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其目的在于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如何对待国际贸易。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其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这四种理论在当时可以解释这样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四种理论的内容、结论、优势以及局限性,以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
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批判重商主义,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小凯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经济学体系,并不断应用于实际。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演进规律无疑对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贸易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对利益的追逐产生物品交换的需要,进而产生劳动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种物品的生产都趋向专业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该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行进行贸易以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绝对优势学说的创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使各国对同种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绝对成本,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驱使国家间贸易的产生;第二,它指明国际贸易能给参与到其中的国家带来比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开展国际贸易,即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由此可见,比较优势学说更能解释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比较优势学说表明,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为现实中的此类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国家贸易能为所有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国际贸易就应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比较优势学说就从理论说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比较优势只对国家间贸易的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总结某一时点上国家间贸易的优势所在,无法分析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以生产商品所需劳动时间为依据,忽视了各国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较优势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贸易利益。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99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在书中的分析选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即他选用了自然要素禀赋而非生产商品的时间,从新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产生的原因。生产要他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中各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以本国具有的相对丰富的资源为要素的商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以获取贸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对丰富的资源为生产要素必然使得该国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这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利用价格优势获取比国内市场的贸易中更多的利益。显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相对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在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同。两地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产生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差异,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俄林不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作出分析,而且从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和劣势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释了国际贸易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和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由于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资源并获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益,必然使得该种要素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从而使该类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近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会从此类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三、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不断尝试把新的理论应用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逐渐形成新贸易理论。其中,对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与俄林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克鲁格曼改变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他假定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报仇递增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使市场实现均衡的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选择在边际利润为零的点上进行生产,在该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边际利润为零。其次,厂商可自由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生产,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进入生产的厂商数量等于退出生产的厂商数量,即生产规模实现均衡。新贸易理论通过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瓶颈而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向前进。新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现实适用性的提高,它能够揭示经济中更普遍的现象,并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没有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差极大的国家之间。在新贸易理论中,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及其随经济、科技、市场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所以国际间的贸易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产商品的分工中哪个国家生产哪些商品则由资源占有状况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新贸易理论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厂商的要求过于严格,严格假设所有的厂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个厂商之间所存在的领导者才能、资本及技术条件的差异,无法解释行业中厂商数量及规模的变动,或者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营,规模和收益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中的主导者,而另一些厂商却在竞争中被淘汰,退出竞争。对前人无法解释的难题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虽然解释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难题,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不相吻合。针对这一问题,新贸易理提出了贸易障碍这一概念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变量或参数在模型中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这一问题至此并没有得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每一个理论的局限之处都会成为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对这一难题的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创立者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由于每个个人、厂商或者国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产,因此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进行贸易所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贸易产生。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该论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由于该理论对分工的论证主要基于内生优势,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被成为内生优势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异,也会在后天的分工选择中形成各异的内生比较优势,分工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经济的时候贸易产生的条件消失,各国又会发展封闭式经济,取消国际贸易。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是贸易产生的必须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断下降,分工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又会返而促进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越活跃,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杨小凯教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深层次完善和补充。他从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即贸易的产生出发,对贸易的起源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对在此基础发生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及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运行做详尽的阐述,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在围观和宏观层面上对贸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依托,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对比,但又以之为基础。相比静态的古典贸易理论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对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市场的相关问题做了动态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静态分析却只能描述在某一时点上经济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需要对经济的动态运行进行分析,内生优势的变化就是动态分析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增加了对现实的适用性和解释能力。其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现实化的理论,它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为衡量标准现实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对贸易选择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点,使经济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经济分工的均衡状态,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做了统一分析。认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时,贸易就符合人类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产生。它突破了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即虽然说明国际贸易的益处,却无法论证为什么国际贸易要由国内贸易发展而来,而不是在贸易产生的时候就被所有的国家所承认并采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起源的统一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最大贡献,不仅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也把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出来,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认知和解释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无法指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依据什么原则选择出口和进口商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者进口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举均能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商品的比较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要出口或进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对贸易模式问题也给出了明确说明,一国应出口较多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利益。在新兴国际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指出,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是国内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法对具体应选择哪些产品用于出口或哪些产品需要进口做出具体说明。只能说明一国应出口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时需要进口那些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弱,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的商品。至此,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三大基本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第二个缺陷在于其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欠缺。该理论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无法顾及对经济运行细节的说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宏观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对细微现象的解释。为了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该理论中所涉及的数据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检验或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状况进行预测。此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适用于解释长期中的经济现象,而对短期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所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之处极其有限,它在理论上对以往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以后贸易理论的启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它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解释和对经济发展的预示。即理论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
作者:于彩凤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梅.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12.
[2]郭波,吴平,穆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规律[J].大连大学学报,2011,2.
[3]庞丹丹.浅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4,2.
[4]王秋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5.
[5]雷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1.
[6]王建福.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5,9.
[7]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8]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
[9]周梅妮.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J].甘肃农业,2005,6.
[关键词] 舟山保税区;国际物流;国际贸易
[DOI] 10.13939/ki.zgsc.2016.28.012
1 国际物流简述
1.1 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从字面意思上为国家之间的物流运输。广义的国际物流范围极其广阔,除了包括物质的物流之外,还包含非物质的物流、国际物流之间的活动以及交流等。狭义上的国际物流只是简单地定义为当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属于不同的两个国家,那么就需要通过国际物流将其产品从生产国运输到销售国加以销售,最终促成国际交易的完成。本文论述的国际物流就是后者。
1.2 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未来国际物流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三个方面。首先是管理网络化。物流行业极为依赖信息化作业,通过信息化作业能够实现对物流的优质匹配调整。其次是标准化。目前国际物流还未使用国际化标准,导致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对接工作增 添诸多事宜,不利于国际物流的进行。最后是国际物流的快速化。加快国际物流,将为国际贸易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2 舟山保税区概述
2.1 舟山保税区
舟山保税区设立于2012年,其全称为舟山港综合保税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由于舟山保税区处于长江水道口,是我国重要的江海运输枢纽,2014年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2.9亿吨,位居我国港口的第5位。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自贸区战略,而其中上海自贸区是实施的核心。为了配合上海自贸区的实施运作,在舟山港建设舟山港综合保税区,预期建设之后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将主要实施两部分功能:一部分是对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储存、配送;另一部分则是为海洋制造业、电子产业等高端制造业的国际贸易物流服务,最终形成带有储存、中转和运输的大型综合性基地。
2.2 舟山保税区的优势
2.2.1 资源优势
舟山保税区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舟山保税区所属的舟山港具有极长的海岸线,虽然舟山市整体面积相当于浙江普通一个县,但是其海岸线达到浙江省的36%。其次,舟山港周边海域吃水深,能够供绝大部分的大型货轮停靠。比如,舟山港周边的上海港等都由于其吃水浅,大型货轮无法停靠,对其运输造成较大的阻碍,而舟山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最后,舟山港位于我国中南部,所以不存在冻航问题,而且风浪较小,常年基本可以实现无阻碍作业。
2.2.2 地理优势
舟山港位于长江的入海口附近,而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流域,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基本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存在大量的货物贸易运输,而且又是我国南北航道的中心点,两者在舟山港交叉,为舟山港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舟山港紧靠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这三地方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地区,为舟山港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贸易条件。
2.2.3 政策优势
2011年和2012年国家连续对舟山地区提出战略性规划,2011年批复舟山群岛新区建立,2012年批准舟山保税区的建设,这是我国现今唯一以海岛开发以及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特区,同时当地政府也给予舟山市大量的扶持政策以及资金支持,使得舟山地区基础建设飞快完善。
3 舟山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现状及问题
3.1 舟山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现状
为了保证舟山保税区国际物流的运作,截至目前,舟山港建设了378个生产性码头泊位,以应对舟山保税区的国际物流,同时还建设了42个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供国际贸易中的大型船只停泊。截至2014年,舟山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达到2.9亿吨,暂时能够满足舟山港国际物流的需求,同时舟山保税区周边目前已经拥有4个完善成型的大型码头,这4个码头中转港能够实现130万吨的货物储存和周转,为舟山保税区国际物流提供辅助,使舟山保税区国际物流得以有效运行。
3.2 舟山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存在的问题
3.2.1 公共码头数量不足,港航联动缺乏
虽然目前舟山保税区的码头数量众多,但是公共码头数目极少,在378个中仅有112个为公共码头,导致政府控制的码头数量不足,而其他码头控制在私人手中会大大降低码头的统一规划作业,造成码头的整体运作效率严重下降。并且许多码头为物流企业所有,为了竞争,出现宁可空置也不愿意运作现象,影响国际物流的运作。同时舟山保税区的航运能力较低,虽然舟山港的吞吐量大,但是大部分航运为外地企业所控制,自身航运比重较少,使得舟山港仅仅能够发挥储存周转作用,航运功效难以形成,而在国际物流中航运环节才是利润发展的重点,所以该环节的缺失会制约舟山保税区的整体发展。
3.2.2 保税区的物流业企业整体水平较低
舟山保税区的批复以及对外公开招投资吸引了大量市场资金进入,纷纷看好其市场前景,导致进入的资金中除了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之外还有许多产业外的资本,而这部分资本在物流作业方面缺乏长期运作经验,导致该部分企业的整体水平较低,难以承担国际物流的重任。此外,目前舟山保税区的物流企业极为繁多,而且以中小型物流企业为主,这部分企业运作能力不足,导致保税区内物流价格体系紊乱,影响了正规大企业的正常运作,国际物流的运输质量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3.2.3 国际物流业务缺乏信息化运作
目前舟山保税区的国际物流未能实现全部信息化作业。现今国际先进港口,包括我国的天津港、上海港等都开始实现了全部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信息作业,使得国际物流能够得到最优化安排以及运作。但是,舟山保税区目前还处于传统的物流作业模式,各个物流企业以及国际物流只是对其自身的货物进行信息化管理,而没有进行全部的汇总管理,导致货物的出入流通效率较慢,经常出现空置或者同时涌入状况,不利于物流业务作业。信息化的缺失还造成了舟山保税区只能够实施低端化的作业比如装卸、存储运输等,在其他附加值较高的比如加工、配送、中转、物流服务等环节无法进行操作。
4 舟山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完善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国际物流发展打下基础
舟山与上海、宁波同处一个港池、同拥一个锚地、拥有同样的腹地,并且均具有建设煤炭、石油、铁矿石运输等世界罕见的码头深水港资源,不可避免会产生同质竞争。因此,在新区建设中,既要坚持与上海、宁波等港口城市错位发展,又要围绕“海天佛国,渔都港城”的特色定位,充分发挥良好的港口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渔业资源优势、海洋能源优势及生态优势,重点发展转口贸易。
4.2 对国际物流企业实施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
一方面可以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随着中国经济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在江浙沪的生产制造活动和采购活动也日趋活跃。围绕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采购和销售活动,专业化的全球物流服务也在逐渐升温,这也是许多国际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的基本背景。因此,寻求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特别是第三方或第四方国际物流著名企业的合作是园区物流运作主体培育的一个主要方向。另一方面需要与国内快速发展的新兴物流企业合作。目前国内发展迅速的物流企业主要有两类:一是民营和多元股权结构的合资企业;二是由传统运输、仓储和批发企业延伸服务而形成的物流企业。作为新兴的物流企业,民营和合资企业具有机制灵活、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等优势,并迅速成为中国物流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群体,这类企业目前的网络扩张要求强烈、扩张速度也比较快,发展前景也比较好,是值得保税区吸引和争取的网络运作主体。
4.3 运用信息化运作来实施国际物流业务
在经济及物流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物流市场网络是每个跨国公司和国际物流企业的生存之本,是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和运作效率的关键。进入贸易自由区或保税物流园区并以此为区域性物流中心,成为国际物流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例如,目前上海、深圳等保税区已出现这种趋势。同时,保税国际物流园区,要加强与国外的自由贸易区的联系与合作,学习它们的先进物流技术及物流管理经验。另外,逐渐形成优势互补的国外的国际物流供应链网络动态联盟,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达成多赢的物流竞争与合作局面,以促进园区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瑞.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3(10):143.
[2]李彩凤.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2011(6):79.
纵观全球服务业发展历程,有三个国家的服务业发展值得探讨:一是观察先进国家如美国,从工业转变为服务业的过程中,便可验证传统的产业发展理论,即当国民所得愈高,对于生活水准的要求亦相对提高,因此,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更是重要,尤其是生产性、分配性及专业业在整体产业发展上常有决定性的影响力,甚至在国际出口市场上也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二是检视制造业大国如日本的服务业核心发展策略,主要是与制造相互串结,共构成经济发展双引擎,亦即藉由本身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在讲求效率、专业分工以及提升附加价值的需求下,带动国内相关服务业发展,乃至于提升国民生活水准。三是剖析受限于先天地理环境条件,导致内需市场过小的新加坡,却能借力使力,积极发展流通服务业、支援服务业等,以满足客户需求,成为国际供应链上所不可或缺的要角。
因此,本文将简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发展服务业的相关政策,探究政策的精髓所在,以启发我国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新思维。
美国:政府扮演领头羊角色
由于美国政府的努力,使得美国企业在全球服务贸易市场表现极为亮眼,其服务贸易一直维持顺差,且不断成长中,亦填补美国商品贸易长期以来所存在的巨额逆差,大幅改善美国整体贸易赤字状况,因此,发展服务业出口对于美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1960年,美国服务业附加价值占GDP之比重即超过60%,产业发展结构便已转型为以服务业主的经济体系。然而,随着经济知识化、分工专业化,美国服务业除提供个人服务需求,以满足国民生活水准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诸如银行、保险、金融、不动产、科技研发与咨询、会计服务、法律服务、建筑与工程服务等专业。若以2003年为例,金融中介业、不动产业、租赁业及其他商业服务等生产业占美国整体服务业之比重已达41.4%之多,显见生产业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所带来的庞大经济效益。
美国服务业发展政策在于通过拟定服务贸易法规、强化国内基础建设等方式,建立完善的服务业发展环境,藉此提升整体服务业效率与竞争优势,以因应全球运筹管理的经营模式。因此,对内系以拟定“贸易法”、“综合贸易和竞争法”、“出口促进法”等出口贸易法规,藉此协助(或保护)其国内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发展性;对外则是遵循WTO规范之下,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积极促成双边、多边和区域服务业贸易自由化,以开放外国服务业市场,并拉拢发展中国家进入其多边贸易全系,以实现服务业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并为美国服务业出口提供动力和保障。以美加两国所签署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为例,1987年美国对加拿大的服务业出口额仅有77.45亿美元,在1989年正式签署双边协定之后,美国服务业的比较利益优势随即显现,当年度对加拿大的服务业出口额即大幅增加至131.95亿美元,成长70.37%。
综观美国服务业发展过程,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通过美国各部门的职能力量,加强提供对服务业的必要援助,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协助服务业出口发展,诸如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执行服务业出口计划;财政部协助其国内金融保险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不遭受到歧视待遇,并能获得与当地企业同等竞争的机会;运输部推运远洋航运和航空计划,以及协助国内服务业与国外签定双边协定;国家旅游管理局协助观光旅游服务业,吸引国外观光客来到美国旅行游玩等。
在1994年公布的“国家出口策略报告”中便明白指出:美国政府将集中力量支持国内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商务部、进出口银行等公私部门的密切合作,在主要出口市场上设立多功能服务机构(如商会、商务中心、办事处等),为各服务业出口企业提供有关当地市场环境、政府政策与法令规章、经营风险、社会文化等市场讯息,以及相关咨询与建议,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和保险等融资管道与相关金融服务。同时,亦肩负起协调企业与进口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贸易纠纷解决非政治性的贸易争端,减少双方的贸易摩擦。此外,美国贸易开发署设立专案基金,以资助企业参与国外技术性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工程方案设计,希望借此推动美国技术服务业进入当地市场与发展契机,达到拓展商品与劳务输出管道的最终目的。
该报告中,美国政府对于具有极大商品贸易成长潜力,但现阶段无法有效打进该市场而言,希望先藉助服务性质的合作,建立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再随着双方商业往来程度的加深,带动商品贸易和其他劳务贸易的出口发展与商机,促进美国出口贸易的成长,因此订定“服务先行”的出口发展策略,优先针对环保、资讯、能源、交通运输、卫生保健及金融等专业知识性的服务业进行重点扶持,以增强这些服务业的竞争力。在市场开拓上,除了继续维持欧日等主要服务业出口市场,以维持对该市场的服务业出口顺差外,亦积极在新兴国家中开拓新的服务业贸易机会(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韩国、波兰和南非等国),以求创造更多的服务业出口契机。
日本:服务与制造双引擎策略
日本服务业发展方式主要是以扩大消费者需求与产业需求为主轴,亦即先藉由消费市场的牵引,带动相关制造业的投资与产业;再藉各种制造业对于专业型态的需求日渐增加,进而发展支援业,以提供各产业之需。
日本历经10年经济泡沫时期,使其国内经济长期处于萎蘼不振之势,迫使日本政府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力求于产业政策上兴利除弊,因此,除维持制造业既有的竞争优势外,亦寄望能以知识服务业作为未来另一个主导经济成长的产业,藉以加强日本经济复苏力道。
以往日本面对快速变化的服务业发展趋势,以调整其典章制度应对。从早期的产业政策法到198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法,乃至于1995年的商业投资法等,逐步松绑相关法规、简化行政程序,符合服务业发展特性。以零售业限制松绑为例,1973年的“大规模零售店的零售事业活动调整法”,即对通路有极不利的规范,难以让低成本营运、大量贩卖的批发仓储型店铺或大型量贩店进入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亦难以满足消费者“大量购买、一次购足、低价商品、休闲消费”的消费特质。因此,为因应多元消费型态,在2000年正式实施“大规模零售店立地法”,以简化、放宽政府行政管制措施,不仅减轻中央政府行政负担,更可促使大型零售商业协助地区整体发展的需求。
然而,近年来,日本社会逐渐面临“高龄化”与“少子化”双重压力,将严重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动能,因此,日本政府从中长期角度思索未来产业发展政策的走向,规划出“新经济成长策略”。该策略指导方针在于推动“国际产业策略”(即国际化)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策略”(即本土化)两手策略,进行区域经济的整合与贸易协定,以及发展日本区域内之经济力量,同时,辅以人力、物力、金融、技术与经营力等5个领域的创新策略,强化日本经济体质与发展实力。
在此策略性产业规划下,是将服务业与制造业视为经济成长的重点产业,期望藉由双引擎的强力带动下,引领日本经济永续发展。因此,根据少子高龄化的社会趋势,以及制造业活动服务产业化现象,并从需求创造与扩大、生产效能提升为考量角度,日本政府规划影像技术的数字内容产业、流通产业、人力派遣、健康福利、育儿支援和观光等6大服务产业部门,做为重点领域产业。
在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建设方面,日本有感于未来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发展将对其国内社经环境带来相当剧烈的冲击,因此,积极发展ICT相关计划,希望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以建构日本成为知识型社会,让国人均可享受信息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性。同时,亦可藉助网络特性(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网络)支援许多社会经济活动,进而带动日本经济发展,尤其对于创造服务业创新研发契机、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满足中间客户与终端消费者需求,更是提供坚实的支援后盾。正因为如此,IT政策成为日本近年来最重要的推动政策,如“e-Japan”、“u-Japan”计划。人才培育方面,日本政府以“人才立国”为目标。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提供一种结合经济学等社会学科,以及理工学识等自然学科的跨领域知识教育型态,以培育跨领域人才,提供日本发展服务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源。此外,通过产学合作机制,强化工业高中、高等专门学校、专门职业研究所的实务教育,建构完整的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设置“亚洲人才资金”,以引进亚洲优秀人才进入日本国内服务。
新加坡:善用地缘优势,造就服务业竞争优势
新加坡虽国土狭小,但位居马六甲海峡主要交通枢纽,早期即以转口贸易、航运等服务业范围为发展主轴。时至今日,新加坡已成为重要的亚洲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及航运中心,其发展关键因素便在于稳定的政治情势、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率的服务水准,充分利用了地缘优势,造就了面向国际的服务业竞争优势。
新加坡的发展主要建立在自由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因此营造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环境极为重要,相对而言,官方管制措施亦较为宽松,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同时,也提供相关租税优惠与奖励措施,以促进产业发展,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下简述各服务业的政策作为:
在物流业方面,1969年实施自由贸易区制度,允许货主免缴相关租税及规费,即可将货品在该区内重新包装及再出口。1983年推动提升出口竞争力计划,宣示全力建造新加坡成为国际贸易中心,提振货物及服务输出,并加强发展船运及后勤中心,以提升竞争优势。继而,1989年成功开发贸易网络,正式启用全世界第一套跨国电子资料交换系统后,贸易资料往返时间由3天缩减至数分钟,更是提升物流竞争力。此外,新加坡充分运用各项工业仓储用地,以提供业者仓储转运之用;同时,加强物流园区基础建设,积极强引转口货源,并推动单一柜台服务中心(One stop shipping center),意即船舶一次停靠,相关服务一次解决(诸如船舶补给、融资、货物通磁、港埠服务等),藉此再大幅节省航商滞港成本,充分增进物流效率。
在零售批发业方面,则通过修改相关规章制度,达到改善产业发展环境目标,如新加坡政府藉由税收激励措施,刺激业者创新产品与经营模式,以跳脱单一价格竞争的思维,同时鼓励业者整修升级其基础设施,美化购物环境,吸引消费者入内消费。此外,为协助业者拓展国际市场,除提供他国相关法规制度与市场行情外,亦鼓励业者进行同业或异业的结盟(或合并),或是结合国际企业,争取进入国际市场,并促进新加坡本土品牌全球化推展进程。
餐饮业方面,虽然发展规模小(2004年酒店与餐饮业占GDP比重仅为3.12%),却是新加坡成为区域金融与商业中心、发展旅游业、吸引商务旅游人士、提升生活品质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也因此新加坡政府成立餐饮业管理相关机构,协助业者提升服务水准与经营理念、开拓海外市场。
至于观光旅游业部分,则是提供减免10%的租税优惠方案,以鼓励业者举办世界级观光旅游活动,并利用投资抵减和租税优惠措施,鼓励零售业、餐饮业和休闲娱乐业等相关业者投资旗舰概念计划,以强化新加坡旅游品质与内容。
然而,为因应各种商业活动需求,不仅零售批发业、物流业等相关业者早已投资ICT技术之研发与应用,以强化供应链管理效率,新加坡政府对于投资ICT基础建设更是以前瞻性眼光推动相关计划,其中,以“Infocomm21”最为关键,通过网络天涯若比邻的力量,协助产业提升竞争力,并成为主要经济成长来源;同时,亦希望藉由信息及通讯的发展,提升新加坡国家竞争力及国民生活品质。
在人才培训方面,新加坡除在学校教育体系内培充多元化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更是希望能将新加坡发展成亚洲区域教育中心,吸引更多优秀的国外学子就读,甚至留在当地服务,以提供新加坡企业更多的优质人力。至于在职训练方面,新加坡政府也建立终身学习制度与相关训练机构,鼓励新加坡人民不断学习职场新知,如设置零售业研究院,提供中高层管理人才相关专业能力的培训课程,以及协助培训适合厂商需求的人力资源。
给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启发
观察以上各国服务发展的主要政策后,大至而言,为因应日趋多元化且业态复杂的服务业发展模式,许多国家无不在法规调整、ICT应用环境建置或人才培育等策略上多有着墨。
基本上,由于服务业发展弹性变化大,且容易衍生新兴的经营型态,因此,使市场机能充分发挥、降低服务业发展弹性的障碍,各国均藉由放宽相关法令限制、减少行政程序,以构筑健全的服务业发展环境做为因应。
关键词:服务外包;经验;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166-04
前言
2000年之后,FDI已经从以制造业外包为主转向服务业外包,服务外包正成为FDI的重要动力,以及促进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形式。究其原因,发达国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都力图将成本一降再降。为了保障自身的市场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经营重心放在其核心业务上,国际服务外包便成为了国际分工的新模式,并且成为跨国企业使用的较为成熟的业务形式。
国际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年的“亚洲穷国”印度,创造了“经济奇迹”,博得了“世界办公室”的美名;爱尔兰一度被称作“欧洲乡村”,发展成“世界IT大国”。对中国来说,把握历史机遇,大力开展服务贸易,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
一、国际服务外包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一)国际服务外包的概念、性质及分类
外包,就是把之前自己从事的工作承包给外部的公司去完成的行为,其宗旨为了巩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外包,企业保留和巩固了核心业务,从而能够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国际服务外包是指公司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另一个国家的服务提供公司的过程。
首先,国际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服务贸易具有其特殊性,因为其交易的对象是服务型的业务。其次,对承接外包业务的公司来说,国际服务外包是一种加工贸易。国际服务外包堪称为一种新型的加工贸易,其原因为,传统的加工贸易生产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货物,而服务外包生产的对象是没有实体形态的服务。
国际服务外包可分成下面两种类型,其根据是所提供服务的类型不同:其一是信息技术服务外包(ITO),其二是业务流程外包(BPO)。 国际服务外包还可以分为下面三类,其分类依据为外包业务发生的地点不同:第一类是离岸外包,比如微软的母公司把某个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任务交给中国的其他公司来完成,即将母公司或子公司的业务外包给异国公司来完成。第二类是在岸外包,比如微软的母公司将某个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任务外包给另外一家美国的设计公司来完成。第三类是离岸内包(offshore insourcing),比如微软的母公司将某个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任务外包给自己在中国的子公司来完成,即将母公司或子公司的业务外包给异国的子公司来完成。
(二)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因素
信息技术的推动,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服务外包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制约:
1.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公司的服务外包提供了技术支持,将之前难以实现的交易得以实现。二十多年之前,跨国公司之间主要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传统方法进行联系,这类沟通方式不仅价格昂贵,还存在一定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为国际沟通带来了极大便利,甚至连服务都成为贸易的对象,进一步使服务外包成为一种越来越普及的交易方式。
2.服务外包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经营成本。生产经营规模大、产品门类齐全的企业,从生产到销售一般都需要较高的投入,因此成本就会难以避免地出现偏高,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是通过服务外包这一方式,公司能够精简机构设置,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据不完全统计,公司将同质的服务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一般可降低65%~70%的成本。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服务外包的运用越来越普及。
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组织形式也随之不断变化,扁平化组织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而这一变化也无形中为企业管理增加了难度,以达到精简结构、缩小公司规模、降低公司内部管理难度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4.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硬、软条件持续提升,如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的发展、高级人才的批量引进与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提高和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等。在以上因素基础上,服务外包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与优劣势
(一)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其对服务外包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初步表现出来。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前11个月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实际收入80.5亿美元,超过总体收入增速的29.2%和离岸收入的24.3%,比上年同期增长31.5%,远远高出平均收入、离岸收入和国内收入增速。
随着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我国服务外包也由快速增长转为常态发展。2015年1月份,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8.4亿美元,同比下降5%,执行金额4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为国际服务的主要发包市场。1月份,我国承接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13.2亿美元、8.1亿美元、6.2亿美元和3.4亿美元,占执行总额的64.9%。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作保持快速发展。1月份,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9亿美元和7.3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8%和32.3%。其中承接东南亚11国的服务外包执行金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通过积极开展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服务出口,有助于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商务部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4 440份,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92.6亿美元和6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10.6%。
(二)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与劣势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虽然有所减缓,但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仍是相当可观,由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对服务外包公司来说颇具吸引力。其次,我国的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制造业实力雄厚。再次,我国毗邻日韩,文化渊源深厚,而且日韩都是较为发达的服务外包发包国,这就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最后,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对国际服务外包公司更具吸引力。
而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劣势则有以下几点:首先,我国虽然有数目众多的行业协会,但是与菲律宾或印度的相比较,便会发现我国的行业协会在职能以及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并且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行业结构比较松散,某些行业中垄断现象依然存在。再次,我国企业利用外资的规模虽然逐年扩大,但是利用率较低,比如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效果并不显著。此外,我国从事服务外包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培养渠道单一,而且高校毕业生并不能直接胜任相关工作,还需要进行二次培训,这无疑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费用。最后,虽然我国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但较之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不足,难以为软件等高技术产品提供保障。
三、菲律宾和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
(一)菲律宾服务外包发展的经验
1.电信自由化改革。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的关键突破口是电信自由化的改革。1993年,菲律宾政府通过政令,使电信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竞争机制就此引入。1995年,菲律宾政府通过法案提出政府将全力建立和发展一个有一定技术基础、可靠、有效、开放的电信业,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提供优质服务。该法案一经实施,电信行业服务价格显著降低,国有电信行业的私有化进一步加深。得益于菲律宾电信业的开发与开放,西门子等许多世界知名企业纷至沓来。短短几年之内,美国在菲律宾的投资骤增,电信自由化在菲律宾收效显著。电信的自由化打破了市场的垄断,电信服务商的质量和数量都大幅提高,基础设施环境基本形成。
2.政府采取的鼓励政策。《1987年外国投资法》和《1991年7042共和国法》是菲律宾对外国投资政策的基本依据。在这两部法律的基础上,菲律宾国家投资署每年都会公布一个“投资优先计划”,通过优惠政策和措施来刺激国内外投资。菲律宾政府对外国投资采取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商业外包服务和信息产业。外国企业在菲律宾经济特区开展业务,最初的四至八年免税,免税期之后还能继续享受优惠政策,比如营业税低至5%等。菲律宾服务外包能有如此坚实的基础,还要归功于20世纪90年代菲律宾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自由化、投资和出口政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菲律宾的经济区,区内以出口型企业为主,凡是在经济区内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在进口设备和营业税等方面都能获得优惠减免。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落地以后,菲律宾经济区的投资量骤然增加。
3.菲律宾发展服务外包的竞争优势。菲律宾现在大约有3 000万技术人员,其中商务管理人员12万名、工程师5万人、IT及电脑科学专业人员9万人、注册会计师14万人名;除此之外,菲律宾每年还会有新增加的4万本科毕业生,为各行各业注入新鲜血液。菲律宾政府重视教育,所以其人民都具备较好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半数以上的菲律宾人精通英语,这便使得与外国公司的交流变得容易,也是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软实力。有市场调查表明,菲律宾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在菲律宾开展外包业务可以显著降低经营成本,节省部分主要为:其他因素占5%,通讯费10%,培训费15%,基础设施开支20%,工资成分占50%。菲律宾普通劳动力成本略高于印度、印尼,低于亚洲大多数国家,为每月平均300美元;白领雇员平均劳动成本仅为美国的1/4;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本大约在500~900美元之间;菲律宾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比如大量设备齐全并且租赁价格低廉的办公区,其价格仅为美国、香港、印度等地的1/4。菲律宾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其东方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其北方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都具有可观的市场需求。而且,该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东西方文化以及商业交流的桥梁,也是现代经济最具发展潜能的地区。
(二)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状况及成功的经验
1.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状况。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的提供国,它承接了全世界近一半的服务外包市场业务以及一半以上的软件外包市场业务。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印度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在岸收入140亿美元,离岸收入497亿美元。 预计到2020年印度的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收入将翻两番,达到2 700亿美元。印度服务外包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印度服务外包发展增长速度快。服务和软件的出口额逐年增加,2002―2003年度出口额仅90亿美元,2011―2012年度为610亿美元,九年之内提高了6倍多,印度服务外包出口额每年基本都能以30%的速度增长,并且在国际市场一直占有较高的份额。2002―2003年度印度BPO份额占全球的比重为40%,而2006―2007年度上升到47%,2010年达到55%,2011年更是达到了58%。
(2)对国民经济贡献大。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印度的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还刺激了印度GDP的增长。在2000―2001年度,ITES产业和软件占GDP的比重仅为1.3%。到2011―2012年度,占GDP比重已经达到7% ,ITES产业与软件在印度国民经济中成为中流砥柱。2000―2001年度,BPO和ITO行业工作人员为29万,到2011―2012年,该行业的工作人员达到260万人。2006―2007年,服务外包行业间接创造了约310万个就业机会,2011―2012年增加到850万个。
(3)企业竞争力强。印度的BPO和ITO企业世界闻名,例如Tata和Infosys一直占据着世界服务外包企业前十强的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印度的服务外包企业得到了国际性质量认证体系的认可,有着很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
2.印度服务外包取得成功的经验。丰富的人才资源、完善的园区服务体系、配套的政策,是印度服务外包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1)印度的人才培养体系层次分明。由于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英语在印度非常普及。目前,印度有近750所专科学校以及260所大学,这些大学在培养管理、商业人才以及信息科技人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拿软件行业举例,印度大约有6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分析、调查等高端业务,里面很多员工都持有硕士以上学位。除此之外,数量庞大的印度裔的企业家和海外学者,在印度外包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2)服务外包发展的基础是完善的园区服务体系。第一,园区内具有完备的政策体系。印度储备银行在配股、资金使用、处置等方面为外包企业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在税收方面,园区在所得税、进口关税、劳务税、地方税等税种上施行优惠便利政策。第二,园区内具有优良的基础设施。1991年,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在班加罗尔诞生,到目前为止,印度已建成多个配备优良基础设施的软件园。软件园区培育了一批世界闻名的服务外包企业,为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配套的政策是外包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印度政府早在1986年就通过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了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战略目标。比如,再投资部分三年减免,所得税实行五年减免五年减半等优惠政策。根据相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在印度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其经营成本微乎其微,比在中国经营要少三成左右,其成本优势不言自明。此外,印度实行开放政策,对电信等信息行业积极扶持。随着电信业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不断提高,为印度跨境计算机服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印度还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 ,使软件外包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国际信誉。
四、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相关政策
首先,中国应继续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地区范围 ,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和研发机构,真正做到“走出去”。其次,可以向服务外包成熟的国家学习,研究并出台促进服务外包出口的鼓励政策,加大信用保险、出口信贷、投融资、进出口和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再次,制定吸引外商投资、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战略目标。给予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优惠待遇;放宽金融业、电信业等行业的市场准入,吸引国外大型外包公司来中国发包。
(二)加强对信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一,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才能有效地督促和监管企业对客户知识产权的保护;第二,树立群众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第三,对于服务外包的数据保密工作,政府和行业协会应予以高度重视,最好制定明确的规则或法规;第四,大力支持和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外包企业;第五,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规定进行完善。
(三)打造中国自己的服务外包品牌
鼓励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探索符合区域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整合各种要素和资源,使其产生协同效应;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地区服务外包的宣传工作,在发挥地方独特优势的同时,保障与整体品牌战略的一致性;积极与国外企业合作,在合作中扬长避短,展现自身实力,以合作促竞争。
(四)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与咨询机构、知名企业或行业协会合作,为并购业务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咨询。鼓励有实力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外客户或者企业服务部门的并购。为企业建立信用担保、贷款快捷通道,帮助企业便捷融资。第二,引入外国企业直接投资,成立中外合资外包企业,了解世界外包市场的最新动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第三,鼓励有实力的服务提供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以达到优势互补、增强实力、整合资源的目的。第四,实力弱、规模小是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应重视培养龙头企业,提高行业整合速度,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机构。
(五)重视人才培养
首先,可以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其次,服务承接企业以及行业主管机构可以与高校合作,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将“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育计划付诸实践。另外,高职院校以及其他高校应与外包业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便清楚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以及办学方向,从而培养针对性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昌林,陈志昂.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略[J].理论探索,2012,(1):81-85.
[2] 王习农.服务外包不等于服务业外包――服务外包概念再认识与理论新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8):91-100.
[3] 魏倩.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王建军,何平.IT服务外包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3,(2):44-53.
[5] 陈启斐,刘志彪.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3,(11):68-75.
[6] 陈庆江.国际服务外包对接包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 薛莲.服务外包:制度环境与生产率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 霍光.服务外包的前因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 裘莹.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结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0] 武力超.服务外包研究综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11.
[11] 崔岩,臧新,张秀珍.工业行业中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影响因素的比较――基于中国为发包国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3,(12):117-125.
Abstract: The flow theory of Marxism and Western capitalism circulation flow theory is to study and get on the circulation of the paper, the position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two still exist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low through the theory of Marx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ern theories in circulation, circulation can build our socialis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distribution play a guiding role.
关键词:马克思流通理论 西方流通理论 流通经济
Key words: Marx flow theory western flow theory MARKET
作者简介:李庆文(1966― ),男,广西北流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社会再生产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连续的高速增长,但内需不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而造成内需不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流通环节不畅。因此,在当前我国“扩内需、促增长”的背景之下,对马克思流通理论与西方流通理论进行比较性的研究,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是尤为迫切和重要的。
一、马克思流通理论简述
马克思关于流通的论述是极其丰富和详尽的,他从流通的一般概念开始对资本主义的商品流通进行剖析,详细论述了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深入分析了主要流通业的特点,并具体提出了如何提高流通效率的途径,所有这些内容都是极具逻辑性和科学性的。
1. 关于流通一般。马克思指出,流通是指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最终到达消费者之间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过程,流通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出现之后,生产和交换就成为了社会化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环节。生产与流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是生产对流通起到决定的作用,流通是为生产服务的,但是流通对生产又起着反作用,尤其是在买方经济的条件下,其反作用更是强大。历史上,流通的发展经历了物物交换、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的三个阶段,分别与前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相适应。
2. 关于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马克思认为,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称为流通时间,由商品转化为货币的时间和货币转化为商品的时间这两个部分组成。他还指出,资本在流通时间内是不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的,也不创造新的价值,因此,为了提高资本的效率应尽量缩短流通时间。在对流通费用的研究中,马克思指出,流通费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价值运动相关的,称为纯粹的流通费用;另一类是与使用价值相关的,称为生产性流通费用。这两类费用的性质及其补偿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3. 关于流通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流通业的研究中主要论述了商业、对外贸易和运输业的特点,他指出商业在如下几个方面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是节省了社会资本;二是缩短了流通时间;三是提高了商品的利润水平。在对对外贸易的研究中,马克思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为生产提供原料和市场、平衡经济中的波动现象,以及减少商品储备费用等。马克思在对运输业的研究中指出,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打破生产与消费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下述几个方面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是运输业能减少资本的流通时间;二是运输业能为生产要素的集中提供保障;三是运输业能大大拓展市场的地理范围;四是运输业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 关于提高流通效率。马克思指出,流通费用尤其是纯粹流通费用是对收入的直接扣除,对社会是不能创造财富的,因此,对经济发展而言,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来缩短流通时间,尽量降低流通费用。具体的措施包括:一是大力发展商业,尤其是发展大商业;二是加快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的发展;三是建设和完善信用制度。
二、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概述
古典政治经济学对流通的研究是很重视的。早在17世纪,重商主义就进行了流通方面的研究。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来源,主张国家支持对外贸易,特别是对出口的支持。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分工与交换的规律,指出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生产分工的前提是交换,交换使各种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还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斯密之后,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从而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研究流通就离不开对社会再生产的研究,从萨伊开始,资产阶级经济学就一直流行使用“四要素”法来研究社会再生产,并把这种方法奉为适用于一切生产方式的“科学方法”。所谓“四要素”是指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要素,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流行的方法。
然而,古典微观经济学产生以后,西方经济学转向了市场均衡的一般性研究,流通领域的研究被开始淡化。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歇尔建立了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之后,流通便逐渐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消失了。因此,西方经济学主要专注于研究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有系统的关于生产、消费和市场等方面的理论,却没有专门的流通理论。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淡化了对流通的研究,但流通毕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的研究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当然有关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非主流经济学中。
1.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它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交易过程,认为合适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进一步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虽然交易与流通在含义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一般的交换和流通基本包含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之中,而交易费用理论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能够对流通过程及其制度安排做出解释的。
2. 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用非线性规划等现代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从而把与分工和专业化相关联的交换和流通纳入其研究范围。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交换的产生、批发与零售的分工、流通渠道的演变等等与流通相关的经济内容都得到了深入的分析,也为流通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3. 区位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区位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将聚集经济原理用于对商业的分析,把区位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流通业联系起来,并建立了空间相互作用、运输和区域间商品流通模型来研究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商品流通,这些理论被称为“商圈”理论,是流通经济学研究商业规模和布局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流通理论与西方流通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流通理论和西方流通理论都是对资本主义流通进行研究而得到的关于流通的论述,由于各种的立场不同,这两种理论体系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的不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立场的不同。马克思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来研究资本主义流通过程的,而西方经济学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因而西方经济学基本是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从而无法像马克思那样能深入剖析资本主义流通的本质,只能就现象来进行表面的分析,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的。
二是研究方法的不同。马克思研究经济的哲学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能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包括流通方面)的各种经济现象,总结出其运行的经济规律。而西方经济学则更多的是以资本主义是永恒的制度为研究出发点,采取的是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在对资本主义流通活动方面的分析也只是得到一些唯心的主观论点。
三是主要观点的不同。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总是把生产流通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认为,流通过程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商品生产者的关系也只有在流通领域通过商品交换来体现。西方经济学中,主流经济学基本不对流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非主流经济学虽然对流通经济有所涉及,但也是就现象做一些归纳总结,只是形成一些零星的、针对某个局部的见解。总之,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中流通现象的研究, 提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流通规律,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科学的、客观的。而西方流通理论则是片面的、主观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萨缪尔森. 经济学上册 [M]. 北京:商务印书局, 1979
[3] 高鸿业,吴易风. 现代西方经济学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