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

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

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设计;空间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1引言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不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保护的容器,而且要组织一个拥有这不同的物质空间,创造人工的儿童生活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上考虑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和把握儿童建筑的本质,寻找其意义和价值。

2幼儿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可以毁灭人才,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至理名言。环境的重要性就好比狼孩儿,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母狼去抚养,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具有狼习性的人。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幼儿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资环境是孩子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待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藏在物质环境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以东西,并将其融入到自身当中去,总总迹象都说明了儿童早期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儿童教育必不可少的。

3当代幼儿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今天,人们要创造幼儿园环境的重要地位,被称为“儿童第三任老师”!好的幼儿园环境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活力的。一部不用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教科书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这些年来,我们的室内设计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以独具匠心的创意和小心仔细的观察巧妙的构思出来一个又一个具有教育作用又不失童趣的幼儿环境。然而,许多访问,发现一些幼儿园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3.1首先,用成年人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儿童的环境。大多数幼儿园的环境布置都是根据幼儿园老师的理解和审美去布置设计的,一味的追求方便和漂亮,缺乏了自然和童趣。这种环境可以一时吸引住孩子的目光,可是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反而是一些大人觉得不合理、不漂亮的设计可以获得小朋友的喜欢。这是孩子们的一些我们这种“奇怪的大人”不会懂得的,只属于孩子的特殊癖好。3.2在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中,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由一个有这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来设计的,没有一定的专业设计知识和设计审美,所以设计出来的幼儿园往往更注意一些教育方面的细节,从而忽略了儿童的生理健康,这是外行人在设计师的一些无知。3.3设计缺乏自主创造性。在幼儿园环境装饰设计的选择上,过于强调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东西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卡通人物,努力把幼儿园布置成了一个现实中的童话书。这是对“童趣”两个字的片面理解,童趣不代表幼稚和单一。应该留给一些孩子进行自我选择的空间。3.4只有大主题,没有具体的主次。老师们在环境布置上有太多的想法个构思,总想把一切能想到的教育元素和设计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去,这就好比一颗大树枝繁叶茂却没有主干,看上去华美异常其实却没有内在美,这使得幼儿园看上去杂乱无章,非常的无序。反而失去了这些布置本来所想表达的含义。3.5过分强硬,限制住了儿童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习着。这种过度计算出来的设计并不适宜,商品都是可供选择的,何况学习。我们应该多设计有一些类似国外的可以让孩子接触到大自然,完全以玩耍为主的可以释放孩子天性的幼儿园。

4幼儿园设计思路

在设计方向上我们应注意:1、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运用当代的材料和技术,来体现空间的趣味性和现代气息。2、运用一些大自然的元素和符号来增加空间的活跃感和韵律感。3、结合主体建筑,合理设计,巧妙利用几何形状增加空间的时尚气息和刺激孩子的发散思维并加强孩子的认知能力。4、色彩要明亮自然,3-5岁的孩子一般喜欢明亮和谐的颜色。设计中可以运用一些明亮的大色块进行点缀和空间的划分,更具有时尚气息。5、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规划活动布局,不同年龄不同高度的孩子使用不同高度的桌椅和玩具柜。

5总结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环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幼儿长远的积极参与,孩子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年轻的孩子得到锻炼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培养能力。根据孩子的需要,对墙的内容创作主题继续丰富,让孩子继续收集、存储、组织、交流和分享信息,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雅雯.《浅谈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1~5.

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范文第2篇

童年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应该是最珍贵的、最开心的一个时期。如何设计和营造一个小朋友真正喜欢的游乐空间,这需要对儿童成长周期持续而深入的观察、感受,以及领悟,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才仅仅开始。

关键词:儿童、玩耍空间、观察、探索

1、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及需求

1.1、新生幼儿 0-3岁的婴幼儿需求 第一阶段是以实践性活动为主,属于无规则阶段。他们通常自己玩耍,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去感受世界。主要需求为:认知世界、消耗精力、语言发育、提高感知能力。

参考活动模块:地形游乐 、感知类植物园 、木马秋千。

1.2、学龄前儿童3-6岁的需求 第二阶段是以象征性游戏为主,属于规则他律阶段。该阶段出现了婴儿阶段所没有的角色扮演的模仿行为,从原来的以物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游戏从此有了人类活动的特点,具有社会意义。主要需求为:锻炼体力和判断力、寻找乐趣、角色扮演。

参考活动模块:多人秋千、攀爬设施、绳网

1.3、学龄儿童6-8岁的需求 第三阶段是以规则性游戏为主,属于规则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喜欢通过各种设施去考验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该阶段练习对社会行为的控制,对智力型规则游戏产生兴趣。主要需求为:寻找刺激、更多的体格运动、协调运动。

参考活动模块:综合游乐器械、蹦床、传声筒、蔓藤通道

1.4、学龄儿童8-12岁的需求 这一阶段儿童喜好结伴,并且更显独立。通过各种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喜欢进行更高难度的游戏。主要需求为:挑战自我、情景扮演、建立人际关系。

参考活动模块:综合游乐器械、情景剧、冲浪

2、游戏对儿童的作用

什么是游戏?不同学科之中对游戏的定义各不相同。而关于游戏最著名的论述苏顿.史密斯的说法,他用七个词来描述游戏“进取、命运、力量、认同、想象力、自我和随性。

游戏的价值

・提供一个加强身体协调性的机会 ―― 通过跑、跳、拉、爬等动作来学习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快乐高兴――带来积极的情绪反应(害怕中的乐趣)

・开发儿童谈判技巧、语言和理解能力、

・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

・提升心理健康、艺术与文化、社交能力与公民意识等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

3、儿童游乐场地设计关键词1)安全性・在儿童游乐场使用的所有器材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坚固、结实、安全。・使用不会因为雨水、大风、光照和寒冷腐蚀变形的材料。・设计游乐器材的时候要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2) 多样性① 复合性・通常孩子们在使用游乐设施的时候,会以设施本身功能以外的,完全不同的方式去利用・复合性是指某种特定的游乐设施及器材创造出来的其他游戏,这种复合性越高,儿童的参与度就越高

② 对立・儿童同时拥有飞上天空和从洞穴中瞬间消失的愿望。・游乐设施不仅带有回转和跳跃等运动要素,还有休息和懒惰的功能。・儿童不仅喜欢明亮的地方还会对黑暗的地方充满好奇。因此需要把宽阔和狭窄,高和低,柔软和坚硬等相对立的要素融入到游戏功能中。

③ 象征・具有象征性质的儿童游乐设施,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④ 故事・故事能激发儿童的兴趣,赋予儿童丰富的经验,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等,培养认知,对语言等各个领域产生影响,促进他们性情和智力的发展。・儿童通过虚构的故事来突破现实的固有观念,拥有自由的想象力,并产生无限的遐想,会产生惊奇的创造力

3) 美感 不同色彩对儿童的情感和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游乐器材和设施的形态或者色彩需要具备美感。尤其是色彩对环境的舒适性、安定性、疲劳感、效率等产生影响,因此游乐器械在其色彩的选定上需要尤为慎重。 4、儿童空间的分类

在思考和寻找儿童空间设计实践时,我们尽量选取能够涵盖儿童进行活动的各类空间的优秀代表。按照儿童游乐空间所处位置分为游乐场、幼儿园、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 4.1、游乐场

这里的游乐场主要指开放性的、免费的自然游乐园 自然游乐园究竟是什么?

那是一个小孩子们可以不受指派、自由玩耍的地方。 孩子们可以自由游玩并发挥无限创造力,一切都是 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而非在教室里或者人工制造的设施上。 为何要关注这样的游乐空间?

公众与大自然渐行渐远。也许是一种不幸,在当代社会,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户外活动的途径受限,以及所谓的“危险的陌生人”----父母对子女遭受陌生人施暴表示担忧,儿童的户外活动需要全程看护。儿童最多只会参加经过周密组织的户外体育运动。

相反,坐式生活的时间在不断攀升

小孩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越来越多,现在很多的儿童问题,例如肥胖症、心理失衡,都与我们缺乏对孩子户外活动正确的引导有关系。

亲近自然的价值

理查德.洛夫在他的学术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中引用大量的证据表明,与自然世界保持联系有着重要的价值。户外活动对于开发儿童的感知能力、综合智力、创造性及好奇心都有促进作用:大自然的壮观、荒芜和美丽是街道、封闭式社区和电子游戏所不能呈现的。大自然向孩子们展示了远比他们自身更为宏达的景象和力量,其提供的环境能够启发孩子们对于无限性和永恒性的思考

自然游乐园内引人入胜的设施带来的欢乐

例如杰斯特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特色游乐场地:

“巨石阵”----创意源于巨石阵内神秘的巨石。4块巨石将周围的公园景观框起,直立的石块上面有着丰富的雕刻图案,小的如当地的动物、星座;大的则为球形起伏的表面,以吸引儿童前来探索和提问。

树洞----从附近衰败的森林中获取的木材,游戏者必须从木材上面或下面爬过、绕过,或从树洞中穿过。从中穿越,他就成为了一座坑道;翻越它,它就成了一座小山。

湿地----这里是一处凉爽、清新的浅水池,儿童可在里面水或观察野生生物。瀑布和气泡石等令人激动的水景四季皆有,而蜻蜓、牛蛙和乌龟等动物则是忽隐忽现的,带来了不断变化的体验。

考古发掘----这是一处沙坑,里面埋藏着艺术家们创作的化石,供小孩子们挖掘。为孩子们提供了发现和互动的机会。

滑草和木梯----游客可以从长满茂盛、柔软绿草的小山丘上面滑下来,一直滚到山脚下,然后再跑上去。

草团----牧草做成、充满惊喜的迷宫。

游乐园处处充满了艺术气息,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好奇心,也启发着他们的创造力。自然游乐园比其他游乐园都更加优秀。它的价值在于,来过这里的家长能够理解这座游乐园带给他们子女的益处。

总结:自然游乐园的设计要素

1、基于自然的吸引人的游戏方式,建造自然的、开放式的、富有创意的环境

2、进出该场地的通道与活动性

3、提供挑战及冒险的机会

4、将无预期的危险最小化

5、提供多种趣味及可能性

6、提供多样的感官体验

7、场地内清晰的分区

8、清楚明了的标识指示

无论对于成年人还是儿童而言,游乐空间都应该能够吸引人,并且必须是安全的。

4.2、幼儿园

为什么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空间非常重要?

幼儿园的儿童一般处于2.5岁-6岁之间,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空间是孩子们进行运动游戏、自由玩耍和自发探索的场所;也是教育工作者开展课程,举行大型团体活动的场所。儿童每天在幼儿园里度过很长的时间,户外游戏空间能够同生物产生联系,这种联系能增强儿童的体能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鼓励儿童进行想象性游戏,并激发他们的共鸣心理。

如何营造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空间?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享有高质量户外玩耍体验以及大量发展机会的儿童所处环境不单单意味着游戏设施,研究成果形成了7C标准的基础:特色(Character)、环境(Context)、连接性(Connectivity)、变化(Change)、机遇(Chance)、清晰性(Clarity)、挑战(Challenge)。

特色---指户外游戏空间的设计意图和给人的总体感受。研究确定了现有的4种类型: 现代式、有机式、模块式、再利用式。

环境---选择具有舒适温度的地方设置游戏场所。设计团队应当评估幼儿园的环境并且探寻:幼儿园是位于旧街区、中央商务区,还是农场上?有没有什么地方能够为儿童提供最大的空间?设计团队还应该评估微气候条件:地块的朝向如何--向南?还是被一栋大楼阻挡了采光?儿童不愿意呆在温度欠佳的地方。

连接性---应当尽量将室内外的游戏空间联系起来,这样会更加的经常使用室外空间,也会提升内部的氛围。

变化---设计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空间以及整个游戏空间如何随时间而改变。

机遇---即开放性、灵活性,可以激励儿童的自发探索。比如沙地的杂乱区域可以使孩子们进行挖掘、捏塑、塑形、筛虑和挤压。

清晰性---保证户外游戏场具有清晰的出入空间。

挑战---指一个游戏空间所能带来的身体上和认知上的对抗。设计团队必须确定游戏空间所提供的挑战类型,在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儿童进行冒险活动。

结论:研究结果说明户外游戏空间的设计---它们的形式、大小、配置、器材的年限以及材都有益于儿童的玩耍和成长。

4.3、居住区户外儿童空间

儿童由于心理、生理发育不完全,活动半径小,活动范围相对固定的原因,居住区的户外活动空间是儿童可达性最高、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安全性对儿童的成长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选取深圳市内4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居住区针对儿童活动安全问题进行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所调研的居住区共同存在以下通常被设计师们忽视的问题:

1、儿童是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使用频率最高的人群之一。

2、许多家长反映居住区可供儿童游乐的场所太少,而且游乐项目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3、儿童的活动范围几乎遍布居住区的各个角落,并没有限定在成人为他们设定的儿童专用区域。

4、居住区内儿童专用场地以外的活动空间都是以成人的需求为标准,很少考虑儿童安全需求。

5、发生在居住区内的儿童意外事故大多不在儿童专用的活动场,而是分布于居住区内儿童可达的各个角落。

由研究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可以看出,作为居住区户外空间使用者之一,儿童的活动需求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直接造成了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如果居住区的户外空间为儿童们提供了充足的能释放其各种能量的地方,儿童的活动就会最大限度地被吸引到这些地方,那些危险的空间自然就少有儿童涉足了。

居住区内儿童喜欢什么样的游乐空间?

研究发现儿童的活动与前面分析的一样都是具有年龄段的特性的:

3岁以下的婴幼儿均是在成人的陪同下玩耍,游戏项目:学步、跑跳、玩沙子、攀爬、滑梯、荡秋千、骑扭扭车等。其中1岁以下主要是成人看护在户外晒太阳。

3-6岁儿童大多喜欢结伴玩耍,游戏项目有:骑自行车、轮滑、玩沙子、过家家、捉迷藏、相互追逐嬉戏、滑梯、攀爬等。

6岁以上学龄儿童在游戏上有了明显的性格差异,男孩子喜欢探险、在水里玩,踢足球、玩电动遥控玩具等,女孩子则喜欢如跳皮筋、唱歌、跳舞等游戏。

结论:设计师应该要意识到儿童活动在居住区户外空间的重要地位。应该摒弃以往以成人需求为主的户外空间模式,儿童最喜欢的景观才是最好的景观。

5.4、城市公共空间的儿童游乐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儿童活动空间以其丰富、多样、活波、健康的活动,深受儿童的向往和喜爱。它可以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培养儿童的社会认同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还能激发儿童的创作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通过对调查问卷整理分析以及对城市公共空间中儿童活动的观察,总结出城市公共空间中儿童活动的主要特点:

1、受监护人的引导较多

儿童年龄小、自主能力弱,因此一般会有监护人的陪同和指导。

2、待续时间较长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人群多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且停留的时间较长。城市中的游憩空间为了营造休闲的氛围会设置较多的停留空间,儿童会将这些停留空间作为自己的兴趣点,进行体验、休息、游戏、交流等游憩活动,进而待续时间也会随之增加。

3、时域性

儿童游乐具有时间性的特点,儿大多集中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傍晚和晚饭后这两个时间段也比同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活动的人数要多。

结论:城市公共空间应该多考虑儿童游乐空间的设置,并且将陪同监护人的休息空间与儿童游乐空间结合一起考虑,为儿童设计充满乐趣的多样性的游乐空间。

结语:

希望本文能够激发关于儿童户外环境这一重要课题的探讨和争论,并能够为有能力影响甚至主导儿童户外游乐环境的规划、设计、采购及管理过程的人们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为儿童营造充满乐趣的多样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娟. 居住区户外空间儿童活动安全途径探讨[J]. 景观设计学,2012(04).

[2] 迈克.贝尔、帕特.博迪、斯科特.克劳福德. 自然游乐园[J]. 景观设计学,2012(04).

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升,建筑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基础上的附加要求日益增多。尽管不同类型建筑的侧重点不同,但从精神需求、空间需求、独特气质需求等诸多方面,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建筑师,我们有责任承担起这个重任,让工作、生活在建筑中的人充分感受到设计者的关怀,实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

小学设计中的“以人为本”,自然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在考虑建筑规模、投资、造价合理的基础上,设置符合小学生特点的空间和设施,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如何将这一理念在设计中落到实处呢?首先应该分析孩子的成长特点及活动规律,找到他们的“需求”。然后根据不同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提出解决办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按照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1、学生上课场所——普通教室空间的综合布置及专业教室的个性化设计

因为功能多了,就要认真考虑管线的综合布置,合理安排这些设施在教室的位置,从而影响到教室的开间和进深尺寸是否合理。有的学校标准比较高,又会在教室吃午饭,会要求在教室内设置洗手盆,那么不仅要预留位置,还要敷设管道,需要各专业协同完成。还有学生的储藏空间,应该给学生的衣服、多余的书本等预留存放设施。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些细节设计,教室才会井井有条,使用方便。

由于开设的科目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室不能满足所有室内课程的要求,其他科技、艺术、体验等课程都要求在专业教室内上课,所以专业教室越来越细化,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新建学校都会专门建立一栋科技楼,集中设置专业教室。

专业教室布置不再一视同仁,而是各取所需。举个例子,即便是以往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室,布置也在变化。因为音乐课不再仅仅是跟着老师学唱歌,还有朗诵、表演等诸多形式,孩子们参与互动的愿望和内容更多了,所以要求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因此在设计中可以采用更加自由的布置方式,撤掉座椅,换上台阶式木地板,学生就坐在木地板上听课,空出更大的地面面积作为表演空间,增加了参与性和趣味性,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同时,这种课程本身具有展示性,不要用厚厚的墙壁封闭起来,用一些大玻璃窗做隔墙,上课的过程就展现在走廊的视野内,可供参观、欣赏。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开放、交流的积极引导,对他们的性格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

2、学生课间活动空间的设计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能会认为,孩子们下课就出去了,在院子里和操场上活动。事实并非这么简单。一个原因是孩子们的交流不再单纯是出去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更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不再放心让孩子们去操场上“疯跑”,安全成为老师和家长更为关心的问题。所以,教学楼内需要更多的交往和活动空间。

设计时不仅走廊要加宽,甚至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放大,形成独立的开放空间。空间仅仅放大还不够,还要引导孩子们进行使用。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把走廊变成操场,不是留下追逐嬉闹的空间,是要让他们在这里找到释放多余能量的正确途径。

引导的内容可以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但是必须切实可行,不能一味地天马行空。比如可以设置图书角,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图书角的图书自由阅读,但是不能自由拿走;如果想拿回家看,就要从家里拿来一本图书交换。这个管理过程是自觉完成的,自己登记,自行取放。这样一来,孩子们成了小主人,既看到了图书、又实践了管理过程,还学会了资源共享,真是一举多得。还可以设置动手制作区,老师定期设置活动主题,孩子们随时随地来继续自己未完成的作品,作品完成后,老师组织孩子们就挂在走廊里进行展示。孩子们既动了手、动了脑,还有成就感,参与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

所以不要小看课间10分钟,只要适合孩子们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天性,并且进行积极有益的引导,课间活动潜力巨大,对孩子们性格的形成、对时间的利用、正确的交往方式等等,都会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其受益终生。在这么重要的事业中,我们设计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如果没有预留下足够的空间,老师是很难发挥他们的能力的,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使用者,站在更高的位置,设计更具前瞻性的建筑。

3、 室外课余活动空间设计

目前的教育体制不断在改革,宗旨就是提高素质教育,减轻课业负担,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学生的课余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并且会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除了常规意义上的体育设施、艺术教室、科技教室外,我们可以在室外空间和大自然中寻找更多的灵感,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在室外活动,让孩子们的身心回归自然,这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进步的理念。

这就要求我们把环境和建筑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设计,赋予室外空间更多的功能,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设施。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七色光广场,地面铺砌出七种色彩,可以在这个小广场进行各种活动和自由交流。同时广场在垂直空间上用曲线墙做半围合,墙面上预留凹槽,可以放置学生作品进行展示。有了作品,就有了灵气和吸引力,孩子们就会更愿意来到这个地方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自然,在自己生活的环境里看到书本上的自然知识,我们可以设计一处种植园,让孩子亲手种上各种植物,亲眼看到植物的成长、开花和结果,甚至可以品尝成熟的果实。这里一定是孩子们最爱的宝地,孩子们也一定会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为了孩子们有机会充分表现自己,满足他们涂鸦的乐趣,我们可以专门设置一个广场,无论地面还是墙面,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留下的作品还可以让前来学校的参观者和家长欣赏。这个广场设在校门附近,便于孩子们在等候家长的时候使用,也方便家长等候接孩子时参观,一举两得。

类似的创意不胜枚举,只要用心,我们就能为孩子们准备好具有无限乐趣与创意的活动空间,在玩耍与体验中成长,是设计师送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

4、创建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更是他们成长的精神家园。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时刻想到这一点,如何对孩子们进行引导,让他们在这里得到什么,是我们设计的核心理念。

不是说立面设计上使用了曲线和彩色,建筑就符合儿童特点了。尤其小学不再是幼儿园阶段的幼稚,需要更多的内涵来支撑,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实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是质的变化和成长,需要学校全方位的培养和教导,我们设计的建筑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物质基石。

我们带给孩子们是全方位的体验和感受,从看到校园的第一眼,就会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可以把校门和环境结合在一体,花园就是学校,学校就是那个美丽的大花园,过目难忘;校园门口还有一个涂鸦广场,那是孩子们和家长的乐园;走进校园,建筑是活泼的,空间是灵动的,地面铺装上长着一排大脚印,草坪上散落着“救生圈”座椅、字母座椅,处处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更把孩子的好奇心都勾引出来了。试问,这样的学校,孩子们会不爱它吗?

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滨水;建筑空间形态;非线性设计

0.引言

建筑非线性是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非线性科学:分形几何、拓扑几何等为理论基础,以德勒兹的相关哲学思想,如:游牧思想、逃逸线等为媒介,以20世纪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利奥塔、雅克・德里达等人的去中心性、模糊理论、混沌学、耗散结构理论、非标准数学分析、新陈代谢为主要思想,指导建筑创作思想、过程和方法探索。建筑非线性设计理念作为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正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与思维模式,将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标志。建筑非线性设计方法在城市滨水区建筑空间形态设计中的实践,是塑造特色城市空间的可供研究应用的重要指导方法。国外有众多的滨水特色城市,我国也不例外。

1.取向选择

建筑非线性的研究近20年来在国际范围内一直在进行着。,国际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论形态如建筑非线性的历史、分型理论、拓扑学、混沌学等方面和一定的建筑实践方面。研究表明建筑非线性在建筑形态、空间上具有复杂化、动态化、多元化的趋势。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建筑单体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周边环境对建筑的非线性控制要素至今尚无一定的分析,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建筑非线性的理论体系尚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形成较成熟的理论基础,同时缺乏对环境意识的共同关注,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研究,这也严重阻碍了建筑非线性的发展。这种研究思路的单向性使得建筑非线型的碎片化以及形式的爆炸似乎与传统的城市肌理形成激进的对比,并且和其它的建筑也较难形成很好地联系以共同构建出明晰的公共空间。因此,如何进一步融入到环境中,是此类建筑要面对的课题,已成为建筑设计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和热点问题。

2.当前动态

2.1国外方面

国外相关建筑非线性理论研究起步早,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在非线性领域,认为一个线性系统是通过两个重要的假设来定义的。其一是有关线性因果关系的假设,即原因和结果是按比例相关的。相反,非线系统表现为相互间的因果性与整体性。在一个非线性系统中,因果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所以,初始条件中一个微小的变化或干扰可以导致一个不成比例的巨大变化。一个非线性系统还假设,整体并非其各局部属性的总和非线性关系作用时表现为各种形状的曲线,比如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都是非线性的。在建筑领域,Robert Venturl认为出色的建筑作品必然是矛盾的和复杂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纯净的或简单的。意义的丰盛胜于简明,甚至杂乱而有活力胜于明显的统一;认为对于建筑复杂性问题的关注是源于一种对现代主义简单化与直线式思维的逻辑的反叛;另外,在建筑设计方面,也有相当一批建筑师正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将这股潮流的影响扩大,尤其是国外建筑,他们包括OMA、MVRDV等建筑师和事务所,建筑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设计了很多优秀作品。如格莱格?林的胚胎住宅、FOA的日本横滨港国际候船室、渐近线的荷兰水上码头、联合网络工作室的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美国的父母住宅、日本的鱼餐厅等。

2.2国内方面

国内对非线性建筑的研究才刚起步,只有一些比较概念性的文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徐卫国教授在这领域,做了比较多地工作。他认为建筑受非线性科学的影响,已开始摆脱规则标准几何形体的枷锁,走向非线性的发展道路。认为在形态上非线性建筑是一种连续流动的形体,建筑形体的形成是对各种复杂因素的设计研究过程的结果体现,同时非线性建筑在设计及建造上充分依赖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此影响下,魏春雨提出了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中国味”的见解,指出从历史、乡土和民族三个方面去看待地域主义,并以石,土,荒,麓,泽,丘等为主题彰显出本土建筑的自然、生态、文化、科技等地域性的理解与尊重。

相对而言,国内建筑非线性的设计作品较少,主要有:2008年,扎哈设计的广州歌剧院,两块珠江之远古天石,是国内第一座运用隐喻的非线性建筑实践项目;2006年,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和YOSUKI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赛赢得的“玛丽莲?梦露大厦”设计权,标志着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已经开始了创意中国的时代,方案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强调建筑使用空间的非均值化、外观造型的简洁和多变的韵律;2008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武钢博物馆,几乎全部“武钢造”,包括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地面上的螺纹钢板、各种钢铁门窗等,应用非现性的设计手法,反映企业性质、历史、工作流程,室内结合中国传统园林的超三维空间设计、钢板、石材等多元化材料的运用、视觉空间停泊点的多维设计也成为成功之作。

国内外学者在建筑非线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建筑的非线性研究理论体系和材料性能、辅助设计技术的限制,以及不同建筑文化背景的影响,对建筑非线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造型艺术上,建筑师凭着对自然的感悟,将非线性语汇运用到设计中,体现出自由的造型、复杂灵动的空间,多数是无意识的运用,并非真正的非线性设计,对影响建筑设计变动要素的规律性研究、建筑材料的多元性如木材的研究、非线性建筑的地域文化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建筑非线性的基本特点出发,借助NURB、CAM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中国传统木结构在建筑非线性中的继承性使用,探讨我国滨水环境变动要素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创新性。

3.结语

城市滨水区建筑空间形态设计在体现建筑与水环境关系方面应用这种内、外互动的非线性的过程设计方法具有其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城市特色往往首先体现在城市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尊重城市自然环境特色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设计理念。因此,城市滨水区建筑空间形态的非线性设计方法,是彰显城市滨水区环境特色,进而形成城市特色之可行的设计方法。郑州也不例外,郑州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扩张,使郑州特色城市滨水区空间的“显露”与“保护”,滨水建筑空间形态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起、承、转、接之关系问题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课题。应用非线性建筑设计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创意幼儿园空间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 从业人员 效果图 空间

室内设计是对建筑设计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是一门介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综合学科。室内设计起源于生活,也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它不仅促进了生态、功能、精神环境的提升,同时还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与科技水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室内设计行业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本属于室内设计方案一部分的效果图,却渐渐成为了设计方案的“代言人”,成为了设计方案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室内设计效果图只是设计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室内设计是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内容广泛、专业性强

根据室内环境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型:家居室内设计、限定性公共室内设计及非限定性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在家居室内设计中主要指住宅、各式公寓以及集体宿舍等居住环境的设计,限定性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主要指学校、幼儿园、办公楼等建筑的内部空间,非限定性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主要是指旅馆饭店、影视院、娱乐空间、展览空间、图书馆、体育馆、火车站、航站楼、商店以及综合商业空间。

室内设计类型包含众多,专业内容涵盖面广,这些都需要通过设计协调处理,要求室内设计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并掌握现代科技与材料、工艺知识以及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室内设计从业人员专业综合能力缺乏、知识结构不完善

首先,当今社会室内设计市场行业不规范,设计师职责定位不明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特别是广东地区房地产发展很快,到处可见大型的楼盘开发与林立的楼宇,人们购买房屋的热潮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最高峰。室内设计行业装修公司也随之“遍地开花”,大小的室内设计公司都有着自己的公司经营模式。但有些不规范的公司因要争取更多的客户或短时间内完成室内设计方案,只求设计师拥有较强效果图表现能力,没有考虑室内设计实际的现场空间分析和根据业主要求设计定位,缺乏专业的构思来为客户设计理想的空间;有的还用批量的设计模式为客户设计,一个设计方案可供七八个客户来选用,只是在效果图里略改一点装饰图案或陈设摆件,这样的设计是对客户的极其不负责任。

其次,室内设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对设计认识不足。室内设计公司从业人员的专业细化工种很多,他们基本都是毕业于工作相关的专业,但有些从业人员所学的专业与现在从事的工作性质完全不一样,也没有得到相关专业部门的培训,所以在工作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当的操作与施工。以室内设计师为例,如果他们不是毕业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就会认为只要熟悉图形图像软件、CAD制图软件和效果图表现就可以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做一名设计师了。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室内设计是一门复杂、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设计师自身综合素质也决定工作能力的高低。

三、空间划分、界面装修、物理环境、陈设艺术设计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

1.空间划分设计

空间划分设计就是对建筑所提供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对建筑所界定的内部空间进行空间尺度重新设定与划分。在不违反基本原则和人体工学原则下,设计师要根据空间比例和功能需求关系,更好地将改造后空间的统一、对比和面线体的衔接问题予以解决。

2.室内界面装修设计

其主要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6大界面,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进行二次处理,也就是对通常所说的天花板、墙面、地面的处理,以及分割空间的实体、半实体等内部界面的处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建筑界面本身进行灵活有效的处理。室内装修图样与实例工程实施紧密结合,也即是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给予真实空间的实践过程。

3.室内物理环境设计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室内空间进行采暖、通风、环保与温度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在现代设计中显得极为重要,也是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随着时展与人文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人工环境的设计是否节能环保并保持生态平衡成为衡量设计师专业水平的另一个新要求。

4.室内陈设艺术设计

主要是对室内家具、设备、装饰织物、陈设艺术品、照明灯具、绿化等方面的设计处理,这是设计师自身素质修养与审美的一种体现。

四、室内设计的图面作业程序和室内设计的项目施工程序是室内设计成功的关键环节

1.室内设计的二维平面合理划分向有创意的三维空间过渡并进行实地装修,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任务

首先,图样作业阶段。在这个阶段采用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设计构思草画、施工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节点详图)、透视图与设计说明等内容。总的来说,室内设计的图面作业程序基本上是按照设计思维的过程来设置的。

其次,室内设计的项目实施程序。这一程序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设计任务书的制定、项目设计内容的社会调研、项目概念设计与专业协调、确定方案与施工图设计、材料选择与施工监理,整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自然发展的过程。

2.室内设计项目实施程序是设计进入现场施工的重要标志

(1)设计规划阶段。设计的根本首先是资料收集,它包括完善的调查、大量的搜索资料、归纳整理、寻找欠缺、发现问题,进而加以分析和补充,这样的反复过程会让你的设计从模糊和无从下手中渐渐清晰起来。比如:电脑专营店的设计,首先应了解公司经营的设计意图是属于哪一级别的经销商来确定设计规模与设计定位,再根据顾客的来源、身份、喜好来确定空间的设计风格和配套设施,然后再考虑人员的流动、线路的合理规划。这些在资料收集与分析阶段都应详细地分析与解决。这一阶段还要提出一个合理的初步设计概念,也就是艺术风格的表现方向。

(2)概念分析阶段。这一切结束后应提出一个完善的和理想化的空间机能分析图,不参考实际空间的平面是避免因先入为主的观念框架了设计师的感性思维。虽然有时你感觉不到限制的存在,但原有的平面必然渗透着某种程度的设计思想,在无形中会让你设计合理些。

实地的考察和详细测量是极其必要的,图样的空间想象和实际的空间感受差别很悬殊,对实际管线和光线的了解有助于你缩小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这时如何将你的理想设计结合到实际的空间当中是这个阶段所需要做的。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只有最合适的设计而没有最完美的设计,它是将理想设计规划从虚到实逐步实现于图样的绘制过程中。

(3)设计发展阶段。从平面向三维的空间转换,其间要将初期的设计概念完善和实现在三维效果中,其实现也就是材料、色彩、采光、照明。

材料的选择首要的是服从于设计预算,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低廉但合理的材料应用要远远强于豪华材料的堆砌。当然优秀的材料可以更加完美地体现理想设计效果,但并不意味低预算不能创造合理的设计,关键是如何选择。色彩是体现设计理念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它和材料是相辅相成的。采光与照明是营造氛围的。室内设计最终是设计师依靠效果图向业主传递设计思维和设计效果的,效果图的表现水平的高低可以提高设计方案的视觉效果,但成功与否还应该是设计本身。

(4)设计实施阶段。设计实施阶段也即是工程的施工阶段。室内工程在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意图说明及图样的技术交底;工程施工期间需按图样要求核对施工实况,有时还需根据现场实况提出对图样的局部修改或补充;施工结束时,会同质检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验收。

从上面的多种分析要求可以看出,作为一名优秀设计师不仅仅能快速绘出一张具有空间感和设计风格的效果图,而且还能体现室内的功能规划和人体工程学合理运用于室内设计中。另一方面,当你还没有成为有工作经验的设计师时,你所设计的效果图必须要有专业材料员给你提供市场现有或者业主需要的装饰材料及其价格,同时也需要施工人员给你提供人工成本费用及其施工做法的说明和工艺要求,最后还要有预算员根据上述的条件资料、人工及产品价格完成初定的装修预算。笔者曾对中山市几家大型的装修公司的实习生进行工作调查,发现有部分刚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实习生对工作无从适应和难以独立完成工程项目,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生活体验,在学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基本局限于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研究和能够用3DMAX软件或手绘效果图来表现一定的室内空间设计,但对市场流行的材料和装修的施工工艺却是一知半解,装修工程预算等专业知识更无从谈起。

五、走出室内设计的误区,担负起作为室内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笔者就当前室内设计所存在的一些错误倾向加以论证分析,目的是能让人们了解室内设计装饰行业手绘效果图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传达设计理念的手段,在室内、外装饰设计过程中,它既是一种设计语言,又是设计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效果图表现看做室内设计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21世纪是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等方面高速发展的时期,作为室内设计师,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转变自己的思维,深化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综合素养,这样才能担负起一名合格室内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