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旅游景区概念

智慧旅游景区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旅游景区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旅游景区概念

智慧旅游景区概念范文第1篇

一、智慧景区的概念

智慧景区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使景区实现智能化管理,为游客提供智能化服务,从而有效利用景区资源,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智慧景区的本质是应用信息技术来满足游客需求、丰富游客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实现景区资源的智能化、有效化利用,从而提高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增强旅游景区的综合实力。

智慧景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景区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服务等各个方面,将传统旅游变成可视化旅游,游客在家里、旅程中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旅游目的地情况,可以实时得到最新的旅游资讯,便捷地优化旅游线路。简单地说,就是实现游客与网络的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步入触摸时代。

二、镇江市智慧景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建设智慧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镇江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早在2010年3月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智慧旅游的概念,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之一“感动芯”就是在镇江市研发成功,并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应用。2011年5月,国家旅游局批准在镇江设立“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推动镇江市智慧景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1、构建智慧旅游的网络体系

镇江市建成了“一个数据库,一个实体平台,一个虚拟平台”,在数据库建设中,市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了“云神工程”,在建立镇江市基础数据库的前提下,又开展了智慧旅游的数据平台建设,已经完成旅游要素基础信息、图文信息、视频音频信息的收集整理近十万条,为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支撑;在实体平台建设方面,镇江市加快项目建设,包括大屏的海报机、实时监控系统等,实现了实时掌握每个景区的客流量,并在数据大屏幕的基础上,建成了调度中心和咨询中心;在虚拟平台建设方面,建成了镇江智慧旅游虚拟平台,开发了镇江智慧旅游官方微信平台,实时更新的平台可实现微旅游、微服务。

2、制定智慧旅游行动方案

镇江市全力实施智慧景区先行先试项目建设,自2010起逐步推出智能触摸屏、APP“镇江E游”终端、旅游客情实时统计分析系统、三维景区导览、智慧旅游门户网站等20多个先行项目,游客轻点鼠标即可实现网上遨游,畅游镇江。“畅游镇江”呼叫中心还可适时向来镇游客推送本市的旅游资讯及旅游攻略,提供网络订票等“一网式”旅游在线服务并在主要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社区服务中心开通“镇江旅游资讯海报机”,实现“一站到家门”的旅游定制“菜单式”服务。

3、创建景区智慧服务系统

镇江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金山、焦山、北固山为重点推进智慧景区建设,目前大部分景区都创建了内部局域网络并开通了无线上网功能,设置了为游客服务的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景区电子门禁系统,景区智能监控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LED信息系统等,用于景区内部管理和对外提供服务。部分景区还在旅游电子商务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用于宣传景区形象、推介旅游线路、旅游景点、销售旅游产品和提供网上预订服务等等。

镇江市智慧景区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游客的智慧游览、景区的智慧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智慧景区建设任重道远,目前仍面临以下困境:1、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景区信息化程度越高对专业人才和资金需求就越大,然而智慧景区建设周期较长,投资额度较大,大部分景区难以持续投入。智慧景区建设对专业人才要求较高,我市大部分景区缺乏这类人才,这无疑会阻碍景区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2、系统间缺乏统一标准。目前景区的智慧化建设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统一的运行模式,系统集合程度不高,从而导致各景区信息系统很难融合统一。3、智慧景区系统不够完善。面对迅猛发展的散客旅游时代,镇江智慧景区系统表现还不够从容,在旅游黄金周期间散客激增的情况下,智慧景区系统未能对游客进行有效的分流和疏导,导致景区主入口和停车场周围出现交通拥堵、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等现象。4、信息更新和回复不及时。由于人员和资金的缺乏,导致网络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游客互动板块未能做到有问题立即回复,不能及时为游客解决问题,阻碍了景区和游客的实时互动。

三、完善智慧景区建设,让旅游步入触摸时代

建设智慧景区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镇江智慧景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系统建设等方面还需不断加强和完善:

1、提高政府重视程度

智慧景区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支撑,政府首先要提高认识,研究确立合理的投入机制,明确投资主体,整合多方力量,确保建设投入,政府和景区加大投入的同时,鼓励和科学组织民间资本参与智慧景区建设,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智慧景区建设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智慧景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人才引进和员工培养,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升景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服务。

2、明确智慧景区建设标准

智慧景区的先进性体现在所采用的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和服务上。建设智慧景区应当在景区数字管理系统建设基础上,从通讯网络、监控系统、电子门禁、门户网络、互动体验等方面对景区建设进行规范化要求,为智慧景区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同时引入智慧景区评价体系,对智慧景区的智慧化程度进行合理评判,从而推进智慧景区建设进程。

3、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终端已经从计算机转移到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发达的通信网络使得游客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智慧景区应从打造完善的信息系统入手,向游客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信息,通过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等手段,为游客提供智慧的旅游体验。例如,在景区内提供免费WIFI,设置功能各异的二维码等,为游客提供网络票务、信息查询、实时互动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4、满足游客互动体验

智慧旅游景区概念范文第2篇

“智慧旅游”的概念,2010年由江苏省镇江市率先提出,后逐渐扩大到各旅游发达城市。经过近四年的发展,“智慧旅游”依旧停留在概念层面,一直没有真正惠及广大游客。国家旅游局第一次将“智慧旅游”确定为全年的主题,经过四年的积淀,“智慧”能否为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7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智慧旅游,方便、快捷、舒适必将开始成为旅游发展的方向,各项旅游信息的整合、APP客户端的开发,在旅游变得更加智能化的同时,也逐渐回归本身简单轻松的方式。

各地打造智慧主题

近日,国家旅游局将北京等18个城市确定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其中江苏有7市榜上有名,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江苏也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2014年是“美好江苏欢乐游”三年市场推广计划的最后一年,江苏省旅游局将以拓展国内中远程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为重点,推出一批经典旅游景区,研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培育南京、苏州等国际旅游名城,同时重点支持徐州建成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积极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江苏文化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扬州智慧旅游建设已初见成效,今年还将继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旅游环境,建设“宜游城市”。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游导览服务,扬州将建设数字3D景区,实现在线游览。目前已基本完成瘦西湖、个园和东关街3D模型建设。其次是建设旅游数字信息库,进一步完善扬州旅游信息咨询导览体系,有效提升旅游体验。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能否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参考。

2014年安徽全面启动智慧旅游建设,编制出台智慧旅游总体规划和智慧旅游项目扶持计划。启动安徽旅游门户网升级、安徽旅游信息基础数据库、智慧旅游云中心和智慧旅游平台等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黄山、合肥、芜湖、阜阳4市的智慧旅游建设,推出一批智慧旅游典型。显然,随着信息科技化手段深入旅游行业,2014年“智慧旅游”将真正为来安徽旅游的游客带来便利。

山东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冲近期在2014中国城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发言时表示,山东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方向就是“智慧旅游”。主要措施,一是打造景区流量的监测系统、全省住宿登记系统、目的地数字服务系统、旅游的营销系统等,这些即时数据对研究旅游发展、旅游动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二是和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合作,特别是和谷歌的合作,使山东的青岛、济南、泰安、济宁、烟台、威海这些外向度比较高的城市,在海外的点击量和知名度大幅地提高,在营销和管理上都起到了一些重要的作用,三是与大型的OTA合作,通过他们的数据,来了解游客感兴趣的产品。

在第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的“中国旅游风云榜”中大连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荣膺“2013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创新TOP10”第一名。大连模式创新引领,开创中国智慧旅游美好未来。

大连市旅游局局长易军表示,2008年至今,大连市旅游局全力打造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于游客的旅游信息化应用,由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引导,完善顶层设计,不断以互联网思维,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大连在国内率先建成首家和目前唯一的电子行程单监管监控系统等,实现行政监管、公共服务和电子交易系统等高品质的旅游公共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和集约化变革。2013年国庆假期就有近20万游客通过“大连智慧旅游”系统咨询、订票、订房等。

在线旅游机遇无穷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指出,围绕“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主题,加快推动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和景区门票预订系统。制定智慧旅游景区标准,以5A级景区为重点,推进智慧旅游景区试点,继续推进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成立智慧旅游促进会和专家委员会,加强对智慧旅游的推动和指导。

随着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业务的迅速展开,我国旅游业将加快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加快转变。

去哪儿网是国内著名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之一,2013年上市之后,更是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去哪儿网的企业理念就是“聪明你的旅行”,其中暗合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对于智慧旅游,去哪儿网无线事业部总经理谌振宇如是说。

智慧旅游景区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景区;玉龙雪山;顾客满意;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景区概念阐述

(一)什么是智慧?

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例如,我们说爱因斯坦具有大智慧,就是说爱因斯坦具有很强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如果说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要有智慧,就是说他们要有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最终能够让顾客满意,能让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什么是智慧景区?

智慧景区,是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手段,通过局域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借助各种网络形式和计算机及移动设备终端,对旅游景区营销方式、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甚至旅游景区经营者自身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从而实现掌握和管理消费者需求、优化旅游产品、提升景区品牌价值、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旅游管理成本和加强企业市场风险防范能力的目的。

(三)智慧景区的本质

1.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顾客感知价值

什么是顾客感知价值?是指企业让渡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顾客感知价值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

顾客感知价值=顾客购买总价值-顾客购买总成本。

其中顾客购买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系列利益,包括:(1)产品本身价值:产品的功能、质量;(2)附加价值。附加价值包括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服务价值是指销售服务、售后服务的好坏在顾客心目中的主观感知价值;人员价值是指提品的企业员工的素质、知识水平高低在顾客心目中的主观感知价值;形象价值是指企业、产品在公众中的总体形象好坏。

其中顾客购买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非货币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和精神体力成本。时间成本是指实施购买产品起到购买完成时所花时间;精神与体力成本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时,在精神与体力方面的耗费与支出。

如果玉龙雪山旅游景区不仅仅是提供给消费者美丽的自然风景,而且提供了方便快捷,让游客舒心的各种服务,那么,就增加了顾客购买总价值。同样,旅游景区各种设施合理,能让游客少排队、少等待,减少额外的精力付出,实际上就减少了顾客购买总成本。这样一增一减,顾客满意度、顾客感知价值就提高了。

智慧景区建设,不是指高科技产品的堆砌,而是通过利用高科技产品进行合理的景区建设,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顾客感知价值为核心任务进行建设。

2.实现景区高效运营,降低旅游管理成本,增加旅游营业收入,实现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

景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手段,通过局域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借助各种网络形式和计算机设备终端,高效调动景区的人力资源以及其他各种资源,降低旅游管理成本和加强企业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实现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

利用现代科技产品是手段,提高顾客满意度是目的,高效运营是保证。

3.实现生态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智慧景区,绝不是以破坏生态、破坏环境为代价,去迎合游客,而是旅游者在欣赏和享受自然的旅游过程中,景区提供必要的设施,实行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能参观、理解和享受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同时并不对生态系统或当地社区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

二、玉龙雪山景区特色分析

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闻名于世,自然风光常常能给游客以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的直观体验,同时也能给游客以世外桃源、远离城市喧嚣的情感体验。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雪山,山势自北向南走向,南北长约35多公里,东西宽约25多公里,雪山面积达960平方多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气势澎湃,玲珑秀丽,随着时间和阴晴变化而变化,有时云蒸霞蔚,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

玉龙雪山在纳西人语中被称为“欧鲁”,意思为银色的山岩。银装素裹,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而被称为“玉龙”。又因为玉龙雪山的岩性主要是石灰岩和玄武岩居多,黑白分明,故而又被称为“黑白雪山”。玉龙雪山是纳西人民心中的神山。传说是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的化身。

玉龙雪山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观赏价值较高的是高山雪域景观,水域景观,和森林景观,还有草甸景观,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

三、玉龙雪山“智慧景区”建设策略分析

“智慧景区”建设必须遵循智慧景区的本质: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顾客感知价值;实现景区高效运营,降低旅游管理成本,增加旅游营业收入,实现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基于“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顾客感知价值”的建设策略

1.购买景区门票时应取消缴纳“丽江古城维护费”,减少顾客购买货币成本

目前,凡是进入玉龙雪山景区的外地游客,不仅仅要购买景区门票,而且要缴纳“丽江古城维护费80元”。这导致外地游客游览玉龙雪山的成本增加,企业“奖励旅游”政策涉及到的旅游者很少有到玉龙雪山旅游的。外地游客游丽江古城不用交古城维护费,住在丽江古城的游客也可以不交古城维护费,但要游玉龙雪山的游客,却要交“丽江古城维护费80元”。

根据前面的顾客感知价值公式:

顾客感知价值=顾客购买总价值-顾客购买总成本。

顾客购买成本越高,顾客感知价值越小,顾客的满意度就会越低,某些顾客就会因此而放弃进入玉龙雪山景区。

购买门票时,应取消缴纳“丽江古城维护费80元”, 减少顾客购买成本,从而增加顾客感知价值及满意度。

2.优化完善景区服务,减少顾客时间精力成本

(1)完善景区交通及道路设施

目前,游客自景区外进入景区内主要依靠的交通工具是私家车和旅游大巴。在旅游旺季,私家车大量涌入景区,使景区内的停车场及道路车满为患。解决旅游旺季车满为患的办法有:①增加景区内停车场;②增加景区外停车场,让私家车及旅游大巴停在景区外。但这时,必须增加景区自己的大巴车,从景区门口将游客接入景区。

另外,玉龙雪山景区面积很大,游客靠徒步游,两天之内根本都不可能游遍景区。目前,景区配有游览观光车,但根本不够旺季使用,景区需要购置载客量更大的大巴车,建设和完善景区公交网络。

(2)完善景区预订服务系统

玉龙雪山景区目前已经借助旅游专业网站如携程、艺龙、驴妈妈等网站,也可以自建电子商务网站,像九寨沟、峨眉山景区一样,通过自己网站向游客提供景区门票、酒店、机票等预订服务。除了传统互联网渠道外,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可让游客随时随地进行各种预订,减少顾客购买时间,提高顾客满意度。

3.完善景区导游导览服务,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

(1)完善景区导游导览系统

除了传统的景区导游机之外,目前,还出现了新型的手机导游系统,只要在智能手机终端上安装APP,并下载相应景区的数据,就能让手机变成导游机,收听到相应景点的导游词,如听景旅游、玩伴智能导游等。智慧手机软件集成了真人语言导游讲解,它不仅能够为游客绘声绘色讲解旅游景点的导游词,还能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丰富的旅游资讯,让游客享受到“私人导游”般的贴身服务。

玉龙雪山景区应该提供手机开放WIFI信号,完善景区导游导览系统,除让游客能自由享受“私人导游”服务外,也为游客提供了其他方面的上网服务,这必然增加顾客的满意度。

(2)利用民俗旅游资源

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至今丽江还举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节”。丽江纳西族及其他各民族有其独特的丰富的、婚丧嫁娶、民族节庆等民俗旅游资源,如果对这些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以极大丰富游客旅游内容,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从而让顾客更加满意。

4.建立危机管理应急机制和设施,快速消除顾客的不满意

“智慧景区”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常态化管理,更应努力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危机是“智慧景区”建设成败的试金石。游客在景区遇到的各种危机,都可能导致不满意。危机管理是为了预防、摆脱、转化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维护景区健康发展、使景区脱离逆境、避免或减少财产损失的积极主动行为。危机管理是对危机潜伏、形成、、消退的全景式管理。景区应在先进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利用科学技术建设智能监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以有效应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瘟疫、恐怖袭击等社会事件,或者游客在景区突发疾病、受伤等对景区发展造成的冲击,避免或减轻危机事件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二)基于“实现景区高效运营,降低旅游管理成本,增加旅游营业收入,实现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策略

1.景区信息化建设

景区信息化建设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景区管理中来,即把智能传感器装备到景区的各种物体中,并且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云计算、泛在网构成全IP网络架构的物联网,实现对景区事物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等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能加快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实现对景区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及时、准确、全面地为景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信息管理平台和综合决策平台。

2.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管理决策系统,提高景区运营效率

(1)优化景区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优化是针对景区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利用科学技术对它进行清理、简化和整合,以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景区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景区实际情况,突破原有思维方式,进行观念再造;以环境保护、社区居民和游客利益为出发点,优化和再造工作流程并实行标准化管理;打破组织结构边界,减少信息孤岛,畅通信息渠道。

(2)完善业务管理系统

业务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景区业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所涉及的应用系统按照业务类型可以划分为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管理系统、园林绿化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

(3)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在业务流程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知识系统、综合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通过虚拟现实、情景模拟等手段对景区的重大事件决策、应急预案演练等多系统综合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支持。

(三)基于“实现生态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建设策略

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闻名于世,给游客以“世外桃源、不染凡尘”的游览体验。景区本身就处在“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实现生态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玉龙雪山景区建设来说,并不难。

1.发展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其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碳排放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智慧景区”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倡导低碳旅游。低碳旅游发展内容包括:编制低碳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低碳旅游发展的管理制度、改变能源结构、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活动等。

2.完善资源保护系统

资源保护系统主要实现对景区资源全面保护与检测的信息化,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景区检测管理中来,即把智能传感器、智能检测器装备到景区的各个方位,并且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资源保护系统所涉及的主要应用系统有安全保障与监测系统、人文资源保护与监测系统、自然环境保护与监测系统、人文环境保护与监测系统。

四、玉龙雪山“智慧景区”建设策略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

(一)管理政策保障

景区管理处必须制定关于“智慧景区”建设的专项政策,包括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政策、共享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政策、危机管理政策、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政策、客户投诉处理政策等。

(二)运行机制保障

在政策保障的前提下,风景名胜区信息中心需要进一步建立信息化项目规划立项、招标采购、设计开发、调试运行、项目验收、业务操作、日常运行、管理维护、文档管理、信息服务的流程规范与管理制度。

(三)资金投入保障

“智慧景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需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充分利用自有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科研立项、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社会融资等多方面的资金支持,为智慧景区建设提供可靠稳定的资金保障。

(四)信息技术保障

“智慧景区”建设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必须始终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应用先进技术解决建设中的问题。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风景名胜区管理业务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智慧景区”的建设必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态的规划设计可以满足需求的。

(五)遵守相关规范

“智慧景区”建设必须遵循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以做到标准规范统一和信息服务共享;同时,需要根据玉龙雪山“智慧景区”的建设特点,制定和执行玉龙雪山智慧景区自己的规范与标准。

(六)人力资源保障

目前,玉龙雪山景区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员工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加大;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不够;缺乏创新型人才。

玉龙雪山景区应完善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对骨干员工可以实施股票期权制长效激励措施;实施人本主义管理,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组织学习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

[2]杨桂华.旅游资源与开发[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2)

智慧旅游景区概念范文第4篇

对中国旅游界来说,2012年是颇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出现了充斥着景区“爆棚”、堵车、滞留和安全事故的“史上最长黄金周”,暴露出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瓶颈;也催生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自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生态旅游杂志诚邀10余位专家学者、景区管理者、媒体人组成专业评审团,评出了2012年中国生态旅游十大新闻。作为媒体,我们很荣幸能够在岁末年初有这样一次梳理过去、展望未来的机会,参与并见证中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历程,并把它向我们的读者一一呈现。

“生态文明建设”首入生态旅游再迎发展新动力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召开。在十报告中,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再到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增写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之中,将“美丽中国”形象和概念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生态文明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和提升的灵魂,而生态旅游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传播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理念的高度契合,不仅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更将直接为各地的生态旅游事业提供全方位的发展保障。

生态旅游热兴起地方发展生态旅游热情高涨

从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动生态旅游”之后,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旅游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此背景下,2012年,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各地发展生态旅游的热情普遍高涨。国家林业局设立森林旅游管理处,加强了全国森林旅游行业的统筹管理;国家水利部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并选择济南市作为全国首个建设试点城市;山东省成立旅游协会森林旅游分会,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担当生态旅游发展与决策的民间推手;贵州省完成《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文本编制,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旅游开发中生态和文化的保护利用;四川省雅安市在《雅安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2015年将初步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度假旅游城市:浙江省海盐县获评“亚洲十大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名县”,将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全面、健康发展;从化、韶关新丰、河源连平三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105国道生态旅游的“黄金走廊”……生态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正在逐渐显现。

挖掘生态旅游效益南水北调办公布生态旅游规划纲要

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布了《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纲要》。根据这份纲要,南水北调工程景观与当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有机整合,并重点打造渠首工程、沙河渡槽、穿黄工程、焦作城区段工程和穿漳工程等主要工程景观节点,把沿线山水、古迹和这些南水北调重点景观工程串联成一条生态文化旅游复合廊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我国历史文化富集地和自然生态旅游景点集中区,丹江口库区和沿线有12处世界遗产,占全国世界遗产(43处)的28%;国家5A级旅游景区16处,占全国(147处)的1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7处,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径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19座大、中城市以及130余座城镇,涉及的受益人口约为1.45亿。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将促进工程沿线区域环境改善、文化传播、移民安置,加快沿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黄金周”游客爆棚景区亟需解决市场超载

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拥堵黄金周。一纸高速公路节日免费的政策和174家景区降价措施,激发了国人集体出游的意愿:华山万人滞留,月牙泉骆驼过劳死,乌镇古桥万人踩踏岌岌可危,丽江上万游客找不到住处,西湖见人不见桥……黄金周旅游险情不断,将景区爆棚现象提升到了“红色预警”的高度。

长假如何走出人满为患的窘途?国内有专家认为,集中“狂欢式”的休假,带来的景区超载、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间接反映了中国休假制度的现实困境。尽管《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早已实行,但实际上很多上班族仍难以享受带薪休假福利,很多人只能选择“黄金周”期间扎堆出游。

黄金周折射带薪休假尴尬,而景区“爆棚”现象,同样暴露出国内景区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如公共应急管理缺位、精品景区不足、游线安排不科学、接待设施短缺、盈利模式单一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区如何应对游客倍增成关注热点。

旅游地产投资狂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凸显

2012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正在旅游地产上“跑马圈地”。据统计,目前排行前100名的大型房企中,至少有1/3介入了旅游地产,包括万达、雅居乐、富力、龙湖、恒大、中坤、世茂、佳兆业等地产商。仅2012年一季度,全国旅游地产投资上亿元的签约项目就有近70个,总规模逾2600亿元,全年计划投资总额将超万亿;2012年1~4月,全国房地产总投资为15835亿元,而旅游地产占将近1/5,可见旅游地产目前在我国的投资热度。

不同于一般的住宅市场,旅游地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极高的投资价值。正是看重其极高的投资价值,开发商急切进入。而旅游度假生态项目的泛滥,或者以旅游的名义过度开发地产已经导致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在生态文明写入的政策背景下,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的旅游开发将成为业内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捍卫“美丽中国”生态红线30余组织发出生态保护倡议书

2012年12月6日,30多家环保组织就当前生态保护面临的危急形势发出倡议书,号召公众参与到关注、监督、守护以及支持自然保护的行动中来,捍卫“美丽中国”的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

划定生态红线实行永久保护,是国家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落实“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将对维护国家和地区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少林景区度过摘牌危机5A景区实行动态复核机制

2012年5月份,备受社会关注的嵩山少林景区“摘牌”风波尘埃落定,由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组对少林景区的暗访复验中,少林景区以971分通过复核验收。

2011年12月,地处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少林景区因管理混乱,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要求“限期整改”。而这并不是唯一一家被“限期整改”的5A景区,在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暗访的全国24个5A级景区中,13个景区被要求“限期整改”。

“限期整改”标志着我国将对现有5A级景区开始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已加入的5A级景区实施常态化的明察暗访,不符合条件的面临“摘牌”风险。同时,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也将吸收符合条件的景区加入。以此为契机,5A景区的动态化管理水平将得到提升,进一步实现管理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

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出炉探索科学有效的旅游发展模式

2012年5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发展,在自愿申报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国家旅游局确定了包括北京市在内的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国家旅游局要求各试点城市将智慧旅游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政府要在整合资源、组建机构和配套服务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智慧旅游,建立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各试点城市要抓紧编制本城市《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方案》。

国家旅游局在2011年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旅游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延伸,必然因信息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随着在线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新的市场需求,从技术层面说,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基于移动互联、智慧城市等内容的智慧旅游。

三沙市成立海洋生态旅游迎来新机遇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决定在南海设立地级三沙市,三沙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

海南第一次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建省办经济特区,经济社会从此获得长足发展;第二次重大发展机遇是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经济社会开始进入加快发展的上升期;三沙市的设立,则是改革开放后海南岛迎来的第三次重大战略机遇。

三沙市地域覆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这里海洋环境优美,海洋生物景观资源丰富,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极具前景的海域。然而南海诸岛的许多岛礁都是珊瑚造礁形成的,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目前,海南省已组织编制了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岛保护规划等系列海洋规划,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将为三沙市海洋经济的有序发展和海洋生态旅游新领域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九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召开生态旅游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2012年4月30日,第九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暨中国州长论坛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

智慧旅游景区概念范文第5篇

引言

为推动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广东、广西经济一体化,探索我国跨省区流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模式,2011年7月,国务院正式下达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为广西经济发展打开新的篇章。桂林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延伸区,更作为享誉全球的国际旅游胜地,肩负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任,最好的经济增长点,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旅游,打造全新的、智慧的旅游模式,推动珠江-西江旅游经济发展。

一、智慧旅游的界定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王辉、金涛等人(2012)定义:智慧旅游,即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等信通过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借助智能终端设备,获取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让人们能够据此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等效果。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海量的旅游信息集中起来,通过云服务终端,为游客、管理者等提供旅游相关服务。因此,智慧旅游模式可概括为“一心、两端、三网”,即云计算中心;旅游信息服务端、使用端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网络。

国家旅游局将“智慧旅游”写入了“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并对“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进行部署。自2010年起,北京、南京、苏州等城市率先掀起了“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浪潮,开始建设“智慧旅游”项目。旅游产业信息化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使旅游产业与信息产化高度融合,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旅游城市加入到发展智慧旅游建设的队伍中。

(二)打造桂林智慧旅游城市

2013年8月,桂林市入选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根据《“智慧桂林”总体规划》要求,桂林市以智慧旅游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打造城市旅游智慧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快桂林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桂林打造成广西首座智慧旅游城市,从而提高桂林作为国际旅游胜地的核心竞争力。

桂林作为国际旅游胜地,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逐年攀升,据《广西统计年鉴2011-2015》统计(表1),2010年至2014年间,桂林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旅游收入有较大增长。

据桂林市假日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庆黄金周,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0.8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6%,实现旅游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15.69%。要想打造桂林旅游专属名片,首先要将“智慧旅游”摆在核心地位。这不仅要求将旅游在数量上进行提升,更要求在质量上突破成效,借助物联网与信息化平台,推进旅游智能化建设。

本文首先建立“智慧城市评价体系”,对桂林智慧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高桂林旅游智慧化程度,打造新型智慧旅游城市。

二、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

(一)智慧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传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丛艳国、冯志坚(2004)深圳塘朗山为例,用层次分析法对郊野公园的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制订了由旅游资源、区域条件、区位特征3个方面组成的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资源的整治与开发提出建议。王丽(2014)从旅游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入手,建立了硬竞争力、软竞争力2个方面组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

关于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张凌云(2012)提出了建立在资源配置层、数据采集层、业务应用层、客户感知层四层模型之上的智慧旅游评价体系。刘利宁(2013)从智慧旅游硬件支撑指标体系、智慧旅游综合应用系统指标体系、智慧旅游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三个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涵盖面广的智慧旅游评价体系。王恩旭(2014)构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硬件支撑、环境支撑五个方面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模型。

本文主要对张凌云及刘利宁提出的评价指标进行整合,提出从资源配置、旅游服务、客户感知三个方面入手,细分为七个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以下智慧旅游评价指标模型(表2)。

(二)指标解读与桂林智慧旅游现状分析

根据智慧旅游指标体系,对桂林智慧旅游现状分析如下。

1.旅游资源数字化:2014年为“桂林智慧旅游年”,以智慧旅游为主题,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及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建立了旅游公共信息平台、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等系列举措。通过传感器及通信技术,实现城市及景区全方位监测,具体的,全市旅游景区“天眼”系统全面启动,通过“天眼”,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景区的人流、车流,为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导游服务;为了推M景区智能化建设,发起了“壹旅游”项目,并于广西首个“智慧旅游”试点景区桂林王城・独秀峰景区进行四维航拍;对桂林象鼻山、阳朔西街等10个知名景区景点全面覆盖4G网络,并在中山路、两江四湖景区等区域铺设了超过1万个WIFI设备点,供游客免费试用。据统计,201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来自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的旅游预订量占近80%,相比去年黄金周,手机客户端的预订人数增长数倍。

2.旅游交通智能化:桂林交通部门对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及设备进行升级,应用GPS、LBS等导航地图技术,对桂林市区及各大景点路段进行智能化监控,对车辆行驶信息进行追踪,为车辆提供导航服务,提供自驾安全保障;完善了智能公交系统,推出桂林移动掌上公交应用,全国无线城市用户,可通过无线城市客户端使用掌上公交业务查询桂林市公交车运行情况,获取市内公交到达各景区路线、实时位置,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推进城际交通一体化,随着衡柳高铁和贵广高铁相继建成,桂林实现“一城九站”格局,拥有桂林站、桂林西站、桂林北站等9个火车站,不少旅游景点与高铁车站直接衔接,并形成南宁、贵阳、广州、长沙等省会城市三小时城市圈。

3.旅游酒店智慧化:桂林已吸引了喜来登、香格里拉、维也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入驻,以及Club Med、乐满地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度假世界,集养生、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为不同旅客带来不同的居住体验。 除连锁品牌精品酒店外,桂林民宿业发展迅速,信息化水平高,阳朔的酒店及民居旅馆网上预订功能基本实现全覆盖,一批个性化民居旅馆和特色精品酒店通过网络营销形成稳定客户群,为中国民宿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万达更是以240亿元投建桂林万达城,结合商业地产和旅游文化产业,涵盖了购物中心、主题公园、度假酒店等多元化项目,带动桂林旅游与文化、商业产业相融合,打造智慧桂林旅游新模式。

4.旅游管理智慧化:为了实现旅游管理规范化,完善管理体系,设立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专门负责桂林智慧旅游工作的管理、组织与实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各项目的顺利开展,整合全市旅游行政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公共服务等公共资源,并与政府、旅行社合作开发线上导游服务平台;为提高桂林旅游管理部门旅游统计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全市旅游统计数据质量,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培养数据智能化处理人才,掌握旅游数据进行统筹;并对景点娱乐项目、票务部门进行规范,防止行业间恶意竞争,促进桂林旅游行业平稳有序的发展。

5.旅游信息智慧化: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桂林旅游综合数据中心和桂林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能终端体系,在全市推广运用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各大景点均在互联网上设立了门户网站,并及时有效信息,便于游客了解景点实时动态,并推出“桂林旅游”微信平台和“桂林随身游”APP,加快推动了旅游线上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等服务。

6.旅游购物智慧化:桂林旅游发展改革委积极与阿里、携程等国内知名电商缔结战略合作关系,推出网上订票等服务,在景区内也可直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餐饮、住宿等消费的支付。尤其是桂林旅游与阿里旅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阿里旅行强大的线上平台和品牌影响力,建立“淘宝网桂林旅游官方旗舰店”、“码上游”等桂林旅游应用系统,构建先游玩后付款的信用旅游体系,开创全新的旅游模式,并成为与阿里旅行开展“未来景区”城市战略合作的首个国内城市,将为桂林所有景区提供信用游、扫码支付、地图导览等“未来景区”全线产品,助推桂林“智慧旅游”升级。

7.景区体验个性化:在第五届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桂林市旅游局在旅博会展厅内设桂林智慧旅游馆,全面展示桂林旅游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态势,到场市民及游客亲身体验各种智慧旅游项目。为了使更多游客拥有线上体验,在桂林火车站设置了“桂林旅游高铁服务站”,游客可在站内体验“网上游桂林”:通过运用先进的3D虚拟旅游展示、智能旅游终端等技术手段,提供吃、喝、玩、乐及风景名胜等实时、互动旅游资讯。并积极引导、支持旅游景区、酒店旅馆类旅游企业与携程网等知名旅游网站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合作,推出各类应季旅游、主题旅游和自助旅游产品,安排个性化旅程。

三、桂林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

在打造桂林智慧旅游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资源配置:桂林作为世界旅游胜地,流动人口多,相对陈旧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逐渐恶化的资源环境难以承受人口扩张和过度集中带来的压力,城市及景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较低,尤其市区通往阳朔的桂阳公路正在紧张施工阶段,造成交通拥堵,给市民游客带来极大不便。加上信息化水平的落后,新兴技术仍在探索与试行阶段,农村和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率低,存在大量移动盲区,影响智慧城市进程。

2.旅游服务:由于信息技术水平有限,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运用领域仅限于个别先进企业,尤其在管理、医疗等部门间,试点少,普及率低,不能运用智慧设施与旅游相结合。除此之外,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大多由各部门自行建立,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对于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往往不够全面和准确,政府也无法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指挥各部门协作。

3.客户感知:虽然在现在的旅游活动中,线上交易已成为主流,但是,对于选择团队游的游客来说,旅游线路仍以低端观光游为主,无法满足每个游客的需要,用户体验较差;而对于选择自由行的游客来说,线上旅游信息、商品、服务过度泛滥,没有健全的体系约束,整体缺乏规范化与标准化。

四、桂林智慧旅游对策与建议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的建成将惠及政府、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等多个主体,针对桂林旅游发展现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合作机制:桂林旅游局应加强与城市实施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加信息设备资金投入,升级基础设施系统,增加信息设施覆盖率,增强城市精准化运行管理;积极与企业合作,引导桂林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智慧旅游的专项技术研发,鼓励旅游企业和相关企业开展智慧旅游服务革新;为景区提供智能服务、数据能力、营销平台等整体方案,实现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借助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便利,加强与周边城市互联互动,实现跨省交通一卡通;旅游部门要与信息技术研发机构以及当地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智慧旅游体验基地,开展智慧旅游课题研究,进行智慧旅游技术研发,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推广智慧旅游理念。

2.旅游服务改革,加强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在政府统筹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产业,转变服务行业发展方式;加快物联网产业建设,结合新兴产业资源,提升物联网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云计算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将云计算用于旅游服务行业,扩大云计算的运用范围;加强大数据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数据挖掘分析为中心的商业智能新模式,推动大数据产业链协同发展;要打破行业壁垒,以智慧旅游为契机,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资源共享,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拓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