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学的理论

民族学的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学的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学的理论

民族学的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学科属性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194-05

近十几年来,随着民族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勃然而兴,其中不乏有关学科理论的探讨。然而在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学科属性问题上,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界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史念海、郭声波、安介生等先生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称为历史民族地理学,并视之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黄盛璋、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则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称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并主张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勿容置疑,研究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问题,探讨其学科属性以进行学科理论建设,对促进历史地理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研究范围、研究对象,还是研究内容,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民族地理学都没有区别,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另行称为民族历史地理学没有必要,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则是不妥当的。

一、历史民族地理学的提法及其学科属性的界定是合理的

尽管前人在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中国民族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和中国民族学的研究成果中往往涉及民族起源地的考证和民族的分布及其变迁问题,但历史民族地理这一概念的出现很晚。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阐述历史民族地理概念的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他在历史民族地理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发表诸多有关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文章的同时,史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一书中,专辟有“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将历史民族地理视为与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军事地理等并列的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其后,不少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周伟洲先生将历史民族地理学视为“以各区域民族分布为纲,论述各族的来源、发展状况、经济特点,以及他们与邻近各族的关系,包括各族分合、演变、融合的历史,并与今天我国现有民族联系起来”,“以地理因素为纲,综合阐述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的学科。

郭声波先生给历史民族地理学以较为严谨的定义,他指出: “历史民族地理,是历史地理学中以研究历史时期民族实体的空间分布、时空演变以及有关要素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分支学科,也是历史学、民族学的辅助学科。”

安介生先生对历史民族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任务作了较为完善的阐述,他认为:“就学科性质而言,历史民族地理学应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历史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历史时期出现的各个民族以及民族共同体的起源与分布、各主要民族迁徙与促使这种迁徙的原因及演变趋势等。历史民族地理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①确定各个时期的民族分布图,即确定当时主要的民族区域范围;②分析各个时期民族区域形成与演变的自然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势、气候、水文、灾变等,社会因素有该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特征、与周围民族的关系等;③由民族分布及变迁引发的历史地理、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综合上面几位学者所述,历史民族地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历史时期民族实体(民族及人们共同体)的形成、分布、发展、演变及其与诸多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它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笔者以为,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称为历史民族地理学,并视之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合理的。一方面,某一学科的属性,应根据其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来决定,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是把某一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它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下,因此其学科性质的阐明往往出于判明其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之中”。与历史民族地理学最为相关的学科自然是民族地理学。关于民族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分册)作了较为精到的解释,将民族地理学定义为:“研究民族和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与演变的地理背景的一门科学,它介于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是一门边缘学科。”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民族地理学,其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研究内容为民族实体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与演变的地理背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民族地理学涉及到民族学和地理学,它当然是介于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但这样定性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一方面,虽然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实体,但它并不研究所有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内容,而是研究一个或多个民族实体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与演变的地理背景,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地理问题;另一方面,民族学本身属于人文学科,民族的形成、分布、演变等属于人文地理现象。所以说,民族地理学应当属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且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从时间角度来分,正如地理学包括现代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一样,民族地理学包括现代民族地理研究和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两大部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民族实体,但从时限上看,它研究历史时期的民族实体,不研究现代的民族实体;从内容上看它所研究的主要是民族的形成、分布、演变及其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一些地理现象或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称为历史民族地理学,视为历史地理学的组成部分,是合理的。进一步分析,“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集团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核心是人地关系,而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首先也要研究人,因为正是众多的人,构成了一个个民族实体。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在受自然地理要素的制约的同时也会对,自然地理要素施加影响,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但研究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目的是分析民族实体形成与演变的原因,总结规律,也就是说在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中,研究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要素是为研究历史时期民族实体的形成、分布、演变等人文现象服务的。因此,将历史民族地理学界定为历史地理学中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与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城市地理等并列,是符合逻辑的(目前学界看法较为一致的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参见下图)。

二、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独立的新兴学科是不妥当的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对上述说法持有异义,黄盛璋、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 研究称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并主张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

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之下,那么黄盛璋、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所谓的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前面提及的历史民族地理学有没有区别呢?我们先来看看几位先生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性质的阐述。黄盛璋先生在《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书中指出:“本文第一次提出民族历史地理学,是把它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予以讨论的。……民族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民的民族类别、地域差异、源流变迁及期规律的科学”。李并成先生赞同黄盛璋先生的观点,并指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上的民族及其民族群体的起源、发展、迁徙、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这一过程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探讨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何以产生不同的民族和民族群体?各个不同的民族和民族群体是如何适应并利用、改造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对于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如何?民族和民族群体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等方面的交流、交往的地理基础如何?民族和民族群体本身的发展、壮大或融合、消亡的地理基础又是如何?这些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如何,对于今天有何借鉴意义,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样的教训?”朱圣钟先生认为:“民族历史地理的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这个地理现象既包括与民族实体相关的人文现象,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正因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其它学科存在一定区别,所以民族历史地理学应该被视为一门新兴学科。”

综合黄盛璋、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对民族历史地理学概念的定义,尽管表述有所不同,详略有所差异,但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即民族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历史时期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地理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我们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前面提到的历史民族地理学对比,不难发现二者的研究范围都限于历史时期,研究对象都是民族实体,研究内容都是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地理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者是基本一致的,没有明显区别。既然二者没有明显区别,那么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就没有必要了。

其实在笔者看来,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称之为历史民族地理学,与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完全是一回事,举例来说,“元代回族的形成与分布”与“回族在元代的形成与分布”有什么两样?这两种名称都是合适的,但历史民族地理概念的提出要早于民族历史地理概念的提出,而且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等等这样的称谓符合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一贯的传统,因此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称之为历史民族地理学更合适一些。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称为历史民族地理学还是民族历史地理学,倒还无关紧要,但学科属性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第一部分,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已论证了将历史民族地理学界定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的合理性,而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民族地理学又没有区别,因此不能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将其上升为独立的新兴学科是不妥当的。

三、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独立的新兴学科的依据不成立

李并成先生虽然赞成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但他没有给出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的依据。黄盛璋先生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予以讨论,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他指出: “一是当前各方的需要,日益要求提到讨论日程上来;二是重视民族历史地理记载与研究,是中国学术传统;三是中国具有一定的研究条件和基础。”在此,黄盛璋先生也没有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民族地理学进行对比,进而指出二者的差异。显然,仅凭这三点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朱圣钟先生在阐述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时,将它与历史民族地理学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二者的不同:

应该说,民族历史地理学的提法,也多少受到历史民族地理学概念的影响,以至于目前还有许多人将历史民族地理学和民族历史地理学混淆为同一概念,而其实民族历史地理学源于历史民族地理学却有着与历史民族地理学不同的内涵,在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虽也论及民族的地域分布、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但同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它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是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即是说,既把民族作为人文地理现象进行研究,同时也把它作为自然地理现象加以考察,研究民族在历史时期的发展与环境变化之间的作用机制,总结规律,为当今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信息。

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历史民族地理学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但实际上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既包括人文研究, 同时也包括自然的研究,还包括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显然把民族历史地理学划归为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同时也会限制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在上两段朱圣钟先生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的依据是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它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历史民族地理学则不研究这一部分内容,也就是说民族历史地理学既研究人文地理现象,又研究自然地理现象,而历史民族地理学只研究人文地理现象,不研究自然地理现象。 那么,朱圣钟先生的依据是否成立呢?历史民族地理学是不是只研究人文地理而不研究自然地理?笔者以为,将历史民族地理学视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并不意味着历史民族地理学只研究历史上与民族实体有关的人文地理现象,而不研究自然地理现象。众所周知,历史上各个民族实体的形成、分布与变迁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当中既有政治、经济因素,也有意识形态因素;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也有人文地理因素。如本人第一部分所述,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民族实体的形成、分布、发展与演变及其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我们以历史时期的彝族地理研究――彝族先民迁移路线为例,“根据云南、贵州地区的彝族史传,彝族先民本居邛地之泸水一带,因洪水泛滥,乃迁居洛尼山,此后即为六祖分支;四川彝族史诗则说,彝族先民在六祖分支之前,更来自西北的雪山,故自称‘雪族’。因此我们研究彝族渊源,不能不考虑到先秦牦牛羌沿川藏彝走廊南迁的历史,也就是说,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可能有一个从高原、高山牦牛、绵羊畜牧到河谷、中山黄牛、山羊畜牧的转变过程,促使这种转变并导致南迁的原因,不能不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历史民族地理学完全可以、而且必须研究历史时期与民族活动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那么,朱先生所谓的民族历史地理学既研究人文地理现象也研究自然地理现象,而历史民族地理学只研究人文地理现象这一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他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的依据显然是不成立的。依据不成立,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当然就不妥当了。

民族学的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 创新能力 大学生

近年来,民族高校坚决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的迫切需要,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民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必须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对于国家而言,创新能力能够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对于民族高校来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它的核心竞争力。民族高校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中,民族高校面临更多的竞争和压力,所以民族高校就要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着手,提升其自身的竞争力。

一、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民族高校的培养人才质量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民族高校的师资力量还有待继续加强,还不能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各民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着挑战。

加上高校教学设置相对忽视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的学习,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考试成绩的提升,这样就会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激活,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降。为满足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需求,为“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储备民族人才,提高民族高校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民族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就民族高校而言,其生源构成、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都有待于向全国一流高校看齐。这就造成民族高校在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时任务艰巨。而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因素,民族高校由于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双重特点,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比较安于现状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于投入更大精力去提升。

三、民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困境分析

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和讲解,忽视实践训练,再加上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合时宜的问题。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没有设置,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经常存在。而且民族高校的保障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存在着差距,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很模糊,有些人甚至是选择困难,而且他们的学习方式都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而课堂学部分时间是教师在讲课,这就使学生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抑制。大学生在这种状态下是很难提高其创新能力的[1]。

四、关于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上都需改革,因为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制约。为了落实国家对教育的改革要求,首先要改变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能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接受新知识。

另外,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有所调整,因为新的知识和思想都在不断地出现,应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科学思想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接触的知识是与时代接轨的。这样学生的观念才不会停滞不前,并且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究创新的能力[2]。

在改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时,还是要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主,因为只有掌握好专业知识才能实现创新,只有对现在比较简单的专业知识深入理解,才能进一步探究并创新。所以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教师要兼顾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入现代化教学,把最前沿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过程,而新知识是为了应用到实际中才学习的,所以要做到理论和实践并行,使学生达到对知识完全理解并灵活应用的地步。实践课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民族高校要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学校可以在校内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创新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研究意识。

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民族高校可以创造更多的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实践训练的机会,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在科研实践中,学生也能在科研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很多学生会觉得学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到,觉得即使学了也不一定有用,社会实践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亲身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改变学生对专业知识所持的态度,同时是对学生的适应能力的一种训练[3]。

3.优化教师队伍,完善评价制度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优化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的创新意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评价时要改变以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思想,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应用、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结束语

民族高校的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着其本身的竞争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大环境下,没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是很难生存的,所以民族高校可以通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科学改革,通过优化教师队伍、完善评价制度等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彭顺金,周怡,李新,侯婷平,刘宏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其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6):7-9.

民族学的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田野工作;文化相对主义;解释学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一、田野工作中的价值观——文化相对主义

田野工作中,对关注的音乐事象进行客观描述是对研究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研究者需要抛弃自己的好恶,成为一个没有“偏见”的人。但是,民族不同,文化传统各异,对自己或其他民族的传统音乐就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从而导致对“他者”音乐文化现象的不公正或错误的认知。所以,对研究者来说,需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田野工作。

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初期,正处于欧洲文化霸权于世界的时期,欧洲文化以“中心文化”的身份冲击着世界,形成了“欧洲文化中心论”。反映在音乐领域,主要是西方民族音乐学者对非西方的各国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它们站在本位音乐立场以某一民族或地区的音乐为标准,对非西方的各国民间音乐进行等级划分。在这些西方音乐学者看来,只有它们的欧洲音乐是高级的,其他民族的音乐都是低劣的,也就是所谓的“欧洲音乐中心论”。“欧洲音乐中心论”认为“低劣”的音乐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发展成“高级”的欧洲音乐文化形式,欧洲音乐文化和非欧洲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的是差距而不是差异,主动把欧洲音乐文化普遍化,承认文化的普遍性。

这一价值观强调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和平等性,是对普遍主义的解构,尊重世界上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承认它们的文化价值。

二、田野工作中的描述立场——解释学观照下的局内人和局外人

田野工作中强调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的角色转换,这会缓解研究者在田野工作中产生的“文化冲击”心理。作为研究者的局外人,为了取得作为音乐文化持有者的局内人的信任,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会选择居住式、体验式的方式去和局内人长期相处,使自己成为被研究对象的局内人,这就是“融入”的体验和技巧。研究者走出田野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局外人身份,站在局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进行客观描述、评价田野及做理论总结,这就是“跳出”的技巧。

解释学强调,我们既要了解音乐的外部结构,还要能对其从“里边”进行理解和解释,是一种结合音乐产生的背景对音乐现象进行意义的表达方法。伽达默尔解释学强调理解音乐现象的本体性、历时性和共时性。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理解的历时性。调查者即局外人,在未进入田野时,自身就处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获得了一些经验,进入田野后,不由地就会用他之前形成的经验方式去理解自己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着的音乐文化现象,调查者和音乐对象都是在不断获得的新经验中成长。二,理解的共时性。理解的共时性会造成调查者对音乐文化事象的理解偏见,因为它仅是个体单方面的见解。解释学强调,解释是不同见解不断融合、循环,使得人类的知识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的发展。所以,调查者对音乐事象的理解,及音乐事象本身的意义内涵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把它们每次融合的产物结合起来去看待。三,理解的本体性。即音乐理解需要一种媒介,实际上就是语言。局外人要想真正了解局内人的音乐文化,就要懂它们内部的语言、逻辑思维,这也是理解活动的前提条件。这就涉及到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曼特尔·胡德的“双重音乐能力”。一项成功的田野工作,一定离不开解释学的这三方面原则。

三、田野工作中的认识论——主位观与客位观

局內人与局外人的身份转换,带来了认识视角互换的问题——主位观与客位观的互补。主位观是指站在文化内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客位观是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从而得到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看待所要研究的音乐文化,对研究者来说,由于它们不属于该文化,所以它们对于该文化的看法是“客位”的视角;对文化持有者来说,该种文化是自己的,所以它们对于该文化的看法是“主位”的视角。研究者使用“融入”的技巧,使自己成为被研究文化的局内人,原来的“客位”视角转到了“主位”视角,这说明了田野工作很重视局内人的主位认识,研究者要学会从局内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尊重局内人的要求和感情。

民族学的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210-01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是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各行业迫切需要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所以,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中职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困境,对此,教育者应分析中职学生情况,深入探索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已经成为教育重点。

1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情况

1.1 学校学习层面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多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给予大力的照顾和扶持,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比例,给予降分照顾。这提升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与机会,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分数上的放宽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进入了中职学校,但是,这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后,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上的差距,使得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习上落后于他人,极大的打击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部分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和恐惧感,最终发展为厌学、逃学。

1.2 学校生活层面

民族地区中职学生一般都来自偏远的农牧村,文化基础差,知识面窄,不善于与其他民族的同学沟通。而且学生一般年纪都不大,自我约束和自理能力差,加之很少主动与他人接触,以至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容易对他人产生敌意和戒备心理。如果教师不能够妥善处理,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对立和逆反情绪。有的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情绪变化频繁,尤其是特困家庭、单亲家庭、关系不和睦家庭的学生习惯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悲观、焦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一旦遇到导火索,情绪就会瞬间爆发,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

1.3 学生心理层面

少数民族学生受到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使他们在性格上表现出无拘无束、散漫、豪放的一面,一时间很难适应学校严格的学习纪律、作息制度等规章制度,再加上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产生还与很多的现实因素有关,例如,学习生活压力大、不适应离家的生活、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就业压力大等等。以个别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在吃、穿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而被人看不起,人格和尊严不被认同,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心理,进而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2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方式

2.1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展开管理工作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与普通的中职学校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培养民族地区需要的各类人才,所以,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教育要突出民族性,培养的人才要热爱民族地区、熟悉少数民族政策,以满足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为目的。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应该以突出民族特色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将党的民族政策作为重点内容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民族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树立学生的决心和民族自信心。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学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双管齐下,从整体上把握学生朴实、诚恳、豪放等性格特点,多做正面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由于认识水平的差距,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大基础知识教育的力度,有针对性的提升认识水平,使他们与汉族学生之间的认识差距不断的缩短,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2 注重学生管理工作的细节

注重学生管理的细节之处,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加大校纪校规及行为规范的教育。首先,系统的学习学校的校纪校规和行为规范。组织民族地区中职院校的学生定期进行学校相关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讨论,让他们在熟悉学校规章制度的同时在思想上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例如,《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手册》《违纪处分条例》等,督促学生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强管理,设立奖惩机制,对学生的在校行为做出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是学生认识到遵守校纪校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为以后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此外,要强化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管理作用,由于他们身份上的优势,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问题的及时解决。所以,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一定要重视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辅助管理作用,建立一种学校为主,班主任及学生干部为辅的全新管理模式,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保证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3 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调节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另外,思维方式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同时,应该定期举办心理卫生讲座或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舒缓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方式,随时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多样校园文化活动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由于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别,使得来自于同一民族或地区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学生团体,这不利于学生的团结。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就要突破民族文化和地域习俗的限制,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在我国,不同的民族都拥有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艺术,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民族书画展、民族舞蹈大赛、民族歌曲展演等,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艺术集中展示出来,是不同民族的艺术和文化实现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形成一种民族大团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

总之,民族地区中职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广大教育者应不断转变观念,采取多样、有效的管理方法,培养民族地区中职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中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民族学的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 理财素质; 构建

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理财素质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渴望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这依赖于理财意识的觉醒、理财素质的高低。在过去的六年中,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8%。据国家经济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约有70%的居民希望自己有个好的理财顾问,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顾问费。培养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财素质既迫切又必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构建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财素质。

一、多元化的管理能力

具体表现为规划能力、协调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一,规划能力。能够根据企业较长时期生产经营发展目标和规划,拟定出系统的财务规划。具体包括:筹资规划、投资规划、利润规划、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

第二,协调能力。要求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会运用系统论、协同论原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增进相互理解,融洽同事感情,求得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锻炼协调能力。

第三,理解能力:迅速学习技术、精通业务、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理解能力包括对财务理论、财务政策的掌握和财务实践能力,这是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功。企业理财渗透到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没有财务理论和财务政策作指导,难以总结出规律性、指导性的财务管理经验。

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应使自己社会化、多元化、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级管理型人才。

二、综合性的理财能力

个人理财能力是指个人获取、理解和评价那些与作出理财决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理财能力的个人能够合理地规划未来,避免陷入财务危机。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主席Robert F.Duvall认为:“对青年人进行经济学和个人理财教育对建立一个拥有深谋远虑的投资者和储蓄者、有见识的消费者、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负责任公民和全球经济有效参与者的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财的综合性,就是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分类、重新组织,将知识系统化,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相继推出,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未来负更多责任。他们应加强全面、综合理财能力的培养,包括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教育规划、不动产规划、保险规划、合理避税、退休规划、遗产继承、现金管理、债务控制和资产分配等的有机组合等,以建立一个完备的生活体系,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然而,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家境贫寒的影响,理财意识淡薄,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个人理财教育,个人理财素养较低。

应坚持“以理财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适应时代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需要,重视会计实务操作及电算化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理财、税务处理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要贯彻“实践、实用、创新”的原则,做到理财理论与理财岗位相结合,注重理财素质教育,重视理财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理财技能训练,增强他们理财的实务操作能力。

三、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成熟,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主要表现在人的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稳定、意志是否坚强、反应是否适度、社交是否和谐、个性是否健全,以及能否适应环境等方面,它包括智力因素(认知、运筹、决策等)和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情感、意志、责任感、气质、审美、社交等)。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性前提,反映了学生心理的健康程度,对全面培养优良的理财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素质是维持人们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理状况的能力,是人们的内心活动、思维模式、情绪与意志的综合表现。所谓“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求胜”的性格,它在选择人生的方向与质量时,通常表现为自信、快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就能很好地适应。而消极心态的人往往具有“求败”性格,势必对现实与未来悲观失望,甚至自取灭亡。成功者与失败者的重大差异在于心能的差异,即观念、情感、意志、态度、习惯等的差异,是决定人生的苦乐与成败的本源。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心理素质还包括人际关系管理,即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运用所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技巧来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其运行规律大概是:关系多―朋友多―信息多―机会多―财富多,从而形成“马太效应”,它有时比知识与金钱更重要。

还应注重学生心理的自治教育,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育的本质在育人,而育人的终级目标是要实现自我教育。心理有关教育主张尊重和信任学生,给其充分自由的心理成长空间。有关教育学者认为,人的成长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取决于潜能的发挥和人的自我实现。教育者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导学生掌握心理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而发挥其更大的创造潜能。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尤其要尊重来自民族地区学生的独特情感,尽量摒弃空洞说教、强迫灌输等方式,积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

华尔街有句古老的格言,“市场由两种力量推动:贪婪与恐惧。”巴菲特用一句经典的名言为自己的成功作了一个精彩的注解:“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心理素质的提高胜过任何技巧,当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受益的不仅仅是投资理财方面,还包括其人生态度将变得更乐观、积极和热情。

四、培养灵活的理财思维

理财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为:善于迅速地运用新观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思路;善于调动各方力量,进行理财活动。在实践中能准确把握企业系统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管理系统,使之形成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具体来讲,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应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应熟悉资本市场,能利用资本市场为民族地区企业寻找筹资渠道、投资项目;能预测把握理财环境变化,适应理财环境、改造理财环境,正确应用经济政策、法律政策为企业理财服务;同时应具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为企业作出科学决策。目前,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企业生产实际少,对理财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形不成系统的理财思想,不能灵活运用新观念解决财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引导他们在确立现财意识和经济效益意识的前提下,着重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盈利观念、实践的观念与意识。

五、借助计算机网络获取理财信息的能力。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谁获得的理财信息越充分、越快,谁就越能抓住机遇,抢先发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以实现企业实时报告和远程在线处理财务活动,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能力,提高企业迅速整合财务资源的能力以及企业对市场作出快速互动反映能力,这就要求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如何从互联网获取所需要的理财信息,自主开发适合本企业需要的管理系统和分析系统。为了快捷、及时和高效地获取理财信息,可利用网站开设网上理财教育课程,课程分成不同的层次,由浅入深地向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介绍金融和房地产投资相关知识,开展受众面更广的理财教育活动。例如免费寄送投资宣传册、举办各种免费的学习班、开设专门的理财博客等,还应多开展一些基于理财能力的计算机网络竞赛活动,例如“模拟家庭投资和理财”、“模拟银行”等等,提高他们主动获取理财信息的能力。

六、理财风险控制能力

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时刻保持风险意识,不断进行风险评估。鉴于理财交易工具的波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存在明显的财务杠杆效应等特征。他们应时刻保持谨慎态度、风险意识,预估理财交易的风险。一是关注理财交易决策部门领导对风险的态度;二是了解企业理财交易的目的,把握交易的风险级别;三是了解决定着交易安全程度的企业从事理财交易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四是时刻关注理财交易工具的基础功能、商品市场的现时和潜在变化,把握市场的变化趋势,评估所持有理财交易合约面临的风险,一旦发现有现时或潜在风险,应及时向决策部门或管理层提出预警报告。因此在任何阶段的理财目标中必须设立抗风险的投资计划,而解决这种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进行各类保险的组合选择,为服务的理财群体提供保障。对于一般风险而言则必须进行长短期资产合理搭配,并在此基础上量力而行完善投资组合、灵活调剂资金以应对投资风险。投资理财产品要有结构化思维,理财产品的合理结构有利于化解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邬鑫.企业财务负责人理财能力内涵[J].辽宁财税,1998(6).

[2] 费忠新.基于财务创新视角的理财观念[J].财会研究,2009(7).

[3] 肖璐.浅析如何促进我国个人理财教育[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11).

[4] 刘秀丽,邱枫.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5] 周琳.从职业心理素质的缺位论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EB/OL].总裁网,2010-04-05.

[6] 曲震宇.风险教育莫忘提高投资者的心理素质[N].上海证券报,2008-03-17.

[7] 刘寅平.浅谈财务管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8] 楼百均,彭海颖.入世对理财能力的挑战[J].中外科技信息,2002(6).

[9] 万庄.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理财能力的调研报告[J].职教论坛,2007(4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