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养生学特征

中医养生学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养生学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养生学特征

中医养生学特征范文第1篇

1前言

导引运动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促进健康的思想体系,是历代著名养生家所倡导的养生观念和方法,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证明的有效手段。与现代文化不同,导引运动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主要特征。通过文献分析与归纳,发现导引运动文化在传统的文化中多有所见,本研究按专家调查结果和意见,将导引运动文化分为医家导引运动文化、道家导引运动文化和儒家导引运动文化三部分,同时通过大量的归纳,总结出传统导引运动文化具有的文化特征,有利于为导引运动文化对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提供必要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主要为历代有关导引运动的相关文献。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相关网站检索,(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中国传统文化网站查阅近30年的相关的研究文献。同时,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重要图书馆内查阅相关的导引运动方面的历史典籍。

2.2.2专家调查法对中医学、气功学、体育学等国内外著名的养生学学者、教授进行调查。

2.2.3逻辑推理法首先,将相关历史典籍进行分类整理,挖掘不同养生流派代表著作的养生学观点,然后,对不同的养生观点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得出不同流派养生的文化基本特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医导引运动文化的文化特征在几千年的实践过程中,中医思想里面运用了通过运动方法来达到促进健康,祛除疾病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中医学看待心理健康的资料来看,中医导引运动文化含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并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3.1.1心理平衡特征中医认为人体的各种器官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状态,人体的五脏功能处于平衡的状态,任何一个脏腑功能的异常都会引起其他功能的改变,引起疾病的发生。同样,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各种情绪也是处于平衡的状态,任何一种情绪的失衡都会导致整体功能的失衡。比如,中医认为七情等情志因素是导致人体疾病的重要因素,而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与交往,不可避免地遇到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各种情感。在中医养生理论里面,中医以“喜、怒、悲、思、恐”作为情绪代表,认为各种情绪与脏腑联系密切,过度心理变化对于人体的健康影响重大。“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逆,脉满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中医的这种养生思想为导引运动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土壤和理论基础。

3.1.2形神兼备特征除了“平衡”理念以外,“形神兼备”是中医导引运动文化具有的的另一个文化特征。中医导引运动文化认为,外在的身体和内在的心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形的过度变化、损害、疲劳等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同样,如果心理经常受到不安、焦虑、恐惧、忧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医学家陶弘景指出“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宝其精。”这里的“神明”应当是指精神意识的清净、明了、积极等心理状况。认为,只有良好的心理状况,人们才能够得到长生。《存神练气铭》是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论著中涉及到很多的养生观点。比如,孙思邈认为“不思”加以“导引”是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手段,认为过度忧虑是害生的重要原因。“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巳,亦可得长年,……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由此,研究可以归纳出,古代医学家从未将身体和心理分开来谈,认为身体和心理应当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通过调心来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而通过调形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3.1.3动宜适度特征中医导引运动文化认为,身体要适度的运动,这是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但是无论是身体的运动还是情志的运动,都不宜过度,否则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华佗是导引运动的集大成者,在导引运动方面提出了“过犹不及”重要的思想理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华佗认为人体应当参加适度的运动,但是却不应该过度,否则适得其反。并且,华佗根据“象其形,取其意”的方法、原则创编了“五禽戏”。这其中“取其意”的思想方法应当是人的情智活动,要向虎一样威猛,向鹿一样奔放,向熊一样敦厚,向猿一样机警,向鸟一样飘逸。这种导引运动文化既锻炼了外在形体,同时又锻炼了情志,从而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身体的过度疲劳会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从而导致病毒、细菌侵入人体。体育运动如此,意识运动同样如此。

3.2道家导引运动文化特征除了中医思想外,道家是传统导引运动文化的另一个源头。道家对于人体心理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导引运动方法贯穿导引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历代著名导引运动养生家大多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几乎成为导引运动文化的主线。因此,道家导引运动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内容和特征也就更加丰富和独特。

3.2.1清净无为特征老子非常重视人体心理调节在生命健康、行为方式、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老子的思想理论带有很大的清静无为的心理特征。“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由此可见,老子的养生观念非常重视心的修养,即现代所说的良好的心理健康。老子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对以后导引运动中的“精神内守“”排除杂念“”意守丹田”等方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大养生家,同样重视“神”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由此可见,庄子“清、静”的思想观念对于当代人们正确认识自我,保持良好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品德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庄子除了重视“神”的保健以外,更难能可贵的是提出了导引等相关导引运动概念,更加重视外在形体的锻炼以及内在心理的锻炼相结合。“吹呵呼吸,吐故纳新,此导引养生之人,彭祖寿考之士之所好也”。从而为现代对导引运动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对“神”做出要求后,庄子还提出了“德”的内容和作用。“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庄子指出倘不能做到恬静和愉悦,也就不能把握“德”。没有“德”而想长生的在天下是不存在的。针对此,庄子提出了一系列掌握“德”的要求和方法。“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从这方面的记载来看,道家提倡清静无为,使心理保持健康稳定。

3.2.2顺其自然特征《道德经》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是化生天地万物之母,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其本性是无为的。“道”的最根本的规律就是自然、无为。按照道家的理解,“自然”就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即事物本身规律的体现。“无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加人为;同时,“无为”还有“无意识”、“无目的”的含义,也就是说,“天”或“道”的活动,完全是一种自然过程,没有任何目的或意识。故“天”或“道”能够长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齐家治国如此,修身养性(命)亦是如此。如果违背自然的规律,人为干涉人或事物的发展进程,结果只会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自然无为之道来养生,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自然无为”是道家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同样贯穿于道家导引运动理论之中。

3.2.3调心养性特征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太平经》在养生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并且为后来的导引运动文化提供了指导。对其记载的重要养生观点进行归纳后,不难发现,个人主动地进行身体和心理的调养贯穿整个著作的始终,即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在看待人身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上,《太平经》指出“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由这些养生观点不难发现,导引运动重视心理意识的运用。河上公在《太平经》的基础上对养生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阐述“:……贪好,则伤精失明。好听五音,则和气去心,……人嗜五味,则亡失于道味。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另外,他的这种养生思想理论逐渐的运用到导引运动方面,形成了有意识的对心理进行调养,或者通过控制本体感觉来控制心理。

3.3儒家导引运动文化的文化特征道家思想对导引运动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源头———儒家思想对导引运动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儒家思想非常重视精神调养,倡导合理的饮食卫生,注重身体的保养。要求人们以“礼”为原则,规定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最好减少对于物质的欲望。同时要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讲究卫生,并根据四时不同合理的安排食物。儒家虽然并没有专门的养生典籍著作,但仍可以从《论语》、《礼记》、《孔子家语》等文献所记录的孔子言行和其价值取向里面中感受到他关注生命、重视修养、崇尚健康的思想。对其主要著作进行归纳总结后,也不难发现儒家导引运动所具有的独特性特征。

3.3.1人社合一特征与佛家的出世思想不同,孔子要求人们积极地入世,这也是中国现实主义的文化的源头。孔子充分肯定认识人的客观存在,并且最大限度的对身体加以保养,对心理加以关怀。“天地之心”“天地之德”“阴阳之交”“五行之秀气”强调“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9]由此可见,孔子对于生命的高度重视。“身体发肤,受之以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他对身体的保养和珍爱。孔子对于生命的高度重视促使儒家养生思想的形成,并且被逐渐的扩展到导引运动领域。在以后的众多导引运动家中,其中有许多将导引运动作为修身的方法。“人社合一”是儒家导引运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影响到了导引运动的价值取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首先强调了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的社会价值体现必须通过修身的方法来解决。而修身贵在“正心”,正心同时修要“正形”。这种思想理论对于导引运动的规范化,制度化,传承方式影响深远。儒家导引运动文化的这种特征与现代健康指出的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谋而合。

3.3.2重修品德特征“智者乐,仁者寿”。儒家养生首先重视道德修养,认为仁德之人必定长寿。这是因为以“仁”和“理”所确定的道德内容,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都符合社会特征,能够做到胸怀坦荡荡,不忧不惧。孔子对“智者”、“仁者”进一步分析指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好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不断前进,前途无量;有仁德的人,好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庄严肃穆,巍然屹立。为人们树立起榜样。而这样的结果,有学问的人,时时会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仁德的人更能长寿。“故仁人之士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心静,心平和而不失中心”。孔子的这种“仁”的养生思想扩展到导引运动领域,要人们对自然界同样抱有“仁”的态度,这对于导引运动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就有明显的方法论基础。同时“礼”对于体育养术的规格、内容、传承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儒家思想除了重视通过道德培养来养生外,同时非常重视心理调节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也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显示了孔子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孔子主张:不怨天,不尤人;在家无怨,在邦无怨。指出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中面临的困难。孔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传统养生术中的导引、存思、坐忘都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3.3.3养练结合特征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对于儒家导引运动文化贡献很大。“扁(遍)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遵循礼义,处处行善,以此治气养生,其寿命就可以超过号称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以此修身养性,其名声可与尧、舜、禹等大圣贤并列。由此可以看出荀子“修身自强”“,治气养气”的思想主张。荀子指出:养气的关键在于治心,心能治则气能养。“一团正气,一片丹心“”心正气顺”等理论揭示了荀子对于治心的重视。荀子的正心思想与之前的管子不谋而合,认为心的活动保持正道,九窍就可以按照常规工作,能进入到和静之境界。“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养备”既指营养充足,也指养生有道,即养生方法完备;“动”既指勤劳,又指经常注意运动。也就是说,一个营养充足,养生有道,又经常进行身体活动的人,老天爷也不容易使他生病;相反,若忽略养生,而又缺少身体活动的人,老天爷也难以使他健全。不注意养生的人,会“寒暑未薄而疾,袄怪(自然灾害)未至而凶”。荀子还列举了“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的例子,进一步强调勤劳健身的重要性。从医学科学观点看,在重视精神养护的同时,注重形体锻炼的“动养”较之单纯的“静养”要积极的多,其功效也更为显著。所以说荀子“动练”原则的提出,使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发展日臻完善,荀子的“静养动练”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思想中的精华。这种思想不但具有心理健康的内容,更以一种健康的内容出现,即重视形体,又重视心理。

中医养生学特征范文第2篇

目的探讨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提出相应中医对策。方法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大学生视疲劳高分组、低分组及正常组进行测定。结果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E分低,N分高,均有显著性差异,低分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视疲劳症状较重者具有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可采取各种中医心理治疗和养生方法治疗。

【关键词】 视疲劳 人格特征 大学生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asthenopia),首先于1843年由 William Mackengin 予以描述,临床诊断常以患者眼部自觉症状为主,表现为双眼或单眼酸胀、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无法持久地阅读,甚至恶心、头痛。随着电脑的普及,视疲劳的发生率逐渐上升,故对其病因的探讨较多。一般认为,视疲劳的病因比较复杂,西医多归于用眼过度,认为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结果,属于身心疾病[1]。中医归属于肝劳。最早见于《千金要方》,是指持续注视近距离目标后,使眼过劳而出现眼胀、眼痛、头晕、眼眶胀痛等症状的眼病。因目为肝窍,故曰肝劳,也认为因过用眼力引起,并与心理因素有关。如《银海精微》曰:“喜怒失节,嗜欲无度,穷尽眼力,泛涕过多……此皆患生于眼也。”从中可知,现代医学及古代医学均把心理因素视为视疲劳的一个重要病因,但目前的研究多从眼部因素及环境因素着手[2,3],而从心理因素视角研究不多。国外 Mocci 等[4]曾研究了心理因素与视疲劳的关系,认为人格特征、压力、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是影响视疲劳的因素,而国内尚无类似报道。本文旨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调查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继而从中医心理治疗及养生学角度提出相应的中医对策。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7-05 在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按统一指导语,发放问卷。然后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筛选研究对象要求近视屈光度、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及用眼卫生习惯、学习时间、使用电脑时间等变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无其他眼病,无精神疾病及其他心身疾病,结果选取有效样本 129 份,男 37 人,女 92 人。其中视疲劳组 101 人,男 16 人,女 85 人,正常组 28 人,男 8 人,女 20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一般情况调查:包括使用电脑时间、学习时间、用眼卫生习惯及近视屈光度、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有无其他眼病、精神疾病及其他心身疾病等。

自编视疲劳评定问卷: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1]的有关内容,共观察 9 项指标,即视力模糊、畏光、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痛、头晕头痛、流泪、眼睑痉挛和充血,采用5级评分,依症状的严重程度从 0 分到 4 分递增:0 分,无症状。1 分,偶尔(1周内3次以下)出现症状,休息后缓解,与用眼多少有关。2 分,有时(1周内3次以上)出现症状,轻重在 1分和3 分之间。3 分,症状经常出现,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必须用药缓解,与用眼多少无明显关系。4 分,症状持续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用药后不缓解,与用眼情况无关。计算总积分。

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PQ):龚耀先 1982 年编制[5],88 题,包括E,N,P,L四个分量表。E代表内外向,N代表神经质,P代表精神质,L测定掩饰。该表被普遍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 SPSS11.5 处理,两组间t检验。

转贴于

2 结果

2.1 视疲劳结果视疲劳组 101 人,取视疲劳总分最高的 27% 作为高分组,27 人,最低的 27% 作为低分组,28 人,0 分为正常组,28 人,剩余 19 人不列入研究。

2.2 EPQ测试结果结果低分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E、N有显著性差异(前者P<0.05,后者P<0.01),E值偏低,N值偏高。结果见表1。

表1 视疲劳EPQ各分量表的比较(略)

与正常组比较,* P<0.05,** P<0.01

3 讨论

目前国内报道的大多数心身疾病多与人格特征中的 E分和 N分值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视疲劳的发病与轻重也受到人格特征中E分和 N分值的影响,但与其它心身疾病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低分组与正常组相比,人格特征无显著性差异,而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与低分组的结论不同,E分低,N分高,且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视疲劳症状较重时,其人格结构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具有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怒、焦虑、紧张、急躁易怒,对各种刺激反应过于强烈,担忧或抑郁多疑,所以可以认为,心理因素也是视疲劳重要的致病因素,会加重视疲劳症状,尤其是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的患者在同样的条件下,更易出现视疲劳症状。

中医心身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心身疾病发病的内因,七情内伤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而易感性格是七情致病的中介因素。不同性格的人对同样的负性刺激表现出不同强度的情绪反应,若不良性格对外界刺激反应过激引起情志失调,则使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并影响病情的轻重、病程、转归及预后。中医早就重视人格在心身疾病中的作用,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其建构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灵枢 ·通天》根据人体阴阳之气的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又基于五行学说将人的性格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型,各型又续分为五类,共二十五小型。同时总结了各种人格分型的发病特点,针对不同的人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从整体观理论出发,主张形神合一,心身并治,所以我们针对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从中医心理治疗及养生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心理治疗作为中医重要的治病手段,主要包括言语开导法、顺情从欲法、移情易性法、暗示疗法、情志相胜法,其他还包括各种松弛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在实际运用中可灵活应用。值得强调的是,在视疲劳患者临床治疗中应注重心身同治,考虑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 针对眼部局部原因积极治疗,同时积极改善环境;另一方面, 应利用上述心理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排泄不良情绪,改变消极思维方式,加强社会支持和有效人际沟通,修身养性,培养健康人格。而中医养生学对于健康人或病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视疲劳患者尤其是顽固性视疲劳患者,其养生主要应遵循以下几点基本理论:一是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整体观包括顺应四时、调整五脏、协调阴阳,二是防病传变、以内因正气为主的预防观,三是形神合一、心身并养的养生观等。具体体现在顺时摄养、养神调志、节欲节食、慎起居、勤锻炼等基本养生措施,结合闭目养神、运目、按摩、饮食与药物健目等养生方法,综合调养。正如《银海精微》 所说“有能静坐澄清,爱护目力,放坏息虑,心逸目体,调和饮食以养之,斟酌药饵以平之。”

本研究的结果基于症状学的诊断,而且视疲劳是一多因素疾病,病因较为复杂,我们控制了干扰变量后,样本量较小,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以后的研究还有待改进。此外本文仅探讨了大学生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还可以进一步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与视疲劳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视疲劳这一心身疾病的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52.

[2] 陈丽萍,赵堪兴.视疲劳病因研究及防治[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29(6):367.

[3] 渠鸿颖,谢学军,曾庆华,等.视疲劳病因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1):59.

中医养生学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养生;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9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治未病”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当今社会任何年龄段的人们都开始关注养生问题,养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养生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将自然科学和多个领域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结晶。我国著名国医大师邓铁涛曾说:“未来的医学必把养生放在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医学教育中,中医养生通常被当做为一门选修课程而无法引起广大师生的广泛重视,很多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医养生的强烈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没有足够的兴趣,则很难在这门学科中得到收获。相反,兴趣浓厚的学生则可以在一个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因此,在中医养生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将以以下三种方法为例,简要分析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养生兴趣的方法、途径。

1通过传统经典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养生,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其中也不乏经典的历史故事。因此,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与经典历史故事巧妙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用经典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求知欲望,以便找准合适的机会将故事充满感情、抑扬顿挫地表达出来,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授课过程中可引用《红楼梦》中的相关情景:林黛玉烧酒配螃蟹,她用热热的烧酒来解螃蟹的寒凉。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应该侧重于林黛玉嫌黄酒热力不够,坚持烧酒来解蟹寒的情景,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调节饮食结构的重要性。这样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大家所熟知的经典故事结合起来,会促进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音乐、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和诗歌是对人灵魂的诠释,是人生的剂,是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必不可少的心灵慰藉。学生多接触音乐和诗歌,可以帮助他们陶冶情操、释放压力、发散思维。而中医养生本是一个注重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人们境界的学科,但由于在专业知识教学中难免会因为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而引起学生在课上情绪低迷、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融入合适的音乐或诗歌,就会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课堂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例如,在讲授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时,教师可以引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饮酒》,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优美的词句,让学生们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理解生活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医养生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名人效应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生正处于崇拜偶像的年龄,他们往往对名人轶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如果在中医养生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投其所好,将收到比较好的课堂效果。例如,讲授糖尿病的调养时,可以引用著名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也曾经患过妊娠糖尿病,著名游泳世界冠军加里・霍尔患有糖尿病以及他们是如何对抗和治疗的经典案例等。实践证明,这种采用名人效应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对中医养生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对提高授课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授课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坚实的教学功底。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主动思考、探索,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爱上中医养生,并在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中医养生学特征范文第4篇

中医养生是以预防为主,讲究阴阳平衡、天人相应。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疾病、延年益邸⑻岣呱活质量,随着近几年中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生保健。

1.养生的纲领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与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观点相一致。

养生对外要外避邪气,对内要恬淡虚无、内养精神。那如何能做到恬淡虚无呢?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要怀有一颗豁达坦然的心、不患得患失,放松精神、舒缓压力,增强适用环境的能力等。

2.养生的法则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记载:“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其原因在就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本篇提出了养生的法则―顺应自然、养正辟邪,合理践行、适中有度,保护胃气、充养气血,按时作息、怡养神气,劳逸结合、保重精气。通过践行养生的法则,可以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对后世中医防病保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四时调神的养生之道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说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的本源于阴阳二气的运动,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通,所以养生必须要顺应自然―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规律,人要养生就要遵循四是阴阳的变化规律,从精神情志、起居饮食等方面,做到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养生方法,以调畅情志、防止疾病的发生。

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中“天人相应”养生思想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春夏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代谢旺盛,气血趋于表,阳气蒸腾于外,形成阳盛于外而虚损于内的生理特征,因此保护机体的阳气尤为重要。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潜伏,阴气上升,人体阳气亦随之收敛潜伏于内,形成阴居于外而虚损于内的生理状态,需要顾护体内的,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1]。

4.以母为基,以父为J的生命观

《灵枢・天年》言:“以母为基,以父为J。”《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一个人的体质来源于父母,如果父母身体虚弱,则子代禀受于父母之气不足,出现禀赋不足,偏阴偏阳[2]。人体生命的形成不仅仅是胚胎的形成,伴随胚胎发育时就已经有神的产生,“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说明了人体的形成说明了神的重要性,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形神俱备才会形成人。父母精血盛衰与后代的先天禀赋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理论为后代优生优育、养生保健中重视肾气的保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语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指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也与中医所强调的“治未病”的精神相一致[3]。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即当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4]。在当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也呈上升趋势[5],我们要总结先人的经验,从《内经》的养生之道中获益,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延年益寿。

参考文献:

[1]陈志光,李佩远.漫谈中医养生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14):117-119.

[2]黄满玉,郭艳幸,高书图等.《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学说及临床价值[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2-75.

[3]和中浚,罗再琼.孔子修身养德与中医养生[J].中医药文化,2010(4):30-34.

中医养生学特征范文第5篇

夏季,人们最担心的就是中暑。其实不仅身体会中暑,我们的情绪也是会中暑的。夏天医院里接诊的病人中就有很多是“挂了彩”的。炎热的天气,脾气似乎也一下子“火”了起来,若这把“火”按捺不住,也就大打出手了。若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奇怪,因为夏天不仅人会中暑,情绪也是会“中暑”的。

为什么情绪也会中暑呢?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这里的“神”并非神灵的神,而是指人的精神、思维及意识等。可以这么说,人的情绪都是由心主管的。当心气平和之时,情绪才会安宁;反之,心气浮越,情绪就会躁动不安。心除了主神明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主持全身气血的运行。我们知道,气血有温煦人体脏腑的功能,这一点与火的特征极为相似,因此中医将心脏称为“火脏”。而五季之中,最热的季节是夏季,因此夏也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气为阳,而阳主动,再加上心为火脏,两火相逢,心气过盛就会扰动心神。人们动不动就会发脾气、烦燥,也就不足为怪了。

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这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气温低于30℃,日照时间不足12小时的情况下,人的情绪趋于稳定。但是当气温高于35℃,日照超过12小时,人的情感障碍发生率就会明显上升。夏天约有16%~20%的人会发生“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人的危害很大。特别是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如果爱发脾气,很可能会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血压升高,有时还会导致猝死。所以患有心脏病的人是最忌讳生气的。

如何断定自己是否情绪中暑呢?你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否有以下症状:情绪烦燥,动不动就跟别人发火;总感觉脑子乱哄哄的,很难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记性似乎也变差了;对周围的人缺乏热情,经常性地重复一些动作,如反反复复的洗脸、洗手等。如果有这些症状,就表明你的情绪也中暑了。

中午小憩,

让你的情绪远离“中暑”

如何来预防情绪中暑呢?午睡是个办法。有那么老话叫“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天人更容易感到困倦。这是因为夏天白天时间长,人们晚上入睡也较其他季节更晚。古人就说过,“长夏一夜,不敌残冬半夜”,睡觉不足,次日醒来就易神思恍惚、精力不支。而且夏天人多爱出汗,这样更极耗散心阳。中午小睡便可补充心气,心气充沛则情绪安宁。

中医对于睡眠也是很有讲究的。按照子午流注的观点,11点到1点为午时,此时气血流注心经,为“合阳”之时。午时属马,我们知道马有一个特征,就是性子特别烈。古时人们推磨时只用驴,不用马,就是因为马永远不会停止跑动,所以它拉不了磨。一匹好马,你不让它停的话它会一直跑死,所以马都是用来上战场的。正是因为马的性子烈,所以马属火。马是要养的,古人养兵讲究养到“兵强马壮”。这也与心的特征相符,心也是只能养的。养心的方法虽多,睡眠却是最好、最简单的一种。

以前只有中国人才睡午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学着睡午觉了。因为西方的医学者发现人一天中有两个睡眠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位于凌晨1~2点,次要峰期位于中午1~2点。人如果每天中午睡上半个小时的话,冠心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这与中医睡子午觉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现在大家由于工作忙,午睡时间可能比较少。但在古代,人们是很注重午睡的。宋朝的政治家兼大文学家王安石就写过一首诗,来赞扬午睡的妙处:“细书妨老眼,长簟(dian,竹席)惬昏眠。以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看书看累了,索性躺在竹席上打个盹,有返老还童之妙。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午睡的确可以宁心静神,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不过午睡要掌握好一个度,中外医者都认为午睡以“少”为宜,否则很可能会因为睡得太多而影响晚上的睡眠。那么多少才合适呢?一般认为午睡时间在15分钟至1个小时之间比较适宜。每天中午,或竹床,或厅堂雅室,静静地卧一会,顿感精神百倍。但注意不要为了贪凉而睡在风口处,以免使体内阳气受损。