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康复学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据记者了解,本次会议以“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环境下的心脏康复”为主题,旨在“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广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的临床经验和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在此次大会上,李瑞杰教授作了题为《形势所迫、职责所在:发挥中医药在心脏康复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要报告。在报告中,他从国家颁布首部《中医药法》等的国家发展中医药战略环境出发,系统论述了我国心脏康复医学模式应发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模式的现实性、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共鸣。
在本次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上述话题深入采访了李瑞杰教授。
职责所在,
振兴中医心脏康复事业
采访一开始,李瑞杰教授首先表示:“当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可以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2016年12月25日,主席签署第五十九号主席令,国家颁布了首部《中医药法》。这部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有关中医药的专门法律,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意义。《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启了依法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征程。《中医药法》别强调,要发挥中医药在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此后的2017年1月9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刘延东副总理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应着力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对此李瑞杰教授认为:“在这些前所未有的政策保障下,我们在心脏康复工作中也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这是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因而我们责无旁贷!”
李瑞杰教授接着介绍说:“心脏康复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否定、质疑、不得不接受和普遍认可的过程,现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学科。”他认为,“我国的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与技术源远流长。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中医康复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心理、中药、针灸、推拿、传统体育、气功、饮食、自然、传统物理、娱乐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和老年、慢性病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中医康复学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统计学理论,也有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在心脏康复领域,如何使中医药在心脏康复中发挥更多作用,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心脏康复,是医学模式的一个尝试,其内涵也更为广泛、程序更为丰富。作为心血管病全面干预的系统工程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切入点,特别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入探索。同时,很多业内有识之士也认为,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以及发病后的康复,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如何使中医和西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产生新的理念和实践,发挥更大优势,不仅是当下医务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适应国情,
中医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
在采访中李瑞杰教授回顾说:“在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势仍然严峻,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心血管疾病带病生存人数不断增加,使家庭的劳动力损失,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面对众多的心血管病急性发病和PCI后患者,目前我们重点关注发病急性期的抢救与治疗,对于发病前的预防以及发病后的康复不够重视,导致医疗开支不堪重负。因此,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已经势在必行!”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对各种障碍具有很好的效果,如脑卒中及脑外伤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吞咽构音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肢体痉挛;脊髓损伤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障碍、肢体痉挛;脑瘫的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3]。因此中医康复疗法与现代康复疗法结合,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引入,中医界开始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理论、技术和治疗方法,中医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与中医养生学和中医临床学构成了完整的中医体系。尽管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康复治疗技术,但二者都是以人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功能障碍,促进病、伤、残者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的医疗机构的数据和综合医院康复科对治疗师数目的规定,截至2010年7月,全国综合医院所需要治疗师约8万人。而目前从事康复治疗的总人数大约1万人。现代康复医学教育在我国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仍存在着人才缺少的局面。中医康复是康复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学科设计上看,中医康复本科专科设计几乎寥寥无几,更加凸显从事中医康复人员的匮乏。
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医在关注患者康复时对障碍的观察较宏观;而现代医学则对障碍的观察细微并且定量,疗法多样,康复理论系统和规范。两者各有优势,将两者互相渗透融合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在中医康复的教育中融入现代的康复理念和评定等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中西医康复相结合是中医康复教育的一个方法。中医康复教育的对象是在职中医人员和中医本科生;最常见的康复病种以神经损伤为主,例如脑损伤、脊髓损伤等,对主要病种进行中医康复教育,尽快掌握康复流程及主要内容,使从事中医康复的人员将中医康复理念及方法推广到心肺等其他领域应用。
由于现在许多医院的康复科是在现有中医科人员基础上组建而成,因此对现职中医师、针灸师、按摩师的培训和教育大多采用送到康复医疗发展较全面的医院进修学习,因此对进修生的培训在重视中医康复疗法的同时应该进行现代康复疗法及评定内容的补充,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理论授课及实际操作相结合,使进修人员在进修后能将中西医康复知识运用于临床。
培训计划:将康复评定及中西医康复疗法设置为培训内容,与中医针灸、按摩、中药的使用与具体问题相结合。以脑血管病及脊髓损伤的评定、康复为切入点,将现代康复理念融入中医康复疗法。针对具体的康复问题,如假性球麻痹、痉挛、肩手综合症、偏瘫平衡障碍、认知障碍、失语及脊髓损伤并发症等,设置相关课程,使进修医生对中医康复有全面认识。通过以上培训,使中西康复融合贯通。
现代康复疗法的介绍:在介绍以上评定和不同障碍康复的基础上,介绍物理治疗法、作业治疗法的基本方法及内容。培训计划目的是将中西医康复概念及方法融会贯通,必将对中医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现代康复医学本科教育是指2001年度教育部正式批准首都医科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育,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4],使现代康复人才的培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医院校对中医康复专业的设置有限,使得中医康复人才的匮乏尤为突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内科疾病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参照组,男、女各24例、26例;年龄为(49.68±5.18)岁;疾病情况: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各17例、20例、13例。研究组,男、女各26例、24例;年龄是(49.23±5.45)岁;疾病情况: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各17例、21例、12例。参照组、研究组资料比较,P>0.05。1.2方法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口头讲述疾病有关知识,并指导患者规范且合理用药[3]。研究组应用以“数据挖掘”为基础的中医养生康复管理:(1)数据挖掘:采用分类与聚类方法,对数据集合内个体依照相似性实施分类,形成有意义子集。实施方剂管理,以内科疾病作为切入点,根据症状和药物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挖掘出内科疾病的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等,制定诊断性管理方案。(2)保健方案:1)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述中医养生康复方法,包括调节情志、冬季养生、夏季养生、24节气养生等。2)情志管理: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及家属密切沟通交流,明确其消极情绪类型,后采用一对一心理辅导的方式减少患者心理负担,改善其消极情绪。3)冬季养生:冬季养生需要做好足够的热量摄入,所以这个时候是适合吃高热量的食物,这样的话是可以帮助自己的身体维护一定的热量的,也就是可以让自己感觉不那么冷[4]。而且冬季的时候应该多吃一些高营养物质的食物,冬季是一个收藏的季节,这个时候补充足够的营养对于养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如果患者经常感觉比较冷的话建议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帮助身体保暖。4)夏季养生:夏季天气炎热,饮食方面可参照以下,如西瓜、苹果、葡萄。5)24节气养生方法:立春,注意防病保健,室内通风,并加强锻炼,做好口鼻保健,宜饮食温、甘、发散食品,口味清淡可口,忌食酸、生冷、油腻食物;雨水,注意养护脾脏,以调理肝脏、肝气通顺为重点,宜食新鲜蔬菜、果汁多水果、蔬菜,忌食油腻、辛辣食物[5]。1.3观察指标评估治疗效果,有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缓解;无效:不满足以上情况。对生活质量综合评估,使用SF-36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使用护理满意度量表。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以“数据挖掘”为基础的中医养生康复管理,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症状缓解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1所示。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以“数据挖掘”为基础的中医养生康复管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管理后生活质量评分(91.56±5.32)高于参照组(84.53±6.82),P<0.05。如表2所示。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卒中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1778-02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1 资料及方法
2005年11月~2007年1月,共选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来我科前均未接受过正规康复治疗,全部病例经临床诊断及CT检查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1]。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31例,男24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72.4±7.1)岁;药物对照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75.2±8.2)岁。康复治疗组中病变部位:基底节区19例,皮质区11例,小脑区1例。药物对照组中病变部位:基底节区20例,皮质区9例,小脑区2例;康复治疗组偏瘫肢体左侧15例,右侧16例,药物对照组偏瘫肢体左侧18例,右侧13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偏瘫侧)比较,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及针刺,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如给予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及阿斯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治疗),两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对比观察偏瘫侧下肢肌力与步行能力的改变情况。
1.2 治疗方法
1.2.1 早期康复治疗及针灸疗法:本研究所采用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基于神经发育促通技术[5],实施系统治疗,主要操作包括:(1)急性期保持患者身体良姿位及变换,即上肢保持肩胛骨向前,肩前伸,伸肘,下肢保持稍屈髋,屈膝,踝中立位。(2)当患者肢体处于弛缓状态时进行被动活动,运用Rood技术中的感觉刺激挤压、牵拉等手法来诱发肌肉反应;利用Brunnstrom技术通过对健侧肢体的活动施加阻力引出患侧肢体的联合反应或共同运动,诱发运动或给予拮抗肌肌电生物反馈等物理治疗。(3)遵循机体运动发育顺序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采取翻身--起坐--站--步行的顺序逐步进行。(4)运用Bobath技术中控制关键点的手法,并运用反射性抑制,调正反应等方法降低颈部和躯干屈肌痉挛,通过活动肩胛带,保持伸肘来抑制上肢痉孪模式,采用拮抗肌肌腹加压、拍打以及关节肌腱牵伸等手法以对抗异常痉挛模式[3]。(5)通过身体重心向患侧移动使患侧上肢负重练习静态坐位平衡,可在扶持下站立,保持抬头,眼看前方,腰背直立,然后练习体重的侧方及前后转移,两下肢交替负重。训练动态平衡时,治疗者与患者面对面站立,双手放在骨盆两侧来回推动使身体发生移动。(6)指导患者按正确的方式进行肌力增加训练及运动协调性训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活动。(7)与患者进行心里沟通以提高其自信及康复训练的积极性[2]。
1.2.2 针灸治疗:脑卒中即中医所指的“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神志昏昧,口眼歪斜等为重症。本篇所论即中风之中经络,针灸处方如下:体针:取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一般均刺病侧穴,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2次,上肢: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口眼歪斜:迎香、 颊车、地仓、太冲[4]。从治疗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偏瘫患者以过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患侧肌力有明显改善,提示早期康复训练及针灸能良好的促进患者偏瘫侧肌力的恢复(见表1、表2)。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评分[(9.6±2.3)分]与治疗前[(4.2±1.1)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2,P
3 讨论
脑卒中后偏瘫的主要病理机制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失去控制,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肌群间的相互制约及协调作用也随之消失,从而诱发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研究表明,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代偿功能及脑可塑性的特点,早期康复训练的通过感觉输入刺激及反复强化学习等手法促使运动反应的再现,以中枢神经系统作为治疗的重点对象,按照个体发育正常顺序,通过对外周(躯干和肢体)的良性刺激,抑制异常的病理反射和病理运动模式,引出并促进正常的反射,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电刺激偏瘫侧拮抗肌以及采用对抗异常痉挛模式的各种手法亦能不断地向中枢神经系统输入促通信号,多种感觉刺激(躯体、语言、视觉)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的控制及协调,强化学习等手法促使运动反应的再现,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重视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皆有助于神经功能的促通从而加快神经功能重组及结构在塑,进一步提高运动功能恢复水平[3]。针刺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中风(脑卒中)的方法,风病多犯阳经,故本方以阳经腧穴为主,阳明多为气多血之经,阳明经气血通畅,正气得扶助,使机体逐渐恢复,根据上、下肢循环路线的不同,分取手足经腧穴为重,具有调和经脉疏通气血的作用。
经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后,62例偏瘫患者中,偏瘫侧肢体运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通过Barthel评分标准提示,早期康复训练及针灸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2:381.
[2] 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
[3]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宁夏:华夏出版社,2003.757.
[4] 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234.
患者女,40岁,车祸后四肢运动及感觉完全丧失,全身多处挫伤,随即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急救。MRI显示:颈6、7椎体爆裂性骨折脊髓受压,24 h内行颈6、7椎体前路内固定术,术后四肢运动感觉均无好转。术后2周转入河南中医院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入院诊断:颈6、7椎体骨折致颈8脊髓损伤。
入院时首次评估:患者损伤水平颈8不完全损伤,球海绵体反射阴性(仍处在脊髓休克期),根据ASIA的损伤分级[1]为不完全损伤B级,运动评分(ASIA)为28分,感觉指数评分为210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5分,分级为差,完全依赖。肌张力评定:用改良的Asworth分级[2],肌张力为0级。康复目标:防止废用综合征,提高肌力、耐力;预防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治疗方案:①良肢位摆放;②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③变换训练;④床边坐位训练;⑤早期起立床训练;⑥呼吸及排痰训练;⑦大小便控制处理。
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再次评估:患者球海绵反射阳性(脊髓休克期渡过),根据ASIA的损伤分级为不完全损伤C级,运动评分(ASIA)为40分,感觉指数评分为218分, Barthel指数评分为25分,生活依赖明显,肌张力为0级。下阶段康复目标:提高肌力、耐力,增加转移的灵活性,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陪侍。治疗方案如下:①残存肌力提高训练;②实用性肌肉的张力提高训练;③垫上翻身、移动、手膝位负重及移行训练;④坐位平衡训练。
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再次评估:患者运动评分(ASIA)为50分,感觉指数评分为224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60分,分级为良,生活基本自理,坐位平衡Ⅲ级,用改良的Asworth分级法,损伤平面下肌张力仍为0级,此时患者已具备装配矫形器的各项条件。根据需要装配1个膝踝足(KAFO)矫形器,另配品质较好的软腰围。装配前重点做好肌肉牵拉、抑制痉挛、肌肉再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的训练;装配后除强化装配前的训练外,重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平衡、步行步态训练及ADL训练。如:穿、脱步行器,站起和坐下,平衡杠内平衡和拐杖平衡训练,4点步行训练。
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出院时评价:患者腹肌、髂腰肌的未触及主动收缩,仅有轻度肌张力升高,用改良的Asworth分级法,肌张力仍为0级。双上肢肌力均达3级以上,正常的感觉平面停留在T4平面。根据ASIA损伤分级,诊断为T4不完全性损伤B级,运动评分(ASIA)为50分,感觉指数评分为224分,Barthel指数评分90分,生活基本自理;灵活性较前明显增强,患者可以独立完成穿脱步行器、站起和坐下,用双腋杖可完成4点步在平地上行走。
2 讨论
脊髓损伤所致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以及康复工程的帮助是使脊髓损伤患者残存的功能,最大的潜力被挖掘,为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创造了可能。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主要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是对患者残存肌肉力量的训练[3]肌力1级时采用功能性电刺激进行训练[4]肌力训练目标是肌力达到3级以上;转移平衡及步行训练,应根据患者本身疾病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情况,围绕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作业治疗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身心相互影响的重视,心理治疗目前被大多患者所接受,心理治疗使脊髓损伤患者快速走出心理反应期,完成伤后心理调整,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帮助其重新建立生活策略;在他们悲伤的时候提供必需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为他们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重新认识、重新设计未来的计划,在社会中找到他们自己应有的位置提供帮助。
本例患者属脊髓中颈髓损伤,从其损伤平面与功能恢复的关系[1]来评估,患者康复目标为能在轮椅上基本独立,步行能力恢复应配带RGO[5-6]完成。但本患者在经过7个月的康复治疗后,出院时达到在轮椅上可完全独立,步行能力恢复配带膝踝足矫形器(KAFO)可完成家庭功能性步行。作者认为该患者功能的恢复超出常规的评估,这与运用肌肉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基础理论进行肌肉再教育[7]利用牵张反射促进残存肌肉的最大肌力的调动,对躯干的姿势肌群利用牵张反射和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中的重复牵伸、收缩-放松等强化肌力、增强张力[8]以使患者在最后支具装配时能超出常规的评估获得较好的恢复创造基础,另外这和患者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努力配合训练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本例患者的训练中作者体会到脊髓损伤患者有巨大的潜能可以被挖掘,当然也需要治疗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深厚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与治疗师相互努力配合,最终挖掘患者最大的潜能,实现康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29-1444.
[2]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24.
[3] 南登.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8.
[4] 李维礼.实用理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4-57.
[5] 唐丹,刘四文,刘海兵,等.不同步行矫形器在下胸脊髓损伤的应用探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8):572-574.
[6] 武继祥,周贤丽,刘宏亮,等.新型互动式截瘫行走器在改善截瘫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中的作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8):48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