外时;所有这一切,离开了他人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就十分困难,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对高龄独居老人尤为关键。
3.2 护士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可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家庭访视,不仅对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如测血压、血糖等,同时实施了预见性的护理防护措施,如指导居家环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时、季节变化时的注意事项等,切实关注并解决了老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高龄老人长期独居,多数老人居住场所闭塞,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独和寂寞,这些负性情绪的强烈或反复体验对老人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社区护士能主动上门与老人沟通交流,倾听[5],鼓励老人多讲话、多表达,运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体验老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了高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显著改善干预组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前后变化不明显。
3.3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可行性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相比,优点突出,可行性强,具体为:1)进入社区全科团队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她们定期要下社区进行家庭访视,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通过陪老人聊天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对于高龄独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护理,更是这些护士的优势所在。2)满足被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高龄独居老人所产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问题,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护士主导全科团队能更好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临床决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社区护士缺乏相关的社区居家干预知识,临床决策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门服务时间消耗比实际工作长,但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未能体现多劳多得[7]。所以,为了保障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社区护士素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另外,需要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护士待遇,给予经济和荣誉鼓励,留住护理人才。
4 小结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显著提高高龄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合理利用了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节约了医疗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涛, 方积乾, Power, 等.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刘清, 等. 护士主导全科团队服务对高龄独居老人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吴亚君. 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吴伟琼. 社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8): 843-844.
(收稿日期:2012-04-10)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2份问卷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文献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情况、患病情况、目前用药等项目;2)WHOQOL-BREF生活质量问卷:该量表根据WHO QOL-100简化而来,由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项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分评分制,部分条目反向记分,按公式:(原来得分-4)x(100/16)转化为百分制,与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3]。
1.2.2 干预方法
1)团队组建:包括社区护士4名,全科医生1名,预防保健医生1名,心理咨询专家1名。在实施干预前,对4名参与课题的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员培训,在收集资料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保持客观恒定的判断标准,认真观察老人的表情、语气,答案向老人核对判定。
2)干预组:对高龄独居老人实施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由护士实施上门家访服务,采用入户面对面评估的形式进行,干预频率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体服务内容为:①慢性病综合防治指导,主要是进行基本药物指导,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确服药方法,协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建立主观能动性。②健康教育,针对每个老人的实际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睡眠质量的保证,保持心情的愉悦,排除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强化他们的健康行为。③居家安全的指导,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居住环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项。④心理疏导,主要针对老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情绪的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疾病的认识、人际关系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交谈、解释、共感等方法促进老人进行自我调节。干预时间6个月。
3)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门诊治疗,预防科人员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进行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x?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采用重复方差测量方法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本社区居家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领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水平(P<0.001),结果见表1。
2.2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对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生理、社会、环境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心理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生活质量各领域不同时间效应的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不同干预措施处理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单独分析两组各时间点的处理效应发现: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老西门社区是老城厢区,这里的房屋设施陈旧老化严重,老人们居住的环境狭小、阴暗,多数是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平时除了子女、邻居、街道等给予一些相关帮助外,没有较完整的社会支持机构给予长期稳定的帮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独居老人希望独立生活,不愿离开原来的居所,害怕进入新环境,采取主动独居[4];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龄独居,做饭、购物、料理家务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他人依赖性越来越高,脆弱性越来越明显,患病时缺乏必要的照顾,特别是当老人突然发病或发生意外时;所有这一切,离开了他人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就十分困难,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对高龄独居老人尤为关键。
3.2 护士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可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家庭访视,不仅对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如测血压、血糖等,同时实施了预见性的护理防护措施,如指导居家环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时、季节变化时的注意事项等,切实关注并解决了老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高龄老人长期独居,多数老人居住场所闭塞,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独和寂寞,这些负性情绪的强烈或反复体验对老人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社区护士能主动上门与老人沟通交流,倾听[5],鼓励老人多讲话、多表达,运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体验老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了高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显著改善干预组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前后变化不明显。
3.3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可行性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相比,优点突出,可行性强,具体为:1)进入社区全科团队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她们定期要下社区进行家庭访视,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通过陪老人聊天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对于高龄独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护理,更是这些护士的优势所在。2)满足被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高龄独居老人所产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问题,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护士主导全科团队能更好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临床决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社区护士缺乏相关的社区居家干预知识,临床决策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门服务时间消耗比实际工作长,但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未能体现多劳多得[7]。所以,为了保障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社区护士素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另外,需要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护士待遇,给予经济和荣誉鼓励,留住护理人才。
4 小结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显著提高高龄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合理利用了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节约了医疗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涛, 方积乾, Power, 等.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刘清, 等. 护士主导全科团队服务对高龄独居老人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吴亚君. 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吴伟琼. 社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8): 843-844.
(收稿日期:2012-04-10)
存入我的阅览室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2份问卷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文献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情况、患病情况、目前用药等项目;2)WHOQOL-BREF生活质量问卷:该量表根据WHO QOL-100简化而来,由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项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分评分制,部分条目反向记分,按公式:(原来得分-4)x(100/16)转化为百分制,与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3]。
1.2.2 干预方法
1)团队组建:包括社区护士4名,全科医生1名,预防保健医生1名,心理咨询专家1名。在实施干预前,对4名参与课题的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员培训,在收集资料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保持客观恒定的判断标准,认真观察老人的表情、语气,答案向老人核对判定。
2)干预组:对高龄独居老人实施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由护士实施上门家访服务,采用入户面对面评估的形式进行,干预频率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体服务内容为:①慢性病综合防治指导,主要是进行基本药物指导,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确服药方法,协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建立主观能动性。②健康教育,针对每个老人的实际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睡眠质量的保证,保持心情的愉悦,排除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强化他们的健康行为。③居家安全的指导,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居住环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项。④心理疏导,主要针对老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情绪的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疾病的认识、人际关系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交谈、解释、共感等方法促进老人进行自我调节。干预时间6个月。
3)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门诊治疗,预防科人员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进行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x?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采用重复方差测量方法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本社区居家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领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水平(P<0.001),结果见表1。
2.2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对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生理、社会、环境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心理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生活质量各领域不同时间效应的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不同干预措施处理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单独分析两组各时间点的处理效应发现: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老西门社区是老城厢区,这里的房屋设施陈旧老化严重,老人们居住的环境狭小、阴暗,多数是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平时除了子女、邻居、街道等给予一些相关帮助外,没有较完整的社会支持机构给予长期稳定的帮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独居老人希望独立生活,不愿离开原来的居所,害怕进入新环境,采取主动独居[4];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龄独居,做饭、购物、料理家务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他人依赖性越来越高,脆弱性越来越明显,患病时缺乏必要的照顾,特别是当老人突然发病或发生意外时;所有这一切,离开了他人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就十分困难,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对高龄独居老人尤为关键。
3.2 护士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可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家庭访视,不仅对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如测血压、血糖等,同时实施了预见性的护理防护措施,如指导居家环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时、季节变化时的注意事项等,切实关注并解决了老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高龄老人长期独居,多数老人居住场所闭塞,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独和寂寞,这些负性情绪的强烈或反复体验对老人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社区护士能主动上门与老人沟通交流,倾听[5],鼓励老人多讲话、多表达,运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体验老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了高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显著改善干预组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前后变化不明显。
3.3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可行性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相比,优点突出,可行性强,具体为:1)进入社区全科团队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她们定期要下社区进行家庭访视,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通过陪老人聊天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对于高龄独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护理,更是这些护士的优势所在。2)满足被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高龄独居老人所产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问题,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护士主导全科团队能更好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临床决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社区护士缺乏相关的社区居家干预知识,临床决策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门服务时间消耗比实际工作长,但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未能体现多劳多得[7]。所以,为了保障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社区护士素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另外,需要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护士待遇,给予经济和荣誉鼓励,留住护理人才。
4 小结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显著提高高龄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合理利用了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节约了医疗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涛, 方积乾, Power, 等.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刘清, 等. 护士主导全科团队服务对高龄独居老人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吴亚君. 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吴伟琼. 社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8): 843-844.
(收稿日期:2012-04-10)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2份问卷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文献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情况、患病情况、目前用药等项目;2)WHOQOL-BREF生活质量问卷:该量表根据WHO QOL-100简化而来,由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项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5分评分制,部分条目反向记分,按公式:(原来得分-4)x(100/16)转化为百分制,与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3]。
1.2.2 干预方法
1)团队组建:包括社区护士4名,全科医生1名,预防保健医生1名,心理咨询专家1名。在实施干预前,对4名参与课题的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员培训,在收集资料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保持客观恒定的判断标准,认真观察老人的表情、语气,答案向老人核对判定。
2)干预组:对高龄独居老人实施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由护士实施上门家访服务,采用入户面对面评估的形式进行,干预频率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体服务内容为:①慢性病综合防治指导,主要是进行基本药物指导,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确服药方法,协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建立主观能动性。②健康教育,针对每个老人的实际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睡眠质量的保证,保持心情的愉悦,排除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强化他们的健康行为。③居家安全的指导,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居住环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项。④心理疏导,主要针对老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情绪的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疾病的认识、人际关系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交谈、解释、共感等方法促进老人进行自我调节。干预时间6个月。
3)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门诊治疗,预防科人员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进行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x?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采用重复方差测量方法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本社区居家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领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我国常模水平(P<0.001),结果见表1。
2.2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对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生理、社会、环境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心理领域两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生活质量各领域不同时间效应的多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不同干预措施处理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单独分析两组各时间点的处理效应发现: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老西门社区是老城厢区,这里的房屋设施陈旧老化严重,老人们居住的环境狭小、阴暗,多数是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平时除了子女、邻居、街道等给予一些相关帮助外,没有较完整的社会支持机构给予长期稳定的帮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独居老人希望独立生活,不愿离开原来的居所,害怕进入新环境,采取主动独居[4];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龄独居,做饭、购物、料理家务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他人依赖性越来越高,脆弱性越来越明显,患病时缺乏必要的照顾,特别是当老人突然发病或发生意外时;所有这一切,离开了他人的帮助,他们的生活就十分困难,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对高龄独居老人尤为关键。
3.2 护士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可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士定期上门家庭访视,不仅对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如测血压、血糖等,同时实施了预见性的护理防护措施,如指导居家环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时、季节变化时的注意事项等,切实关注并解决了老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高龄老人长期独居,多数老人居住场所闭塞,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独和寂寞,这些负性情绪的强烈或反复体验对老人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社区护士能主动上门与老人沟通交流,倾听[5],鼓励老人多讲话、多表达,运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体验老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了高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显著改善干预组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前后变化不明显。
3.3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的优点和可行性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相比,优点突出,可行性强,具体为:1)进入社区全科团队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她们定期要下社区进行家庭访视,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通过陪老人聊天的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对于高龄独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护理,更是这些护士的优势所在。2)满足被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高龄独居老人所产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问题,都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护士主导全科团队能更好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临床决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社区护士缺乏相关的社区居家干预知识,临床决策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门服务时间消耗比实际工作长,但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未能体现多劳多得[7]。所以,为了保障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社区护士素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另外,需要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护士待遇,给予经济和荣誉鼓励,留住护理人才。
4 小结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显著提高高龄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合理利用了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节约了医疗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涛, 方积乾, Power, 等.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刘清, 等. 护士主导全科团队服务对高龄独居老人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吴亚君. 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吴伟琼. 社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8): 843-844.
关键词: 老年痴呆 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6年8月~2008年9月收治伴老年痴呆的病人共 28例,男性 25例,女性3例,阿尔茨海默病(AD)6 例,血管性痴呆(VD)9 例,混合型痴呆(MIX)13例。其中失语7 例,长期卧床伴大小便失禁,并存在进食障碍9例。自理能力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记忆力差,定向力障碍和睡眠障碍12例。
2 护 理
2.1 积极做好陪护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对于高龄老年痴呆病人,应由专人24小时陪护,对陪护及家属进行老年痴呆疾病护理理论知识的培训,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对陪护进行细致的护理操作讲解。并共同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使陪护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认真做好评估加强基础护理
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向家属详细询问病情、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异常行为、情绪变化以及饮食睡眠等,再根据病情制定合理详细护理措施。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清新,室内温度相对保持稳定,并随季节变化指导病人及时添减衣服,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护理时密切观察病人躯体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及二便规律,定时安排在固定时间引导其按时入厕,并反复训练。对步态不稳,走路困难的病人,一方面让病人积极活动,另一方面保证病人安全,有人搀扶。对长期坐轮椅和卧床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并根据病情帮助患者做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2.3 根据病情合理调整饮食
合理的膳食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的发展,饮食要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糖,低脂,清淡,软烂易消化食物为主。请营养医师为病人提供专门营养指导,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对长期鼻饲者,要注意监测血糖血脂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并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做好口腔护理。
2.4 加强安全护理
高龄老年痴呆病人体质差,反应迟钝,步态不稳且动作缓慢,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陪护人员应注意不要让病人单独外出,行走时应有人扶持或照看,以防跌倒、摔伤、骨折。洗澡时注意不要烫伤,进食时要有人照看,以免呛入气管而窒息死亡。鼻饲者要注意防止胃管拔出,必要时用约束带。睡觉时病床要加床档,防止坠床。
2.5 功能锻炼
帮助老年痴呆病人维持逐渐减退的功能十分重要,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辅以康复训练。护理时针对病人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中选一些病人感兴趣并能帮助其恢复功能的作业,增强病人注意力及记忆力,放松精神,调节情绪。如通过让病人排列数字顺序,物品分类,简单计算等进行思维训练,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包括洗脸、刷牙、吃饭、穿衣、入厕等。
2.6 做好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家人和亲友从思想上情感上尽可能地沟通,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交谈时要有耐心,从言谈中观察患者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情感的变化,了解患者的爱好与兴趣,指导患者看一些轻松愉快的电视画面和患者感兴趣的报道、新闻等来影响患者情绪,训练患者集中注意力调整器官功能。当语言沟通效果不佳时,可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促进其心理沟通[2]。使用肢体语言,如微笑、触摸、握手等方式,同时配合简单语言以获取好的效果。南丁格尔把触摸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定位为可使他们的身心处于最佳的自然状态[3]。临床观察,通过对痴呆病人的非语言交流更易赢得患者的信任感。
2.7 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躯体疾病的护理
高龄老年病人躯体疾病多,病情变化快,而病人反应迟钝,缺乏主诉,病情变化时不易被发现,这就需要护士的密切观察,因此,护士除具备老年病人护理知识外,还应掌握内外科知识及急救技能,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抢救[4]。
3 体 会
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退化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在治疗上没有更好的方法,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对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训练是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同时高龄老人已步入生命的晚期,我们除积极治疗其身体疾病以外,最重要的是要为老人减轻痛苦,营造和谐舒适的环境,让他感受家庭般的温暖,亲人般的关怀,使其身心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才能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幸福,安详。
【参考文献】
[1]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96.
[2]何晓英,王万华,罗蓉,等.浅谈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心理沟通[J].西南军医,2006,8(2):80.
【关键词】高危病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程护理
作为高科技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对病人具有损伤轻、痛苦小、瘢痕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2005年-2010年间我院共为626例病人实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包括165例高龄(60岁以上)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的高危病人。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对高龄高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这165例病人平均年龄为67岁,最小60岁,最大74岁。男性95例,女性67例,其中有59例患心脏病,24例患糖尿病,102例患高血压,114例患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17例患胆囊息肉,148例患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最短3天,最长7天,术后无并发症的病人平均住院5d。大部分当天即可下床活动并进流质饮食。17例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胆漏,2例腹腔内出血,5例肺部感染,9例出现酸血症。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为了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医务人员要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取得病人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由于对手术过程一些意外以及手术效果的担忧,或是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等原因,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着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因此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非常必要。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应提前告知有关胆囊疾病的知识及此项手术的相关信息,如手术方式、手术优点、手术效果及预防一些并发症的措施等,同时也要告知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出血、腹腔脏器损伤或其他伴生疾病等。以此来消除患者的恐惧,取得病人的理解信任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由于高龄患者听力及视力可能出现衰退,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解释注意事项,以亲切的态度来消除老人的顾虑,增强治愈的信心。
2.2重视并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由于老年人受其特殊体质的影响,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在手术前,要特别重视并发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如心电图有异常改变时,要准备药物或配合静脉输液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状况。
2.3进行常规检查
术前的常规检查不可缺少,如血、尿、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凝血系列、血糖、胸部透视、心电图、肝、胆、胰、B超检查等。
2.4准备皮肤
术前需要进行皮肤的准备,特别注意清洁消毒患者的脐孔。在使用肥皂水浸泡脐孔5min待污垢变软后,用棉签蘸取松节油去除污垢,最后用碘酒及酒精消毒。
2.5胃肠道准备
术前禁食易产气食物。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术前一晚采用甘油合剂灌肠。为了降低胃穿孔的危险,术晨应留置胃管,抽空胃内物。
2.6膀胱的准备
为了穿刺套管针时刺伤膀胱,在术晨留置尿管以保持术中膀胱的空虚状态。
3 术后护理
3.1老年病人
对于老年人特有的体质术后护理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密切观察病情。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密切关注老人的意识以及肌力恢复情况。(2)心理护理。老年人体质差,术后思想负担较重,医护人员应开导和安慰病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3)腹胀、排气困难的护理。由于老年人的体质、缺钾等因素会导致术后腹胀、排气困难,可采用肛管排气、针炙大肠俞、足三里等穴位来解决此问题。同时要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协助排气,并严格控制饮食,术后二周内严禁高脂品。 转贴于
3.2心脏病病人
由于心脏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以及CO2气腹的影响,会出现心动过缓等现象给术后带来风险。对心脏病人,术后要进行监测,对于严重患者还需增加心电图记录、血氧饱和度和CO2的监测。在护理时,要注意对病人的保暖,翻身及搬动病人动作要轻巧,避免病人用力。
3.3高血压病人
对高血压病人而言,护理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严格监测血压,控制输液速度;(2)根据血压酌情增加术后止痛剂的用量和次数,保证休息。
3.4呼吸功能障碍病人
呼吸系统病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对该类病人术后护理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吸净痰液,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2)严格监测呼吸功能情况,每10~20分钟需检查周围毛细血管床的反应,并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湿润度。(3)防止病人受凉、感冒,晨晚间护理时注意保暖和避免对流风。
3.5术后并发症护理监测生命体征
(1)术后出血:术后护士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引流情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及全身情况的变化。根据检测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穿刺孔出血及内出血。(2)内脏损伤:术后病人若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增高等症状,可能为内脏损伤。护理中要做到早发现,对症治疗。(3)胆漏:胆漏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反跳痛,恶心,呕吐等,若腹腔引流量超过150ml可能有胆漏的发生。(4)肺部感染:对于肺部感染病人,首先要解除其思想顾虑,解释咳嗽排痰的重要性,鼓励在床上经常变换,指导病人将痰咳出,也可用超声雾化吸入。(5)高碳酸血症:术前改善心肺功能,术中尽量降低腹腔内CO2压力,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及血压、呼吸等,避免高碳酸血症等,降低对生命的威胁性。(6)气腹并发症:术后应严格观察呼吸节律,阴囊和皮下有无气肿以及气肿范围大小,避免气腹并发症。
4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具有的特有的优点,使其成为当今普外科标准手术式。本文通过研究136例高龄高危病人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认为术前应对其原患疾病进行治疗,护理过程要认真细致,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疾病的病人要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于术后并发症,要做到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即在术前、术中、术后要进行充分的全程护理,严格检测病情,以熟练的操作技术、精心的护理最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愈率。
参 考 文 献
[1]黄秋环.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报,2005,(2).
1一般资料
168位高龄老人来自12个省、市。其中男性132人,女性36人;80~85岁134人,86~90岁28人,90岁以上6人。
2各种慢性疾病统计
患糖尿病68人,高血压、冠心病56人,慢阻肺16人,心律失常、陈旧性心肌梗死12人,冠状动脉支架移入9人,安置心脏起搏器6人,行动不便3人,消化性溃疡2人(其中多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基础疾病)。
3疗养结果
168人在疗养期间均未有异常情况发生,通过药物巩固治疗、音乐疗养、景观疗养、海滨空气负离子浴、心理干预、健康保健知识讲座等方法,所有人员的症状特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部分人员的药物用量也有所减少,达到了健康疗养保健的目的,收到比较明显的身体康复效果。
4疗养分析讨论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处理。由于疗养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南北方地域不同,气候不一,加之路途奔波劳累,容易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高龄老人具有基础疾病相对多而复杂,器官功能下降,免疫力减退,体质较弱等特点。对较特殊的人员,我们采取“六点三到”巡视法。“六点”即一日巡视六次(早6点、上午8点和11点、下午3点和6点、晚9点)。“三到”即在每次巡视中做到看到人、测到位、说到话。巡视重点是观察生命体征及疗养对象在新环境中的休息、睡眠等变化所带来的异常感觉和不适,及时给予相应处置,做到发现及时、判断准确、处理得当,防患于未然。
2)针对高龄老人持久性差、耐力减弱、体质虚弱等特点,我们在景观治疗、海水浴、运动体疗、海滨空气负离子浴及沙浴等疗养健身过程中,针对每一位高龄老人的综合特点,制定适合其自身的科学合理的疗养保健方案,并给予“一对一”的指导、观察和护理,并具体指导逐一实施[1]。
3)对那些身体素质、体质相对稍好一些的高龄老人,如生活自理情况、活动状况、运动状况等相对独立、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老人,我们安排在一起陪同的老伴、子女、亲属或身边工作人员,随身、随地、随时全程陪护,并嘱咐其熟悉疗养注意事项及各种疗养知识和方法,随时掌握老人的一切情况,做到及时了解、及时通报、及时处置。
4)针对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老人,我们特别关注一些疾病在特殊时段的状况,如高血压需关注每日上午、下午两个峰值情况的观测,冠心病人早晨及午后的情况观察等,及时了解这部分高龄老人的病情变化情况、规律和常用药物的效果,可有效地控制好这部分老人的血压和心脏情况,防止因环境改变,劳累、睡眠不足等条件变化而突发意外状况[2]。
5讨论
21世纪的人类,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水平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也迎来了长寿时代的到来。随之,老龄化问题更加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10%,近半个世纪以及未来的时间里,我国老年人口仍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且,老龄老人的增长速度又将大大快于低龄老人的增长速度,这预示着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将迅速增长。
近几年来,我院一直关注、重视高龄老人的疗养、保健、康复工作,紧跟现代医学前进的脚步,以人为本,积极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康复措施,与医疗对象建立起了良好的医、护、患的关系,医务人员经常与患者交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处处尊重老人、谨慎、谦和,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的职业情操不断赢得疗养人员的信任和好评。
人作为一个统一的生命机体,他的生命过程必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更是饱经风雨,历经坎坷,为社会、家庭作出了诸多贡献。因此,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探讨保健、康复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已迫在眉睫,集众人之智使老年人安享晚年,使社会更加和谐,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晓慧.高龄老人疗养的不利因素及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1):17.
关键词: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12―0081―02
高龄老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因其愈合能力差,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达到解除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的目的,可以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44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4例,男7例,女10例;年龄70岁~85岁。均因为摔倒致股骨颈骨折。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在术前将症状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髋关节采用混合型固定,即髋臼假体采用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手术时间1~2h,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
2 手术前的护理
2.1 工作人员的准备 高龄患者体质差,常合并有慢性病或多器官功能异常,手术中易发生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因此,手术护士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有熟练的手术配合技巧,应变能力强,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处理紧急情况。根据高龄患者的情况,制订详细的手术护理计划,术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2.2 患者准备 巡回护士于术前1天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详细阅读病历,了解医生的手术计划和患者的病情。特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高龄患者心理依赖性强,怕痛,担心自己是否能承受手术,害怕给亲人带来负担,对手术恐惧。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和麻醉的必要性及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的流程、手术和麻醉的配合,术前的注意事项,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介绍成功的经验,使患者增强信心,以取得其积极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高龄患者骨质钙化,身体协调能力差,加上骨折疼痛、伤肢牵引,不能变换,为了使患者能够适应手术和麻醉时的侧卧,指导家属按摩患者的肢体和关节,做健侧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运动及颈部的前屈、后仰、旋转运动。按摩时动作轻柔,活动时动作缓慢。幅度由小到大,逐步进行。
2.3 特殊物品准备 本院使用由器械商提供的全髋置换器械,要求提前一天送到手术室。由器械护士负责接收和清点,严格检查假体配套器械的性能和质量,型号是否齐全,重新清洗后送高压灭菌。手术使用的吸引器、高频电刀、电钻、电锯等调试好,电池充好电备用,确保使用时功能良好。
3 术中护理
3.1 巡回护士
3.1.1 热情接待患者 把高龄患者当作自己的长辈,关心安慰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对患者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3.1.2 做好保温措施 高龄患者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抵抗力降低,容易着凉,易导致术后并发感染。应提前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保持在24℃~28℃,湿度保持在50%~60%,切口周围盖好被服,做好保暖工作。
3.1.3 安置舒适的麻醉及手术 在安置硬膜外麻醉时,取健侧卧位。翻身,需与医生配合进行,一人牵引患者的患肢并随着患者身体的转动慢慢转动患肢,另一人轻轻托起患者的身体慢慢侧转。老年入骨骼疏松,软组织钙化,脊柱缩短和后凸,给麻醉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应协助病人摆好麻醉。护士可用双手抱着患者的头及屈曲的腿部,稍用力向内弯,使背部突出,便于麻醉。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容易形成褥疮。故对其皮肤易受压部位进行特别的护理,安置手术侧卧位在患者的骶尾部和前方耻骨联合部位用软枕垫好,再用固定器固定,使骨盆在手术中不发生任何摇动。骨隆突处、着力点的部位均用软枕垫起,高度合适,固定不能太紧,以免发生骨折或韧带损伤,并注意保护会消毒时不让碘酒流入灼伤病人,在医生植入髋臼假体时认真核对手术床的位置是否放正,以保证假体正确无误植入到位。
3.1.4 做好静脉穿刺 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血管硬化,静脉穿刺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过硬的技术,常规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部位尽量选择在未受压的上肢,血流充沛,弹性好,容易固定的血管。预防术中输液不畅影响液体的进入。
3.1.5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代谢率差,对品敏感性高,少量物就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理紧张患者,加上刺激,又可使血压升高,术中易并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术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表情及出入量等,特别是麻醉用药后、磨削髋臼和扩大髓腔时,放入骨水泥后等关键时刻。术中应及时评估手术的出血量多少,注入骨水泥前吸入高浓度氧,以提高吸入氧气的氧分压,并要补足血容量,经常询问患者的感觉,告知如有不适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因为高龄患者对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特点是适应能力降低,对剧烈的刺激作出不相称的低水平的应答,病情变化快,稍一迟疑就可能造成难以设想的后果。
3.2 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3.2.1 熟悉手术器械和手术步骤 准备两个无菌台。将全髋手术器械与骨科常用手术器械分开放置,全髋器械按手术步骤的先后、型号大小有序排好,方便传递,注意观察手术步骤,正确、迅速传递器械。
3.2.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巡回、洗手护士要严格遵守及监督手术中的各项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人员的走动。铺手术巾时注意封闭会阴,在进行患肢复位时注意提醒医生不要移位手术铺巾及碰触周围物品,以免破坏手术的无菌区域。发现手术巾浸湿后,及时覆盖干燥的无菌手术巾。
手术结束后,转运、搬动病人时注意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由于患肢旋转而引起脱位。术后定期访视患者,查看患者有无手术或麻醉后遗症,并诚恳听取高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意见,本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100%,康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